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计算器教学反思通用版1000字精选3篇

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编写教案的水平也是衡量一个老师是否优秀的标准。教案可以让老师有备无患,胸有成竹。那大家担不担心写不好教案课件?栏目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计算器教学反思通用版,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计算器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1

一、成功之处。

1、合理利用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用计算器计算是国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这段教材的编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非常合拍,给老师的教学定位、教学创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具体说有如下几点特点:一是遵循知识建构的规律,拾级而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这里找到学习的起点;二是内容鲜活,与生活实际结合得很紧;三是数学味很浓,习题中编排了许多数学本身内在的东西;四是定位巧妙,围绕普通型计算器展开,较之科学型计算器,它为教学留有更为广阔的加工和改造的空间。因此教学时,我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充分地把握教材所带来的便利,巧妙整合,并以此为出发点,把教材的教育形态转变为学术形态。

2、密切联系计算器与生活的联系。

计算器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大部分学生也使用过。因此在课的开始,让学生交流生活中见到的使用计算器的场景,体会计算器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并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验,相互交流、指名介绍来初步认识计算器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功能。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在生生互动中很快地达成了本环节的教学目标。

3、巧妙设计题组,让学生感受计算的多样化。

由于书本上安排的练习都是单一的计算题,形式比较枯燥。我在教学时对练习题的呈现略作修改,在学生掌握了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后,随即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旨在巩固计算技能,拓展视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练习的设计从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的程度上来说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的,比赛、现实问题的研究、与计算器比赛三次极具诱惑力和挑战性的练习,在给学生带来练习快乐和满足的同时,知识技能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很好地达成了三维目标。

4、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

尝试操作让学生思考使用计算器要注意的地方;用计算器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只有同级运算的两步算式怎样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快;与计算器比赛让学生正确看待计算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让学生感悟计算器的局限性和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

二、不足之处。

1、用计算器解决问题这个环节中第二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只有同级运算的题目可以用连续按键的方法直接得到结果。如果能再安排几道两步、三步同级运算加以巩固,学生对于这方面的操作会更熟练。

三道题目是同时出示的,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完成时间也相差很多。可以改为逐个出示,教师要注意气氛的渲染,开展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读题以后,规定同时开始按计算器。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对于呈现形式、具体操作方面要精心设计,注意提高实效。

2、与计算器比赛这个环节设计的题组,如果能增添一个估算题,那样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更完善了。

3、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时在让学生说规律的时候,有的学生说的不够到位,不够完整,教师不应该代替学生揭示规律,而应该通过指名说、互相说,互相补充。训练学生完整地表达意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完成了这题目以后可以提问:如果是8个7乘8个7,你打算怎样计算出结果?让学生的思维在运用中得到提升。

4、教师课堂上说的话尽可能要精炼一些,不要代替学生说话。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

计算器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2

这部分内容许多教师教学时,都把教学的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花在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上,而教学认识计算器和用计算器计算这两个内容时轻描淡写,这是导致第一次试教时间多余的一个原因,也是三维目标达成度不高的原因。事实上,就认识计算器这个内容而言,其教学内涵很丰富,如果学生对计算器的认识不到位,对计算器没有产生亲切感,接下来怎么能使用好计算器?只能把计算器当做一种纯工具来使用,学生对它的价值和意义根本没有体验。

第二次试教,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增加了一个教学目标,使学生对计算器的功能、种类、应用以及开发等方面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对计算器产生积极的情感计算器是人们的好帮手,有义务和责任去认识它、使用它、开发它。再伴随着有效问题的引导,学生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第二次试教后,听课的老师都说教学效果很好。

计算器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3

本课教学是让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可以使用计算器。主要目的,一是进行较数值较大的计算,二是用于探索一些和计算有关的规律。教学旨在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几点想法。

1、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玩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上的一些常用的功能键。

在设计教案之前,我对学生(58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大部分学生都会使用计算器。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按按就会了,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根据实际情况,我在本节课中首先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及功能,教师做适当补充。

2、由易到难、尝试操作、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我在教学时,充分运用学生对计算器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验,在尝试操作、自主探索中学会计算方法。直接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学生兴致浓厚,在自主操作中,发现问题,学会本领。

3、通过探索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结合使用计算器的教学,我还补充出示了这样一组算式。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

学生在运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形成矛盾冲突,引起他们解决问题的需要,激发探索欲望。发现规律的过程是开展合情推理的过程。首先要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寻找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趋势。归纳是提炼、总结规律的思维活动,要经历由表及里地抽取规律性数学内容的思维过程。其次组织学生讨论办法,运用找规律的方法来探索结果。最后再出示类似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类比发现并表达这些算式的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4、追根溯源,了解发展史,养成正确使用计算器的习惯。

介绍计算器的发展历史,就是让学生知道计算工具的发明和发展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的,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渗透爱国、爱科学的教育梦。

总之,使用计算器的教学不止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而且还是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的教学。

几点不足。

1、应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与估算结合的意识。在教学时,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时一不小心就会按错键,输入错误数据,导致结果有误;或者按健顺序搞错,也发生错误。因此,在计算前应该培养学生先估算结果大约是多少,然后再计算,以提高使用计算器的正确率。这一点,我在上课时没有很好地做到,以后要特别注意。

2、课前准备应做得充分。由于计算器非常普遍,学校不允许统一购买,学生带来的计算器各式各样,有的是普通计算器,有的是科学计算器,计算器的功能也有所不同,最关健的是计算位数不一致,这就带来课上计算时的不统一,给上课带来很多的不便。我不得不在课堂上复式教学,分两大类去教这一课。先讲能识别计算顺序的,再讲不能识别的,但同时还注意,让全班学生都认真听,你带的第一种就操作第一种,口头表达第二种,带的第二种我就反之,所以浪费了很多时间,这还有待以后更好地解决。

3、计算器的使用是解决较复杂的计算,但我们会真正让学生平时一直这样使用吗?我们该如何抉择呢?期待共鸣!

其他人在看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通用版1000字精选8篇


小编花时间为你编辑了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通用版。教师愿意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先把教案写好。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通用版【篇1】

体会:

一、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片断一开始,以“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为例,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怎样摆,有哪些不同的摆法?这里牛老师充分挖掘了教材,根据教材中的3种长方形的摆法,教师预想到学生可能出现的6种操作方法,事先用课件预设好。同时,教师在学生小组交流、操作后,又请各小组代表到黑板上演示自己的一种摆法,得到大家的认可后,再用课件逐一呈现。这样的安排,首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动手操作,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知识的得到是从实际问题的解决,抽象为具体讨论的数学问题。其次,这样的安排体现了两方面好处:一方面让学生乐于接受,是学生在展示自己的想法,老师仅仅是组织者,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和倾听他人的想法的良好学习态度。这里的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知识的传授与理解。

二、能挖掘教材,精心设计练习,达到有效的训练

本片断的两个练习。第一个练习是“请你做裁判”。这一组的3题突出了说倍数和因数时,强调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了两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关系。第二个练习是“请你说一说”。教师选择了2,3,5,6,9,20这6个数,让学生选择性的分析以上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哪两个数存在倍数和因数的关系。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口头表达的能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理解,接着教师又增加了“1”,让学生再次用“1”与其它数比较,小组交流发现1与其它自然数的关系,学生很快总结出1是其它自然数的因数,其它自然数是1的倍数。这样的练习形式,很好的解决了本节课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同时,形式上也较多的鼓励学生参与学习、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交流等,充分调动学生、相信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觉得处理的较好。

反思:

一、教师的语言准确性和科学性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四年级国标版教材的倍数和因数,和苏教版五年级第十册教学的约数和倍数单元内容相近,这里的概念也是建立在数的整除的基础上,不同的是国标版第八册教材是用乘法的方式引入新知的学习。

牛琴老师在教学练习二时,有一个学生说出3是2的倍数,2是3的因数,该同学刚说完,就有很多同学指出这种说法的错误,老师追问错误原因,有一个学生说因为3除以2不能整除,教师也及时给出结论:因为3除以2不能除尽。这个结论显然不准确,或者说犯了科学性的错误,3除以2能除尽,但是3除以2得不到整数的商,所以3不可能被2整除,在这样的前提下,3不是2的倍数,2也不是3的因数。我觉得教师如果不自己下结论,而是让学生结合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对比,可能会使课堂增添一个意外的惊喜。

二、练习的设计与挖掘

1、练习一第3题:54是9的倍数。在学生判断后,能否再展开拓展,54还是哪些数的倍数,鼓励学生发现54与其它自然数的倍数关系,也为后面教学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做铺垫。

2、练习二中,老师选择了6个数字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两个数判断倍数和因数关系,从实际情况看完成的较好,不过是否显多了,能否去调2个,这样课的结构会不会更紧密,课堂效果会更好呢?

当然,我们的研究正如我们学校出版的教学片断的书序中所说:燃一根火柴,会闪亮一点,倘若用一根火柴点燃一堆篝火,定会带来无限的精彩。希望我们的研究能给兄弟学校一定的思索,同时也希望兄弟学校能反馈给我们宝贵的建议,让我们在课程改革中,更加坚定,更加执着。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通用版【篇2】

这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同时,也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体现了自主化、活动化、合作化和情意化,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操作实践,举例内化,认识倍数和因数

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样,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二、自主探究,意义建构,找倍数和因数

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整节课中,教师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中自主获取知识。

新课程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中的多次合作不仅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发表意见,参与讨论,获得知识,发现特征,而且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初步形成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在随后的巡视中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完成的不是很好,我就决定先交流在让学生寻找,这样就用了很多时间,最后就没有很多的时间去练习,我认为虽然时间用的过多,但我认为学生探索的比较充分,学生也有收获。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36的因数,对于刚刚对倍数因数有个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这里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找36的因数,我巡视了一下三分之一的学生能有序的思考,多数学生写的算式不按一定的次序进行。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找36的因数,如何找不重复也不遗漏。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刚才的方法进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这时老师再给予有效的指导和总结。

三、变式拓展,实践应用---—促进智能内化

练习的设计不仅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而且注意到了练习的层次性,趣味性。在游戏中,师生互动,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学生不仅参与率高,而且还较好地巩固了新知。课上,我能注重自始至终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自信等情感因素的培养,并及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享受数学,感悟文化魅力。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是比较抽象的,本册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的教学重点。为让学生很好的感受因数与倍数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灵活地处理了教材,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只让学生认识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及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一、设计情境,引起思考。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引起学生思考,板书15÷0.3=50,1.5÷3=0.5,1.5÷0.3=5,15÷3=5引出除尽和整除的含义,从而明确了因数倍数的研究范围,进而理解决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对于因数与倍数的依存关系,学生在理解时比较抽象,我就放到具体算式里,算式由学生举例,反复去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在课堂中反复强调,帮助学生认真理解辨析,从而理解了因数与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学生一节课下来对这组概念就理解透彻了,就不会模糊了。

二、引导学生探求找因数的方法。

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是这节课的又一个重点,首先让学生找出24的因数,由于个人经验和思维的差异,出现了不同的方法与答案,在探索这些方法和答案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如何求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从而掌握了知识点。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的应用教材,使之服务于教学,让教学有效的进行,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体会出“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找”才不会遗漏和重复,充分运用多媒体,通过演示18、24、77、1的因数,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顺序”,学会有序思考,体会到了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与此同时学生直观观察发现一个数的因数都有1和它本身,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不是数字越大因数个数就越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等等重要相关知识,这些发现与课堂练习息息相关,形成本节课完整的知识体系,还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课堂练习完成的很好,起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归纳能力,抽象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通用版【篇3】

听了陶老师执教的《倍数和因数》一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倍数和因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在教学中,陶老师让学生摆出图形,通过乘法算式来认识倍数和因数。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观察长方形的摆法,再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组织交流出现积是12的不同的乘法算式。即:4×3=122×6=121×12=12。根据乘法算式,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倍数和因数,初步体会其意义。在得出这些乘法算式以后,先根据4×3=12说明12是3和4的倍数,3和4都是12的因数,使学生初步体会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让他们举一反三,结合另两道乘法算式说一说。在这一个环节中,陶老师还设计了让学生根据除法算式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让学生明白除法算式中也能找出倍数和因数。最后,陶老师出示了五个数,让学生从中找找,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这一设计既是对上面内容的提升,又引出了下面的内容。

2、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寻找,课本上是安排先教学倍数后教学因数的。陶老师在教学时,打破了教材的安排,首先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我觉得这样做比较好,找因数的方法比较难一点点,它需要学生的逆向思维,所以陶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着学生,扶放结合地让学生去探索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随后再去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学生就容易找准了。这样安排既承接了上面的内容,又为学生一个数的倍数提供了方法。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通用版【篇4】

《倍数和因数》是我们工作室四月份研究的一个课例,我们是先抽签上二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再进行研讨,我们研究了每一部分的处理方法,同时,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更加连贯、自然,我们也研究了例题之间的过渡环节,尝试找到更加恰当的处理方法。那次研究之后我们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根据自己的想法修改了教案。前几天我们工作室又在活动中上了这节课,这次上课的是我,由于事先准备的不够充分课堂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有上次研讨过还需要改进的问题,也有这次上课出现的新问题。课后工作室的成员给了我很多的很好的建议,我根据好的建议修改了我的教学设计,下面我来具体的说一说。

1、情境导入。本节课的内容是《倍数和因数》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感受倍数和因数的依存关系,我课上用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例子,也用了我是老师,他们是学生的例子。但这两个例子对于本课的教学或许没有太多的意义,好像不能让学生明确感受出倍数的因数的依存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部分的内容去掉,直接进入课堂,让学生进行操作活动。

2、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本课是想通过用12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的活动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再用具体的例子向学生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在课堂中我直接让学生进行操作,两人小组活动,试着摆一摆,看看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在交流的时候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摆法,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再让学生有序地说一说,为后面找一个数的因数做好铺垫。再有一道具体的算式举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用我们过去学习的乘法算式中的乘数乘乘数等于积过渡到倍数和因数,再让学生说一说其他两道乘法算式。说完后再给学生一个提醒,并让学生再根据出示的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和谁是谁的因数,最后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写一个算式,并说一说。

3、找一个数的倍数。这应该时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说一说找倍数的方法,而我在上课的时候把这一个重要的部分一带而过,可以看出来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没有掌握找倍数的方法的。所以我在思考这一难点该如何突破?是不是应让学生先独立想一想办法,多说一说,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说自己用来找倍数的方法,这样多种方法出来以后,我们可以对方法进行优化,选择快速简单的找法。在教学的时候,同时注培养学生有序写出倍数,注意倍数书写的格式等意识,可以比较有序的找和无序的找,让学生自己感受有序的好处,学生有了有序地找的基本方法后,在进行练习的时候也会选择刚才优化过的好的方法进行练习。

4、找倍数的特征。在完成找一个数的倍数之后,我们可以直接出示3,2,5的倍数是哪些,让学生观察三个倍数,再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放手让学生去找或许学生能够很快的找出来,但如果给好具体的问题,可能会限制一些学生的思考。如果学生在观察时没有发现我们所想要总结的特征,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让学生观察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最大的倍数和倍数的个数等。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找,我们要相信他们藕能力做到。

5、课堂常规的问题。在上课之前我应先确定好小组的具体分配,以免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找不到合作的对象,如果上课之前具体的分好了,小组讨论的效率会高很多。在上课时,我要少说,把更多说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还要相信学生,不要怕学生不会,而给出很多的条条框框,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通用版【篇5】

这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同时,也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体现了自主化、活动化、合作化和情意化,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操作实践,举例内化,认识倍数和因数

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首先根据一道应用题,通过对学生队伍的理解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样,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二、自主探究,意义建构,找倍数和因数

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整节课中,教师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中自主获取知识。

新课程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中的多次合作不仅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发表意见,参与讨论,获得知识,发现特征,而且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初步形成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三、变式拓展,实践应用---—促进智能内化

练习的设计不仅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而且注意到了练习的层次性,趣味性。在游戏中,师生互动,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学生不仅参与率高,而且还较好地巩固了新知。课上,我能注重自始至终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自信等情感因素的培养,并及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享受数学,感悟文化魅力。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通用版【篇6】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课后自已或与同学合作制作一个含有因数和倍数知识的转盘。

教后反思:

40分钟的时间一闪而过,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学习情绪空前高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过程中数学思维的提升,都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让我感觉无尽的惊喜。

课堂导入,亲切,有效,让学生先在脑海中留下“关系”这种印象,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明白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然后通过试一试、练习、特别是(8是倍数,4是因数。…… ( ))的辨析,让学生明白: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

通过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让学生通过多个实例找到规律。

在教学中由于过分依赖课件,致使有的环节没有深入,没有给学生时间进行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通用版【篇7】

1、立足于学生的思维特点。中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概括思维过渡的重要年龄段。因此,我放弃了用12个小正方形摆长方形的动手实践活动,而选用了看12个小正方形在脑中想象摆法。在留有短暂时间让学生思考,脑中逐渐有了长方形的图象纷纷举手之后,我又不急于提问,而是追问:你能不能用一道乘法算式来表示?当学生说出乘法算式时,也不急于就此,还让其余同学想想他是如何摆的,做到全员参与。这种由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过程,是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的,对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是有利的。

2、层层辅垫,为学生自主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探索36的所有因数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在这之前做了层层的辅垫。

(1)3个乘法算式的呈现我作了调整:1×12=12,2×6=12,3×4=12。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有序思考。

(2)在学生根据其余两算式说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之后,我对12的所有因数进行了小结:12的因数有1,12,2,6,3,4。让学生感受到一道乘法算式中蕴藏着两个因数。

(3)36这个数比较大,学生找起36的所有因数时有点困难,我设计了从3,5,18,20,36五个数中选择两个数来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这一教学环节,减轻了学生的困难,同时也能检验学生对因数和倍数概念是否已正确认识。当学生会说3是36的因数,36是3的倍数时,说明他们脑中已经有了判断的依据:3×12=36。

(4)在学生独立探索前,我又提醒学生,在找36的所有因数时,如果遇到困难,不要忘了我们已经寻找过12这个数的所有因数,可以作为参考。

这四个方面的准备,学生的独立思考才有了思维的依托,遇到困难,他们就会自我想办法,自我解决问题,这样的探索就会有效,不会浮于表面,流于形势。

3、有层次的呈现作业,给学生以正面引导为主。在概括总结找36所有因数的方法时,我找了三份的作业,第一份是有序,成对思考的1,36,2,18,3,12,4,9,6。在交流中让学生明确只有有序的,成对的思考才会做到既不遗漏,又能快捷方便,第二份作业是所有的因数按顺序排列的1,2,3,4,6,9,12,18,36。结果作业中漏了一个4,这是个时机,在表扬了这个学生能按顺序的排列,做到美观这个优点之后,提出问题:美中不足的是什么?学生:一个一个找麻烦,还容易丢。我接着追问;我们能给他提些建议吗?第三份是无序的有遗漏的,也让学生给他提建议,让他也能做到一个不漏。这三份作业对比下来,先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再以正确的方法判断其他同学思考不当的地方,并提出建议。寻找一个数所有因数的方法也能深刻地印在学生脑里。

4、大胆放手,产生矛盾冲突,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找3的倍数时,我想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我直接抛出问题:你能像上面这样有序的从小到大的找出3的倍数吗?学生在找中发现:3的倍数有很多,写不完。我追问;那怎么办,有办法吗?通过一会儿的沉默思考后,纷纷有学生提出省略号。

5、趣味练习,联想,探索。练习中我设计了两道题,一是猜我的电话号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二是探索计数器的奥秘,多位老师问起我的设计意图,我是这样想的:重在培养学生善于联想,勇于探索的习惯。由个体现象联想到同类现象并能深入探索,这是创造的源泉,牛顿看到苹果落地,通过联想,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看到茶壶里冒出蒸气,通过联想,最终发明了蒸气机…这与一个人的认真观察,善于联想,勇于探索是分不开的。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通用版【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P12一14,练习二。

【教学过程】

一、操作空间,初步感知。

1.同桌用12块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要求:能想象的就想象,不能想象的才借助小正方形摆一摆。

2.学生动手操作,并与同桌交流摆法。

3.请用算式表达你的摆法。

汇报:1×12=12,2×6=12,3×4=12。

【评析】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想象、表达等环节,既为新知探索提供材料,又孕育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思考方法。

二、探索空间,理解新知。

1.理解因数和倍数。

(1)观察3×4=12,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完成以下板书: 3是12的因数 12是3的倍数 4是12的因数 12是4的倍数 3和4是12的因数 12是3和4的倍数

(2)用因数和倍数说说算式1×12=12,2×6=12的关系。

(3)观察因数和倍数的相互关系。揭示: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指的数是整数(一般不包括O)。

2.求一个数的因数。

(1)出示2,5,12,15,36。从这些数中找一找谁是谁的因数。 学生汇报。

师:2和12是36的因数,找1个、2个不难,难就难在把36所有的因数全部找出来,请同学们找出36的所有因数。

出示要求:

①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合作。

②可借助刚才找出12的所有因数的方法。

③写出36的所有因数。

④想一想,怎样找才能保证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教师巡视,展示学生几种答案。

生1:1,2,3,4,9,12,36。

生2:1,36,2,18,3,12,4,9,6。

生3:1,4,2,36,9,3,6,12,18。

(2)比较喜欢哪一种答案?为什么?

用什么方法找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按顺序一对一对找,一直找到两个因数相差很小或相等为止)

师:有序思考更能准确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完成板书:描述式、集合式。

(3)30的因数有哪些?

【评析】学生围绕教师出示的思考步骤,寻找36的所有因数。既留足了自主探索的空间,又在方法上有所引导,避免了学生的盲目猜测。通过展示、比较不同的答案,发现了按顺序一对一对找的好方法,突出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3.求一个数的倍数。

(1)3的倍数有:——,怎样

有序地找,有多少个?

找一个数的倍数,用1,2,3,4?分别乘这个数。 (2)练一练:6的倍数有: ,40以内6的倍数有:一o

【评析】

由于有了有序思考的基础,求一个数的倍数水到渠成,本环节重在思考方法上的提升。

4.发现规律。

观察上面几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例子,你对它们的最大数和最小数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汇报,归纳: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I,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评析】

通过观察板书上几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放手让学生发现规律,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三、归纳空间,内化新知。

师生共同总结:

(1)因数和倍数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2)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应有序思考。

四、拓展空间,应用新知。

1、15的因数有:——,15的倍数有:——。

2.判断。

(1)6是因数,24是倍数。( )

(2)3.6÷4=0.9,所以3.6是4的因数。 ( )

(3)1是1,2,3,4?的因数。 ( )

(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21,这个数的因数有1,5,25。( )

3、选用4,6,8,24,1,5中的一些数字,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一句话。

4、举座位号起立游戏。

(1)5的倍数。

(2)48的因数。

(3)既是9的倍数,又是36的因数。

(4)怎样说一句话让还坐着的同学全部起立。

【评析】

本环节的前3题侧重于巩固新知,后2题侧重于发展思维。通过“说一句话”和“起立游戏”,展现了学生的个性思维,体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

【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体验有序思考的重要性。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 一、留足空间,让探索有质量。

留足思维空间,才能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发挥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探索成为知识不断提升、思维不断发展、情感不断丰富的过程。第一,把教材中的飞机图改为拼长方形,让同桌同学借助12块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由于方法的多样性,为不同思维的展现提供了空间。第二:放手让每个同学找出36的所有因数,由于个人经验和思

维的差异性,出现了不同的答案,但这些不同的答案却成为探索新知的资源,在比较不同的答案中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思考方法。第三:通过观察12,36,30的因数和3,6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由于提供了丰富的观察对象,保证了观察的目的性。第四:让学生“选用4,6,8,24,1,5中的一些数字,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一句话”。不拘形式的说话空间,不仅体现了差异性教学,更是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的不同发展。 二、适度引导,让探索有方向。

引导与探索并不矛盾,探索前的适度引导正是让探索走得更远。探索12块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教师提示能想象的就想象,不能想象的可借助小正方形摆一摆。这样的引导,是尊重学生不同思维的有效引导。

在找36的所有因数时,教师出示4条要求,既是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又是提醒学生探索的任务。在让学生观察几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时,引导学生观察最大数和最小数,有什么发现?这样的引导,避免了学生的盲目观察。可见,适度的引导,保证了自主探索思维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整堂课,学生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思考有序。整个认知过程是体验不断丰富、概念不断形成、知识不断建构的过程。

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通用版1000字(精选10篇)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要知道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在教学的时候学生也能更理解课堂知识点。怎样的教案才算好的课件?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通用版1000字(精选10篇),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1

回顾我上课的过程,收获还是挺多的,有成功之处可供人借鉴的,也有值得探讨尚需改进的地方。

一、充足的课前准备。从接到通知起,我就认真钻研教材,确定了教学内容。因为这个课时讲的是电话用语的,和生活实际连接比较紧密,学生会比较感兴趣。

二、充分的个人素质展示。本人上课情绪饱满,充满激情,常常与学生同欢笑,共忧愁。我上课时肢体语言充分,带领学生在视觉、听觉、肢体等全方位动起来,本堂课上我与学生一起拍手唱歌,根据需要语调时升时降,避免学生疲劳,讲课有条不紊,抓住大多数学生,时常鼓励学生,学生在老师的情绪感染下快乐地学习英语。我还努力运用全英语的课堂教学用语组织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听英语、说英语的环境。

三、多种形式的教学和操练。本课时主要是对话教学,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颜色歌曲、图片、多媒体课件并加上形象化的动作和语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入用颜色歌曲复习颜色并且活跃气氛,读单词用升降调的,拼写的方法手口脑并用,提高单词记忆效率。我还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衣服新单词时,还注上音标,配上图片,把单词放到句型中充分操练,操练句型时,就用学生所穿的衣服提问,老师问学生答,组问组答,最后到pair work,让学生同伴之间相互问答,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最后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组探究活动,各自描述自己打电话场景,评选出最佳设计,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交流与探究中达到运用语言技能的目的

四、成功的激励、奖励机制。以往我的英语课上,我的激励、奖励是口头形式的,这堂课上我利用自己的一些手工优势,折了一些各种颜色的玫瑰花作为奖品给他们,既结合了本课的教学内容,精美的艺术品又给学生美的追求,效果较好,运用较成功。

