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课件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课件1500字6篇。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教案是教师整体能力的体现。教案可以将教学内容拟定成一个模板,这样可以方便教师上课时回忆起来教学内容。如何写出高水平的教案呢?于是,栏目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课件。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课件 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页的例6,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2、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难点:看懂线段比例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厘米=()毫米1分米=()厘米

1米=()分米1千米=()米

20米=()厘米50千米=()厘米

二、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

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提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

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比例尺

三、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出示例6,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2、探索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的方法。

提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谈话: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把图书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提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启发:可以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4、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认识线段比例尺。

提问:我们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也可以写成1/1000。1:1000的意思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的距离,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还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指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整数比。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比例尺1: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来表示。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课件 篇2

一、教学内容

抽屉原理。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具体编排

1.例1及做一做。

例1借助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的情境,介绍了一类较简单的抽屉问题。为解释这一现象,教材呈现了两种思考方法:枚举法与反证法或假设法。

教学时,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对枚举法和假设法进行比较,并通过逐步类推,使学生逐步理解抽屉问题的一般化模型。

做一做中安排了一个鸽巢问题,学生可利用例题中的方法迁移类推。

2.例2及做一做。

本例介绍了另一种类型的抽屉问题,即把多于个的物体任意分放进个空抽屉(是正整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1)个物体。教材提供了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3本书的情境。仍用枚举法及假设法探究该问题,并用有余数除法的形式52=21表达出假设法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类推解决把7本书、9本书放进2个抽屉的问题。

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假设法最核心的思路是把书尽量多地平均分给各个抽屉。

做一做中抽屉数变成了3,要求学生在例2思考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

3.例3。

例3是抽屉原理的具体应用,也是运用抽屉原理进行逆向思维的一个典型例子。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与抽屉原理有怎样的联系,可先让学生自由猜测、再验证。逐步将摸球问题与抽屉问题联系起来,找出这里的抽屉是什么,抽屉有几个,再应用前面所学的抽屉原理进行反向推理。

四、教学建议

1.应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在小学阶段,虽然并不需要学生对涉及到抽屉原理的相关现象给出严格的、形式化的证明,但仍可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方式进行就事论事式的解释。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学具、实物操作或画草图的方式进行说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较严密的数学证明做准备。

2.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抽屉问题的变式很多,应用更具灵活性。但能否将这个具体问题和抽屉问题联系起来,能否找到问题中的具体情境和抽屉问题的一般化模型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影响能否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如果可以,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型。

3.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抽屉原理的应用广泛且灵活多变,因此,用抽屉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要找到实际问题与抽屉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因此,教学时,不必过于追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只要能结合具体问题把大致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更要允许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等直观方式进行猜测、验证。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进一步学习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从统计表里收集信息,并能用这些信息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信息绘制统计图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说明

一.基础练习,全班交流

1、练功房。

基础练习,了解统计图的种类。分辨什么数据用什么统计图描述更清楚更直观。

2、智慧树

(1)这是什么统计图?

(2)分析图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3)第3题,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实践大本营

提高练习。

让学生选择一题来绘制统计图:

(1)绘制统计图需要哪些数据?

(2)绘制统计图你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二、变式练习题

课件出示练习题。

学生看题,先集体分析题目,一起探讨数学问题。

1、这是什么统计图?

2、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3、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4、你还有什么疑问?

小结:

通过这次练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结复式统计图的理解与掌握

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索,让学生自主选择。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课件 篇4

教学内容:第119页的应用广角,第27~31题,及自我评价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应用广角

1、问:你在生活中发现过哪些数学问题吗?

你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吗?

2、完成第27题

(1)课前预先布置学生按要求去调查

(2)课上,让学生分组汇报调查得到的数据

学生根据数据计算,完成填空

(3)分析:从这些信息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用百分数或比表示相关的信息有什么好处?

3、完成第28题

收集一些用百分数或比表示的信息,在小组里交流

4、完成第29题

根据本校一年级的班级数,让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让每个小组调查一个班级的数据。

全班交流,统计分别知道三个应急电话号码的人数,再让学生按要求计算。

5、完成第30题

(1)每位学生带一张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

读题,思考:剪去的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几厘米?

(2)学生动手剪一剪、折一折

找一找:这个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算一算:

制作这个纸盒用了多少硬纸板?

这个纸盒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6、完成第31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二、自我评价

1、回顾自己本学期学习的表现,对照书上的几个要求,给自己评一评,看看分别能得几颗星。

2、在学习中,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特别成功的?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和经验同大家交流一下。

3、在学习中,你觉得自己又有了哪些收获和进步?还有什么地方也有所欠缺,需要改进和努力的?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课件 篇5

教材内容:2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圆柱的体积公式。

2、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我们是怎么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的?

3、知道哪些条件,我们就能算出圆柱的体积?

二、基本练习

1、做练习七第1题。

各自算了填在书上,然后校对。

2、算出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⑴底面积0.8平方米,高1.2米

⑵半径5厘米,高15厘米

⑶直径6分米,高8分米

练习并指名板演,然后对照板演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三、讨论实际问题

1、讨论练习七第2题。

⑴猜猜看,哪个杯子里的饮料最多?

⑵算一算,看到底是哪个杯子里的饮料多?

2、讨论练习七第3题。

怎么知道这个保温茶桶能不能盛150千克的水呢?

3、讨论练习七第4题:怎么算一枚硬币的体积?

4、出示一个圆柱形茶杯,讨论:要知道它的容积,需要量出什么数据,怎么量?

四、作业:练习七第3、4、5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课件 篇6

第五单元百分数

1、本单元的知识链接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本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本单元所选素材,注重从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做到直观有趣、充满时代的气息。如百分数概念教学,教材一开始就出现四幅与百分数有关的生活情境图,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中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设置数学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材重视设置活动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学生设置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问题情境。例如教材的第104页,设置讨论哪些百分率不可能超过100%,哪些可能超过100%等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百分率实际意义的理解。二是注重问题的探索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分数化百分数的编排,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你能用百分数表示出其中的分数吗?目的就是放手让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探索分数化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交流。

3、本单元教学建议

(1)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本单元在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上作了不少的努力。教学时,要充分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资源,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百分数意义的教学,课前可以让学生广泛收集、整理生活中的百分数信息,然后在课上说出这些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在让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在生活中人们喜欢使用百分数?这样既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开放课堂,扩大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教材在安排具体内容时,注意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同时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如:求百分率问题,过去安排两个例题,现在只编排一个例题。教材通过此例的教学,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什么是达标率?如何求达标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自己探索怎样求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百分率。改变了过去教材直接列出现成的出粉率、发芽率、合格率、出勤率等百分率的计算公式的做法。根据教材设计意图,教师必须尽量开放课堂,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同时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探讨百分率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3)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虽然百分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与分数有所不同,但它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分数基本相同。教学时,要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类推,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4)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概念比较多,教学时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如百分数的意义,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只有正确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百分率、折扣、纳税、利息等实际问题。再如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学生在转换中合理解决问题。

(5)本单元内容可以用15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知识链接

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百分数的默认,以及学生对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的理解,是学生学习百分数意义的基础。

2、编排意图

教材首先从几个不同的角度选取了学生熟悉的几个百分数。接着让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还见过那些百分数,在此基础上直接说明:象上面这样的数叫百分数。然后进一步结合实例说说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并用定义的方式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3、教学目标

通过生活中的百分数和学生已有的倍比关系的理解,让学生自主抽象出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和写百分数,并通过生活中百分数的理解体会到百分数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数和百分数的比较,明确分数和百分数的联系和区别,深化百分数的理解。

4、教学重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和价值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百分数意义的自主抽象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5、教学策略

(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识,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和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

(2)运用比较的方法,明确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6、联系处理

练习十八1、2题的处理,应该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百分数具体的意义,而不能仅停留在读和写上。

第4题则着重凸现百分数的应用价值

第二课时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例1、例2)

1、知识链接

小数与百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学习基础

2、编写意图

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材没有先给出互化的方法,而是直接提出:百分数和小数怎么互化呢?让学生自己探索,再通过做一做,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互化的规律,从而找出快捷的互化方法。

3、教学目标

通过沟通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自主探索出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和规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掌握和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原理和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5、教学策略

在百分数与小数互相转化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自主探索出转化的规律,自主归纳出转化的方法。

6、练习处理

例题主要是让学生明确转化的原理,而做一做主要通过联系发现快捷有效的转化方法。

练习十九1、2题作为课堂练习

第三课时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例3、例4)

1、编写意图

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教材先教学百分数化成分数,再教学分数化成百分数,先易后难,同时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这部分内容与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编排类似。都是分别通过两个例题,让学生尝试、实践、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同时,通过对方法的探索、分析、比较和总结,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抽象概括能力。

2、教学目标

通过两个例题,让学生尝试、实践百分数的互化分数,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同时,通过对方法的探索、分析、比较和总结,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学重点

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4、教学难点

三种不同类型分数转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5、教学策略

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必须由学生自主探究后才能归纳和总结

6、练习处理

做一做:1、2题

练习十九:3、4题作为课堂作业。

第四课时百分数、小数和分数的互化(练习)

1、练习安排意图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相转化是今后学生进行运算的基础,因此在学习了百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后安排一节三种数互化的练习课,一方面巩固已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提高三种数灵活转化的能力。

2、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变式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灵活准确的进行三种数的互化,提高三种数互化的技能,同时沟通三种数之间本质的联系。

3、练习设计的安排

练习十九第5题,要求学生用百分数、分数、小数表示直线上各点。这种练习,一方面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之间的联系及互相转化,另一方面,经过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转化的技能。

第7题:着重体现转化在解决问题实际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8题:第(1)小题目的是沟通比、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

第(2)小题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进行数量关系的变换,是本节课要重点突破的内容。

教师可以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补充不同的练习。

第五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求常见百分率)

1、知识链接

用分数解决问题和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分数、小数互化是本节课教学的基础。

2、编写意图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求常见的百分率,也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这种问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相同。这是因为分数与百分数都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所以,求常见的百分率的思路和方法与用分数解决问题大致相同。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既加深了百分数的认识,有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

3、教学目标

通过沟通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自主进行类比推理,学会求常见的百分率,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对常见百分率的理解体验百分数的应用价值。

4、教学重点

常见百分率的理解与求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5、教学策略

将百分数与分数进行类比,从而由学生推理出求常见百分率的方法。

6、练习处理

做一做:1、2题以及练习二十1、2题

第六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练习课)

1、练习课设置意图

在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常见的百分率毕竟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所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更多的用到了更多的百分数,这就需要学生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本节练习课应该以如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为重点。

2、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调查统计的过程中,运用百分数进行统计,进一步明确百分数的应用价值,并能用百分数准确地表示两个数量相比的关系。

3、教学重点

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单位1,并用除法运算。

4、教学策略

(1)在对生活中常见百分率的理解,通过讨论的方法探讨哪些百分率可以超过100%,哪些百分率不可能超过100%

(2)组织学生在调查和统计数据的过程中,明确百分数的应用价值

5、练习处理

练习二十第4题是拔河比赛中几个相关联的量,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析清楚单位1,进而确定合理的算式。

第5、8题借助生活经验,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第6、7题应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拓展求百分率的方法。

第7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例2)

1、知识链接

这部分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的发展,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

2、编排意图

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先算出。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较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解答方法。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重点

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一般解答方法。

5、教学难点

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中直接用分率运算的方法

6、教学策略

(1)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进行迁移类推。

(2)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两个量比较过程中的关系

7、练习处理

在解决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要求学生一定能准确地把握单位1是哪个量。

课堂练习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一的1、2、3、4、5题。其中1题是基本练习,3、4、5题的可以丰富学生知识量,将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更紧密。

第4题让学生经历一个统计的过程,感受百分数的统计意义。

第7、8、则是在本节课学习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

6、7、8独立作业教师辅导。集体点评

第八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例3)

1、知识链接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本节课的学生学习的基础

2、编写意图

由于有相关的分数乘法的基础,所以这里只通过例3教学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其他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等问题则安排在习题中让学生尝试解决。

3、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重点

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思路是本节课的重点。

5、教学策略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迁移类推解决解决百分数的问题

6、练习处理

做一做:第1题基本练习,第2题属于求百分率的问题

关于练习二十二中第2、5题是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练习前要学生理解上浮、汇费等术语的意思。

课堂练习可用练习二十二第1、4、6、7题其中第7题属开放题,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九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拓展练习)

练习设置意图

例3主要是学习百分数乘法的应用,主要是深化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并培养运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能力。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会出现除法应用。教师可运用练习二十二的3题作为例题,与此同时组织学生将用乘法与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加以比较,沟通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能灵活解决问题能力。

拓展练习(略)

折扣、纳税、利率

编写意图

这部分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一方面,让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特殊百分数的运用和价值。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课时折扣(例4)

1、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折扣的意义,并能运用折扣的意义,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

折扣意义的理解和运用即是重点也是难点

3、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折扣的意义

(2)理解折扣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

4、练习处理

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三的1、2、3作为课堂联系

第十一课时纳税(例5)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了解纳税的含义和意义,理解有关纳税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的方法,会解决有关纳税的基本问题,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策略

(1)结合生活具体有关纳税的素材,讲授纳税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2)结合对纳税相关概念的理解自主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处理

建议:由于纳税的相关知识较广泛,因此解决问题时,教师应强调学生着重对税率的理解。

第十二课时利率(例6)

1、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课前对利息相关知识的了解结合教师的补充讲解,理解有关利率、本金、利率的概念,并能结合实际解决关于利息的问题,把握求利息几个关键条件,建立并掌握求利息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策略

(1)通过学生的调查身边的有关利息的事件,建立利息的大致意义。

(2)结合学生对教材实例中的数学信息的互动交流和老师的讲解,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概念。

3、练习处理意见

(1)重点明确利率的意义,因为利率就是利息和本金间的关系。

(2)突破有关利息税的实际问题

(3)可适当拓展到求本金的问题

(4)可运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小编推荐

「必备」六年级数学比例教案课件1500字7篇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必备」六年级数学比例教案课件1500字7篇”,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六年级数学比例教案课件 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112页比例的知识和比例尺的计算、练一练,练习二十一第9一14题,练习二十一后面的思考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加深认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能比较熟练地解比例。

2.使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有关比例尺的计算,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在复习了比的知识后,这节课复习比例的知识和比例尺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复习比例知识

1.复习比例的意义。

(1)提问:上面的比能组成哪些比例为什么

什么叫做比例(板书: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你能说出比例里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各部分名称)

(2)学生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比和一个比例。指名一人口答所写的比和比例,老师板书。提问: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说明:比和比例的意义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比例表示两个比的相等关系;组成比和比例的项不同,比只有两项,比例有四项。

2.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1)提问: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请同学们按照比例的基本性质,在课本第111页上根据O.4:3=2:15,写出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式子。追问: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不同

(2)解比例。

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板书:解比例)做练一练第2题。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分别在练习本上做前两题和后两题。集体订正,选择两题让学生说一说第一步的依据。提问:大家总结一下解比例的过程。指出:解比例要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成积相等的式子,再求出等式里未知的因数x。

三、复习比例尺计算

1.说明:应用比的知识或者解比例的方法可以计算比例尺的有关问题。(板书:比例尺)

2.复习比例尺的意义.

请同学们自己阅读第112页上关于比例尺的内容,进一步弄清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有几种形式。提问:什么是比例尺(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比例尺有哪几种形式谁来举一个数值比例尺的例子,并且说明它实际表示什么意思(根据学生举例板书出一个比例尺,让学生说说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一,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多少倍)

3.学生讨论、操作。

如果学校平面图的比例尺是l:1000,它表示什么意思图上l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你能画出线段比例尺来表示它吗(让学生画在练习本上,然后交换检查)

4.做练一练第3题。

请同学们做练一练第3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指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可以先设未知数为x,再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列出比例,然后解比例求出结果,也可以根据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倍数关系来求出结果。

四、综合练习

1.归纳复习内容。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复习的具体内容。

2.做练习二十一第9题。

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指名口答。

3.做练习二十一第ll题。

让学生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老师板书。说说应怎样想。

4.做练习二十一第13题。

(1)做第(1)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2)讨论第(2)、(3)题。

提问: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后,下面两题可以怎样解答

5.讨论练习二十一第14题。

让学生读题。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想一想,解答这两题应该有什么不同(强调要注意份数与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五、讲解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提问:如果照按比例分配问题思考,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现在已知的比的条件怎样你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这个比改写成甲数、乙数、丙数三个数的比吗请大家课后先把这两个条件化成甲、乙、丙三个数的比,再自己试一试,求出三个数各是多少。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一第12题(1)、(3)、(5),第13题(2)、(3),第14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一第12题(2)、(4)、(6)。

六年级数学比例教案课件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页的例7,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一的第3、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了解家到学校的大概距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在一幅地图上南京到上海相距5厘米,实际相距30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你能画出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吗?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7。

(1)出示例7,明确题意,找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距离的线段,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告诉了比例尺,又告诉了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2)说一说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意义。

(3)根据对1:8000的理解让学生尝试练习。

(4)交流算法,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算法以及之间的联系。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列比例式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比例尺的含义,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一定与哪个比相等?你能根据这样的相等关系列出比例式?

注意:最后的单位要换算成米作单位的数。

2、做试一试。

(1)独立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

(2)讨论怎样把医院的位置在图上表示出来。

(3)在图中表示医院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先独立解题,在组织交流

2、做练习十一第4题

重点知道学生在地图上测两地之间的距离和在地图上如何找比例尺。

3、做练习十一第5题。重点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比例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

4、将下列各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1)北京到天津的距离是14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2)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的距离是12.5厘米。甲、乙两城实际相距多少千米?04080120千米

(3)在一幅比例尺为的地图上,小丽量得某省会城市与北京的距离是32.5厘米。这个城市与北京相距多远?

(4)做练习十一第3题。

(5)学生阅读你知道吗,选择两个比例尺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五、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的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应用

58000=40000(厘米)解: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

40000厘米=400米5:X=1:8000

X=40000

40000厘米=400米

答: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400米。

六年级数学比例教案课件 篇3

本单元教学数与代数领域的比例知识,还教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图形放大或缩小,以及比例尺的知识,把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是教材的一大特点。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是认识比例的现实素材,比例能揭示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数学含义,而且解决图形放大或缩小、比例尺的实际问题要应用比例的知识。把两个领域的内容融合能发挥数形结合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全单元编排七道例题和三个练习,把全部内容分成三段教学。例1~例3以及练习九,主要教学图形放大、缩小的含义,比例的意义。例4、例5以及练习十,主要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解决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实际问题。例6、例7以及练习十一,教学比例尺的知识和实际应用。另外,还编排了实践活动《面积的变化》,研究图形放大或缩小时边长与面积的变化关系。

1.联系实际,建立图形放大、缩小的概念。

数学里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含义与生活中的放大、缩小经常是不同的。生活中会把图形由小变大视作放大,由大变小视为缩小。数学里的图形放大或缩小,它的每条边都按一定的比例变化,即每条边的长度都放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例1教学图形放大、缩小的含义,先观察在电脑上放大长方形的现象,分别研究长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长、宽的关系。然后联系长方形放大揭示图形放大的数学含义。教材依次讲了三句话:首先是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这是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宽也放大到原来2倍的概括。然后是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用比描述图形放大时边的长度变化。这里把放大前、后两个长方形的长称为对应边,宽也称为对应边,必须把放大后图形的边的长度作为前项,原来图形的边的长度作为后项。最后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让学生体会由于放大后与放大前两个长方形的对应边的长度关系是2∶1,因而把图形的放大说成2∶1。这里还示范了图形放大的规范表述按2∶1的比放大。

在初步理解图形放大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主动迁移,认识图形的缩小。让学生说说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原来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解释图形按1∶2缩小的含义,初步形成图形缩小的概念。

例2在方格纸上画图形。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是《标准》的要求,因为方格能直观显示每条边的变化情况,操作方便,有利于概念的应用和巩固。教材引导学生在画图前先思考放大(或缩小)后图形的长、宽各是几格,应用概念进行推理,为正确画图做准备。在画图以后,还要观察原来的图形、放大后的图形、缩小后的图形,再次体会图形放大、缩小时,每条边的长度都按相同的比变化。练习九第1题能使学生进一步清晰图形放大、缩小的概念。方格纸上的⑤号图形是①号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因为⑤号图形的长、宽分别是①号图形长、宽的3/2;③号图形是①号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因为③号图形的长、宽分别是①号长方形长、宽的1/2。而②号、④号图形与①号长方形比,各条边没有按相同的比变化,它们都不是①号长方形缩小或放大后的图形。

根据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可以写出许多关于线段长度的比。在例3的情境中,长方形照片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长的比是9.6∶6.4,宽的比是6∶4;放大前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6.4∶4,放大后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9.6∶6。前面两个比在例1和例2里已经多次接触,例3引导学生写出后面两个比,利用这两个比教学比例的意义。先分别计算6.4∶4和9.6∶6的比值,从比值都是1.6得出这两个比相等,可以写成6.4∶4=9.6∶6或6.4/4=9.6/6,指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突出比例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组成的等式。然后让学生思考放大后与放大前两张照片长的比和宽的比也能组成比例吗,经历写出比、算比值、发现比值相等、组成比例的过程,体会比例的意义。练一练的四组比中,如果同组的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组成比例;如果比值不相等,两个比就不能组成比例,进一步巩固比例的概念。

长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长的比和宽的比相等,是例1教学的图形放大的含义。在例3中,又发现长方形放大前长与宽的比和放大后长与宽的比相等,从新的视角体会了图形放大的含义。例3既从放大前长与宽的比和放大后长与宽的比组成比例,又从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比和宽的比组成比例,引导学生利用比例的意义进一步完善图形放大的概念。

除了图形放大与缩小,从常见的数量关系中也能找到比例。练习九第3题,一辆汽车上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与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能组成比例。第7题购买同一种铅笔,总价与数量的比能组成比例;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周长与边长的比能组成比例。这些素材能加强对比例的理解,还为以后教学正比例作了铺垫。

2.联系实际,发现和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4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大致分五步进行:

第一步在按比例缩小三角形的情境中写出一些比例,为研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准备充分的素材;第二步教学比例的内项和外项,这是认识比例基本性质必须具备的概念;第三步观察已经写出的几个比例,初步发现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第四步重新写出一些比例,看看是否具有同样的规律,并在字母表示的比例上概括这样的规律;第五步指出发现的规律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在写成分数形式的比例上体会这一性质。

把三角形按比例缩小,联系图形缩小的含义,学生可能想到缩小后与缩小前两个三角形底的比和高的比相等,或者高的比和底的比相等,还可能想到缩小前、后每个三角形底与高的比相等,或者高与底的比相等。于是,在交流时出现四个不同的比例。教材指出3∶6=2∶4里的3和4是比例的外项,6和2是比例的内项,让学生说说其他三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几。学生容易发现,如果6和2同时做比例的外项,那么3和4是比例的内项;如果6和2同时做比例的内项,那么3和4是比例的外项,从而体会这几个比例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再写出一些比例,看看是否有同样的规律,检验前面四个比例的规律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比例。通过更丰富的实例,进一步体会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是所有比例的共同规律。在此基础上,把比例用字母表示成a∶b=c∶d,写出ad=bc,概括了上面的规律,通过符号化的方式表示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试一试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3.6∶1.8和0.5∶0.25能否组成比例。思考线索应该是:

如果这两个比能够组成比例,那么3.60.25的积与1.80.5的积应该相等;如果这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那么3.60.25的积与1.80.5的积不相等。于是分别计算3.60.25和1.80.5,并比较两个积的大小。练一练是试一试的延伸,由于612=418,所以6、4、18和12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而4、5、6和8这四个数不能组织积相等的两个乘式,因而它们不能组成比例。把6、4、18和12组成比例,可以把6和12同时作外项,4和18同时作内项,也可以把6和12同时作内项,4和18同时作外项,一共能写出8个不同的比例。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只要求写出一个比例,并在交流时知道还能写出其他比例,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写出8个比例。

例5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图形放大的实际问题,包括根据图形放大的含义列出比例,以及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两个内容。先根据照片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比和宽的比能组成比例这个知识写比例,发现要写的比例里有三个项是已知数,另一个项是未知数,于是想到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列出比例解决问题。这个比例也是一个方程,教材写出了解方程的第一步6x=13.54,让学生思考这一步计算的依据是什么,体会这里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还指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试一试解写成分数形式的比例,进一步熟悉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已经写出1.2x=引导学生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体会这是解比例的关键步骤。练一练解分别由整数、分数或小数组成的三个比例,要应用整数、分数或小数的乘、除计算。教材里没有出现分数与小数共同组成的比例,是因为《标准》不要求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乘、除计算。

3.以图形的放大、缩小为基础,教学比例尺。

平面图是把现实的平面按一定比例缩小绘制成的,从平面图想像实际平面的数学活动是把图形放大,比例尺刻画了平面图和实际平面之间的放大、缩小关系。

例6教学比例尺的意义,首先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这些是与比例尺有关的概念。其次分别写出草坪长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在写比的时候,要指导学生统一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便于写比和化简比。通过交流,体会把实际距离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量,写出的是整数比,把图上距离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量,写出的是小数比,前者比后者更方便一些。例题的教学重点是建立比例尺的概念,先指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平面图的比例尺,由于学生已经两次写出这样的比,所以建立比例尺的概念是感性认识的抽象提升;再用数量关系式进一步表达比例尺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材里同时出现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1∶1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这是对比例尺1∶1000的意义作出的具体解释。教材让学生说出这些关系,进一步体会比例尺的意义。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间的倍数关系,还能得到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米,这就引出了比例尺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线段比例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都是比例尺的表示形式,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例题从数值比例尺引出线段比例尺,练一练第1题分别解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的具体含义,两种形式的比例尺之间的关系就能得到沟通。第2题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学生在例题里进行过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并化简的活动,应该有能力独立完成这道题。

例7已知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求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由于学生对比例尺1∶8000的意义会有不同的解释,因而可能出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有的学生会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倍数关系进行思考,有的学生会把数值比例尺转换成线段比例尺,列式和计算比较方便。例题还引导学生用解比例的方法解题,表示比例尺意义的数量关系式是列比例依据的相等关系。试一试里根据已知的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虽然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与例题不同,但解题思路是一致的,对比例尺的意义作出具体解释是思考的关键,教材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思路选择解法。要注意的是,试一试要求在例7的平面图上表示出医院的位置,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后解题并没有结束,还要在学校正北方3厘米处作个记号表示医院,并在学校与医院之间连条线段。

4.进一步研究图形放大,发现面积与长度变化的关系。

《面积的变化》分三段设计实践活动。第一段的活动有:分别测量放大前、后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根据图形放大的含义写出对应边长的比;估计两个长方形面积的比;利用测量得到的边的长度计算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比。这一段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图形放大的概念,体会图形放大,面积扩大的倍数与边长扩大的倍数是不相同的。第二段的活动有:依次测量正方形、三角形、圆放大前、后的有关长度;分别计算各个图形放大前、后的面积,把长度与面积的数据填入教材的表格里;研究图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边长比与面积比之间的关系。这一段活动要通过几个实例的研究,发现图形放大,面积扩大的倍数是长度扩大倍数的平方。第三段在东港小学的校园平面图里选择一幢建筑或一处设施,测量图上的长度,算出实际占地面积,应用前面发现的规律。因为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1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所以实际面积是图上面积的倍数就是1000的平方,计算必须细心,防止错误。当然,也可以利用图上距离与比例尺,先算出实际距离,再计算实际面积。不过,这种方法没有应用发现的规律,要尽量引导学生采用前一种方法,体验发现规律的乐趣和应用规律的意义。

六年级数学比例教案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重点

整理比和比例、求比值及比例尺.

教学难点

正、反比例概念和判断及应用.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43-27

5.65+0.54.80.41.251001%

0.25402-

二、归纳整理.

(一)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1.回忆所学知识,填写表格【演示课件比和比例】

2.分组讨论:

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呢?

3.总结几种比的化简方法.【继续演示课件比和比例】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分数

(1)整数比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小数比化简,一般是把前项、后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补零),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3)分数比化简,一般先把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4)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求出比值后再写成比的形式.

解比例:12:x=8:2

六年级数学比例教案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重点

整理比和比例、求比值及比例尺.

教学难点

正、反比例概念和判断及应用.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43-27

5.65+0.54.80.41.251001%

0.25402-

二、归纳整理.

(一)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1.回忆所学知识,填写表格【演示课件比和比例】

2.分组讨论:

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呢?

3.总结几种比的化简方法.【继续演示课件比和比例】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分数

(1)整数比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小数比化简,一般是把前项、后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补零),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3)分数比化简,一般先把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4)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求出比值后再写成比的形式.

解比例:12:x=8:2

4.巩固练习.

(1)李师傅昨天6小时做了72个零件,今天8小时做了96个零件.写出李师傅昨天和今天所做零件个数的比和所用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多少?

(3)解比例:∶=8∶2

六年级数学比例教案课件 篇6

教学内容:第十一册p5859,例2、例3,练习十三1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教材简析: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根据两个量的比推想出各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校四(3)班有男生30人,女生18人。体育课上,沈老师要把24个实心球分给男、女同学分成两大组进行练习,可以怎样分呢?男同学组、女同学组各能分到几个?

同桌讨论,再回答。

(估计学生回答:1、平均分,就是男生12个,女生12个;2、这样不合理。3、应该按人数来分,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0:18,化简后是5:3,按这个比例来分较合理。)

师小结:这样24个实心球按5:3来分,男女生各能分到几个?你能解决这样问题吗?

二、主动探究,归纳方法:

老师把刚才的问题板书成应用题出示,并引导学生一起研究解决刚才的问题:

四(3)班体育课,沈老师要把24个实心球分给男、女同学分成两组练习,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3,男女生各分到实心球几个?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同学老师建议画个图帮助理解。解答后同桌说说是怎么想的?

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路及解答方法。生1:24(5+3)5=15(个)24-15=9(个);生2:先想男生是总人数的几分之几?5+3=8,男生是总人数的5/8。245/8=15(个)24-15=9(个)师补充:这样做,实际上是转化成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生3:24(5+3)=3(次)35=15(个)24-15=9(个);

方法引导:同学们想出了很多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方法都可以,具体解题时用什么方法,同学们可以灵活地选择。

小结:我们分东西,可以用平均分,也可以按一定的比例来分。像刚才一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出示课题: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初步运用

师:这样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出示:学校买科技书和故事书共540本,其中科技书和故事书数量的比是5:4,两种书各买几本?

(2)出出金点子:

师:像这样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我们一起来帮助出出点子,好吗?

出示:水果店的李经理准备用3600元买进一些水果,可以买哪些水果,按怎样的比例分配,每种水果各用几元?你帮助出出主意好吗?

学生先自己做,再交流。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并说说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

五、课堂练习:练习十三14

六年级数学比例教案课件 篇7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⒈揭示课题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前两天已经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

谁来说一说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板书:正比例和反比例)

⒉出示练习九第1题

师:我们来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几道题?说说你的理由。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例7

⑴出示例7两个表,学生自学,并回答相关问题。

师:为什么左表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为什么右表相关联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⑵小结。

⑶师:我们已经知道,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个量存在相依关系,根据这两个表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关系式来表示它们之间的相依关系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⑷师:在这里,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

请你推想一下,如果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关系呢?为什么?

你能用关系式来表示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⑸小结。

⑹练习

①做练一练第1题

师:你能用关系式来表示这题里三个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关系式)

②做练一练第2题

师:你能分别用数量关系式来表示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关系式)

⑺小结。

⑻总结判断策略

①师:同学们,学到这儿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不少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的经验了,接下来请你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经验,再听听别人的经验好吗?

②小组活动讨论交流

③各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④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⑤师:谁能再来说一说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时怎么办?

⑥小结:当我们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时候关键是看?

