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引领学生的教师,教学时需要撰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可以减轻教师们的负担,更加的轻松。优秀的教学设计要怎样写才能写出来呢?以下是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及反思 ”,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师: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各位评委再读课文,用“—”画下有关句子,并能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
3、请学生板书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
4、讨论、比较住宅特点。
生:小蟋蟀住宅朝着阳光(向阳)小蟋蟀的住宅隐藏在青草丛中(隐蔽)
师: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也有这么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里有电灯、电话、有线电视、电脑等等,它有吗?谁的住宅好?(当然老师的好)
二、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
1、我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它有名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读后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一点一点挖掘的。
师:我建住宅得请瓦工、木工、电工、水工等等,一个人干不了。
生:蟋蟀不断修整住宅。
师:老师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学习。……
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修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投影出示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2)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体会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
三、换角色,指导说话。
1、下面请蟋蟀工程师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点等。
2、学生准备后,发言。(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深入了解,认识蟋蟀。
1、看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
2、谈体会:看了图片、资料你懂得了那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识?
五、看文章,做练习。
1、读《秋虫音乐会》(有关蟋蟀的童话)
2、以下两题任选一道做:
(1)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
(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
蟋蟀的住宅
特点:向阳、隐蔽、有门、有平台内
简朴、光滑、平整、干燥、卫生外
整修时间
修整住宅:怎样挖掘吃苦耐劳
不肯随遇而安
不断平整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语言十分风趣的笔记,昆虫学家法布尔在文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一开课,我就引导学生说出课文的重点问题:蟋蟀出名不光因为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连本文作者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也这样赞叹说——“假使我们想到蟋蟀……伟大的工程了。”为什么说它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呢?(紧扣课文这一重点句子,设计问题,直奔中心,学生的思维一下子便被调动了起来。)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听完范读后,又让学生围绕2个问题去读书:
1、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2、蟋蟀是怎样挖掘住宅的?通过读找到与问题有关的语句,并把它用“——”划下来。(让学生自学课文,重点让学生理解蟋蟀住宅特点和住宅修建过程,同时领悟作者在介绍时的运用说明方法。)等同学们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把生活中人们的住宅和蟋蟀的住宅进行对比,通过品文中赞美蟋蟀的语句,通过用自己的话赞美蟋蟀,让学生体会到蟋蟀那吃苦耐劳、不肯随意而安的精神,感悟到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最后,点明蟋蟀是个很普通的昆虫,但作者对它感兴趣,经过长期细致观察发现了它的很多特点。引导学生要象作者学习,学会认真观察小动物。同时布置作业:(学习写法)(两题任选一道)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语言文字,体会并学习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能力目标:
⑴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⑵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了解课文内容。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
教学重点
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蟋蟀是怎样建筑住宅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辅助手段
课件(或图片)。
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蟋蟀的住宅》这一课。通过预习,你们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
还有什么不懂的或特别想弄明白的吗?
(学生质疑)
二、再读课文,了解蟋蟀选择住宅的特点
1、蟋蟀的住宅建在什么地方的?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2、蟋蟀选择住宅和其他昆虫相同吗?有什么不同的?
(读句子回答。)
(师板书:不随遇而安自己一点点挖掘)
三、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究竟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各位同学再读一读课文,用“──”画出写作者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有关句子,并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说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并和人类的住宅进行比较。)
(随机出示课件:显示蟋蟀住宅的特点。)
⑴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隐蔽)
⑵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会干的。(干燥)
⑶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有平台)
⑷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光滑)
⑸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⑹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简朴、清洁、卫生)
这蟋蟀真不简单,一个小洞也有这么多名堂!但是我们人类的住宅里有电灯、电话、有线电视、电脑等等,它有吗?谁的住宅好?(当然人类的好)
四、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
1、人类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有它的住宅有名呢?让我们再来看看蟋蟀是怎样建造住房的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找出有关写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段落和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你的体会。
2、读后再和人类比较:
⑴蟋蟀建房子是靠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人类建造住宅得请瓦工、木工、电工、水工等等,一个人是干不了。
⑵蟋蟀的工具是那么柔弱:自己的前足、钳子、后足、后腿……人类要用很多先进的建筑工具来修建房屋。
(师板书:工具那样柔弱)
⑶蟋蟀会长时间整修住宅;人类的住宅一般不常修整,要向它学习。
(板书:长时间修整)
……
是啊,多么柔弱的挖掘工具!多么艰辛的修建过程!难怪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会感到惊奇!原来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修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蟋蟀这吃苦耐劳的精神多么可贵啊!难怪作者会说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板书:伟大的工程)
3、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句,用“~~~”划出来,自己轻声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件出示:(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的句子)
⑴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⑵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⑶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指名读,鼓励把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再齐读。
五、换角色,指导说话
1、下面,我们来变换一下角色,我们都来当蟋蟀工程师,向小组的同学介绍介绍你是如何建筑住宅的,或者介绍一下你建筑的住宅的特点也行。
(小组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2、请同学在全班交流。
(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六、小结全文,学习写作方法
1、为什么作者会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怎样修建的过程介绍得这么详细具体呢?
2、为什么我们在读作者的这篇文章时会觉得很有趣味,一点也不枯躁呢?
七、做练习
以下两题任选一道做:
1、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
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板书设计
蟋蟀的住宅(伟大的工程)不肯随遇而安
自己一点点挖掘勤劳、能吃苦
工具那样柔弱
长时间的修整
阅读材料
昆虫发声的秘密
在庞大的昆虫类群里,昆虫是怎样发声的呢?它的声音是否也能传递信息呢?科学研究证实,发声是昆虫“信息联系”的有效方式之一,它具有同伴之间求偶、召唤、报警,以及向敌害发出恫吓、攻击等作用。不仅成虫能发声,有的幼虫也能发出声音。
昆虫的发声方式是各种各样的:
1、磨擦发声:
磨擦发声的方式非常普遍,但具体的发音器构造却是多种多样的。蟋蟀的发音器由音锉和磨擦片组成。振翅时,左翅叠在右翅上,音锉和磨擦片相互磨擦而发出声音。蝗虫的发音器分别称为音锉和刮器,两者磨擦时,还引起前翅的振动发出嚓嚓的声音。
2、由口发声:
如天蛾靠内唇发声,当咽及肌肉收缩形成气流在口内出入时,遇内唇受阻造成放置的气流,发出犹如人“吹哨”的声音。
3、振翅发声:
昆虫飞翔时翅的拍打,胸部骨片的振动以及左右翅互相拍击而造成的声音。不同种类的昆虫飞行时的翅振频率不一,有的昆虫每秒高达到2000次,而蝶类一般为7.5~13次,我们人耳听到的声音振频范围为每秒16~20000次,所以我们可听到蚊子的翅振声,而听不到蝶类翩翩起舞时发出的声音。在大多数情况下,昆虫展翅振动声没有特殊的意义,但雌蚊的翅振声可引起雄蚊的交配反应。
4、膜振发声:
发音器构造分为大小两室。大室内有褶膜与镜膜,小室位于体的内侧,内有鼓膜,当昆虫体内壁肌肉收缩,便振动鼓膜发声,加之镜膜的协助和共鸣室的反响,声音就分外响亮了。如蝉。
5、碰击发声:
如灰蝶中有些种类的蛹,以它的前端敲打树叶、小枝条发声。叩头虫,我们把它按在桌上,它的头和前胸就会连续地在桌上叩头作响。
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在这节课中将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通过情趣教学法、多媒体直观法、以读促悟法,从而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合作解疑、自读自悟。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同时体会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悟情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蟋蟀生活习性、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播放课件。)
1、师:蟋蟀的住宅好,好在哪儿呢?同学们当评委再读课文,用“—”画下有关句子,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讨论、比较住宅特点:
生:小蟋蟀住宅朝着阳光。
(向阳)
蟋蟀的住宅隐藏在青草丛中
(隐蔽)
……
(向阳、倾斜、隐蔽、像隧道、弯曲、九寸深、一尺宽、有“门”、有“平台”、墙壁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过渡: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也有这么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有150平方米,里面有电灯、电话、电视、电脑等等,它有吗?谁的住宅好?(当然老师的好)
二、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
(播放课件。)
1、我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它有名呢?
2、学生再读课文。
3、读后再比:
⑴蟋蟀建房子是一点一点挖掘的。老师建住宅得请瓦工、木工、电工、水工等等,一个人干不了。
⑵蟋蟀不断修整住宅。老师的住宅不常修整。
……
老师: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自己长年累月不断修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4、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件出示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
⑴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⑵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⑶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5、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
三、换角色,指导说话
1、同学们就是蟋蟀,要去参加昆虫交流会,在会上请蟋蟀工程师们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建筑住宅的,住宅的特点有什么。
2、学生准备后,发言。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3、答记者问。学生以记者的身份对同学的介绍提出疑问,介绍的同学作出回答。
4、同学们的情感。把想对蟋蟀说的话写下来。
(播放课件,调放音乐。)
5、从高尔基名言“要使得生活轻松,就只有一个法子,集体的理智的劳动。只有理智的、坚决的、集体的劳动能够克服一切困难。”体会劳动的价值。
(播放课件。)
四、深入了解,认识蟋蟀
(播放课件。)
1、看收集的图片和作者简介、网上评论文。
2、谈体会:
看了图片、资料你懂得了哪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识?