五、遗憾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本人设计的教学过程看看很成功,但操作起来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遗憾与差错。给孩子们自己讨论、总结的机会特别少,另外,在充分调动学生方面还有待加强,后面还是有一小部分人没有跟着老师。

一节公开课的开展留给执教者的不仅仅是上一堂课而已,留给我们的有很多很多。静下来反思我们的教学实际,我们扪心自问:每一堂课都是这样准备充分的吗?每一堂课师生都这样充满激情吗?每一堂课都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训练的吗?是不是每一堂课都草草了事,学到哪里算哪里,留有“遗憾”?让我们多一些准备与思考,多一些精彩与完美,少一些遗憾吧!这节课上完了,但是学生的学习和我的教学活动依然在继续。生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学习中寻找差距,在遗憾中积淀,在反思中成长,属于我自己的春天必将在前方等待着我。

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2

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和探究。

作为新聘教师,宫老师在课后从不同的方面做出了指导:值得肯定的是:基本功扎实,课堂设计巧妙,通过复习旧知,掌握学情过度,为下面的教学作了铺垫,有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不错,在教学中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活动形式多样,做到了学以致用。但自己本身又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个体活动出色,但发音November 有问题。课后作业布置有难度,学生没有理解作业的要求,和学生交流没有面对面,掌控课堂能力还需要进步,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注意信息加工,逐步促进故事的阅读能力。

回顾这堂课,我激情导入,学生积极性倍增,我将兴趣教学贯穿始终,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情境中学,活动中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关注学生差异,给学生平等的表现机会。Pair work 、group work 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在课堂上用激情,童心,爱心,尊重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堂课内容相对容易,我运用了以旧带新,精讲多练的原则,过渡自然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让学生在听说读演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还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媒介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信息,省时省力。在课堂活动中我先引导学生会说,然后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对话。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通过自己的智慧,编自己的对话。学生乐于参与并积极参与。

本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内容深度不够,教师语言有些复杂,学生听不大懂。学生的主体能力还是没有得到尽可能大的发挥,作为新教师,我会努力和其他老教师积极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得到改进。

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3

紧张的期中考试已经结束,半个学期已经过去了,回顾这段时光,总的感触就是:特别的忙。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我也感到了生活的充实与有意义。我就前阶段的教学和期中考试进行了反思:

一、期中考试的基本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的题目类型有:1语法和词汇的选择2选择适当的词组用其适当的形式填空3用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4完形填空5阅读理解6翻译。本次考试旨在考学生的基本词汇和基本的语法,为了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试题中许多题目都让学生做过并讲评过,可是考试成绩仍然令人失望。高一1班的最高分为86分,最低分为24分,平均分为56.1分,合格率为42.8,高一2班的高分为74,最低分为19,平均分为46合格率为15.6,成绩的两极分化如此严重,有些学生简直就是英语上的文盲。

二、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1.词和词组是学生最头痛的事,很多学生都说他们记不住。今后教学生按照发音去背单词,甚至花时间去养成他们这种习惯,自己弄点顺口溜帮助学生记住单词,举例子教学生如何运用单词。

2.学生不能做到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他们马马虎虎地完成作业,应付老师的检查,有的学生根本不做作业,很多学生翻译题不做,理由是不会做,对于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的选择题,只有少数学生认真做,大部分学生随便写一个答案。所以期中考试中,虽然很多题都做过讲过,学生仍然不会做。今后加强作业检查,督促学生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调整老师自己的心态,主动与学生亲近,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学生的翻译能力很差,今后加强翻译练习。

5.学生词汇量太少,多给学生默写生词和词组。

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4

20xx年5月26日,我上了我教师生涯的第一堂英语公开课,对于这堂公开课我可以说是认真准备了很久,可是结果却是惨败。如果说26日之前的一个星期情绪是紧张的话,那么26日之后的一个星期的情绪是失落的。

我知道这堂课是对我班学生的课堂常规、我的教学预设和课堂应变处理能力的一个严格的测试,因此自己非常重视,也非常紧张。虽然其他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告诉我尽管大胆去上,不用紧张,因为作为教龄不到一年的新教师,公开课上得好当然是值得赞赏,但是失败也是情有可原。可能真的是没经验吧,上课前课件突然出了一点问题,整个人的情绪一下子全部绷紧,在同事的帮助下终于好了,可又立刻响铃,自己的情绪也没有来得及调整好,才上一半我就觉得环节进行得好卡,自已的思绪也一直卡在一个地方,不会转弯,生拖硬拉地按着教案上完了这堂课。才结束课我就知道后面的评课一定会更严峻。当吴老师和其他老师在评我的课时说的大点小点我都深深地记在心里,听到最后几点时真的想找个地洞钻进去算了,心情跌到了谷底。事后鼓起勇气总结了一下,大家对我的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1、目标定位。我的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显得凌乱不清。

2、课堂用语。针对于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课堂用语应尽量简单,当学生反应不过来时可灵活应变,或以肢体语言辅助,或以中文辅助,使教学自然、顺利地开展。

3、教学活动。对于课堂新知除了跟读外,老师还要添加相应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此外动作示范要准确、清晰、到位。

4、在备课时要贯彻学以致用的理念,除了教学新知外还要加以适当地扩展。

5、课堂时间分布不和谐,引入花太多时间,导致新知教学十分仓促。

对于以上的几点建议,如果说有几点可以借由新教师的头衔为自己找点借口的话,那么我想第1点是怎么也无法立足的,这也是让我整个心情很失落的主因。因为我觉得一个老师去上课,如果教学目标错了,那么其他的还会有意义吗?我觉得自己的这个错误是不可原谅的,虽然我认为上课前我也做了很多的准备,尽可能地设想了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尽可能地使各个环节衔接得更自然,理解性强一点。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远不是我能设想的,最终结果和设想南辕北辙。不过经过了一星期的回味、品尝,突然觉得这是一堂值得庆幸的公开课,如果这堂公开课开在2年、3年甚至更久之后,那才是我悲哀的时候。就像俞老师告诉我的一样,新教师的第一堂公开课,是一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一堂课。很感谢俞老师,感谢她在一评完课就来安慰我,对于我在课堂上暴露出来的问题,作为领导,她没有给我任何的压力,而是积极帮我舒缓情绪,告诉我对于我现有问题不要太放在心上,毕竟我还是一个新教师,重点应该是把老师们给你的建议好好考虑一下,哪些可以直接采取,哪些要借鉴地采用,不要觉得今天的你很丢脸、很失落,不要有负气的心理,要做一个谦虚好学的教师,那么你才能进步更快。趁你还是新教师的时候好好把握时间,好好地把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打扎实了,后面的路才会更顺利。

的确如此,我想5月26日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不管是吴老师,其他听课的老师,还是对俞老师我都应该说声谢谢,是你们把这一天变得更有意义,也让我受益匪浅,收获了很多:

1、充分重视平时的每一堂英语课,认真解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对于每一堂课都应该认真、扎实地上,不仅是对学生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教学基本功的锻炼。

2、课堂与课外要区别对待,虽然自己平时比较内向,但是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课堂上的我应该更活跃,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多运用一些肢体语言、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尽可能地让全体学生都学起来、动起来,为他们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

3、在平时多收集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易理解的课外知识点,启动学生的想像力、好奇心,让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找到学习英语的自信,做到真正地学以致用。

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5

本单元为新课改的第三单元,以旅游为话题,新课程的课程目标与过去教学大纲不同之处在于把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了,过去我们只注重知识和技能基础,新课标却建立在这么素养综合整合发展的基础上。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要不断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运用各种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从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本节课中,我突出以课文内容和课文欣赏为主线,兼顾结构,适当拓展。遵循文化意识,体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旅游文化效益。有了足够的input,才能有的放矢地output.在课本话题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针对读前,读中和读后均设计话题讨论。

设计理念,经反复修改和思考最终如下:

(一)精心设计,学生为本

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设计的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思考和分析,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一言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我想这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最后一部分的主题任务,组建学习小组设计旅游计划,给于讨论核心内容,让学生多向交流,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学会理解合作尊重。本来设计为小组讨论,一人代表发言,后来为避免少数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又稍改展现形式,一人提问,三人回答,这样学习动机被激活,低层次学生积累也逐步增多。为学生能更好完成任务,我加入学生,和三个学生一起做了范例,给与学生所用语言,而后证明,其他小组均能很好完成此主题任务任务。

(二)深入思考,有效备课

确定文章中自己的讲解点和讲解方式,因此在略读和详读后,我专门设计了LISTEN AND LEARN这一环节,读后再听,加深印象,对个别字词填空,并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修辞手法所在的地方,巩固了读,并为今后的写奠定了优质的基础,反映出课堂中效果很好,学生对此环节很感兴趣,开阔其眼界,加深对英语语言本身的感悟。在听的过程中,又能准确掌握听力材料中的升调和降调,迅速获取文章中的旅行方式,时间,地点,人物等重要信息,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

(三)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新课改的教材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高的能力,如执行能力,观察能力,话语能力和互动能力,还有群体控制能力,课前备课毕竟是主观性的,实施时灵活性更重要。课堂计划很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因此,要实施新课程的标准,取得显着教学效果,课前备课固然重要,更重要,更艰巨的就是加强学习,迅速提高自身的素质,调整教育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学技能,这样才能真正备好课,上好课,达到新课程目标。

我认为,要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需要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的结合,简单的听读,是低层次的,而高层次的参与式要学生推理判断,归纳,概括和总结,创新等,新课改的课堂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课堂活跃,机械被动,而是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都有明显发展。

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6

摘 要:“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作用。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从一堂英语公开课出发,结合“生本”教育理念及新课标理念,从四个方面对这节课如何体现学生自主、教师如何适时引导进行反思,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生本教育;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生本教育在我校开展以来初见成效。本人有幸能在全校展示一堂“生本”理念下的公开课。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仁爱版七年级Unit 7 Topic 3 We Had a Wonderful Party第一课时Section A。下面结合本节课,粗浅地谈谈学生在课堂上如何体现自主,教师又是如何发挥引导作用的。

一、设置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前置任务,做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帮助者和欣赏者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有很强的求知欲,但持久性比较差。他们争强好胜,思维方式逐渐从感性转向理性,喜欢“钻牛角尖”,关注所有人给予的评价。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让学生探讨新目标语言――一般过去时的特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经过认真分析教材,研究重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初步整合教材内容后,我设计了探究型前置作业。通过给出一个非常有趣的包含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两种句型的小谜语,让学生一边寻找答案,一边从已经学过的现在进行时句型特点入手,以旧引新,抓住重点,总结本课新目标语言――一般过去时的特点。在学生以使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自己自主学习探究前置作业成果的过程中,当学生陷入僵局时给出几个词进行引导,当学生偏离重点时及时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当学生给出精彩看法时给予眼神、肢体、语言的欣赏与表扬,这时候教师既是推动者、帮助者,也是欣赏者。

二、明确小组成员合作交流任务,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学生对目标语言的特点初步掌握后,就进入课堂交流活动中。课堂交流是“生本”课的中心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本课为了明确各组成员的任务,在合作之前我给学生做了示范与提示,这样学生可以做到任务明确,也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在让学生通过了解课文中Jane,Helen,Sally和Tom昨天做过什么事情之后,设置一个调查任务,即调查“你的组员昨天做了什么”。学生分工合作,体验到相互帮助、相互依赖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做学习的主人。教师深入其中,做好参与者与合作者。

三、鼓励全班交流、展示与评价,做好补充者、评价者

新课程标准的六条先进理念中有一条:要“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要将已经学会的目标语言运用于真实的情景交流中,自编自演小组对话,进行全班展示,这是“生本”课的高潮部分。学生的全面参与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转换了师生的角色。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教师成了“导演”。每组学生编的对话内容不一,但紧扣本课重点――使用一般过去时,教师把好舵,学生同时成为表演者和评价者。他们在观看其他小组表演时聚精会神,点评生动有趣,而且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教师及时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利用课堂已生成资源,补充教学内容。在最后的小结反馈中,本课采用了学生对完成前置作业的自我反思,对前置作业满意度进行自评、组长评、教师评,让评价方式更多元化、丰富化,激发了每个学生的自信与参与热情。

四、课上及时记录,课下及时整理,做好反思者

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集体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做好记录,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简单的几个词,课下及时整理成文,做好反思者。如本课前我内心对学生总是不放心,而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实在让我惊喜。我及时地在相应环节记下了“惊喜、相信、不限制”这样的词。课后整理时我这样写道:“因为对学生不放心,在课堂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挥。生本教育――以生为本,确实要求我们相信学生,给他们机会。也要相信孩子们带给我们的会是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生本之路漫漫,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生本”,在钻研教材、研究教材上多下工夫,使生本课堂中学生的活动更加到位,教师的点拨更能起到一针见血、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3]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

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7

这次的公开课让我学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备课要充分。这次公开课正好该讲到Stater Unit3 What color is it?的第一节,是新授课。我把教材反复阅读仔细琢磨,自己总结出重点和难点,又结合参考教案,心理有了些思路。讲这节课的前几天,每天都是煎熬。即使闲下来的时间,脑子里还是上课的画面。如何设计课堂,哪个环节在前,哪个环节在后,怎样引出话题,怎样比较吸引学生的眼球,怎样把各个环节串联在一起而又“天衣无缝”都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我不断纠正自己的想法,调整上课步骤。备课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设计课件。这次公开课讲的是颜色这一节。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等。我想用大块的颜色图形会比较合适。这样突出醒目,刺激学生的眼球。课堂效果显示这样确实比较好。虽然上课只要45分钟,可是这一个星期以来,我每天都在思考这45分钟的课堂,真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教师备好课很重要,但上好课同样很重要。虽然这次课堂真题气氛不错,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老教师们对我的点评,使我不住的点头,内心很是认同也非常感谢他们给出的建议。首先,学生课上练习的还不够充分,给学生留的练习的时间不足。有的学生刚进入状态却因为给的时间不够而终止了,无形之中我扼杀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其次,备课还要再精细些。课件中有些地方出现错误,太不应该了。课堂要讲解重难点,易错点。这是学生做题出错最多的地方。无形之中就要求我们在备课过程中,自己首先要把练习题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再有,就是板书。我的板书不够规范,而且对与粉笔颜色的选择,都没有慎重想过这个问题,以至于后排学生识别黑板上的字有困难。以后这些细节都要考虑进去。

虽然老师们对我的点评更多的是夸奖。但我把它看做是鼓励自己做的更好的动力。王老师提出的讲课要有启发性,要学会融合课本知识等等,都让我感觉如获重宝。关于课要融合,我是深有体会。我们可以打乱课本编排顺序,根据需要安排,把几部分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如讲颜色可以和字母教学放在一起。而我在课堂上把两部分开来讲,完全按照课本编排顺序,感觉很死板,知识又没有联系到一块儿。另外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与其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不如引导他们自己探索,找到问题,得出结论。

当一名老师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做一名好老师。这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反思,善于总结,才能今早成长。这也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8

为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优质课堂,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提出开展“中青年教师过关公开课”活动,我校的英语教师、还有学校资深的专家教师进行了听评课,使我受益匪浅。现就我在四月x日下午第二节上的一节公开课的课后反思:

我讲的内容是高二年级必修七第二单元(机器人)阅读部分第三课时,我将这节课设计为首先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再导入进入本节课的主题,本人合理使用教学媒体辅助课件,内容多、容量大,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枝粉笔、一张嘴,从头至尾一言堂”的局面,使课件媒体使用恰当,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这节课反应敏捷,回答问题积极踊跃,气氛热烈。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让游泳者到水中去。”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因此在讲解新课前后,我设置的问题较简单以便让基础较弱的同学都能来回答,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通过我对这堂公开课周密的计划、精心的设计,总算比较成功地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和任务,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还存在着不足:

1、时间把握得不是太好,讲课文的时候觉得有点赶;

2、应再加强对多媒体技能的学习;

3、应再加强语言上的抑扬顿挫;

4、学生回答问题的面应再大些。

我常常自问: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追求的是什么?那就是不是固定的课堂模式,而是语言习得的规律,是求知与成长过程的成就体验,是创造的乐趣,是一种学与教、生与师的和谐境界,让教学之树常青的秘笈在于,实践、反思、学习、创新、特色。每一堂课都是学法的获得,人生的感悟,兴趣的延伸。我们应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进行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并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结论。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多听各位教师的课,多钻研教材,多了解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争取不断进步。

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9

登上三尺讲台不满两年,我幸运地有机会开设市直公开课,心中很是兴奋。但是如何上好using language,心里亦是万分忐忑。

备课的第一步即是研读教材。本单元Using language部分的Reading and writing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一篇读者写给电影院建筑师的信,请求建筑师充分考虑残疾人的需求,学习建议信写作手法(内容、语言和语气),并要求学生学写建议信。在熟读教材之后,我开始搜寻using language的各种课例,希望从中得到灵感。从这些优秀的课例中,我学习到三段七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

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我便开始了这节课的设计。在课间教师播放一个无手无脚却身残志坚的残疾人视频,引出残疾人话题,让学生意识到残疾人生活不便,激发他们对残疾人的同情心。然后通过建议信的两次阅读,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总结建议信的结构、语气、词汇等方面的'写作特点。读后教师设计了真实情景,组织学生讨论建议,如何让新建的万达广场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为最后的写作做内容的铺垫。为了做好写前准备,教师在阅读和写作中间增加了以练习,由单词到短语再到句子的翻译,让学生练习如何去提建议。最后要求学生独立写作,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只要求学生写下建议信的主题部分——之前讨论的建议。学生写完后,由教师示范评价。在呈现习作的评价标准,要求学生课后完成这封建议信的写作。

根据以上教学设计,本节课思路清晰、步骤紧凑,基本达成既定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导入部分的视频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活跃了班级气氛。其次,这是一节语言运用课,教师把读、说和写整合起来,写是重头戏,要花很多时间。于是教师着重处理了写建议信需要掌握的结构、语气、词汇等,做到阅读为写作铺垫。这样既训练了阅读技能,又节省时间,为写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最后,写前的翻译练习,不仅巩固了在阅读活动中出现的语言知识,又最后写作任务的输出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总之,在层层铺垫之后,学生按基本完成了写作任务,部分学生的初稿作文质量很高,教学目标圆满完成。

一周来磨课的过程让我收获颇多。尽管本人还是非常喜欢自己这节课的设计,但是本节课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本人对教材的熟悉程度还不够,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本人将大部分时间放于设计上,希望有所创新,而忽略了本源——教材。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的精华。因此,教师要熟悉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第二,两次阅读的层次不明显。第一次和第二次阅读有重叠的目标。按照郑老师所提的建议,可以将两次阅读的目标改为:reading for language 和reading for structure。第三,写作前所搭建的语言支架还不够。因为时间的限制,本人只设计了由单词到短语再到句子的翻译,作为写作的铺垫。而充分的写作铺垫是应该像郑老师所言,由句型模仿到句子翻译,再到写作内容讨论。只有充分的写前铺垫,才会有顺利的写作输出。第四,语速过快,指令不明晰。第一次能有机会上市直公开课,本人非常兴奋和紧张,希望不辜负学校和组长的栽培,但是却殊不知这样的心态让自己更加紧张。语速快亦缺乏节奏感,使得指令表达不清晰,使得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难以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

通过这节课,我明白自己又很多不足之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吃透教材,去背教材中的文本,增进自己的语言素质,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向学生展示教材中的精华。其次,努力使自己的语音、语调更地道,使语速更富节奏感,使自己的声音更有吸引力。因此,每天坚持听音练音,即便再忙也要坚持,因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作为新教师的我,更应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的同时,力求创新和突破!

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10

5月12日上午第二节课,我在七年级一班上了一堂英语公开课,这节课的主题是My past life,教学目的是掌握be born和句型What is she/he like?同时会用过去式描述过去生活,谈论自己和他人过去的生活,教学过程是通过多媒体来展开的。

首先,以两张照片导入,从身边的熟悉的人谈起,我用了我儿子的照片,主要是操练Where was he born? He was born in….When was he born? He was born in …what is he/she like?引导学生使用两个生词naughty和well-behaved.主要是遵循新课改理念:学习单词不能孤立的学单词,词不离句,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单词,做到单词能脱口而出,这个环节主要是铺垫,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语法和词汇上得准备。

然后,是三个著名伟人的图片展示,依然是语言输入为主,继续操练这几个句型:

Bill Gates was born in Seattle in 1955.

Yuan Longping was born in Jiangxi in 1930.

Stephen Hawking was born in Oxford in 1942.

我打算在这环节做一些思想文化的渗透,语言只是传达思想和文化的载体,在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和外国伟人的同时,要传播本国文化,表述本国文化,让学生为自己国家感到自豪和骄傲。

其次,是Make a report. My friend…was born …He/she was born in …He /she was a bit …要求学生上台做汇报,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这几个句型,同时为下面的听力做好准备。这一环节学生们表现还是不错的,逐渐进入上课的状态,克服刚上课时的羞怯和紧张心理,有想用英语表达的欲望了,

再次,进入重点部分,课本的Activity 4,Listen and read.听录音,做听力理解练习,主要是能听懂别人述说过去的生活,根据这个听力内容,我设置了两个听力理解练习,帮助学生理解,练习一是较容易的listen and match,练习二是难度系数较大一点的表格填空,必须得听懂对话中的一些细节。

最后,是语言输出部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要能描述和表达自己过去的生活,为了保证学生思路畅通,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我在多媒体上打出

I was born in a village in An Hui Province.

My first school was...

My first teacher was…

He/She was…

…were my first friends.

They were …

先要求学生work in pairs,然后再让学生上台表演,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想上台一展风采。

最后,对本文重要语法进行一个简短的小结,be动词的过去式以及过去式的用法。

公开课后,我校有数十位老师参加了这节课的评课,几位老师对我的这节课进行了点评,使我受益匪浅,我不仅获得了不少的经验以及教学方法,而且还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现分析如下:

1.导入部分,所占用时间过长,学生回答问题缺乏主动性,导入部分,用的单词过难,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导致时间没有控制好,今后,应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设置问题不宜过难。

2.师生互动活动开展的还不错,但生生互动方面有所欠缺,今后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和学生对话。

3.教学没有照顾到中等偏下水平的同学,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今后要注意针对这部分的同学设置些容易点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开口说英语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公开教学,我深有感触,教学永远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无论怎样构思教学,总要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因此,备好课绝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我们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学生,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考虑好每一环节,这样每一节课才会是高效率的。

雪教学反思美术通用版1000字10篇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让课堂要生动有趣,当下一阶段的教学即将开始时,也是时候准备教案了,借助教案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写出有逻辑性的教案呢?为此,88教案网的编辑特意呈上“雪教学反思美术通用版”,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雪教学反思美术通用版 篇1

高中美术班的色彩课程不同于其他文、理科的文化知识,它没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因此有必要对教学方向的把握进行思考。目前,高中美术班的色彩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色彩规律,提高色彩修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顺利通过美术高考。经过多年的美术高考教学辅导,我深深体会到:专业学习虽然有技巧,但是还有日常的积累。学习色彩要紧紧抓住色彩规律与本质,紧扣学习重要环节,有条不紊进行系统训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知道,正确而敏锐地捕捉色彩的能力,是画好色彩画的关键。当我们去画风景写生或面对一组静物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许许多多具有不同色彩变化的物体,要想准确、真实地把它们描绘出来,正确的方法就是第一位的了。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怎样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怎样让学生不断地提高学习色彩的能力呢?通过多年的教学,我总结出如下几种方法。

一、讨论法

赫钦斯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做出独立的判断。”

俗话说:欣赏是营养。这句话更加适用于美术欣赏活动。色彩考试的最终目的是检查考生的色彩修养,而欣赏是吸收营养的很好方法。许多考生只知道多练,但忽视了多“读画”,不知道好色彩的标准。教师在教学中就有责任安排一定课时为学生选择高质量的范画组织学生进行美术作品欣赏,有针对性地结合色彩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讲解。

色彩教学中可运用讨论的方法。首先一定要让学生欣赏一些色彩绘画的作品,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讨论中,教师应该像节目主持人一样,提出问题,展开思路,帮助学生自己思考。面对展示的所有学生作品,可以是阶段性的,也可以是完成的。老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如“你最喜欢哪些作品?为什么?”“你认为哪些作品效果不大好?原因在哪里?如何转变?”“有哪些作品部分画得特别好?”等问题,可以让每位学生评说,可以让典型的同学介绍,可以自由发言,可以争论。老师应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指导、升华。

这种讨论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用语言表达绘画。

二、游戏法

洛克在《教育漫画》中说:“教育学生的主要技巧是把学生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

色彩教学中,往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色彩很单调,美术作品中没有几种颜色。学生常用概念的颜色、习惯的颜色作画,幽默点说:“颜色很穷。”为了扩大学生的色域,可以带学生做色彩游戏,就是让学生不写生对象,不画任何具体的形象,只要求作色彩游戏,调不同的颜色,每调出不同的颜色才能画上去,而且只画一小块,看每位同学能画出多少种不同的颜色。不同色相、不同明度、不同纯度、不同冷暖的黄、红、蓝、绿等。这种方法可使学生摆脱写生时的色彩单调,摆脱对形体的塑造,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调配色彩上,在调配颜色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色彩认知,扩大了学生的色域。

三、单一法

罗素说:“真正有用的训练,是理解若干的一般原则,对于这些原则在各种具体情况下的应用有彻底的基础训练。”

色彩练习的对象很多,教师要循序渐进、有目的、有条理地分解训练内容。内容有认识色彩、色调、塑造、步骤;形式有临摹、写生、默写;题材上又有静物、风景、人物;默写又分为黑白稿默写、文字题默写等等。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要根据学生水平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内容,提出练习目的与对象特点,逐步积累学习色彩的经验。

习惯的色彩教学中,常常是让学生的作业从打轮廓、画明暗,大色调到仔细刻画全过程的作品。学生一次一次地反复的综合练习。但一张色彩作业中包涵诸多的要求:构图、比例、形体、明暗调子、色彩关系、笔触情感等等,学生很难一下子都能把握,往往一次又一次的从头到尾的综合训练中进步甚微。色彩课实施的单一训练,就是把作画各重要步骤作最彻底的基础训练,就像学习游泳可分别学水中呼吸、手的动作、脚的动作的单一训练,最后综合训练。