⑼练习

①做练习九第2题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②出示练习九第7题

⒉用图表示例7中两种量的关系

⑴出示例7的两个表

师: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也可以用图来表示。我们先来研究怎样将正比例关系用图来表示。

⑵出示空图,引领学生识图

⑶根据表里的数据描点

⑷出示空图,引领学生识图

师:我们再来研究怎样将反比例关系用图来表示。

⑸根据表里的数据描点

⑹正、反比例图比较

师:用图来表示正、反比例,你看了有什么感觉?

⑺练习:做练习九第8题

⒊总结正、反比例的特点

师:通过我们这堂课的研究和学习,你们说说成正比例关系和成反比例关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⑴小组讨论交流

⑵汇报交流结果,完成表格。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不仅进一步认识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还对它们进行了比较,(补充完整课题:的比较)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教学目标:

⒈知识技能目标:

⑴通过比较,进一步加深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特点,体会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⑵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变化规律;

⑶在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⒉过程性目标:

⑴在交流讨论中完善自己判断正、反比例关系的经验认识,掌握判断正、反比例关系的方法,形成接近自动化技能的判断策略;

⑵通过数形结合,进一步感受和领会正、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及特点,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为今后中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⒊情感态度目标:

⑴体会借助图像对事物发展方向推断的作用,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问题的习惯;

⑵逐步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体验当独立思考解决不了问题时,与他人合作的成就感,逐步增强团队精神。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精选6篇


一份好的教案需要具备那些特征呢?教师的威信取决于社会地位,也取决于自己的责任心,教案一定要写得仔细且明细,不然教学过程必然目标模糊。教案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88教案网的编辑为您准备了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1

1、如何使用好教材,使之发挥其特长和优势,是我们应该认真反思的问题,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教材中虽没有提及分数比的形式,但是在一个化简比的例题中出现了分数比,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渗透分数比的知识,并注意强调分数比在读法上的不同。

2、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化简比与求比值区分不清。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在备课时要预设问题,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去发现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这样学生对化简比和求比值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3、什么是最简整数比?化简比有什么标准?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同学,教材中也没有明确化简比的要求,我以为在教学时,我们应该把这个知识点明确出来,让学生明白:当比的前项和后项为互质数时,这个比植是最简整数比,

4、在教学中发现当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位不一样时,学生使用商不变性质就比较容易出错。如:0.6∶0.05在这方面老师要多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并多举这方面的例子让学生加以巩固。

5、比的化简这一内容,教材里是跟比的基本性质一起教学的,但学生知道了比的基本性质,却不知道如何运用它来化简,还和求比值混淆在一起,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把比的化简单作一块内容来进行教学。因为比的化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我先通过复习这部分知识有利于新课的认知。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比的化简的方法基础上让学生练习三种不同情况的化简比,加深学生对比的化简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根据思考题中的个问题展开,让学生逐一说一说,任务明确、思路清晰,学生忙而有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经过这节课的专项训练,从学生作业来看,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运用和化成最简整数比,掌握得比较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2

《成员间的关系》这节课以小冬家祖孙三代之间的关系作为问题情境引入,通过对这个问题进行数学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图能够清晰、简洁地表达事物或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家祖孙三代的成员,并说一说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深入探究阶段,我让学生在草稿本上画出课本中小冬家的家庭成员图,让学生观察图,分析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思考并回答:小冬和小明是什么关系?小冬和小丽又是什么关系?让学生看图分析数量关系。并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如何用字母和带箭头的线来刻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画图。最后要求学生用这种图示关系来介绍自己的家人给自己的同伴,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完成书上的练习。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很简单,但要真正达到教学目标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发现问题,预设结果。我们对于家庭间的成员关系了如指掌。而孩子却不同,特别是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对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称谓都比较淡薄,例如什么堂兄妹、堂姐弟、表兄妹、表姐弟。教师应向学生详细介绍。这样肯定孩子们对新知的掌握也会更牢固。

2、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确:带箭头的线是临时规定的一种符号标志,在不同的情景中代表的意义并不相同。为防止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应多出几道对比题目进行练习,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拓展开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3

两个数相除不止局限于同类量相除,出示一道不同类的数量之间关系,“路程÷时间=速度”,这是一种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的数量关系,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也能用比表示。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这里把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区分教学,不但教学过程更清晰,而且使学生进一步完善了对比的认识。比的意义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主要采用学生接受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再次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识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书中画出比的意义。

比、分数和除法的联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采用小组讨论学习、自学的方法,让他们交流、汇报,实现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真正感悟出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思维的过程。最后把三者联系填在表格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表格的出现使这三者的联系与区别显而可见。

思维拓展题的出现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又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数学思考能力。而且还给学生增加了乐趣,特别是培养了学生辨析能力,使学生感到比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4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比较系统的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激发学生兴趣。

课的开始,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个用各种平面图形组成的小机器人。让学生找出这个小机器人都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接着让学生说说在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个图形最特殊,为什么?让学生总结出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然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教师事先也准备一些图片让同学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运动领域都能找到圆的足迹。

2.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无论是认识圆心、半径、直径,还是学习圆的画法,都安排了学生充分参与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猜测、讨论、交流的机会。

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本节课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教学圆的画法时,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注意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创设情景认识圆,到初步运用有关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测量一个硬币的直径,找出圆形物体的圆心,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等都突出了这一思想。

教学圆的认识时,注重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体验,自己产生问题意识,自己去探究、尝试,总结,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4.本节课,计算机直观形象、动静结合、节省教学时间的功能充分得到发挥,展现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关于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的特征以及两者间关系的教学。这应是本课的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掌握概念、帮助其提升思维水平。如: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怎样证明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的讨论过程中。这里的教学还不够细致,有待改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5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分数除法

例1:每盒水果糖重100g,那么3盒有多重?

100×3=300(g)

3盒水果糖重300g,那么每盒有多重?

300÷3=100(g)

300g水果糖,每盒重100g,可以装几盒?

300÷ 100=3(盒)

归纳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例2 :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4/5÷2

方法一:把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也就是2/5。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

4/5÷2=4÷2/5=2/5

方法二: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做。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

4/5÷2=4/5×1/2=2/5

归纳总结: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结果最简。除号要变成乘号)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并且这一节课的学习将要为后面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初步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解决问题;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等。本单元的内容和学生前面学习的很多知识具有比较直接的联系。如分数除法,除了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有联系外,还与整数除法的意义,以及解方程的技能有关。而比的初步知识,则要用到分数和除法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基本上完成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比的初步知识的系统学习,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两方面的收获,都将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对分数除法的意义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他们展开类比思维,以促进学习的正向迁移。实际上,这也是本单元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数形结合,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讨论、交流,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出算法,进而掌握算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6

在本节课上,我让孩子们又一次体验了怎样画两种不同类型的线段图,一种是关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量的画法,一种是非整体与部分关系的量的画法。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单位1的概念。我从单位1的产生起,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的分数的意义,平均分一个物体讲起,再到四年级分数意义的扩展,平均分一堆物体,也就是一个整体,把这些看作单位1,单位1是伴随着分数应运而生的,而分数的存在也是因为单位1的存在而存在的,让学生认清了这一点,也就让学生体会到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找单位1时,应该到含有分率的那一句话中去寻找,让孩子们知道了为什么?孩子们才能牢牢地记住,为什么找单位1的量要到含有分率的那一句话中去寻找,对于很多问题,我们都是因为没能让孩子们知道他的前因后果,才会让孩子们产生一种如坠五里云中的感觉,让他们感受到的是教师的一种硬性规定而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合情合理的选择,而理解了才能去做,就如同我们理解了别人才能与别人更好的沟通一样的道理,在现代的社会中,我们应该越来越多地体会到,让别人理解自己和理解别人的重要性。在教学为什么是关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量时要画一条线段,因为部分都是整体的一部分。

正是基于一种让孩子理解,让孩子明白,更让孩子们主动地思维和思考的理念,我们的学习才会成为孩子们的一种实际的需要,而不是一种教师和家长所需要的东西,当我们感受到,他们需要我们的教育时,就是我们教育成功的一半,一切的主体是孩子们,我们要永远记得,我们只是一个服务者,激发起孩子们的内心,唤起孩子们的内在的动力,是我们真正的目标与主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6篇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地,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利于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应从哪几个层次入手写教案?我们为您提供这份“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非常自豪,相信你阅读本页面后有一些收获!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1

在教学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分数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计算题,我原以为这部分知识很简单。呵呵!没有想到,错的人还真不少。我真佩服学生们的“创造能力”。细究其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乘法和加减法计算方法混淆,不少学生做加法时也约分,而在我强调之后又出现个别的学生乘法计算通分的笑话。二是不能灵活运用运算定律来使计算简便,特别是分数乘法分配律的相关计算,原先的整数小数的基础就不够好的学生,碰到分数更是一塌糊涂啦!三是一般计算题和简便计算题混淆,将不能用简便方法的也给你发明个“简便”方法出来,哎,真拿他们没办法呢!

针对这些现象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意义,追溯求本,理解各自的意义;二联系分数乘法和加减法各自的计算方法,并采取针对性练习(即数不变、运算符号改变);三复习整数、小数的与之相关的简便运算,并对常见的分数乘法简便运算的题型予以分类整理,辅之对应练习;四是加强审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判断。其实最主要还是抓班级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为这些错误类型几乎都是由他们所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2

分数乘法应用题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应用题中的已知数是分数,但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与整数应用题相同;另一部分应用题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而新出现的。本节课教学就属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这样的应用题实际上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应用,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使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本课后的感受是:

1、开始结合复习题让学生回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对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加深认识。

2、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文字题,为学习相应的分数应用题做准备。

3、在教学中我只注重了根据分数意义来分析题意,而忽视了对单位“1”的理解,重点应放在在应用题中找单位“1”的量以及怎样找的,为以后应用题教学做好铺垫。

4、以后在教学前我还要深钻教材,把握好课本的度,向其他老师请教,取长补短。特别是多向同年级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5、在课堂上多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3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照片放大缩小及变形速度水果价格等情境,在对生活中的比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再引出比的概念。

接着,我放手让学生自学有关比的知识,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然后通过检测来验证学生的学习的效果,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我绝不开口,有困惑的,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一起总结,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这一节课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处理得当,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比较扎实。

2、整节课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参与度很高,几乎每个学生都回答问题,就连班中的学困生也能积极回答问题而且准确率很高。课堂气氛也非常融洽。

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讲课时,我觉得我的语言还不够严谨,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语言必须精炼、严谨,所以今后自身还要加强学习,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4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教材还介绍了每个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比值的概念,说明比值的求法以及让学生议一议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运用比的意义并学会求比值。教学难点是理解比的意义。

学生是在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所以在教学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索、讨论、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的导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搅拌水泥沙引出课题,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背景,设计形象而又蕴含一定的与数学问题有关的情境,在开放性问题情境中,学生思维活跃,并积极主动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在学习比的意义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对“比”缺乏感性上认知,所以以上的例子采用“导、拨”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可以用除法,也可以用比的方法,即谁是谁的几分之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意在节省教学时间,也使学生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学习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比值的求法时,采用了让学生自学课本的方式,因为自学课本也是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根据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充分相信学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索、讨论、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在学习比和除法以及和分数关系的时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意在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讲授,让学生借助教材、板书、计算机课件的有机结合,总结出三者之间的联系,实现了自主学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5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变换,发展空间概念。我先复习了一些旧知识,如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让学生一面操作一面叙述。然后开始观察图形,这里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操作,给了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想一想、做一做、在想一想”的过程进行研究,在进行自由操作,小组交流活动,我并进行随堂观察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最后听学生自己小结的时候,注意了学生用语言来表达时的完整性,及时纠正错误的说法。经过了反复的练习,学生用语言表达完整了很多。

在课堂上,我主要是让学生用三角形或七巧板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自己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教师摆,学生看的现象。再者,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到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所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就会出现具有自己个性的操作方法。另外,对于图形每一步的变换,我都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平移或旋转的概念,也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为了更清楚的看到图形的变化,我利用了多媒体,清楚地看到了图形的各种变化,分散了难点,强化了重点。

但是对于旋转变幻,学生的表述不是很好,特别是对于中心点不是在顶点的,学生不能较好的表述出旋转的方向和角度,对于有两个中心点,学生在表述的时候也不太喜欢加以区分。对于轴对称变换学生也不能较好的表述。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加以表述,这需要结合学生的情况在课始适当的加以回顾和加深。学生回顾,学生说,教师规范说,生再说。通过这样的几个环节来加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6

核心提示:今天天气好冷,转眼已进入寒冬,我的心情也如同这天气一样死气沉沉。今天要讲的内容是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一直认为这部分内容很简单,因为昨天学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效果还不错,而且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五年级早已...

今天天气好冷,转眼已进入寒冬,我的心情也如同这天气一样死气沉沉。今天要讲的`内容是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一直认为这部分内容很简单,因为昨天学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效果还不错,而且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五年级早已学过,我预想这今天的学习应该和昨天一样,孩子们会很轻松达到目标。

课堂上,先复习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引起了学生的回忆,然后就开始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探究例题,学习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一切都在我的预设中顺利进行着,但是,第一组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我很好奇:是什么问题让他们争辩的面红耳赤?过去一探究竟。一听,心里禁不住“哈哈哈……”的不屑笑声,原来在争论我认为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分数化百分数时,百分号前保留1位小数,应该如何保留?”这也太”小儿科了吧“!但是他们却挣的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趁势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全班同学“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需要小数部分除到第几位?如何取值?”结果,班里学生大部分学生都选择“四舍五入法“,竟然也有一部分人坚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看样子这时不能收场,“那究竟哪种方法更合适呢?请同学们在小组讨论拿出充分的理由”我把问题再次抛给了学生,教室里顿时沸腾一片。经过讨论,在全班展示时,有的小组不仅用“四舍五入法”取值,并把理由说得很准确,还举例说明了何时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这里虽然已经偏离课堂教学内容,出了课堂预设,但是,解决疑惑也许不失为一妙处。我自感得意,觉得讨论该到此收场了,谁知第一组仍然在争吵不休,我有点不耐烦,心想还有什么可讨论的,已经影响练习了。

就听组长报告“老师,高成龙有个问题,我们解决不了。”“说吧”“老师,0.999......化成百分数后不就是100%吗?”高成龙站起来说。我一惊:这个问题提的好啊!再次把“皮球”踢向学生,全班学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片刻,班里最聪明孩子的武少许,我知道这孩子数学有功底,就让他说:“0.999.....就是1。”全班一片茫然,”我示意他接着说,“0.999......后面有无限个9,达到极限就是1.我跟大家讲讲吧”,随后在黑板上上写了下面内容:

设0.999……=a,那么,10a=10×0.999……=9.999……所以,9a=10a-a=9.999……-0.999……=9因为,9a=9也就是a(0.999……)=1

这时全班学生才恍然大悟。

没想到这节课上成了这样子,真是在我的意料之外。就这样让学生随意而为,上了一节原生态的课,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孩子们那张张迷惑转而大悟的脸庞,课堂中的争吵和沉思,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思维的飞扬、学习的快乐。由此,我想到教学一定要注意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畅所欲言。孔子曰“不启不悱,不忿不发”,我们也得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也”。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模板6篇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模板6篇》,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模板 篇1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小数》教学反思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分数乘法。因此,这节课,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知识,自己来探索新知。

一、学生自己,随机出题,三道如下:

0.4×2/30.5×2/31.2×2/3(学生随机出题,优势是学生兴趣高,但劣势同样明显。这在后面就会突显。)

二、独立探索新知,得出算法学生独立完成

第一道:0.4×2/3全班出现三种做法,如下:

① 0.4×2/3=0.8/3

② 0.4×2/3=4/10×2/3=8/30=4/15

③ 1.2×2/3=2/5×2/3=4/15

(没有出现“化成小数计算”与“先约分再计算”两种方法,原因在随机出题上。0.4×2/3导致结果不会出现这两种方法。而书本的例题2.4×3/4就高明得多了,具备出现各种算法的优势。这也提醒我,书本上的例题是精选的结果,一定要先想清楚编者的意图,然后才可以自己修改例题,不能轻意换例题。)

三、讨论结果如下:

第①种方法,补充如下:0.4×2/3=0.8/3=8/30=4/15(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转化)。第②③种方法相同,只是第3种更简便。学生都表示:喜欢第3种。

四、教学反思:

学生判断方法的好的标准是步骤少,灵活选择方法的意识不强。因此,我认为,该把“灵活选择方法”当作一个重点,而不是像中低段时,作为一笔带过的“口号”而已。这是不是也是高段计算的一个特点呢?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模板 篇2

本节课内容简单,于是我采用让学生自学的方法。给足自学时间,在学生自认为已经理解了这部分内容之后。便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汇报。

我在圆上任画两点A和B。连接两点后便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这是弧”。那么剩余的这部分是什么呢?学生便满脸的疑惑。我紧接着问:“这是弧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这不是”。这到底是不是?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于是我便紧接着让学生再次看书上的概念,再次抓住重点词理解弧的概念。学生便很快做出了正确的回答。我便借此机会让学生理解怎样才是真正的自学。自学不是简单的把课文读一遍,更不是囫囵吞枣的把课文浏览一遍。而是应该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的理解感悟,才能达到自学的目的。用此方法我们共同探讨了扇形和圆心角的概念,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自学。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模板 篇3

这堂课学生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理解得比较好,而且能创造性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事后我进行抽查,计算正确率达90%,而且不少学生都能反思自己的计算过程,找到有效生成知识的方法。

一个数除以分数,在我们已经知道怎么算的人来看,这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吗?一个数除以分数就等于一个数乘这个数的倒数。又何必要自讨没趣,要花时间去探究算理,形成算法。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计算的规律进行计算不就可以吗,这样不仅教师轻松学生也能够运用规律直接计算。岂不两全其美吗?其实不然,数学是一种思维训练,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遇难再破难。所以在这一节课,我这样先让学生思考,再一起来解决。并且在困难的时候借助线段图来帮助,有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这样列式的同时,是在计算什么量,再计算什么量,就得出了算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模板 篇4

教学反思:

今天虽然是开学的第一天,但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没有因此而降低。课堂上学生一个个精彩的回答使这节课很顺利地进行下来。

观察与思考二的问题:哪种方式更公平?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经验明确这里的公平是指每个人到小旗标志的距离要相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认一认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通过自学课本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并能够总结半径与直径的特点,做到正确辨认。

画一画的活动中, 学生在画半径是2厘米的圆时,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画法,并在对比中得出了相对更准确的画法。

当然课堂上也出现了我没有预设到的问题。

第一个没想到出现在观察与思考一: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因为在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中,已经对图形进行了分类,而且对分类的依据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我以为学生至少能够说出圆是曲线。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什么思路?我临时决定将问题分解为:1、以前学过的图形有哪些?2、它们和圆有什么不同?并在黑板上画出了相应的图形。通过对比,才有几个学生想到以前学过的图形边是直的,圆是弯的。在进一步的引导之下学生才明白,以前学过的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圆是一条曲线围成的。

第二个没想到出现在学生用圆规画圆的过程中,记得在四年级上学期作平行线和垂线时,我要求学生准备三角板、直尺,就有很多学生买的是成套的用具,其中就有圆规。而且在科任课或自习课上也常常看到学生用圆规在画。我以为这里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事实上,并不如我所愿,课堂上我及时指导学生边画边找成功的经验。逐渐很多孩子画得好一些了。第四节课我领着学生做了3道题,可是交上来的作业还是不尽人意。

学生的精彩回答与这两个没想到引起了我更深的思考:

学生的精彩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正是由于学生有相关的知识经验才使那些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却呈现了精彩。而恰恰是我以为没问题的地方出现了问题,究其原因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还比较直观,不能从图形的组成上去分析图形的本质特征。另外,当学生没有任何目的使用圆规时,能使他们得到满足的可能就是那一个个弧线。但在今天的课堂上要求学生不仅仅满足于弧线,而是要画一个较为标准的圆。要求的不同也就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模板 篇5

分数除法应用题,在新教材中的解题方法淡化了用算术解题的要求,更侧重于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侧重于用代数思想解题,即让学生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方程。但由于小学生目前尚未接触到比较复杂的用算术方法很难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对方程解法的优越性认识不足。一些学生觉得用方程解,需要写设句,比较麻烦,因此喜欢用算术解法。要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透切理解这类型的应用题,就要抓住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运用转化、对比,使学生了解这类分数应用题特征,再借助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规律。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组织教学:

一、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一开始我安排了研究同学们喜欢的运动员姚明身高和腿长的关系唤回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回忆。接着通过,你知道小巨人姚明的腿有多长吗?引出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如果是根据腿长求身高,你会吗?首先请你把上题改编成这样的应用题,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例题的呈现很自然,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我故意用乘法应用题与例题作比较,让学生从中发现与乘法应用题的区别,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也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再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三、寻找多种方法,开拓学生思维能力。

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我通过鼓励学生尽量找出其它方法,让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这样做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引导了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介绍方法的过程中,又让学生体会到各种方法之间的连通,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普遍出现计算错误,是计算的灵活性和应用性不够。

2、概念性的知识容易混淆,填空题的错误率较高,如:同一段路程,甲行了5小时,乙行了4小时。甲乙的时间比是(),速度比是()。

3、出现平时作业正确率较高,而测试错误率较高的现象。

因此,要加强平时作业的独立性,所学知识经常性地巩固练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模板 篇6

教学反思:

今天这节课的重点是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是课本第4页观察与思考三,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的?学生通过自学大多能够明白:圆形的车轮平稳。但是为什么平稳就不清楚了,至于说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就更谈不上了。对于教材中提示的研究方法,很少有人看懂。应该说这些都在我的预设之中,课堂上我重点引导学生去讨论各种图形的中心点的滚动轨迹,让学生经历研究的过程,最后大多数学生明白了:圆形的中心点到边上各点的距离都相等,中心点的滚动轨迹就是一条直线,这样的车轮滚动时就平稳。也学会了解释为什么车轮不能是其他的形状。但在后面解决5页想一想的问题时,学生的解释再一次忽略了圆的知识。

学生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出在哪里?想来想去好像分析不出是什么原因?问了几个学生只说是“不会”。那么这个“不会”又该如何解释呢?

首先,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就意味着在解释的过程中要用到圆的有关知识,学生对自己具备的圆的知识可以说是清楚地(毕竟才上了一节课),我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结合了圆的特征就可以,但却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

其次,这是第一次在数学课上接触用数学知识解释现象的题目,这第一次使学生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让更多的学生感觉到无从下手。这也许就是学生那句“不会”后面的潜台词。

最后,从课堂上不难看出:学生更关注的是结论。车轮是圆的是因为平稳。井盖是圆的是因为掉不下去。这也许就是更多人的习惯了,我们早已习惯了标准答案,非此即彼。

面对新的教材,充满了挑战。而这挑战绝不仅仅是针对教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1000字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10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1

苏教版教材中单独把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在执教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经验,也有许多迷茫,偏颇之处,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和讨论。

一、传授策略不等于教授具体的解题方法。

案例:苏教版第十一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课本以和倍问题作为例题,让学生体会使用替换的策略解决能便于解决有两个未知量的题目。有部分教师把课堂设计成和差,和倍问题的练习课,把教授如何解决该类问题作为课堂重点,使课堂失去生命力。

其实十一册第一单元已教授了列方程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如果把该节课定位在训练解题技巧上,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学生的思维仍停留于如何解题,没有提升到利用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统一为一个未知量是一种策略的高度。不能形成更抽象的数学思维。

解决问题的策略重点应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体会到各种解决方法的共同点,体会方法中渗透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列表,画图,一一列举,替换等实际上是数学思想方法而不是解题技巧。因此,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堂应该把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体会这些策略有什么共同点,感受这些策略为解决问题带来方便,重在体会。

另一方面,学生的程度是不一致的,有的学生可能上新课前已经掌握了解决该类问题的具体方法。有的学生可能需要几节课才能掌握该类问题的解题技巧。因为这些例题本来就是由奥数题改编而来。把课堂的重点定位在体会策略的优势是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例如本案例,课堂开始我以曹冲称象的故事为导入,后进生如果感受到替换的策略能把生活中的难题变简单,他就有收获。而学习较好的学生能体会数学策略能应用于生活,他也有所收获。只有让学生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数学课的生命力才得以延伸。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连贯的而不是独立的。

本节案例其中一个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体验如何替换。如果每道题都需要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不仅费时,而且受课堂条件限制,许多操作将不能进行。

在教授本课时,我采取了结合画图,倒推等策略帮助学生体会如何替换。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图等策略,在课堂上只要适当点拨,能把题目的情景以线段图、实物图、数量关系式等方式呈现,学生通过多种的呈现方式,能对题目有更全面的理解,对替换的过程的认识就更深入。

例如:1个大杯和6个小杯,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三分之一,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呈现

学生1:∵3小杯=1大杯

1大杯+6小杯=3小杯+6小杯=9小杯

学生2小杯:

大杯:

画图的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其他同学的示意图更容易理解其思路,促进生生互评,使课堂更具生命力。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应回归生活

有部分学生认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高深莫测的,是难以理解的,这和教师长期误解该课的教学重点有很大联系。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常用到这些策略解决问题,如果教师教学时适当从身边的例子引入,以生动的故事引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以本课为例,我以曹冲称象的例子引入,学生在故事中体会到策略源于生活,而且不难理解和操作。最后我还以老师在麦当劳买套餐的例子让学生利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例2李老师和朋友买了一份套餐:2只鸡翅+1杯可乐=16元

已知可乐的价格比鸡翅多1元,李老师吃了一只鸡翅该付多少钱?

从学生熟悉的麦当劳套餐引发数学思考,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对策略的学习更有归属感。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的其中一个亮点,只要教师利用得当,学生思维可以得到更大提高。通过反思教学我们获得前进的动力,愿我们养成反思的习惯,愿我们能在反思中摄取营养,不断进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2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利用列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应首先从例题上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例题与之前所学的方程有所不同,之前列方程时题目中未知数x已经有了,直接看出x表示那个量,而例题中并没有x,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到,要列方程必须把其中的未知量假设为x,从实际中让学生发现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有设为x的必要,不至于出现在列方程时不写解:设的情况。

另外教材只要求掌握未知数不是减数和除数的方程的解法,在练习时,如:练一练第1小题,学生中很多人列出了这样的方程:36-x=2.5,方程列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应该怎么解呢?是否该向学生讲解方法?还是让学生把此方程改成教材要求的那样的方程?如果要改成教材要求的方程,那就是在向学生传达这样的思想:这样的列法是不被认可的,那么以后在学习未知数是减数和除数的方程时,学生的思维那不就和现在冲突了吗?希望有人能解释!如果需要向学生讲解,那该怎么讲解?讲解到什么程度?而且类似的问题在其后的练习中不断的出现,困惑中!!!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3

正反比例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我积极利用了学生的自我观察,第一课时教学正比例时,学生从例题入手,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概括出成正比例关系的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

其一,必须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其二,一个量在变化的时候,另一个量也在随之变化,并且是要增加都增加,要减少都减少;

其三,比值一定。这三个条件是相辅相成的,为了使比值一定,那么就得保证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一个量和另一个量)同时扩大或缩小。学生只要能发现正比例的这些特征,那么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就变得非常的容易。接下来教学反比例时,我给予了学生一些较为形象具体的图像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教学时,我没有用书上的例题,而是先入为主的写出了反比例的关系式。让学生观察与正比例关系式的区别,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学生的发现非常到位,概括得也非常的全面,以正比例关系的三个条件为基础,并且梁纳和赵晗宇同学以举例的方式说出了,成反比例关系的两个量,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肯定在减少。为了鼓励学生的发现,我又从形象角度入手,顺势让学生观察正比例的图像与反比例的图像。学生的印象更深,并且在判断正反比例关系时问题迎刃而解。学生能轻易地发现两个数量间的变化关系,在观察和对比了以后再进行意义的概括。有浅到深逐步慢慢转化为对文字的叙述的判断。而且我发现学生在叙述定义时,也非常的条理,正反比例分的非常清楚。这一课我用了独到的教学方式,感觉效果非常的好。在教学中,我始终从学生的观察、对比、发现入手。给学生足够发现的时间。学生的积极性非常的高,效果也显而易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依然会秉承这样的理念,让学生自主学习。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4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比赛成绩速度水果价格图形放大缩小等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比的意义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但在实际中,学生记住比概念容易,但要真正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于是,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

《教师教学用书》上建议这部分内容用3课时教学,说明编者也希望教学时能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探索、体验、交流,在对生活中的比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再引出比的概念。

备课时,面对着连续呈现的四个情境,如果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则前面的课时因为没有具体的知识点会显得比较单薄,这样的课很难了解到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而且一节课设置了太多的情境,必然会使教学环节显得零碎,学生的思维无法深刻。另外,第四个情境图形放大缩小其实是要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虽然教材中并没有揭示这个概念,也没有出现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的字眼,但我想还是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个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决定把第四个情境中放到下一节课,选择前三个情境然后引入比的概念。

比的化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1~53页化简比。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蜂蜜、水、量筒、水杯和自制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制蜂蜜水的活动:哪一杯更甜?

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活动:各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蜂蜜、水、量筒、水杯等实验物品,动手调制蜂蜜水。

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议一议哪个小组调制蜂蜜水更甜。

[课件出示]课本P51图片,同时配上画外音:

一个男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

一个女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

师:他们俩调制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请估一估,再试一试。

我们先分别写出它们的比。

40:360

10:90

就这样直接比较他们俩谁调制的蜂蜜水更甜还是有困难,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请分组讨论一下。

40:360===1:9

10:90===1:9

得出结论:两杯水一样甜。

二.化简比。

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

0.7:0.8:

师:刚才我们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整数与整数的比。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己尝试一下化简小数与小数的比和分数与分数的比,然后请同学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来化简的。

0.7:0.8:

=0.70.8=

=78=4

=7:8=

=8:5

完成书上试一试化简下面各比。

15:210.12:0.4:1:

请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化简比的方法,全班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课件出示]课本P52第1题:连一连

在学生中开展比赛,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课件出示]课本P52第2题:写出各杯子中糖与水的质量比。

1)写出四个杯子中糖和水的质量比。

2)这几杯糖水有一样甜的吗?

3)还能写出糖与糖水的质量比吗?

[课件出示]课本P52第3题:

(1)(2)题自己独立完成;

(3)题投球命中率同学讨论完成。

四、总结

师:同学们一起来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阅读数学课本P51比的化简。

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化简比的呢?

是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的。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化简比?或者说我们用化简比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四、独立完成课本P53第4题和第5题。

五、扩展练习

1、大小圆的半径分别是7厘米和2厘米,试求它们的直径之比,周长之比和面积之比分别是多少?

2、杨树的棵数是柳树棵数的20%,求杨树的棵数和柳树棵数的比是多少?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5

1、确实复习课是很难上的一种课型,很容易给人单调、乏味的感觉,学生厌烦,老师没劲。这次的数学课是一节运算律的复习课。班上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运算律的运用。提问时,学生很快回答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字母公式。在学生练习中也证明了学生对基本运算律的运用掌握的不错,只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掌握的不太好,因此我在复习中增加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用来帮助学生记忆,事后证明学生掌握的不错。

2、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己回忆规律、公式,并且对学生自己做得题目也让他们自己分析、讲解、评价。学生参与积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学生说的多了,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这节课只是把书上的练习刚好做完,没有时间补充新的题目。今后要想办法尽量弥补这个不足,充分利用时间给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机会。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6

【教材分析】

《现代小学数学》新读本对分数的四则运算都是基于分数单位统一的观点来组织、呈现知识结构的。分数除以分数同样,也从分母相同的分数除法开始研究,进而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除法算法,最后观察结果,发现规律,概括、统整分数除以分数算法。它的知识组织脉络提示了我们的教学法――有层次地探索,促进学生主动迁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建构主动,容易体验成功,较好地解决了现行教学中的两个误区,其一,常见于公开课:只抛出问题,等待聪明的学生聪明地发现;其二,常见于家常课:讲20分钟,练20分钟,订正还要40分钟。

教学内容:

《现代小学新数学读本》第十册:分数除以分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可与整数除法相通,从而更好地理解分数除法法则所蕴含的算理;

2.通过计算法则的探索,让学生经历观察、举例、类比、迁移等的探索过程,从而获得数学形式化过程的体验。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7

上周六的数学公开课上,和孩子们一起合作了《常见的量》这节课。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的基础上编排的。教材主要利用刘翔和唐功红的比赛成绩导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为孩子们学习化学、物理、立体几何奠定基础、建构能力!

