88教案网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优质十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物理个人研修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篇1

本学期我们物理教研组工作,将认真根据市教育局和教研院的工作要求,树立“质量为中心”的意识,严格执行学校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研究,继续深入推进“促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学习新高考和选课走班要求,达到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努力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总之我们将立足于行动研究,务实求真,开拓进取地将物理教研、教改、培训等工作做好,作出成效来。

一、工作目标

1、深化课程改革,推进课堂变革。学习贯彻《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和新修订的《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提高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积推进“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试验项目”,并与课例研磨、校教研活动结合起来,促进教师进一步树立课程意识,更新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进行相关培训工作,更快地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定期对本组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培训,突出案例培训及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相关培训。

3、本学期面临高一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三高考,如何进行有效练习与讲评是目前我们物理教研组重点探究的一个问题,期望能探索出适合本组教学的一些模式,提高复习效率。

4、组织指导好备课组活动,结合课题初步建设物理教学资源库,重点是备课和练习资源的建设。

5、继续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学案研究”为主题,进行课题研究。

二、工作重点

(一)进行相关培训工作,更快地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1、定期对本组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培训,本学期重点学习《物理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并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

2、高三物理教师研究xxxx年高考要求,学习高考考试说明,明确高考方向,重基础,抓扎实,系统复习,举一反三、精选精练,在强化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取得优异成绩。同时,高二年级以“课堂变革”为抓手,形成共识,明确新课程目标,提高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培养,在第二次学业水平考试中提高A率。高一年级仔细研读新高考方案,结合新高考方案帮助学生做好学业水平考试的合理安排和科学指导。

3、突出案例培训,例如如何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相关培训。

4、积极组织组内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参与论文和其他方面组织的论文撰写工作。

(二)提升课堂研究的氛围

1、通过各种课型的研究来指导和提高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如何评课,如何说课,如何鉴别一堂有效的.课,并包括如何评价检测课堂教学效率(包括如何命题)。

2、继续组织好一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和两周一次的校教研组活动,做到内容落实、时间保证,确定每人最好组内讲公开课一次,并做好评课、议课,每位教师留下详细记载和学习心得。

3、以骨干教师培养、高级教师考核为抓手,提高骨干教师和高级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鼓励中青年教师多开公开课,多参加市里各种比赛,积累经验,为新一轮的骨干教师评比做准备。

4、做好月考、期中考和期末考的考试命题与评卷工作,并认真组织实施月考、期中、期末考的考试质量分析,并认真进行组内教学小结,使全组成员的教学业绩在研究中前进。

5、做好边缘生的转化工作,对本科边缘生进行提优辅导,对于学考困难学生进行补差辅导。

6、课余、周末利用空中课堂平台辅导学生,制作微课供学生课后复习。

(三)教学资源建设

组织指导好备课组活动,结合课题初步建设物理教学资源库,一方面收集物理学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资料(包括典型的案例集,配套练习集),另一方面整理出物理学科的教学资料(包括有主题性的课堂录像,开发的校本化的导学案,富有学校自己特点的课堂设计方案,特别是每个备课组所积累的系统的拓展性的练习资料)。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培养,对部分尖子生进行理论和实验的培训辅导,组织学生参加第十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竞赛及高一物理(力学)竞赛、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提高我校物理竞赛的水平来推动高考。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篇2

通过十几天紧张的学习,我对物理课改有了深刻的认识。我的指导老师、班主任给予我具体高效的指导,视频课例、专家研讨、老师现身帮教,使我受益匪浅。对课改我充满了信心和憧憬。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物理教学要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

1、关注学生必备的物理素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必备的物理索质,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事实、慨念、原理等知识,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物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避免向学生传输说教式的、纯理论性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的是“对生活有用的物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物理”,使学生的观念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去获取与生活密切关联的信息,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处理、分析、加工这些信息。

2、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物理需要

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过程、要求的多元性。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师掌握全体学生学习地理的思想动态,运用联系生活、启发兴趣、淳淳善诱的方法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选修课程内容突出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索养。由于教学对象是对物理学科有兴趣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而主动性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对他们进行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他们求知欲和探索欲。