色彩教学也如此,例如可作单一的构图训练、明度训练、色调训练等等。单一的明度训练可让学生用一种颜色画色彩的对象,学会把各种不同的颜色折合成各种不同的明度,加深对色彩明度的理解。调子训练让学生画小色彩稿,而且也可以叫学生同时集中画几组不同色调对象的小色彩稿。这样感觉新鲜,也比较中更易把握各种不同的色调,也加强了学生对色彩的灵敏度。

四、综合法

在几种彻底的单一基础训练后,可让学生作综合练习,完整地画一张色彩作业,把在各种单一训练中的体会运用于综合作业之中。这时的综合训练会有意想不到的极好效果。其实从简到繁,由浅入深,从分到合这是任何知识的认知规律,当然会对色彩教学行之有效。

教学中经常看到许多学生铺大色调时感觉很好,但随着深入塑造,画面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画面效果,这是因为不会修改调整的缘故。每个人都有追求完美的愿望,尽善尽美,于是看到略有不满就重新铺一遍,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也破坏了原有良好的画面感觉,弄得心情很郁闷,导致越改越糟。因此要尽量保留刚刚铺上去的色彩,不要全盘否定或是不自觉地重画一遍,只有在调色不准、形体不充分的地方或是问题最大的地方进行修改调整,学会把小问题放一放。正所谓“小不忍乱大谋”,这是值得每位学生注意的。

五、谈心法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收得成效。”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灵的形式,教师应寻找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灵的形式,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与情感。色彩知识的传授也应符合不同的心灵形式,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情感,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说教。谈心法就是用平易近人、推心置腹的交谈和学生平等的交流。在色彩教学中亦如此,不能用训斥、嘲笑、命令、冷漠等方式和学生交谈。

不同的语言会产生绝然不同的教学效果。语言的魅力在于爱心,色彩教学中应用爱的语言去传达。正如别林斯基在《新年的礼物》中写道:“充满爱情的语言,使无可反驳的劝说好似熊熊烈火发出光和热,而听到这种语言,心中感到暖洋洋的,会让心情舒畅。但缺乏爱情的语言,也就会把颠扑不破的一些真理,搞成冷酷的、僵死的训戒,因此语言对意识和情感的影响显得软弱无力。”

一个技术熟练的纺织工,可以辨认出几十样黑色的布种,一个绘画经验丰富的画家,可以对色彩进行极尽的刻划和表现。色彩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规律,也有其不断的探索、创新和发展。在美术教学中,只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搞清色彩原理,掌握色彩规律,抓住色彩本质,并进行大量的写生训练,才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雪教学反思美术通用版 篇2

新课程要求在美术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并在动手实践中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朝着目标和方向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本堂课我用实践法导入课题:

1、让学生准备一些表面粗糙的物品,让学生用手触摸,通过感受每样物体的触觉来理解物体表面这些粗细不同的纹路。增加课题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对《感受肌理》这课题的学习兴趣。

2、课件制作:利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来自不同领域的肌理的视觉美,形成对美的事物的向往。

3、开展——最佳“感受肌理”设计制作比赛

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和同学互相讨论,一起构思自己的画面,也可虚心听听小组其他同学的想法,一起学习制作一份肌理构成图,同时也可耐心主动地向另一位同学传授自己的制作方法。

这种教学活动可使接受力弱的学生再有一次学习机会,减轻在课堂上教师作巡回辅导因学生数量多而无法顾及全面;也可使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可使接受力强的学生能很快地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第一次的能力转换,让学生感觉到学以致用,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再次提升他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本课从人们的认知规律出发,即“感知——思维——知识——技能”,始终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实验、竞赛等方式,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地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工具材料,发挥全部技能去表达自己的美感和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在课堂上同学们看到自己手中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都雀跃不已,有学生说:“平时生活中并不怎么关注所谓的美,而今天肌理一课让我感到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好!”还有学生说:“我第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成功真是一种享受!不要畏惧,其实我真的能行!”……我想,作为一名美术教学者,能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地学习并掌握知识,这是最重要的!

雪教学反思美术通用版 篇3

童话故事《青蛙看海》讲了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故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在教学中,我认为让学生直接体验角色,这样能更好地体验到角色的内心。因此,教学本课前,我先让学生学着“青蛙跳”,看谁先跳到教学楼的三层楼的台阶上。学生当时跳完以后个个累得叫苦连天,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愿起来,有的直喘气,还有的在二楼就停下来跳不动了。看的出来学生对此感受是深刻的。这样,上课时学生都能联系自己的经历来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学生们有的说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有的说想吐,还有的说脚好痛好酸。可见,学生获得的体验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课文。 教学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带着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的加深了内心体验。

学生的兴趣很浓,思维很活跃,表演和朗读都挺到位。表演是在熟读了课文后进行的,属巩固性的实践活动。表演后,伴随着热烈的情绪,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也体会出登上山顶要靠不懈地努力,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走,这样才能成功。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雪教学反思美术通用版 篇4

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只要巧妙设问就会发现,小孩比大人敢想、敢说、敢画、敢做,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不受生活模式的限制,常常有许多奇思妙想。他们对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对任何事情都想弄清来龙去脉,会“打破沙锅问到底”,问得老师一时三刻答不出来。小孩的这种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创造的原动力,是飞翔的“翅膀”,作为一名教师该怎样适时适当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呢? 我认为教师首先要突破生活中固有形态的束缚,放松自己的思想,放飞学生的想象,真正做好一个引路者。

《想象中的船》是小学一年级学生想象画的起步,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尽量营造宽松的环境,创设独立自由的活动空间,先做好课前准备,课前通过看船,做船,让他们尽情尽兴地玩,在玩中学,在玩中悟,为儿童提供一个活动和休息的自由空间。在这个自由活动空间中,儿童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他们无所顾忌,无拘无束,动手又动脑,在他们的活动中,不仅能体现教材的想法,还诞生了各种新的想法、新的点子蜂拥而出,运用各种方式去认识船,做船,学生的兴趣都非常浓厚。有了一个良好的准备,在上想象课的时候,就不怕没东西可想了。

在想象画中,构思是作品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耐心指导,通过想象,打破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界限,要让孩子放飞思想,教师首先要抛开固有形,不能以对或者错去衡量孩子的答案,而应让学生自由想象、自由表现、自由发挥、自由探索,采用夸张、变形等多种手法去设计新的形象。例如在“想象中的船”这一课中,我进行了这样的启发:“你可以将什么东西也变成船?”结果学生各抒高见,发言异常热烈,有些希望将雨伞倒过来,变成一艘小船,帮助被河水阻隔的小朋友过河;有的小朋友则想设计一艘多功能旅游船,船身用萝卜的形状做成,船上装一些自动的蘑菇雨伞,天下雨的时候会自动撑开为小朋友挡雨;有的小朋友则想把鞋子的形状变成船,用来做船底,再在上面造房子,可以住人又可以游玩;还有的想把西瓜皮,蘑菇等做成可爱的小船……由此,孩子也考虑到了通过这样的启发,使学生明白在想象中一切界限都可以消失,达到了“异想天开”的目标,通过这样的启发,我也真正体会到孩子的想象力原来是那么地丰富与生动。为了让孩子掌握船的形态与功能,我又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觉得这些东西可以用来做船呢?”孩子不觉也动起了脑筋,讲了许多答案,讨论都基本围绕船的形状与功能展开,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一堂想象画课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下进行,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从教学效果来看,在学生的作业中,我又看到了更多更好的想法,我深刻体会到了,合理的启发能产生良好的构思,使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作为一名低年级美术教师,更要注重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让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在每一堂课中都得到自由伸展和尽情发

挥,在探索中更健康和谐地发展。

雪教学反思美术通用版 篇5

一年级的学生对手工课特别的热衷。他们特别的喜欢动手制作。我带着满腔的热情和精心的准备去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上课。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很快安静的坐好,等待着我开口讲话:“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喜欢穿新衣服吗?”一句话,把小同学们说的立即兴奋了起来。一个说:“老师,过年妈妈给我买新衣服”,一个说:“我生日的时候,我妈妈也给我买新衣服”“说的真好啊,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小花衣》。好好学习我们也能为自己做衣服,自己设计新颖的衣服”天天有新衣服穿。……同学们好多设计衣服的想法都出现了,他们有了积极性。我马上对他们说,“你们能在这节课为自己设计新颖的服装吗?”“能”“小学生很兴奋,回答的很响亮。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制作新颖的小花衣,制作好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展示我们的小花衣了!你们一定要认真学,仔细看,这样做的衣服才会漂亮,更有创意!”他们一听就安静了,急切的眼神在看着我。我一步一步的教,他们认认真真的学,甭提多仔细了。20分钟过去了,他们每个人都制作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小花衣,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格。我逐一表扬了他们,给予了肯定。最后,我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创意,“这是我给老师设计的新衣服”“我要把陆老师变成更漂亮!”“我妈妈快过生日了,我要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送给妈妈。”啊,多么纯真的话啊,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一节课就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的一种重要心理,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表象、直观阶段。他们有着天真浪漫,活泼好动的天性,对新颖有创意的活动都有“好玩”的思想倾向。这堂课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造,因而学生的画构图饱满、装饰性强、造型稚拙、构思奇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雪教学反思美术通用版 篇6

本次活动是我们美术课题线描画教学研究的第一次活动,虽然买了许多相关的书籍来参照,事先也准备了许多的点线面范例和精美的啤酒桶线描画范例,但活动还是凸显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目标定位不够恰当。

对于首次接触线描画完全没有线描画相关经验的幼儿来说,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要让幼儿知道什么是线描画,然后了解线描画的一些基本技能点、线、面,最后再学习如何搭配进行装饰层层递进,从而逐步提高幼儿线描画能力。故本次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点、线、面来装饰啤酒桶。2.能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发展初步的创新能力。该两项目标制定不够恰当、明确。建议将目标改为1.认识几种常见的点、线、面。2.能大胆想象,用点、线、面相结合有规律地装饰啤酒桶。

二、准备工作不够细致。

1.教师理论方面。

活动中由于本人缺乏线描画相关理论知识,特别是对于一些线条的名称讲解不够规范如:如:巨齿线、波浪线、螺旋线。

2.绘画工具方面。

对线描画来说,绘画工具也很主要的,是否应该准备不同粗细的记号笔,这样画面的整体线条、色块会更丰满。

3.幼儿能力方面。

幼儿的个体差异大,绘画能力强的幼儿基本能巧妙运用点、线、面结合进行装饰啤酒桶,作品效果较好。而个别能力差的幼儿,画面的线条就比较单一,用的最多的是点和线,很少体现面(各种形状的色块),那么在以后的线描画教学的过程中对于点、线、面的组合是否可慢慢的渗透,让幼儿体会、发现线描画有了线条、点,还要有面(各种形状的色块)的点缀才更美呢。

4.评价作品方面。

由于幼儿初次接触线描画,没有相关评价经验,所以活动的评价以老师为主体来评价作品,让幼儿的能力在每一次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许多教学工作在取得经验的同时往往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反复思考、反复琢磨,也就是说只有经过许多次失败后才会积累出成功的经验,我也会将在这个过程中与孩子共同进步。

雪教学反思美术通用版 篇7

以《动物乐园》为课题强调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动物乐园”一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了用雕塑材料直接进行基本形体——球体、半球体等形体塑造。

揉、捏、切、刻、划、粘接等泥塑技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立体造型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审美评价能力和成功的自信。在实践中得到激情创造,而且深刻地认识到人类要善待动物,要保护自然环境和谐的重要意义,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善于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成功体验,使学生觉得学习泥塑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一种负担或压力,既能在玩中学,又能在学中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动力。

根据二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请学生听动物音频资料,创设情景,在体验中感知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他们爱学、乐学;利用出示教师彩泥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动物形象特征,使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与圆雕艺术作品的美,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提高审美意识;其次,通过现场演示用彩泥捏制小老鼠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掌握泥塑动物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最后,让学生动手捏制自己喜欢的动物,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动手。

雪教学反思美术通用版 篇8

每个学期都有这么一节电脑美术课,学生对这一节既熟悉又陌生。我上了这节课,从这节课中,可以开出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敢于发言,富有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这也正是上一节课的关键。

一、玩中学习

从上面的教学可以看出,学生的年龄小,在有限的40分钟内,不仅让孩子们学到知识,而且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同时也看到孩子们的求知欲望高,而且表现欲望,创造性都表现的很突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兴趣的重要性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应学生的发展,启发学生,引起兴趣,这是学生所需要的。我也发现孩子们有了兴趣,做起事情来,非常认真。老师并不需要为课堂纪律所烦恼,而是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带动他们围绕兴趣进行学习。

二.引导的艺术

1在这节课中,我并没有讲过过多的关于本课的内容。而是欣赏动画人物,并且伴随优美的歌声,来认识。

2老师、学生分别扮演了导游和参观者的角色。

3大家一起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老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师生共同来体验学习中的快乐。在教学中,学生由有趣——乐趣——志趣,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在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的推行中,使我获得了一个任何时候也无法相比,充分发挥的空间。老师对每个学生应充分了解,成为很好的朋友。在艺术课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多学习素质教育理论,钻研课程改革的内容,让学生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让我们的课堂真正的动起来。

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使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翻转的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利用矩形,椭圆形,线形等工具进行花边图案的创作设计。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请学生按程序打开电脑进入画图界面复习复制和粘贴的操作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变化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花边图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

雪教学反思美术通用版 篇9

学生都玩过手影游戏,但未必都知道其中的道理。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一些看似司空见惯的现象,其实都蕴涵着科学道理,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屏。由此活动进入对光源的认识和学习。

课中我首先说出光源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根据概念寻找平常知道的光源,如电灯光、太阳光、激光等。在这个讨论中,有学生提到了月光是光源,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别引导学生讨论他们是不是光源,并说明理由。从而再次对光源这个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对光源概念的理解后,再进入对影子的研究。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探究在光源的照射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所以活动前,我先了解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想法,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活动,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在这节课中,对于这个环节我感触颇深,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总觉得这三个是实验相当容易,学生应该能很快的完成,并生成实验结论,因此采用了文字提示的形式再加以表述,可是事与愿违,学生完成试验存在很大的困难,实验应注意的要点,实验目的,小组的分工,与我的打算背道而驰,学生有的不知道要画几个影子,有的照射的物体不是很明确,有的实验出现了科学的错误。后来进一步思考,觉得是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图例,使学生明确实验中我们要注意到那些要点,然后再动手实验比较好。

总之,我觉得要上好一节课不容易,需要综合教师多方面的能力,对知识重点的把握、对课时流程的安排、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突发事件等等。在以后的漫漫长路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充实自己!

雪教学反思美术通用版 篇10

《手形添画》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手形添画》一课,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将各种各样的手形,与生活中的相似事物相联系,产生联想,从而创造出丰富有趣的新图形,《手形添画》教学反思。我在教这课时,在如何引导学生由手形联想到新的事物,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把握这一教学重点,我和孩子们作了玩手、画手、变手等几个游戏,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轻松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我首先和学生一起玩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手形表演游戏。一开课,我就和学生玩猜手形游戏,我课件出示各种手形,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猜出了孔雀、老鹰、小狗、枪等东西。我还让学生上台来作手形,让同学们猜是什么。学生兴致很高,课堂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我趁机揭示课题《手形添画》,巧妙而顺利地开课,为一节课的顺利进行,作好了良好的开头。画手形时,我先引导学生欣赏手形绘画,让学生想想如果在手上涂上颜色,又会变成什么有趣的图形?我课件出示手形绘画,画面上的蜗牛、母鸡、孔雀等图案,都在手形上画上了相应的色彩和图案,教学反思《《手形添画》教学反思》。使学生在欣赏时明白在创作时,根据每个手形的外形画上相应的色彩图案,才会变成生动有趣的手形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会得到激发。接下来,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手形印到图画本上去,根据自己的联想来添画,创造性地画出生动有趣的图形。我还让全班同学一起想象,我们的小手还能变成什么东西呢?全班学生都参与游戏,积极思考,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但回顾本节课,也有令自己不太满意的地方,如在学生创作前,应适当的再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时间,可能创作效果会更突出一些,还有学生创作时采用两人合作的方式似乎有些过于牵强,导致有合作不太愉快的现象,在课堂评价处,应再细致深入一些。

总之,本堂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活动方式为主,让学生通过赏一赏手势,做一做手势,玩一玩手形,演一演手形,说一说手形的联想,画一画手形联想画,赏一赏手形联想画等教学环节展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联想和展示,体验自主创作和成功展示的快乐与喜悦,从而增加自信心。

通用版《小雨沙沙》教学反思1000字


俗话说,身为师范,为人师表。教案对于教师来说,是最基本的教学工具。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掌握课堂的教学节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通用版《小雨沙沙》教学反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通用版《小雨沙沙》教学反思 篇1

在教授低年级音乐课《小雨沙沙》时,我将《小雨沙沙》一歌设计成以唱歌为主要内容,与听,奏,动,创有机结合的综合课,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相互的联系较为紧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使耐力较差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在不断变化中感觉新鲜的内容,从而调支了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的课堂效率。

本课社定的教学目标既明确又具体,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从整体看,课堂教学的结构为严谨,环节清晰,过度自然,并有层层递进,层层铺垫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从听觉入手的教学方法,利用娴熟的教学基本功,板书采用一幅美丽的描绘奏景色的简笔画,以此创设意境,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用声音模仿出春天的煦的微风,将学生的声音训练自然地融入教学的过程中。在我里我以“春”为教学的主线索,通过听春天的美,看春天的美,唱春天的美,导入到创春天的美,引发学生为图添画出丝丝春雨。为下环节的复习对音符开头的认识和拍读节奏,做了良好而自然的铺垫。

在教学中,我大胆地将选择判断,讨论等方法用于小学低级,为学生创设了思考,研究的空间。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教学中以精湛的语言,将教学的各个环节连接的巧妙而自然,尤其使新歌教学的导言更使其别巨匠心。如“美丽的大自然中,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们听一听,谁在说话?”使其顺理成章地进入到放歌曲的范唱录音。在新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渗透读谱能力的培养,并适时地进行早期多声部的训练,使学生的横向听觉与纵向听觉得到了同步发展,为今后合唱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整节课结束在唱、奏、动的整体活动。

另外,在教学中赞成学生的“不标准”答案,发展学生的思维。“音乐不寻找统一答案。”尤其对于小学生,他们可以把白纸上的一个黑点看成小石子,小虫子,小蝌蚪等,这些都是想象的萌芽,大人都不得不叹服他们的自由思维。因此,在感受音乐时,我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把答案“引”到我的轨道上来,而是多以“还有补充吗?”“有没有更好的?”“思路再开阔一些!”等方式启发学生更丰富的联想。即使要板书资料中的所谓“标准答案”,我也不忘加上一句:“这只是很多答案中较为合理的一种。”

例如:在教授《小雨沙沙》一课中我启发学生:种子,种子在说话,这句歌词中种子说什么呢?你来猜一猜,学生们纷纷举手抢答,而有一位学生则说:“种子不会说话,碰到这样的情景,我头一件事情就是请他陈述理由,事实上,这个过程既让学生从某种角度评价了音乐,又说出了真实的感受,可以让我”对症下药“然后通过讨论,挖掘,发现学生求异思维的闪光点,发现大自然的美,乐曲的美,从而达到喜爱的目的。我想,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应着重真培养,提高人的音乐感受力,而人的感受应该是自由的,因此,不该规范的地方不予以规范,无限放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畅想,这正是学生“心理自由”的需要。

本课教学评价中我无限减少否定,表扬贯穿始终。每个处在社会中的人都有一种获得认可,赞扬的需求,而小学生的这种渴望无疑比成人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我也通常采用诸如反问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否定自己;或者先肯定其有价值的部分,或表扬他动脑盘的习惯和举手发言的勇气,尽量避免学生产生被否定的沮丧感。而发现有独特的,有新意的说法,就热情地送以“太好了,有新意!”“你很有想象力!”等,让学生体会极其宝贵的成功的体验。音乐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人们的创造力的一条有将近途径。音乐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片自由宽松的展现自己,表现音乐的天空。

综观《小雨沙沙》一课,可以看出,它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体现了民主、和谐、愉快的气氛,还体现了知识的渗透和能力的培养。

通用版《小雨沙沙》教学反思 篇2

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的特殊要求,需要我们探索更适合孩子们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情境和活动”的教学形式中,教学内容被巧妙地隐藏在有趣的情境活动中,好比给它披上了美丽的外衣。孩子们被它吸引,会主动亲近它、“穿上”它,从中获得快乐,获得满足,在愉悦中接受知识,增长能力,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这种教学形式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它将抽象的知识和枯燥的技能训练化作生动有趣的情境活动和游戏,使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直接的兴趣,从而能够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情境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倍增美感和趣味性,催生了高效化的音乐课堂。例如《小雨沙沙沙》的执教经历,是我对“情境和活动”教学形式的又一次探索和实践。它使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使用“情境和活动”形式的巨大效益,强化了我对这一音乐教学策略的青睐,使我能够更加关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更深刻地领悟到“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真正内涵。

在这节《小雨沙沙沙》的教学设计最终形成之前,曾经有过两个不同版本的设计,在试讲过程中呈现出两节截然不同的课例:一节是中规中距得有些沉闷,另一节是眼花缭乱得有些失控。在经历了两次不成功的尝试之后,我终于回归 “情境和活动”的教学思路下,设计出较为符合学生学情特点的开放性教学形式,并在执教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以情境来导引学生进入到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学生兴趣浓,参与度高,注意力能够较长久地保持,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

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对打击乐器沙锤的使用上没有作出很好的预设,导致其有“摆设”的嫌疑;在评价手段和评价语言方面个性化不足,针对性不强;缺乏对歌曲演唱时声音的要求,导致音色的统一性和美感稍显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设计教学和课堂执教的能力。

通用版《小雨沙沙》教学反思 篇3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和提高自我认识有着积极的作用。新学期的第一课是小雨沙沙,对于雨天孩子是最喜欢的了,在雨里淌水,用伞接雨水,甚至是疯跑在雨里挨淋,直到自己变成小小落汤鸡。孩子们对雨天并不陌生,但是孩子的记忆力有一个特点,记住的快,忘记的也快。所以我首先让学生听雨声,然后出示雨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雨,启发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形态的点、线、面对小雨进行描绘。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式表现出雨的形态。在观察对比时,我还引导学生运用线条的粗细,长短或是疏密表现出雨的力度和大小。让学生感受到绘画的独特魅力。

第二阶段是说说自己在雨天的感受,同学们会的问题都很积极,教学气氛很好。第三阶段请学生想象自己变成小花小草时的心情。她们会张大嘴巴,开心的喝着水。有些同学还用形象的动作表示出小花小草开心时的表情。

第四阶段引导学生用图形画出自己想象的内容,请学生和老师一起相处步骤图,让学生们大胆发言,添加内容,启发其他同学的想法。

最后请同学们自己大胆想象,画出自己的想象作品。

整个过程衔接比较好,教师能够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在想象环节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大胆创新,脱离教材提供的作业提示,真正的自己思考可能会更好。

通用版《小雨沙沙》教学反思 篇4

本节课师生兴致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始终以愉快,饱满的情绪进行学习,取得较好效果。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如下体会。

音乐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教育应让学生听懂或看懂,即感受音乐语言后再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感受和情感。在本课中我紧扣“音的强弱”这一音乐要素,通过模仿、律动、欣赏体验、游戏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理解,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去进行分析比较:大雨和小雨的声音谁强谁弱?雷声和风声有什么不同?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去探索、去领悟,体会到声音有强有弱,而此时,我创造性地让学生用一些廉价废旧物品自制打击乐器,通过亲手制作,亲身体验,摸索探究,将自己对音的强弱感受,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一串钥匙,几枚硬币,笔盒水杯,这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生活用品,此时成为了孩子们有趣的乐器,每个学生都神采飞扬,花样百出,创造性地摸索出了很多方法,奇思妙想令老师也感到惊讶,此时的教师只是一个观众,一个欣赏者,确保了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学生兴高采烈,跃跃欲试之际,教师提议采用自制乐器讲演故事,并根据学生自己创作的“音画谱”指导演奏,更是使学生热情高涨,将教学推向了高潮。

课后有老师提出:学生活动时将黄豆、沙子撒得满地都是,显得太乱。而我却要为学生的“乱”而喝彩,因为学生在“乱”中探索,“乱”中创造,在“乱”中学会分工合作,动手动脑,如果为了追求课堂秩序的井然而使学生失去了探索创造的机会,是得不偿失的,也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学生通过无拘无束地探索,从生活中找到音乐,感受音乐,最终创造音乐,表现音乐,同时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学会了与人的分工合作和交流,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为实现音乐教育的总目标——使学生终身热爱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用版《小雨沙沙》教学反思 篇5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听听小雨的声音入手,利用多媒体展现一幅描绘春天美丽景色的图片,以此创设意境,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用声音模仿出春天和煦的微风,将学生的声音训练自然地融入教学的过程中。

在教学中,我赞成学生的“不标准”答案,发展学生的思维。“音乐不寻找统一答案。”尤其对于小学生,他们可以把白纸上的一个黑点看成小石子,小虫子,小蝌蚪等,这些都是想象的萌芽,大人都不得不叹服他们的自由思维。因此,在感受音乐时我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把答案“引”到轨道上来,而是多以“还有补充吗?”“有没有更好的?”“思路再开阔一些!”等方式启发学生更丰富的联想。例如:在教授《小雨沙沙》时我启发学生:种子在说话,这句歌词中种子说什么呢?你来猜一猜,学生们纷纷举手抢答,而有一位学生则说:“种子不会说话,碰到这样的情景,我头一件事情就是请他陈述理由,事实上,这个过程既让学生从某种角度评价了音乐,又说出了真实的感受,可以让我”对症下药“然后通过讨论,挖掘,发现学生求异思维的闪光点,发现大自然的美,乐曲的美,从而达到喜爱的目的。

我想,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应着重真培养,提高人的音乐感受力,而人的感受应该是自由的,因此,不该规范的地方不予以规范,无限放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畅想,这正是学生“心理自由”的需要。

通用版《小雨沙沙》教学反思 篇6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这节课为大家呈现的是一年级下册第10课《小雨沙沙》,在此,我就自己的教学表现做一个反思。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的特殊要求,需要我们探索更适合孩子们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情境+活动”的教学形式中,教学内容被巧妙地隐藏在有趣的情境活动中,好比给它披上了美丽的外衣。孩子们被它吸引,会主动亲近它、“穿上”它,从中获得快乐,获得满足,在愉悦中接受知识,增长能力,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在这节课上,我提前让孩子们准备了饮料瓶,里面装了沙子,来当做乐器沙锤,这种教学形式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它将抽象的知识和枯燥的技能训练化作生动有趣的情境活动和游戏,使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直接的兴趣,从而能够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情境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倍增美感和趣味性,催生了高效化的音乐课堂,唯一不足之处是孩子们年龄小,纪律有点乱,不过总体还不错。

通用版《小雨沙沙》教学反思 篇7

《小雨沙沙》是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演唱歌曲。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我觉得更要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采用各种灵活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获得乐曲所表现的情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形象。以往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进行音乐创造,探索学习的过程和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聆听和学习《小雨沙沙》,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自然,启迪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在多媒体辅助下,通过朗诵、感受、分析、创造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的韵味和春天的美,有效发挥审美教学辅助的作用。指导学生用轻松、柔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雨沙沙》,体会用不同的速度、情绪、力度等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课后,还让孩子们自己利用家里的材料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很多同学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做的都很不错,只要给孩子平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的会给你惊喜。

通用版《小雨沙沙》教学反思 篇8

本节课师生兴致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始终以愉快,饱满的情绪进行学习,取得较好效果。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如下体会。

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我觉得更要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采用各种灵活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获得乐曲所表现的情感,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形象。一年级的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因而在上这一年龄阶段课时,我充分利用他们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视听、律动、游戏、情景表演、节奏敲击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从而更好的为低年级音乐唱游教学服务。实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艺术的启迪。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进行音乐创造,探索学习的过程和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聆听和学习《小雨沙沙》,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自然,启迪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体现新课标中的重要理念培养学习能力和鼓励创造。

我在多媒体辅助下,通过朗诵、感受、分析、创造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的韵味和春天的美,有效发挥审美教学辅助的作用。指导学生用轻松、柔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雨沙沙》,体会用不同的速度、情绪、力度等音乐要素表现歌曲。体现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

通过学习歌曲的过程和才艺展示的过程,我注重了学生音乐感受个性的表达,体现新课标的注重个性发展和面向全体的原则。和所有艺术审美活动一样,音乐欣赏也必须从直觉感受出发,通过节奏、力度、旋律、速度、激起想象、联想,从而进入形象思维过程,对于低年级儿童尤其如此,因此在上课中,我努力创造各种意境,让孩子们运用形象思维去想象,我认为本课我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唱的动听,跳的出色,充分体现了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这首歌曲的学习,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意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学生通过无拘无束地探索,从生活中找到音乐,感受音乐,最终创造音乐,表现音乐,同时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学会了与人的分工合作和交流,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为实现音乐教育的总目标使学生终身热爱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用版《小雨沙沙》教学反思 篇9

一、激情导入

导入

1、小朋友们爱猜谜吗?那老师就给大家猜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雨)

2、春天常有下小雨的时候,谁仔细观察过下小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淅沥沥、沙沙沙、滴答、刷刷、哗啦啦)

3、下小雨后大自然会发生什么变化呀?(……种子发芽)哪位小朋友能简单画一画发芽后的种子?(4—5人)

4、有了雨水的滋润,种子终于钻出地面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听,它在说悄哨话呢!