通过课堂时间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在“上网百度搜索”情境下学习特轻松。从孩子的内心需求出发,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百度体育健儿中激发了孩子的兴趣,点燃了孩子的激情,营造了课堂氛围,有了以上动态生成,我更有信心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计量单位,及时唤醒孩子的大脑。让学生感受整理常见量的必要性。整理的欲望就会逐步传输到大脑深层。孩子的智慧会在整理方法中碰撞出火花,有了方法,我就放手让孩子们在小组整理、汇报交流中进一步感受常见量的实际意义和各自之间的关系。在各小组整理的基础上,老师做二次整理,一张完美的知识网展示在孩子面前,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合作的成果以及集体的力量。 “去百度搜索常见量问题”的环节成为知识的超市,孩子们在超市里自由的挑选喜欢的问题。滔滔不绝的理由层出不穷,智慧的补充波浪起伏,孩子们在愉悦的情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欣喜若狂。 孩子们在老师留出的空间里自由呼吸、自由对话、互助交流。为了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我想继续做下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8

我在仔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创设的情景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以适应学生的自主探究。

首先,我用画图示意: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了10份,然后取其中的9份,问得到的是多少米?学生回答了9/10米和0.9米2种答案,接着我出示问题:把一条9/10米的线段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米?学生开始画图或演算。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并能把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有机地联系起来,最后还想让学生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生1:9/103=93/10=3/10(米)

生2:9/10=0.90.93=0.3(米)

生3:9/103=9/101/3=3/10(米)

生4:9/103=9/103/1=3/10(米)

生5:9/103=27/1027/109=3/10(米)

师生共同分析每一种解答方法,师:谁能说明方法一的理由?生1:9/10表示有9段,所以把9除以3,得到每一份是3段,也就是3/10;生2:为什么10不要去除以3呢?生3:因为10表示的是整体;生4:因为10表示的是把整体平均分成了10份,我们在平均分成3份时,整体还是被平均分成10份的,所以分母不变。(同学们在讲解的时候,老师随着画出了示意图。)随着图示的演示,同学们都表示能理解这种方法。师:谁能解释第二种方法?生:因为我们没有学过分数的除法,但我们学过小数的除法,所以我把9/10化为小数,这样我就会做了。师:很棒,你们已经能通过恰当的转化利用我们学会了的内容来解决还不会的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法。师:能解释第三种方法吗?除法怎么会变为乘法的呢?生1:我们在把除法变为乘法的时候,同时把3变为了它的倒数。生2:为什么9/10就不变呢?你的这种变化的理由是什么呢?李响:因为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三分之一。生还是不很明白,黄钺虎:因为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9/10的1/3,9/10的1/3是多少,我们可以用乘法计算来解决,9/101/3,除法算式的含义和这个乘法算式的含义是一样的,所以可以这样转换。(在同学讲述的时候,老师在线段图上示意,帮助学生理解。)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种转换过程中,哪些是要变的?哪些是不能变的?生:除法变成了乘法,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而被除数是不能变的,只要照写就可以了。师:谁能解释第四种方法?大家都说是巧合,是凑出来的。我示意同学们让这位同学说说他的想法,这位同学说,他看到平均分成3份就去乘以3,结果发现不对,因为从图上看出结果应该是3/10,后来想到27/10只有除以9才可以等于3/10,所以就除以9了。(学生受到分数乘法的负迁移影响,这种迁移又和图形上的理解发生冲突,如何解决了?学生采用了杜撰的方法。)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这名同学懂得了自己的错误所在。师:第5种方法我们今天不解释,等我们学完了后面的知识再来研究这个方法。

我还没来得及往下讲,文盛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你看7/133,用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就行不通了。老师和学生一道验证,同学们发现了问题:分子除以3得到了一个无限小数,第一种方法确实行不通;那第二重方法呢?同学们在实际计算中,又发现了7/13也不能化为有限小数,因此大家都同意文盛同学的看法,这个题只有用第三种方法来解决最合适,老师示意同学们用第三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在同学们快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李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当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可以得到一个整数时,第一种方法简单;当分子除以整数得到的结果不是整数时,第三种方法简单。师:你们真的了不起,不仅学会了方法,还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教学反思:首先我深入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特别是从苏教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上细致地理解了转化和把分数除法和分数乘法联系起来的教学思路,因此,我联想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对分数的认识和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由于我在学习分数乘法的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分数乘法运算的理解,因此我认为我的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把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联系起来。同时,我又看到了一篇教学反思上,写到学生把分数转化为小数来解决,我认为也是比较可取的,因为它的出现说明了学生学会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想到这里,我决定对教材的情境加以修改,因为教材中出现的6/7是不好转化为小数的,它将限制学生的思维;同时,我还看到了一位老师借助分毛线的实物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但我认为五年级的学生要实现从形象到抽象的过度了,因此,我想通过线段图又和实物紧密联系的思维模式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样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线段,并演示得到了9/10米的过程,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唤醒学生在学习分数乘法时储备了的知识,由于我的精心设计学生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问题,通过思维的交流和碰撞,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了每一种计算方法和其中隐含的数学思想,而思维活跃的学生更是对方法的优劣进行评价,用实例说明优与劣的原因所在,让大家心服口服,还有的则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区别对待。我觉得他们是了不起的。就算是学困生也都借助图形语言理解了问题的答案,尽管他们的方法不是正确的,但他们有他们的思维过程,他们找到了自己出错的原因,所以我感觉这样的课堂大家都在努力,大家都在收获。而我所做的就是对问题的设计和对细节的引发思考。当然,我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如:是不是每个问题都给所有的学生留下了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肯怕是没有实现的;还有,学生出现的第5种方法,我没有及时给学生明确的答复,他们会有什么想法,他们会不会不理解甚至还会在练习中采用呢?这个问题又该如何处理呢?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9

复习课是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查漏补缺的重要课时。如何在复习课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如果把它仅仅看作是对知识的再现与补缺,简单地将各知识点罗列出来,这样只能使学生机械地记忆、套用知识,而无法使学生系统理解知识,弄清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还会使学生觉得是"炒冷饭"而产生厌恶感,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复习课的教学往往会因重复练习而缺少新意;因题海战役而显得枯燥无味,给复习课教学留下了一丝阴影。

为了避免这些现象,我想如果教师能够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就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学生投入到课堂中并积极参与课堂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因此,在复习基础知识这一教学中,教师应将各个知识点,根据其发生过程和内在联系,通过对知识的分类、整合,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通过知识网络形成高视角的思维结构建立整体意识和统一观点。构建知识网络应根据单元知识结构特点,采用各种不同形式的表现手法。

为此,我进行了这样几个环节的设计:

一、探究、归纳

目的: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交流,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还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以及提高学生自行设计的能力与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应用、提高

目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综合应用本单元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实践、拓展

目的:让学生感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需要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鈥溔巳搜坝屑壑档氖В巳硕蓟竦帽匦璧氖В煌娜嗽谑系玫讲煌⒄埂5男吕砟睢?/p>

四、小结、反思

目的: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评价别人的发言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倾听能力。

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感觉学生对知识的分类、整合,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这一环节,还是没能完全放开。课后我在另一个班又进行了一次教学实践,对比起来,由于建立在对学生信任的基础上,没有了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机械化的教学形式,而是在复习教学中,安排、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复习全过程,使他们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温习补救,这样效果明显要好一些。而且我认为在复习课中教师也没必要面面俱到、满堂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安排、点拨总结、答疑引导和评估反馈上。

[课件参考] 六年级下册数学税率教学设计范文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课件参考] 六年级下册数学税率教学设计范文,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家乡改造前后的对比图。

(1)看图,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交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感受家乡的变化)

(2)讨论:用于改造家乡的资金是从哪儿来的?(引导学生了解财政部门拨的款大部分是靠税收得来的)

2.导入新课。

什么是税收?国家征收的税有什么用处呢?纳税金额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纳税的知识。(板书课题:税率)

设计意图:通过对家乡变化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税收的重大用途,并对学习纳税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步认识、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1.仔细阅读教材10页的内容,从中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2.学生自学后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序地展示相关内容)

(1)什么是纳税?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什么人需要纳税?

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3)税收有什么意义?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在学生理解税收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用税收为人民造福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税收的重要性)

(4)税收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5)什么叫应纳税额?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6)什么叫税率?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3.初步了解我国的税收政策。

我国的税收政策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根据国家规定,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了解税收的作用。

⊙探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10页例3。(自主探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读题,汇报从题中获取的信息。

已知营业额是30万元,税率为5%,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3.思考如何运用所给信息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4.学生尝试列式,师指名板演。

30×5%=1.5(万元)

答: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

5.讨论: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对接受本题解法有困难的同学,可结合线段图讲解:把营业额看作单位“1”,因为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所以应缴纳的营业税相当于营业额的5%,即应缴纳的营业税相当于30万元的5%。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结合实例探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用纳税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延伸

某饭店11月份上缴营业税3.5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该饭店11月份的营业额为多少万元?[指名板演:3.5÷5%=70(万元),并引导学生说清解题思路]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

教材14页6、10题。

频道小编推荐: |

关于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1500字精选6篇


老师可以在很多方面拓展学生的兴趣。当老师准备讲述新的内容时,是很有必要准备一份新教案的,在书写教学方案的时候,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相关信息进行说明。哪些教案有什么过人之处呢?经过编辑精心整理,推出关于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关于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

立定跳远。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立定跳远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和身体的协调性,提高跳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和判断力。发展动作的准确性和节奏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动作流畅,协调。

教学难点:一摆二蹲三起跳,动作流畅。

四、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教学:

(1)体育委员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与要求。

(4)安排见习生。

2、准备活动:

(1)慢跑操场两圈。

(2)广播体操。

要求:认真积极,全心投入组织: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2)原地一摆二蹲三起跳练习。

(3)集体向前跳练习。

(4)分小组练习。

(5)两人合作比赛跳。

(6)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要求:动作到位,积极练习。组织:广播体操队形————散点.

关于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 篇2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在跳绳活动中体验团结合作的精神。

学习内容:跳短绳

学习步骤:

一、游戏激趣,活跃身心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游戏:贴烧饼

3、组织学生模仿律动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体育委员的指挥下进行常规和队列训练。

3、围成一个圈进行贴烧饼游戏,注意安全充分活动。

组织:四列横队、小组分散

******

******

******

******

二、花样跳绳、体验合作

教师活动:1、讲解练习要求和间歇要求,用音乐来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2、组织学生合作学练习、并对学生的练习作评价。

学生活动:1、按老师要求进行不同姿势的跳绳练习:向前跳短绳、向后跳短绳、交叉跳短绳、两人带跳短绳、两人一组一摇一跳练习、两人一组双摇跳短绳等。每一次的跳绳时间约为1分至2分钟,每次间歇自然小组完成一个组合图案:树、鱼、船、房子、创意图等。

组织:自主分散,小组集中

三、自主游戏,体验快乐

教师活动:1、提出场地布置的要求:一定的距离,用绳布置三个树桩、一条小河、一面小旗、一个小山坡,小旗在终点。

2、组织学生布置场地。

3、组织学生游戏,体验在自己布置的场地上游戏的快乐。

4、组织学生交流:怎样理解合作?

学生活动:1、认真听清场地布置要求,小组商量讨论如何来分配合作布置场地。

2、每个小组按商量的要求布置好场地。

3、积极地参与游戏:绕树桩、越小河、跳小山绕红旗。

4、每个小组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并回收器材。

组织:分组游戏

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每人一绳

关于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 篇3

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掌握“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棒中的一种传接棒方法。

发展跑的能力。

学习内容:接力跑

学习步骤:

一、 游戏活动,充分热身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带领学生进行游戏。

3、提出柔韧练习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巡回指导。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小组长带领自己一小组进行裂队和并队的练习,做到动作正确、有精神。

3、积极地跟着老师进行模仿活动,并按老师提示的信号做动作,听到停后立即静止,听到数字后立即找到相应的小伙伴。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柔韧练习,进行踢腿和加速跑练习。

组 织:六列横队、集体围圈、小组分散

二、合作学习,掌握动作

教师活动:1、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传接棒在接力跑中的重要性。

2、请一位学生配合讲解示范“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棒的方法,提示动作要点。

3、提出要求(想一想用哪只手、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又快又稳地进行传接棒,并指导小组长带领学生进行尝试练习。

4、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为学生作好裁判。

5、引导学生作好小结和点评,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一小组在接力跑中的优势和不足。

学生活动:1、了解传接棒的重要性,仔细观察了解动作过程,认真听明动作要求,初步建立动作印象。

2、带着问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传接棒的尝试练习,提高动作的熟练性的同时能找到最适宜自己的传接棒方法。

3、积极参加比赛,为自己一小组争得荣誉。

4、积极参与点评,说出自己一小组在比赛中的优势和不足。

组 织: 小组均匀分配各人的站位

场地器材:操场、接力棒六根

课后小结: 本课中比较令人满意是准备活动的游戏,这个游戏虽说很简单但学生游戏时的兴趣却是非常好,表现得积极而紧张,可以在不同的年级中运用,作为准备活动既可充分活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传接棒的掌握三个班级掌握各不相同,但总体还可以,传接棒都比较稳,但有的同学的动作做得并不是很好,有的同学的速度也不是很快,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后上这样的课能有站位的图示,这样也许会更利于学生布置位置,同时场地也能保证。

关于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 篇4

小学六年级体育活动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健康的概念及组成部分。

2、知道健康四大基石及含义。

3、列出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4、认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选择并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健康的概念,知道怎样获得健康。

难点: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范晓萱主唱的一段健康歌。

2、提问学生这是什么歌?歌词中都唱了什么?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导出学习内容(生活方式与健康)。

(二)提问讲解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小学阶段学习的健康知识,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什么是健康。

2、学生举手回答。

3、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讲解健康概念及组成部分。

4、教师小结。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人的一切都以健康作为载体,健康不仅承载着我们的智慧和品格,还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基础。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部分。那么我们怎么获得健康呢?

(三)活动一

怎样才能获得健康

1、活动目的。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知道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心理平衡对健康的重要性。明确获得健康要树立“健康四大基石”的信念,知道“健康四大基石”的含义。

2、活动形式。自学,分组讨论,教师小结。

3、具体操作。

(1)学生按要求自学教科书中“健康四大基石”内容,并进行分组讨论。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讨论情况,并进行指导。

(3)小组推代表汇报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4、教师小结。获得健康是每位同学的权利,也是责任,更是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学会判断、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生活中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呢

(四)提问讲解

1、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科书中林军一天生活方式表现图;要求学生判断林军的生活方式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并说出理由。

2、学生按要求做出选择,并阐述理由。

3、教师及时补充讲解与学生互动。

4、教师结合事例(如不注意睡眠、运动,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讲解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5、教师小结。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要获得与保持健康,就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石。

(五)活动二

思考为什么林军觉得“说来容易做来难”?改变生活方式的关键是什么?

1、活动目的。让学生知道改正不良习惯,需要健康知识指导,需要坚定信念支撑,需要辅助正确的行动和意志努力,懂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进而知道改变生活方式的关键是“知”、“信”、“行”的统一。

2、活动形式。自主思考,同桌交流,班上交流,教师小结。

3、具体操作。

(1)教师布置活动要求。

(2)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体会。

(3)教师巡视指导。

(4)同桌推出代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分享。

4、教师小结。在现实生活中,像林军这样的事例是客观存在的。反思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是否也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希望同学们要客观地评价自己。如果存在问题,那么就要对自己提出改正的要求,用健康的知识、坚强的毅力、积极的行动,去战胜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这样才能收获与保持健康,提高学习效率。

(六)教师总结

生活方式与健康密不可分,如果拥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你将拥有健康。今天学习了生活方式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相信它们将成我们今后健康成长的行动指南。同时,我们要关注家人及周围人的健康,成为健康的使者。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告别愚昧,选择文明,在学习、生活中成为现代健康观念的实践中。

小学六年级体育活动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小篮球游戏活动,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初步掌握原地运球及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学会在游戏中运用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运球游戏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4、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能在课堂内自觉、自律、自强,并不乏个性的张扬。

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游戏

教学重点:

高、低运球

教学难点:

运球按拍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4、检查服装;

5、组织队形:如。。。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Δ

(要求:集队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声音宏亮。)

引入课的内容:同学们在观看篮球赛时,双方队员出神入化的球技、球员健美的风姿。同学们一定也想象他们一样,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但是,要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多练习。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练习,为打好比赛打下基础。

二、准备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沿篮球场跑1圈

2、球操。

(1)上肢运动;

(2)腹背运动;

(3)体转运动;

(4)正、侧压腿;

(5)腕踝关节运动。

组织队形:扇形(学生在三分线外站立,教师在三秒区内)

教法:教师领做,学生跟随练习。

要求:动作协调、到位。

三、基本部分:运球游戏

(一)耍球游戏:

1、师示范几种耍球方法:

(1)双手抛接球;

(2)环绕交接球;

(3)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

2、学生自耍球练习。(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组织队形:散点

(二)原地运球游戏:

1、原地高、低运球:

教 法:

(1)让学生在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原地运球练习。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运球技术情况。

(3)教师讲解示范高、低运球按拍球方法。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

比一比:谁的运球技术水平高。

看一看:谁的运球技术动作优美。

(6)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组织队形:散点

2、运球看数报数:

方 法:原地做左、右手、高低交替结合的运球练习,看老师手势,报出数字。 要 求:抬头运球,用手的感觉控制球和两手都能运球。

组织队形:散点。

(三)行进间运球:

(1)教师讲行进间直线运球方法。

(2)学生练习。

(3)小结。

组织队形:散点

(四)行进间直线运球接力比赛:

小学六年级体育活动教案3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主动参与广播操的复习,并能做出示范。

积极参与跳短绳活动。

学习内容:跳短绳 广播操

学习步骤:

二、 合作活动,积极参与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提出分组练习要求,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3、组织学生比赛展示。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口令进行队列练习,复习二路纵队行进走。

3、全班分成六组,每大组两个同学为一小组,进行练习跳短绳:快跳、后跳、交叉跳、两人前后跳、两人左右跳、一摇一跳等多种练习。

4、分组比赛,比一比哪一组的总分高。

组 织:六列横队、小组分散

_ _ _ _ _ _ __ _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_ __

_ _ _ _ _ _

二、自主学练,改进动作

教师活动:1、听音乐复习前三节广播操。

2、提出自主复习要求:对三、四、五节广播操要做到精雕细凿,把每一节动作细细过关。

3、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巡回指导。

4、组织学生分组过关。

学生活动:1、听音乐认真复习最后四节广播操。

2、了解本课学习的要求。

3、自主地找伙伴进行练习,从不断的练习中改进动作。

3、分两组(女生组、男生组)进行过关,男生过关时女生作评委,女生过关时男生做评委,不仅能积极参与评价,更要做到公正。

组 织: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短绳每生一根

课后小结: 本课运用一根短绳让学生充分地活动,并把每一个学生和小组的荣誉结合在一起,让每一个学生的练习都充满了激情,本课在二班第一次上的时候发现有点乱,为了乱而且较费时,后来改进方法,在后两个班教学时让小组长带着一组队员相对集中在一起,让组长统计分数,特别是一班每次比赛后组长都把分数写上统计的黑板上,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了解自己小组的情况和别的小组的情况,更利二竞争,所以一班的效果也就特别好。每个班除个别学生外,广播操都做得比较到位了。

小学六年级体育活动教案4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主动参与广播操的复习,并能做出示范。

积极参与跳长绳活动。

学习内容:跳长绳 广播操

学习步骤:

一、 小组活动,积极参与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提出分组练习要求,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3、组织学生比赛展示。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口令进行队列练习,复习二路纵队行进走。

3、全班分成三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8”字跳长绳和“1+1”跳长绳。

4、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2分钟“8”字跳长绳。

5、分组展示“1+1”跳长绳。

组 织:六列横队、小组分散

_ _ _ _ _ _ ____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__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____

_ _ _ _ _ _

二、合作学练,提高质量

教师活动:1、讲述上节课广播操练习情况,提出本节课复习要求:对前三节广播操要做到精雕细凿,把每一节动作细细过关。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3、组织学生分组过关。

学生活动:1、了解本课复习的要求。

2、在与同学的合作中不断改进动作质量,反复体会各节动作的重难点。

3、分两组(女生组、男生组)进行过关,男生过关时女生作评委,女生过关时男生做评委,不仅能积极参与评价,更要做到公正。

组 织: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长绳三根

课后小结: 本课仍是恢复体力,在队列练习后就开始分组练习跳长绳,本课吸取第一课的教训,强调了小组的配合,三个班级的各个小组练习都非常认真,而且每个小组长都很尽职,积极地调动起组员的积极性,组织也井井有条,体力消耗也是比较大,比赛了2分钟8字跳,三班效果三个小组都过了百,一班二班好的小组和差的小组距离很大。1+1跳长绳大部分学生表现。一节课学生都表现得很积极,也很认真,小组合作也较第一课有进步。

小学六年级体育活动教案5

学习目标:了解排球运动的概况,知道排球比赛的简单规则,并能对排球运动感兴趣,能认真地学习。

学习内容:体育常识:排球

学习重点:排球运动的简单规则

学习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排球运动的概况

导入故事,介绍排球运动的起源:1895年美国人威廉.摩根从海滩上渔民的架起渔网的抛球游戏设计出了最初的排球,最初的排球是16人制,四人一排,故称排球,后又改为9人制,直到五十年代改为6人制。

二、师生互动,学习排球的简单规则

学生知道的由学生介绍,学生不知道的由老师来补充,相互的交

流来学习掌握排球的简单规则。

场地:长18米,宽9米,网高男2、43米,女2、24米。

球在本方最多中能击三次。一人不得连续击球两次。

每场比赛采用五局三胜或三局两胜制,每局以25分制。

发球需站在端线后面,采用每球得分制。

三、明星介绍,了解中国女排的辉煌

通过几位排坛明星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女排辉煌的五连冠。

袁伟民:江苏苏州人,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现为国家体育总局局长,曾是我国优秀男排运动员,后担任我国女排主教练,并带领我国女排多次获世界冠军。

郎平:北京人,我国女排主扣手,被排坛誉为“世界三名强扣手之一”,享有“铁榔头”称号。后又担任过我国国家队女排主教练。

孙晋芳:江苏苏州人,同是优秀女排队员,号称“二传手”,现任江苏省体委副主任。

女排的辉煌:五连冠

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

1982年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

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

1985年第四届世界杯女子排球比赛

1986年第十届世界排球锦标赛

板书设计: 排 球

长18米,宽9米 袁伟民:

郎 平

网高男2、43米,女2、24米 孙晋芳

六人制、五局三胜三局两胜、25制

授课日期:9月12日

课后随记:学生对排球的场地及规则还有一点了解,而对我国女排的

辉煌历史却一玩所知,而对袁伟民、孙晋芳等人更是一无所知,还是

对郎平有一点了解,我为这些学生感到可惜。

关于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 篇5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在游戏比赛中发展跑的能力。

学习内容:多种游戏

学习步骤:

一、快乐游戏、充分活动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分组游戏,参与学生游戏。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继续体验向右转走的队列要求。

3、全班分成两组进行“大渔网”游戏。

组织:四列横队、分组游戏

******

******

******

******

二、小组探究,熟练技能

教师活动:1、提出黄河长江游戏要求,组织学生游戏。

2、组织学生“人球赛跑”游戏。

学生活动:1、分成二组,在教师组织下进行游戏黄河长江,体验快速的起动和灵敏的反应。

2、分成六组,体验“人球赛跑”的乐趣,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组织:分组游戏

****************

*****************

三、延伸拓展、展示才能

教师活动:1、提出小组活动要求,安全要求,鼓励和观察学生自主创编游戏活动。

2、引导学生展示小结。

学生活动:1、小组商榷,用已有的游戏经验结合教师提出的要求,尝试新的游戏。

2、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游戏的方法规则。

3、相互交流展示创编的游戏。

组织:按指定地点分散:

场地器材:操场、足球六只、(自主游戏器材由学生自定)

关于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发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资助学习为出发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教学中,体验成功,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基本教材为跨越式跳高,是本单元教学的第二课次。学生从三年级就已经开始接触跳高运动了,经过几年的学习,学生对于跨越式跳的技术也掌握了一部分,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助跑和起跳的协调配合,以及支撑腿和摆动腿的积极下压和上摆,两腿相继过杆技术。本课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贯穿运动的快乐。学生在跳跃中充分发展跳跃能力,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年龄为12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也称为青春期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他们对提高这一教材并不陌生,组织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高。而学生作为个体,又具有其独立性,要具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模仿等能力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比赛,让学生尝试并体验挑战,感受成功,从而使之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助跑的方向和助跑距离速度的把握,起跳时身体的配合,做到助跑与起跳动作的协调配合。提高弹跳力,发展灵敏素质。

2、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通过游戏使学生的奔跑、投掷等能力得到提高。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特色

一是:器材的改进和利用。教学中,以皮筋代替横竿,消除学生对横竿的畏惧心理。充分利用学校自制的藤球和有意义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是学法是上体现自主学习,教法中注重引导不包办。练习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激情,恰当巡回指导,个别和集体进行纠错让技术得到巩固。

三是创造条件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中设置不一样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体验到跳起来就可以摘桃的感觉,在游戏中让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用体育的奋斗和无畏精神让学生树立坚强、努力不服输的品质。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阶段:课堂常规,宣布课的内容。

激发兴趣阶段:师生齐跳健身操和快速传递的游戏中,让学生身体的各部位充分得到活动,达到热身的目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技能学练阶段:

1、复习动作,巩固技能。在老师的示范下学生模仿体会起跳脚力量的转换过程,通过两人一组的起跳摸高练习加深对这一动作的巩固。

2、尝试体验,自主过杆。通过老师讲解和示范及原地跳过横杆练习让学生懂得跳高的理论知识。

3、跳高的学练阶段。四人一组能够助跑过竿,八人一组练习让学生能够掌握自主选定起跳点和助跑距离及速度,达到助跑起跳协调配合。

4、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调节高度练习。这个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5、通过互评选出优秀学生。评比过程是每一个学生都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的过程,也让学生能够增强课堂的参与积极性。

合作探究阶段:在游戏“冲过火力网”中让学生互相讨论,探讨本队怎样才能高效率的通过封锁线。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合作探究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本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在游戏要求中进行强调。

最后通过放松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愉悦,教师评价和小组评价会让学生更加有学习的成就感。

以上就是我执教的六年级《跨越式提高》的课程构思,请各位专家和同仁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件6篇


88教案网的编辑从众多资料中精挑细选推出了这篇最受欢迎的“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件”,敬请您花费几分钟阅读此文。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 创新独特的教学课件制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4、进行适当的拓展,学习品析诗句,自主朗读表达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注释,通过自学,逐字逐句解释,理解诗意,学会背诵。

2、注意古今词义变迁,理解诗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24、课古诗两首。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为什么要加其(一)呢?因为苏轼望湖楼六月二十七日醉书一共有五首,这是第一首。

2、大家注意看课题中的望“字第三笔是竖提,没有点。”醉“字左边的”酒瓶“中可不能少了一横啊!

3、大家看作者是谁?苏轼,大家学习过他的哪些作品?谁能介绍一下作者?

4、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5、学习生字”遮“。

6、画出诗歌的停顿。

7、释诗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六月二十七日,这实际告诉我们当时已经是夏季。

地点:望湖楼。

醉:是酩酊大醉还是略有醉意,我们还不得而知,也许学习过全诗,就会有新的理解。

书:是什么意思?(写)写的是什么呢?

8、学习第一句诗:请同学们读第一句。在这句中你觉得哪个词语你不理解。指名说,教师着重说:“翻墨”指黑云笼罩,翻滚如墨。“遮”遮蔽、遮盖。

(1)什么遮住了什么?(黑云遮住了山峦)

(2)什么样的黑云?(点出“翻墨”,为什么不用“黑云如墨”,而用“翻”字)同学们,一首诗就是一副生动的画卷,“黑云翻墨”这四个字就让我们看到了黑云从空中压下来不断翻滚的画面。

(3)整句连起来说说:乌云像打翻的黑墨水还没有遮住山。

9、学习第二句诗:

2、“白雨跳珠乱入船”

(1)播放“骤雨”的课件看到这个画面,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样的雨啊!(倾盆大雨、狂风骤雨……)诗人在诗中是怎么形容的?(白雨跳珠)“跳”字中蕴涵着雨大而急以及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2)再看视屏,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看到了雨很大)从哪里感受到?(”乱“字)乱字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雨急)急到什么程度?乱到什么程度?请看屏幕!

(3)整句诗连起来说说:白色的雨点像跳动的珍珠,杂乱的跳进船里。

10、交流后教师引入资料:苏轼本人也非常的喜欢这句,直到15年后重游西湖他还念念不忘,特意写到”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可见诗人对这首诗的喜爱。

1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你发现这两行诗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对偶)

(2)通过这两行诗,你发现这夏天的雨有什么特点?(来得急)

12、学习第三句诗:“卷地风来忽吹散”

(1)过渡:黑云翻滚,骤雨狂袭,这时风也不甘示弱,读一读诗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风?(突然,狂风)

(2)我们还学过带有“忽”字的诗句吗?(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忽”字让你感受到什么?(雪来得快,下得大)

(3)看视屏通过勾连学过的诗文,引导学生体味“忽”字之妙,再联系本诗,体会出本诗中这场狂风的急,更深一层地感受狂风过后,西湖景色美带给诗人的享受!

13、学习第四句诗:“望湖楼下水如天”

(1)“忽”字给岑参带来了惊喜与感动,也给苏轼带来惊喜了吗?

(2)出示诗句:“望湖楼下水如天”全班齐读“望湖楼下水如天”

(3)(因为苏轼看到了“望湖楼下水如天”云散了,风停了,雨止了,这时站在望湖楼上的“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出示视屏。让学生描述雨后西湖碧水如天的景色,感受景美。

14、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陶醉,钟爱西湖的大诗人苏轼又一次醉了,这回他是醉在了西湖的景中。(教师在诗题的“醉”字上加上着重号,示意吟诵这句。)

15、如果让你给苏轼所描绘的画面取个名字,你会取什么名字呢?齐读全诗。(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雨,忽而风)现在再来看看诗题,你对“醉”字有了怎样的理解呢?

16、苏轼醉于酒,更醉于西湖山水触景生情,即景而赋。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去感受苏轼的陶醉之情。

17、苏轼在写景时,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

(1)景物多:云、雨、风、水、山、船、地、楼。

(2)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

(3)动态多:翻、遮、跳、入、吹。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件 篇2

1.草原

教学目标:

1.认识“丘”、“渲”等7个生字,会写“毯”、“陈”等9个生字。会写“草原、线条、柔美”等22个词语。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并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

3.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并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抓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体会景色美以及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

1.准备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最好蒙语演唱)。

2.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导入: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到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

2.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草原。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3.导入新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就是对茫茫大草原的赞美!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领略那儿美丽的风光,感受那儿独特的民族风情,体会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客。(板书:1.草原)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小丘(qiū)渲染(xuàn)迂回(yū)蒙古包(měng)

襟飘带舞(jīn)鄂温克(è)

(2)指导易混淆的字。

“襟”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衤”,与衣服有关,表示衣服胸前的部分。

“涩”是左右结构,右边下面是“止”,不能写成“上”。

“裳”下面是“衣”,与衣服有关。

“微”:中间部分不能少一横。

(3)理解较难的词语。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洒脱”的意思是:潇洒自然,不拘束。这个词语反映了草原的广阔无边。

②理解“襟飘带舞”一词的意思,可以出示蒙古族鲜艳的服装来分析,意思是: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

③“翠色欲流”一词可以从难字入手理解,比如“欲”在这里表示“将要”的意思,“翠色欲流”就是绿得太浓了,将要流下来,写出了草原的绿,是充满生命力的。

④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这篇是一片访问记。何谓访问记,就是记录自己访问的过程。访问记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呢?(地点转换的顺序)

(2)访问的地点究竟是如何变化的?