3、整合教学技巧,激发学生探究学习

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实施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的具体要求。探究的方式多样,如发现、过程、规律、质疑、挑战、拓展等形式的探究,教师应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技巧,运用优选的教学技巧创设良好的探究平台,引导学生实践,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效。

4、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物理学习

教学是教与学交互作用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教的活动的对象,是学的活动的主体。怎样检验学习主体的学习成效?新课程提出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举措,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物理学习。定性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学生质疑求异活跃度和学生参加探究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教学的参与度的评价,教师能清楚地了解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也能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式。

通过质疑求异活跃度评价,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重点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方法

实验现象+合力推理+实验验证

教学用具

用薄纸糊一纸袋、两小钢球、抽气机、牛顿管、有关知识的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分别是什么?

2、导入:同学们,我们通常有这样的生活经验: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得快,物体下落的速度到底与物体的质量有没有关系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让一个纸袋与小钢球同时自由下落,可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钢球落得快。

老师:对,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经验,这也是公元前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这个观点使人们在错误的结论下走的XX多年。同学们听说过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吗?伽利略做过大量的由静止下落的实验,并且还用归谬法、数学图利都证明了亚里斯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同学下去看课后阅读材料,伽利略为了证明亚里斯多德观点的错误,他就拿了一个质量是另一个质量10倍的铁球站在比萨斜塔上,使两铁球同时下落,结果两铁球几乎同时落地。

且再看实验:把刚才的纸袋揉成团,和小钢球由静止同时下落,同学再观察:

学生:几乎同时落地。

师:同一个纸袋,为什么形状不一样,其下落时间就不一样呢?

学生:这是因为空气的阻力的影响。把纸袋揉成团,所受空气的阻力要比纸袋所受空气的阻力小得多,所以与小钢球几乎同时落地。

老师:如果真的把质量、形状不同的物体放在真空中,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和伽利略的结论一样吗?

演示:把事先抽成真空(空气相当稀薄)的牛顿管拿出来,让牛顿管中的硬币、鸡毛、纸片、粉笔头从静止一起下落。

学生:同时落下。

演示:把小钢球装进纸袋,与另一个小钢球同时下落。

现象:同时落地。

老师:这就是自由落体运动。同学们根据这些过程、结论,给其下一个定义。

学生回答:

在真空中物体只受重力,或者在空气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很小,和物体重力相比可忽略的条件下,物体从静止竖直下落。

1、自由落体运动

板书: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距我们三百多年前的伽利略经过大量的实验、严密的数学推理、得出:自由落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篇4

1、库仑定律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不仅仅要求学生定性明白,并且还要求定量了解和应用。

2、展示库仑定律的资料和库仑发现这必须律的过程,并强调该定律的条件和远大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和表达式,明白静电常量。了解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学习用库仑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2、渗透梦想化思想,培养由实际问题进行简化抽象思维建立物理模型的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过认识科学家在了解自然的过程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善用类比方法、梦想化方法、实验方法等物理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对库仑定律探究过程的讨论,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对库仑定律的理解

(二)难点

对库仑定律发现过程的探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一已经学习了万有引力的基本知识,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学生已具备了必须的探究本事、逻辑思维本事及推理演算本事。能在教师指导下经过观察、思考,发现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展示学案上预习的情景,教师准备必要的课件

六、教学方法

比较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异同。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1、教师演示1、1-6的实验。

2、学生注意观察小球偏角的变化以及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

3、经过对实验现象的定性分析得到: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随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4、法国物理学家库仑,用实验研究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电力,这就是库仑定律。

资料: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表达式:k叫静电力常量,k=9109Nm2C2。

5、介绍点电荷:

①不研究大小和电荷的具体分布,可视为集中于一点的电荷。

②点电荷是一种梦想化模型。

③介绍把带电体处理为点电荷的条件: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能够忽略不计时。

6、任意带电体所受的力能够看作是多个点电荷所受力的合力。

7、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下题)