5、有位叔叔为它配上了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时动动脑筋,自己给歌曲取个好听的名字。

6、放电脑录音范唱带

7、说一说,你们都给它取了什么名字呀?(……)

8、小朋友们都很爱动脑筋,而且想象力非常丰富,取出了这么多好听的名字,那叔叔给取的名儿就叫“小雨沙沙”(揭题,贴上黑板)

9、看得出来你们很喜欢这首歌曲,下面我们就来学唱它。

二、寓教于乐

1、结合画面再听一听,感受一下歌曲的意境。(看动画听)

2、大家发现了吗?歌词就是老师刚才给你们听的那首儿歌。(出示词)请小朋友们带上表情来将歌词读一读吧!

3、读得真不错,下面大家用“lu”跟着老师的钢琴伴奏将旋律轻声哼唱一遍。

4、我们来接龙,老师唱前半句,你们接下半句。

(师)小雨小雨(生)沙沙沙,沙沙沙

(师)种子种子(生)在说话,在说话

(师)哎呀呀(生)雨水真甜

(师)哎哟哟(生)我要发芽

5、每句词都找到了相对应的旋律,大家来跟琴唱一唱词。

6、你们再听老师唱,比较一下哪种更好

(第一正常;第二种:(f)小雨小雨(p)沙沙沙沙沙沙,)(生发言:第二种)

A、为什么觉得第二种好?好在哪儿?(固为有了强弱对比,下小雨声音很轻,所以要唱弱些)

B、那你们能将第二句也学着老师的方法唱给我听听吗?(老师也听出了强弱;为什么这样处理?因为种子在土里说话,所以得弱些。)

C、我们把两句连起来唱一唱。

D、种子得到雨露浇灌后心情怎样?(高兴)它会有什么反应?该怎样表现呢?(请学生来唱,得出:“我要发芽”得唱兴奋点,表现出种子出土后的开心)。大家一起试试

E、用我们刚才讨论出的演唱方法将歌曲完整唱一唱。

(试唱一段纠正第二段机动)

8、这首歌用什么速度演唱比较合适呢?(中速)快速好吗?(讨论并比较)好,我们用中速演唱,大家把声音要控制好,尽量优美柔和地唱出来。

9、歌中有小雨和种子两个角色,你们觉得小雨该由谁扮演?种子呢?(分角色小雨一句、种子三句来唱)

10、伴唱

A、请小朋友们再听听录音,看看老师给它加了什么?(用mi音,老师加沙沙沙沙。伴唱一段)

B、大家说说加了什么?(老师加了沙沙沙沙的节奏伴唱)你们能模仿一下吗?(练习)

C、随着老师的演唱你们也来加一下。(老师唱一句,生伴唱)

D、很不错,下面跟录音加伴唱,既然是伴唱,就应轻些唱,我们来试试。(无音高,伴唱一段)加了伴唱后下小雨的感觉更加。

三、创造表现

1、刚才大家用歌声表现了《小雨沙沙》意境,那怎样用动作来表现雨水真甜,小苗发芽呢?跟着音乐做一做。(师弹琴生唱并自创动作)

2、大家编好了吗?愿意表演的起立来做!(一部分人自愿)

下面的小朋友一起做,不能忘了演唱。

3、我们再换一种形式:相邻两个人,一个扮小雨,一个扮种子来做。(师生配合,同时再请一对做不同的)大家可以自由创编,也可学一学。

4、集体边唱边做,进行表演。

四、完美结课

今天我们学会了《小雨沙沙》,表演了舞蹈,知道种子的发芽生长离不开(雨水的滋润),那么小朋友的成长离不开什么呢?(点击动画)(父母培养关怀,老师关心爱护,党的阳光雨露等等)雨水滋润了万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下雨的乐趣,请小朋友们用动听的声音,优美的动作再次演唱歌曲。

传统美术教学的反思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通用版《小雨沙沙》教学反思 篇10

《小雨沙沙》是一首充满活力的儿童歌曲,它是以春雨为素材,引发出种子的生长离不开雨露的主题。乐曲的旋律轻盈、活泼,流畅。

我将《小雨沙沙》一歌设计成以唱歌为主要内容的,与听,奏,动,创有机结合的综合课,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相互的联系较为紧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使耐力较差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在不断变化中感觉新鲜的内容,从而调支了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的课堂效率。

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各种手段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得到美的体验,指导学生在演唱中发挥想象,在编创中得到发展。

一、创设情镜,激发情趣。

学生说说看到的春天美丽景象,再放一段春天风光的录象在学生初步感受春天的画面和音响后,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律动表现的自己愉快的心情。再用自制的打击乐模仿下雨的声音,在教唱环节中,一创造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结合看课件,听录音及老师用轻柔的声音描绘,向学生再现了一幅大自然春天的美景,学生仿佛看到了天上下着蒙蒙细雨,绿柳条在空中飘舞,种子竞相破土而出的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良好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演唱欲望为学唱歌曲做准备。

二、淡化教唱,培养自主性。

这首歌短小简练,充满童趣,学生易唱易记。在教学中我淡化了教学环节,以听唱为主。打破老师教学生唱的模式,并用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大胆上来演唱做示范,虽然学生的音准把握的不是很准确,但节奏非常稳,表情丰富,给其他学生树立了好榜样。

三、鼓励积极参与,发挥想象。

选出创编环节中运用生动活泼的游戏引入,激起学生创编的兴趣。选出创编好的同学分别扮演“小雨”和“种子”,边唱边表演,引导学生把种子在雨水的滋润下破土而出的喜悦之情表达出来。这时孩子们都想参与到当中,无形中创立了一种自由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孩子们大胆的参与充分的表现。

四、不足之处:

1、一年级歌曲的音准方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近一步提高学生的节奏、音高、音准还有音的强弱。

2、在授课过程中,导入学习唱歌的环节不够全面,不够课堂、知识的活跃,欠缺知识的丰富。

通用版《小雨沙沙》教学反思 篇11

活动设计背景

小雨沙沙的歌词生动,形象。歌词以拟人的手法向孩子们渗透了种子离不开雨露的科学知识,富有寓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我还准备充分利用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理想情操的教育。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感受曲调,歌词来欣赏给并能学唱。

2.带领幼儿用最自然的声音来唱歌,并且让幼儿明白万物的生长离不开雨露。

3.启发幼儿理解歌词,创造性地选择演唱形式来演唱。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的学唱和歌词的创编。

活动准备

1.与歌词相适应的图一幅及歌词。

2.小雨种子的手饰若干。

3.录音机及磁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里一副美丽的图画,想看看图上画的什么吗

谁会用声音来学习下小雨的声音

谁能用动作吧来表现下雨的样子

让我们来一起唱唱小雨(学习小雨的声音,用动作表现小雨)

哪位小朋友喜欢下雨

(让小朋友知道万物都需要雨露的滋润)

2.学习歌曲

(1)出示图,引出歌词,教师带领学习歌词。

(2)教师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教师试唱小朋友们欣赏。

(4)听录音小声与小朋友一起试唱。

(5)在欣赏歌曲录音的基础上,能用正确的方法和情绪演唱,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

3.小朋友带上手饰,唱歌进行表演。

4.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创编歌词。

教学反思

1.我应该穿插了一个小游戏,让几个视唱比较好的学生上台来唱视唱,然后我在学生后面摸孩子们的头,!出自:屈老.师!只当弹琴,学生感觉很新奇,很有意思,上面的学生唱视唱,有如老师在给大家弹琴一样,下面的小朋友要看着歌词来在心里默唱歌词.

2.小朋友上课的积极性是很好的,尤其是在我们互动添加律动时。

通用版《小雨沙沙》教学反思 篇12

在教音乐课《小雨沙沙》时,我设计成以唱歌为主,与听,奏,动,创有机结合的综合课,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在不断变化中感觉新鲜的内容,大大提高了的课堂效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从听觉入手的教学方法,采用一幅美丽的描绘奏景色的简笔画,以此创设意境,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用声音模仿出春天的煦的微风,将学生的声音训练自然地融入教学的过程中。我以“春”为教学的主线索,通过听春天的美,看春天的美,唱春天的美,导入到创春天的美,引发学生为图添画出丝丝春雨。

在教学中,我大胆地将选择判断,讨论等方法用于,为学生创设了思考的空间。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如“美丽的大自然中,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们听一听,谁在说话?”使其顺理成章地进入到放歌曲的范唱录音。在新歌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读谱能力的培养,并适时地进行早期多声部的训练,使学生的横向听觉与纵向听觉得到了同步发展,为今后合唱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小雨沙沙》中我启发学生:种子,种子在说话,这句歌词中种子说什么呢?你来猜一猜,学生们纷纷举手抢答,而有一位学生则说:种子不会说话,碰到这样的情景,我头一件事情就是请他陈述理由,可以让我”对症下药“然后通过讨论,挖掘,发现学生求异思维的闪光点,发现大自然的美,乐曲的美,从而达到喜爱的目的。音乐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人们的创造力的一条有将近途径。音乐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片自由宽松的展现自己,表现音乐的天空。

认识固体教学反思通用版1000字


在一定意义上,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学生能力的提高往往和教师设定教案的具体情况有关,写教案时有什么参考范文吗?“认识固体教学反思通用版”之需求我们已经为您准备妥当,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认识固体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1

1、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课堂教学不仅注重最后的结果,还应该注重学生获得结果的过程,强调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自己得出结论,以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本节课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和观察,找出固体的特点,由此了解了固体的性质,我做到了最大限度的“放手”。事实证明,学生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通过这一点我认识到,在科学课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我们会发现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可以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2、本节课的设计与教学,尽可能体现教师由如何讲向学生如何学的转变,实现教师由讲述者向促进者的转变。尽可能体现对学生课堂生命力的尊重,对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促进,对学生潜能的挖掘。整堂教学都有一个动态的过程,有师生互动,问题启发与学生思考、回答;有生生互动,有学生间的讨论与协作等。学生的参与面很广,兴致很高,效果较好。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利用材料探究固体的性质。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分工、协作,既探究出了科学规律,更体验到了学习与合作的快乐。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个性化的教育,为学生营造创造的环境,使他们积极、踊跃、大胆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如各小组对信封中的固体运用多种感官、多种角度和多种方法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固体研究,探究结果精彩纷呈,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面向全体,注重差异,渗透科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由学生熟悉的材料入手,提出问题,切入主题,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一连串的问题及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中,在学生动手实验,动脑思维以及表达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获得个性发展的时间或空间。

4、在学生对牙膏这种物体分不清是固体和液体时,我及时用和面的方法让其明白它是一种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把问题简单化,学生接收功效很不错,还能举出生活中一些相似的物体,真正到达了学而用之。

5、在每一个试验前,都让学生计划试验的步骤和目标,从而使试验有条不紊的进行,让学生养成做事前先思考的习惯。

6、在教学将液体和固体分类时,由于我将实验工具也一起放在了实验袋中,误导了学生,这是我在课前准备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7、教学中我的语调没有起伏,使学生在听讲时容易找不到重点所在,这是我今后教学中应该多注意的地方。

8、学生个别出现问题、错误的细节之处没能及时指出纠正。

认识固体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2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联系老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殿堂的阶梯。

1、演示。

教师手里有两个鸡蛋(一生一熟),把它们打碎,去掉蛋壳,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中,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生鸡蛋是黄色的,会流动;熟鸡蛋是白色的,像一个球。 生:我发现了生鸡蛋是液体,会流动;熟鸡蛋是固体。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去掉蛋壳的生鸡蛋是液体,煮熟的鸡蛋是固体。关于固体和液体你们都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木块是固体,钢笔也是固体,墨水、牛奶是液体。

生:我还知道固体是有形状的,液体没有形状,是会流动的。

生:我知道河里的水是液体,人身上的血液也是液体。

生:我知道液体没有形状,我们常用的胶水就是液体。

师:大家知道得真不少,关于固体和液体,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哪些物体是固体?哪些物体是液体?

生:我想知道,石块为什么会沉在水中,油却漂在水面上?

2、揭题。

同学们头脑中有这么多问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共同研究第四单元《固体和液体》,这一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课“认识固体”(板书课题)。

出示演示桌上的物品(果汁、胶水、醋、木头、石块、文具盒、铁锤等)。 教师谈话: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帮帮忙,看看讲台的物品,说说这些物品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并说明理由。

生:我认为瓶子里的果汁、醋是液体,而液体是固体,因为果汁、醋是流动的,而瓶子不会流动。

生:我认为铁锤、木头、石块是固体,因为它们都有形状。

生:我认为钢笔有形状,不会流动,钢笔式固体;钢笔肚中的墨水会流动,是液体。

师:刚才有同学说液体是会流动的,固体不会流动,你们看(演示):这里的水和沙子都能沿斜板流动,它们都是液体吗?这种说法是不是准确呢?应该如何验证?

生:我们看到水没有形状,而沙子捏住手里小小的、圆圆的,所以水是液体,沙子是固体。

生:我们小组认为水摸在手里滑滑的,捏不住,水是液体;而沙子摸在手上硬硬的,捏到一个个小颗粒,沙子是固体。

师:老师也想了一个好办法来证明(演示):用杯子装满一杯水后,在加水时,多余的水都溢出来了;而杯子装满一杯沙子后,再加沙子,杯口形成了一个塔尖,这就证明放在斜板上的沙子虽会流动,但有一定形状,沙子是固体;水也会流动,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水是液体。

三、探究固体的性质

第一文库网的性质呢?

师:接下来老师要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拿出大信封中的固体,看看各个小组能根据哪些标准给这些固体分类,最后我们再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分类方法最多。

各组组长拿出大信封里的固体(石头、木块、布、海绵、玻璃、磁铁、白铁皮、橡皮、塑料泡沫等)。小组成员观察各种固体,从多种角度,用多种方法给固体分类。

1、汇报交流。

生:我们小组根据固体的轻重分类。海绵、布、橡皮、塑料泡沫比较轻,石头、玻璃、磁铁、白铁皮比较重;我们小组还根据颜色分类,把红颜色的布、橡皮放一类,蓝颜色的布、橡皮放一类,白颜色的石头、布、木块、橡皮放一类。

生:我们小组根据透明程度分类。玻璃是透明的分一类,其他固体不透明分一类;根据木头、塑料泡沫浮在水面上分一类,石头、铁定、玻璃沉入水底分一类;还根据固体是否易碎分类,橡皮、牙签、玻璃易碎分一类,其他固体不易碎分一类。

生:我们小组根据用火能否点燃进行分类,布、木块可以燃烧放一类,石头、白铁皮、磁铁不易燃烧放一类;我们还把能被磁铁吸引的白铁片、铁钉放一类,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木块、石头、橡皮等放一类。

生:我们小组认为木头是木头、铁钉是铁钉、石头是石头、布是布。 师:噢,你们是根据材料来分类的。

生:我们还发现钉子、石头、白铁皮掉在地上会发出声音,而海绵、布掉在地上没有声音。

生:我们小组发现石头、铁钉摸在手里很硬,布、海绵摸在手里软软的。

2、各组任选4种感兴趣的固体进行研究。

(1)教师谈话:刚才大家运用了那么多方法给固体分类,真了不起!下面,请每个组选择4种感兴趣的固体继续进行研究,比一比谁用的方法多,观察得仔细、全面。

学生活动开始。

讨论研究方案,研究时所需的材料。

学生小组探究,填写活动记录表。

各实验小组张贴实验记录,并汇报。

生:我们小组研究了石头、玻璃、橡皮、木块四种固体,我们发现石头很硬,用铁锤很难敲碎,石头是白色的,不透明,石头是椭圆的,没有气味;玻璃没有颜色,透明,玻璃是长方形的,用铁锤一敲就碎了,摸在手上滑溜溜的;橡皮是红色的,长方形的,有香味,用手折一折很容易断裂,橡皮摸在手中很柔软;木块很轻,用手摸时感到很粗糙,木块方方的,用小刀可以把木块切开。

课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固体继续研究。

案例分析: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们要善于创设好的情境,来创设良好课堂答问氛围。

老师创设的情境最好要来源于生活,因为源于生活的课堂情境,能使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当中,看到、听到、想到的都是平时熟悉的事物,这样能更快地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进入参入答问的状态。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在激趣导入中,就创设了将一生一熟的鸡蛋去掉蛋壳,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中的.生活情境。学生对此既熟悉,又感觉亲切,因此很快就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同时也更引发了他们对新知识――“固体”的求知欲望。

在接下来的提问当中,学生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而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固体,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研究固体的性质呢?”的活动中,课堂氛围达到了高潮。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探究欲望强,老师顺应了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特别创设了这一动手探究的情境活动。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纷纷投入到活动当中,而在“玩”与“看”的切身感受中,他们也对“固体”这一状态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们要勇敢地从教科书里跳出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开展课堂教学提问活动,让学生通过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内心的感受、体验结合起来。

在课堂提问时,教师们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给思维以动力。这样的安排,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他们认知的兴趣和情感,唤起他们探究学习的欲望。

从整堂课来说,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使小小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不再像以前传统课堂那样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活力。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也就有了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认识固体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3

本节课首先通过从吸水珠,这一学生喜欢并熟悉的事物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想要去认识固体、探究固体的热情。然后,又让学生在教室当中寻找固体,以初步的检测学生对于“固体”这一知识了解的程度。接着,提出纱巾、羽毛、食盐、面粉这些学生说不准是不是固体的事物,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能够总结出固体所固有的几个共同特征。因为上面提到了固体的体积,所以在接下来的环节就自然而然的过渡到如何测量固体的体积,在这个部分一共有三个探究活动,也都是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活动,自己进行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教师只是起着一定的引导的作用。活动结束后,帮助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到对比不同固体的体积时,根据固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乐于尝试用多种方法来完成科学探究的意识。最后,播放在大自然中由于风力的作用使岩石风化,让学生知道风化后的岩石,虽然形状、体积、质量都发生了变化,但依旧使固体。让学生可以将科学课上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时间的生活当中。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以上四个环节,在与学生的问答和学生的探究活动以及实验操作中得到了很好的完成。

不过,在比较固体体积大小这一部分,因为需要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活动,并且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又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这一部分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虽然这一环节是放手让学生去大胆的操作,但是教师也一定要充分的发挥指导作用,做好引导与提示。否则,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能会浪费一定的时间,导致课堂的教学时间不够,学生的探究活动无法完成。这一点是授课教师需要注意。

学习科学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指导生活。所以,在探究活动和实验设计之后,教师将本课探究所得到的知识,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引入到生活当中,让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延伸,用科学知识来指导生活,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与科学密不可分。

认识固体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4

本课是《固体和液体》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它围绕“认识固体的常见性质”展开,通过对物体的分类、观察固体的性质,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固体在颜色、形状、轻重、软硬等方面的性质及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体积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的能力。由于本课内容比较多,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充分参与探究活动,需要两课时完成,这节课是属于第一课时,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固体的性质。通过这次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关注:

(一)、关注原有知识,激发探究欲望。

当我了解了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基础后,不失时机地问道:“关于固体和液体,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一些与本节课无关或距离较远,若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头脑里的这些问号可能被忽视为“给教师添麻烦”,而且花几分钟给学生发问,似乎“不合算”。但这正是教师引发学生进入探究性学习的最佳切入点,面对来源于学生中的大量问题,我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肯定,并把它写在黑板上。当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面的学习时,他们会更专心。因为只有这样积极性的支持态度,学生的内心才能激起科学探究的欲望,进而促使学生形成科学情感和探究意识。

(二)、关注观察材料,获得探究体验。

“探究——研讨”教学法中提出了要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的观察材料有塑料棒、石头、乒乓球、黄豆、勺子、瓶子、橡皮、泡沫等,还提供了学生可以自选的工具:小锤子、放大镜、烧杯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有的还是经常玩的。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来研究,也可以是自己身边的物体。在接下来的10多分钟都是学生在进行观察、研究,看起来这一环节似乎与教师无关,实际上这正是教师在通过材料进行教学。在以学生自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将主要通过中介——活动来体现,也正是由于这些材料,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体验的探究经历。

认识固体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5

一、几点不成熟的成功之处:

1、本课中研究的是固体的性质,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完全放手让学生对固体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认识和描述。能积极地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动手做”的机会,放手让他们去真刀真枪地搞科学。

2、小组合作方式的运用,很好的培养了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学生对牙膏这种物体分不清是固体和液体时,我及时用和面的方法让其明白它是一种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把问题简单化,学生接受效果很不错,还能举出生活中一些类似的物体,真正达到了学而用之。

4、运用比赛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固体性质的多方面认识,既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又实现了教学。学生的积极性特高,教学效果特好。

5、在每一个实验前,都让学生计划实验的步骤和目的,从而使实验有条不紊的进行,让学生养成做事前先思考的习惯。

二、不足需改进之处:

1、备课不充分,对课堂中时间的把握心中没数,至使提前完成教学任务,更惭愧的理当自己发现时,还用让学生看书的方法去弥补少的时间,失败呀!