五、看文章,做练习
(播放课件。)
1、阅读有关蟋蟀的童话。
(学生网上搜集到的。)
2、课后作业:
以下两题任选一道做:
⑴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蚂蚁、蜜蜂、蟋蟀、蝗虫。
⑵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六、短文范例
小花猫
我家有一只小花猫,它浑身长满了长长的毛,黑一块,白一块,真可爱。它有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像玻璃球一样。白天,它的眼睛眯成一条线。晚上,瞳孔放大,像绿宝石一样发出绿莹莹的光。小花猫的耳朵很灵,只要有一点声音,它就把耳朵竖起来。它还有一条毛茸茸的尾巴,高兴的时候,就左右摆动,像耍花棒一样。它的脚上有5个小小的肉垫,走起路来一点声音也没有。它白天蜷起来,呼呼睡觉,晚上,它警惕地注视着鼠洞,只要老鼠一出来,它就马上扑去,把老鼠咬死后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我非常喜欢这只小花猫。
教学目标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5、练习写一个小动物。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抓住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
《蟋蟀的住宅》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
“住宅”一般是讲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动物,这篇课文题目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
师:蟋蟀会有什么样的住宅呢?作者怎样描述蟋蟀的住宅呢?我们认真学习了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1、填写生字表。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
逐个生字进行讨论,要求同学们找出每个字字音字形方面的特点,加深记忆。
比如:“骤”字左边是“马”,右边是聚会的“聚”,“马”和“聚”合在一起就是“骤”,读作“zhòu”,不能读“jū”或“zòu”。
3、解释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课文。
4、讨论词义,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三、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按不同方面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1、朗读课文,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逐段进行理解,也可以找同学说一说各自然段的内容。
分析10个自然段的内容,弄清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2、教师指导学生读书,体会课文是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的住宅,并讨论10个自然段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几段,怎样分?
这篇课文的题目(即主题)是《蟋蟀的住宅》,全文围绕这个主题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蟋蟀的住宅是使它出名的原因之一。
第二段(第2~第6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段(第7~第9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语
蟋蟀这种小动物很多同学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蟋蟀的住宅,也就是蟋蟀的巢就不是人人皆知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很小就很喜欢动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虫。他对蟋蟀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有条理地介绍了蟋蟀的巢穴,用他的话讲就是蟋蟀的住宅。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布尔很喜欢蟋蟀,并把蟋蟀当作他的朋友对待。那么,蟋蟀是以什么而出名的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
(主要是以住宅出名。)
板书:住宅
二、学习第二段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这一段从几个方面讲蟋蟀住宅的特点,每个方面写了蟋蟀住宅的什么特点?
(这一段主要是从选址、工具和洞内外三方面讲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板书:选址工具洞内外
这是蟋蟀住宅很明显的特点。我们一边读书一边分析蟋蟀住宅的这些特点。
板书:特点
蟋蟀和别的昆虫不同,蟋蟀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课文中讲到蟋蟀慎重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板书: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
蟋蟀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可是人们为什么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呢?
蟋蟀盖房子的工具,非常柔弱。正是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了排水优良、有温和阳光的住宅,所以令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板书:柔弱
这也是蟋蟀吸引作者关注的地方,所以作者决定要研究它,请同学继续读书,看一看住宅内外的情况怎样?
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因为蟋蟀盖房的工具,只是简单的四只脚和钳子,所以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
又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那么平坦、清洁、干燥、卫生的住宅,所以可以算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了。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这句话出现在这一段的最后,起什么作用呢?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体会蟋蟀辛勤劳动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三、学习第三段
请同学默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怎样建造住宅的,课文是怎样写的?
板书:住宅建造
这一段从建造时间、怎样建造和整修三个方面介绍了蟋蟀怎样建造住宅。
板书:时间建造整修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这是蟋蟀盖房子的时间。
板书:十月
蟋蟀工作很辛苦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小声读第8、9自然段,找出写蟋蟀盖房动作的句子,并划出动词,体会蟋蟀盖房的艰难与辛苦。
板书:扒搬踏推铺
蟋蟀的住宅建好了,可是它好像并没有满足,它又做了什么?
整修。
对,蟋蟀是怎样整修的呢?
板书:长时间加深加阔
学习了蟋蟀建造住宅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想法吗?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蟋蟀持之以恒,认真工作的精神。
四、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这篇课文是写小动物的,作者并没有蟋蟀盖房子的体验,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形象、具体、逼真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书。请同学自由发言,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通过对蟋蟀盖房子进行非常细致的观察,才把文章写得这样好。
师: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我们应该学习什么?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观察一种小动物。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归纳主要内容
《蟋蟀的住宅》主要讲的是什么?
《蟋蟀的住宅》主要描写了蟋蟀挖掘、建造巢穴的事。
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巢穴比喻为住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很形象,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师:这篇课文说明了什么?
师: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的住宅写得这么详细具体呢?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5、6、7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样观察有什么好处?
二、朗读全文,体会拟人句
课文中不少地方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请同学朗读全文,找出以上词语,并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三、巩固练习,写一篇小动物的作文
这种练习要求学生观察一种小动物,注意它是什么样的,它的眼睛、嘴巴、爪子等有什么特点。然后再把这些特点生动、形象地描述下来,也要写它的活动情况。
教师指导这种练习时,可以先请同学读一篇习作例文,然后再进行习作指导,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板书设计
7、蟋蟀的住宅
选址:排水优良、温和阳光(不随遇而安)
特点:外部:向阳、隐蔽、干燥、弯曲、有门、有平台(工程伟大)
内部:墙壁光滑、地面平整、简朴、清洁、卫生
时间:秋天动工
建造方法:扒、搬、踏、推(不辞劳苦)
整修:冬季不断整修
要求:平整、光滑、干燥、舒适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15个词语,摘抄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过程,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学习“蟋蟀”、“宅”
师:出示:熟悉、率领读一读。
提问:你们熟悉来听课的这些老师吗?打个招呼吧。
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七课。板书课题。
分析“蟋蟀”的写法,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熟悉”的“悉”字加“虫”字旁,就是“蟋”;“率领”的“率”字加“虫”字旁,就是“蟀”。你们见过蟋蟀吗?
“宅”字是宝盖头,下面不是“毛”字。写完后读一读。
读了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写什么的吗?
(这篇文章是写蟋蟀的家的。)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住宅就是家,也就是蟋蟀的窝
作者用了拟人的方法,把蟋蟀的窝称作住宅。可见作者非常喜欢蟋蟀。
作者只写蟋蟀的窝,肯定它的窝很特别。
师: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
隐蔽弃去慎重挖掘搜索骤雨
粗糙简朴干燥耐烦宽敞随遇而安
2、讨论词义。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⑴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⑵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来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
3、分段读课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每人找一位小老师帮助纠正读音。
三、再读课文(重点默读第五—七自然段),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师: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用“—”画下有关句子,并能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
板书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概括和理解。例如:
隐蔽──青草丛中隐蔽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干燥──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不深不宽──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
弯曲──顺着地势弯弯曲曲。
平台──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生:小蟋蟀住宅朝着阳光。(向阳)
小蟋蟀的住宅隐藏在青草丛中。(隐蔽)
读了这一段,你喜欢上蟋蟀了吗?是文中的哪些词让你喜欢它的?
(不肯随遇而安、常常、一定要、一点一点……)
同学们,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当看到别的昆虫还在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却已有一个非常好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
(自豪、骄傲)
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这一节。
蟋蟀的住宅有这些特点,它又是怎样挖掘的?让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田字格中的字:
⑴着重指导:
蔽、毫、抛。
⑵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后小结
本文由书写标题直接导入,学生不仅熟悉了字形,还了解了文章主要写什么,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学生从题目中还发现,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是带着一种喜爱的感情来写蟋蟀的家的。这样,他们会带着浓厚的求知兴趣,去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自读课文,巩固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2、本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画出不理解的生词,讨论词义:
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的词义就讲哪个词,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⑴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
(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⑵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
2、了解蟋蟀是怎么建房的:
⑴作者分几个层次来写蟋蟀建房的过程?说说每个层次的意思。
⑵找出描写蟋蟀建房的句子。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⑶作者能够把蟋蟀建房的过程写得如此生动具体,说明了什么?