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3)按照地点变化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初入草原,感到草原的景色美丽迷人。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接近公社,蒙古族人民来到很远的地方欢迎远客。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蒙古包外,大家互相握手,非常热情。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在蒙古包里,蒙古族人热情款待我们,并与我们进行了联欢。

第五部分(第五自然段):我们与蒙古族人在大草原上依依不舍地告别。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住主要意思,要运用关键词语加以概括,不要啰嗦。)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知道那个富有诗意的结尾吧!齐声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3.导入新课。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诗意的结尾不仅点出草原的美——“天涯碧草”,还点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蒙汉情深”,接下来请走进草原,感受草原的美丽。

二、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教师根据学生画的句子相机进行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一边朗读语句,一边展开丰富想象。

指导学生想象:在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你看到了什么呢?你听到了什么呢?你想到了什么呢?

②出示大草原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

(2)你们的想象真的很有趣,此刻,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相机出示语句: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这种境界”是指什么?指作者看到的美丽、一望无边的大草原。

②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呢?

因为草原太美了,美得让他感到很惊叹,美得让他内心舒畅起来,很想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用一首诗表达出来。

③如果作者写“一首奇丽的小诗”,会写些什么呢?

学生大胆想象,触景生情,尽情表达。

总结学习方法:1.认真阅读句子,理解意思。2.联系上下文进行想象。3.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可以是对内容的补白,可以是好词佳句的批注,还可以是感情的深入体会……

2.梳理关键词,准备背诵第一自然段。

天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

小丘羊群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这种境界惊叹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诗

三、再读课文,感受热情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呢?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

②这个场景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的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蒙古族人的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呢?请发挥想象。

(会情不自禁地说:“哇!这场面好盛大呀!好热情呀!分明是迎接贵客才这样做的!看来蒙古族人就是热情好客,虽然我们不是一个民族,但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就亲如一家人呀!”)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客。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蒙古族人脸上喜笑颜开,个个很兴奋,握手又握手。听到了蒙古族人的话主要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还不时传来人们的欢声笑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读出作者的欣喜与兴奋。

(3)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①理解“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说明我们与蒙古族人民都很开心,大家亲如一家人,都懂得民族团结互助的道理。)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读出蒙汉两族人民的激动与开心。

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四、回顾课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齐声朗读。

2.说说你的理解。

(1)从字词入手,理解“何忍别”、“话斜阳”的意思。

怎么忍心分别呢;对着快要落山的夕阳诉说。

(2)由“天涯碧草”展开想象,看到了怎样的大草原呢?

一碧千里、一望无边的绿色、翠绿欲滴的大草原

(3)紧扣“蒙汉情深”发挥想象,说一说,写一写。

“蒙汉情深”表现在,表现在,还表现在……

(蒙古族人的远迎、蒙古族人与我们的热烈交谈、蒙古族人与我们的依依惜别)

3.发挥想象,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站在茫茫的大草原上,面对着渐渐西落的太阳,作者会说:。

(多么美丽的大草原啊!多么盛情的蒙古族人啊,他们的热情款待象征着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这些空的答案,要有关键词提示或答案示例,以方便参考。

五、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板书设计

1.草原

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教学反思:

1.出示草原的图片,播放草原的民歌,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语言文字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并感受草原的美。

2.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在画面中感受蒙古族人的热情与好客,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形成“民族大团结”的新理念。

2.丁香结

教学目标:

1.认识“芭”、“妩”等5个生字,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会写“宅院、幽雅、伏案”等16个词语。

2.抓住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内容,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与体会。

3.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结”启发人生思考,并结合实际,谈谈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丁香的美,并体会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2难点:抓住结尾“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深入理解,明白道理:人要以豁达胸怀对待生活中的“结”。

教学准备:

1.准备丁香的图片。

2.准备赞美丁香花的古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出示丁香的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永葆青春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这花中的含义。

2.师板书课题

2.丁香结

3.出示图片,介绍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①参差(cēncī)芭蕉(bā)衣襟(jīn)妩媚(wǔ)

②“薄”是一个多音字,在字典中有三个读音,一个读bo,当“迫近、靠近”讲,组词是日薄西山;还有的当“轻微、少”、“不强壮”、“不厚道”、“看不起”等意思,组词是“广种薄收”、“单薄”、“轻薄”、“厚古薄今”等;一个读bo,组词是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还有一个读音是bao,表示感情冷淡、不浓、不肥沃等意思。课文中

(2)指导易混淆的字。

“幽”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山”,里面是两个“幺”。

“案”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安”,下面是“木”。

“薄”要与“簿”相互比较,可以通过组词的形式来辨析,“薄”组词是“薄饼”,“簿”组词是练习簿。

“糊”:左右结构,与“米”有关,形容非常黏稠、混沌不清的状态。

(3)理解较难的词语。

①查词典或工具书理解“参差”的意思:是指不齐;早晚相差。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妩媚”的意思是:姿态美好可爱。

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愁怨”的意思是:忧愁怨恨。

③运用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点缀”的近义词有:装点、装饰、装扮。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形状、颜色等描写了丁香花。(主体是写丁香花的外形)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以及由丁香结谈感受。(主体是写丁香花的感悟)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写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丁香的形态、香味以及颜色都给作者带来美好的回忆,接着从诗句入手,由微雨引发丁香“结”,从而感悟生命总有“结”,需要有豁达的胸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吗?学生总结,老师概括:

一、赏花二、悟花

3.导入新课。课文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丁香花”来写的,丁香花一直是作者心中的“花”,接下来请走进“赏花”感受一下花的美,体会一下丁香花的独特魅力。

二、学习“赏花”,发挥想象,体会花的美丽。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花美的语句,并发挥想象,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画的句子相机进行指导。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①一边朗读语句,一边展开丰富想象。

指导学生想象:丁香花像什么呢?给你什么感觉呢?你喜欢哪个字,或者词语呢?

②出示丁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

(2)交流学生的想象和感受。

生:“星星般”写出丁香花的小、可爱,就如同星星一般顽皮,真惹人喜爱!

生:“窥”这个字太生动传神了,写出了丁香花的的活泼可爱,也说明了丁香花的小,不大引人注意,总而言之,是充满活力的!

生:“缀满”说明了丁香花的数量多,充满了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让人看了以后感到一种振奋!

老师相机出示语句。

(3)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①“月光下的潇洒”、“紫的朦胧”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发挥想象。

②“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又是一种怎样的香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想象,谈谈你的理解。

(4)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

生:丁香花有白有紫,总是朦朦胧胧的,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在这仙境中,怎能不让人展开神奇般的想象呢?想到了嫦娥与玉兔,想到了蓬莱岛……

生:说丁香花的香啊,真的很神奇!不是桂花香的那般浓烈,又不是迎春花的那般单薄,它香得比较特别,只要用鼻子一嗅,那香味就飘出来了。更别具一格的是,香味中还伴有甜甜的感觉,真美!

(5)出示句子: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①感情朗读,在读中想象画面,感受丁香花的独特韵味。

②“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你是如何理解的?

(6)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谈一谈。

生:表面写出来丁香花的多,实际上在讴歌丁香花的生命力很旺盛,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花,让人越看越精神振奋!

生:作者发自内心的喜欢丁香花,因为花儿给了她灵感,给了她创作的激情和希望,所有作者在丁香花中构思自己的文学梦。

2.总结课文第一段,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丁香花呢?

梳理关键词:形态颜色香味感受

三、理解“悟花”,发挥想象,感悟主题内涵。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丁香花成为“丁香结”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1)发挥想象,找出原因。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2)谈谈这样写的妙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地写出丁香花的花苞之样子,自然过渡到写“丁香结”,与上下文浑然一体。

2.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由古诗句展开想象,想一想古诗中“丁香结”常常表达什么?

(1)学生阅读古诗句,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2)由古诗句展开想象,谈谈理解。

生:作者先写芭蕉不明白丁香花的心思,接下来通过一幅画面告诉人们答案:“

丁香空结雨中愁”!这画面中有雨,有多愁善感的雨,这不就写出丁香花的怨愁与理不断的思绪吗?

(3)明白作者将丁香花与细雨迷蒙连在一起写的妙处。

通过写丁香花,通过写细雨迷蒙的画面,说明丁香花有许许多多的愁怨,许许多多理不清的忧愁。作者仅仅在写丁香花吗?

不,是借花抒情,借丁香花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怨,抒发自己内心无限的忧愁。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3.作者不仅仅借花抒情,而且借花喻理,在丁香花里,作者又有什么生活感悟呢?请找出来读一读。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自由朗读,轻声说一说你的理解。

(2)交流:阅读这一段话,你获得了哪些生活感悟呢?

生:人生就在愁怨中,不要因为愁,忘却了生活的味道,可以这样说:没有了愁怨,生活本身就不完美!

生:人生中离不开怨愁,但不能一味地怨愁,只要我们找到生活的快乐,就会打开心结,让自己快乐起来。怎样才能打开人生中的心结呢?就是要有豁达胸怀!

生:我觉得人生中的愁怨固然有,但这只是生活里的一个小插曲!只要我们有梦想,一切小小的结终将会打开的,因此不要忧愁!

4.出示古诗句,读一读,谈一谈你的理解与感悟。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文后的题目。

板书设计

2.丁香结

丁香花形状颜色香味

胸怀豁达

生活乐观

丁香结无限愁怨

教学反思:

1.出示丁香结的图片,阅读描写丁香花的语句,展开丰富的想象,从想象中感悟出丁香花儿的美,感悟出丁香花儿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要引导学生抓住字词、修辞手法等进行分析、感悟。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中的古诗句,想象画面与意境,初步理解丁香结的含义,接着抓住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深入理解,畅谈自己的体会,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样会让学生懂得“借物喻理”的写法,而且明白其道理。

3.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渚”、“轼”2个生字,会写“德”、“鹊”等3个生字。会理解“渚”、“茅店、社林”等字词的意思。

2.抓住诗句的描写,展开想象,由画面感悟出景物的特点。

3.感悟画面美的同时,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景色的美,并分析感悟景色的特点。

2难点:同样写月夜景色,表达的感情则不同,所以要借助诗句,想象生活画面,并能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准备古诗的相关图片。

2.描写月色的古诗和古诗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王维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很多古诗词都是这样,在诗词中描绘了一幅幅鲜明的画。古诗词中描绘了怎样的图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古诗词三首》

2.师板书课题

3.古诗词三首

3.根据题目,判断诗词,并讲出理由。

(1)《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因为整首诗的每一行字数相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因为每一行的字数不相同,有多有少,所以又称为“长短句”。

(2)从题目可以分析出:《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题目中已告诉我们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西江月”。

二、学习《宿建德江》。

1.揭题,解题。

(1)介绍作者。

孟浩然:孟浩然(689-740年),湖北襄阳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740),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

(2)介绍建德江。

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于浙江省)的一段。

2.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

(2)再读古诗,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

3.想象画面,入境悟情。

(1)教师泛读,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2)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的什么印象和感觉?(孤独、沧桑、凄凉)(让学生板书)

(3)同学们,读着读着,你认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

(愁)找得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

(4)“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呢?

生:思乡之愁,从“日暮客愁新”可以看出来。

生:从“野旷天低树”可以看出来。你看原野空旷,只有树相伴,你说孤独不孤独呢?

生:从“江清月近人”可以看出来。“江清月近人”的意思是:江水清澈,水中的月亮似乎更接近人了!这月亮,怎能不勾起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呢?

(5)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预设1)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和朋友围坐炉边,把酒言欢

(预设2)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诗人和朋友在桃花林中吟诗作对,流连忘返

(预设3)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诗人和家人相聚树下,其乐融融

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然而,这里却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怎能不忧愁呢?其实,是人的内心是多么的不平静啊,怎一个“愁”字了得!

(6)齐声朗读古诗,读出“愁”字。

4.借月抒情,拓展古诗。

生: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来寄托情感是很常见的,月亮已成了古人抒发情感的凭借。

(大屏幕出示——生齐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三、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西湖边是杭州美景之一。今天我们随宋代大诗人苏轼一起去西湖看一看美景。

2.简单介绍作者与望湖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边。

3.初学古诗,感知意思。

(1)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对照插图,自主感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自学。

黑云翻墨:形容乌云很黑,来势凶猛。

忽吹散:忽然就吹散了,时间很短暂。

水如天:形容雨过天晴,湖水像天空一样清澈明净。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连起来说一说。

4.由诗入手,想象画面,感悟景美。

出示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悟夏天雨到来前与到来时的特点。

云:黑雨:白

“未遮山”说明乌云来势凶猛,大有吞噬一切的快速变化之感。

“乱入船”刻画出雨的大而猛。

(2)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呢?请说一说。

夏天,天空中变化不定,霎时间乌云滚滚,像泼翻的墨水一样扩散开来,开始时,并未遮遍青山。黑云继续扩展,不多会儿,倾盆大雨就下起来。白色的雨点打在船面上,像一颗颗跳跃的珍珠往船里乱滚。

出示诗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夏天风和水的大。

“卷地”说明风儿特别大,来势凶猛。

“水如天”说明水天相接,水儿特别大。

(2)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呢?请说一说。

忽然,一阵卷地大风吹过,把黑云吹散。雨过天晴,从望湖楼上向下望去,湖水像晴朗的天空一样清澈明净。

5.借助景物,体会感情,感悟写法。

(1)诗人善于捕捉瞬间变化的情景,像高明的摄影师一样,拍下湖水、墨云、雨珠、风吹等景象,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要仔细观察,抓住形、色、声来细致刻画,就会让景物活灵活现。

(2)通过描写望湖楼下“白雨跳珠”、“水如天”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夏日之景的无比喜爱之情。

四、总结两首古诗的写法。

1.细致描写眼中景,写出景物特点。

2.借景抒情。《宿建德江》抒发的是对家乡的思念,旅途的孤独、寂寞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抒发的是对西湖美景的无比热爱之情。

五、背诵两首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和情感。

2.分析《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景物的特点。

二、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品读上阕。

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此时诗人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什么呢?学生结合词的意思来分析。

A: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

B:闻到的:稻花香体会丰收的景象。

C:听到的:蝉鸣、鹊啼、蛙声、说丰年

同学们,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拂,传来阵阵稻花香和哇鸣声,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那青蛙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一说,谈一谈。

(2)同桌试着演演说说。

(3)小结:同学们演得真是太好了,说得真是太好了!这儿的“说”字,是青蛙在说吗?那是谁在说?(青蛙、农人、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体会作者那一刻的喜悦之情)对呀,作者闻着飘于黄沙岭的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个丰收年呀!

(4)读完上阕,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呢?先想一想,然后根据词的画面说一说。

月光十分明亮,把沉睡的鹊儿都惊醒了,扑棱棱地离开枝头,飞起来了,引起树枝摇曳,半夜里,清风徐徐地吹来,让人感到真凉爽、舒服,风儿还送来一声声蝉的鸣叫,似乎在唱歌呢!田野里,稻花开了,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词人辛弃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许多纳凉的老农,都在说着“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池塘里,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似乎也在争说丰年。

(5)齐读词,读出意境,读出画面的美。

2.品读下阕。

过渡: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真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接下来又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自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

(1)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

词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巨大喜悦之中,浑然不觉天气的悄然变化,他猛一抬头,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样?(很着急)

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生:道路非常的弯曲、林木茂盛。

生:更是因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人,听取哇声一片”的愉悦心境之中。

(4)总结下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中的喜爱之情,更为农民丰收流露出欣喜之情。

(5)朗读整首词,并背诵。

三、比较《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相同点:都写了月亮,都借月抒发感情。

2.不同点:抒发的感情不同,《宿建德江》借月亮抒发诗人旅途寂寞、孤独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喜爱与兴奋之情。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三首古诗。

2.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板书设计

3.古诗三首

宿建德江天低树旅途寂寞孤独

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白雨喜爱与

风吹散水如天留恋

明月惊鹊清风鸣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蛙声一片陶醉与

七八个星两三点雨向往

教学反思:

1.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教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去感受和体验词的优美意境,体会诗词的心境。同时教者还要通过美丽的画面和音乐,创设出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走进诗词的画面美,并在诵读中感悟情感,体会古诗的节奏美、情感美。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趣,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

2.诗词的教学重在想象、品读、悟情。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在关键处给予巧妙引导,这样便能充分把握词的基本内容。其次还要通过品读悟情,媒体煽情,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美好意境之中,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感其情,并与诗词产生共鸣。

花之歌

教学目标:

1.认识“穹”、“孕”等10个生字。会理解“苍穹”、“旖旎”、“琼浆”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诗一般的语言,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理解花的形象,感受生活中的美。

2难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丰富想象,体会花儿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人生态度,流露出作者对花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关于花的诗句。

2.黎巴嫩纪伯伦的《啊!风》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看下面一组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三首诗中都写到花。花是美丽的,带给大自然以多姿多彩,带给大自然以芬芳。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诗人纪伯伦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所以他笔下的花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这花给人以启迪,富有生命的内涵,接下来请跟随诗人,走进花的世界吧!

2.书写课题:4.花之歌

3.介绍作者。

纪伯伦是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代表作品有《我的心灵告诫我》,《先知》,《论友谊》。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苍穹(qióng)孕育(yùn)摇曳(yè)馥郁(fù)赠予(yǔ)

硕大(shuò)琼浆(qióng)鸣啭(zhuǎn)婆娑(suō)冠冕(miǎn)

(2)检查词语的理解。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苍穹”的意思是:天空。

②难字突破法。

“心驰神往”中“驰”的意思是飞奔,词语的意思是:心神奔到所向往的地方。形容一心向往。

③查字典理解。

祭献:祭祀供奉。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婚礼的礼帽。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顾影自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孤芳自赏:把自己比作仅有的花香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或者感悟。

3.交流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凋谢的过程。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通过对花的描述,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首散文诗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写,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凋谢的过程,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

四、品读句子,展开想象,感受花的美好。

出示句子一: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作者把花比喻成什么?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呢?

大自然的话语。让人感受到花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神秘,总能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

出示句子二: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这句话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呢?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花儿悄悄开放的时候,有早晨的风相伴,风儿在祝贺我,为我的开放而鼓掌……傍晚,太阳就要远去,我和一群群鸟儿送别太阳,很真诚地对太阳说:“太阳,明日见!”

师:对呀,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和谐,这就是生命的芬芳,非常的自然!

出示句子三: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读着这些句子,你受到了哪些启迪与感悟呢?

生:我知道了要像花儿那样乐观地对待生活,享受生活,不张扬,也不自卑。

生:我懂得了人要追求光明,追求属于自己的世界,便乐观地、开心的生活。

五、总结课文,拓展主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出示拓展美文。

你时而歌唱,欢笑;时而又悲叹,哭号。我们能听见你的声音,却见不着你的面貌;对于你,我们能觉察出,但却看不到。你仿佛是爱情的海洋,淹没了我们的灵魂,抚慰着我们宁静的心。

你逢山而升,遇谷而降,在原野上则伸展开去,浩浩荡荡。升时,可看出你的刚毅、坚忍;降时,可看出你的谦恭、礼让;伸展时,则显示出你的轻盈、灵敏。你犹如一位尊贵而仁义的国王,对下层弱者显得和蔼可亲,对倨傲的强者则威风凛凛。

找一找作者想象奇特的地方,并谈谈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4.花之歌

大自然的话语

星星

诸元素之女

花是

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

对光明心驰神往

婚礼的冠冕

不顾影自怜、孤芳自赏

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

教学反思:

1.理解散文诗中的意象,并展开大胆的想象,感悟生活美好的画面,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并生活的珍爱。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含义,感悟道理。比如“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这句话就表明作者的态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习作:变形记

教学目标:

1.分析题目“变形记”的意思,明白这是一篇想象的作文,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来想象。

2.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3.在想象中表明自己的观点,流露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2难点: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将变形的经历,美妙想法、美好心愿有条有理地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准备《我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话题。

1.请读一读下面的一首诗。

我想……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我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望啊,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

我想把我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变小花,开得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啊,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2.读完这首诗后,你想变成什么呢?快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吧!

3.出示作文题目。

选择下面的题目来写你的故事,也可以自拟一个有趣的题目。

地球自述

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

飘在天上的日子

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

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吧。写完后,和同学交换习作,看看他们对你的“世界”

是不是感兴趣,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分析题意,明确写作要点。

1.你准备变成什么呢?为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相机点拨。

(1)怎样变形,才会吸引人呢?

不能只是简单的变形,比如“我”经过化妆,变成了一个丑陋的老太婆,这只是简单的化妆,根本不是变形。变形一定要与想象中的人物形象联系在一起,这样变形后的故事才会吸引人,才会生动有趣。

(2)变形后,人物的特点能够变化吗?

变形后,你再也不是你,所以人物的特点要变化。你可以赋予人物各种各样的本领,只要新奇,只要有趣,就可以。不过,人物形象固有的特点不能变,比如孙悟空机智勇敢,这个特点千万不能改变,一改就完全不想这个人物了。

4.如何在作文中发挥想象,把作文写具体呢?

5.学生讨论交流。

6.老师相机点拨。

(1)习作时,我们应该如何发挥想象呢?

发挥想象,是此次作文的重点,也是作文的亮点。这里给孩子们推荐三点妙招:一是人物包装上发挥想象,可以赋予人物一个非凡的本领。二是故事情节上发挥想象,故事千万不要平铺直叙,而是要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是人物言行描写上发挥想象。比如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会让作文幽默风趣,更富感染力。

(2)经过是事情的重点部分,怎样写详细呢?

一是细致描写人物的言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能够反映出人物的特点与性格特征,所以要具体地,细致地描写,越传神越好。这里总结的方法是“细致描写写详细”。二是情节不要平平淡淡,而是要一波三折。怎样才能写得一波三折呢?还是从宫廷剧说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便是宫廷剧的特色。因此,在“详写经过”时,要设置一个又一个“波折”,或者一个又一个“悬念”。只有这样,情节才会有趣、详细。这种方法总结为“一波三折写详细”。

三、学生编写故事。

1.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故事。

2.老师适时点拨。

3.修改作文。

四、老师点评作文。

五、学生再次修改作文。

板书设计

变形记

地球自述

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

内容

飘在天上的日子

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

要求

想象大胆

情节精彩

教学反思:

1.指导学生审题,围绕题目来构思,注意设计的情及要有趣,这是作文有内容写的关键。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快乐表达。

2.发挥想象,才能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为了让学生把重点写具体,教师指导要细,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指导,这样才能写出富有个性化的作文。

精彩范文:

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

夜静悄悄的,大路旁显得异常安静。我变成了一瓶纯净水,在地上跳来跳去。突然,我听到了“哎哟,哎哟”的呻吟声。是什么在哭呢?

我好奇地蹦了过去,仔细一打量,原来是一棵大树。我很同情地问:“大树啊,你哪里难受?”

大树皱了皱眉头,叹了口气说:“哎!我浑身难受,感觉到身上一点儿力气也没有……特别是我的肚子很不舒服……”

“肚子不舒服,莫非你吃了什么?”我很着急地追问。

大树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说:“也许是!瞧,我旁边的小河黑不溜秋的,臭味更是不堪入鼻呀……”

开始我有些不相信,当我蹦跳到河边时,才一睹小河的真正面貌:河面上堆满了垃圾物,不时还飘来阵阵难闻的死动物的气味……

“哎哟,我的头很晕!”大树又禁不住地叫喊起来。我很关切地摸了摸大树,顿觉树皮失去了原来的光滑,有的竟然一大块一大块地剥落。

大树又长长地叹了口气说:“这里的空气也收到了极大的污染,那是因为在小河旁边有一座化工厂,将有毒的气体不断排放到空中。我是离它最近的,所以吸收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是最多的,怎能不头晕呢?”

“唉!这可恶的人类怎能这样做呢?”我叹了口气,接着说,“对,你的问题我可以帮助你!”说完,我将纯净水倒进了大树的根部,大树津津有味地吮吸着,夸赞道:“这真是好水,有史以来喝到的最好的水!”

我笑了笑说:“其实,这水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保护叶片,让叶子抵抗有毒气体的侵入!”

“哦!还有这作用,如果真的那样,我就可以延长寿命了!”大树笑眯眯地说道。

“你一定可以延长寿命的!自从我的出现,很多科学家和环保学者都投身于保护环境的伟大事业中,我相信这一定会成功的!”那一刻,我无比激动!

从这以后,我蹦到哪里,哪里的环境都变好了……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阅读文章,首先要读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词句段运用:体会排比句的特点以及这样写的妙处;说说分号的用法;路牌的读音。

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过故人庄》。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阅读要联系生活经验,从课文的内容往生活方向联想、想象,从而使理解深入。

2难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借助画面,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的意境与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准备排比句的课件。

2.准备《过故人庄》的录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课文。

2.本单元学习的方法。

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想象,深入理解内容。

3.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你明白这段话的要点是什么吗?

(1)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重点语句。

(2)可以围绕重点写写批注,或感受。

4.交流。

(1)阅读文章,首先要读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为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关键要想。

5.怎样在阅读中想呢?请联系课文谈谈。

(1)阅读的时候,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2)阅读的时候,可以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比如作者的其他作品,写同一景物或事物的作品,以及文章的写作方法,等等。

6.阅读下面的一段话,谈谈你想到了什么?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生:由大街小巷我想到了草虫的村落肯定很美!一定有许多花儿,一定是弯弯曲曲的,给人以美的享受。

生:我想到了蜥蜴与黑甲虫的对话,不然黑甲虫怎么会爬到蜥蜴的上面呢!

生:由“驻足痴望”一词我知道了,虫子看的表情一定不一样!我觉得它们很可爱!

举例子的时候,要选择本单元中的内容,本单元五“蟋蟀的住宅”这一课了,可以换成“草原”那一课的例子。(不明白什么意思?)

7.总结:

阅读文章时,要由课文内容往外想,这样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够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哟!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1.出示排比句课件。

A.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B.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C.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2.朗读,理解句子意思。

3.认识排比修辞手法以及特点。

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4.你喜欢哪个句子,从哪里可以看出是排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5.学生选择,并思考,然后交流。

6.总结排比句的特点,然后试着写一两个排比句。

四、总结训练点,布置作业。

1.本节课学习了阅读文章的方法和认识排比句。

2.从学过的课文中找一找排比句,并整理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交流大家整理的排比句。

2.朗读排比句,并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二、学习“词句段”

1.谈谈你认识的标点符号。

2.老师书写分号“;”提问:在怎样的情况下运用分号呢?

3.出示相关语句。

A.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B.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4.学生交流讨论,认识分号的用法。

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比如A句可以这样表示:

第一组: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

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第二组:

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

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像这样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就要用分号。如果句子之间不并列,就不必用分号了!

5.学生谈谈B组句子为什么要用分号?

6.写一个句子,要用上分号。

三、继续学习“词句段”

1.出示路牌,激发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路牌,同桌相互讨论。

3.交流。

(1)路牌中的路名的拼音全部大写。

(2)地名的拼音全部大写。

4.老师相机点拨。

还有人姓名的拼音也全部大写。

5.总结。

这一题是关于路名、地名以及人名的拼音写法——全部要大写。

6.巩固练习。

写一写下面的路名与地名。

中同路

鲁迅

巴金

鼓楼路

四、学习“日积月累”。

1.旧知导入。

(1)古诗中有很多表现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你能不能背诵一句这样的诗句?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朋友之间真挚友情的古诗——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板书)

2.教师范读,画出节奏。

3.学生齐读。

4.教师吟读一句,学生译读一句。

故人具鸡黍——老朋友准备好了鸡和饭。

邀我至田家——邀请我到他家里做客。

绿树村边合——村外绿树环绕。

青山郭外斜——村外远处有青青的山崖。

开轩面场圃——打开窗户面对场圃和莱园。

把酒话桑麻——边喝酒边谈论着庄稼。

待到重阳日——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

还来就菊花——再来赏菊和喝酒吧。

5.想象古诗中的画面,并说一说。

诗人啊,一棵棵茂盛的绿树把村子围了一个圈,小鸟展开翅膀在蓝天中飞翔,亮着自己清脆的喉咙,欢快地歌唱着,一只大公鸡在悠闲地漫步,村外有青青的山峰斜立着。

诗人啊,你轻轻地打开窗户,一缕暖和的阳光照.在窗子上,空旷的打谷场上,不时走过大公鸡,菜园里蝴蝶在飞翔,花儿把菜园子装扮得那么美丽,你手里拿着酒杯,在和朋友畅谈今年的好收成。

6.“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

7.背诵古诗。

五、总结训练点,布置作业。

1.认识了分号的用法,并正确运用分号。

2.认识路名、地名、人名的拼音写法。

3.理解、背诵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阅读文章——“想”

排比句——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修辞手法

分号——并列句子间的停顿

路牌——路名、地名、人名中拼音的写法

《过故人庄》——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反思:

1.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一个动态过程,因而,教师的讲不是“灌”,而是“导”,通过“导”的有效性来实现“学”的有效性。精讲强调的是“精”字,要求语言精练,表述精准、文辞精美,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激活其潜能。

2.认识排比与分号的用法要遵循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去进行,这样学习才会有情趣,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另外,还要注重学法的迁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便发挥出来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件 篇3

语文

章(组)

一《童话寓言之旅》

学习内容

《稻草人》

学习内容

《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稻草人印象比较模糊,通过图像,学生对它能有所了解,知道它的样子和作用,从而理解课文中的稻草人那种忠于职守、善良的品质。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简要讲讲“稻草人”的故事。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3.帮助学生认识“肤、怠、穗、瘪、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掌握“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祸事、挽救、沉甸甸”等词语。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稻草人感情变化的原因,体会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

难点: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学习方式

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学习准备

1、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2、课前学生预习。

学习时数

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透过课题→知内容

通过读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展示课件第五屏)

(1)稻草人是谁做的?它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

(2)稻草人有什么特点?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3)课文写了稻草人什么事情?作者为什么要写稻草人这篇课文?

(4)简介作者:叶圣陶

代表作品(展示课件第六屏)

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笔名叶圣陶、斯提等。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出版总署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5)学生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稻草人在夜里看到小蛾在主人的稻田里下了子,子变成肉虫毁了主人即将获得好收成的稻子的事。

(6)教师小结。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步入“童话寓言之旅”。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神奇美妙的童话寓言王国,去领略一则则光怪陆离的故事,去认识一位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去感受一个个意味深长的哲理……

二、根据内容→理思路

默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稻草人哪几件事情?

(一)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课文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农人做的稻草人整天整夜站在田地里,尽守职责。(课文先写了稻草人的样子和责任)

第二段(第3—8自然段):一天夜里,稻草人在稻田里看着新抽穗的稻子长势很好,很替可怜的主人高兴;当他看到一个小蛾飞来,在稻叶上下子时,因无法把即将发生的祸事告诉主人而焦急、发愁。(写了稻草人看到的和想到的)

第三段(第9自然段):田里到处是蛾子的子变成的肉虫,把稻子吃得只剩下光杆儿。稻草人为主人一年的辛苦又白费了而痛心。

(二)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

三、沿着思路→理层次

1.再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段落(重点分析第二段),说一说:这一段中的每一众人段分别写了什么意思?