2、课堂上有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没认真的去听,也没能及时的'给予评价。其实这期间我是在思考我自己的问题而忽略了学生。这是不应该的。

3、最后一个环节固体的混合与分离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其实应先让学生看书上的那两个最典型不过的例子,然后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去举一些例子。而我却没能做到。

4、以后还要在备课上大下功夫。除了备教材之外还要认真的去备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知识,学生先想到的自己早一步想到。准备好多种方案,以及时的应付课堂上会出现的一些尴尬局面。

认识固体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6

本课通过给固体体分类、观察固体的性质,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度等方面的性特点及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体积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的能力。

第一部分,给周围常见的物体按固体和液体分类。这个活动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固体、液体的已有认识,以便提升其对固体和液体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分类能力进行训练。活动中我出示几种让孩子感兴趣的物体,让学生说说是固体、液体。孩子们踊跃回答。然后我又不失时机地问道:“关于固体和液体,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正是教师引发学生进入探究性学习的最佳切入点,面对来源于学生中的大量问题,我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肯定,并把它写在黑板上。当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面的学习时,他们会更专心。因为只有这样积极性的支持态度,学生的内心才能激起科学探究的欲望,进而促使学生形成科学情感和探究意识。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固体的性质。通过利用各种感官观察,认识固体的颜色、形状、软硬、透明度等性质,培养学生在探究中随时收集证据的良好习惯。

第三部分,通过混合和分离认识固体。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混凝土和筛沙子的例子引出固体的混合和分离。接下来引导学生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

整个活动实施下来,我觉得有几个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1、备课不充分,对课堂中时间的把握心中没数,致使拖堂。

2、课堂上有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没认真的去听,也没能及时的给予评价。其实这期间我是在思考我自己的`问题而忽略了学生。

3、最后一个环节固体的混合与分离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其实应先让学生看书上的那两个最典型不过的例子,然后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去举一些例子。

4、以后还要在备课上大下功夫。除了备教材之外还要认真的去备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知识,学生先想到的自己早一步想到。准备好多种方案,以及时的应付课堂上会出现的一些尴尬局面。

科学《认识固体》教学反思2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自己感到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有优点,也有不足之处。浅谈一下不足之处:

1把教材图中的物品按固体、液体分类,只是先认识,再说出是固体还是液体。教师如果能把图中的这些物品摆在讲桌上就更好了,让学生在判断之前对物品摸一摸、晃一晃、捏一捏,学生的感觉会不一样,根据不同的感觉,学生会容易做出判断。这一环节没有做出直观演示和学生用手去感受,这样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让学生通过晃动水杯,用眼睛看,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水是液体。让学生通过用力握石头、木棒,捏木板,感觉到它们的体积和形状不易改变。根据这样的感觉,学生很容易判断出它们是固体。对特殊的几种物品(橡皮、棉布、面粉),教师能帮助学生判断是不是固体,并进一步讲述固体的几种形态。固体不一定都是硬的,不一定都是大颗粒的。在这个基础上,固体的共同性质就容易总结出来了: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时,让学生举出的例子少一些,要让学生动脑多举实例,教师加以指导。

3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情况时,教师没有使用教具天平和量杯,学生光靠静止观察和思考,对这个知识就不易接受。如果使用教具直观演示,教师不用过多地讲解,学生就明白了。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出示物品和教具,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认识固体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7

最开始的教学设计我是把认识固体和认识液体完全分开来的,第一节课讲固体的性质,第二节课讲液体的性质,我发现这样的效果显然不是很好,在学生的脑中形成的概念是支离破碎的是不成系统的。

观察摆在桌面上的四种另外的物体,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容易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引出液体。接着在要求学生将P28页的物体按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类。

分好后学生们肯定有争议,比如说对鸡蛋、牙膏、修正液、胶水的分类。它们似乎既具有固体的特征又具有液体的特征,但是呢,它们又不具备完整的特征,不纯。引出流体。

要求学生举出生活中见到的固体和液体的例子,学生会举出钢铁塑料等,并且一开始只认为它们是固体,“钢铁就一定是固体吗?它在什么情况下形态会发生变化?”固体与液体之间的转换,要求学生举出类似的例子,原来物体的形态是能发生变化的。培养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这节课还有很多问题,仍在不断改进中。

认识固体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8

本课通过给同体体分类观宰固体的性质研究周体的混合与分离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度等方面的性特点及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体积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的能力。

第一部分,给周围常见的物体按固体和液体分类。

这个活动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固体、液体的已有认识,以便提升其对固体和液体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分类能力进行训练。活动中我出示几种让孩子感兴趣的物体,让学生说说是固体、液体。孩子们踊跃回答。然后我又不失时机地问道:“关于固体和液体,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正是教师引发学生进入探究性学习的最佳切入点,面对来源于学生中的大量问题,我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肯定,并把它写在黑板上。当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面的学习时,他们会更专心。因为只有这样积极性的支持态度学生的内心才能激起科学探究的欲望,进而促使学生形成科学情感和探究意识。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固体的性质。

通过利用各种感官观察,认识固体的颜色、形状、软硬、透明度等性质,培养学生在探究中随时收集证据的良好习惯。

第三部分,通过混合和分离认识固体。

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混凝土和筛沙子的例子引出固体的混合和分离。接下来引导学生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

整个活动实施下来,我觉得有几个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1、备课不充分,对课堂中时间的把握心中没数,致使拖堂。

2、课堂上有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没认真的去听,也没能及时的给予评价。其实这期间我是在思考我自己的问题而忽略了学生。

3、最后一个环节固体的混合与分离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其实应先让学生看书上的那两个最典型不过的例子,然后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去举一些例子。

认识固体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9

知识目标:

(一)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认识“光”,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光源、光是怎样传播的,光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学情分析:对每个人来说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光的世界里,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光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光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光的知识,但熟悉的现象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它们的更多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切入点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城市在悄悄的变化着,特别是我们城市的夜景。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段我们城市的夜景。(播放城市夜景录像)师:看了夜景后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啊,我也觉得我们城市的灯光很美,正因为有了这么多五彩斑斓的灯 光,才把我们城市的夜景打扮得如此绚丽多彩,如果没有灯光会怎样?

师:是的,光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光》。(板书课题)

探索体验解决问题(二)研究光沿直线传播:

师:有了光人们才能看见世间的物体;有了光人们才能感到温暖;有了光植物才能生长等等,关于光你们想研究哪些问题呢?小组讨论后把自己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学生交流想研究的问题) 哪些物体会发光?

哪些地方需要光?

光有几种?

光的应用?

光的传播速度?

师:首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根据你已有的经验猜想一下,光有可能是怎样传播的? 师:无论你同意或不同意这个答案,都没关系,这只是我们的猜想,我们还要进行实验,因为实验是解决我们科学问题的常用方法。

师: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实验材料,请各小组设计实验,验证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并填好记录表。

师:看来同学们的实验结果已经出来了,我发现同学们在实验的时候,都很注意相互合作,设计出了很多的实验方法,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一下?

师: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并介绍实验步骤,提出问题)看到什么现象,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4、实验三:手影游戏。学生做手影游戏,并用光是直线传播的来解释这一现象。

生:因为蜡烛的光穿过小孔后光就反过来了所以就成了倒立的像。

生:因为蜡烛很大,小孔很小所以就成了倒立的像。

生:因为蜡烛火焰上部的光穿过小孔后到了屏幕的下部,火焰下部的光穿过小孔后到了屏幕的上部,所以就成了倒立的像。

师:雨天的雷电,我们先看到闪光后,过一会才能听到雷声,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人造光源自然光源生物光源热光源…….

光是四面八方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反思:本课重点突出,讲的很透彻,联系到了我们的生活,学生几乎全部掌握,效率很高。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和动手实验,总结出:光是沿直线传向四面八方的。

认识固体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10

教学课题:认识固体。

教学分析:本科围绕“认识固体的常见性质”通过给物体分类,观察固体的性质、研究固体的混合于分离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固体在颜色、形状、轻重、软硬等方面的性质,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物体的能力。

课文分三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武平按固体、液体分类,还有一类物体、既像固体又像液体,我们把它叫做中间状态的物体。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认识固体的性质,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用眼看、用手摸、用锤子砸等多种方法,研究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等方面的性质,并要求记录在表格中。

第三部分:指导学生认识不同固体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验中发现: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教学目标

1、能够辨别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

2、知道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

3、体验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关于固体和液体你都知道些什么?

2、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 确定研究固体的种类与方法

1、研究固体的性质,灵活使用活动提示卡。确定研究哪几种固体,用哪些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

(三) 合作研究固体的性质

1、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看哪组的发现多,不足的实验材料向教师领取。组内汇总、记录,完整研究结果)。

(四) 评价

1、小组展示研究、点评、全班交流。

2、布置继续研究任务,评出固体研究所所长。

(五)重点项目研究

1、利用工具,研究轻重。

2、故事导入。

(六)拓展

1、设疑:鸡蛋是固体吗?全班讨论。

2、设疑:牙膏是固体吗?分组实验:和面粉。

(七)全课总结

我们采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固体的性质?

引导学生归纳:我们运用观察、比较、实验、分析、综合等多种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

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实,就需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八)课外延伸

1、回家继续研究固体的性质,把你的新发现告诉老师。

2、思考:固体有共同的性质吗?

教学反思

在课本的教学中,教师、学生、材料三大基本较大幅度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2、学生地位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

3、教学内容的转变。教材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对象,在知识构建的过程中重视能力训练和情操的培养,尤其重视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学习环境的设计,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实施协作学习,进行效果评价。

《认识角》教学反思通用版1000字


一名优秀的老师,会认真对待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每堂课都要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你知道写教案的时候应该重点注意什么吗?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认识角》教学反思通用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角》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1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1、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我一直在思索,怎样从一上课就能立即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利用课件,制作了一个猜谜语的游戏,学生非常感兴趣。课件声音一停,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回答。课的开始营造了一种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指一指学具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并说一说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认一认整时,拨一拨整时,写一写整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3、巩固练习设计有层次、新颖,首先是基础练习,进一步巩固全班学生对整时的认识,其次出示书上情景图,请小朋友说一说小明愉快的一天,他什么时刻在做什么?待所有时刻都说完,随机提出一个问题激发矛盾,让学生自由讨论并汇报结果。为什么小明7时才起床,6时却在看电视?随后教师说一个时刻让小朋友用动作表演此时自己在干什么?让小朋友对自己一天的活动有个大致的了解,最后再让他们自己回去设计周日一天的活动和时间安排,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课的结尾,我利用课件,伴着音乐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非常感兴趣,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学生平常操作实践的活动较少,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个别学生无所适从。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有待加强。

2、板书和语言都有待进一步规范,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够及时,如请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整时,学生写得很漂亮,老师应及时做出评价激励学生。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自己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真正做到有效课堂,这样才会使学生爱数学、学数学。

《认识角》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2

前天听了我校荆睿老师的数学课,感受颇深,荆睿老师是我校今年新进的数学老师,他高高的个子,帅帅的,是一位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阳光男孩,荆老师的汇报课讲的是《认识时间》,整节课,他不紧不慢,脸上始终面带微笑,从其课堂上可以看出荆老师是一位性格温和、亲和力极强的老师。

这节课的可取之处:

1、借助课件教学,能把抽象的时间教学变的直观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2、学生课前准备比较充分。学生准备的有自己动手制作的小钟表,我看到有很多学生制作的小钟表形式多样,很漂亮,借助于制作的学具,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积极性将会更大。

当然由于荆老师教学经验不足,存在问题,在所难免。

特提出以下几点,共同学习:

1、数学课上师生互动特别重要,本节课师生互动很少,或者说学生不理解老师说话的意思,不知道该干什么,经常出现启而不发、没有响应的尴尬局面。

2、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除了逻辑性、严密性更要通俗易懂性,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说的太深奥、学生听不懂,说的既准确又浅显易懂是我们数学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3、教师提问学生时应适时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这将会使学生得到极大的满足感,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相信今后荆老师在师傅的带领下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第一课时主要是使学生知道1时=60分,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重点是用5分5分的方法读取时间和正确写出几时几分,难点是学会正确读取时间的方法,特别是快接近下一时刻的时间认读。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学具、课件演示等,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掌握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比较顺利,从学生最后的掌握情况来看教学效果也是相当不错。通过这次听课让我懂得了无论怎么难的知识点,只要我们教师不着急让孩子们自己慢慢地来说,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慢慢来理清,这样所到达的效果远远超出教师直接教给孩子们。

《认识时间》评课稿《认识时间》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会看几时、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几时几分的方法,知道1时=60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虽然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毕竟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真正理解比较困难。特别是看几分,很容易受时针看法的影响而将两者混淆。程老师在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课件,紧抓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知识,给学生以视觉刺激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时,程老师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钟面,使时间这一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学生以较强的视觉刺激,帮助他们建立丰富的感性经验。特别是在认识几分时,课件演示将分针走过的痕迹用较粗的红线标出,让学生清楚知道分针看小格,时针看大格,印象比较深刻。

二、巧妙设计,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几时多是学生认识的一个难点。如4时多,学生容易看成5时多。课伊始,陈老师就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入手,出示时针指向数字9和10之间,问是几时多。并总结如果时针在两个数字之间,看小的。

认识每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因为学生没有学习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个格一个格的数或5个5个的加,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程老师也注意到这一点,在教学中,除让学生集体说说分针走到各个数字分别代表几分外,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几个关键的数字,以便更快地读出几分。有的学生说记住6就是30分,有的说记住3就是15分,9就是45分等。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抓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巧记,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正确读出几时几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程老师还注重引导学生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辨析,从而使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如认识时、分时,出示课件观察时针走动1大格是几时,分针走动1大格是几分,然后提问:“两个1怎么不一样?”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认识时针走过1大格是1时,分针走过1大格是5分。

三、课堂语言浅显易懂,学生易于接受

程老师的课堂语言简单明了,能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去描述知识,让学生易于接受。如:“外面的数字给分看的,里面的数字给时看的,不过外面的数没有标,要小朋友自己去记”“一看时针,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指向两个数字之间就看小的(12也可看成0);二看分针,一个大格就是一个5分。”等,这些语言浅显易懂,清楚明白,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就是给了他们一个明确的学习指向,让学生清楚知道该怎么看时间,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学得明白扎实。

四、建议

学生上来板书时,书写比较随意,中间两个小圆点没有写在右下角,而是一上一下分得很开,两个小圆点也写成两条小斜线。这里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规范书写。

《认识角》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3

任教以来我多次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在这个年级的教学中,认识时间的教学我一直感到很难教,认识时间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这节课的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整点半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我把这节内容提到“五一”假前教,让学生在生活中去理解认识时间,让家长加以实践辅导,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学具、课件演示等,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掌握知识。本节课主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以及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和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

本节课,我以复习的形式引入新课:小朋友们,今天芳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老朋友,看看它是谁?激发兴趣,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进行的,由复习引入,对知识起到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原来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使学生很轻松地认识了钟面,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以及1小时等于60分等概念。

认识时间重点认12个大格和每个大格里的5个小格,课件一大格一大格地演示,这为认识分针指数作了铺垫。认识分针指到各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难点,因为他们没有学习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个大格一个大格的数或5个5个的加,由于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我通过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掌握当分针指数时的时间并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探究交流的时间。

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失误:

1、由于本课知识点多的缘故,我总怕后面的练习完不成,因此又是我讲的多。有些学生还是没有理解。

2、学生对于五格五格数的环节应该让学生填写或是在教学中进行游戏5,11,15,20……60,加深印象。

3、结合生活实际太少。

改进措施:

让学生每人带一个时钟,让学生亲自动手拨钟面,掌握分针在任意数字的认识,对学困生要进一步细心辅导。

《认识角》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4

学情分析:

从课前调查实际来看,对于乘法,学生听说多,但真正理解少,没有达到真正建构。从低中段儿童的认识特点来看,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弱,这给学生学习理解乘法的意义造成困难。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动手操作中,直观感悟,对比体验,逐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44页的内容,例题从学生活动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式子引出乘法运算,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表内乘法,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乘法是同数连加的简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活动,经历乘法的抽象概括过程,体验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几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体会乘法的意义,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乘法是同数连加的简便。

教学思路:

本节教学,对现行教材不是一般性呈现,而是进行创造性处理,旨在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给学生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探究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主构建,勇于创新,发展思维。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借助学生熟悉、喜欢、现实的公园娱乐园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在摆一摆,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等数学活动中探究乘法的意义,有利于实现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3、拓展练习,实践运用。通过多次多层次,多角度,开放性的练习,增强学生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角》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5

这周学习了《认识时间》这一单元,是在一年级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本节课的教学是让学生能够5分5分的认读时间,知道1时=60分。

从之前学过的“整时”、“半时”引入,再根据主题图让学生大胆猜一猜,说一说,引入课题。让学生说说钟面上有什么,巩固时针、分针、大格、数字、小格表示的意义;探究发现时针转过1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2大格?……;探究分针转过1小格,经过了多长时间?2小格?……;再探究分针转过1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2大格?……紧接着探究怎么读、写时间。重点强调8时05分写时要用0点位。

但是知识点太过集中,教完一个,再教下一个,无意中学生又迷糊了,有些学生对旧知识忘得干净,分不清时针和分针;二是上半节课想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浪费了较多的时间,以至没有时间进行认读,只能到下一节课,等下一节课重新讲解时学生已经失去的激情。

从学生课后练习完成情况看,当出现几时45分、几时50分、几时55分时,学生对于时针的确定容易出错。所以还是需要加强理解和认知,观察体验指针转动的过程,重点在于分针转动,时针也在慢慢转动。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而不是通过语言去总结“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这样太抽象了。学生不能精确地掌握这一点。

《认识角》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6

《认识钟表》一课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1.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我一直在思索,怎样从一上课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呢?于是,我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我关注学生以有的认知特点,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3.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

4.在本课的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师的教学机智欠缺。比如在引导学生认识时针分针的时候,学生提到了秒针,尽管课前对这一问题做了准备,但是由于那是二年级下学期要交代的内容,就没把它当作重点,所以当学生提出的时候,我只是一句话带过去了。这样有的孩子在认识上就陷入了误区。虽然后来孩子们都知道了什么是分针什么是时针,但是如果在教授时候能及时让学生动手再摸一摸。再比较一下。然后拿起讲台上带有秒针的实物钟实际操作一下,效果就不同了,还有动画出示的7:30,超出了本节课的教授范围,应该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为下节课讲半点的时候做铺垫。

《认识角》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7

我觉得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1.教师角色的变化。

教师在本堂课教学中真正起到了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时而参与学生的观察、研究、讨论;时而恰到好处的引导、点拨;时而对学生汇报时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时而为学生汇报的研究成果加以重点强调或升华;在整堂课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根据不同的需要,随时发生改变,并非一成不变的。

2.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节课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三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在这三次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和解决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此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思维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每个同学都能从同学们的汇报交流中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几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

在整堂课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仅学会了读写时间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独立发展的空间,既有情感的体验,又培养了搜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4.整节课的设计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无论从课的导入,还是新知识的探究学习,最后的巩固练习,都是源于现实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认识角》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8

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首先我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音乐引出钟表,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

我还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习,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教学形式、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钟表的认识。

《认识角》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9

今日最终开始学乘法了。

乘法是从加法变来的,于是从加法入手,为理解乘法意义作铺垫。经过比较,感知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的特殊性,改写成乘法已经是很多孩子早就明白了的,今日这样充分的加法教学应当足够促进他们理解了。

开学到此刻,很久没写反思了,反思教学不足,如何改善接下来的教学,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说,在教学乘法初步认识揭题时,很多孩子异常迫切地想让大家明白:他已经会了什么?在列出乘法算式时,他们也很想秀秀自我会了一点的乘法口诀……但我们因为个人设计与教学需要,并不能时时刻刻满足孩子的表现欲,这时又该怎样调动起他们表现不能,却又得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学习?是值得我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练习时,孩子出现的错误大致有两类:看图填图中是几个几?有一部分学生容易将份数和每份数混淆,反思教学,我一味地强调加法算式的列法,却忽视了让孩子尽快从加法中跳出来,引导他们从份数和每份数的角度看乘法。还有些孩子做题技能极弱,完全不明白该干什么?题目意思是什么?还需要教师一对一指导,好在当页书本作业两个班全部搞定。

《认识角》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10

教学设想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及角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如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发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并得出结论?本课主要通过观察、讨论、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和认识。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发现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不同情况,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对面的想象、对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想象、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相交情况的想象等等。围绕这些目标,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努力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纯数学研究的问题情境,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

本课在设计导入时,并没有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而是直接进入纯数学知识的研究氛围,带领学生先进行空间想象,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到纸上,然后进行梳理分类。之所以这样设计,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对直线的特点已有了初步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有更丰富的想象,而生活中平行、垂直的现象居多,情况较单一,不利于展开研究;二是四年级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处在一个转型阶段,它应为高年级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2.以分类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体会同一平面内两直线间的位置关系。

从新旧教材的区别上来看,原来的教材是由点到面,把这部分知识分成垂直和平行两个内容进行教学,最后再把这部分知识汇总起来,总结出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而新教材把二者合为一课,从研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入手,逐步分析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之分,相交中还有相交成直角与不成直角的情况,是一种由面到点的研究,这样设计,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更有利于学生展开探索与讨论,研究的意味浓了。所以,在设计教案时我们大胆地让学生以分类为主线,通过小组汇报、班级争论、教师点拨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复杂多样的情况中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通过两次分类、分层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研究意识。

3.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完成自主探究意识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1)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整节课自始至终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画完两种直线的位置关系后,在小组中进行归类整理,选取有代表性的情况贴在黑板上。其次,对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进行分类整理。再次,在练习的过程中,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

(2)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无限大平面的想象以及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想象;②对看似两条直线没有相交而实际却相交的情况的想象;③对平行线永不相交的想象;④拓展练习中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想象。

教学目标:●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垂直。●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与垂直。

教具准备:铅笔、小棒、量角器、三角板、直尺、手工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小组讨论,一共有几种摆法?组长做记录,画于纸上。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一小组到投影仪下展示其记录单。

(2)除了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特征

1、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生自由发言)

2、师引导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将学生的分类结果画在黑板上。

不相交:相交:

3、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画长一些会怎样?量一量两条相交直线做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4、由小组同学在原记录单上动手合作操作,并进行讨论、汇报。

5、师生共同总结: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画长一些仍不相交,这两条直线叫平行线,也可以说它们相互平行;相交的两条直线形成的四个角,如果都是90度,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叫另外一条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焦点叫做垂足。

6、生齐读P65平行和垂直概念,并画下来。

7、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揭示课题)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1、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书本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

2、P64主题图,找一找,图上有哪些平行和垂直的现象?

3、做一做1找一找、想一想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4、做一做2摆一摆。(请个别同学到投影仪下摆一摆)

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看一看这两根小棒平行吗?

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垂直。看一看,这两根小棒有什么关系?

5、P68练习十一第3题:折一折(生动手操作,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把一张正方形纸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一第一、二题,及练习册相应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到这样的概念课采取预习的方法,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垂直与平行是很专业的说法,学生几乎没有听说过,但是在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例子。让学生预习,使得这两个概念提前进入学生的印象,起码学生已经有了大致地,初步的认识,我们再通过课堂上的规范讲解,效果就比较好了。否则,在课上才初次听说垂直、平行,很难及时迅速地与生活中的`例子相联系,更不用说去逐字体会概念了,印象就不深,理解自然也不深刻。

学生接受新的数学概念都要有个过程,首先是接受概念的名称,叫顺口了才能去进一步理解,理解了才能联系其他知识,否则学生还没怎么记住这个概念是什么名字了,老师一味地去讲解,估计学生还真是一头雾水,没搞清楚老师在讲谁的故事呢?就好比我们认识一个人,名字还没叫顺口,长相也没怎么熟悉了,别人就给我们讲有关他的故事,我们能印象深刻吗?能把故事与人联系起来吗?一定是有困难的。

《认识角》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11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

设计课时,在研究了教材后,我希望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利用一年级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表现”的特点,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数学问题,并在动手实践之时掌握钟面特征和整点的标准,使原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伴随着这种求知的过程,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学会广汲博纳,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学会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积极表现的机会,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自带的小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再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分类,再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通过比较,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已的数学知识。

另外,在引导学生将时间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时,通过出示挂图演示小明的一天时间安排,使学生将小明的一天与自己的一天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感知时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最后,我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渗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在向学生介绍分针、时针运动的方向时,没有向学生说明这就是顺时针方向。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通用版1000字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学会写教案便是每位老师必学的一项技能。教案有助于教师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怎么写教案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88教案网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植树问题教学反思通用版,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通用版(篇1)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中数学广角的资料。数学广角作为人教版新增的资料之一侧重点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何把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很好地渗透在环节在教学中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深刻体验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这是我在教学设计时着重思考和要解决的问题。一节课实施下来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现做一个简单的小结与反思。

成功之处:

一、教学设计有深度、有厚度。

教学设计分两条线走:一条线以构建学生知识结构为线索,使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认识经历了“生活问题——猜想验证——建立模型”不断数学化的过程,较好地实现了由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过渡到相应的“数学模式”,为上升到更抽象的数学高度奠定了基础。然后又让学生运用模型解决问题,把数学化的东西又回归于生活,也让学生再一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条线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为线索。

对于植树问题的探究,不仅仅让学生透过画线段图、摆学具的方式自主探究、寻找,而且结合线段图、摆学具,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两端都种时,棵数会比间隔数多1,多的1指的是哪一棵树。让学生不仅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由反复的修改,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对教材研究的重要性,明白了“教师对教材看得有多深,才能使你的课堂有多厚”的道理。也让我明白了自己今后就应努力的方向。

二、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堂课,我都比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我明白,只有学生自己想学、愿学,才能主动地学,并把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对于重点部分的引入,即探究两端都种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我先让学生透过自己的猜测得到答案。当几种答案产生冲突时,再引导学生探究,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后的探究部分我就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用线段图探究植树问题规律的方法。由此把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为下节课自主寻找另外两种植树问题的规律时,学生就比较简单愉快了。

三、注重教学思想的渗透和学习方法的传授。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都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比如:当学生用一个线段图证明规律时,适时点拨。用一个线段图就能证明它是普遍存在的规律吗再画几个试试(以小组为单位,分组研究)。交流时,让不同的学生说出用不同间隔的线段图得到同一个规律,实际就是向学生渗透不完全归纳法。在展示交流部分,透过比较10个间隔与2个间隔的线段图的难易,比较画一棵树和用

一个点表示一棵树的难易,让学生体会简化的思想。透过找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并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让学生体会化归的思想。对于学习方法的传授,整节课都个性重视线段图的运用。

当然,这节课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列举几条:

一、教学时间安排欠妥。有的教学资料没有来得及出示,有的资料讲解比较仓促。练习巩固时间不充分,没有检测时间,使教师没有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心中没底。

二、本节课,我本想借助一一对应的思想去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两端都栽的状况下,所栽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但是没有深入去理解植树问题中所蕴含的一一对应思想。所以,感觉得出的规律有些牵强、抽象,没有到达水到渠成的效果,没有把一一对应的思想与植树规律结合在一齐,没有很好地突破难点。

三、对学生评价这块显得潜力不足。对于学生的评价如何做到即准确又有深度,还要具有启发性,这是我还得努力学习的方向。

四、数学课关键在于“说”,以说促思,以说引思,这样能够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否正确,以便教师及时调控课堂,改变教学策略,但是,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明明白就应让学生多说,但是由于时间问题,就把学生说的权利剥夺了,而去进行下面的教学资料,这是我一贯的通病,我争取改正,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一堂课下来,发现自己真的还有那么多的不足之处。反思自己,今后还应加强学习,学习理论知识、学习优秀课例,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通用版(篇2)

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我这节课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这节课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首先,设计流畅简单易懂。

整节课设计基于我班学生实际情况,课前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内容,紧接着引出例题探讨植树问题,同时改小数据,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主要照顾后20℅的学生。然后以例题展开,让学生动脑、动手反复验证,最终总结出:段数+1=棵数。这节课的设计依据了认知规律:通过例题感知间隔,以例题为载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探讨对象,了解植树问题实质,多角应用拓展植树问题的认识。整节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浅显易懂,始终围绕重点内容进行难点的突破。