说明:蟋蟀──认真工作、坚持不懈、辛勤劳动;作者──仔细观察、注意研究。
3、找出文中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蟋蟀比作人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这样写把本来比较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引起阅读的兴趣。
4、齐读课文,整体梳理课文内容。
三、归纳总结,掌握方法
四、作业设计
1、抄写文中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2、以《我的住宅》为题,用第一人称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
五、课后小结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要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二是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在课后,我安排了一片段训练如下:
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短文范例
小花猫
我家有一只小花猫,它浑身长满了长长的毛,黑一块,白一块,真可爱。它有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像玻璃球一样。白天,它的眼睛眯成一条线。晚上,瞳孔放大,像绿宝石一样发出绿莹莹的光。小花猫的耳朵很灵,只要有一点声音,它就把耳朵竖起来。它还有一条毛茸茸的尾巴,高兴的时候,就左右摆动,像耍花棒一样。它的脚上有5个小小的肉垫,走起路来一点声音也没有。它白天蜷起来,呼呼睡觉,晚上,它警惕地注视着鼠洞,只要老鼠一出来,它就马上扑去,把老鼠咬死后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我非常喜欢这只小花猫。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栽培者,教学时需要撰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对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计划,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是否真的清楚自己的教学设计怎么写呢?急你所急,88教案网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学方法:
练讲结合
以提纲为主线,学生自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从题入手,了解大意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预设:我家有只松鼠;松鼠是自己跑来的;松鼠活泼可爱……)
3.预习后你一定有了更多收获,现在分组交流,组长记录要点,各组选一名同学汇报预习情况。要求:不重复前面同学的发言,可以提出疑问。
二、根据提示,拟订提纲
1.读自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2.指导学生拟订自学提纲。(尽量考虑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训练。)
三、指导阅读,体会情感
1.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提纲自学课文。
2.分组交流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可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汇报,也可先汇报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可先交流事件再谈感受,也可夹叙夹议。)
(预设:松鼠千方百计储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松鼠把我们采来的鲜蘑菇晾上了;天冷了,松鼠用我们的手套头巾垫窝……从中体会到松鼠的可爱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四、朗读深化,学习表达方法
1.快速阅读,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我们一家与松鼠感情的部分,有感情朗读,想象作者怎样把这种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2.交流作者表达方法。
(要点:通过松鼠在“我”家的几件趣事反映松鼠的可爱,表达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是隐藏其中的;文中爸爸的话和作者的议论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
3.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及自己观察的情况,进行口语交际训练:xx与xx的故事(可以是我与小动物也可以是别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
板书设计
2跑进家来的松鼠
储备冬粮
晾晒蘑菇
拿手套、头巾垫窝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预习自学、小组交流扫清了字词障碍,课堂上学生自己拟订自学提纲,然后自学、交流,教师作为教学的倾听者,当然在学习中作些许指导,完完全全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学习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这个故事优美生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也很有教育意义。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的特点活泼开朗,喜欢朗读。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一直把大声朗读和识字作为教学重点,学生有朗读兴趣。一部分学生朗读清晰响亮,自信,识字也很快。但也有少数学生不够大胆,朗读识字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帮助。此外,低年级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新,非常喜欢小动物。相信他们会非常喜欢这篇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这篇童话。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珍惜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录音机、投影片。
【教学设想】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把识字和朗读作为教学重点,穿插进行。识字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加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的11个生字,读准字音。
2、正确通顺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门,你们认识小松鼠吗?谁知道有关小松鼠的知识?
(同学自由介绍。例如:小松鼠尾巴弯弯的,可以当降落伞;小松鼠喜欢吃松果)
其实,松鼠还是造林的能手呢。他们冬天把松果储藏在地下,春天来了,小松果长出小松树,渐渐的成为松树林。你们知道为什么小松鼠要种小松树?今天,我们就来读《松鼠和松果》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课前和学生愉快的交流,不仅使孩子们了解了小松鼠的有关知识,而且为孩子们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1、自由读:
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遇到读不通的地方,问问同学或老师。
教师巡视,鼓励和帮助读书慢的孩子。
设计说明: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去问,让他们敢于交流、善于交流。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帮助他们的好伙伴。从而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教师范读:
请同学们注意听老师朗读的语气和停顿。
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比较长,平舌音比较多。低年级学生对语言的感觉还不那么强,一些同学朗读的停顿和语气还不够好。教师的范读有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3、学生模仿老师的语气读课文。
4、同桌为一小组,互相帮助,力争把课文读通顺。
设计说明:同桌之间的相互合作,有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形成。
5、教师指名读课文,适时指导。
6、男女生分小组朗读课文:
教师听读学生朗读的语气语调,为下节课指导感情朗读做准备。
三、识生字
1、教师出示课文中的生字:
组织学生圈一圈,读一读。
2、学生自我检测:
把不认识的生字在书上圈一圈,读一读。
3、教师出示生字:
组织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4、学生写生字卡片,教师指导。
5、学生用卡片相互检测,相互帮助。
设计说明:这部分的识字教学的设计,充分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学生自己圈,自己检测、自己写卡片教师是想让学生明白,识字是自己的事,也是快乐的事。教师在识字教学中,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兴趣的激发者。
四、根据学生的表现,做表扬,总结全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生字,能熟练认读。
2、流利有语气朗读课文,展示表演。
3、正确书写6个汉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同桌用生字卡片进行复习:
相互帮助。
2、教师检测:
读句子:
⑴读了这篇课文以后,我更喜欢松鼠了。
⑵如果明天天气晴,我们春游去。
⑶小明聪明活泼,我们都喜欢他。
二、指导有语气朗读
1、忽然,松鼠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山上光秃秃的,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2、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那么以后,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怎么办呢?他们吃什么?
指导方法:
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小松鼠的担心和不安,模仿读,并加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
三、分小组表演
指名到前面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写字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心字底的写法,鼓励学生自己看清田字格的结构,自主写字。
五、扩展活动
以后的大森林会是什么样呢?
动手画一画,和老师同学说一说。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包括本课生字词的和关于松鼠的影片。
2、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了解生字、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课,导入新课
学习了第9课,我们了解了一位生活在海洋中的非常庞大的动物朋友──鲸,谁能概括地说一说:“你都了解了鲸的什么?”
今天我们再来结识一位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朋友──(课件出示松鼠图片。)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读准生字词:
读后出示生词,指名带读。
驯良乖巧矫健榛子榉实蛰伏苔藓
狭窄勉强栎树褐色敏捷机警警觉帽缨舵
2、说说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1、由学生或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把松鼠的某一方面读懂、读完整后,再交流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出对松鼠的特点和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教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
松鼠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尾巴的描写,是从形体方面表现它的漂亮的特点;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现它驯良的特点,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它乖巧,最后写繁殖、换毛、是补充说明其他习性。
3、用上“先──再──然后”自己说说松鼠搭窝的过程。
五、朗读比较,再品语言
1、读读下面一段对松鼠的文字介绍,与课文读起来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出示:
作者用拟人的写法、准确的语言把对松鼠的描写更生动、更形象了。
2、放一小段松鼠的影片,再回读课文,再一次体会松鼠的讨人喜欢。
六、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读完课文,看了影片后,你一定更加了解和喜爱松鼠了,那么,你愿意为保护这些像小松鼠一样可爱的小动物做点什么呢?
2、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能准确、生动写出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这些写法对我们有何启示?学生很自然得出结论:这离不开认真细致的观察。布置观察一种小动物,学着课文的写法,试着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
3、读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读一读布封的书,了解更多的动物朋友。
《松鼠和松果》教学片段实录及反思
在上《松鼠和松果》一课的时候,课堂上发生了这样一幕:
师:那么,松鼠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
生1:松鼠的愿望实现了,那里长出了好多松树。
生2:它的愿望实现了,(读文)因为,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树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漏一字:棵)挺拔(错读为pa)的小松树。
(孩子们都听出来了,纷纷把小手举得高高的。)
生3:**,你把挺拔的拔字读错了,请你改正。
生2:挺拔的小松树。
生4:**,你少了一个棵字,应该是一棵棵。请你改正。
生2: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
师:中间这两大组的小朋友,如果你就是一棵小松树,能不能用你的姿势告诉
我,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是怎样的?
(孩子们个个挺直了腰板,挺起了胸脯,笔直地站立在那里,瞪大了眼睛朝我
望着。有的还伸出手臂作茂密的枝叶状!呵呵!我不由得赞叹。)
师:真是一片挺拔的松树林啊!
教学目标:
1、认识聪、话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
教学重点:
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内容和学习生字。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生字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2、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看,有两只可爱的小松鼠。今天要和我们一起上课呢!(课件:两只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还和小朋友们打招呼。)
你们了解小松鼠吗?谁来说一说?
出示课题:松鼠与松果齐读课题。
[欢快的音乐,鲜明的画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唤醒对松鼠的认知积累,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
1、听老师讲故事。
2、喜欢这两只小松鼠吗?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吗?想不想和老师一样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有什么困难,你可以举手或等会儿提出来。
3、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
cōngmnghupohūrnzhǎyǒnjing
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
rguǒzǒngyǒuyǐhuzhǔy
如果总有以后主意
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4、开火车读词语。(去掉拼音)
5、读句子:
(出示)(1)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2)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3)松树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以后,这里就会长出一片松树林的。
四、学习课文
1、(课件:小松鼠在摘松果吃。)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摘吃松果,心里会怎么想?
2、谁来读第一段,读出小松鼠的高兴劲儿?其他小朋友仔细听,你从哪儿体会到了小松鼠的高兴了?这样评价他的朗读,好吗?