第一层(第3自然段):稻草人看到稻子长势很好,很替主人高兴。

第二层(第4—5自然段):一个小蛾飞来,在稻叶上下了很多子,稻草人非常着急,非常恐惧。

第三层(第6—8自然段):主人来了,稻草人靠扇子的声音反复表示警告,但主人不懂他的意思,走了。只有他一个人为稻子发愁,以致使他憔悴得像个病人一样。

四、抓住层次→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和第三段。

注意读出稻草人不同的感情变化,体会稻草人的思想感情。

五、联系课文→学字词

汇报课前字词的预习情况。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1)会写“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生字,并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辨析字义。

(2)会认“肤、怠、穗、瘪、搓”5

个生字,读准字音。

(3)掌握“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祸事、挽救、沉甸甸”等10个重点词语,会读会写;自觉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六、课堂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至少三个)

沉甸甸(ABB):()()()

安安静静(AABB):()()()

沙拉沙拉(ABAB):()()()

2.“望”字在字典中有多种释义:(1)看,往远处看;(2)拜访;(3)希图,盼;(4)名望,声誉。在句子“直到主人的背影都望不见了,他才知道这警告是无效了。”中,“望”字应选第()中解释。

第二课时

一、抓对比→突出责任

感情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展示课件第八至十屏)

(1)课文是怎样介绍稻草人的样子的?请用横线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你觉得稻草人美吗?(课文依次介绍了稻草人的骨架子、肌肉和皮肤、帽子、脸、鼻子、眼睛、手、脚等方面,说明稻草人做得很简陋,样子很不好看。)

(2)稻草人的责任是什么?你喜欢稻草人吗?为什么?写牛和狗有什么作用?(稻草人的责任是看守田地,赶走飞来吃稻穗的小雀。稻草人非常尽责任,从来不贪玩。写牛和狗是和稻草人作比较,突出稻草人的守职尽责。)

二、抓飞蛾→突出善良

感情朗读第3—5自然段,小组合作交流:

(这个环节重点训练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勾画出相关语句,找出重点段落的中心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1)稻草人看到新出的稻穗一个挨着一个,心里为什么很高兴?(稻子长势好,今年的收成可以使他的主人笑一笑,所以他心里很高兴。)

(2)哪些事让老太太笑不出来?这说明了什么?(三件事:丈夫死了;唯一的儿子得了白喉也死了;闹水稻子被淹了。说明老太太是个可怜的苦命人。)

(3)稻草人看到蛾子飞来,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立刻认出、必须赶跑、摇动起来、非常着急、刀割一样、无比惊恐、摇得更勤。)

(4)从描写稻草人的内心和动作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说明他忠诚、尽职、心地善良。)

(5)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思: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很高兴、非常着急、无比惊恐)

三、抓祸事→突出忠诚

默读课文第6—8自然段,自学并讨论:

(1)老太太“看一切事情都很好”,“一切事情”指的是哪些事情?想一想:老太太此时心情怎样?(指导观察插图)

(2)主人要走了,稻草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急得要命、怀着愁闷)

(4)从稻草人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说明稻草人忠诚、尽职、心地善良)

四、抓肉虫→突出悲惨

朗读第9自然段,思考:

(1)稻草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么?

(2)想一想:稻草人为什么而“痛心”?为什么而“哭了”?

(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

(4)稻草人的感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五、抓变化→突出中心

再次默读全文,找出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一)结合课文,仔细体会他感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环节重点训练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重点句子含义的能力。领会作者插叙老太太身世的部分的真实目的和意图,能抓住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内心的语句,深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想一想:《稻草人》这篇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想要告诉人们什么?(这篇童话用拟人化的象征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稻草人形象。

1.展开想象,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再写下来。

2.模仿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注意用上中心句。

1.展开想象,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再写下来。

2.模仿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注意用上中心句。

稻草人

稻长新穗

高兴

小蛾产子

惊恐

警告无效

愁闷

吃光稻叶

痛心

(尽职、忠诚、善良)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件 篇4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山中访友

班级:

姓名:

得分:

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和感情

(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这个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老桥”比作“

”,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个句子用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这两位朋友间的。

(3)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

2、选文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等景物,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句,请将它变为陈述句。

4、文段中的人称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

;()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了()。

☆这组

句,通过

觉、觉、觉写出了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引发的和。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件 篇5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及其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由衷的喜爱之情。

课文从作者进入原始森林的感受写起,依次写了大兴安岭的岭、林、花的特点以及由这些景物产生的联想,最后讲参观林场的见闻、感受。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祖国自然风光的美,并了解自然资源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二是引导学生欣赏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质朴而优美的语言。

本课的重点是讲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游览大兴安岭的感受。

大兴安岭的景物,先讲岭。岭的主要特点是温柔。这一特点是通过同秦岭的对比突出的。孤峰突起盛气凌人云横秦岭,都描写了秦岭的高大、突兀、险峻;而大兴安岭的岭,却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岭的另一个特点是连绵不断,形态各异: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再讲林。林的显著特点就是像大海,因此称之为林海。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突出了林海的一望无际和苍翠碧绿。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又像海边的浪花,进一步突出了林海的特点。然后讲野花。野花的特点是种类多。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可见野花的种类非常之多。最后,作者把大兴安岭比作一个温柔、美丽的姑娘,说它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这显然是对大兴安岭景物的综合,渗透着作者无限的喜爱之情。

游览大兴安岭的感受,作者概括为四个字:亲切、舒服。亲切、舒服,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写作者亲眼看到大兴安岭,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树时。由于大兴安岭跟自己印象中的奇峰怪石,高不可攀的岭截然不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然会使作者产生一种亲切、舒服的感受。第二次是在描绘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然后讲由这些景物产生的联想时。大兴安岭的景物不仅可供人观赏,它还为祖国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可见,大兴安岭的景物已同祖国建设结为一体,想到这些,作者觉得大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心中自然感到亲切、舒服。第三次是在参观林场后。参观林场之后,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这是因为在林场看到了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人们不仅伐木取材,而且造林护苗,使林海万古长青。

二、学习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珊瑚、椽柱、桌椅、广厦、伐木、综合、高不可攀、盛气凌人、兴国安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感受大兴安岭景物的美,认识大兴安岭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大兴安岭,了解其位置。如有可能,找几幅大兴安岭和秦岭的图片,以便从感性上认识两者的不同。

2.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感受大兴安岭那种特有的温柔的美。

首先,要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语句表述的意思。如,云横秦岭,指的是云在秦岭的半山腰,可见秦岭山势之高。其中的一些比喻句、拟人句更应指导学生理解。教学时不必讲比喻、拟人等名词术语,而要让学生从内容上具体体会其中的海洋指什么,白色的浪花指什么,为什么说兴安岭会打扮自己。在理解这些语句的意思时,还要注意不要让学生产生误解。如,课文拿秦岭同大兴安岭对比,主要是为了说明大兴安岭给人一种温柔、亲切的感觉,不像秦岭那样孤峰突起,盛气凌人。作者丝毫没有贬斥秦岭的意思,因为秦岭的雄伟、险峻也是一种美。

其次,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时候,还要启发学生想象语句所描述的情景,如,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是什么样子,海边上泛着白色的浪花是什么样子,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是怎样一幅画面。要力求让学生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一幅图画。

再次,在理解、想象的基础上,加强诵读,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是感受景色美、语言美的主要途径。朗读本课,有些地方需要教师略加指点。如,大兴安岭这个岭,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读这一句时,两个带引号的岭和大要略加强调,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大不一样和不大一样是不同的。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这句里的六个的字结构形成三组对比,每一组在朗读时,语气、音调应略有变化,以突出岭的形态之多。

3.语言质朴而优美,是老舍先生作品的一个特点,也是本课的一个特点。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在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美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体会课文语言美的主要途径是朗读、背诵和抄写。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一些段落,抄写一些优美的语句。

4.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游览大兴安岭的感受。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可先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到三次讲到亲切、舒服的句子;然后,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亲切、舒服的感受的;最后,让学生把三次感受联系起来,认识到这三次感受虽然都是亲切、舒服,但一次比一次更加强烈、深刻。

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深究课文,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养成与同学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陈述自己意见的习惯。题目中所提出的问题是举例性质,可以启发学生再提几个问题,与大家一起讨论。如,为什么说大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讨论时,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只作为参与讨论者的看法,不要让学生当作唯一的结论。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这句话,显然是把兴安岭当作一个温柔而美丽的姑娘来写的:穿着碧绿的上衣,银白色的裙子,五颜六色的绣花鞋。这样写,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从而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思考练习中的选做题,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的,不必统一要求。学生只要用简笔画把秦岭与大兴安岭的不同特点表现出来即可。如:

5.本课的生字厦,在这里读sh,用在地名厦门中读xi。伐,注意不要写成代。

下列词语解释只供教师参考,一般不宜原封不动地讲给学生。

孤峰突起:单独的一个山峰高高地耸立着。

盛气凌人:形容骄傲蛮横,气势逼人。

目之所及:眼睛能看到的地方。

千山一碧:许许多多山峰都是碧绿的颜色。

兴国安邦:国家兴盛安定。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件 篇6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体会诗句的语言美,感悟比喻的妙处。

3、想象西湖晴雨变幻的景色,体会雨的奇特。

(二)、教学重点

1、想象西湖晴雨变幻的景色,体会雨的奇特。

(三)、教学难点

1、想象西湖晴雨的变幻景色,体会雨的奇特。

2、体会诗歌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中华传统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文字线索题导入

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2、四川眉山人,曾任杭州通判

3、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4、他的诗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方面独具风格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他流传千古的名句

1、同学们,你们能根据屏幕上的提示猜出这个人是谁吗?(苏轼)

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苏轼的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出示课题)说说诗题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时间、地点、事件)

(六月二十七日苏轼在西湖边上的望湖楼醉酒题诗)

3、那么苏轼在望湖楼上题了怎样的一首诗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读诗歌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第一个展示你的朗读?

(齐读)

3、读得真不错,同学们,读诗不仅要读响、读准,更要读出诗的节奏,(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划分好的节奏自由练读一下这首诗。

4、谁愿意来读一读?读得真好(如果读不好,师范读,再指名读)

5、男女生赛读。

三、检查预习,提出疑问

1、古诗同学们都会读了,但是学习古诗仅仅会读还不行,我们还得理解诗中意思,品读诗中的意境。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哪些不懂或者难懂得词语,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生提问,相机指导回答)

2、相信解决了这些重难点词,你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了,现在再读这首诗,你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的,带着你们的理解在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四、整体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着读着,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大、快、急、来得快、去得也快)

五、品读诗句

1、这真是一场奇特的雨啊!你从诗中得哪些字眼或诗句中感受这场雨的奇特呢?请默读诗歌,并从信封中取出“共学单”,认真完成。

“我从‘____________’(诗句或者关键词均可)感受到雨的奇特,读着诗句,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场景(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1、生答:从“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中感受到、、、、、、

a、从这句诗中,有没有哪些字或词最能让你感受到这场雨的急呢?

预设2、“未遮山”、“乱入船”

a、“未遮山”,“乱入船”说明了什么?

b、你能从关键词中体会到这场雨来得快、来得大,老师表扬你,你能带着这种感受去读一读诗句吗?

c、还有同学对这两句诗有自己的理解吗?请你补充。

你真是一个善于读书的孩子,带着你的感受去读一读好吗?

(这一环节,相机指导“乱”字,将“乱”读胖“)

2、关注比喻:

老师关注到,同学们在分享自己感受的时候运用了比喻得修辞手法,(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诗,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这其实就是诗中出现的黑云翻墨、白雨跳蛛,诗人们在写诗的时候都喜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可以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无独有偶,苏轼在另一首描写西湖的诗中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全班齐读)

不仅如此,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在《咏柳》中同样也用到了比喻得修辞手法”不知细叶谁裁出“——————生接”二月春风似剪刀“;刘禹锡也在《望洞庭》中写到”遥望洞庭山水色“————生接”白银盘里一青螺“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诗,感受比喻的妙处吧!

3、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这场雨的奇特呢?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抓住“忽”感受雨去得快

“卷地风”:这是一场怎样的风?

请你用朗读读出这一场大风,读出这雨过天晴的美丽景色吧!

4、就是这样一场卷地之风,它不仅吹走了——————生接或指名(这场大雨),还吹来了——————指名回答(望湖楼下水天一色得美丽景象)

小结:你们看,刚才我们通过读诗、抓关键词、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跟着诗人领略了一场西湖疾雨急来急去得变幻景色,让我们捧起书,再去领略一下西湖这场别样的雨吧!

六、拓展进行“飞花令”

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对雨情有独钟,写了许许多多赞美雨的诗文,现在就让我们来一场有关“雨”得飞花令吧!(背景音乐响起,生对诗)

结束语:同学们,苏轼带来的这一场雨,让我们爱上了有关“雨”的诗句,甚至爱上中华传统古诗词,让我们再次一起饱含深情地读一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五)、板书设计

(奇特)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2500字(模板10篇)


写作文章对我们来讲并不陌生,网络上有很多我们可以参考的免费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整体框架和思路逻辑。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1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记录数量,了解负数的价值;

⑴要求: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信息准确简洁的表示出来。

⑵师叙述,生记录。

师:客车到达A站,有8人上车,有6人下车。

我校本学期转进学生68人,转出5人。

老师8月5日在上个月的基础上续存2000元,8月24日取出1500元。

⑶反馈交流。

展示学生的记录情况:文字、+、、

师:哪种方法能让人很容易看明白其中的数据变化?统一到+、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可以将+称为正号,将称为负号。

⑷介绍你知道吗?

说明:数学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其实大家的这种记录思想,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记载。

投影出示,教材第9页的一段话。

⑸点明意义。

师:其实,在客车到达A站时,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其间数量的变化是相反的,出仓粮食的数量和入仓的数量的变化也是相反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此相关的数学知识认识负数。

二、联系生活,理解负数的意义。

1.教学例1

⑴每天7:30,中央电视一台都有天气预报。在20xx元月的某一天,南京市的气温是零下3度到5度。

师: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多少度?最低温度呢?

出示教具(一个自制的温度计),提问:怎样在这个温度计上表示出这天的最高温度是5度?

请学生操作,追问:你是从哪儿数到哪儿表示出5度的?零下3度,在温度计上怎样表示呢?

让学生意识到表示表示零以下的温度有困难,引出0。

确定0度以后,请学生重新表示出零上5度,零下3度。

师:你是怎样数刻度的?

⑵说明:20xx元月的某一天,最高温度我们是从零开始往上数,因此这个温度是零上5摄氏度记作+5℃。最低温度是从零开始往下数的,这个温度是零下3摄氏度记作-3℃。

⑶正、负数的读写法。

说明:+5读作正五,在写的时候只要在5的前面加一个+正号。也可以省略正号直接写5。-3读作负三,书写时先写负号,再写3,符号不可以省略。

2.教学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利用香港的图片介绍摄氏度和华氏温度。学生读出温度,说说是怎样读的。

其余的温度让学生自己读,反馈交流读写的方法是否正确。

小结:用+5、19和-3、-11、-7区分了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和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

3.教学例2

⑴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与图片,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海平面,什么是海平面呢?介绍相关的知识。

说明:比海平面高8844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⑵提问:你会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学生尝试写数,反馈交流。

小结:用8844和-155区分了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海拔高度。

⑶提问:你能把我们刚才学过的这些数分分类吗?

小结板书: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0是正数吗?是不是负数?为什么?结合例1和例2的图片理解0与正负数的关系?

板书: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1

学生读数,在将相应的数填入圈里。

反馈交流,教师:8是正数吗?0该写到哪个圈里?为什么?

2.练一练2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负数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五、课堂作业。

1.读一读。

⑴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会画圆锥的平面图形及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2过程与方法 :

经历圆锥的认识过程,体验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认识圆锥的高。

2.2 教学难点

掌握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圆柱形铅笔,圆锥实物及模型,直尺,直角三角形硬纸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强化

老师啊先给大家准备了个谜语,看谁能快速的猜出谜底来,请看屏幕。出示谜语“身体长得细又长,天生美丽黑心肠,上平下尖纸上爬,越爬越短越伤心”(猜一学习用具)

师:不错。谜底就是老师手上拿的铅笔。

课件出示一支圆柱形铅笔。

师:同学们这支铅笔是什么形状的?

生:是圆柱体。

师:你能说说它具有什么特征吗?

预设

生1:圆柱有三个面,有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生2:圆柱有一个侧面是曲面。

生3: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

生4: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圆柱的特征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几何形体,请同学们仔细的看老师的操作(师拿出一支圆柱形铅笔用转笔刀削铅笔)

师:想想被削的这一端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越来越细,越来越尖。

师:老师如果把削成的笔尖部分切下来,会是什么形状叫呢?同学们请看屏幕。

课件:把削成的笔尖部分(圆锥体)垂直切下来。

师:同学们知道被切下来的是什么几何形体吗?

生:是圆锥体。

师揭示课题:

师:不错,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认识》。

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三、探究体验。

1、列举,提出问题。

师:老师为我们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生活中的圆锥体或近似圆锥体的图片,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

同桌同学互相讨论。

(出示一组生活中圆锥的例子,丰富学生的感知)

师:刚才我们共同找出了一些生活中的圆锥,接下来再让我们共同欣赏课本带给我们的精彩画面(教材23面图),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样子用铅笔沿着实物的轮廓把你找到的圆锥体描画出来。

学生描画课本中圆锥的轮廓。

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1:陀螺的下半部分

生2:盖房子用的铅锤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3:……。

……

师:看来圆锥形的物体给我们生活的带来了不少的便利,我们只有对它了解的更多,才能更好的得用它。

2、引导观察圆锥的特征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摸一摸、同桌同学互相说说你的感觉。

学生手拿圆锥体模型观察、想。

同桌交流、讨论。教师深入小组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

师:谁愿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告诉给大家。

生汇报师板书:(预设展示过程)

圆锥的特征。

生1:我们发现圆锥上面细,下面粗。

生2:圆锥有一个尖尖的部分,摸起来很扎手。

师:我们把它叫做顶点。

(学生讲到此点时,配合图片在图上标出,再请一个同学上台指出黑板上老师画的圆锥的顶点并标出来,其他同学在答题纸上标出圆锥的顶点)

生3:圆锥有一个弯曲光滑的面。

师: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侧面。这个面是曲面。

(学生讲到此点时,配合图片在图上标出)

师:同学们回顾下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师:那么圆锥的侧面如果把它展开来会是个什么形状呢?

师展开一个圆柱的侧面,让学生观察。

生: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个扇形。

生4:圆锥有一个圆形的面,我们可以把他叫做底面。

(学生讲到此点时,配合图片在图上标出,再请一个同学上台指出黑板上老师画的圆锥的底面并标出来,其他同学在答题纸上标出圆锥的底面)

3、师引导观察圆锥的高

探究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a﹑认识高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圆锥的顶点、侧面和底面。 我们知道圆柱的高是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并且有无数条高。那么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圆锥的高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本第24页例1的前半部分。

下面老师请一个同学利用自学所学到的知识上来画一画黑板上这个圆锥的高。其他同学可以在答题纸上画出圆锥的高。想一想圆锥的高是连接哪两个点所得到的线段?

师:连接这两个点所得到的线段我们也可说成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下面我们把书翻到24页找到圆锥高的定义,把这一句话齐读一遍。

师:通过我们对圆锥的高的了解,想一想圆锥的高有几条?(

生:一条。

师:为什么只有一条?

生:因为圆锥只有一个顶点和底面只有一个圆心。

b﹑测量高

师: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那么我们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

引导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利用老师给大家准备好的圆锥,同桌同学共同探究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操作。教师适当引导指正。)

学生汇报,师通过幻灯小结.

生1:测量时,圆锥的底面要水平地放;

生2:上面的平板要水平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师:通过刚刚的测量,所以我们今后在表示圆锥高的时候,高还可以表示在圆锥的外面。(师演示)

4、虚拟的圆锥

(1)先让学生猜测: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那么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

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

(2)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转动出来的是圆锥。并说一说圆锥的顶点、高和底面圆心及底面半径。

四、应用反馈

1、教材第32页“做一做”。

组织小组内同学相互指出各个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教师巡视指导。

然后集中进行讲解。

2、教材第35页练习六第2题。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3、课外练习

(1)、幻灯出示练习题:将下面图形分类,说说每类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学生同桌交流,进行分类。

(2)、联系前面所学的圆柱,请同学们在答题纸上写写圆柱和圆锥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汇报结果)

预设:

生1: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三部分组成。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圆柱的侧面是曲面。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

生2:圆锥有一个顶点,圆锥的底面是个圆,侧面是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有一条高。

4、幻灯出示生活中的数学。

课后小结

1、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对圆锥有了个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圆锥的一些特征。

2、总结圆锥的特征:圆锥有一个顶点,圆锥的底面是个圆,侧面是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有一条高。

板书

圆锥的认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3

《统计》教学设计一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你们知道家里的电视是什么品牌吗?

今天我们就去彩电市场看看各种彩电的市场占有率吧!(出示教科书第68页例1的扇形统计图)

二、探究交流,总结规律

1.小组探讨、交流。

根据这幅统计图,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呢?A牌彩电是市场上最畅销的彩电吗?

根据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会认为A品牌最畅销,而另一部分则认为A品牌不是最畅销的,从而引起认知冲突。

2.引导释疑。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统计图里其他部分可能包含了哪些信息呢?

可让学生分别说说其他的具体含义,从而明确其他里面可能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品牌。

3.小结。

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比较模糊,不够完整,我们无法得到有关彩电市场占有率的完整信息,所以从本统计图中不能得出A牌彩电最畅销这样的结论。

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利用统计图作判断和决策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注意从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信息出发,不要单凭直观感受轻易下结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69页练习十一第1题。

2.补充习题。

出示右图,提问:

(1)六(1)班同学喜欢哪项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多?

(2)你能判断六(1)班同学喜欢哪项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少吗?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图中其他部分可能包含的体育项目,阐明其中可能含有人数比排球项目更少的项目,从而根据该图不能判断出六(1)班同学喜欢哪项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少。

四、总结概括

1.学了这节课,你知道在利用统计图作分析判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吗?

2.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预测。

2.理解统计图中各个数据的具体含义,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25页 例5、例6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利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2、能力目标:经历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3、情感目标:感受圆柱的体积的计算与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前面我们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你还记得是怎么计算的吗?(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

生答:长方体的体积用长X宽X高,正方体的体积是用棱长X棱长X棱长,或者用一个公用的底面积X高来计算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板书:圆柱的体积(课件)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猜想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大小取决于三条棱的长度,或者说取决于底面积和高,那么你认为圆柱的体积取决于什么呢?

(生自由猜想,并讨论交流)师适当板书记录

刚才那几个同学都很有想法,觉得圆柱的体积的大小可能和XXXX有关系,有人这样说过,伟大的猜想必须要经过验证才能得到证明,否则的话只能是空想,接下来通过两组图片大家进行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两组图片,第一组两个圆柱等底不等高,第二组两个圆柱等高不等底)

师:第一组图片中的两个圆柱有什么特征?

生:底面一样,但是高度却不一样,体积也不一样

师:第二组图片中的两个圆柱有什么特征?

生:这组图片中的两个圆柱高度一样,但是底面却不一样,体积也不一样

师:那么通过刚才两个同学的回答,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小结:圆柱的体积的大小取决于圆柱底面的大小和高度的大小

师:那么你能大胆的猜想一下圆柱的体积是如何计算的吗?

生猜想......

师: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还是要用实验去证明

2、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师:怎么样进行实验呢?结合我们以往学习几何图形的经验,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我们是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若干偶数分,然后用刀割开,在进行拼组,变成一个长方体,这样通过转化,圆柱就变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一个长方体,然后通过求长方体的体积去求圆柱的体积

师:用心思考的同学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接下来同学们就利用手里的学习用具完成这个验证实验并完成老师给你们的实践作业纸

(课件出示作业纸)对应和公式推导

选取小组的作业纸进行展示,有其他同学进行评定

课件演示结果

小结:通过转化的数学思想我们将圆柱的体积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底面积乘高。

另外,圆柱的底面积、直径、半径和周长四个数据中的任意一个和圆柱的高两个数据就可以求出圆柱的体积。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2、

3、下面这个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奶?(杯子的数据是从里面测量得到的)

8cm

8cm

498ml

498ml

10cm

10cm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教材第58-59页例2、例3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5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合理、灵活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勤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情景导入

老师这儿有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出示:拉萨路小学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图片)

计算机教育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作为拉小的一员,你们想不想了解学校的电脑房是怎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

【评析:从生活中引入按比例分配,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2.复习铺垫

我们学校1996年只有一个计算机室。

提问:请你们猜猜看当时有多少台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

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出示:1996年计算机房的条形统计图,48台学生电脑和3台教师电脑。)

提问:你们能不能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

(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台数的比是16比1。48:3=16:1

教师电脑和学生电脑台数的比是1比16。3:48=1:16

学生电脑的台数占教师电脑台数的16倍。483=16

教师电脑的台数占学生电脑台数的。348=

学生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48(48+3)=

教师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3(48+3)=

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台数的比是16:1。(电脑出示)

学生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16/16+1)

教师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1/16+1)

这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把总台数看作单位1。)

小结: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台数的比是16:1,也就是说在电脑总台数中,学生电脑占16份,教师电脑占1份,一共是17份,学生电脑占总台数的,教师电脑占总台数的。

【评析:为后面学习按比例分配做铺垫。】

二、新授

1.教学例1(改编)

1998年我们面对四~六年级全体学生,开设了信息技术普及课,这时学校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购进了一批电脑。

(1)出示1998年的条形统计图。

(电脑出示:学生电脑104台,教师电脑8台。)

提问:一个计算机房能不能放下104台学生电脑?(生:放不下了)对!因此学校又建立了第二机房。

你们说说看,每个机房可能有多少台电脑?你们是怎么分的?

我们学校没有平均分,而是根据需要,把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学生电脑台数按照6:7来分配。(电脑出示: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学生电脑台数的比是6:7)。

提问:你们能不能算算两个机房分别有多少台学生电脑?

想不想自己先试试?

学生尝试练习。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同的算法。

104(6+7)6=48(台)

104(6+7)7=56(台)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突出板书:

104=104=48(台)

104=104=56(台)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提问: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小结: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学生电脑台数的比是6:7。第一机房电脑台数占学生电脑总台数的,第二机房电脑台数占学生电脑总台数的。把学生电脑的总台数看作单位1,用学生的总电脑=第一机房学生电脑的台数,用学生电脑的总台数=第二机房学生电脑的台数。

这题可以怎样检验?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8+56=104(台)

48:56=6:7

通过检验,说明我们学校第一机房有学生电脑48台,第二机房有学生电脑56台。

我们求出了两个机房的学生电脑台数后,可以用这样的统计图来表示。

(电脑出示相应的条形)

【评析: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比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放手让学生尝试,通过对多种解法的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

(2)小结并揭题

说明:我们刚刚解答的这个问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出示课题:按比例分配)

(指第二种解法)解答这类问题可以根据已知的比表示的份数关系,找出各种数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把这个比转化为分数关系。(在课题下板书:比分数),可以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进行解答。

【评析:在学习例题的基础上揭示课题,自然、流畅。】

2.教学例2(改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2000年我校开始让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这时又对原有的计算机房进行了改造。

(电脑出示:2000年学校计算机台数情况的条形统计图。共有176台电脑。其中教师电脑20台。)

提问:看到这些数据,你能知道些什么?(学生电脑有156台。)

剩下来三个机房的学生电脑我们是这样分配的。(电脑出示:第一机房、第二机房、第三机房学生电脑台数的比是12:14:13。)

看到这些信息,你想进一步知道什么呢?那么三个机房分别有多少台学生电脑呢?自己算算看。

学生尝试练习。

板书:

176-20=156(台)

156==156=48(台)

(指第一步)为什么这步求出的是第一机房的学生电脑?

156==156=56(台)

156==156=52(台)

答:第一机房有学生电脑48台,第二机房有学生电脑56台,第三机房有学生电脑52台。

(机动,如有学生提出其它解法,如第二机房:48=56(台)等,要及时表扬,并进行讲解。)

【评析:解答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以及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脑出示:相应的条形。)

提问:这道题要先把什么给求出来?

强调:当分配的总量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的时候,要先把分配的总量给求出来。

3.补充题

(1)今年暑假我们学校先把第一机房的学生电脑捐给希望小学,然后又购进了一些学生电脑。并将机房的设施进行了更新。

我们来看看具体情况。(电脑出示题目)

出示:学校原有156台学生电脑,20xx年学校先捐给希望小学48台学生电脑,又购进了57台学生电脑。然后计算机信息中心将三个机房的学生电脑按照1:1:1进行分配。每个机房各有多少台学生电脑?

提问:这题可以怎样解答呢?

根据学生回答,电脑出示算式:

156-48+57=165(台)

165==165=55(台)

答:三个机房各有55台学生电脑。

提问:165实际上就是求什么?(165的是多少?)

提问:按照1:1:1进行分配就是相当于把学生电脑怎样分?

(电脑出示三个机房的条形统计图)

说明:平均分也是一种按比例分配。

提问:这题是平均分还可以怎么求?(1653)

【评析: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了解平均分也是一种按比例分配。】

4.延伸

提问:知道了三个机房分别有55台学生电脑,总共有165台后,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电脑出示:学生电脑教师电脑

165?

现在我们知道学生电脑和教师台数的比是33:7。你能不能求出学校有多少台教师电脑吗?

电脑出示:学生电脑教师电脑

165?

33:7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166=35(台)

答:学校有35台教师电脑。

提问: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学生电脑的台数,所以要求教师电脑有多少台实际就是求什么?因此,要把谁看作单位1?

【评析:这个延伸练习,是为了防止学生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5.比较

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对1996年20xx年间学校计算机房的情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汇总情况吧。

(电脑出示:各年段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总台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看了这张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

对!从这张统计图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1996年20xx年间学校电脑总台数在不断增加,呈上升趋势,说明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重视。

让我们一起来回首这几年学校计算机房的变化吧。

(配音乐,电脑出示:各阶段的机房照片。)

【评析: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感情。】

三、拓展

1.调查学生家庭有电脑的情况。

人类已经跨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那么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我们的家庭对计算机教育是否也越来越关注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小调查,好不好?

请五年前,也就是你们上一年级的时候,家里有电脑的同学站起来。(统计人数)

那么,家庭里没电脑的有多少人?

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怎样表示这一情况?(我们班家庭里有电脑的人数和没电脑的人数的比是几比几。)

它们的关系还可以用这样一个统计图来表示。

(电脑出示:1996年统计情况的扇形统计图)

请现在家里有电脑的同学站起来。(统计人数)

那么,家庭里没电脑的有多少人?

现在我们班家庭里有电脑的人数和每电脑的人数的比是几比几?

(电脑出示:改成20xx年情况的扇形统计图)

看到这些变化,你们有什么想法?

【评析:让学生通过观察扇形统计图,强烈感受到信息技术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不断发展。】

2.补充练习

老师这儿还有这么一个问题,你们会解决吗?

(电脑出示:学校把122张软盘按照两个计算机兴趣小组的人数分配给各组。第一兴趣小组有30人,第二兴趣小组有31人。两个兴趣小组各应分得软盘多少张?)

提问:用今天的知识能不能求出两个兴趣小组各应分得软盘多少张?

学生练习,电脑出示算式。

提问:这题的比没有直接告诉你们?你们是怎么想的?