其次,注重实践体验探究。

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注重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建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对数形结合意识的渗透。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采用了画线段图的方式,交流时利用多媒体再现线段图,让学生看到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加上两个端点,一共有5个点,也就是要栽5棵树。使学生发现植树时准备树苗的问题并不能简单的用除法来解决。改变间距后,段数和棵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紧接着提出问题:“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规律,也就是栽树的棵数要比段数(间隔数)多1。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再次,联系生活拓展思维。

有意义的学习是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体验自主建构,体验和建构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体验是建构的基础,没有体验,建构就没有意义。体验是学生从旧知向隐含的新知迁移的过程。设计中,虽然创设了情景,但一次的体验不能达到继续建构学习的水平。所以,这节课我多次向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而且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共鸣的情境。从手指、公交车、操场、礼炮等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发学习兴趣,产生共鸣,激发探究欲望。

这节课虽扎扎实实,但问题也存在着。

一、针对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棵数=间隔数+1”却无法运用这个规律求路长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以为学生能发现“棵数=间隔数+1”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恰恰导致了能找规律却不会用规律。也就是在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间缺少了的链接,我要加强对规律的扩散教学,发散思维。

二、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即时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我可以利用线段图或者实例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有可以凭借的工具,借助数形结合将文字信息与学习基础结合,使得学习得以继续,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了凭借,也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通用版(篇3)

本节课研究的只是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一种思想,一种在数学上、在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化归思想。这种思想的渗透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寻求解决复杂问题的一般方法,那就是从简单问题、简单事例入手,寻求规律,通过规律的得出,最终解决问题。

教学上我采用“自主——互助”的策略,力求让学生依据自学提纲及要求,通过独立思考,把不明白的问题与他人交流合作,使学生在不断地操作和交流中,经历发现和感受的植树问题的过程。环节如下:

一、通过课前活动,以大家都熟悉的上操站队为素材,让学生初步认识间隔,感知间隔数。

二、以自研题为载体,实现全课教学重点及难点的突破。

为此我设计分别在15米、20米、25米、30米的公路一边植树的问题,先让学生明确自学要求,然后根据要求独立研究与自己编号对应的一题,重点让学生通过画图栽栽看,发现一棵一棵种树关键是要找准间隔数,在经历了从简单事例入手之后,各部分名称的实际意义已经得到了强化。

与此同时,植树问题的一般解法也已经得到了归纳。然后用找到的规律去解例1中的在100米绿化带上植树的问题,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这几个过程中,学生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三、多角度的应用练习,巩固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

四、通过达标检测活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改进自己的教学和跟踪辅导提供有利的保障。

五、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出示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让学生近一步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下一节数学课做好铺垫。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通用版(篇4)

植树问题”原本属于经典的奥数数学内容,新课程教材把它放在了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中让所有的学生学习,说明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教学思维含量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三、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时可以从实际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在以下2个方面处理得比较好:

1、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数学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画需要种几棵树,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总结发现规律。学生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2、素材来源生活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注重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新授环节也是以日常所见的种树问题引入,巩固练习之后,我以图片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相似的现象,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都内含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能够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好处。

我感觉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针对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棵数=间隔数+1”却无法运用这个规律求路长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以为学生能发现“棵数=间隔数+1”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恰恰导致了能找规律却不会用规律。也就是在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间缺少了的链接,我要加强对规律的扩散教学,比如:得出规律时,可以说说“间隔数=棵数-1,路长=间隔数X间隔长”等等知识的扩散。

2、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即时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学生的质疑,间隔长和间隔数之间的区别,两端和两边的区别,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构建,学生的知识认知一般是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没有体验,建构就会显得很抽象。在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我可以利用线段图或者实例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有可以凭借的工具,借助数形结合将文字信息与学习基础结合,使得学习得以继续,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了凭借,也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

通过这一次磨课,我期望能透过自己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改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通用版(篇5)

六年级第二单元教唱的泰国歌曲《故乡恋情》是一首具有异国风情的歌曲,歌曲就像一幅淡雅而略带朦胧的山水画,表达了远方游子对故乡的绵绵思绪,以及对故乡激情、奔放、真挚、深情的呼唤与倾诉。虽然歌曲比较深情,但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动人心弦,尤其是切分节奏的使用给歌曲增加了独特的轻快感,具有舞蹈的韵律。

在教学这首歌曲时,有一个班级学生独特的表现给歌曲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使整个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事情是这样的:

一、案例缘起:

周一的音乐课上,我播放歌曲《故乡恋情》的录音让学生欣赏,以便他们熟悉歌曲,为下面的教唱歌曲作准备。音乐声中,像以往一样,孩子在静静的欣赏,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突然,“恰恰恰”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在我们的耳朵里。是谁?我张望了一下全班,没有发现目标。当第二段歌曲响起,这个声音又来了,而且不是一个学生了,又增加了几个学生的声音。我仔细听了听,看了看,原来是后面的几个调皮的大男生。哼,他们老是这样,唯恐班级不乱,喜欢出一些新花样来捣乱课堂。不和谐的声音刺激着我的耳膜,我心里不禁冒出火来。我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意思是警告他们马上安静。不知道他们是没有看见还是不领会我的意思,声音还是没有停止,而且,引得其他学生也逐渐地加入。是马上制止他们还是随他们。要是制止他们,就要停下课来,这样课堂教学过程就又要打乱了,而且扰断其他学生思考思路。看来,不行。我边思考边又细细听了听。咦,他们也不是毫无规则的在乱发声音,而是在第一、二乐段的每一句后面加入了“恰恰恰”三个字,就像是多了个第二声部的伴唱一样。欣赏完毕,我问刚才几个男生:“你们为什么要加入‘恰恰恰’这三个字呢?”一生回答:“我觉得在后面加入‘恰恰恰’好听,就像在跳舞啊。”另一生说:“我觉得这曲调像我在电视里看过的恰恰舞,听了想跳舞。”真的,我看了看歌曲的节奏,由于歌曲第一乐段每句前半拍的休止和切分节奏的使用,歌曲节奏变得轻快,活泼,充满了活力,具有恰恰舞的特点。孩子们的直觉感受到了歌曲的欢快,才情不自禁表现出来,这是他们内心真实的反应啊,我怎么能制止呢。

二、问题解决;

于是在学会歌曲后,我就对学生说:“刚才欣赏时,老师听到你们加入的伴唱‘恰恰恰’很有特色,那我们一起来加入,在第一段每一句后面加,试一试,好听不好听?”看见我这么说,学生们开心极了,琴声响起,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唱起来了。一遍下来,有的学生皱着眉头说:“老师,难听死了。”有的说:“他们唱得这么响,一点都不和谐。”“是啊,怎么会这样子,那应该怎么唱才好听呢?”我顺势引导他们说。一生说:“我觉得‘恰恰恰’这个伴唱的人不能太多,应该选一组或几个,人多了就容易乱。”另一生说:“唱时,力度应该用弱,不要太强,而且要整齐。”“还要与下面的乐句连接住,不要脱拍。”有人补充。“还要轻快,干脆,有弹性。”在学生们自己的调节下,我们练习了一遍又一遍,慢慢的。不和谐的声音少了,声音整齐了,配合默契了。在优美的歌声中,一部分孩子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用‘恰恰恰’的节奏进行伴唱,歌曲显得更加动听,活泼了。这时,整个课堂充满了和谐的气氛,大家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了。

三、反思感悟:

1、音乐课是一门实施美育的学科,并不在乎学生需要掌握多少音乐知识,更应该关注的是有没有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发展,有没有把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诱导出来。正如《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的: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2、课堂中,如果我们只是按照早已设计的环节教学,为了抢时间保证教案的实现,小心甚至“果断”的回避课堂中的矛盾,绝对禁止学生的“节外生枝”,那这种无缺憾的课堂教学,在看似缜密的安排中,却忽略了教学的真义——“以学生为主体”,失去了根据学情来因势利导作现场处理的灵活,掩盖了学习过程中应有的矛盾和思维碰撞,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原来也许可以异彩纷呈的课堂却只能是死水微澜。所以,课堂教学不在乎一堂课是否完整、精致,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学得是否真实、自然、有效。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是具有创造性、挑战性的。

3、就象鲁迅先生所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教学中,我们要习惯于和孩子展开平等自由的对话,在对话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

4、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知识观:“人是知识产生与发展的源泉”。学生不仅仅是教学对象,本身也是教学活动的资源。教学中要尽可能激活、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然后教师在适当的时机介入,并提供有益的帮助。使孩子拥有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而灵动。就如特级教师朱乐平老师所说:“当孩子的思维没有完全照着你的路子走时,请您允许他走。”唯此,课堂教学过程才能成为促进人发展的过程。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通用版(篇6)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探究两端都植的规律时安排了动手操作,想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对植树问题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与理解。活动的设计是这样的:出示一道开放性的题目:一条公路长()米,每隔5米植一棵(两端都要植),需要多少棵?

让学生自己确定这条路的长度,从而探究出两端都要植时的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要求是这样的:设计:全长()米,每隔5米,有()个间隔,种()棵树让学生独立思考,画线段图,填表,汇报。本以为自己设计的教案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际,重视了数学思维培养,方法的渗透,是可行的,学生们应该是能够掌握的。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植树”时还是跃跃欲试的学生们到“探究规律”时一个个都像被打败公鸡,毫无斗志与反应。

勉强参与的总是那几个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看来这样的设计无法顾及全体学生的发展。没有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何来思维的培养,主题的建构呢?我开始反思:为什么学生不能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呢?为什么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呢?学生一脸的茫然。经过反复的思考,我想到了我设计的探究活动有一定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太抽象,太难了,自己确定长度时,要考虑到平均分还要分完,只给学生一条线段,他们不知道从何下手。

我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们,自己又反复琢磨,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过程,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这节课主线更清晰明朗了,即从生活中抽取植树现象,并加以提炼,然后通过猜想,验证,建立数学模型,再将这一数学模型应用于生活实际。同时能灵活构建知识系统,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处理。能活用教材,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和重构,让资源启迪探究。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设计的例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提供给学生的是现实的,是有意义的,挑战性的。开放性的设计,使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自己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探究,使学生完整的体验“植树”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比较系统地建立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即两端都植;两端都不植;封闭情况下的植树问题(一头植和一头不植)。

本节课的特点:

一、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课设计正是从这的角度出发,设计了给学生这条路固定的总长是30米和树的模型让学生动手“植树”的环节,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效度。学生在分组合作模拟植树活动中寻找规律的时候表现的很轻松。这样的活动方式,不仅是充分展示学生个性思维和了解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难得平台,而且学生在活动中建立了植树问题的模型,为学生在下面的学习做好直观的铺垫。

二、渗透“以小见大”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程理念有个更具“与时俱进”的显著特点是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关注。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想检验大数目时遇到困难,可引导通过“以小见大”来找规律加以验证,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与交流等活动。从而不失时机给学生渗透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将来的后续学习积累更丰富实用的思想经验。

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头都植的规律的探究方法后,让学生分组自主寻找两头都不植的规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画,自己整理表格,很快就发现了其中蕴含的规律,产生了很强的成功感,同时也有了一份自信,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三、关注植树问题模型的拓展和应用,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植树问题的模型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生活。所以,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建模的意义,加强了模型应用功能的练习,在学生已经自主地寻找到植树中前两种的规律后,我适时的提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植树的情况呢?

通过学生的举例,让他们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我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如栽电线杆,排座位,安路灯,插彩旗等等,在学生从具体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现象后,又再一次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形式各异的生活问题,使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整节课,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表现的很活跃。

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本着这个思想我在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初步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时,我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画图解决问题,从而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出示完例题后,安排了这样的一个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在一条线段让用小树的模型模拟植树,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由于使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植树中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便迎刃而解,且容易理解。

本节课的不足:

但这节课也有我颇感不足的地方:

1、那就是我把学生估计过高,我以为只要学生弄懂了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之后,解决植树问题就应该没多大的问题了,但事实出乎我的预料,因为有一部分学生知道了全长和间距不会求间隔数,我以为这是学生早已经学过的而且经常用到的,所以没特别的复习,导致了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下手。

2、在时间的分配上我前松后紧,在规律的寻找和简单应用中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以致后面的练习很仓促。

3、在教学过程中,因担心上不完,当遇到学生“答非所问”的时候就表现的很急躁不能静下心来仔细地听完学生的发言;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这节课给人留下了很多遗憾之处,但它毕竟是我自己的产物,是我对新的教法的一种大胆的尝试,而且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学习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为了让每节课的遗憾能少一些,我会继续为之努力。但愿自己在这条路上能走的更远。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通用版(篇7)

课前,我利用一根绳子按一定的间隔把小棒(当小树)捆在上面,结成一个封闭图形。课开始让学生观察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这时我不失时机的从一棵树那里剪开,这时学生露出了奇怪的眼神,同时我提出这属于线段上植树问题的哪一种情况,学生很快就喊出:一端种另一端不种:棵树=间隔数。课中利用形象的课件出示了生活中各种各样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学生轻松的获取了新知。(课始我设计的目的加深学生理解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课后,我给学生了一个问题:我班有55名学生,如果要站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方队,这个正方形方队最外层一共有几人?方队一共有几人?学生纷纷开始讨论,七嘴八舌找我讨论,我没有及时告知他们答案,而是让体育委员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实际的站队,让他们自己找到了答案。

这个单元的学习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虽然本单元教学有点难掌握,但只要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突破难点。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通用版(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画图体验,整理数据,观察发现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2、在数学模型构建过程中,凸显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回归思维的原点。

3、运用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植树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自由构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凸显数学思想。

难点:运用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植树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感知“间隔”

师: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它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它吗?请举起你的右手,请每一位学生高举起右手,并将五指伸直,关拢。

师:现在请每位同学将五指张开,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数字?(生: 5 生: 4)

师:同学们说的“5”是指5根手指,那么“4”是指的什么?(缝隙、空格?)

师:对了,手指间的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格叫“间隔”。刚才,我们把五个手指张开,有4个空格,也就是4个间隔。那么4个手指有几个间隔?3个?

师:随机请一行同学站起来,不断增减学生,让学生边观察边说,几个同学几个间隔?

师:生活中“间隔”随处可见,比如,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也是一个间隔,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解决一些简单的、与间隔有关的问题——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自主探究,构建模型

师:植树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美化环境。今天老师想带领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公路一边植树。同学们认为要应该考虑到哪些问题?(学生:每隔几米栽一棵树?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出示课件)

1、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

师:每隔5米种一棵树苗。

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请把你的想法画出来。

(师巡视,并找学生板演) 师演示课件

师:为什么在同一长的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都是每隔5米栽一棵,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师: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两端都不栽”或“只有一端栽”的情况呢?

师:三种植树方案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板书:20÷5=4(米)……间隔数

(出示表格)

3、学生发现规律: 师板书:

总长÷间隔长=间隔数

两端都栽:间隔数+1=棵数

只栽一端:间隔数=棵数

两端都不栽:间隔数-1=棵数

4、验证规律:

在一条10米长的小路上,每2米一个间隔,算一算要栽多少棵树?(三种方案都写)

5、理清思路:在植树问题中要求一共栽树多少棵?需要特别关注什么?

(先求分成了几个间隔,再根据植树的不同方案想象图示,确定间隔数与棵树的关系)

6、师:生活中还有其他植树问题吗?请举例说一说。

(三)应用模型解决问题,深化理解。

1、运动会上,在笔直的跑道的一侧插彩旗,每隔5米插一面。这条跑道长100米,三种方案分别要插多少面彩旗?

2、现在要在这条1000米长的公路的一侧安放垃圾桶(首尾要安装),每100米安放一个。一共需要多少个垃圾桶?

3、在一条全长1200米的街道一边安装路灯,(一端不安装),每隔6米安一盏。一共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4、在一条全长1800米的街道两边安装路灯,(两端都要安装),每隔6米安一盏。一共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5、有一根钢管长10米,需要把它锯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6分钟,锯完这根钢管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6、为迎接游客参观,园林工人在解放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么学习的?

教后反思:

通过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植树这一情境,接着出示ppt课件,让学生补充数学信息。让学生初步认识间隔,感知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整节课以一道植树问题为载体,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以三种不同的植树方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植树问题。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画图来解决,在画图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让学生在整理列表中学生们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运用规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模型的科学探究过程。在这节课中,然学生以画图为主线,以“数形结合、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为暗线,让所有学生参与为载体,展开学习,实现“数学模型的多维构建。

整节课上的有些前松后紧的感觉。以至于在解决问题中还有几道没有解决完。如果在探究三种栽树方法的规律时,再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通用版(篇9)

我在上完这节课后有以下思考:

1、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植树问题是数学中一个独立的单元,其内容和生活联系非常密切。这一课我们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领悟研究复杂问题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因此我设计了一道数字较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画图来解决,在画图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没法解决。从而启发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数字小的来画一画。从而让学生领悟解决复杂问题要先想简单的。而且,可以在这种与平常不一样的活动中,获得真实感知和学习经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数学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整节课,每一环节我都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在不断的操作和交流中,经历了观察、发现和感受的全过程;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上的非常顺利,效果也不错。但总觉得有些程序化,在引导学生思考和操作的过程中,对学生规定的有些死。如果在探究两种栽树方法的规律时,再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通用版(篇10)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内容就是植树问题,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的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这样就把植树问题分成了三种情况,即:

(1)两端都种: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

(2)只种一端:植树的棵数=间隔数

(3)两端都不种: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道理。比如:用排队人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抽象出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既有趣味性又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和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是运用这样的教学理念: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以认知冲突为诱因,以数学活动为形式,使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全过程,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通过课前活动,以植树为素材,从让学生初步认识间隔,感知间隔数与棵树的关系。

二、以一道植树问题为载体,营造突破全课教学重点及难点的高潮。

三、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

四、多角度的应用练习巩固,拓展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认识。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发现单纯的用规律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对学生有些难,所以我在课堂中重视规律更强调方法,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对数形结合意识的渗透。直接例题导入,引导学生可以画图模拟实际栽树,通过线段图的演示,让学生充分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关系,就此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让学生自主选择短距离的路用画图的方式得出结果。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但是我感觉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还有不足的地方:

其一,在时间的分配上我前松后紧,在规律的寻找和简单应用中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以致后面的练习很仓促。

其二,条理不够清晰,简直成了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参与面不广,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充分做好多个方面的准备。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通用版(篇11)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我所讲授的是教材第117页的内容,主要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这节课主要目标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体验探究之乐。

一、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

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对数形结合意识的渗透。教学中我先激励学生自己做设计师,想办法设计植树方案,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采用了画线段图的方式,交流时利用多媒体再现线段图,让学生看到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加上两个端点,一共有5个点,也就是要栽5棵树。使学生发现植树时准备树苗的问题并不能简单的用除法来解决。改变间距后,段数和棵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紧接着提出问题:“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规律,也就是栽树的棵数要比段数(间隔数)多1。最后按照教材要求应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前面的植树问题:100米长的小路,按5米可以平均分成20段,也就是共有20个间隔,而栽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因此一共要准备21棵树苗。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二、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

生生之间的差异是学习的资源,这种资源应在小组交流的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合理的利用。在设计植树方案这一环节上,学生将间距定为1米、2米、4米、5米、10米,体现了思维的多样性。

三、关注植树问题模型的拓展和应用

植树问题的模型是现实世界中一类相近事件的放大,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生活。所以,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建模的意义,加强了模型应用功能的练习,本课练习有以下两个层次:

(1) 直接应用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上,安排学生自主完成已知总长和间距求棵数、已知棵数和间距求总长的练习,让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出发,直接应用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双向可逆思维的能力。

(2)推广到与植树问题相近的一些问题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如教室里的座位的事件,公共汽车站台的事件,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上完课后,感觉到有以下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课前预设和课堂教学中努力改进:

(1)本节课总觉得有些程序化,在引导学生思考和操作的过程中,对学生规定的有些死。如果在探究规律时,再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2)学生对如何求间隔数感觉有些不熟练,因为在课的设计中我缺少了这个环节。我认为“路长÷间隔=间隔数”这个关系式的推导和教学过程很重要 。

(3)在学生画图操作之前,我对画图提出的要求也不够明确,所以有些学生在图中乱画,填写表格的时候也显得有些茫然。后来在我的举例示范中学生才明白这个操作的具体要求。

(4)我在设计练习题时题型太过单一,可以出一些选择题和判断题。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通用版(篇12)

这节课也有我颇感不足的地方:

1、那就是我把学生估计过高,我以为只要学生弄懂了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之后,解决植树问题就就应没多大的问题了,但事实出乎我的预料,因为有一部分学生明白了全长和间距不会求间隔数,我以为这是学生早已经学过的而且经常用到的,所以没个性的复习,导致了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下手。

2、在时间的分配上我前松后紧,在规律的寻找和简单应用中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以致后面的练习很仓促。

3、在教学过程中,因担心上不完,当遇到学生“答非所问”的时候就表现的很急躁不能静下心来仔细地听完学生的发言;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这节课给人留下了很多遗憾之处,但它毕竟是我自己的产物,是我对新的教法的一种大胆的尝试,而且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学习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为了让每节课的遗憾能少一些,我会继续为之努力。但愿自己在这条路上能走的更远。

[推荐]可能性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1000字(精选9篇)


身为世范,为人师表。一般老师在上课之前都会准备好教案,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教案由哪些重要内容组成?经过收集,88教案网为您献上可能性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可能性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1】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创设了“联系、发展的游戏情境”,使全体学生在好奇、有趣的情感体验中有序、有效地完成了试验探究、尝试应用的学习任务。课后将成败进行了反思:

1、我认为实践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会记忆深刻。因此,我在这节课中创设小螃蟹赛跑、神秘的盒子等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多种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摸球的实践活动中来,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展开,问题也才会自然地被学生发现,解决。

2、课堂上时间分配比较合理,学生参与面广,游戏的广度深度符合学生的特点,整堂课气氛活跃,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虽然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数学的思维方法还是要渗透的。在计算全班共摸到两种颜色的球各几次时,渗透了怎样计算更简便。

在第一次师生共同摸球时,就渗透了一些摸球的方法:摇一摇,不能偷看。为后面的小组实践打下了基础。

4、尊重相信每位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探索空间。

当然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在倾听学生发言时,还不够耐心,有时有抢话的现象。

2、板书可采用图文结合,贴近学生的理解水平,更具体形象地做到表达的有效性、条理性。充分让学生有意识地获取和读懂板书,形成合理的质疑。

3、课上有些问题的思考价值不高,如“我这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彩球,都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没有依据的猜测,在提问时应少叫几个学生回答。有些问题没有什么思考的价值发,如:“拿出来的球怎么办?”

4、应该增强个别环节的实效性。第二次合作摸球,应该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的思考,讨论,甚至在摸球的次数上也可增加,从而使学生在合作探索中更深刻的体验到当两种球的数量同样多时,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是相近的。这样能使知识自然的有所升华。

5、“偶然性”提出的时机不够准确。可以在分析完全班总体情况之后,再回到个别有问题的组,提出“偶然性”的问题,这样学生会更明白。

可能性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2】

《可能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的内容,是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也就是通过游戏的形式,从而感受最基础的知识“可能性”几种情况。

我的这一节课一开始,首先设计了一个“摸球”的游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极积性。第一步让学生从全部是白球的盒子摸球,这样摸出的一定是白球,再提出一个问题:能摸出一个黄球吗?让学生试着摸一摸,结果学生发现是摸不到的。第二步让学生从装有白球和黄球的盒子里摸球,小组成员伦流摸,摸了以后又放回去,学生发现可能摸出两种颜色的球。这活动既简单又有趣,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学习内容上。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等一系列探究活动,进行实验、比较、分析、猜想,使学生亲历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随机性,尝到探索成功的乐趣,再让学生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然后说一说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全过程无处不是“可能性”的学习和判断,可以说活动贯穿全课,“可能性”也融贯全课。

本课教学,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只是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首先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界,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很多与数学有关,学习用数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由此而爱好数学。其次,培养学生怎样用数学去分析问题,使学生懂得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事物。这节课中,加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口头表达能力、对“可能性”的判断和争辩等。从这节课看,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较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分析能力,而且还有一定的科技知识基础。另外,学生在这节课中了解到操作、比较、猜想、实验、验证对认识事物、数学分析都有重要作用。所以这些,说明这样教学会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并聪明起:来。不足的是:学生对“一定”的含议了解得不是很好。因为有的同学这样写到:我的实验一定能成工。

可能性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例1、例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初步应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猜测、实验和观察能力。

4、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及反思追问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感知“可能性”

阿凡提冒犯了国王。国王大怒,决定将他处死。阿凡提被关进了死牢。按照国家当时的法律,死囚在临刑前还有一次选择生死的机会,那就是由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两张纸片团成的纸团,分别写着“生”和“死”。阿凡提如果摸到“生”则生,如果摸到“死”就死。

1、你们认为阿凡提摸纸团会出现什么结果?(既有可能生,也有可能死,看运气了。)

2、可是国王偏偏要让阿凡提死,于是派人偷偷地把盒中的“生”字拿掉,换成了“死”字,而大法官并不知道。这下,阿凡提的命运会怎样呢?(一定会死。)有可能生吗?(不可能生。)

(板书:“不可能”、“可能”、“一定”)

3、有人知道这个不好的消息,并把这个情况悄悄地告诉了阿凡提。阿凡提想了一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如果你是阿凡提,你会想出什么好的办法呢?(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我们来看看阿凡提是怎么做的:临刑前,当大法官把盒子拿来要阿凡提选择生死时,阿凡提拿起盒中的一个纸团,看也不看,猛地吞进肚子里。在场的人全惊呆了,因为不知道他究竟拿了哪张纸。大法官只好命人看盒中的另一个纸团,打开另一个纸团,只见纸上写着“死”。法官说:“那个人一定吞下了‘生’字,他不该死。”(吞下了一个剩下的一定是死。)

5、你认为阿凡提聪明吗?师小结引导,从而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把教材中呈现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情境,改为更具童趣的“阿凡提的故事”,设疑激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探索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更好的引导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6、追问: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首次追问,查找知识的起点,通过不同学生的描述,帮助一部分不知的学生初步感知。)

二、游戏探索——理解“可能性”。

1、游戏一:“不可能”。

师出示摸奖箱,里面装的8个白色的乒乓球(学生不知道)。

⑴说明游戏规则:从箱子里任意地摸出一个乒乓球,如果为黄色,就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品。

⑵体验。让学生从箱子里任意地摸球。

⑶推想。为什么从箱子里任意摸一个,而且有那么多的同学摸,都没能中奖呢?