3、评议、朗读。
重点: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怎么读才能让人觉得:啊,真香,真可口,真高兴!自己试试吧!
指名朗读,感受。
在生活中,小朋友们也一定遇到过这么开心的事情吧!能像小松鼠一样地说说吗?
交流。(可以用上那么那么,也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句式:如真、特别、很)
4、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观察。(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后、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范写。(师边范写边讲解要点,强调以的末笔是点;后的第一、二两笔是平撇和竖撇,竖撇要竖起来;更最后两笔交叉的位置。)
3、仿写、比较。
写完一个字,把这个字与范字比较,找到要注意的地方,再写下一个。
4、练习写字,教师巡视。
5、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理解课文内容,读中感悟。
2、继续学习生字。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指导朗读,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每位学生头戴松鼠头饰)
1、采松果。(课件出示松树林,松果上写着词语。)
2、(出示松鼠边摘边吃松过图)小朋友们,摘松果开心吗?把这份快乐带给我吧!(学生朗读第一段。)
二、朗读感悟
1、小松鼠一直这么快乐的吗?
为什么担心呢?请你读读课文告诉我,好吗?
2、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你们说这句话时,想到了什么?
你能把你们松鼠的担心、着急读出来吗?(引导学生注意感叹号。)
指名读,评议,男女赛读。
3、你们脸上的表情好像越来越着急了,想到什么了?把你们想的大胆地说出来。
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小松鼠们加上动作、表情表演读这段。
4、聪明的小松鼠想出办法来了吗?有好主意了吗?
指名读句子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5、(课件:春雨绵绵,一片挺拔的小松树林。小松书高兴地在树林里玩。)朗读第五自然段。
6、别的小松鼠还有好主意吗?再次指导朗读。
三、想象升华
1、日子一天天过去,将来这片小松树林会怎么样?朗读最后一句。
更茂密那是怎么样的?哪只松鼠见过茂密的树林,给大家说说。
2、这片松树林是那么茂密美丽。小松鼠们欢欢喜喜地住在那里。嗨,介绍一个你们可爱的邻居吧。你们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
想象说话。
3、今天回到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还要画画将来的这片茂密的松树林。小动物们在这里快活地生活着。
四、指导写字。
1、观察主、意、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笔画间的相对位置。
2、范写,讲解。
3、仿写,比较
4、练习书写。
5、展示评议。
五、自选练习。
△收集有关植物的图片和资料,举办可爱的植物展览。
五、总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懂得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
板书设计:
10、松鼠和松果
吃一个
种一个
教学后记:
这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三个重要的句子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让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到小松鼠由欢喜到担心最后又高兴的心情。在朗读的过程中,又设计比赛读的方式,看谁的感情最丰富,不仅能在语气上,而且在表情上也能表现出来。学生的兴趣特别高,读起书来也特别有劲。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的道理。
内容预览:
第12课《读碑》教案
【教学目标】
1.体味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情感。
2.了解作者的认识过程--从外在的理性认识升华到内心的情感不同。
3.理解和认识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奉献社会的使命感。
【预习指导】
1.目标点击:
(1)理解和认识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无数前辈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激发自己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初步学习排比句、反复句的技巧。
(3)了解作者的认识过程,学会由浅入深地理解、认识生活。
(4)体味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情感和语言的情味。
2.学法指导:
(1)边读课文,边回忆自己所看到过的影视剧《长征》《大决战》等相关情节,从而激起思想上的共鸣,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发奋学习。
(2)先默读,后质疑,最后师生互动探究释疑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养成品读课文时,能联系上下文品味语言情味的习惯,并体会文中几幅画面的表达作用。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刘成章,陕西延安人,当代作家。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助教,延安歌舞团编剧,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副主行、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陕西省出版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黄土情》、《纤丽的阳光》、《刘成章散文选》、《刘成章散文集》等。
2.背景资料:
作家长期生活在陕西,对延安的一草一木有着特殊的感情,特别是当他去了一趟南泥湾,瞻仰了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听说一位烈士的亲属查找烈士的名字找了半个小时没有结果的感人事迹后,心情十分沉重,他于是产生了创作《读碑》的感想。
3.题目解说:
作家刘成章运用了词语移用的修辞手法,写出自己多次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联想和思考。
4.读的理解:
一般地说,可读的是书、文章,但有时人们也将对山、水、景、物乃至人的品味、揣摩等也叫读。如读后感指的就是看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的感想,这时读发d音,但读的另一个音du,它指语句中的停顿,如句读。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du),连称句读时,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扫清字词障碍
1.字音认读。
缔造(d)恢宏(hng)夯实(hāng)
凝滞(zh)弥深(m)
2.字形辨识。
3.词语补注。
如泣如诉:形容声音十分悲切凄婉。
凝滞:停止流动或不灵活。(书)凝聚。
逶逶迤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十分弯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急促:短促、速度快的。
(二)课文内容讲解
刘成章的《读碑》,记叙了他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程,体会到了纪念碑所承载的历史分量的沉重和中华民族为了国家的胜利、人民的幸福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掀开了中国革命悲壮历史的一角,让我们在巨大的震撼中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在灵魂的洗礼之后重新面对熟悉而又好像早已厌倦的生活。
他首先刻画了自己去南泥湾之前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外观,感到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并通过对题词、碑文、浮雕细细地读、仔细地看,回顾了每一段艰苦卓绝的历史,领会了烈士们英雄无畏的精神。尤其是一位少妇抱着孩子的画面,更激荡了作者的诗情:我们一定要珍惜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并让后代永远记住他们!这时,作者禁不住再次仰起头;彼苍者天,伟哉此碑!丰碑千秋!是啊!人们将永远记住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幸福而英勇牺牲的先烈们。
作家接着刻画了自己瞻仰了南泥湾九龙泉烈士纪念碑以后,对人民英雄纪念碑产生新认识,这一次解读是作者从现实体验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作家所去的是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残破的碑身给人一种沧桑感,时隔了半个多世纪,历史已经久远,当初如火如荼地战斗过的热土如今已归于沉寂,四周一片寂静,这里仿佛被人遗忘。如果不是看到这些密密麻麻,像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谁能体会得到牺牲二字的分量?那不是用水泥砌成的固定的一块石碑,而是一个个有名有姓,有亲有情感的血肉之躯化为尘土的悲壮故事,是用千千万万个血肉之躯筑成的屹立于人们心中的丰碑。
由此,作家想到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一百多年来,中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的鲜血洒遍了960万公里的每一方土地,这怎能不在他的心中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
结构图示:
(三)写法探究
(1)作者从大处着眼,引导人们思考怎样对待今天的生活,视野开拓,立意高远,又从小处着墨,精于用诗化的细节去撩拨人们敏感的神经,引起读者内心的颤动,汹涌起内心情感的波澜。
(2)作者同时将鲜明的画面,浓郁的情感与理性的思考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他经历了一个长期体验认识思考的过程,这是一个寻找生活意义及生命意义的过程,它既能带领读者身临其境,达到感同身受之效,又增强了文章的深度与厚度,从而丰富了文章的意蕴,情真味浓,可读性强。
(四)难点讲解
作者在去南泥湾之后,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有什么新的变化吗?
作者在去南泥湾之前,认识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雄伟、壮观,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
作者读了南泥湾九龙泉烈士纪念碑之后,那一个个密密麻麻排列在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错字架上的名字后,使作者感受到了历史的凝重,一个旅历年就牺牲了这么多战士,这让作者产生了巨大的悲壮感,而陪同者讲述的故事,让作者解读到这些战士同样有自己的父母兄妹,从而体会到了他们的亲人读碑的热望和失落。
这一次解读,是作者从现实体验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这让作者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那无数英雄英勇牺牲已不再是一个模糊的群体概念,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集合,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方土地上几乎都洒下了他们的鲜血,中国革命的每一点进步,几乎每一秒钟都有一个先烈英勇献身。这不能不让人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让我们为之动容、沉思,重新重视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作者这一次的读碑,更加深了他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理解和重新认识,从而体会到了悲壮美与自己义不容辞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五)考点提要:
①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②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立在天安门广场。其时,瞻仰者络绎不绝,如半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
③它正面的题词,我细细地读;它背面的碑文,我细细地读;它底座上的浮雕,我一一细心地看了。题词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实了我对它们的记忆。
④忘不了的还有,离开的时候,见石栏杆前,一位喜盈盈的少妇,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少妇抬抬下巴指点,孩子伸出嫩藕般的小手,抚摸石栏上突起的圆柱,它使我怦然心动。刹那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我心头涌现,我不由再次仰起头,彼苍者天,伟哉此碑!丰碑千秋!