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已知电子的质量m1=9、1010-31kg,质子的质量m2=1、6710-27kg,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都是1.6010-19C。

分析:这个问题不用分别计算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而是列公式,化简之后,再求解。

解: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分别是:

(回答思考与讨论)能够看出:万有引力公式和库仑定律公式在表面上很相似,表述的都是力,这是相同之处;它们的实质区别是:首先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出的力只能是相互吸引的力,绝没有相排斥的力。其次,由计算结果看出,电子和质子间的万有引力比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小的很多,所以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时,主要研究静电力,万有引力虽然存在,但相比之下十分小,所以可忽略不计。

九、板书设计

1库仑定律

a、资料: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b、表达式:

2、点电荷

a、不研究大小和电荷的具体分布,可视为集中于一点的电荷。

b、点电荷是一种梦想化模型。

c、介绍把带电体处理为点电荷的条件: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能够忽略不计时。

十、教学反思

1、为突破重难点应讲清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说明库仑力贴合力的特征,遵守牛顿第三定律。

2、为定性演示库仑定律,应使带电小球表面光滑,防止尖端放电,支架应选绝缘性能好的,空气要干燥。

3、说清K的单位由公式中各量单位确定,其数值则由实验确定。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为纲,以新编中学物理教材为本,在落实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多下功夫。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各校教研组为主体,注重研究新教材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物理教学质量。

二、教学安排:

高一力、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

高二机械振动、机械波、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固体、液体和)气体、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光的传播、光的波动性、

高三量子论初步、原子核、(相对论简介)、系统复习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

(一)基础年级:

1、学习新教材:每个教师要认真学习、钻研新教材、掌握其体系,把握其规律,找出新旧教材的区别,运用新教材的资料进行教学,切实做到:备课有底,教学有数,指导有法。高一要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物理,指导他们怎样学习物理,高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探索新教法:传统的教法有成功的一面,也有与新教材、新高考、新目标不适应的地方,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吸取传统教法的精华,另一方面积极探索适应当前形势,

适应本校学生实际的新教法,吸收新教法新思想,当堂训练的精华,用多种辅助手段和设备进行教学、做好实验教学,注重实验法教学。

3、加强对物理作业的指导:注重教学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强调解题过程,物理思路清晰、书写格式规范,做好章节过关题,这是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过程。

4、注重教学研究,很抓集体备课,做到六个一.

集体的智慧、统一的教案,相互间的课堂观摩,再加上这样真诚的协作精神,使新教师迅速地走上一条从模仿到创新、从引进到创造的成功教学之路,缩小了班与班的差距,提高了全校学生的物理成绩.

做到六个一:(①、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听一节课;②、每周向组(备课组)提供一个本人教学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真实问题;③、每月撰写一篇教育叙事研究(教学故事)或一篇教学反思或一个教学个案研究,并至少选择一篇上传到校园网;④、每学期上一节校级研讨课;⑤、每学期自己制作一个课件;⑥、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主持、参与一项校级以上课题或编制一份试卷。)

5、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是高考的难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应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做完后最好利用实验课件回放巩固,加深印象

(二)高三复习备考

1、以现行教材为复习蓝本,《考试说明》为框架,以近三年高考考试题为线索,充分研究高考模式和本届学生实际,切实定好教学教研计划。

2、教学做到“三好”――上好每一堂课,练好每一道题,评好每一套试卷;坚持“三个基本点”――抓基础、重课本,求落实;突破一个难点――实验能力培养。

3、教研做到务实,注重解决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及时交流教学经验,经常进行校与校,班与班比较。

4、具体教学安排和要求:

一轮复习注重夯实基础,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促进学科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科科学素养.一轮复习至二月底结束.