小结:两个计算机兴趣小组分别有30人和31人,两个组人数的比就是30:31。把122张软盘按照两个小组的人数分配给各班,就是把122按照30:31来分配。

【评析:引导学生学会没有直接出示比的情况下,如何来解决比的应用的问题。】

四、课后练习

(设计方案)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按比例分配,生活中比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那么你们能不能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

我这儿有一个我们学校的计算机信息中心拟订的规划,准备将来再投资30万元,购进一批电脑。

(电脑出示:投资30万元,购进一批电脑)

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自愿组成小组,去了解我们本部、分部、分校的电脑配置情况。再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帮助学校设计一个分配方案,根据需要,分配一下每部分可能需要多少钱?大约能买多少台电脑?并简要地说明分配的理由,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总评】:

本节课改变了原有的教材内容,结合学校特色,在学校电脑房电脑台数的变化这一素材中引发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解题方法多样化,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合适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以条形统计图的方式出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学校电脑房的发展情况。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并做出一定的预测,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o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1页例4及练习十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探索,使学生掌握数线段的方法。

2.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一定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探索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找到数线段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设疑,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请你们拿出纸和笔在纸上任意点上8个点,并将它们每两点连成一条线,再数一数,看看连成了多少条线段。(课件出现下图,之后学生操作)

2.师:同学们,有结果了吗?(学生表示:太乱了,都数昏了)大家别着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评析】巧设连线游戏,紧扣教材例题,同时又让数学课饶有生趣。任意点8个点,再将每两点连成一条线,看似简单,连线时却很容易出错。这样在课前制造一个悬疑,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同时又为探究化难为简的数学方法埋下伏笔。

二、逐层探究,发现规律。

1.从简到繁,动态演示,经历连线过程。

师:同学们,用8个点来连线,我们觉得很困难,如果把点减少一些,是不是会容易一些呢?下面我们就先从2个点开始,逐步增加点数,找找其中的规律。

师:2个点可以连1条线段。为了方便表述我们把这两个点设为点A和点B。(同步演示课件,动态连出AB,之后缩小放至表格内,并出现相应数据,如下图)

师:如果增加1个点,我们用点C表示,现在有几个点呢?(生:3个点)

如果每2个点连1条线段,这样会增加几条线段?(生:2条线段,课件动态连线AC和BC)那么3个点就连了几条线段?(生:3条线段)

师:你说得很好!为了便于观察,我们把这次连线情况也记录在表格里。(课件动态演示,如下图)

师:如果再增加1个点,用点D表示(课件出现点D)现在有几个点?又会增加几条线段呢?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动态演示连线过程)那么4个点可以连出几条线段?(生:4个点可以连出6条线段。课件动态演示,如下图)

师:大家接着想想5个点可以连出多少条线段?为什么?(引导学生明白:4个点连了6条线段,再增加1个点后,又会增加4条线段,所以5个点时可以连出10条线段。课件根据学生回答同步演示,如下图)

师:现在大家再想想,6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呢?就请同学们翻到书第91页,请看到表格的第6列,自己动手连一连,再把相应的数据填写好。(学生动手操作,之后指名一生展示作品并介绍连线情况,课件演示:完整表格中6个点的图与数据)

【评析】让学生从2个点开始连线,逐步经历连线过程,随着点数的增多,得出每次增加的线段数和总线段数,初步感知点数、增加的线段数和总线段数之间的联系。

2.观察对比,发现增加线段与点数的关系。

师:仔细观察这张表格,在这张表格里有哪些信息呢?

(引导学生明确:2个点时总条数是1,3个点时就增加2条线段,总条数是3;4个点时增加了3条线段,总条数是6;5个点时增加了4条线段,总条数是10;到6个点时增加了5条线段,总条数是15。)

师:那么,看着这些信息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尝试回答出:2个点时连1条线段,增加到3个点时就增加了2条线段,到4个点时就会再增加3条线段,5个点就增加4条线段,6个点就增加5条线段。每次增加的线段数和点数相差1。)

师也可以提问引导:当3个点时,增加条数是几?(生:2条)那点数是4时,增加条数是多少?(生:3条)点数是5时呢?(4条)6时呢?(5条)那么,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师小结:我们可以发现,每次增加的线段数就是(点数-1)。

【评析】在经历了丰富的连线过程之后,整体观察和对比表格中的数据,从而进一步发现每次增加条数就是点数-1,为后面推导总线段数的算法做好铺垫)

3.进一步探究,推导总线段数的算法。

(1)分步指导,逐个列出求总线段数的算式。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6个点可以连15条线段,现在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8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吗?

(尝试让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从7个点连线的情况去推理8个点的连线情况。)

师追问:如果当点数再大一些时,我们这样去计算是不是很麻烦呢?

师:我们先来看看,3个点时,可以连多少条线段?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个点连1条线段,增加一个点,就增加了2条线段,1+2=3(条),所以3个点就连了3条线

(贴示黑板条:)

师:接着想想4个点共连了6条线段,这又可以怎么计算呢?(贴示:)

师:计算3个点连出的线段数时,我们用了1+2,再增加1个点,就在增加了3条线段,我们就再加3,所以列式为1+2+3=6(条),那么按着这个方法,你能列出5个点共连线段的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贴示:)

(2)观察算式,探究算理。

师:下面,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发现吗?

生1:计算3个点的总线段数是1+2,计算4个人的总线段数是1+2+3,计算5个点的总线段数是1+2+3+4,它们都是从1开始依次加的。

生2:我觉得计算总线段数其实就是从1开始加2,加3,加4,一直加到比点数少1的数。

生3:可以,比如3个点的总线段数,就是从1加到2;4个点的总线段数,就是从1开始依次加到3,5个点时,就是1一直加到4,这样推理下去,就是从1开始一直加到点数数减1的那个数。

师:那么你说的点数减1的那个数其实是什么数?(生:就是每次增加一个点时,增加的线段数。)

(3)归纳小结,应用规律。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总线段数其实就是从1依次连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的自然数数列之和。因此,我们只要知道点数是几,就从1开始,依次加到几减1,所得的和就是总线段数。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

师:下面我们运用这条规律去计算一下6个点和8个点时共连的线段数,就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91页,把算式写在书上相应的横线上!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之后学生板演算式集体评议)

4.回应课前游戏的设疑,进一步提升。

(1)师:现在我们就知道了课前游戏的答案,在纸上任意点上8个点,每两点连成一条线,可以连成28条线段。有这么多条,难怪同学们数时会比较麻烦呢!看来利用这个规律可以非常方便的帮助我们计算点数较多时的总线段数。下面你们能根据这个规律,计算出12个点、20个点能连多少条线段?(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

师:我们来看看答案吧!(课件示:12个点共连了1+2+3+4+5+6+7+8+9+10+11=45(条),

师:20个点共连的线段数为:1+2+3+4+5一直加到19,为了书写方便,这些列式还可以省略不写中间的一些加数,列式可以写为:1+2+3+9+10+11=45(条)(课件示)

5.还原生活,解决问题。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精灵聪聪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题目!(课件示情景问题:10个好朋友,每2位好朋友握手1次,大家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师:你们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同学互相说说!(小组合作交流,之后学生回答:这道题其实就可以把它转化为我们刚才解决的连线问题。那么答案就是1+2+3++9=45)

【评析】在探讨总线段数的算法时,同样延用从简到繁的思考方法,先探究3个点时总线段数怎么计算,之后列出4个点和5个点时总线段数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些算式的共有特征:都是从1依次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从而让学生明白总线段数其实就是从1依次连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的自然数数列之和。接着让学生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去推算6个点,8个点时一共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这样既巩固算法,同时还回应了课前游戏的设疑。最后拓展提升,还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个过程都在逐步地让学生去体会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懂得运用一定的规律去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尝试从简单问题去思考,逐步找到其中的规律,从而来解决复杂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书上的几道练习题,看看能不能运用这样的思考方法去解决它们。

1.练习十八第2题。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找找其中的规律。

(学生独立完成,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样化解决方法)

2.练习十八第3题。

师:仔细观察表格,你能找出规律吗?请同学们想想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它的边数有什么关系呢?

(1)小组交流

(2)反馈

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多边形里分成的三角形个数正好是这个多边形的边数-2!所以,多边形内角和就等于边数减2的差去乘180

3.练习十八第1题。

师:同学们,前面几道题我们通过看图列表,或是动手摆小棒等活动,找到一定的规律来解决问题,下面我们来做一道找规律填数的题目。请翻开书94页,看到第1题,同学们自己在书上填写答案.

(1)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动态演示)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棒,我们运用了化难为易的数学思考方法,解决了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运用数学思考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7

圆柱的体积

教学过程: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89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够初步地学会运用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够初步地学会运用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旧知。

1、什么是体积?(指名说)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长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归纳到底面积乘高上来)

3、圆的面积怎样计算?

4、圆是把圆面积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面积进行计算的。的面积是怎样推倒得来的?

活动二:经历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得出公式。

1、计算圆的面积时,是把圆面积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进行计算的,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

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

启发学生思考。

2、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16等分),然后把圆柱沿高切开,可能会拼成怎样的图形?教师演示。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3、思考:

1)圆柱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

2)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实验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讨论后,整理出来,再进行汇报。

*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体积大小没变,形状变了。

*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底面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近似长方形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

4、根据圆面积的推导公式进行猜想:说说你猜想的结果。

如果把圆柱体32等份,64等份,128等份拼成的长方体的形状怎么样?

生;平均分的分数越多,拼起来的形体越近似于长方体。

2、通过以上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平均分的分数越多,每分扇形的底面就越小,弧就越短,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就越近似于一条线段,这样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长方体。

3、推导圆柱体积公式。

小组讨论: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而在推导过程中,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师: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用字母公式,怎样表示?

板书:V=Sh

4、算一算:已知一根柱子的底面半径为0.4米,高为5米。你能算出它的体积吗?

要求这根柱子的体积,要先求什么?

请你先求底面积,再求体积,自己试计算。请生板演。

活动三:试一试。

1、一个圆柱形水桶,从桶内量得底面直径是3分米,高是4分米,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升?

正确理解题意,自己完成。

说明:求水桶的容积,就是求水桶的体积。想一想先求什么?

2、一根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10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先求底面半径再求底面积,最后求体积。

已知底面周长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吗?必须先求出什么?

作业:

《指导丛书》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第五单元认识比的起始课,在遵循教材编写原理的基础上,对教学题材进行了重组,提供现实背景,改变呈现方式,让学生在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和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关于比的基础知识,能够发展学生对除法和分数的认识,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领略到发现的乐趣与数学的美。

三、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

四、教学难点:经历建构比的意义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探究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比的意义在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同时这个意义概括得又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什么叫做比。为了让学生能真正体会到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些各有侧重点,同时又互相关联、循序渐进的例题。在学生对比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再概括比的意义,这样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比的意义。

1.教学同类量的比,分四个层次进行。

首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身高,引导学生对两个同类量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已有知识与经验认识到,用减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相差关系,用分数或除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这里认识的比则专门框定于后一种情况,这样可使教学建立在一个清晰的前提条件下。

其次又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比,使学生体会到比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又一种数学方法。在理解9比17和17比9的不同意义时,帮助学生明确比是一个有序的概念,这样的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显得层次清晰,条理有序。

接着,我请学生利用课前谈话中提到的身高信息,结合卡通人物的身高,再来说说比。一是给学生说的机会,让他们会说谁与谁的比,二是引导学生发现,同类量的比较先要把单位统一以后才能比。

最后,让学生举一反三,列举生活中比的例子,通过交流,让学生感受比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教学不同类量的比。

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来引入,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两个不同类量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然后再举路程与时间的比,进一步完善对比的认识。最后通过观察板书,让学生概括出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这一意义。

(二)放手让学生自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较多,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还要学会比的读写、比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的方法以及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等,这么多的内容,如果全部由老师教给学生,就会显得多、杂,并且枯燥。考虑到这些内容的难度不大,学生能够通过看书自学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完比的意义后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所学所想,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能拓展课堂的宽度,同时也使教学重点得到强化。

在交流时允许学生无序交流,但对应的练习要相机出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发展他们的能力。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我是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来完成的,在交流完比的后项不能为0后,让学生分析一场足球比赛,两个队的比分为2比0。这个比与我们今天学的比相同吗?它的后项为什么可以是0?让学生从矛盾、冲突中领悟两者的差别。又如巩固练习第一题,书中将它放在例1的下面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这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此处进行了重组,将它放到交流完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之后,这样处理既巩固了这三者的关系,又加深了学生对比的意义的认识。练习第2题,一方面巩固新知,另一方面在汇报过程中,发现比与比值的不同,引导学生寻找比值可以是分数、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抓住契机,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最后的实践运用中,主要联系人身体上的数学问题来展开研究,让学生在观察、估计、实践中欣赏到数学的美,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这个过程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又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数学思考能力。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读一读,了解人身体上的两个1比1,由于比较易懂,所以请学生自由读,借此机会活动一下。

2.体重与身高的比。在前面的新课教学中已经涉及这一知识,但前面只是初步理解体重与身高也能用比来表示,这时再次让学生计算体重与身高的比值,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比和比值的意义。

3.头长与身高的比。先让学生看夸张的漫画,在笑的过程中回味、探索人体的比例,此时相机介绍不同时期人的头长与身高的比。

4.黄金比。借助多媒体的图、文、声、色来展示迷人的黄金比,令人赏心悦目。这个过程既加深了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又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数学思考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的:掌握数的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重难点: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1、导入:

前面已复习了有关数的意义、改写及大小比较等方面的内容。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复习有关数的性质内容,先复习数的整除。

2、整除

出示:某车间26人,平均分成2组,每组多少人?

1)怎么列式?262=13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2)26能被2整除吗?用手势表示。为什么?符合整除的条件

什么叫整除?也就是整除的意义是什么?

1.55=0.3是不是整除算式?必须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还有什么条件?

除数也是整数,有没有什么限制?可不可以为0?除数不能为0。

3)1.55=0.3不是整除算式,是什么算式?除尽算式。整除算式除尽了吗?

可不可以说整除是除尽中一种特殊情况?说明除尽是包含整除这种情况的。

判断:整除是除尽。除尽是整除。

4)在26能被2整除的前提下,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2能整除26。

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整数b能整除整数a。(b0)

3、约数和倍数

1)26能被2整除,26是2的什么?倍数。2是26的什么?约数。

找概念。同意吗?手势表示。

什么叫约数?什么叫倍数?学生说。

2)能不能说2是约数,26是倍数?应该怎么说?

2是26的约数,26是2的倍数。说明什么?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你还记得哪些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的概念?学生说说。

在什么前提下才有约数和倍数的?整除

4、倍数

1)从262=13这个式子中,可以看成26是谁的倍数?2的倍数还有吗?你还能说出2的倍数吗?有多少个?最小的倍数是几?也就是它的本身,对不对?有没有最大的倍数呢?

2)从262=13这个式子中,可以看出26不仅是2的倍数,还是谁的倍数?

26既是2的倍数,又是13的倍数,那么26是叫2和13的什么倍数?

找概念,同意吗?

什么是公倍数?能不能26是公倍数?要说清什么?26是谁和谁的公倍数。

说明什么?相互依存

3)2和13的公倍数是不是只有26一个呢?还有哪些?

举例。你还能举出更多的2和13的公倍数吗?有多少个?

在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是哪个?

在这些公倍数中,还有没有比26更小的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这些公倍数中,26这个最小公倍数和其它公倍数之间有什么样关系呢?

在2和13的公倍数中,你能找到最大的公倍数吗?找找试试。

能找到最大的公倍数吗?说明2和13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怎么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什么方法?短除法

4)判断: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5)小结:

依据262=13,请运用整除、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来说明等式中各数之间的关系。

5、约数

1)我们说26是2的倍数,2是26的约数,除2以外,26还有其它的约数吗?

26还有哪些约数?1、13、26。还有吗?有多少个?无数个吗?有限个数

可以怎么样找到它的所有约数呢?你有没有好办法?

可以成对找,从小到大找。

这些约数中,最小的约数是几?最大的约数是几?可以说最大约数是它本身?

2)前面说过,在一个数的倍数中,最小倍数是它本身,现在一个数的最大约数也是它本身,那么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和最大约数是不是相等的?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和最大约数都等于多少?它本身

3)26有约数1、2、13、26,那2有哪几个约数呢?13有哪几个约数呢?

其中,1既是2的约数,又是13的约数,我们可以说1是2和13的什么?

找概念。

什么叫公约数?26有没有公约数?一个数能不能说公约数?

公约数至少是几个数之间的关系?

4)26和2的公约数有哪些?最大的一个叫26和2的什么?

最大公约数。找概念

什么叫最大公约数?26和2的最大公约数是几?

怎样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用什么方法?短除法

26和13的最大公约数是几?最小公约数是几?

6、互质数

1)2和13存在公约数吗?是几?有最大公约数吗?是几?

2)2和13只有公约数1,也就是最大公约数是1,我们说2和13是什么关系的两个数?互质关系

2和13叫什么数?找概念

什么叫互质数?能不能说2是互质数,13是互质数?说明什么?相互依存

3)举出具有互质关系的两个数

7、质数和合数

1)26有几个约数?2呢?13呢?

按照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类?哪几类?质数、合数

像2和13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叫什么数?

什么叫质数?谁是质数?还有其他的质数?自然数中最小的质数是几?

说说怎样的数是合数?哪个数是合数?

举出其他的例子。自然数中最小的合数是几?

从约数的个数来说,质数和合数分别是怎样的数?

2)小结:质数只有2个数(1和它本身),合数至少有3个约数。

3)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对吗?

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可以分为哪几类?(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8、分解质因数:

1)把262=13改写成26=213,2和13都是质数,2和13叫26的什么数?

质因数应具备什么条件?2和13是质因数,对吗?应该怎样说呢?

说明什么?质数不能单独存在,依靠于哪个概念?合数

2)把26写成2和13这两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叫什么?写成一个怎样的形式?

213=26是不是分解质因数?

9、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1)26能被2整除,除了26,还有许多能被2整除的数,如:2、4、6、8。

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

2)还有什么看个位就能确定能否整除?有什么特征?

3)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4)根据能否被2整除,可以把自然数分为哪几类?奇数和偶数

怎样的数是偶数?怎样的数是奇数?举例

5)判断: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就是偶数。

6)0能不能被2整除?0是不是偶数?

判断:0是任何自然数的倍数。

10、刚刚复习过的概念有哪些概念不能单独存在?

也就是两个数同时出现,相互依存。

哪些概念可以填入下图?

说明这些概念存在什么关系?(包含关系)

11、练习:

1)判断并改正。

①因为1.55=0.3,所以1.5能被5整除。

②1与任何自然数都互质。

③21.36能被3除尽。

④一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本身。

⑤一个自然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约数大。

⑥相邻两个自然数一定互质。

⑦一个质数与比它小的任何自然数都是互质数。

2)填空。

①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②1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3)求出16和24的最大公约数。

4)求出8、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

5)分解质因数:128=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的例2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课时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2、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渗透生活即数学的教学思想。

预习题:弄清什么是纳税?怎样纳税?纳税的意义是什么?

疑难点:分段纳税的有关知识。熟练地运用百分数进行纳税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了解纳税(幻灯投影出示)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xx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亿元。(进行纳税意识教育)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板书:纳税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5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学生读题。

提问:想一想,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我们怎样计算呢?

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3、做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200元的10%是多少?再加上5200元就是买摩托车共付的钱。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4、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一练。

三、同步练习

1、练习二的第1题

指名学生读题,让学生说明算式里的每个数据的意思。

18万和360万分别表示什么?那么这儿应缴纳的营业税应该怎样求呢?

学生讨论并练习。

四、拓展提高

练习二的第4题。

我国20xx年10月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超过部分不到500元的5%

超过部分是500元---2000元的10%

超过部分是20xx元---5000元的15%

********

李明的妈妈月收入1800元,爸爸月收入25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在这道题中,李明的妈妈应纳税的收入是1800元吗?为什么?全班展开讨论李明妈妈的纳税的收入应为多少元?税率是多少?那么爸爸的收入是2500元,应纳税额为多少?他的税率又是多少呢?

介绍分段纳税,最后让学生分别求出李明的爸爸妈妈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五、课堂回顾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2-3题。

六年级下册课件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牵扯到教学的所有环节都需要教案的支持,怎么才能快速写好一份优质教案课件?这里为您展现的是编辑从网络上归纳的“六年级下册课件”文章,欢迎您阅读本网页希望您会喜欢这个网站!

六年级下册课件(篇1)

师:同学们,春天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大家喜欢春天吗?

生:喜欢

师:如果说春天的美景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那么春天的雨就是这首歌曲中调皮动听的音符。老师这里有几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出示春雨图)这些图片美不美呢?咱们用课前收集的词语,谚语,或者诗句来描述一下春雨吧。

生:(预设:牛毛细雨,春雨绵绵,细雨如丝,春雨贵如油,青若笠,笠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这些词句都非常恰当地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咱们一起读读。(课件)

师:唐代大诗人杜甫也看到了一场春雨。那么诗人到底看到了一场怎样的春雨呢?今天咱们一起学习一首五言律诗《春夜喜雨》(板书课题及作者)请同学们齐读诗题。

师: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的这首诗呢?(出示背景资料)大家浏览一下,从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杜甫因为旱灾迁居成都,对春雨的喜爱。

师:你很会读书。从这里我们看出杜甫对这场春雨充满了/

生:喜爱

六年级下册课件(篇2)

一、爱的名言爱的故事

1、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你的记忆深处关于爱的名言是什么?

2、这节课我们将跟随作者的笔触细细品味一个爱的故事(板书:爱)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由哪两个小故事组成的?

二、爱的场景心的感受

(一)感受一份心情

1、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2-8自然段。(学生自读)

2、全班交流。

(1)在荒芜人烟地方,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

又冷又怕在冷风中发抖紧张地闭上眼睛

紧张绝望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

(2)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指读齐读

(二)品味一个场景

3、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哪一小节告诉了我们?(第4小节)

4、用心去读读文章的第4小节,让自己的心与文字一起跳动,把你的一份理解、一份感受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记录下来。

5、交流:你有什么感触?

(1)修车的卖力、不顾一切:

①难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

②冷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

③脏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

(2)生活贫困:

①没穿袜子

②前文中有几处地方地方可以看出乔依生活贫困的?(引读第1小节)

(3)关心老妇人、体贴细致

①坐进车里

②前文中还有表现乔依关心老妇人、体贴细致的?(引读第3小节)

③乔依为什么要关心老妇人?

6、风雪中的乔依――引读第4小节;热情的乔依――引读第4小节。

(三)感动一个人物

7、此时此刻在你的脑海中是一个怎样的乔依?

8、是呀,正因为乔依的助人是无私的,所以当老妇人给他报酬时,他――引读第6小节

(1)理解天经地义

(2)乔依把什么视为天经地义的?

(3)多么质朴的一段话,多么感动的一段话,带着这份感动朗读6、7小节。

三、爱的传递爱的真诚

1、老妇人是不是乔依所以往的那样,将爱心传递下去呢?自读9-11小节,出示填空题:

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突然想起了于是。提示: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2、此时此景正好被路过的记者琼斯看见了,他很奇怪老妇人为什么要留下一些钱悄然离去,于是对老妇人做了一个简短的采访,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团,同时记录了下来。认真阅读9-11自段,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前文,猜测一下琼斯的采访记录上会写下怎样的对话?

3、多么富有爱心的老人,多们感人的对话,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

四、爱的延续爱的升华

1、引读12小节

2、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1)乔依就是女店主的丈夫。

(2)乔依帮助了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3)生活贫困确充满信心(回环两次笑)

(4)这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五、爱的链条爱的感言

1、乔依帮助了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了女店主,乔依帮助了别人就是帮助快乐自己,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这就是爱之链,(板书之链)请你设计板书,设计爱的链条。

2、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只要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相信同学们此时此刻对爱有自己的理解,请你写一写,说一说。

六、拓展。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

(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描写时注意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3)要升华爱的主题。

六年级下册课件(篇3)

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例的应用,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了正、反比例的意义并学会解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通过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

用正、反比例解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从题中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积)是一定的,从而判断这两种量是否成正(或者反)比例,然后设未知数X,比例解答,判断过程也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

数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判断题中数量成何比例,根据相等关系列出关系式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正、反比例的应用,因此通过本小节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正、反比例的意义的理解,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的量。

二、探究新知

学习例题正、反比例的应用题。学生在已学过的四则应用题中,实际已经接触只是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答,因此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用已学过的方法解答:再引导运用新知做这样用移类比的转化思想进行教学,使新知识不新,旧知识不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让学生用以前方法解答,然后问:这道题里有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引导生判断两种量的比例关系,再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解答,这样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又揭示了与旧知识的联系。

三、新课小结通过例题的讲解,学生总结用比例解答应用题关键?

四、练习提高

1、基础练习

2、判断说理不解答

3、变成练习

五、本课小结六、效果预测

本节课学会找两种相关联的量,并学会判断这两种是否成正、反比例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年级下册课件(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家醅、一马当先、挑剔、炮制、顾名思义、兴高采烈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

运用。

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概况。

3.了解作者故乡杭州一带的新年习俗,领会文章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声传情,领会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蕴。

2.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

●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生活、诗一般的童年,激发学生珍惜花样年华,追求诗意人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乡怀旧之情。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孩子们对于新年总是有许多丰富的感受。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交新年家庭录像带并播放,引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营造教学氛围。

2.朗读教学法。朗读是领会文章情致的最好方法。教师宜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如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练读;学生表演朗读;个体读、集体齐读等方式。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

蕴涵的情感和意蕴。

3.讨论点拨法。

4.品读鉴赏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录像机、录像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激发生活经验,创设阅读氛围;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合作研讨,领略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蕴;品读课文,鉴赏作品诗化的语言,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延伸

拓展,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作品。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琦君,当代最有名的台湾女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以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琦

君说童年》想必大家都看过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其中的《春酒》。

设计(二)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是极喜庆的字眼。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准备些象征来年幸福、美满的东西,如春糕、春馍、春酒等。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

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二、激发生活经验,创设课堂氛围

1.课前,学生提供新年家庭录像带,教师选择精彩片断播放,创设浓浓的课堂氛围,师生一齐步入

第一个教学环节都来看我过春节。

2.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步入第二个

教学环节大家都来说新年。

3.教师总结并提示:我国浙江温州一带是如何过年的,请听琦君为我们讲述的过年的故事《春酒》。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沉浸在作者娓娓的述说中。

教师强调需要积累的字词。

(多媒体显示)

家醅(pēi)炮制(po)挑剔(t)

一马当先:作战时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2.学生默读,体会文中深情。

3.学生大声读课文,力求读得顺畅,读出文中的情感。

4.选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范读,其余同学点评。

四、精读课文,合作研讨,领略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蕴、作者的思想情感

多媒体依次显示各个讨论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然后集体交流。

1.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明确:文章主要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如今自泡八宝酒等四件事。

本文的构思非常精巧。作者在文末巧设文眼,却又不露痕迹,作者把许多有关的片断汇集于家乡的味道这个焦点上:农历新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我一马当先地作为母亲的代表前往家家户户喝春酒,乡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许多年之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这一切都

围绕家乡的味道展开。

2.作者回忆儿时过年、喝春酒、喝会酒这几件事,有何意义?

明确:这几件事显示了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民俗之美:新年虔诚地迎神拜佛,有诸多禁忌,添了几许神秘;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兴奋、快乐;家家邀饮春酒、贺喜道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

人情之美:家家户户轮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大家起会捐助;正月里会首置酒表示酬谢,母亲让出花厅供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人助兴;此时灯火通明,

人人兴高采烈。寥寥几笔,淳朴的民情便流淌开来。

3.文章结尾写道: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

怀念的仅仅是家乡春酒的味道吗?

明确:作者在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

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4.教师总结引申:琦君散文中的童年记忆、故乡怀想是那样的美,儿童圣洁的心灵,乡民美好的生活情趣,似乎轻笼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光辉。她曾经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

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五、品读课文,鉴赏精彩的语言

教师提示:找出你喜欢的语句,把它推荐给大家,并说明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

家。比喻新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新年儿童情不自禁、乐不可支的情形。

生2: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运用语言描写,刻画出一个

善良、大度、充满灵性而又慈爱温柔的母亲形象。

六年级下册课件(篇5)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负数课后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下30C记作()0C。

2、在数轴上,-3在-2的()边。

3、将下面的数填在适当的()里

1.65-15.7234096%

(1)冰城哈尔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度。

(2)六(2)班()的.同学喜欢运动。

(3)调查表明,我国农村家庭电视机拥有率高达()。

(4)杨老师身高()米。

(5)某市今年参与马拉松比赛的人数是()人。

4、在○里填上>、

①-5○152○+2.52.4○-2.4-○-

②-5○-2 1.5○ 0○-1.5 -○-

③-3○0.36○-6.5-0.5○0.51.3元○1.30元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0是正数。()

2、+4、+12是正数,-3、-21是负数,5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负数都小于0。()

4、婷婷向东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她向北走100米,就记作-100米。()

六年级下册课件(篇6)

设计思路

一、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这次习作练习――写一篇新闻报道,写作素材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学生有所观察,有所经历,有所体验,从取材方面来看是易于动笔的。这次习作的目的也十分明确――为学校广播站或黑板报写一篇报道。

二、学科融合,开发资源

在这次写作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和体育教师进行协作,请体育老师指导学生开展一次比赛(如:拔河、跳绳、踢毽、篮球赛等)。比赛之前,教师要做精心的布置,在比赛过程之中,要让学生搞清比赛规则以及相关的专业术语,以便在写作中进行准确的表达。这里需要注意-点,比赛中要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比赛,不要刻意进行相关的习作指导,要把整个比赛过程都作为本次习作教学的资源来看待。

作前准备

习作之前,与体育课老师共同策划一次体育比赛,如:拔河、跳绳、踢毽、篮球赛等等。请体育老师讲清比赛的规则和相关的专业术语。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比赛的过程,特别是对比赛的结果一定要记清。

导写过程

一、引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张老师听说咱们班昨天下午举行了一次拔河比赛,他很关心这件事。他建议我让同学们把这件事写下来,准备在校广播站播出,以此来号召更多的班级、同学加入有意义的体育锻炼之中。你们有兴趣吗另外,咱们班的黑板报也急需要三篇新闻稿。你想试试看吗(板书:新互闻报道)

二、质疑――例文引路

1.大家知道这篇文章该怎么写吗引导学生自由交流。

(这里可以让学生充分放谈,对于乏学生中所谈的一些错误观点,教师相机进行小结,并将某些学生的错误观点当作下一步教学的一种资源。)

2.有人说我把昨天比赛的整个过程详细地记述下来,有人说我选择一两个人物重点写写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还有人说我准备着重写写自己在比赛中的感受。广播站的张老师预计到同学们会这样来写新闻报道,因此他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篇新闻报道的例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读读这篇新闻报道,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

出示例文――《我市第九届小学离生男子篮球比赛结束东城小学男篮获得冠军》,引导学生自读,感悟新闻报道的写法。

3.自主交流:说说这则体育新闻报道是怎么写的,有什么特点。

师生讨论:

要点之一:这则报道的题目长,把这则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写出来了。

要点之二:报道的开头,就交待了争夺冠亚军决赛的结果,接下来才写比赛的大体经过,最后又补充了获得第三、四名的学校。作者这样写是因为:这是新闻报道,人们最关心的是事情的结果。知道了结果,才会寻根问底,了解细节。

4.补充例文:课前,许多同学搜集了不少有关体育方面的新闻报道,可以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在学生的交流中,加深对新闻报道的感性认识。)

5.现在,请你想一想如果我们就写昨天的那场拔河比赛,这篇新闻报道该怎样来写呢

师生讨论:

第一、题目要醒目。一篇报道的题目可长可短,但一定要醒目,要能把这则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概括出来,一下子吸引住读者的目光。

第二、内容要清楚。一篇报道通常首先要写清比赛或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结果;接着要写清比赛或活动的过程;若是有必要,在报道的最后再交待与本次比赛或活动有关的问题,点明意义。

第三、语言要简洁。报道不同于一般记叙文,它的语言应简洁并且规范,一般不需要展开描写、抒情、议论,只要实事求是地把事情的本来面目原原本本地反映出来就行了。

三、写作由说到写

1.口述报道:请你根据新闻报道的要求,自由说说昨天的那场拔河比赛。

2.指名学生口述。

3.围绕新闻报道的要求,师生简评。

4.鼓励学生认真构思,仔细推敲,写出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

四、交流推荐发表

1.四人小组逐篇交流,推荐优秀习作准备在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推荐优秀习作给学校广播站或班级黑板报。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新闻报道的写作,今后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若是发现了值得报道的事情,就可以自觉地拿起笔来,给学校的广播站、班级黑板报,甚至各种报纸踊跃投稿!