读上面画横线的句子,弄清它运用了几种修辞手法,然后请在生活、幸福、爱心中任选一词,并以此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
考点说明:本题重在考查分析修辞方法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点拨:本题要分析两段话中的修辞,并在生活、幸福、爱心三个词中任选一个,扩成一段文字。
参考答案:
示例:(1)生活如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如一把六弦琴,能弹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如一条河,奔腾不息,淘尽人间善恶。
(2)爱心如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如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如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六)课本习题解答
第一题,作者从读碑的态度(更慢、细心地看),所读的内容(外观、题词、碑文,浮雕),读碑历程(20余年前到现在)等方面进行读碑的,作者读碑不仅是对先烈的缅怀,更是要从碑上获取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这是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
第二题:略
第三题:作者第一次真切地认识到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竟然有那么多的英雄儿女倒在了血泊里,这个代价实在太大了,正是因为这种代价的巨大,我们才没有理由抱怨,厌弃今天的生活,才会意识到应加倍珍惜自己,并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新的辉煌。
第四题:
(1)运用比拟的手法。通过描写,表现了人们凝神屏气仔细瞻仰的情态,同时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我脚步几乎凝固的瞻仰状态。
(2)运用排比手法,极写字多,突出了我受到的震撼。
(3)运用拟人手法,通过对泉声的描写抒发此时作者心头的悲戚和震撼之情。
(4)这么多的反复使用,表达了作者心头涌起的悲壮和震撼。
第五题:本题意在启发同学们反复阅读课文,特别是这两篇内容相关联的文章,作品的意义会在同学们阅历的增长中逐步丰富和完善,并结合本地的实际,如扫墓等,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训良、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自读课文,从课文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理解松鼠外形、性格、行为特点,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学习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手法。
4、与《鲸》对比,体会本文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
学案
教案一、学习提纲
1、读通读顺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⑴正确读记课后生字及目标1中的词语。
⑵自由赛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画出全文的中心句,理解“漂亮、驯良、乖巧”的意思;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自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几方面介绍松鼠漂亮的特点,作者都运用了()说明方法。
4、自读第二自然段:
⑴按“活动地点→活动时间”把第二自然段分为两层。
⑵作者从“活动范围在树上不在住宅区、活动时间在晚上不在白天说明松鼠()(),突出它()的性格特点。
5、自读第三自然段,作者从()
()()()()几方面介绍松鼠乖巧的特点,作者都用了()说明方法。6、自读第四自然段。作者从()()()()四方面介绍了松鼠搭窝的经过,说明松鼠(),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7、讨论:
与《鲸》比较,说明方法有什么不同?
说明角度
表达方法
语言鲸
介绍形体特点,生活习惯。简单朴实准确松鼠
介绍外貌、性格、行为
8、交流“鲸”的课外资料,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段话。一、初读课文,掌握字词,初步了解松鼠漂亮、乖巧、训良、讨人喜欢的特点
1、“驯良”什么意思?试举例说明。
2、“乖巧”什么意思?试举例说明。
3、找出“漂亮、驯良、乖巧”对应的自然段。
二、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松鼠漂亮的特点,掌握说明方法
三、指导阅读第二自然段,理解松鼠“训良”的特点,掌握说明方法
四、指导阅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松鼠“乖巧”的特点,掌握说明方法五、指导阅读第四自然段,深入体会松鼠“乖巧”的特点,掌握说明方法
五、合作学习,对照异同,探究写法
六、转换迁移,训练运用二、练习提纲
用本课的表达方法写一种你最喜爱的动物。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份完整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要写好教案课件,才能更加清楚教学的重点难点。那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秋天》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000字合集”,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设计背景
秋天挂图、室外摘来能有代表性的树叶。
活动目标
1、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枝叶会变色、还会飘落,有些树叶为什么又不会变色。
2、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小朋友知道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
难点是我们南方冬天树叶变化不是很大,教案网.]多是常绿树木。
活动准备
从室外摘来秋天的枝叶有红叶子、黄叶子、绿叶子。
活动过程
1、选择好能代表秋天的挂图。
2、出示自己准备好的树叶。
3、让小朋友感觉自己现在的穿着和夏天有什么不同。
4、介绍我们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然后让小朋友自己做比较。
教学反思
通过秋天树叶的变化让小朋友知道大自然气候的替换,但由于地域的不同会让小朋友遇一些迷惑不解的问题,比如秋天树叶变黄,枫叶变红这些现象,而榕树、松树、樟树等一些常绿树就要我们费些时间向小朋友解释才行,要不会让小朋友感觉到我们老师说话自相矛盾的。
【情景说明】
《秋天的图画》是一组以秋天为主题的新选编课文,图文并茂,语句短小凝练,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文章除了表现秋天丰收之美,更为主要的是在赞美创造这一美景的劳动人民。
【教学案例】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1、感受美:
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自由读、默读、同桌互读、表演读等。)
⑵找出自己最喜欢或认为最美的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⑶读句子,师生欣赏、评议、练习朗读。
2、小黑板出示句子,重点指导:
⑴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梨树挂起金色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笑脸,秋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⑵读了这个句子,你认为秋天是怎样的?
3、交流:
⑴多彩的秋天:
金黄的灯笼,红红的苹果,金色的麦浪,火红的高粱,蓝蓝的天是呀,这是一个多彩的秋天,谁想再试一试,读出秋天的美。
⑵丰收的秋天:
梨子香了,苹果熟了,秋谷黄了,高粱笑了这是一个丰收的秋天,请你用朗读来表达这果实累累的景象吧!
⑶有趣的秋天:
挂起灯笼,露出笑脸,翻起波浪,举起火把这是一个有趣的秋天,连果实都开起了丰收的晚会,请读出秋天的勃勃生机吧!
⑷美丽的秋天:
山野的野菊花,金色的稻田,还有丰收的果园里结满了颜色、形态各异的果实,多美的秋天啊!让我们做一次深呼吸,去美美的地领略一下秋之美吧!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的第三个部分,我就是采用了个性化教学,没有过多的讲解与分析,而是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我在设计时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在读中思考,主张张扬学生的个性,这主要体现在教师以引导来代替指导,新课程中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发展自我思考与自我决定的能力,教学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通过朗读着重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从金黄的、红红的、火红的、蓝蓝的学生能回答这是五彩的秋天、多彩的秋天等。又从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说出秋天是有趣的。这是引导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学生虽有个性化的理解,也悟出了各色各样的秋天,但在朗读方面,总让人感觉意犹味尽,没有所谓的多彩的秋天,丰收的秋天等,可能低年级的学生还是要多一点的感官刺激,视觉的、听觉的、多多地、适时地运用于课堂,我想效果会更好!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散文中形象化的语言和整齐的句式。
2.能创造性的运用不同的颜色、线条形象得表现美丽的秋天。
活动准备:
1、幼儿对秋天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散文配乐音乐。
3、幼儿绘画的纸、笔。
活动过程:
一、利用秋天的图片让幼儿说说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师:谁来说说这几幅画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天)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你们喜欢秋天吗?你们觉得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
二、欣赏散文,初步感受散文内容。
师:听,秋风爷爷悄悄地来了,他会让秋天发生什么变化呢?
(1)教师配乐朗诵,幼儿初步感受散文内容。
(2)提问:
①谁也觉得秋天很美?(秋风爷爷)
②秋风爷爷对着大树吹口气,大树怎么样了?妈妈说了什么?
③大树抖落的是不是真的蝴蝶?那为什么说大树抖落的是蝴蝶呢?
④秋风爷爷对着小河吹口气,小河怎么样了?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小河的心情怎么样?那妈妈又说了什么呢?
三、师再次完整朗诵散文,感受散文中的语言特点。
师:听完了散文,你最喜欢散文中的哪些句子?你能用好听的声音给大家表演表演吗?(帮助幼儿感受散文中语言的美。)
四、幼儿用绘画表现美丽的秋天。
引导幼儿想象:秋风爷爷它又出发了,想想看,他还会对着哪儿吹口气?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⑴幼儿相互讨论交流
⑵大胆地用绘画形式表现美丽的秋天。
活动反思: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感受、体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丰收喜悦。
2、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的活动,进一步认识秋季特征。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图片、水果。
活动过程:
1、回忆秋游的见闻。
2、观察图片。
(1)观察图片里面菊花、一串红等花卉。
(2)观察柿树、枣树、石榴树等结果的情况。
秋天,哪些花开了?许多树上都结了什么?秋天的树木和夏天的有什么不同?!.来源:屈老.师教案网!你知道哪些树落叶吗?