⑷验证。打开箱子,倒出乒乓球,让学生看到箱子里面根本就没有黄色乒乓球。

⑸分析。因为箱子里面没有黄色的乒乓球,所以从箱子里任意摸一个,而且随便摸几次都不可能摸出黄色的。(板书:不可能)

2、游戏二:“可能”。

在摸奖箱中换入3个黄色的乒乓球(学生知道)。

⑴猜测。任意摸一个,可能会摸出什么颜色,一定能中奖吗?

⑵推想。为什么从这个箱子里摸出一个乒乓球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因为箱子里的乒乓球既有黄色的,还有白色的。)

⑶体验。让学生实际地摸一摸。

⑷分析。因为箱子里装的乒乓球不只是黄色的乒乓球,还有白色的,所以任意摸一个,既可能会摸出黄色的,也可能会摸出白色的。(板书:可能)

3、游戏三:“一定”。

摸奖箱中全换成黄色的乒乓球(学生不知道)。

⑴猜测。学生随意摸球,老师猜它的颜色。(老师都能够猜对。)

⑵推想。老师每次都能猜对乒乓球的颜色,这是为什么?(因为盒子里装的都是黄色乒乓球。)

⑶验证。打开盒子,让学生观察到盒子里装的都是黄色的。(验证自己的推想。)

⑷分析。因为盒子里装的全都是黄色的乒乓球,所以继续摸下去的话,摸出来的一定还是黄色的。(板书:一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创设学生熟悉的摸奖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并在体验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发展。从“不可能”到“可能”,再到“一定”,随着球的变化可能性逐渐增大,也让孩子初步感知“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游戏四:两个注意点。

⑴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影响后一次摸球。

出示摸球的盒子,放入2个黄球和2个白球(学生知道),说一说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能确定吗?为什么?(学生猜一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请猜的同学摸一摸。)

当学生前一次摸到黄球后,可能猜下一次会摸到白球,这时让学生亲自摸一摸,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感悟到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影响后一次摸球;再猜一猜,摸一摸……

⑵“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继续猜一猜,当学生摸出一个球后,把这个球拿出,让学生再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并摸一摸;当学生摸出一个球后,把这个球又拿出,让学生再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再摸一摸……让学生感悟到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变成“一定”或“不可能”,“一定”或“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

(设计意图:可能性作为一种随机事件,是不受人的主观愿望控制的。但许多学生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即第一次摸到黄球,第二次就该摸到白球。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随机的概念,我设计了再一次摸球的活动,让学生先猜再摸,暴露学生的认识,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想一想,感悟到对于某一次摸球来说,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事先是无法确定的,并且前一次摸球的结果不会对后一次摸球产生影响。通过逐步拿出球,让学生感悟到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变成“一定”或“不可能”,“一定”或“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让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逐步走向深刻。)

5、游戏五:按要求涂一涂

(设计意图:第二次追问,让学生进行初步的归纳,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三、走进生活——应用“可能性”。

1、设计抽奖

元旦的时候,你们在商场里看到有摸奖活动吗?现在这里有个商场要搞抽奖活动,如果你是活动的策划者,你会怎么设计呢?

设计要求:在箱子里放4个球。(白球和黄球颜色由你确定)

摸一次,凡是摸到黄球就有奖品。

你会怎么设计呢?说说你的理由。

(可能出现的情况:4黄 一定得奖;3黄1白,得奖的可能性大;2黄2白,白球和黄球的可能性一样大;1黄3白,得奖的可能性小;4白,不可能得奖。)

(设计意图:这个设计抽奖的活动是对“一定”“不可能”“可能”的一个综合应用,但又不是上面游戏环节的重复,而是一个逆向的装球训练,并且渗透可能性的大小与各种球的个数有关,从而促进孩子对可能性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2、拓展应用。

刚才我们通过一些游戏,知道了 “一定”“不可能”“可能”这几种情况,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几种情况。

⑴在下面的句子里填写“一定”、“可能”、“不可能”。

太阳( )从东方升起。

时间永远( )停止。

今天老师( )要表扬我。

爸爸的年龄( )比我小。

摸彩票( )中奖。

⑵判断下面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儿东西。

三天后下雨。

太阳从西边升起。

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水是咸的。

(设计意图:借助现实世界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和列举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在描述、思考、讨论和交流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事件的认识。)

⑵你也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生活中的事情吗?(先和同桌说说,再指名说。)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从数学的学习中获得的思维方法又能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生活。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生活中的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真正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观。)

3、梳理小结。

追问:现在你能谈谈你对“一定”、“可能”、“不可能”的认识吗?

(设计意图:再一次追问,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反思和小结,从而提升认识水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

4、课堂作业。

课本P108页练习二十四 1、2、3

简 约 而 不 简 单——“可能性”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标准》在课程内容里增加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而概率已成为未来公民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它是培养学生以随机观点理解世界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我们以“猜想—体验—验证—推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线,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数学知识生活化。“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设计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不仅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的数学事例,同时还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真正做到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2、课堂教学活动化。“以活动为中心”是大教育家杜威的“三个中心论”思想体系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以活动贯穿始终,教师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换。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猜想—体验—验证—推测”,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体验与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性。同时,又让学生将活动中出现的现象及时抽象概括出来,上升为数学知识,体现了学生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操作活动实质化。整节课有多次的操作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活动前的猜测与活动后的分析,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可能性”的概念。如果忽视了这两点上出来的课也许就成了 “体育活动课”,而有了这“两个重视”,活动才具有了价值,从而将操作活动“从形式引向实质”,操作才具有了思维价值,活动才具有了“数学味”,上出来的才是“数学课”。

4、学生学习自主化。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这节课的设计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每个环节中,都是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学生学得生动而充满活力,主动而富有个性。

综观整节课的环节设置,我们在努力追求一种简约化的课堂教学,整节课就三个大环节(故事引入、游戏探索、走进生活),便于教者把握。但是这种简约又不是一种简单,譬如:课的主体部分设计了多回合的摸球游戏,看似简单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次的游戏的背后都有明确的目标。摸球这样的游戏活动设计:一是课前准备不多,可操作性强,二是活动设计新颖有趣,能够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三是活动设计环环相扣,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四是游戏活动结果浅而易见,便于学生回答问题。每个活动的背后都有思想在支撑着,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既能认真地听课,又能尽兴地游戏,并且能透过游戏快速地得出结论。整节课的设计我们在努力追寻教学目标的全方位达成,同时又想让教学变得更简单些,这节课不需要投影仪,也不需要多媒体课件,简简单单就可以把课上得扎扎实实,这就是我们的追求——追寻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境界。

可能性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4】

1掷骰子练习。师生共同交流骰子的特点:正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各一个数。

师:用色子做教具,请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提出有关的可能性的问题。

生:掷色子一次掷出“5”的可能性是多少?

师:这个问题谁会解答?

生:掷色子一次掷出“5”的可能性是 。

生:掷色子一次掷出“2”的可能性是多少?

师:这个问题谁会解答?

生:掷色子一次掷出“2”的可能性是 。

师:掷一次掷出每一个数字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掷一次掷出每一个数字的可能性是 。

师:如果投600次色子,估计投出“6”的次数是多少?

反思: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色子是学生熟悉的玩具之一,用它作为锻炼学生自觉估计可能性的意识的活动,让学生在立体图形中感受等可能性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根据新学的知识,提出有关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加深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教师的追问是本节课知识的拓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可能性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5】

“可能性”是实验教材中出现的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由于概率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在教学本节课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教学中,我努力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主要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基于这点,我创设了让学生摸各种不同颜色的粉笔的活动,学生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不确定及确定现象的体验。如在理解“不可能”这个概念时,我先让学生摸粉笔,凡是想摸的尽量让他们摸,在许多学生试摸之后,都不能摸出其他颜色的粉笔,学生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那么多的同学摸过后,居然没一个能能摸出其他颜色的粉笔?由于疑问而引发思考,并作出猜测和推理,原来箱子里根本就没有其他颜色的粉笔。在此基础上,再打开箱子让学生观察,从而验证自己的推想。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成为“游戏──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

本节课教学由于没有充分准备,还有几方面有待改进:

1.应该将数学学习置于生活的背景之中。

“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在教学时,整个教学过程应该始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我举出的例子如:美国发生大地震;每天都有人出生等,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太远。应该放手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真正做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2.情感教育与评价激励做得不够。

在谈到美国可能发生大地震时,没有对地震这一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联想到我国四川汶川大地震时,一带而过,没有对学生适时的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应该适时的给学生课堂即时评价,如:“同学们真了不起”“你的推想能力太厉害了”“你的发言太精彩了”等,这样会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起着积极的激励作用。

可能性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6】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属于[统计与概率]里中概率的起始知识之一,本节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随机事件的可能发生的结果,并通过简单的试验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概括出初步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方法,体会单次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并进行运用。其中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理解数量越多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少发生的可能性越小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为对于这点认识学生的生活经验高于数学经验,如果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小概率事件,也就是说数量少的反而出现的次数多时,学生可能将生活经验与之相联系,产生认识的迷惘,一旦处理不好会使整节课陷入混乱状态。因此处理起来要慎之又慎,只要引导学生了解试验少的时候,试验结果不一定与预测的可能性大小相符,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试验结果将越来越接近预测的可能性大小。

学情分析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构建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基本设想,打算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去“猜想——验证——感悟”,最终建立起高于生活的可能大小的认识。

从生活中来,就是尊重学生的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猜球”的情境,勾起学生已有的对于“可能性大小”的认知,初步判断出“数量多的发生的可能性大,数量少的发生的可能性小”。

生活经验要通过验证才能上升到理论认识,而其中的“小概率”事件,是提升原有认知的关键之处。因此,我采用了4:2的比例放球,排除一切干扰因素,组织小组摸球,比较、分析数据,体验概括出当摸球次数少时,是有可能发生小概率事件的,但当摸球次数越多原有猜想就越明显,从而使学生站在了数学的高度。最后,通过“摸奖”游戏,让学生体验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最终完成对“概率”的初步体验。

到生活中去,就是尊重数学的基本使命——去指导,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创设了“闯关游戏”,让数学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回归生活,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主动的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目标

1.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概括出初步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2. 通过体会单次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初步体会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3. 通过猜测验证感悟,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

4.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简单的试验让学生感悟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情况,并能作出判断,进行描述与运用。

教学难点:当小概率时间发生时,如何抓住机会,引导学生知道“当试验少的时候结果可能与预测的可能性大小不相符,但当试验次数不断增加时,结果会越来越接近预测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过程

一、引入可能性大小

[课堂引入讲究快、趣,需要用最少的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课题。“猜球”引入可以既增加神秘感,引起兴趣。又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二、探讨可能性大小

1、小组合作验证猜测结果:[这一环节的随机性很强,到底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无法料定。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准备好比较合理的试验材料,布置好活动的具体要求。其次,就是预设好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有备无患。不断地引导学生将猜想和试验结果相结合,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猜想的正确性。]

2、体验单次摸球的不确定性

[这样设计,可以加大全班学生参与面,激发兴趣,培养发散思维。除了可以体验单次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还可以体验到可能性大小中,质不变量变的情况。]

三、运用可能性大小

[这样设计,除了调节气氛,还可以预留悬念,为后面的思想教育打好基础。]

四、总结:

1、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我们终于闯过了三关。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和你的收获吗?

2、师小结出示:知识会带给我们智慧和力量,有了它我们人类才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有可能的变成很有可能。希望小朋友好好学习,把获取知识的可能性变为最大。加油吧!

[这样设计,既可以总领全课,又可以将收获延伸到知识之外。]

可能性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7】

《北京欢迎你》是杨澜作为北京申奥代表团的成员在申办20__奥运会时所作的陈述词。如果倒计时算,班上孩子们都还在十岁以内,几岁的孩子对于领会不透彻的东西有很深的印象是很难保证的。

孩子们结合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谈自己对这个部分的理解,交流的质量比较高。孩子们还查到蹴鞠这种游戏,我国古代的人早在春秋时就开始玩了,而不是课文中所说到的宋朝。(我个人觉得,我们的语文课本应该及时地进行修订,有些跟不上时代或是不太严谨的内容应该给予修改或删改。)在针对第三部分内容交流读书体会时,基于丝绸之路带来的灵感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中新的局面和新的高度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非常大。申奥时,这些孩子们才出生,20__年奥运会举行时,他们也才五六岁,奥运会的历史意义、体育意义,奥运会带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在理解这段话时,我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理解它们的字面意思,然后再指导他们结合在课前了解到的关于奥运会的知识,想一想奥运会举行前后,我国会有哪些变化,用先理解题目意思再来理解语段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有不少学生在表述时还是存在问题。

可能性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8】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动手实践能力。不管什么旗子,还是转盘游戏,都应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教学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经历猜测,实验,思考和交流的活动过程。我不觉得对确定性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加深,学生对随机事件统计规律性以及事件发生可能性大于小的,直观感受。还有参与并指导学生进行试验,为了保证数据的随机性和试验的有效性,在实验前,我们要提醒学生明确实验的过程和组成成员的分工以及实验的要求,比如嗯,在摩提子的过程中,应该将盒子中的棋子摇匀在抹的过程中不能偷看的系列要求,实验时,要关注每一个小组,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后,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对全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观察,分析,讨论,讨论,交流。

学生认识到随机事件中,单次试验的结果是不能确定的,但当大量重复实验时,结果就呈现了一种规律性,还要控制。教学过程中还要控制教学难度,学生在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时,只需要定性描述,如摸出红色旗子的可能性大就可以了,而不需要用分数进行定量的描述在摸一摸摸出那种颜色帖子的可能性大,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的统计结果,对下一次实验的结果作出推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然后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可能性教学反思范文通用版【篇9】

上周五,学校的田校长和凌主任听了我一节推门课。说实话,没有什么准备,就和平常一样前一天晚上布置预习作业,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带一个盒子和几个球。然后自己在下班前看了一会数学教参。

晚上又像平常一样,哄儿子入睡之后,自己拿出了数学、语文书准备第二天的课程。其实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能够再高效一点,(班级人多,根本没有时间去过多的辅导每一个差生)只能前一天把要上的课自己大致过一遍。这节课也不例外,播放一遍过后,自己的思路整理之后,便睡觉了。

第二天被推门很惊讶。但是也正常的完成了一节数学课的教学任务。《可能性》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难。所以我安排了“抽签游戏”、“摸球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会了本节课“数量越多,可能性就越大”的重点内容。自己感觉重点讲授的可以。但是半节课过去了,我渐渐进入了平时讲课的啰嗦状态,老师说得多,老师读题老师讲。其实我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每次嗾使这样。

两位评课的时候,和我自己认为的一样。最大的毛病就是说得多。其实我真的应该放手让孩子们去做课堂的主人。

通过这节课的反思,我深深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我对自己说,我要在课堂上等待花儿的静静开放,我要学会等待。

节约教学反思通用版900字精选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只有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样才不致于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那写教案课件包括哪几个部分?在这里,你不妨读读节约教学反思通用版900字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节约教学反思通用版【篇1】

本节课以“保护水,节约水”为主题串联本课,从“为什么要保护水?”到“节水金点子”,并布置长期作业,逐步落实到行动,体现了活动课的特点,注重了综合性、活动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这节课的设计层次清晰,环环相扣,案例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特别是水费单的巧妙运用,使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能把“撕纸小游戏”贯穿始终,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亲身感受到水资源越来越少,对学生的震撼还是很大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定准确,教师的角色定位把握得好,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非常高。再加上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如:大西北缺水视频、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视频等,有效地突破重难点,学生学习的效果很好。

一、《保护水,节约水》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水和我们的生活》中内容。教学中,我抓住活动课的特点组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节课具有开放性、活动性、生活性、学生主体性的四个特点。具体的活动过程可分为: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活动二:通过观察地球仪、分析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比例,从而了解淡水资源的稀少。活动三:联系实际,交流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活动四:明理导行,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突出了重点(了解淡水资源的缺少、被污染和浪费的情况。)突破了难点(培养学生树立“保护水,节约水”的环保意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品德,他们爱学、乐学、愿学,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

二、适时充分地利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比空洞地说教有效地多,这也是本节的亮点。如:播放我国西北地区缺水的视频,真人真事,感染力非常强,突出了淡水资源稀少的重点。播放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视频,让学生亲眼目睹了污水处理的过程,使学生看到国家和社会是非常重视保护水节约水的,从而指导学生个人保护水节约水的行为。

节约教学反思通用版【篇2】

这节社会性活动我主要通过:

1.通过“挤废弃的牙膏管”的操作活动为切入点,给幼儿浪费的概念。

2.开展“说说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活动。让孩子们深刻体会,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我们身边。

3.开展“观看图片和视频”。像洗手、漱口、画画等这些现象其实在平时生活中很常见,但都不被孩子们重视。当把这些现象以“曝光”形式展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才发现树立节约意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让幼儿了解资源的紧缺,认识环境的恶化,感受到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开展“共同寻找节约的办法”。孩子们通过发现在在幼儿园、生活中存在的浪费现象,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幼儿意识到,从“不剩饭、不撒饭,把碗里的饭吃干净;洗完手关上水龙头,洗手水可以洗抹布、洗拖把、冲厕所等再利用,在家循环节约用水;纸张两面都能利用,然后再用来折纸,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等身边小事做起,让幼儿对勤俭节约有了一定的认识,让节约意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长大。”

另外,为了是目标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我精心设置了“节约小能手”记录环节。首先,记录表中的四个项目是幼儿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写有幼儿号数的黏贴纸和合计栏便于教师和幼儿了解某个孩子的节约情况。便于幼儿根据记录表来提醒自己在这方面做好节约。

勤俭节约,不是这一节活动,就可以达到成效的,所以在最后活动延伸环节,我将“争当节约小能手”活动具体的落实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在班上开展“争当节约小能手”的评比活动,每天一张进行统计,每周评选一次,同时值日生要做好监督检查。

节约教学反思通用版【篇3】

通过镇教科文卫办公室合主任、品德与生活(社会)中心教研组的李主任和我们学校教研组的点拨,加上自己反思后本次上课有了很大的收获。对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特点也有所领悟:它不是单单教授知识和简单的说教,而是在活动和学习中感悟,情感自然生成。于是我有了第二次的“打磨”,一节课下来我有了不同的感受,觉得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了提升,但也有很多不足。那么以下几点是我第二次上课的一些反思:

1、设计的环节紧扣,逻辑性有所增强。

“设计中带有逻辑性,能把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体现课堂的层次在递增,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打造符合课堂内容要求的氛围,让学生更意接受。”想想自己在先前的设计,没有逻辑可言,教学前后重复,凌乱不堪,整节课自己在操纵。那么在这教学活动中,重新理清头绪,把水滴娃娃贯穿整节教学活动中,把复杂的变更为简单,深入浅出,没有纠缠于侧面因素,重点体现的花了不少的时间。在导行方面,有了充裕的时间去表达,其中有不少精彩的言语出现。实践告诉自己在以后的设计中要完善自己的逻辑思维,设计时层次清晰,每一步赋予深层次的意义,使重点内容落到实处。

2、认识有所提升,但课堂的驾驭能力有限。

在上次的教学与反思之后,慢慢地意识到教学的设计不能浮在表面,也不仅仅只抓住教材、教参的有限资料,更应该挖掘教材中深刻的涵义。那么这节课在设计上,也存在着因节水而讲节水的问题,把为什么要节水和怎样节约水的重点忽略,所以自己的教学总是局限于节水的窄小范围里,也让自己捆绑在一个范围里,给予学生思维、表达更为狭窄,所以,孩子们只知道世界上的水资源很少,我们要节约用水,不浪费水。但是在怎么样来保护水资源,水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少之又少。因此,在往后的教学中,我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丰富自己的综合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够将浅显的知识通过点拨而赋予更深意义,使学生学有所获,劳有所得。

节约教学反思通用版【篇4】

本课,如果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可能会比较枯燥乏味,所以我在教学中多次采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讨论、汇报展示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课前播放视频短片,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提出自己的探究问题,又导出课题——开发新能源。

2、小组交流讨论,提高了学生整理信息、综合分析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新能源》的视频短片,直观形象的视频呈现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无法亲身体验到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大胆猜想。

4、学生通过整理分析关于新能源的信息资料,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了灵动课堂中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小组团结协助的能力。

总之,我不仅在本课多处使用了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构建了“主动、探究、合作”的高效课堂的学习方式,而且,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这个平台上学生踊跃分享自己获取的信息、质疑、解答、思索...不绝于耳...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满足了师生的教学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层次性,拓宽了学生学习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节约教学反思通用版【篇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与交流。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理念,在“节约用水”一课中,我努力营建一种多层次、立体型生活化的课堂空间,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关注学生的内在潜能,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一种数学文化,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思考,学会理性的、有创意的生活。

在“节约用水”教学中,我尝试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自觉关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和谐有效的互动,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时时处处用事实来说话。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后,对“节约用水”认识已经不只是停留在“浪费水就是浪费钱”这一表层认识上,而能从珍惜“世界水资源”的角度去衡量自己的行为,认识身边的现象,把“节约用水”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本节课设计及教学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

“节约用水”这一内容没有把它简单地作为一个知识点来教学,也没有把结论加给学生,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了深加工和再创造。例如:利用电视、报刊及网络等资源,收集有关淡水资源的信息,生成新的教学内容,使知识的呈现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同时让学生在大量的信息中感受到节约用水的迫切性。

2、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调查研究、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成功。

为学生营造一种多层次、立体型的生活大课堂,把“节约用水”这个理性的认识贯穿于学生的一系列活动中。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淡水资源的资料,观察生活中人们浪费水的现象,动手测量一个滴水龙头1分钟的滴水量,实验探究1滴水的重量。课中,把各人收集的资料、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的过程及结果适时的进行交流,建议学生成立节约用水宣传组,设计节约用水广告。让班级学生发节约用水倡议书,在网络上进行节约用水宣传等活动。给每个学生提供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做人,感受到自身劳动的价值,收获成功。

3、注重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整个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只是启发引导,适当点拨。学生学习的素材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如对家庭用水量及每月所付水费的调查对生活中浪费谁现象的观察,以及“全校一年浪费的水够你家用多久?”、“浪费的水费能用来做什么”等等,既培养学生估算意识,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学习的是“有用的数学”“生活的数学”。

4、在活动中渗透有关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本节课中,学生统计调查结果时借用了统计图表,如淡水资源和用水资源的关系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而学生测量水龙头的滴水时间和滴水量的关系,则选用了统计学,学生从图表中发现:时间越长浪费的水越多,渗透了函数思想,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大数学观。

5、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开展问题解决的教学环境。

通过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在中国的土地上竟有这么缺水的地方,感受水是生命之源。然后让学生阅读文字材料,了解到地球上水资源贫乏,许多地方如中国、深圳也同样缺水。从情景中,学生自己感受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自然引入课题。

6、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

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因此数学教学应该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系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为了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节约用水的必要性,计算、感受一滴水的作用,课堂上,无论是本校用水情况,还是家庭用水情况,始终都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综合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和分析问题,以此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

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之处值得自己今后在教学中关注和改进:

1、设计的课堂容量大,牵扯的知识点多,因而导致四十分钟的教学有赶的现象。学生回报材料信息涉及面不够广,小组合作计算感受一滴水的作用、完成作业纸上的试题时间吧充足,设计节水广告的时间也太短。

2、教师适时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今后应注意课堂教学语言评价的激励作用。

3、应更进一步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使学困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节约教学反思通用版【篇6】

《节约用水》一课,从以下几个环节逐步入手:

第一环节,结合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浪费用水、污染水源和遭遇停止供水的生活经历等事例,布置学生做课前调查,同时结合调查情况,制定出各种适合家庭生活实际的节约用水措施,这样做,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教育内容之间的距离,而且使学生扩大了知识视野,将最新最真的信息带进了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由于调查的内容都来源于他们的真实生活,具有震撼性的说服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前调查,学生深入触摸生活,真切感受到人类环境正遭到各种污染,缺水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活。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直接的情感体验,得到各种能力的锻炼。可以说,自我教育已伴随着实践活动先于课堂教学产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动情的基础上,认识得到了一个飞跃。这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课前调查实践中,有许多学生已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如果说在调查实践中,学生只局限于对自己的调查项目感到难以置信外,那么课堂上学生共享了这次的所有资料后,对学生的心灵是一次极大的震撼,从而激发了学生节约用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二个环节,重点在课堂上注重宣传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一段公益性广告片等,而后,让学生设计一段“宣传节约用水的广告语”,以此深化教学效果,并在知行之间搭起一座可行的桥梁,通过良好的课中实践,使之成为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催化剂,也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二是养成性的实践践行。养成性实践活动就是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宗旨的实践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

《节约用水》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后的行动,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不断加强实践,以不断强化后续教学目标。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我认为,品德课上教师不应是与学生对立的道德权威者和道德完善者的形象,学生也不再是道德无知的代表。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表现为一群平等的个性在平等地探讨有关道德话题,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在具体的实践情景中相互影响,以实现师生角色的相互转化。只有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自我之间的心灵对话、真诚沟通,才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再以《节约用水》一课,其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交往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能真正称之为教学。真正的师生交往应该是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并在课堂上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人道的师生关系。从教育内容来说,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在此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不断创设教育的情境,发现教育的内容。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作为一个具有道德主体性的个体不断探索解决道德问题。他们从生活中的用水经验谈起,到逐步认识到淡水的严重缺乏,再到制订节约用水的措施。这里没有老师的说教,没有规范的灌输,有的只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学生要节约用水则是发自对水资源缺乏的深层认识,节约用水也不再是一条抽象的规范,它在学生的生活中得到了具体化,成为切实引导他们道德践行的心中的道德标准。