习作点评

我校六(3)班拔河比赛激烈精彩第四小组以智取胜

林梦溪

昨天下午第三节课,在我校塑胶跑道上,六(3)班的四支拔河参赛队,经过四十分钟的激烈角逐,第四小组最终以智取胜,获得冠军。

这次比赛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参赛队,各队选取十位选手。比赛在体育老师的哨声中拉开了帷幕。第一轮比赛,第一小组凭借着队员的身高和体重优势,轻松战胜了第二小组,进入了决赛。第四小组则凭借着自己的团结一致,十人拧成一股绳,战胜了实力不菲的第三小组,也进入了决赛。

扣人心弦的决赛开始了,第一小组和第四小组双方队员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还没等哨声吹响,两支队伍就较上了劲。第一回合的较量,由于第一小组站位好,步伐稳,取得了第一局的胜利。第二局的较量更加激烈,双方在中线区域内来会拉锯。第四小组耐力更强,经过长时间的僵持之后,突然发力,一举获胜。决胜的第三局,第一小组把身强体壮的大力士全安排在前力一,而第四小组却把自己的重兵埋伏在后方,双方不仅在斗勇,而且在斗智。结果第四小组两胜一负,以智取胜。赛后,体育老师作了简短小结。这拔河比赛在下课铃声中圆满地结束了!

简评:

这则体育新闻报道开篇以凝练的文字,把时间、地点、人物、比赛结果介绍得清清楚楚。在报道的第三自然段中,习作者对决胜局的三场比赛的记述,用词准确,要言不烦。特别是拉锯重兵等词语的传神使用,使得报道这种体裁的文章,在庄重之中不失活泼。

六年级下册课件(篇7)

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

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师:是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

4、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确乎、涔涔、头脑胀痛、潸潸、凝然、徘徊。

5、练习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

6、练习把课文读熟,指名读给大家听。

7、你对课题怎么理解的?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2、画出感悟深的句子,在能读懂的句子旁边写写批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

4、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500字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500字”,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1

《琥珀》第二节采用了“篇末入手”、“逻辑提问”、“由果溯因”的变序教学法和电化教学手段,这种方法可以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求知心切,积极性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大有好处,既解决难度较大的科学知识,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所设计的配音、影片巧妙。随着生动的解说词与逼真动化影像的展现,将每个小读者引入古老的森林进行遨游,小小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是: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字有形、五彩鲜明、形象具体的情景,寓教于乐,充分体现了观察表达的教学要求。能遵循儿童心理学规律,运用认识论进行教学,通过幻灯投影,使学生初步感知,继而默读全文,给予材料的复现,加深感性认识,再通过表达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的课教学设计,即使学生学懂了琥珀形成的过程这个重点,而且也突破了琥珀的科学价值这个难点。

精心设计了活动幻灯片、录音等,创造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视听形象,加强语文信息刺激,使学生眼、耳、口、手协调识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理解,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爱自然、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中学生的朗读训练不够, 应多指导。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2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3、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激发同学们的同情心及对黑暗社会制度的痛恨。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激发同学们的同情心及对黑暗社会制度的痛恨。 教具准备:幻灯片

1、师:同学们你们几岁了?你觉得你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去看看一个九岁小朋友的童年生活。上课前,我想先考考大家,(板书:诃),这个字谁认识?

师:他是世界文学天才,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 齐名被称为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凡卡》就出自这位文学巨匠之手。今天,我们跟随世界文学巨匠、小说天才契诃夫,走进他的作品《凡卡》,请齐读课题。

(1)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不知道生字词掌握的怎么样?这是文中的一部分词语,请大家先试着读一读。

出示课件2:生锈、摩平、揉皱、玛瑙、蘸墨水、毒打、撇嘴、抽噎、搓手、匣子、叽叽喳喳、吭声、伊人、打搅

(2) 指名认读,指导认识多音字“摩”,认识“楦头”

师:字词大家掌握的不错,那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这篇文章讲件什么事情吗? 板书: 凡卡写信

除了写信,还有其他的内容吗?

师:在叙述的过程中穿插回忆这种写法叫插叙。 信写好后还要去―― 板书:凡卡 写信 回忆 寄信

师:你们看,这么长的一篇课文,我们用简单的几个词语和一些符号就理清的脉络,同学们以后还会读到更多的长课文,你也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来理一理文章的脉络。

3、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从课文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凡卡?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把深深触动你的地方划出来,可以在旁边作批注。

【设计意图】此环节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并且以“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凡卡为切入点”,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到体会凡卡的艺术形象上。

从课文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凡卡?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 师: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你感受到什么?

老板凶残,凡卡悲惨。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老板的凶狠或你认为怎样的打才算毒打?请注意一些关键性词语

看着老板的这些动作,你想说什么?(学生发言:老板残忍、凡卡可怜) 师:你感到怎样?(气愤)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师:鞋店老板下这么重的手打一个只有九岁的孩子,小凡卡到底犯了什么错?(给小崽子摇摇篮睡着了)

师:就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凡卡就被老板揪着,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一顿,那大事呢?真是难以想象。

师:在冬夜里,睡得迷迷糊糊的九岁的凡卡被老板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一顿。老板为什么不马上打?要揪着拖到院子里去打?

师:此时此刻,你们的感受也许是伤心,也许是愤怒,也许是痛苦。用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吧。

(2)学习凡卡第二处挨打。

师:凡卡这一次因小事被揍,让我们看到了他悲惨的学徒生活,但这仅仅是开始。凡卡这还是被打得轻的呢?被老板打得最厉害的一次,你们看到了吗? 学生读:“被老板用楦头打晕”。

出示课件4:

有一天,老板拿楦头打我的脑袋,我昏倒了,好容易才醒过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师:老板用什么打凡卡的。(楦头)楦头是什么?楦头做鞋子的模型,一般由木头做成。谈谈你的感受。(老板凶残、没有人性……)

师:九岁的凡卡居然被老板打得昏了过去。谁还想读 ?

师:可怜的小凡卡,他在鞋匠家过着怎样的日子啊!正如他给爷爷倾诉的那样,齐读: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3)学习凡卡第三处挨打。

出示课件5:

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师:九岁的凡卡的脸是很嫩的。再看看老板娘的动作(戳),而且是“直戳”,不停的“戳”。你想对老板娘说什么?

师:在鞋匠家里,凡卡要被老板打,要被老板娘打,有人同情他吗?不但没有同情,而且――(伙计还捉弄他)

师:可怜的小凡卡,小事挨打,大事更要挨打,被老板打,被老板娘打,还要被伙计捉弄挨打……每一天,他都是怎样捱过来的啊!

2、你还看到一个怎样的凡卡。学习凡卡“挨饿”部分:

师:凡卡在鞋匠家的悲惨遭遇,只是挨打吗?他还有哪些遭遇触动了你。(挨饿)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吃的呢,简直没有)

师:九岁的凡卡,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连饭都吃不饱,这个时候你看到的凡卡是什么样子的。(学生: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又瘦又小……)

师:凡卡是如此的饥饿的,老板们却是大吃大喝。如此的反差,多么的让人气愤啊!带着你的体会,把这一部分读一读。

3、你还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凡卡?学习凡卡“挨冻”部分:

为什么在鞋店里做学徒却连鞋子都没有?(鞋店里最不缺的是鞋子,但凡卡却没有鞋子,鞋店老板根本不把凡卡当人看。)

师:在寒冷的冬天,连一双御寒的鞋子都没有。那其他东西他有吗?(没有) 凡卡有的只是挨打、挨饿,挨冻。

4、你还看到一个怎样的凡卡?学习“凡卡乞求”部分: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的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师:男孩子们,你们能体会到受尽虐待的悲伤的小凡卡的心情吗?用读表达出来吧。男生读。

女孩子们,你们现在就是可怜的受尽欺辱的可怜的小凡卡,你多么想亲爱的爷爷帮帮你啊!女生读 。

5、总结凡卡的生活状况:

师:同学们,凡卡在城里鞋匠家过的是什么日子,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板书:悲惨、死路一条)

(设计意图:“你从课文中看到怎样的凡卡”这一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书,进而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感受他悲惨的遭遇。)

6、填写小诗,升华情感:

师:凡卡在鞋匠家受尽了虐待。但是,他却无法向人倾诉,他只能把所有的

痛苦埋藏在心里。现在,让我们结合自己的感受,填写这首小诗。

热闹的莫斯科,有那么多人,

繁华的莫斯科,有那么多东西,

在这______的圣诞前夜,

我听见,

他___地叹了口气,

我知道,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的训练,学生将全文串联起来,进一步感受到了凡卡命运的悲惨,说出学生的心里话,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进一步地升华。

四、回忆家乡,感受家乡的快乐美好:

师: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凡卡遭受的苦,难道这个9岁的孩子生活中就不曾有快乐吗?(和爷爷在一起,凡卡快乐 板书:快乐)

师:朗读13自然段,和爷爷砍圣诞树。读出凡卡的快乐。

师:乡下的凡卡多快乐呀,可是爷爷为什么要把他送到城里?

出示课件8、

“爷爷是个瘦小的老头儿,六十五岁,老是笑眯眯地眨着眼睛。白天,他总是在大厨房里睡觉。到晚上,他就穿上宽大的羊皮袄,敲着梆子,在别墅的周围走来走去。”

师:请同学们迅速默读这段文字,从字里行间寻求答案,你感受到了什么? (爷爷那么老,睡在厨房,挨冻守夜,凡卡在爷爷那里,更要挨冻。)

“要是我做错了事,您就结结实实地打我一顿好了。要是您怕我找不着活儿,我可以去求那位管家的。看在上帝的面上,让我擦皮鞋:要不,我去求” 师:读了这段文字,你又能感受到什么?

师:爷爷在乡下挨冻,挨饿,凡卡在乡下更苦,也是死路一条。但是和爷爷在一起的生活与在莫斯科的遭遇相比,这里还有爷爷的爱护,所以相对来说还是很快乐的。进一步说明了凡卡的悲惨生活!于是,他要写信给他唯一的亲人爷爷,乞求爷爷把他带回去。

【设计意图】文中插叙部分的基调是“乐”,但却处处暗示了“苦”,暗示了凡卡希望的破灭。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文字背后暗示的深层含义,激起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

师:凡卡把自己的心愿装在信中,写上“乡下爷爷收”,信爷爷收到了吗?爷爷会来接他吗? 师:我认为最撼动我们心灵的地方就在这里:“乡下 爷爷收”,为什

师:这是一封永远在信封里装着的、倾诉自己苦难的信。他的爷爷永远不可能收到。他满怀的期望、无限的期盼和痛苦,无人知晓,只能在梦中梦到爷爷。他不能解脱,也不能逃脱,他可能真的要死了。这是最悲哀之处。这也告诉我们,当时凡卡这样的孩子,他们的灾难是无穷无尽的。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读得凄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在沙皇统治下的凡卡只有死路一条。但今天的我们梦才刚刚开始,让我们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吧。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凡卡说吗?凡卡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续写本课。

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凡卡》一文注重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联想及周围的环境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生字词,弄清了文章的脉络,知道全文以“凡卡写信”为线索,穿插回忆为依托来展开叙述的。在此基础上让同学们通过朗读交流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本文结构复杂,我以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凡卡”为切入点,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在确定凡卡给爷爷写信叙述苦难的学徒生活为文中的主线后,引导学生讨论凡卡受尽哪些折磨?抓住凡卡的四次挨打,为什么挨打?怎么挨打的?进而体会凡卡的非人生活。

整节课把读书的权力交给了学生,借助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描绘的感情氛围,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情感的贯通。特别是在学习最后一段时,当学生逐渐明确凡卡的信不会寄到爷爷手中,而爷爷即使收到也不会来接他时,学生在轻轻地读,把沉甸甸的悲伤却是的表达了出来。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3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曾经无数次地读过这篇童话,因此导课就显得特别重要。所以,在设计导课语言时,要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正好课后有一首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因此我就地取材,先引导学生朗读这首小诗,让学生懂得小作者刘倩倩同情卖火柴的小女孩,她要把自己所得到的东西留给小女孩。然后我再问学生,当你再一次朗读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你想给小女孩说什么话或者给予小女孩什么呢?这样学生兴趣被激起,重新投入到课文中细细品读。在交流的时候,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小女孩命运悲惨,要是生活在我们的中国就好了;有的说丹麦国家人与人之间没有亲情、温情;还有的说如果当时自己在场,一定把女孩请回自己的家……总之,学生畅谈了各自的感受。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故事中,重点朗读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部分。熟读之后,老师引导学生精读第四自然段(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段落),讨论小女孩为什么会在火柴的亮光中看见火炉?许多同学马上用“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来回答,赵琳同学还抓住“终于”这个词语进行分析,小女孩由不敢擦燃火柴到敢擦燃火柴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的,是因为她实在忍受不了极度的寒冷。我马上针对赵琳的善于动脑思考问题这一点,在班里鼓励他。课堂气氛挺活跃,都在随着老师的引导积极思考回答。其余四次擦燃火柴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学,老师引导学生读悟结合,把幻象和现实对比朗读,感悟小女孩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领会作者安徒生对小女孩寄予的深深同情。

最后,我问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小女孩的命运如此悲惨呢?”同桌议论之后,纷纷回答,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天气冷、人情冷的句子,深刻领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不仅是恶劣的天气,特别是那冷漠的人情夺取了小女孩幼小的生命。从而引导学生体会我们祖国的美好,通过和小女孩比童年,更加认识到自己的生活幸福,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模板1500字通用8篇


教师像一座通向知识海岸的长桥。现在的教师已经习惯于用教案辅助教学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你懂得教案的结构吗?88教案网推荐你不妨读一下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模板,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模板 篇1

教学片断:

师:哪些同学知道3/103的计算结果?

(绝大多数学生举起了手,部分同学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9/10。)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我从书上看到,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只要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就可以了,分母不变。所以,33=9,分子是9,分母仍然是10,结果就是9/10。

(举手的学生都点头表示同意生1的发言,有个别学生表示是从课外数学班的学习中了解到的。)

师:老师也同意用这个方法进行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对于这个内容,大家还有什么疑问?

生2: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不和3相乘?

师:多好的问题!(这个问题正是理解算理的关键。)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几分钟以后,许多同学举起了手。)

生3:我是这么想的:3/10表示3个1/10相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所以分母不变,只计算分子3+3+3,也就是33就可以了。

师:你能抓住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从而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真好!

生4:3/10里面有3个1/10,3/10的3倍就是有9个1/10,也就是9/10。

师:你对分数的计算单位以及分数单位的个数理解得很透彻!

生5:如果将3/10的分子和分母都乘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结果还是3/10,而不是3个3/10。

师:生5从反面给我们讲明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谢谢你。

生6:我认为3/10等于0.3,0.33等于0.9,也就是9/10。所以,3/103等于9/10。

生7:我想给大家举个例子说明3/103等于9。老师拿来10支粉笔,每天用去3/10,也就是3支,三天用去9支,也就是用去这些粉笔的9/10。

师: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数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反思]

在这一片断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问题的研讨和解决之中,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反思这一教学过程的成功,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

在第一次教学《分数乘整数》之后,其实班里已经有许多学生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如果再按照一般的教学程序(呈现问题探讨研究得出结论)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觉得这些知识我早就知道了,没什么可学的了。,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恰当的教学形式,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在教学时,我故意将分数乘整数的结论灌输给学生,省去了获取结论的研究过程,意在让学生问为什么。这时学生抓住这一质疑点,提出: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不和3相乘?接下来的教学就引导学生带着为什么去探索。由质疑开始的探索是学生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主动探索,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迫不及待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疑问。

二、实现教学学习的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都是从自己特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来构建知识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孩子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视角。在本节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有的学生通过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理解,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有的学生通过计算分数单位的个数来理解;有的学生讲清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只能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还有的学生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同样得到了正确的结果;也有的学生通过生动的数学实例进行了分析。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包或教师在内的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学生按照我们成人的或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那些单一的、刻板的要求只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模板 篇2

优点:

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重点是体积公式的推导。公式导出后,如何进行计算应用。我让每个学生都经历“猜想估计———设计实验验证———发现算法”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适当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V=1/3Sh,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然后,利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印象。

不足:

1、学生对公式推导过程理解有困难,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中“1/3”的理解不深入,虽然学生的学习用具是固定的,但是他们所采用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

2、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公式计算时往往丢失“1/3”,单位名称用错,体积单位用面积单位。

再教设想:

1.为了避免单位名称的错误,可在课前复习中设计单位换算的填空题,辨析题等。例如:1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00平方厘米=1立方分米。

2.在学生利用学具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应放手让学动手动脑自己解决,但动手之前一定要把任务布置清楚,让孩子们自己发现圆锥与圆柱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模板 篇3

[教学片断]

师:你们知道3的计算结果吗?

(绝大多数学生举起了手,部分同学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么计算的?

生1:我从书上看到,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只要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就可以了,分母不变。所以33=9,分子是9,分母仍然是10,结果就是。

(举手的学生都点头表示同意生1的发言,还有个别学生表示是数奥班的学习中了解到的。)

师:老师也同意用这个方法进行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对于这种计算方法,大家还有什么疑问?

生2: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不和3相乘?

师:问得多好啊!看来你是经过积极思考的。(这个问题正是理解算理的关键)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几分钟以后,许多同学举起了手。)

生3:我是这么想的:3表示3个相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所以只计算分子3+3+3,也就是33=9就可以了,分母仍然是10。

师:你能抓住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从而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真好!表扬!

生4:里面有3个,3个的3倍就是有9个,也就是。

师:你对分数的计算单位以及分数单位的个数理解得很透彻!

生5:如果将的分子和分母都乘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结果还是,而不是3个。

师:你从反面给我们讲明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谢谢你。

生6:我认为等于0.3,0.33等于0.9,也就是。所以,3等于。

生7:我想给大家举个例子说明3等于9。老师拿来10支粉笔,每天用去,也就是3支,三天用去9支,也就是用去这些粉笔的。

师: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数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生8:我是通过画图得到的结果。先画一个长方形,把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表示,我涂了3个,得到。

师:用画图法分析题意,也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你很会动脑!

[反思]

在这一片断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问题的研讨和解决之中,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反思这一教学过程的成功,主要原因是:及时调整策略,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设计教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遵循3备原则,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在教学《分数乘整数》之前,其实班里已经有许多学生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如果再按照一般的教学程序(呈现问题探讨研究得出结论)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觉得这些知识我早就知道了,没什么可学的了。,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合理的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方法、形式,充分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在教学时,我故意将分数乘整数的结论灌输给学生,省去了获取结论的研究过程,意在让学生问为什么?。这时学生抓住这一质疑点,提出: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不和3相乘?接下来的教学就引导学生带着为什么去探索。由质疑开始的探索是学生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主动探索,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迫不及待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疑问。极大的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创新的火花在学生激情发言中迸发。

案例背景说明:本人执教的六年级2个班,其中六(4)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课外知识丰富,学生活泼好动,课堂气氛活跃,发言积极,常常有一鸣惊人的表现。故在教学中,我及时调整了策略,对2个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形式。即在给同轨教学班中的一个班上这节课时,按照通常的做法。先复习了乘法的意义,然后引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通过几个相同的分数相加引入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教师步步铺垫,学生学起来可以说没什么困难,但课堂上却气氛沉闷,课下问原因,学生们说:老师,我们早就会了,听着觉得没什么意思。,所以作者在给另一个班上课时作了调整,于是就有了上面这个案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模板 篇4

一、教学内容:九义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107和108页例1和例2。

二、设计意图:

1:百分数、小数、分数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可以互相转化,本教案的设计也正是围绕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教学的。

2:通过复习准备,学生先明确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以及分母是100的分数如何改写成百分数,为下面学习做好铺垫。

3:在例题的教学中,突出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在引导。让学生利用自己知识思考怎样互化,再归纳出互化的方法,对于比较难掌握的分数化百分数时除不尽的情况,采用了逐步提问的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4:在练习的设计中,练习可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为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全班学生都要完成,选做题、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尽力完成,针对学生易错的几种情况设计选择题在选择的过程中纠正,以避免学生在互化过程中出现错误。

5: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较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讨论与交流等学习活动,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积极参与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学习活动,体验互化方法的多样性,并获得成功体验。

4、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方法。

5、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

(二)教具准备:自制相关课件。

(三)教材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的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小数来进行,而求百分率,又要把计算的结果化成百分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就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师生通过玩游戏吸引学生注意、融洽师生关系。

1、复习引入

(1)小数化分数,再说一说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0.21.50.3751.25

问:要把小数扩大100倍(缩小10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指名说(目的:为后面的移动小数点作准备)

(2)分数化小数,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课件出示题(指名化)(强调: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3)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课件出示课题(指名改写)

启发思考观察:百分数有什么特点(分母都是100的分数可以直接转化成百分数)

(4)观察课件出示的图,填空。

指名说0.25=25/100=25%说明了什么?(说明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可以互化)

2、教学新课

(1)学习例1。

a、出示例1,说说这几个小数的意义,再尝试化成百分数。

b、合作学习讨论:怎样把这些小数转化成百分数?

c、反馈讨论情况。

d、提问:是怎样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的?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观察与比较:0.2525%1.4140%0.12312.3%

提问:从左往右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请你与同桌说一说?

根据回答板书:小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百分数

注意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的大小不变。

强调:小数点移动时位数不够怎办?(同桌说,再反馈)

e、做一做:教材107页。

(6)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辅导学困生。讲评时学生要说出化法

(2)学习例2。

a、合作学习:教材108页例2。(优生帮助差生)

b、学习反馈。

提问:例2是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观察与讨论:27%0.27124%1.240.4%0.004

你还能发现其它的化法吗?请你与同学说一说(合作学习)。

指名补充板书:小数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百分数

注意让学生理解:去掉百分号时,原数就扩大100倍,然后再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的大小不变。

c、做一做:教材108页。

d、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辅导学困生。讲评时学生要说出化法。

(3)归纳法则

a、请你用自己的话或结合板书说一说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b、结合教材理解,读一读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3、巩固练习

(1)教材110页第1题,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完成。

集体订正。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困生。

(2)教材110页第2题,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完成。

集体订正。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困生。

(3)判断正误,并把错题改正过来。

4=400%()0.5%=0.05()3%=0.3()1=100%()

(4)课件出示抢答题。(小组为单位;培养他们的团结精神和默契)

课件出示开放题(小组合作完成)

4、师生小结

小组总结有何收获?分工说化法?再质疑?最后全班共同完成总结。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由旧知引入知,让学生通过复习从而很自然过渡到新知,自己探究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但在复习的创设过程中时间稍长,如果能再压缩一点效果会更好!在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中教师加以引导,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效果好。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从不同角度巩固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它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同时又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的原则。在选择练习中潜意识渗透了百分数、小数、分数比大小,通过比较,学生能加深它们之间的互化。在最后开放题的练习中,让学生切身体会百分数和小数互化在数学中的应用,同时又进一步了巩固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使学生的新知重新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2、本节课采用了合作学习法,学生在小组里做到了互动学习、互动思考、互动操作、互动总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在小组里大胆地开放了自己的思维,互相取长补短,拓宽了思路,学得扎实灵活,达成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模板 篇5

一、成功之处

税率目前学生接触得不多,但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这一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不断提问,甚至很多同学提到了怎样确定是否达到纳税标准?买什么东西是需要纳税等现实问题,以至于一不小心便会扯远!但我们老师要明确的是:这节课的重点是运用我们所学的百分数来解决一些简单的税率问题,使学生明确税率问题与百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了解到税收的多种形式以及多种解决方法。课堂上于数学与生活是这几节课的一大特色,于是在教学中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现数学,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以此来吸引学生求知和探究欲望。相较于上一节“成数”中遇到的种种令他们觉得困惑、棘手的现状,这一节课的学习显得简单轻松多了。

二、不足之处

通过作业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计算税率都很熟练,直接用收入乘税率得到应纳税额或是(总收入-免征税额部分)乘利率得到应纳税额等问题都会解决了,但灵活运用却还不足。在课堂作业本中出现了以下错误现象:

1.在购房时,根据房屋性质和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税率计算出应纳契税这种现实问题中,有些学生读题不认真,选择税率不当导致错误;

2.营业额的5%是营业税,而营业税的7%又是另一种税,求另一种税时,有些学生不太理解题意,读不懂其中的两个等量关系式,即使做出来了却不能准确表达解题思路,处于似懂非懂的未掌握状态;

3.告知税后所得金额、税率以及免税额,求总收入:

A、用方程:总收入-税额=所得金额;

税额=(总收入-免税额)乘税率

利用这两条等量关系式来列方程解答;

B、用算术法:总收入-免税额=应纳税部分的收入;

三、改进措施

应纳税部分的收入的14%为税额,86%即为个人所得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的金额先计算出来(实际收入-免征税额),用量率对应求出应纳税部分的收入,再加上免征税额即为总收入。这道题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不理解实际所得是什么意思,也不明确这个税率是指谁的百分之几,更没有画图来分析题意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同学都没能解出这道题,同时也显露出他们掌握层次过低、不能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的问题所在!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模板 篇6

[教学实录]

一、情境引入:

师:小明与小强是好朋友,他请小强到家里做客,请小强吃西瓜,先切了一半留给自己的父母,两人吃的各占了西瓜一半的一半,问小明吃了整个西瓜几分之几?

生1:两人都吃了这个西瓜

生2:两人共吃了这个西瓜,每人吃这的西瓜的=

师:他用了一个乘法算式来表示(板书算式),大家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原来我们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个算式是分数乘分数,以前我们学的是整数乘分数。

师:你们也能写出一些分数乘分数的算式吗?

学生自己写出一些分数乘分数的算式并汇报呈现到黑板上。

(老师也来写一个)

二、探索算法:

师:观察所有的乘法算式,分一分类:

生1:假分数与假分数分一类,真分数一类

生2:同分母分数相乘的为一类,另外的一类

生3:同分子的分为一类,另外的一类

生4:分子是一的为一类,分子不是一的一类

生5:我认为也可以看成分子是一的这一类,因为可以约分成

师:今天我们研究问题时就用刚才这位同学的分法,即分子是一的为一类。

(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法

1、请学生挑几道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乘法算式,尝试计算。

2、汇报计算情况,提出计算方法。

生1:=,我是这样算的,分母相乘,分子不动。

生2:我选的也是这题,两乘数的分母,分子各自乘就可以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预习后知道的。

生2:我算的是,结果是,我是根据刚才小强吃西瓜的题来想的,先把西瓜平均分成5份,有6个人一共吃了其中的一份,就是把这一份再平均分成6份,一共把西瓜分成了30份,他们每人吃了其中的。

师:有很多同学都确信,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只要分母相乘作分母,分子不变或相乘,你能不能想办法难验证或说明它是正确的?

3、学生举例说明或验证计算方法及结果。

4、每人有了验证或说明的方法后,小组内交流验证情况。

5、组际交流

组1(要求两人来汇报):我们验证的是=,因为=13,那么=(13)(13)=19=

也可以把一张纸平均分成3份,再把其中的一份再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这样一共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9份,取了其中的一份,所以是。

师:这种方法你听懂了吗?这个9是怎么来的?

生1:按他的想法来说,是折出来的,先平均分成3份,再把其中的一份再平均分成3份,实际上是把这长方形分成了9份。

组2(边说边画):我们用的是线段的方法,画一条线段作为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一份,再把这一份平均分成3份取一份,就是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了9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组3:我们证明的是=,=0.5,=0.25,0.50.25=0.125=

组4(教师要帮助学生在黑板上书,学生说:我自己来吧!于是他边写边说):我们小组验证的是=,=130,=15,=(130)(15)=13015=16=

师:现在我们已经有这么多方法来验证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计算方法,我们能不能确信刚才我们的猜想(能)那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可以这样算,那么另外的一些分数的乘法是怎么算的呢

生:我认为也可以和刚才一样,分母相乘作分母,分子相乘作分子。

师:你确信吗能你不能也举一些例子来验证一下。

汇报:

生1(边画图边解释):我验证的是=,先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取中的两份,再把这两份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结果是就是。

生2:我验证的是根据猜想是=,我们知道=95=45==,我还发现了两个分数相乘,两个分数中的分数与分母如果可以约分的话,就可以在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会使计算方便。

师:=95,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根据是什么?

生:里有9个,里有5个,所以可以这样算。

生3:我验证的是,

=

师:这是利用了什么?

生:乘法的分配律。

生4:我验证的是=,表示的是多少,那么=63=

师:我们有这么多办法,足够证明计算的方法,而且我们还发现,再计算过程中的能约分的先约分计算会更方便。

师:学到这里,谁能来总结一下。

生1:分数相乘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生2:分数乘分数,分母相乘作积的分母,分子相乘作积分子。

师:以前我们还学过那些有关分数的乘法?(整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这些乘法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可以用刚才我们得到的法则来计算。就算是整数乘分数也是这样。象5可以看成是=-

师:说得很好,凡是有分数的乘法,我们都可以用今天我们所学的法则进行计算。

回忆一下整节课,你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得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的法则的?

生:我们先猜想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再举例子用了很多方法不验证或说明我们的猜想,最后得到了结论。

师:对,猜想举例验证得到结论,是我们学习数学很有效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就可以用这样的思路去学习我们的数学。

教学反思:

1、给学生自主,学生的创造力将不可限量。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上了这一课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把探究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后,学生的表现会让你大吃一惊。在不同班级的几次上课,都有不同的验证和说明的方法出现,这些方法远远超出教师课前的预设。上课前我们预计学生的验证方法不外乎:化成小数、折纸和画图、分数的意义这三种情况,而我们的孩子却又想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除法验证乘法、乘法的分配律等各种超乎想象但又非常合理的方法。究其原因,就是学习变成了自己的事,学的更主动,潜能发挥到了极至。

2、自主探究活动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变得更有主动,活动的空间更大,有很多时间走出了教师监控的范围。因此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要转变,教师在活动中的主要任务是:呈现主题,协调建议,帮助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现问题,小组合作,协同研究,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大部分时间是以参与探索者的身份出现,与孩子们一起研究,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民主伙伴关系。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难以克服时,教师才以指导帮助者的身份出现。于是在我们的课堂中学生会大胆的向老师说:老师,我自己来。老师,在我需要时再给我帮助。

3、一个两难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还是落实基础知识?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的探索、讨论活动:先让学生从情境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为后面的研究提供讨论的素材,有了研究素材后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孩子们继续研究讨论提出猜想,最后在举例检验猜想后形成共识,得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理解算理,由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化费了大量时间,最后整节课没有进行法则的应用练习,只是对本课进行了总结。从时间的分配上来说,后面的巩固与练习时间几乎没有,孩子们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到底做的怎样我们并不了解,按常规本节课并没有完成教学计划(在教案的后面还有一些练习未完成),这一现象不仅使我想到:现在的课中更注重的是怎样让孩子们参与学习的过程,如何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很少考虑知识点是否落实,怎样去落实。我们是让孩子们停下探究的脚部参与练习,这恐怕不合适,我们是让孩子们不停的去探究,而不管知识落实情况,可以也不恰当,那我们该怎么办?!