(3)幼儿讨论交流。
3、秋姑娘的礼物。
教师扮演秋姑娘,送来秋天的礼物,请幼儿品尝水果。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中的图片介绍,小朋友们能够感受到秋天自然界的变化,体会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秋天里的各种水果有了感官上的了解,体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丰收的喜悦。
设计背景
秋天挂图、室外摘来能有代表性的树叶。
活动目标
1、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枝叶会变色、还会飘落,有些树叶为什么又不会变色。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让小朋友知道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
难点:我们南方冬天树叶变化不是很大,多是常绿树木。
活动准备
从室外摘来秋天的枝叶有红叶子、黄叶子、绿叶子。
活动过程
1、选择好能代表秋天的挂图。
2、出示自己准备好的树叶。
3、让小朋友感觉自己现在的穿着和夏天有什么不同。教案来.自:教案网
4、介绍我们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然后让小朋友自己做比较。
教学反思
通过秋天树叶的变化让小朋友知道大自然气候的替换,但由于地域的不同会让小朋友遇一些迷惑不解的问题,比如秋天树叶变黄,枫叶变红这些现象,而榕树、松树、樟树等一些常绿树就要我们费些时间向小朋友解释才行,要不会让小朋友感觉到我们老师说话自相茅盾的。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⑴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新的生字、生词。
⑵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⑶能够联系实际,描述秋天景象,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4)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本课各段的中心句和关键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频播放,清晰地呈现秋天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2)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动态呈现生词,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对知识进行回顾。
(3)教师指导学生对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课文朗读,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对同学的朗读进行互评和自评,纠正错误,提高学习质量。
(5)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通过多媒体信息的呈现,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意境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激发大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4)通过教师的提示和启发,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内容:具体描述了秋雨的特征,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2.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秋天的雨的。
4、创新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来改善教学环境,增强教学效果。
三、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特点:
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反应灵活,活泼好动,对学习新鲜事物有很大积极性。
2、学法指导:
对小学生而言,一个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加深他们对内容的理解。本课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角色扮演、朗读竞赛等手段,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学生精力集中的进行学习。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对小学生进行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观察发现、启发引导、相互讨论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控,帮助学生整理并完整表达个人的思想;提供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中对相互启发,开阔视野,加深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其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特长,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五、教学媒体设计与分析
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媒体作用使用方式
理解秋天的景象视频呈现秋天的美丽景色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边播放,边讲解
记忆本课的字词Flash动画动态呈现本课的字词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记忆教师播放、
学生做答
理解本课的感情色彩CAI课件配乐朗读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和理解,激发对秋雨的喜爱之情先播放,后讲解
理解段落主旨图片秋天还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呈现秋天的气味,加深对本段的理解先播放、再讲解、再朗读
理解段落主旨Flash动画秋天还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生动呈现秋雨传递给大自然和人们的各种信息,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先讲解、再播放、再模仿
理解本文章的主旨视频全文的动画和背景音乐为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提供背景空间边播放,边朗读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与多媒体应用分析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提问]大地经过春雨的滋润,夏天雷雨的洗刷,秋雨姑娘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大门,她给大地带来了丰收的喜悦,给我们带来了欢乐的歌声。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秋天的雨景。你们想欣赏吗?(播放课件)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跟同桌交流,回答老师的问题
2、知识回顾,加深理解
[提问]同学们,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更是个收获的季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思考并回答。
[提问]那我们赶快去果园里摘果子吧!出示词语
[学生以开火车认读词语]
3、内容讲解,感情体会
(1)品读第一段
[教师引导]秋雨姑娘来到我们中间,给我们带来一个好消息,这就是秋天-----已经来了。
教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提问]为什么读得这么轻?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里轻轻地,温柔地、没留意等词,理解其感情色彩。
[提问]是呀,秋雨姑娘是轻轻地来的,谁再来读读这一段。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以比赛读和齐读的方式进行朗诵,并指导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
(2)品读第二段
[提问]秋天的大门打开以后,你最想看什么?
[学生和同桌交流回答教师的问题]
[提问]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看一看作者看到了什么?然后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再美美地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
[提问]如何理解你挤我碰争这两个词语。(做动作)
[学生思考并回答]
[提问]秋天的景色这么美,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
教师先播放课件,再对本段内容进行讲解。
[提问]你们看秋雨姑娘多大方,她把那么多那么美的颜色都奉献给了大大地,除了书上这些颜色,还有什么颜色?
学生思考并回答。
[提问]书上用一个标点符号和一个词表达秋天的色彩,是什么?
学生查阅并回答(省略号和五彩缤纷)。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配音朗读,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品读第3、4段
[提问]秋雨姑娘不光带来了美丽的颜色,还带来了好多香甜的气味呢!小朋友们的脚常常被勾住了。谁的脚被果园里的香味勾住了?
学生联想实际生活做答。
[提问]你的脚被什么香味勾住了?想象一下,说说看,秋天的雨里还有哪些香味?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三自然段,并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内容过渡:秋雨姑娘还挺会关心人呢。不信跟同桌一起读第四段。
[提问]秋雨姑娘举起金色的小喇叭,对动物朋友关切地说了什么?[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回答]
[提问]听了秋雨姑娘的话,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学生先讨论课文内容,再进行角色扮演]
(4)全班激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4、提示文章主线,总结概括全文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的主要线索,联系实际,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进行扩展和升华。
5、布置作业
教师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把作业布置成识记型、动手型和行动型等几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创设学习情境,提出本课主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使知识回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灵活的教学形式,符合小学生好玩的心理特点,能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以生动的形式来提高、巩固学生的正确认识。
将词语通过动作形象地表达出来,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能够维持小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的应用,清晰地将记忆中的内容形象、具体化,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的秋天景象的理解。
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也培养了其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运用板书,直观地呈现本文的线索,方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作业形式灵活多样,可以为不同兴趣的小学生提供适宜自己需求的课外活动,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88教案网专题“三说教学设计”推荐内容。
教师作为知识种子的传播者,一般会被要求有写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诸要素进行的有序安排,可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怎么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设计呢?88教案网编辑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关于三说教学设计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⒈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⒉能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⒊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通过学文,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教具准备:简单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以下的分课时的安排可根据本学生自作安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1、出题:师:今天我们来学习除三害
2、生读题(快、紧凑)
3、质疑: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了解故事主要内容,解决所提问题。
2、检查读文情况:①解决生字词:欺侮、潜入②梳理问题:三害是哪三害?
除 山间的猛虎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
河中的恶龙)
掉 地上的周处
③除是什么意思?④谁除掉?(板书:周处于括号内)
3、发现矛盾,激发探究欲望:
指名学生读板书,引导发现问题(周处怎么会除掉地上的周处呢?)
4、读文(
1、7、8自然段)找原因,探究问题
①师过渡:周处为什么要除掉地上的周处呢?(引导学生明白是周处的痛改前非)
②根据学生悟文,修改板书:除山间的猛虎
周处河中的恶龙
掉自己的恶习
三、研读语段,感受画面:
1、以表演的形式再现课文内容(把书读活)
①学生自由熟读课文,为表演作准备
②合作表演课文:老师演周处,学生演百姓。
(相机指导绘声绘色地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如:那猛虎与恶龙只敢欺负你们胆小的,看我收拾它们!)
2、研读语段,感受周处降龙画面:
①师引入:周处终于打败了山间的恶龙与河中的蛟龙,你见到了周处斗虎、降龙的画面了吗?
a、学生自由读文,不动笔墨不成书,动手划出周处斗虎降龙的最精彩的一句。
②悟文,感受画面: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
(学生自由汇报所悟所感)
③课件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
a、研读: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突。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儿感受到的呢?
b、根据学生理解展示个读(可以加点动作),再现周处当时争斗的激烈场面。
c、研读:周处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
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激烈、紧张)
④指导朗读:a、全班朗读-----个读(指导有起伏地读,再现激烈场面)------练读
b、借助说书的形式激发学生再现课文的表现欲望:话说想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c、指名评书家来说书(指导抑扬顿挫地说书)----推荐说书网站
四、想象画面,领悟心理:
1、师:读着人人奔走相告,个个喜气洋洋。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汇报----师引读:恶龙除了,猛虎死了,周处也消失了,人们奔走相告:
猛虎死了,恶龙除了,周处也消失了,到处是一片喜气洋洋。喜的是?
2、指导学生入情读文,感受喜悦。(突出:人人奔走相告,个个喜气洋洋等)
3、师:如果你是周处见到此情此境会有什么感受?
指名学生自由发表感受-----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周处想什么呢?他深思什么?他是怎么想明白的呢?
(花5分钟左右)
4、生展示评价周处,并引导继续探究。
师:就这样,周处终于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这么一个横行霸道的人们一看到他就远远地躲开他的人,后来居然成了一个手人敬重的人,其中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发表见解
五、整体读课文,再次感知全文
六、推荐课外读物
板书设计:
除
山间的猛虎
周处
河中的恶龙
沉思?
掉
自己的恶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读读、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具准备
食物投影仪、文字、烛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板画: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按板画的提示简单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引入新课
1、交代:
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通过合作、探究把这个一波三折的戏剧性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好吗?