节约教学反思通用版【篇7】

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程要求,综合性学习的指导应突出自主,合作和探究。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与交流,倡导学生和教师创造性地设计和开展综合学习活动。在确定合作学习主题后,我指导学生分好小组,确定学习活动的专题,安排好分工,思考主题内容。在学生的主持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其了解水活动的成果。同时我也指导学生展示其活动成果和学习活动中的历程体验,其中包括如何思考问题,搜集资料、做好准备,如何与别人合作交流开展活动、解决困难,使活动进行顺利等等。不断激发关于水问题的学习兴趣。以上综合性学习过程让学生知道如何节约水,爱护水资源。我相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探索,自我表达和社会性互动建构自己的知识,让他们围绕感兴趣的水问题展开合作讨论,去发现水问题,去寻求解决水问题的办法。

节约教学反思通用版【篇8】

在《资源与节约》活动中我设计了课前让学生真实的记录自家上月的用水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本次活动的主题。第二个环节是重点研究家庭用水的浪费现象,通过对日常用水过程的反思和实地调查,使学生认识到家庭用水时真实的浪费情况。意在使学生对浪费用水有一个切身的感受,从而有利于他们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和习惯。

第三个环节是研究节约用水的方案。要求学生从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节约用水入手,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联系实际,通过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提高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进行交流: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二次用水的现象?看到学生们的汇报,我真是由衷的高兴,学生们的节水意识在不同程度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提升孩子们环保的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应该贯穿到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

通过反思,我认为本课教学虽然在理念、方法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关于教学细节的处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老王》教学反思通用版1000字模板


优秀的教师会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教师应当在课堂伊始就准备好自己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与桥梁。以下由我们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老王》教学反思通用版”,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老王》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1

伴随着一步步课改,我不由地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深深地反思:那些个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甚至被津津乐道为“改革”的种种说法和做法,以新课程的理念加以审视,我如坐针毡、恍然而有所悟。反思使我“与时俱进”,在深层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真正更新、转变;反思使我对新课程更充满感情、充满信任,抱有极大的希望。

在过去讲《老王》这类文章,教师在台上不停地讲抓住人物特征,典型事例、生活片段进行叙述,学生则一味到听,整个课堂如一潭死水。我通过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学生讨论结果:老王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很苦,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但他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借此机会拓展迁移“你周围有哪些不幸者,你是怎样对待的?”、“在当今的商品大潮中,人与人之间还需要真诚与友善吗?”,以此来唤醒学生们对不幸者要怀有一颗爱心,学会关心人、爱护人,感受美好善良情素,让世界充满爱的阳光,感受生活中的那份厚重。学生们对写人记事的文章早已见惯不怪了,可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语言把同学们重新带进写作的天地,学习了把琐碎组成一个整体的写法,产生了写作的欲望,抓住这个契机布置仿照《老王》写写我《我最难忘的一个人》,顺水推舟收到良好的效果。

正如世界上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对树叶一样,人海茫茫,教诲无涯,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作为教师的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来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必须保证适应每位学生的学习方案才行,这样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

因此,我认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

《老王》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2

学情评估,是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当时准备用一课时研习《老王》.一课时下来,教师想了解课堂中围绕着教学目标所进行的研习效果,于是,向一位基础较好的同学了解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这位同学说,老王给她的印象不是很深,只是觉得老王挺可怜的.人也好,但我还是对杨绛一家的善良有着更深的印象。这一说法,让我大吃一惊,学生的理解重点不在感受老王品质的善良淳朴,而在杨绛一家的善良。尽管学生可以对文本作多角度的解读,但教师在教学的预设中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另外,尽管学生对课文中作者流露出的善良有了一些体会,但还是没有真正理解作者多年来在善良行为的背后对自己灵魂深深的自责和内心的愧疚。

是的,杨绛一家是善良的。毋庸置疑.但在诚实的老王面前,这种善良是多么的渺小苍白.与老王至真至纯的人间真情相比.杨绛感到自己为老王所做的这一切是多么的微小.甚至感到自己多少有些冷漠。尽管在当时来说.作者对待老王算是比较关心的一个,这也正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待苦难人们的悲悯情怀,她的勇于反思,敢于自责.对自己内心的不宽容,对灵魂的拷问,是她人性光辉的所在.也是这篇文章最富有内涵的一个亮点。探讨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是教学难点.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可是.学生并没有真正深入文本,重点解读出老王的高尚人格.并没有理解好作者对老王的深厚感情只是一种衬托。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极大愧疚。于是.笔者调整了教学计划,再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愧怍——尽管过去了几年,但我们可以想象,作者每当想起老王.这种感觉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面对着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的孤单老人——他能在生命垂危之际带着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世界上最贵重的礼物来感激自己,而我却为他做了什么呢?作者内心的自责,更烘托出了老王的高大。于是.笔者把重点放在如何把握作者这份独特的情感上.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细细体会,注重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然后让学生来谈谈理解。

学生一·:老王在病危之时,还拿着如此“贵重”的礼物去送给作者,他只是单纯地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想去谢谢这么久以来对他关心的作者一家.而“我”不仅用钱去亵渎了他的好意,而且并没尽“我”的全力去帮助老王,因此感到愧怍。

学生二:现实中,杨绛夫妇并没有给予老王太多的关怀.只是在坐车的时候“说着闲话”,在老王生病期间.并没有去看他,但老王对他们心存感激.在临死的前一天竟然拿着自己平常节省下来的鸡蛋和香油送给杨绛,而杨绛夫妇并没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善待他,所以历经几年,杨绛感至4自己很愧怍。

学生三:作者对老王之死只是表面上的关心,文中“我也不懂.没多问”.就体现了老王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不是很高.正是因为这一点,作者感到十分内疚.老王是真的用心待她,可以将自己宝贵的东西拿出来无私地给作者,而作者自己又为他做了什么呢?仅仅只是觉得有这么一个可怜的人.同情他.却没有付出真心的行动!故作者在内心深处有着恒久的愧疚。

学生四:幸运与不幸总是相对的,也许在我们看来.当时的杨绛夫妇也并不幸运,但相比老王而言.作者又感到自己是如此幸运,所以她感到在老王有生之年.自己并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帮助.与这位淳朴、真诚、善良的老三轮车夫相比,自己是如此惭愧.不免在内心涌现出不安和愧怍.所以作者呼吁那些幸运的人们,在生活中,将自己更多的爱奉献给更多不幸的人。

学生的理解在相互碰撞中渐渐深入了,能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句来谈感悟,从时间的跨度、表现的平淡到精神的呼吁等方面来探究作者内心的不安和愧怍.从学生的谈话中能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理解更加细腻了,课堂也在学生的互动中显现出生成的精彩。根据反馈的学情,评估教学的效果.是教师处理教材水平的体现。笔者觉得教师每教一篇课文.不能硬性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因为课堂是动态的,充满着变数,而且,教师的理想期望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可能存在差距.教师在时间的支配上应有更大的灵活的处理空间.充分发挥教材的文本价值取向,让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后,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在感受人物品质的同时净化和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能更准确地了解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的定位及达成的效果,帮助教师提高处理教材和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老王》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3

创意说明

写法探究课。这篇散文材料琐碎,但作者竟能将它们组织成一个有面的整体,使读者对老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是学生作文中的一大难点,本设计就以写法探究为主要内容展开。

教学步骤

一、朗读课文

二、列写提纲

1、学生列提纲。

2、课堂交流,教师评点归纳。

作者按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行文。

首先写老王的职业,这是老王谋生的手;其次写他的生理缺陷,指出老王谋生的困难;接着写居住条件。这部分按逻辑顺序来写。

接下来按时间顺序写。共四个片断。前两个写他为人好,第三个写他的生计越来越困难,最后详写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

3、思考:这些内容表现了老王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善良)

4、思考:本文行文的线索是什么?

三、学习体验

作者如此行文,给我们的写作什么启示?

1、对于庞杂的材料,我们应注意写作的顺序。

2、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3、还要突出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点。

四、写作训练

1、你身边有与你交往较多,你又特别想写点什么来表现他的人吗?谈一谈你准备如何处理你的写作材料。

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评点。

2、作业:写一篇作文,记一个人,注意学习本篇课文的写法。

《老王》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4

创意说明

本篇散文的核心是讴歌一种善良的人性,教学时应着重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并了解“我”的善良与对老王的关爱。宜采用对话式教学。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生活中有很多小人物,他们虽然不被人重视,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老王》中介绍的人物就是这样。

二、朗读课文

三、形象分析

1、自读课文,试用一个词概括老王给你留下的印象,并根据课文内容作一点说明。

如:“孤苦”,亲人很少;“凄凉”,身体不好,生活条件差;“老实厚道”,他需要钱,可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善良”……

2、着重分析老王“善良”的表现。

“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3、思考: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也是一个善良的人。照顾老王的生意;老王送香油鸡蛋,也付钱给他;关切地询问老王的生活。

四、情感体验

1、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2、“我”和老王的交往过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⑴要关爱弱势群体;

⑵要培养平等观念;

⑶要培养人道主义精神。

3、你的周围有类似于老王的人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

《老王》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5

1.由“读老王”到“读杨绛”。

作为现代散文或者说作为写人的现代散文,它的教学内容应该重点关注什么呢?这就首先要把握现代散文的个性特点。要全面讨论现代散文的特点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简单地说:现代散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个性化地抒写作者的心灵和性灵,表达作者内心的个我;和小说相比,写人的现代散文不能或者说主要不能关注作品中作者所写的人物,而应该更多地关注藏在字里行间的那个“我”。可是,我们遗憾地看到,不少老师教学《老王》仅仅是着眼于老王或者主要着眼于老王,即使有时候也在关注“我”,但似乎总是把老王作为关注的重点,对“我”的解读也只是为了解读老王,我以为这样把握文本是有问题的。在这次教学中,我更自觉地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对“我”的解读上;而对老王的解读则是一个陪衬,通过老王和“我”的对比,进而更为深入地理解“我”,理解作者。

2.由“善良”“不幸”到“需求”“渴望”。

我们说学习《老王》的重点不应该是理解老王,而是理解作者杨绛。这绝不是说不需要解读老王,但我们对老王的解读却不能仅仅着眼于他的善良和不幸,而要在解读老王善良不幸的基础上,更为深入地解读他的内心需要。老王固然是善良的,作者通过几件事写出了他的善良。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又不能只看到他的善良,而应该把这种善良放到特定的背景中,看到它更为深层的内涵。在那么多有知识或没有知识的、有文化或者没有文化的人变得冷漠的年代,为什么老王能够坚守这样的善良呢?为什么连作者这样的人也很难做到那样单纯的善良而老王能够做到呢?当然,这或许不是重点。更为重要的是,老王固然是不幸的,但我们仅仅需要了解他的不幸吗?我们不应该深入一点关注一下不幸的老王、善良的老王的精神需求是什么吗?我们对于作者和老王之间的隔膜,对于老王送鸡蛋和香油的真正目的,对于“我”后来的"隗怍”,缺少应该有的深入理解,这都与我们对老王的内心需求缺少关注和理解有关。看起来,作者对此似乎没有用很多笔墨去表现,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品读文本,并不难发现老王对温暖亲情的企求,而关于“家”的回答则最为明显。

也许我的生活经历,使我容易对老王有先人为主的解读,读到他的言行,我总很容易就想到我们村庄中那些近似老王一样的人物(无论是老王那样的年代还是今天这样的.年代)。我从他们的眼睛中很容易读出他们精神的孤独和对亲情的渴盼(无论是当年贫困的年代还是今天这样富裕的年代)。我很肯定地说:老王是非常孤独的,老王对亲情有着强烈的渴求。所以他和作者在车上有着很投机的聊天,所以他才说那住了多年的地方并不是他的家,所以他才反复强调最后送鸡蛋和香油不是为了换钱,甚至他说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3.由“同情”“不尊重”到“距离”“冷漠”。

大家都知道,解读最后一句话是解读《老王》全文的关键,而解读“愧怍”的原因,又是解读这句话的关键。那么作者为什么“愧怍”呢?

记得第一次听一位老师教这篇课文,教学的思路是,先认识老王的善良,再认识老王的不幸,然后提问:对这些不幸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要同情,要关心,要帮助。再讨论:“我”关心了吗?结论是关心了但关心得还不够,帮助了但帮助得还不多,所以“我”很“愧怍”。最后出示一组弱者的照片,号召同学们要关心弱者同情弱者帮助弱者。现在这种解读似乎已经少了,因为这显然是有悖文本的。作者并非因为没有同情没有关心老王而“愧怍”。现在听得多的说法是:“我”对老王只有居高临下的同情和施与,而没有平视的尊重和理解。这似乎是有深度的。但要讨论这个问题,还是应该回到我们前面说过的问题:老王需要什么?老王最需要“平视的尊重”吗?我想,这可能没有真正理解老王。以我对老王一类人的理解,或者从文本看,老王似乎并不会奢望杨绛这样有身份的文化人对自己进行“平视”和“尊重”吧。

理解杨绛到底为什么“愧怍”,不能不关注她内心对老王这个人的定位,即她把他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则不能回避文章中那个描写僵尸一样的老王的段落。这个段落是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的:为什么作者同情老王,却用这样的笔调描写他?为什么这个段落和文章前后的笔触完全不一样?至今我仍不敢说,对这样的问题有了自己满意的答案;看了一些文章的解说,似乎也没有发现让人信服的观点。但我有一点感触非常强烈,即从这个段落中读出了作者和老王之间的距离,感受到作者面对僵尸一般的老王的强烈的冷静,或者甚至可以说是冷漠。我想,倘若写钱先生,写女儿圆圆,作者是绝不会这样写的。就是说,在“我”心中老王远不是她的亲人(我知道,这是苛求作者),而只是一个熟人,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一个曾经帮助过的人,一个有过鸡蛋换钱的来往的人。我说不清楚这是什么笔法,但我敬佩作者敢于如此客观地写出自己当时的真实心态。这是需要勇气的,是难能可贵的、令人尊敬的品格。但我们不能因为对杨绛先生的敬重而不敢正视这一段;我们不能因此而回避和误读这个段落中“我”的冷静、冷漠,甚至有一点自私。事实上,杨绛先生的令人可敬不会因为这一点受到影响,而是恰恰相反。首先,这不是她个人品行的缺陷,而是他们那一类人共性的自私和虚伪,是“我”那一类人和老王这一类人集体的距离和阶级的距离,而作者敢于揭示出自我的虚伪和矫情,便是一个尤为值得敬重的人。

4.由读懂到学会读懂。

我曾不厌其烦地强调: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可惜的是,很多阅读教学还仅仅是追求让学生读懂文本。《老王》的教学尤其如此。不少老师教学《老王》,就是让学生得到某一个思想。我以为,这是远离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时刻关注对于学会阅读的训练。比如读《老王》,我引导学生从这样几个层次去读:抓住文章中概括性的词语读;抓住作者写的主要事件读;抓住别人对老王的态度读;从老王的内心需求去读;从老王和“我”之间的关系去读。这是阅读的角度,是阅读的层次,也是阅读的方法。解读“我”和老王之间的距离,先从文章最难理解的描写僵尸一样的老王的那一段中去感受“我”和老王的距离,再抓住“我知道”那一句话进行突破,再通过对老王心理的揣摩解读老王内心对“我”的定位,明确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之后再回读课文从中寻找“距离”的具体表现。如此用心的安排,并不是为了实现我的什么教学意图,而是要引领学生学会解读文本。

另外,解读这篇文本,大家都会强调如何抓住关键句读懂全文,而我在强调这一点的同时更想强调如何由全文读懂“一句话”。这并非是要标新立异,其用意正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辩证的阅读策略。

《老王》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惶恐、荒僻、滞笨、愧作”等词语。

2、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3、揣摩本文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4、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激发感情

1、倾听歌曲

三、从言入手,赏析课文

1、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有一天”──结尾。

2、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他送伪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①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①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①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①句说“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3、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讨论(自主探究,动态生成)

预设:⑴全新的白布,为什么要写?

⑵钱?为什么是侮辱?

⑶就是您那儿的第二天,为什么用您,……

4、在探究基础上,体会语言特色:

语言特点:简洁朴素

叙事特点:琐碎平淡

运用朴素简洁的语言以及琐碎平淡的叙事还人物以真实,这种看似冷漠,仿佛“他者”的叙述,却产生惊人的震撼效果。读者合上作品,才发现一种冷冷的悲凉自心底弥漫而来,感人至深却在不经意间,这是杨绛给我们带来的文学。

四、从情入手,升华思想

倾听歌曲《爱的奉献》。

《老王》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7

课比设想的好一些,又似乎差一些。

讲《老王》之前,我看了很多名师的解读,只是为了更广阔地打开自己的思维,我也把课文读了多次,可走近的深度仍觉不够。直到今天早晨上第二节课前,还是觉得就连导语都没有想好。

进得课堂,望着孩子们,反倒觉得有了些灵感。听课的人不多,管他呢,课是讲给自己的,每一堂课都是一次生命之作,无论水平如何,都是倾尽自己心力完成的,我觉得这已经够了。

还是拖堂,这是教学之大忌,再一次犯了此毛病。开篇的字词用的时间有些偏多,有了预习的基础读一次即可,却又让写又让读的。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对课文的批注时间也有些多,这一块不应该浪费很多的时间,因为重点在朗读这一环节。学生找“老王生活的词句”完成的不错,解读的不错,尽管读的不完全到位,但对老王的苦难理解的十分好。

由于前半部分耗时太多,导致在完成合作交流环节的“请你以老王为第一人称,试着写一下老王送了好香油送了大鸡蛋后回家路上的历程。”时有些匆促,只有个别学生当堂完成,不过自我感觉学生写的还是不错的。

最让自己得意的是收尾时的精练,卑微的老王虽然在人世受尽凄凉,但他捧着一颗心来对待杨绛这个给他带来温暖的恩人,他不图别的,只要一点点人世的温情。所以当善良的老王离世后,反让同样善良的杨绛陷入更深入的人生思考,她更加苛刻地解剖着自己,总认为自己对老王总的不够,总觉得自己对老王有着太多的愧怍,总在想幸运的人对不幸者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才对。

六六的文章《关于善良》很值得我们思考,只是到最后也没有时间让学生去读,但还是应该在课后完成的。

课堂容量大了,对自己驾驭教材的要求就更高了。如果能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写作,再加上最后文段的思考,这节课应该是比较完美的。

还是应该多努力才对,放下虚无,实实在在做点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有些时候不喜欢上公开课,觉得太浪费时间,但只要自己不做秀,这样的打磨是很有必要的。一个学期一本书,不用多,如果一个单元我们能上好一课书,上到自己满意为止,也是不小的锻炼,只是很多时一本书我们连优秀的一两节课也拿不出手,这实在不是我们当为。

看过一句话,具体怎么说的忘记了,意思就是说语文课堂应该完成一个“由思到诗”的过渡,也就是说在经过教师备课的深入思考和学生的认真思考后,最终成为诗意的河流静静在课堂和学生的心间流淌,从而也重新成就教师自己的生命。

我喜欢上课,那是生命尽情舒展的舞台。领导不一定会赏识你,金钱不一定会光顾你,同事不一定会悦纳你,但是孩子们会。当你的课堂成为一出舞台剧,当你有足够的能力在课堂上纵横驰骋时,孩子们欣喜的眼神激动的神情就是你此生最大的奖赏。

别的,还有什么可求吗?

《老王》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8

这次应九资河镇中心学校、九资河中学盛情邀请,我主讲了初一新教材阅读课《老王》,作为20xx年“研课磨课”活动的引领,我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思考传递给大家。

一、力求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发挥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

《老王》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经典传统篇目,属叙事散文,作者杨绛叙写了自己和身边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艰苦,但心地善良的普通人的故事,由于人物精神品质可贵,情景感人至深。是一篇既能传授语文知识,又能陶冶情操,培育善良品德的好文章。因此,我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路是学生预习之后,快速阅读课文,掌握老王的“苦”和“善”两方面的基本情况,人物故事,人物精神品质。然后研读课文,深入课文重要情景“老王送香油和鸡蛋”,探究人物的描写和作者情感的表达,还特地设计了疑难问题的问答,目的是寻找重要词句的解读,体会人物的深层的感情,理解文章主题。最后拓展延伸,由老王到千千万万个类似如老王的不幸者,培育学生的爱心奉献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二、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模式。

教学之路,学无止境。课堂教学深奥无比,变化无常,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求新,才能站得住,行得通,有实效。

我的目标是努力实现教学“三实”,即扎实,上课实在有内容,听、说、读、写、思、疑,力争步步到位。课堂上能学到东西,而且是有价值的东西,既不贪多,也不求快;充实,课堂尽可能多的安排激情对话,心灵沟通,现场生成。教材拓展,尽量向外发散。同时特别关注个体的学习效果,重视整体和个体的表现,达到人人有所学,有所得,共同进步提升;真实,不追求花架子,常态运行,允许出现差错,允许临时变更。返璞归真,去伪存真,让大家看得清学习过程,学得到教学经验。

基于这种思考,我把罗田县实验中学“四环五步”语文教学课堂模式灵活运用到乡镇中学语文课堂中来,删繁就简,因地制宜。由“课前预习(导学案)——激情导入(导语)——自主学习(个体学习)——合作交流(小组学习)——课外拓展(课内课外)”演化为“朗读预习(裸读课文)——激情导入(导语)——快速阅读(主动发言)——深入探究(近邻小组)——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实现了语文课堂模式的本土化。

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最有效才算是最得法。

我觉得把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朗读、讲读、讨论与现代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找的语文教学的正途。这次教学虽然达成了目标,但也存在遗憾,首先,注重新课堂的交流对话,忽视了学生读书,朗读课文的声音太少,对话太多。教师放权不够,主导意识太强了,导致学生读书理解的时间不充足。其次,注重优秀学生的对话,忽视了普通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真正展开,没有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整体上有欠缺。再者,时间安排不太科学,几个教学模块的时间分配有不妥之处,导致拓展延伸没有足够的时间展开,迁移能力培育打了折扣,爱心培育方面欠了火候。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总是处在改革当中,但是次次都处于大家责难当中,几十年来一直没有突出重围,实现浴火重生。现在,新理论、新理念、新方法层出不穷,语文教师目不假接,多是左右为难,不学不行,学来并没有实效,信心不足,失去自我。我想,新理念是应该学习的,新方法也可以接受,但是,必须死死扣住语文学科特点,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是绝对不能弱化的,忽视了双基就不是语文课了,在这个基础之上,适当探究和延伸,课堂加深加宽也必须源于课文字词句篇、人物、事件、感情、精神、写法、主旨等等,无目的探究,无限的拔高,无止境的拓展都是增加教学负担,给教和学带来了许多不便,新课堂变成了邯郸学步了,从而走入了误区不能自拔。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将传统的理念、教法与现代的理念、教法相结合,主体的学生与主导的教师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相结合,突出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突出语文教师个性特长和自主创新,落实语文知识和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培育思想感情。注意到了这些,我想语文教学完全可以走上一条扎实有效、让人刮目的光明大道。

《老王》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9

作为第一次参加省级“微课堂”教学比赛的选手,走下讲台后,我感慨万千,深切地体会到了“教然后知不足”这句老话。

本人和同行都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1、教学切入点好,问题设计得当。在学生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我提问:作者是带着什么样的情感写下这篇文章的?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学生很快找到课文的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我接着问:老王的不幸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是苦,阅读课文,用下列的句式说一说。

句式:老王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 的人,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2、思路清晰,条理性强。一堂好课就像一篇好文章,要有内在的逻辑性。如用一个字来概括老王的性格特征是善,体现在他的老实、厚道、细心和知恩图报。我是这样设计过渡的:从同学们的分析看,老王的遭遇的确很不幸,那么在这样遭遇下生活着的老王,又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

3、师生互动,效果较好。学生反映很好,从课堂现场和作业完成情况中可以看出。

本人认为存在的不足是:

1、时间把握不好。由于第一次参加“微课堂”教学比赛,缺乏经验,超时了3分钟,截取时不得不删去,稍微影响了完整性

2、有些重要语句没让学生多读,来深切地体会作品朴素、简洁而饱含感情的风格,充分体会“善”的深刻内涵!

《老王》教学反思通用版 篇10

《老王》是人教版八上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我在构思准备本课的教学设计时,回顾反思了往届本课教学的得失,深入研讨了课表关于本学段的教学要求以及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并认真分析了本届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从本课教学设计的整体来看,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层层相扣,板书设计独树一帜,较好地突出了教学重点。尤其是在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具体明了有操作性,如复述有关情节是要求学生在充分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再如揣摩讨论课文中的一些语句,则明确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并恰当评价他人见解。

本课为自读课,但从教学设计上看,教师的活动还是过多,特别是导入环节中的预习检测和整体理解环节中的复述概括,以目前所带班级的学生实情,此项内容是非常容易的,所以这里应淡化教师的主导,可让学生自主完成。具体修正如下:

修正一:导入环节

上课前学生按事先划分的8个学习小组入座。师生问好,教师板书课题。

1、每小组由组长负责听写自由选择的本课生字词3——5个:

(1)教师明确具体要求(注音或解词)

(2)各小组交换听写内容互相批阅纠正,并归纳易错字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2、教师提示本节课学习任务。

修正二:整体理解环节

1、速读,勾画反映老王与作者一家善良事例的语句。

要求:全班8个小组,4个小组勾画老王事例,另4个小组勾画作者事例。

2、抽小组代表按要求板书概括语句。

3、抽小组代表复述归纳小结(教师可酌情给予点拨启发):

老王——自己身世凄凉,生计窘迫却凭良心做人。

作者一家——同情关爱不幸者。

这样的修正优点有二,一是更加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培养;二是增强了学习小组之间的学习竞争,提高了学习主动性。

在本节课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上,总体上比较合理,选择的时机也比较恰当,实物投影仪即时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激发兴趣,加深印象。不过多媒体(ppt)或实物投影仪的使用还需考虑到地区停电的因素,此时可以将xxx背景及作者一家遭遇的文字资料事先打印出来,在授课中选择时机下发给学生,同样可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的作用。

总之,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考虑到文本在教材中的单元地位,考虑到不同课型的特点,把握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联系,力争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能动地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

以上就是《计算器教学反思通用版1000字精选3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计算器教学反思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文章来源://m.jab88.com/j/12761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