复习过程分三步:

(1)上好复习指导课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吃透教材、钻透考纲、摸透考生,做到“三讲”――知识讲准、重点讲透、难点讲清,要求讲法得当,照顾全面。充分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遗留问题,要求在复习的同时,更正补充,不留死角。

(2)加强练习和训练

题目要筛选:基础题要练够,训练题要练足,测试题要练精。各校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所使用的资料进行筛选、补充。

(3)搞好检测和考评

采用适当的批改和阅卷调查等形式,找准学生中暴露出来的“病例”、“病因”,有针对性的及时评讲。在评讲中要坚持四反、三提倡――反对平均使用力量、反对就题讲题、反对-言堂;提倡突出重点,讲准讲透、提倡归类讲评,注重小结,提倡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注重能力培养。

对于力、热、电、光、原五大知识板块,应采取点、线、面、体、网的复习形式,要让学生看得高、看得远、看得清、看得深、看得透,使学生能融会贯通。

四、主要教研活动与工作安排

九月:召开学科教研工作会,交流、补充、完善工作计划与备考方案,布置秋季学期工作。

十月:1.组织青年教师新课标培训。学习高中物理新教材,物理教学新理念,探讨课堂教学模式和教研活动模式。

2.收集优秀课例、优秀论文和学生小制作。

3.组织第一次月考

十一月:1.筹备系统复习交流会(高三第一轮复习交流会)。

2.组织第二次月考

十二月:1.高三系统复习交流会。

2.组织第三次月考

一月:1.期末考试。

2.组织期末考试。

3.分析期末考试成绩,为学校提供教学评价依据。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篇6

任务分析

本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选修3-1。本课的资料是第一章和第二节库仑定律。本节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是静电学的第一个实验定律,是研究电场强度的基础,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也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库仑定律阐明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整个电磁学奠定了基础,所以在本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本课资料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粒子梦想化模型的思维方法,并且明白两个轻而小的带电体经过相互作用而被吸引或排斥。

育才中学是一所扶贫寄宿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宁夏南部。他们缺乏自我操作本事、合作探究意识和交流评价习惯。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这节课的教学资料有两条主线。第一个是知识层面。首先,经过“演示”栏中“探索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因素”的定性实验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展示了库仑定律的历史背景。掌握真空中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即库仑定律;第二个是方法层面,即研究多个量之间关系的方法,间接测量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1)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掌握库仑定律的资料和应用。

(2)经过演示实验,我们首先定性地理解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然后定义库仑法律和适用条件。

2、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过观察和演示实验,总结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本事。

(2)经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比较,体验自然规律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体验一些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梦想模型法、类比法等。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的距离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难点:应用库仑定律的资料和适用条件。

第四,教学资源

1、视频剪辑:库仑扭转平衡

2、演示实验:探索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因素的实验

3、课件:PPT幻灯片

V.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实验、分析、总结和应用自我,在参与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和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

在本课中,用《三国志吴书》中写的“琥珀不带烂芥末”和手摇静电传感器来演示放电现象,并将其引入新课,为课堂实验做必要的准备。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观察演示实验现象,猜测影响带电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

教师适时启发和引导学生制定F与R、F与q定性探究的实验方案。经过演示实验对F与R、F与q的关系进行定性研究。然后,经过比较万有引力,结合类比法和库仑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探索,引入库仑扭转平衡实验,得出库仑定律。

本文回顾了人类探索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历史,并进行相应的人文教育。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让学生参与开发实验,验证F与R2成反比,并进行实验验证。

六,教学过程

1、教学的主要环节

这门课主要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链接场景引入了两个电荷之间的强大交互作用。第二个环节,经过猜想、学生的定性实验进行定性探究,得出两个电荷之间的力和距离与电荷之间的关系。

在第三个环节中,作者经过比较引力并结合前人研究的历史背景,定量地探讨了库仑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第四步是经过简单的例子巩固库仑定律的应用。

2、教学流程图

3、教学过程描述

(1)情景:《三国志吴书》写道“琥珀不带烂芥末”,手摇静电传感器演示了放电现象,并引入了新的一课

(2)活动一经过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哪些因素与两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有关,并经过讨论得出两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距离和电荷数量有关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和组织小组实验,对上述猜想进行定性探索,并经过每个小组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交流。