2、为了降低难度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分成三场戏。第一场戏的主角是──
三、学习第一场戏
1、打开课本,自由读第一场戏,思考:
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圈画出来。
2、交流:
⑴动作:
(急忙)取、(轻轻)吹。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大家一起读句。
⑵语言:
关键读好哪个词?(亮)为什么?谁得读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指导朗读。
⑶心理活动:
个别读,从中体会到什么?引读。圈画重点词。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这段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3、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的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推选一代表准备演伯诺德夫人。
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
⑴三个德国军官:
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推荐三人演军官。
⑵杰克、杰奎琳:
什么特点?推荐二人分别扮演两兄妹。
⑶旁白:
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5、布置任务:
为了确保演员发挥最好水平,给一点合作的时间,下面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如何把文中提示我们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表演出来。
6、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动脑看吧。
简评:主角演得怎样?(激趣:假如我是当时的总统戴高乐,我一定会为你有这样的好公民而骄傲,奖你一枚荣誉勋章。)其它同学演得好吗?(激励:甘当绿叶,演好配角从而反衬出主角的机智、勇敢这种精神值得敬佩。)怎么没人表扬我呀?说明(老师读得旁白和分角色朗读时的旁白一样吗?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语都念出来。
四、学习第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
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
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3、交流杰克:
⑴动作:(慢慢站、端、从容搬回、生火、坐待)重点提示:从容。找近义词。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读句。
⑵语言:关键读好哪个地方?(真冷)指导朗读。
⑶其它角色又要演好哪些表现呢?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想该抓住哪些方面演出其它角色的特点。
4、交流杰奎琳:
杰奎琳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演好哪个地方。重点提示:娇声。理解。谁能当回杰奎琳用娇声对德军说这句话。联系当时情况的危急,联系她说的话,谁能猜出杰奎琳此时一定在想些什么?再读她说的话。还有哪个地方表演时也该注意的?(镇定、道晚安)给你个机会,找一个你最信得过的朋友跟你合作读军官的话,其它同学一起读旁白。同学们继续想象一下怎样把杰奎琳的机智、勇敢给表演出来。
5、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讨,大家有信心把这二场戏演好吗?注意演员关键要演出文中提示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情,有本领的还可增加一些你认为更能突出主角机智、勇敢的表现或心理活动。旁白注意不要喧兵夺主。小组合作开始排练。
6、挑选两组表演:
下面同学作评委,评出最佳主角奖和最佳配角奖。
7、简评:
⑴结合评最佳主角奖。抓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再次感受主角的机智、勇敢。
⑵结合品品文末句子。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引读两次描写情况危急的句子。(出示)
⑶小结: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⑷结合简评配角奖。感谢你们的合作,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凶残的但又尚有些人性的德国鬼子。也更加让我们感受到了伯诺德一家的机智、勇敢。
五、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把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读读演演。其实,在第二次世界期间,发生过无数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同学们可回去拿些资料,并把今天的方法试着把他们编成课本剧来读读演演,好吗?
课前准备
课件,课堂作业本。让学生读第三组课文。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在与你们的王老师聊天中,我知道你们最近读了一组与大自然有关的课文,能告诉我是哪些课文吗?是的,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我们又进一步认识了大自然这位最伟大的老师。我相信,你们一定又有了许多新的收获吧!那么,今天,就让我带着大家再次走进大美丽的大自然,进行一次快乐的语文园地之旅,准备好了吗?
过渡:我们首先来到空气清新、风景怡人的字词园──
一、字词林
1、我猜得到:(先来做一个猜字游戏。)
三人()三木()三口()
黑黑的土地()江边鸟()
2、你说我猜:
这样的题目很有意思。这是本单元里所有要写的字,你也能出几个趣味题,让大家猜猜你说的是其中的哪个字吗?
幼滩侦嘲啄企愚蠢返拦欧帽吁
蝙蝠捕蛾蚊避锐铛蝇揭碍荧
⑴小组里面猜一猜。
⑵谁来出给全班同学猜一猜?(自己出,自己请人回答。)
⑶你们都这么厉害?能让我来猜猜吗?
结语:真好玩!用编字谜的方法识字不光能提高识字效率,而且能增加识字的趣味性。感兴趣的话,课后还可以多与同学、与家长玩玩这个游戏。
3、词语盘点:
下面,走进词语盘点。这组课文中的词语你都会了吗?同桌一起读一读48页的所有词语。
⑴这些词语都会了吗?会了?我倒不这么认为。能读准字音并不代表真的学会了这些词语。关键来要看你是不是理解它们,不如来试一试?
出示:根据意思说词语。
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形容做法非常愚蠢。()
(多指鸟类)停留;休息。()
形容呼吸非常急促的样子。()
一点也不折扣,完完全全;十足。()
形容做事容易,不费力气。()
A、各自到文中找一找,并按顺序给它标上序号。
B、开火车汇报交流。
⑵同学们,我们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但是,我们也知道,词语不光能独立地表示特定的意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还能起到改变或加强句子意思的作用。请看(出示):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指名读,很明显,第二句话中多了——终于。
从带点的“终于”二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自己读一读。交流。
出示: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之中有的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之中有的居然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那么,从这两组句子的加点词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
汇报交流。
⑶看来,一个句子中有些关键词,有和没有是不一样的。那么,你能选择这三个词中的任意一个,写一句话吗?请大家打开语文课堂作业本28页第3题,请选一个词语写一写。
写好的交流。(要求学生先把笔放下,学生读了自己的句子后,可以让学生说说你从他的句子中体会什么。)
二、积累园
过渡:走出字词林,让我们步入如诗如画的积累园。请看——
1、诗中采花。出示:
小()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花无处寻。
故人西辞黄鹤楼,()花三月下扬州。
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出墙来。
你发现了什么?
2、我们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从刚才的诗句中,我们欣赏到了了大自然馈赠的最美的礼物──各种各样的花。除了写花,古往今来,用诗句来大自然的诗人更不是胜枚举。于是,就有了──(师引背)
明月松间照──生:清泉石上流。(王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春雨时,我们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冬雪时,我们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背着这样意境优美的诗句,耳边传来悠扬动听的古筝曲,我们的脑海中又出现了哪些描绘大自然的诗篇呢?引导学生背出诗的韵味。诗的美只有通过美的朗诵才能充分体现!
望庐山瀑布(李白)、春日(朱熹)、独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刘禹锡)、咏柳(贺知章)、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山行(杜甫)、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忆江南(白居易)……
4、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大自然不但赋于了我们诗般的美景,还给了我们无数的启示。古人就根据这些启于,写下了很多谚语。还记得一年级时就学过(出示)──
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背南。
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5、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你还记得以前曾经积累过的谚语吗?
6、语文园地三又送给了我们六个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谚语,请你马上去读一读。
⑴指名读。
⑵你能读懂哪句谚语的意思?
⑶男女生对读(交换)。同桌对读。
⑷读了这么多遍,你会背了吗?各自练一练。
⑸第一个会背的请举手。
⑹小结:同学们,名人培根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天才、机智和精神,都可以在它的谚语中找到。”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就有这样数不清的谚语流传至今。可见,我们民族,是一个拥有智慧的天才民族!课外,请大家再多多收集、积累其他的谚语,并继续阅读一些与大自然有关的书籍,可以把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的知识等用手抄小报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根据自己从大自然中获得的启示做做小实验,小发现,展示台的时候,再让我们尽情地交流。
三、活动总结
同学们,现代儿童文学家金木曾经写下:《走进大自然》。老师在此选了其中一个小节送给大家,与大家共赏同勉。出示:
走进大自然
……
把自己变成大树吧,
去体会大地的深沉;
把自己变成白支吧,
去感受蓝天的辽远。
只有将自己融进大自然,
才能懂得生活多么灿烂。
……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重难点
正确书写4个字。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有三位像你们一样可爱、乖巧的小男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那咱们一起来学习23课《三个儿子》吧。
(板书课题:师指题)
师:一起来读读题目。
二、认读生字
1、划生字:
师:好,下面就打开课本23课,请用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读的时候还要用“──”把生字词找出来然后标上拼音,现在开始。
2、生自由读生字:
师:同学们,生字宝宝从你们的书本里跳了出来,你们在下面先把它们认一认、读一读,然后读给你们的同位听,看谁能把生字宝宝读准?
3、抽生读生字:
师:谁把生字宝宝读准了?
师:还有谁想来吗?
师:看谁比他读得更好?
(齐读生字)
师:恩,读得真不错,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4、小组比赛读生字:
师:那咱们就来个比赛,怎么样?(好)一个小组读一个词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准。
5、“去掉拼音”读生字:
师:老师把生字宝宝的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得它们吗?(认得)同位之间互相读一读。
6、“开火车”读生字:
师:同学们读得多积极啊!下面我们来“开火车”。(火车,火车那里开?)再来!还想来吗?
7、男女生比赛读生字:
师:恩,还有那么多同学想读,这样吧!咱们男女同学再来个比赛,好不好?
三、认记生字
1、记生字:
师:同学们,你们的小嘴巴读生字那么厉害,那你们的小脑袋能把生字记好吗?(能)真棒,下面就给同学们一点时间,同位之间说一说记生字的方法,开始。
2、生介绍记生字的办法:
师:哪个同学能把记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
师:还有同学想说吗?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办法吗?
3、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记生字的办法可真多啊!你们都把生字记好了吗?
四、运用生字
1、用生字词说句子:
师:记好了?现在老师把生字宝宝送进句子里,你们还能把它们读好吗?
生:能。
⑴谁想来读读这个句子?(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恩,岑老师想考考大家,谁能够用“聪明”来说一句话?
⑵好,第二个句子谁会读。
(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
⑶第三个句子男同学来读读行吗?
(行)
⑷第四个句子我们一起加上动作来读读,好不好?
⑸第五个句子我们让给女同学来读读。
2、生选词填空:
师:同学们刚才生字宝宝跑出去迷路了。
⑴你们能把它们送回家吗?