4、是否创设情境,如何情境创设?关于课的一开始是否要创设情境,在本课的试教过程中几易其稿,分数乘分数这一内容,在生活中很难找到原型,要创设一个恰当的情境并不容易。于是我们产生了两种引入课的思路,其一是开门见山式,一上课就出示课题《分数乘分数》,让学生写出一些分数乘分数的算式,说一说它们表示的意义,再进行分类;第二种方案是像实录中的一样,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列出一个分数乘分数的乘法算式,再让学生写出各种分数乘法算式,然后进行分类探究采取第一种方案,学生在探究时显然是少了一种思考的依托,对分数乘分数就是求几分之几的几分之几这一意义理解的不够,因此在验证中,大部分学生只能对结果是否正确进行举例验证,而对算理的说明是不够的,于是用折纸、画图进行验证的学生了了无几,孩子们对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算理的理解普遍感到有困难。采用情境后,学生的思考好象有了基础,在验证时,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分西瓜,并迅速类比到折纸、画图。在实录中学生就有这样的表现(生:我算的是,结果是,我是根据刚才小强吃西瓜的题来想的,先把西瓜平均分成5份,有6个人一共吃了其中的一份,就是把这一份再平均分成6份,一共把西瓜分成了30份,他们每人吃了其中的。),这一情境显然成了孩子们思考的拐杖,让他们在探究中更好的理解了分数乘分数的算法和算理。从中也使我们体会到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模板 篇7

比例的应用是学生在前面实际是已经接触过,只是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答,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等式,也可巩固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给出一些数量关系让学生判断成什么比例,依据什么判断。利用课本主题情境图引入例5后,提出:你们学过解答这样的问题吗?能不能解答?让学生自己解答,交流解答的方法。再进一步说明:这样的问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进行解答。同时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1、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2、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3、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让学生先独立自学课本的内容,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因为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从而理解正比例应用的主要内容。而后例的教学则依照例5让学生完全自学,但最后注意了启发学生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来列等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种量成反比例的特点和解决含反比例的关系的问题的方法。

练习时,运用“做一做”直接让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解答,解答后对照两题说一说这两量题数量关系有什么不同,是怎样列式解答的。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回顾本次教学环节,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和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与空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际生活与应用中学数学,不仅是理念,更应该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懈的共同追求。本课教学中,课前的画面情境的引入,沟通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与思考的空间。

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将比例与实际联系起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贯穿本单元学习目标之一。实践教学后,我在思考:“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该如何在各个课时教学中有序地逐步地渗透,它的度应该怎么掌握?我想这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去摸索、去总结。

三、要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表达的能力。

“比例的应用”关键是确定题中不变量,特别是变量的比例关系,如果不充分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弄清题目的真正题意,虽照本宣科会做题,对于基本思路还是模糊的,其义还是不明,达不到较高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浙教版第十二册有关比例尺教材中安排了三个课时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是比例尺的意义及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第二课时是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第三课时是是比例尺综合应用练习。教材中出示的比例尺的应用都是要求学生从比例尺的意义进行解答,由于解答步骤过于繁杂,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在比例尺意义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几种比例尺的不同表示形式,特别是要很好地理解线段比例尺。因为在在比例尺应用教学中,运用线段比例尺解答会方便得多。比如例1比例尺是1:30000000,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将数值比例尺转化为线段比例尺,可以用线段表示也可以采用1厘米:300千米这种形式,那么北京到上海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求实际距离。线段比例尺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300千米,所以3.5厘米就是3.5×300=1050千米,这样解答方便了许多,步骤也只有简单的两步,但关键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将数值比例尺转化为线段比例尺。同样在教学例3时,已知了比例尺是1:200,先让学生1:200转化为1厘米:2米,也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2米,那么现在篮球场的长26米,宽14米,求图上距离,解答26÷2=13厘米,14÷2=7厘米。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找准了解答的关键,将解答的简单但又能理解的方法教给学生,那么我们就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抓住比例解答应用题的特征进行的。首先进行复习,一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二是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在新课的教学中,设问:用比例解首先要找到什么,(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什么,(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比例相对应两个数的什么一定,(商一定)等。然后通过“练”达到巩固和提高。

本教案设计主要体现在“问”与“练”字上,怎样问,练什么,怎么练,我都做了认真的`思考,深入研究,特别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把学生放在首位,考虑学生已经会什么,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学生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是独立思考还是合作交流呢。学生在这次教学活动中能得到什么?不同学生有什么不同的收获等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此,一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根据教师的巧妙设问,和富有启发性的引导,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很快学生就掌握了新课的内容。这节课既重视比例解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教学,又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中发展学生的个性,课堂结构严密,学生练得多,掌握得好。当堂验收绝大多数学生全部正确,学困生都掌握得不错。

最后有一个疑问,用比例解答应用题,难度降低,正确率比较高,但是为什么学生不喜欢用这种方法,还是喜欢用算术方法解答,是因为嫌设未知数麻烦,还是其它原因呢。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模板 篇8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明确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在练习中灵用公式进行计算。针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合理利用教材。

对于圆柱体侧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严格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让学生在动于操作、观察发现中促进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轻松地理解掌握圆柱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以此来较好地突破难点。

2、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

3、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本节课,改变了传统的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使讲、练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让练习随着讲解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在练习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时,又很自然地进了“进一法”的教学,使讲、练真正做到了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是有效的、实用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范文1500字合集11篇


星光不负赶路人,秋实丰硕种树人。对于新手老师来说,写教案是上课的基础。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如何撰写教案才能强调课堂的重点呢?88教案网的编辑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1

优点:

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重点是体积公式的推导。公式导出后,如何进行计算应用。我让每个学生都经历“猜想估计———设计实验验证———发现算法”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适当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V=1/3Sh,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然后,利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印象。

不足:

1、学生对公式推导过程理解有困难,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中“1/3”的理解不深入,虽然学生的学习用具是固定的,但是他们所采用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

2、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公式计算时往往丢失“1/3”,单位名称用错,体积单位用面积单位。

再教设想:

1.为了避免单位名称的错误,可在课前复习中设计单位换算的填空题,辨析题等。例如:1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00平方厘米=1立方分米。

2.在学生利用学具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应放手让学动手动脑自己解决,但动手之前一定要把任务布置清楚,让孩子们自己发现圆锥与圆柱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2

正比例的教学,是在孩子们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孩子们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知识,内容抽象,孩子们难以接受。学好正比例是学习反比例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关注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知识中寻找相关联的两个量,然后通过呈现现实生活中的三个素材路程、速度,总价、数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这两个相关联的量引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

2、在观察中思考

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孩子们通过观察两个相关联的量,思考他们之间的特征,初步渗透正比例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让所有孩子们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新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在合作中感悟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引导孩子们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解决问题。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引导孩子们初步认识了两个相关联的量后,敢于放手让孩子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学,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做到:孩子们自己能学的自己学,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培养合作互动的精神,从而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

4、在练习中巩固提升

为了及时巩固新知识,完成了练一练习题后,又设计了两道加深题,让学生自己研究圆的半径和圆有什么关系,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让孩子们在巩固本节课知识的同时,学会通过研究会判断,同时孩子们的思维也得到了提高;最后引导孩子们自己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孩子们的归纳能力,使孩子们进一步掌握了正比例的意义。

反比例教学反思

周一上了《反比例的量》,周末已经布置学生回去预习,所以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预习情况,提出了三个问题:反比例的意义是什么?判断两种量成反比例的关键(重要条件)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个成反比例关系的例子吗?不出我的预料,学生很多卡在了第三个问题。学生周末有的会放松自己,有大半不过关,当然这里包括了已经预习的,但是已经忘记了的。少不了他们要写反思,从他们的反思看,有很多是因为回答不出我提出的某个问题而不过关的,有的是周六预习而周一忘记了的,有的只是马虎看了一下课本……

虽然预习情况不如人意,但是上课的效果还是比较好,同学们听得很认真。通过检查,由于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了,所以当提出三个问题后也就相当于指出了这节课学习的重点、提出了学习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带着目标、问题学习效果来得更明显。我先让他们再次认真阅读课本,接着课件演示例3的试验: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发现底面积越大,水的高度越低,反之,底面积减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一定。接着就揭示反比例的意义及其关系式、举生活中成反比例的量的例子,这次他们就熟练多了,举出了很多,我一一板书在黑板上,让他们再用自己的语言说一次,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接下来把正比例和反比例进行对比小结,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理解就更深刻了。看看时间,用了30分钟,这与“20分钟的新课”有冲突,但是学生能对一个概念理解更透彻一些,我觉得花多点时间还是有必要的。最后做了3道练习题。总体上看还不错。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3

反比例的意义的教学,考虑到前面正比例的教学,所以在教学上就采用了正比例这样的教学程序。通过逐层深化的方法慢慢帮助学生建立反比例的正确意义。由具体数据和表格式的例题的教学到具体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判断。然后再到一些比较特别的例子的判断,从而慢慢形成反比例的正确理解。

因为反比例的意义这一部分内容的编排跟正比例的意义比较相似,在教学反比例的意义时,我以学生学习正比例的意义为基础,采取了放手的形式,通过开始教师引导后就直接把研究和讨论的要求交给了学生,在学生之间创设了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关系,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观察、分析、概括、发现规律,这样不仅仅是教会了学生学习的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本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比例的基础上学习反比例,由于学生有了前面学习正比例的基础,加上正比例与反比例在意义上研究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因此学生在整堂课的思维上与前面学习的正比例相比有明显的提高。但是这一节课还是出现一些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情况。同时在教学中由于小组合作的关系,个别学困生没有做到较好的参与。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4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单元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让学生主动经历探索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本课时选取的素材是类似与我国古代的传统数学名题鸡兔同笼问题,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继续感受替换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我始终都是着眼于帮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方法,感受解题策略.下面以一个教学片段的实录来阐述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思考.

实录:

1,出示例题: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人

(1)自己把题目读一读,你能找到那些数学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先自己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并动笔试一试你的策略是否有效.

2,组织交流.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1)生:我打算先凑一凑.算一算如果大船有1只,小船有9只,一共能坐多少人,再和42人比较一下相差多少人.

师:好,我们把你的意思用表格列出来.

大船只数

小船只数

总人数

和42人比较

1

9

15+39=32

少了10人

师:请大家想一想,这里的少了10人是什么意思

生1:在这10只船中,能坐船的人数比实际坐船的人数少了10人,

生2:也就是如果大船是1只,小船是9只时,就会有10人没有坐到船.

师:是啊,还有10人没有坐到船,说明我们凑的1只大船,9只小船不合理,哪种船太少了呢,可以怎样调整呢

生:大船太少了,我想把大船改为3只.

师:如果大船改为3只,那么这时小船就是租了几只,为什么

生:小船7只,因为题目中说大船,小船一共是10只,船的总只数是不变的.

师:好,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这时的总人数情况.

大船只数

小船只数

总人数

和42人比较

1

9

15+93=32

少了10人

3

7

35+37=36

少了6人

师:能分析一下,少了6人,说明什么吗,可以怎样调整

生:少了6人说明还有6人没有坐到船,大船还是太少.

师:你想怎样调整呢

生:可以把大船改为5只,小船也改为5只.

师:好,我们继续来算一算.

大船只数

小船只数

总人数

和42人比较

1

9

15+93=32

少了10人

3

7

35+37=36

少了6人

5

5

55+35=40

少了2人

师:看到少了2人你又想到什么呢

生1:大船还是太少,再调整为大船有6只,小船有4只.

圣2:大船肯定是6只.

师: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生2:一只大船比一只小船多坐2人,现在还有2人没有坐到船,那么,把一只小船替换成一只大船,就可以多坐2人,所以,大船再多一只就够了,所以大船肯定是6只,小船就是4只.

师:大家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吗,我们可以计算验证一下.

大船只数

小船只数

总人数

和42人比较

1

9

15+93=32

少了10人

3

7

35+37=36

少了6人

5

5

55+35=40

少了2人

6

4

56+34=42

正好

生3:我觉得不用这么凑,从第一次凑了1只大船,9只小船少了10人可以看出还有10人没有坐到船,那么把一只小船替换成大船就可以多坐2人,102=5只,说明要把5只小船替换成大船,所以大船就是6只.

师:说得多好呀,同学们能想明白吗刚才我们用先假设大船有1只,小船有9只,再用列表假设再调整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在调整的过程中,同学们也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进行了合理的替换,有的同学还能通过大小船之间的关系,很快替换到最后的结果,非常了不起.回顾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你是怎样来思考的,运用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呢

生:我们运用了列表的策略,替换的策略.

师:是的,其实大家还用到一个重要的策略:假设的策略,在替换之前,大家先假设大船是1只,小船是9只,这就是假设.

生1:老师,我想直接假设大船5只,小船5只,可以吗

其他学生(异口同声地):当然可以.

生2:老师,我直接假设大船有6只,小船有4只,可以吗

(全班大笑)

师(笑):当然也可以,如果你足够幸运的话!

(2)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围绕周**的想法展开了交流,通过列表,替换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是画图来想的.先假设这10只都是小船的.我想,假设这10只都是小船,那么一共可以坐30人,差12人没有坐到船.

师:好,我们用图画把他的意思表示出来.假设10只都是小船,那么可以坐310=30(人),还差42-30=12(人)没有坐到船.

师:那么应该有几只大船呢为什么

生:应该有6只大船,因为把一只小船换成大船就可以多坐2人,122=6只,所以大船就是6只.

师(边画图边引导思考):大家明白吗,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还差42-30=12人没有坐到船,那么我们必须要把一些小船换成大船,一只小船换成大船可以多坐2人,两只小船换成大船可以多坐4人,要几只小船换成大船就可以让这12人都坐到船呀

生:6只.

师:对,要12(5-3)=6只大船.

师:那么小船要几只呢.

生:10-6=4只.

师:根据算出的答案算一算,是不是正好能坐42人,你会检验吗

生:

3,引导回顾解题过程,感受替换的策略.

师:回顾一下,刚才这个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1:这两种方法都是先假设的,第一种方法先假设有9只小船1只大船,第二种方法先假设10只都是小船.

生2:这两种方法都要把小船替换成大船.

生3:这两种方法都要算比42人少了几人.

师:是啊,大家观察比较得很到位.这两种方法实质上都运用了假设,替换的策略.列表中,有的同学是逐步调整替换的;先假设10只都是小船再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大家是找到大小船之间的关系直接替换到位的.

师:除了可以假设10只都是小船,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出答案呢

生:假设10只都是大船.

师:好,可以结合画图的方法在自备本上做一做.

(学生完成后再次组织交流)

4,组织对比,发现规律.

师:刚才,解决这个问题时,有的同学是从1只大船,9只小船开始假设再调整替换的,有的同学是从全是大船开始假设的,也有从全是小船开始假设的.你觉得假设后怎样替换能比较快的找出答案呢

5,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师:实际上,今天我们接触的问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古人我们称之为鸡兔同笼问题.它出自与我国古代的一部算书《孙子算经》.书中的题目是这样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大家看,我们刚才解决的问题和这个鸡兔同笼问题是不是有共同的特点呢我过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会使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多么了不起啊!

反思之一:

要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在过程中寻找有效的,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策略的获得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经历一个解题过程中的感悟过程,教学时,在学生在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我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并试一试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促使学生尽可能地调动已有的经验,运用已有的解题策略去尝试解决问题,使学生对自己的策略是否可行有一个初步的估计和体验.而后,老师组织学生展开交流,在交流与碰撞中逐步深入的体会假设,替换策略的运用过程极其价值.

反思之二:

数学问题的研究方式要顺应学生的思维特点,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给学生以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空间,这样学生的兴趣才会浓起来,思维才能活起来.

鸡兔同笼问题相对是比较抽象的,教材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划船问题,本身容易激发起学生研究的兴趣.再加上画图,列表与假设,替换策略的整合运用,使学生直观地把握了替换过程中的道理,感受到替换策略的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从而能自觉地接受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在展开研究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其展示思维过程,组织全班同学参与到和他的讨论之中,并且尊重该学生的选择,并没有硬牵着学生去关注与42人相差的人数与每只大小船能坐的人数差之间的关系,而是顺应于学生的思维,学生想把大船调整成几只就把大船调整成几只,按照他们的想法组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探索的价值,获得成功体验.因此,课堂中才会有学生产生了更多不同的假设方法,有假设大船5只小船5只的,甚至有开玩笑说假设大船6只小船4只的,最终使学生认识到只要不违背大船,小船共10只的条件,假设的方法是很多的.

反思之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最终要指向问题的解决.有的人认为,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重点是感受策略,而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能解决问题.我认为不其然,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又何谈对策略的感受和领悟呢.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使学生认识替换策略的存在,也要让学生充分经历替换的过程,能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有效合理地运用替换方法解决问题.

如何进行替换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我顺应学生思维,最初是根据1只大船9只小船能坐的人数比42人少了10人,使学生直觉的认识到大船太少,要增加大船,减少小船;而后,经历这样几次调整后,学生开始关注到少了的人数与大船小船能坐的人数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这时,我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因为这一步的理解是最难的,对一大部分学生来说,还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才能帮助理解.我在这个环节,把重点定位在感受替换的策略,开阔学生的思路,通过你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的问题,促使学生寻找不同的解题策略.在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直观图画与数学思考相结合,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替换的依据,从而真正把握替换的方法,使学生在经历对比之后能自主选择和运用较为简单,直接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反思之四:

要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特点,能根据问题呈现的特点选取合适的解题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很多,光我们教材从四年级开始编排进去的,学生耳熟能详的,就有列表,画图的策略,倒推,替换的策略等等,再加上学生在平时数学学习中提炼的举例的策略,假设验证的策略等等.这些策略,有些是侧重于解决问题的方式的,有些是侧重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的;而且,不同的策略,有其适合使用的不同问题.因此,我认为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特点,帮助学生能根据问题呈现的特点选取合适的解题策略也是有必要的.同时,要沟通各种策略,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灵活的,不是贴标签,套公式的,解决问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教学中,我提出回顾一下,刚才这个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引导学生既感受到用替换的策略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又让学生感受到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策略,

总之,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能使其终身受用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是更重要的.我想这也许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目的所在吧.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5

上课前,马晓云老师已经示范了这节课,对我感受颇深。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教学时切忌把自己和学生都捆绑在教科书上,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以《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节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故事引入,在活跃气氛中引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征,从《乌鸦喝水》这一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本课的导入设计,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活动开始就处于情意高昂的学习状态。

接着用两次倒水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发现到石头是确实是占据空间的,而且占据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很自然地引出了体积的概念。

二、注重知识迁移,探究问题。

在引出体积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先回忆面积单位先分后数的比较方法,再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必需将两个长方体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方块,引出了体积单位,突破难点。不过发现学生在数小正方体个数的时候有点困难,空间观念不够好,课件可做得更直观些,易于学生观察。

三、尝试自学,理解问题

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与他们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体积单位时,采取尝试自学课本,理解体积单位,培养学生空间观念。①看书自学体积单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②学生汇报学会的知识。③理解体积单位。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但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中学生说到了很多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在1立方米的正方体中让学生依次进入,结果能容纳10个学生,学习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这一教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五、动手操作,注重比较。

例如,区别1cm、1cm2、1cm3时,除了让学生说出它们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量的单位外,更是让学生动手比画一下三者的区别。

六、在课堂中发现的问题。

练习做一做第2题,说一说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各是多少?我原认为这个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的,但发现第一个长方体竟有个学生以为边长是3厘米,它的体积就是3立方厘米,受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的概念影响。所以我在课堂中强调让学生自己说出因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所以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这里有9个,整个大长方体的体积就是9立方厘米。最后总结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让学生用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自主摆成不同的形状,想想体积分别是多少?学生确实摆出了很多种形状,但在实物投影中展示得不够清楚,课前考虚不够周到。

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猜一猜一些学生常见的物体的体积。有两个教学目的。第一,联系生活实际,考考学生对三个体积单位的理解。第二、我知道让学生完全猜出来是难度好大的,所以我也无设想学生能完全猜得准确,在学生猜的过程中,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形成一种表象,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同时学生猜得不够准确,也让我意识到,在前面的教学中我只强调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没有让学生很好建立2个、3个或10个体积单位大小的空间观念,导致学生猜不准,也是个重要因素。

七、个人反思。

个人上课的语言不够生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不够,对学生的回答未能作出非常适当的评价。这是节概念教学,语言必需精炼,严谨。我这方面还做得不够,以后自己一定继续在这方面加倍努力争取进步。同时,上了这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几何类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要不断准备一些形象的教具,倒如,没有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教具,单凭学生想象根本上是很难建立三个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的。在教学几何类概念课过程中要多以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为学生建立情感,形成表象。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6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利用列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应首先从例题上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例题与之前所学的方程有所不同,之前列方程时题目中未知数x已经有了,直接看出x表示那个量,而例题中并没有x,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到,要列方程必须把其中的未知量假设为x,从实际中让学生发现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有设为x的必要,不至于出现在列方程时不写解:设的情况。

另外教材只要求掌握未知数不是减数和除数的方程的解法,在练习时,如:练一练第1小题,学生中很多人列出了这样的方程:36-x=2.5,方程列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应该怎么解呢?是否该向学生讲解方法?还是让学生把此方程改成教材要求的那样的方程?如果要改成教材要求的方程,那就是在向学生传达这样的思想:这样的列法是不被认可的,那么以后在学习未知数是减数和除数的方程时,学生的思维那不就和现在冲突了吗?希望有人能解释!如果需要向学生讲解,那该怎么讲解?讲解到什么程度?而且类似的问题在其后的练习中不断的出现,困惑中!!!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7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情况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从而在侧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解决圆柱表面积的问题。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通过创设圆柱的特征这一教学情境展示圆柱的特征及侧面展开情况,初步沟通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之间的联系,明确圆柱的表面展开得到一个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从而为学生的合作实践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和自主尝试解决圆柱的表面积做好知识的铺垫。

一、以旧引新。

在没认识圆柱时,我先出示这样两个立体图形,观察它们有什么特征?

正方体长方体

二、在学生探索侧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求表面积。

有了上面对圆柱侧面积计算的充分认识,学生学习圆柱的表面就并非难事了。在圆柱表面积应用的教学中,我遵循了从易到难的原则,把生活中有关圆柱的应用问题归为三类(圆柱表面积计算的三种情况),在形式、难度、灵活性、代表性上都让其有所体现。一类形如通风管、压路机压路面积,只求侧面积;二类形如水桶,只求侧面积与一个底面积的和;三类是形如油桶,用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通过这样的整理不仅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明白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条件灵活选择解题方法法。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8

1.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倒数的认识。(板书:倒数的认识)你们看了这个课题后,想知道什么?

生1:倒数是什么东西?

师:倒数不是什么东西,而应该是什么知识?(同学们轻轻地笑了)

生2:数怎样倒法?

生3:是不是只有分数有倒数?

师:也就是说,同学们想知道倒数的意义和有关方法。

教师板书:意义、方法。

师:倒数的意义和有关方法课本上都有,我们一看就知道了。重要的是我们在学习中要有自己的发现。我相信你们。

教师板书:发现(用另一种颜色的粉笔写)。

[评析:一上课就揭示课题,开门见山,有利于在一节课的最佳时域直奔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只有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疑难症结,把握学生跳动的脉搏,才能有针对性地下功夫。]

[反思:课始直奔主题,一是可节省教学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二是对本节课的旧知识学生几乎不存在什么计算上的问题。同时,由于是借班上课,我想降低课始的起点,使学生产生安全的心理,全身心投入学习。]

2.初步理解倒数的意义

(1)自学课本。

师: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到倒数的意义,读一读。

学生打开课本,寻找倒数的意义,用笔划词句。

(2)复述意义。

师:请同学们合上书,谁能说说什么是倒数?

生1:乘积是1

师:看来只读一遍就要记住有一定的难度,谁再来说说?

生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教师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

师:后面是什么,张老师忘了,谁来帮忙?

生3:互为倒数。

教师接着板书:互为倒数。

[评析:教师恰到好处地设置疑问,有利于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同时,高明的教师有时假装糊涂,把聪明让给学生,张老师忘了,谁来帮忙?短短的话语满足了学生求知探新的成功欲,这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策略。这也是张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在下面的教学中还有不少类似的对话。]

(3)初步剖析意义。

师:我们读的时候可以把这句话分成两部分,你认为该怎么读?

生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生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这两种读法究竟哪一种读法好?同桌同学讨论一下,并说说你的想法。

生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3:这样读很顺。

师:你是怎样读的?

生4: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同意这样读的同学请举手。看来,女同学都支持第一种,男同学都支持第二种。我也支持第二种的读法。

教师边说边板书:条件(在乘积是1的下面划上红线)、结论(在两个数互为倒数的下面划上红线)。

师:因为有了乘积是1的条件,才有两个数互为倒数的结论。

[反思:对倒数概念的两种读法,事后细想,还是第一位学生的读法为好,因为乘积是1是两个数的定语,把它们隔开不好,另外,这句话是省略了它们两个字,完整的应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它们互为倒数,前面是条件,后面是结论。]

3.深入探究倒数的意义

(1)示范举例。

师:现在老师写一个算式,大家看看是不是符合这句话的意义?

教师板书:4/55/4=1。(生:符合)

师:那你有什么结论?

生:4/5和5/4互为倒数。

教师板书:4/5和5/4互为倒数。

师:在条件前加两个字

教师板书:因为板书在4/55/4=1的前面。

师:有了因为,就有

学生齐声回答所以,教师板书:所以板书在4/5和5/4互为倒数的前面。

师:谁来把条件、结论完整地说一说?

生:因为4/55/4=1,所以4/5和5/4互为倒数。

[评析:常常发现六年级学生做作业写倒数时,用这样的形式表示2/3=3/2,误认为等号左边是已知条件的数据,等号右边是所求的结果数据。教师的示范表述在这里显得很有必要,这是规范学生表述的重要环节。]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9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发展。通过教学解决这类问题,既能使学生深化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这部分的内容在教师看来比较简单,有固定的思路。但是在学生正式做作业的时候,常常是错误百出,思来想去其中的缘由,可能是我在教学的时候过于强调机械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真正理解。因此,这学期我在教学时吸取了以往的一些经验教训,作了一些改变,紧扣住百分数的意义,借助线段图这一手段,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例1时,我首先出示了两个条件,要求学生各自画线段图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画好后,讨论:画几条线段表示这两上数量比较合适?表示哪个数量的线段应该画长一些?大约长多少?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4公顷,大约相当于计划造林16公顷的1/4,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体会两个已知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再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的含义时,我继续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借助了线段图,使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了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25%,4公顷相当于20公顷的20%。从以往简单机械地训练关系式中解放了出来,使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在引导学生理解第二种解法时,使学生明确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先要求出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减去100%,得到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在这里我要求学生指着线段图说说算式中的100%表示图中哪个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这儿有些糊涂,没有明确一点,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要先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要找准单位1。

由于借助了线段图,重点强调了百分数的意义,求多(少)百分之几,是将哪两个量进行比较,哪个数量是单位1,就是求哪个量是哪个量的百分之几,直观形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10

[教学片断]

师:你们知道3的计算结果吗?

(绝大多数学生举起了手,部分同学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么计算的?

生1:我从书上看到,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只要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就可以了,分母不变。所以33=9,分子是9,分母仍然是10,结果就是。

(举手的学生都点头表示同意生1的发言,还有个别学生表示是数奥班的学习中了解到的。)

师:老师也同意用这个方法进行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对于这种计算方法,大家还有什么疑问?

生2: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不和3相乘?

师:问得多好啊!看来你是经过积极思考的。(这个问题正是理解算理的关键)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几分钟以后,许多同学举起了手。)

生3:我是这么想的:3表示3个相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所以只计算分子3+3+3,也就是33=9就可以了,分母仍然是10。

师:你能抓住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从而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真好!表扬!

生4:里面有3个,3个的3倍就是有9个,也就是。

师:你对分数的计算单位以及分数单位的个数理解得很透彻!

生5:如果将的分子和分母都乘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结果还是,而不是3个。

师:你从反面给我们讲明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谢谢你。

生6:我认为等于0.3,0.33等于0.9,也就是。所以,3等于。

生7:我想给大家举个例子说明3等于9。老师拿来10支粉笔,每天用去,也就是3支,三天用去9支,也就是用去这些粉笔的。

师: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数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生8:我是通过画图得到的结果。先画一个长方形,把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表示,我涂了3个,得到。

师:用画图法分析题意,也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你很会动脑!

[反思]

在这一片断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问题的研讨和解决之中,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反思这一教学过程的成功,主要原因是:及时调整策略,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设计教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遵循3备原则,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在教学《分数乘整数》之前,其实班里已经有许多学生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如果再按照一般的教学程序(呈现问题探讨研究得出结论)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觉得这些知识我早就知道了,没什么可学的了。,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合理的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方法、形式,充分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在教学时,我故意将分数乘整数的结论灌输给学生,省去了获取结论的研究过程,意在让学生问为什么?。这时学生抓住这一质疑点,提出: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不和3相乘?接下来的教学就引导学生带着为什么去探索。由质疑开始的探索是学生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主动探索,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迫不及待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疑问。极大的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创新的火花在学生激情发言中迸发。

案例背景说明:本人执教的六年级2个班,其中六(4)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课外知识丰富,学生活泼好动,课堂气氛活跃,发言积极,常常有一鸣惊人的表现。故在教学中,我及时调整了策略,对2个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形式。即在给同轨教学班中的一个班上这节课时,按照通常的做法。先复习了乘法的意义,然后引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通过几个相同的分数相加引入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教师步步铺垫,学生学起来可以说没什么困难,但课堂上却气氛沉闷,课下问原因,学生们说:老师,我们早就会了,听着觉得没什么意思。,所以作者在给另一个班上课时作了调整,于是就有了上面这个案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篇11

教学片断:

师:哪些同学知道3/103的计算结果?

(绝大多数学生举起了手,部分同学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9/10。)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我从书上看到,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只要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就可以了,分母不变。所以,33=9,分子是9,分母仍然是10,结果就是9/10。

(举手的学生都点头表示同意生1的发言,有个别学生表示是从课外数学班的学习中了解到的。)

师:老师也同意用这个方法进行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对于这个内容,大家还有什么疑问?

生2: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不和3相乘?

师:多好的问题!(这个问题正是理解算理的关键。)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几分钟以后,许多同学举起了手。)

生3:我是这么想的:3/10表示3个1/10相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所以分母不变,只计算分子3+3+3,也就是33就可以了。

师:你能抓住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从而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真好!

生4:3/10里面有3个1/10,3/10的3倍就是有9个1/10,也就是9/10。

师:你对分数的计算单位以及分数单位的个数理解得很透彻!

生5:如果将3/10的分子和分母都乘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结果还是3/10,而不是3个3/10。

师:生5从反面给我们讲明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谢谢你。

生6:我认为3/10等于0.3,0.33等于0.9,也就是9/10。所以,3/103等于9/10。

生7:我想给大家举个例子说明3/103等于9。老师拿来10支粉笔,每天用去3/10,也就是3支,三天用去9支,也就是用去这些粉笔的9/10。

师: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数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反思]

在这一片断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问题的研讨和解决之中,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反思这一教学过程的成功,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

在第一次教学《分数乘整数》之后,其实班里已经有许多学生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如果再按照一般的教学程序(呈现问题探讨研究得出结论)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觉得这些知识我早就知道了,没什么可学的了。,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恰当的教学形式,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在教学时,我故意将分数乘整数的结论灌输给学生,省去了获取结论的研究过程,意在让学生问为什么。这时学生抓住这一质疑点,提出: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不和3相乘?接下来的教学就引导学生带着为什么去探索。由质疑开始的探索是学生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主动探索,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迫不及待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疑问。

二、实现教学学习的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都是从自己特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来构建知识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孩子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视角。在本节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有的学生通过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理解,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有的学生通过计算分数单位的个数来理解;有的学生讲清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只能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还有的学生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同样得到了正确的结果;也有的学生通过生动的数学实例进行了分析。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包或教师在内的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学生按照我们成人的或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那些单一的、刻板的要求只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课件1500字6篇》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课件”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31996.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