(3)活动经过以往的研究历史,并与万有引力相比较,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定量研究了两个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的距离和数量之间的关系。经过讨论,得出库仑定律。

(4)活动三经过常识和现有知识讨论库仑定律公式的适用条件。

(5)经过简单的例子巩固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并根据库伦力的计算公式比较微观粒子之间的引力和库伦力的大小。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篇7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可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客观地分析,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印象构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景选择提高。

例如,关于“力的正交分解”这一基本方法的教学就是经过分期渗透,逐步提高的。这不仅仅是一个遵循认知规律的需要,其意义还在于不要因为抽象的.模型、繁琐的数学运算冲淡物理学科的主题,经过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把学生吓跑了,或者教师一味的强调物理如何如何重要,学生就硬着头皮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甚至变成了物理学习的“奴隶”。如果我们教师有意识地降低门槛,一旦学生顺利的跨上的这个台阶,构成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再提高并不晚。可是,一般新教师并没有很快领会这种意图,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本,不注意加强实验教学,不注意知识的构成过程,只靠生硬的讲解,只重视告诉结论,讲解题目,这怎样能怪学生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呢?学生如果对物理失去兴趣,对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对知识掌握不牢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有的教师在教完“力的分解”后,马山就去讲解很多的静力学问题,甚至去讲动态平衡问题,试想这时学生对合力的几个效果尚难以完全理解,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由于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当,导致学生一开始就觉得物理如此之难,怎样能怪学生认为物理

难学呢?我们教师不应当把教学目标选择不当的职责推向学校的考试,推向市场上的参考书,这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应当多从自身的教学思想以及从对教材的把握上找原因。

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篇8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2.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用安培定则判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二)教具

一根硬直导线,干电池2~4节,小磁针,铁屑,螺线管,开关,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重做第二节课本上的图11-7的演示实验,提问:

当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时,观察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观察到小磁针发生偏转。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的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

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

小磁针只有放在磁体周围才会受到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吗?也就是说,只有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吗?其他物质能不能产生磁场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

2.进行新课

(1)演示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演示实验:将一根与电源、开关相连接的直导线用架子架高,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将小磁针平行地放在直导线的上方和下方,请同学们观察直导线通、断电时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观察到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断电时小磁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进一步提问:通过这个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师生讨论:通电后导体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后导体周围的空间对小磁针产生磁力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着磁场。

教师指出:以上实验是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的,此实验又叫做奥斯特实验。这个实验表明,除了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外,电流的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即电流的磁场,本节课我们就主要研究电流的磁场。

板书:第四节电流的磁场

一、奥斯特实验

1.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着磁场。

提问:我们知道,磁场是有方向的,那么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是怎样的呢?它与电流的方向有没有关系呢?

重做上面的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当电流的方向改变时,小磁针N极的偏转方向是否发生变化。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

(观察到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小磁针N极偏转方向也发生变化,说明电流的'磁场方向也发生变化。)

板书:2.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磁场的方向也发生变化。

提问:奥斯特实验在我们现在看来是非常简单的,但在当时这一重大发现却轰动了科学界,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看书讨论后回答:

因为它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从而说明表面上互不相关的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发现,有力推动了电磁学的研究和发展。

(2)研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奥斯特实验用的是一根直导线,后来科学家们又把导线弯成各种形状,通电后研究电流的磁场,其中有一种在后来的生产实际中用途最大,那就是将导线弯成螺线管再通电。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按课本图11-13那样在纸板上均匀地撒些铁屑,给螺线管通电,轻敲纸板,请同学们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并与条形磁体周围的铁屑分布情况对比。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

提问:怎样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呢?它的极性与电流的方向有没有关系呢?

演示实验: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请同学们观察小磁针的N极指向,从而引导学生判别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

再改变电流的方向,观察小磁针的N极指向有没有变化,从而说明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引导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

2.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也发生改变。

提问:采用什么办法可以很简便地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呢?同学们看书、讨论,弄清安培定则的作用和判定方法。板书:

三、安培定则

1.作用:可以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判定方法: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教师演示具体的判定方法。

练习:如附图所示的几个通电螺线管,用安培定则判定它们的两极。

可以引导学生分别按上图将导线在铅笔上绕成螺线管,先弄清螺线管中电流的指向,再用安培定则判定出两端的极性。

通过以上练习,强调:螺线管的绕制方向不同,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也不同。

3.小结(略)

4.作业:①完成课本上的“想想议议”。

②课本上的练习1、2、3题。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篇9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物理教研工作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研究重点,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升“研究、指导、服务和管理”的品质,围绕课程实施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初步形成“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物理学科教学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思路和策略。

通过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联片教研等多种研修方式,建立对话、交流和研究的新机制,扩大教师研修的参与面和受益面。教研活动要着力研究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积极探索物理教学规律,引导并帮助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对课程的理解能力,提高我区物理教学的质量和品位。

要求教师在认真学习《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材和《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中学物理)》的基础上,深化对科学探究本质要义的理解,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活化科学探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形式。教学中要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注重思想方法的.掌握,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

二、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逐步提升观课、议课的水平和能力。

2.尝试“同题异构”多元化教学设计以及个性化教学实施,引导教师分享教学实践智慧,共同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倡导教学多元风格。

3.逐步建立起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重要内容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体系。

4.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加强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研究,探讨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施策略。

5.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深入开展“数字化学习”的研究,通过多种形式,引领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进修,并要求教师按照各自的需求和兴趣,积累资料,构建自己的教育资源库。同时要求教师提高实验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不断提升教学效益。

6.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赛课活动。以活动为平台,充分调动全区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一支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增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

7.加强对高考复习教学的研究和指导。组织高三复习教学研究活动,探讨和研究20xx届高考的改革思路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探讨和交流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方法和经验,同时开展高考新方案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转型的研究。

8.依托区级课题《运用“思维可视化”理论促进高中学生物理观念发展的实践研究》,开展课题研究。本学期着重开展课堂教学研讨,通过课堂研讨,积累素材,构建方法教育的各类课型,促进优秀教师专业成长。

高中物理教学方案设计 篇10

高中物理的系统性强、较为抽象,学生普遍感觉难学。作为物理教师,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各方面做了探究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学期即将结束,现将20xx年度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内容:

①选修3—1中的:电场、恒定电流和磁场。

②选修3—2中的: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第一、二、三节)的教学。

(二)作业批改:

本着精留精练、不搞题海战术的指导思想(符合新课改精神)。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完成质量进行分析,对错误解法进行剖析,对不同问题进行归类,对不同的解法进行归类,使学生通过作业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三)测试情况:

①单元测试四次。包括电场、恒定电流、磁场和电磁感应。全部为全批全改,并进行试卷中各题得分情况统计、卷面分析和讲评。并找同学谈话,分析每个同学的得失。

②期中考试一次(与选修3—1的模块考试采用同一张卷)。并进行试卷中各题得分情况统计、卷面分析和讲评,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出学分。

在抓好本职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与本组其他老师一起 ,积极进行教学科研,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平。此外。我还积极参加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共96学时。

根据本学期新分班级的特点,并在了解每个学生在高一具体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的情况下,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首先我决定在一开始多注重物理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指导。并对个别基础很弱的差生重点单独辅导,引导他们尽快入门,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物理的氛围,推动全班学习成绩的提高。

其次,在讲课上我尽可能降低台阶,多作知识铺垫,加强督促检查,抓好知识能力的'落实。努力提高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

另外,高二学生是学习分化较严重的学习阶段,也是最易松散的阶段,根据这一点我在课堂上努力塑造一个轻松、充满乐趣的课堂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物理课的热爱,让学生在高二这一关键时期打好基础,为高三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除了抓好课堂之外,在课下多与学生交流,多为学生解难答疑,多关心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贯彻落实好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物理成绩有较大提高,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回顾一学期的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还有一些有待改进提高的地方,我将继续发扬育才人的奉献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工作,为育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8453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