(这个同学做对了没有?好,你真会做题!)
老师想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同学读读这个句子。
⑵谁还想来帮生字宝宝呢?
(他说对了没有?恩,你真会想问题!)
老师想请第二和第三组同学来读读?
⑶还有两个生字宝宝谁去帮它们呢?
(生字宝宝谢谢你的帮忙!)
老师想请第三和第四组同学来读读?
⑷还有最后一个生字宝宝,谁最勇敢把它用回家?
(你真个勇敢的孩子!)
这个句子老师想让第七组同学读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导写“拎、桶、晃、”三个字
师:刚才同学们记生字真有办法!,相信我们班同学也能把生字写好的。不过在写字之前,老师要看看谁的眼睛最厉害,能看出这三个生字要注意地方。
(出示课件)
2、师范写:
师:好拉!现在拿起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3、生仿写生字:
师:现在你们都知道怎样写好这些字了吗?(知道)那你们打开书本107页,在田字格里把这三个字写一写,写的时候要注意把腰挺直。
4、评价生写的生字:
师:好拉!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评一评这两个同学的字写得怎么样?
(谁来评一评)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同学的字。
(还有谁想来评评?)
六、通读全文
1、师范读全文:
师:同学们写字很漂亮也很认真,而老师也想来读读课文,你们想听听老师是怎样把课文读好吗?听的时候把你喜欢的那些段找出来。
2、自由读喜欢的一段:
师:你们也想来读读吗?(想)那你们在下面把自己喜欢的那些段多读几遍然后读给你们的好朋友听听。
3、抽生读自己喜欢的一段:
师:刚才,你们的小伙伴都听到你们朗读课文,那你们现在能把喜欢的一段读给全班的同学和老师听听吗?
(抽3~4生)
七、总结
今天,我们跟很多的生字宝宝交了朋友而且还认识了三个儿子,收获可真多哩!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在朗读中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爱,感受老爷爷话语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感受母爱,学会孝顺、体贴母亲。
教学过程(略)
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三个儿子》的第一课时。
在这个课时里我拟定了以下的两点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安排了下面的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让学生在通过视觉感知三个跟他们年龄相近的小男孩从而导入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当中。
二、认读生字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读生字的方法让学生有层次地去认读生字。
三、记生字
记生字是在熟读生字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对学生的识字提高了一个台阶,要求学生不仅会读这个词而且能够在脑海中初步建架这个生字。
四、运用生字
学生认读生字,记生字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把生字运用语言环境中和生活实践当中。
五、指导写字
写字是低年级学习的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师范写,生仿写,评字这些环节,其目的是让生通过观察,仿照,对比去提高和改进自己的写字水平。
六、通读全文
这个环节中,本班学生仿照能力比较强,针对这个特点我设计了师范读这个部分。师范读完就放手让学生去读去体会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这节课中成功的是:
1、我能够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了提出的教学目标而且能有效地达到了识字教学的要求。
2、在这节课中我觉得师生之间的沟通比较配合,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并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相对的强。
然而这节课失败的地方是:
⑴我对新改的教案还是不够熟练,使得在授课的时候有出现忘记教学环节的情况,这是不应该出现的毛病。
⑵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教态欠缺自然。也许是紧张的原因和对教案不熟悉的关系使得自己心里有种不踏实的感觉而导致忽视了教态与自然。
⑶在教学的过程中,每当学生回答完一道题目的时候老师都忘记了给学生及时的表扬,从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形式也相对比较少。
⑷在教学的环节中还有欠缺的地方如课件的颜色比较鲜艳可能影响学生的视觉;通读全文的部分没能让学生带着目的地去读通读懂全文。
⑸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最失败的就是没有有效地掌握授课的时间,提前结束教学过程使得学生没能将课文熟读,也就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这一次识字教学中,我有得也有失但是从中我认识到自己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会扬长避短把识字教学做得更加好。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理解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设计思路
教学中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会边读边想,围绕重点讨论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质疑激趣
1、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2、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3、课文讲了什么,我们一起看课文。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根据文内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交流讨论,识记字形。
三、小组合作,质疑解释
1、默读课文,将你不理解的地方标出来。
2、小组合作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找出文中句子读一读。
讨论:
⑴前两个妈妈对自己的儿子怎样看待?
⑵应怎样读?
⑶第三个妈妈为什么不夸自己的儿子?
⑷用你的话理解第三个妈妈的话。
2、三个儿子提水回家的妈妈前面是怎样做的?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读到这你想到什么?你认为三个儿子应该怎样做?
3、教师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思考老爷爷的话:
为什么说他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三、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怎样做才是妈妈的好儿子(女儿)?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组练读,分角色演一演。
二、指导写字
1、教师重点指导易错字。
2、学生练习。
三、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四、课外实践
1、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建议: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
作业
本课课后作业除了字词的训练之外还结合本课内容训练量词的正确使用以及标点的运用。
单元概貌
本组教材由一个单元导读、四篇例文、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及课外书屋等几部分组成。四篇例文分别是《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和《用心灵去倾听》。本组课文的主题编者确定“心灵之歌”,我们的理解是:这几篇课文谱成了一曲心灵的赞歌,阅读他们能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带给我们深远的影响。我们认为,编者选编这几篇课文的主要目的无外乎这两点: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桑娜夫妇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感受普通百姓美好的心灵;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二是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根据教学用书建议,我们把课时作如下安排:本组教材用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课时,略读课文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单元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评价强调“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五个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并将“三个维度”渗透于“五个方面”之中,通过“五个方面”的评价体现“三个维度”。小学语文新课程评价的三个维度是指:知识与能力,它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过程与方法,它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语文学习的动力。在本组课文中,这三个维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强调知识与能力的转化。而知识要转化成能力,必须要有语言训练环节的介入和支持。正确认识语言训练,遵循教学原则,在课堂中设计好最优化最合理的语言训练,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进而转化为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就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来讲,在知识与能力上,向我们提出了以下目标:
1、学会本组课文1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特别注意有关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的句子,了解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综合本单元词语盘点“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新词都出现在精读课文里。编者在教材分析中明确指出:整册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就略读课文的教学而言,在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为此,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就本组教材中精读课文的相关语言训练,分以下两种类型向大家汇报。
1、体验阅读型: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作者如何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语言化上面,那么学生和作者之间就会形成一种言语体验的交流。
例如《穷人》这一课,当桑娜把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心情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担心两个孩子的安危;一方面怕加重丈夫的负担,不知怎样把这件事告诉丈夫。文中用了“忐忑不安”“自作自受”这些词语。那怎样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那种心理感受桑娜的善良呢?我们紧抓“忐忑不安”“自作自受”两个词语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当生读完这段话后。)
⑴师:桑娜此时此刻的心情非常复杂,她忐忑不安地想了许多事情,那她想些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并把这部分内容多读几遍。
⑵师:同学们所说的这些心理可以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引出“忐忑不安”),并相机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⑶师乘机问:是什么东西让桑娜忐忑不安呢?
(让桑娜善良的本性放在细微的内心世界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忐忑不安”的心理,并感受桑娜那份发自内心的同情心。)
为了能够实现情感的迁移,挖掘学生的情感共鸣,接下来师问。
⑷问:你们有过忐忑不安的时候吗?当你们忐忑不安时,会有什么表现呢?请你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这种矛盾心理活动的描写,对表现桑那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表现出了她对西蒙一家的关心和她善良的品质同时,希望能指导学生通过课内外结合的阅读,体会名家写作的不同角度,并把自己的体验运用到读写整合中。)
2、信息重组型:
语文教学首先应该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文本,而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信息习得的过程。通过语言训练的设计指导学生把来自文本的信息组织起来、把组织好的信息收集、加工、转换直至表达出来。如:《穷人》中学生可以获得文本中两组沉默信息:
⑴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⑵“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复杂的内心世界,尽管无言,但通过特定的情境,我们能够强烈的感觉到桑娜处处为人着想,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那份善心。这时,让学生通过前后文的学习、联系,进行迁移,利用好提供的信息,在特定的情景中,展开合理想象,进行信息重组,学会心理描写。
①找出文章里“沉默”这个词出现了几次?谁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了?
第一次,由于________,(谁)沉默了。
第一次,由于________,(谁)沉默了。
②桑娜两次沉默前都与丈夫对话,可欲言又止,桑娜究竟想说什么呢?你能联系当时的情境写出来吗?
学习时注意让学生主动获取文章内两次沉默的信息,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出桑娜沉默时的心境,通过合理联想,找出描写沉默前后人物动作、神态的句子,为理解课文、进行信息重组提供词语和情景。
当然,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来使学生掌握牢固的知识进而转化成一种能力,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是无论什么类型的设计,必须针对学生实际,既要有实用性,又要有趣味性,以落实双基、发展智力、提高语文素质和能力为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1、以多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以生为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指导,培养能力。
读和写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它们之间这个联系点,即读写对应性,也是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是提高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听、读、说、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⑴在学生完成某项任务时,从质量、方法、技巧三个方向予以评价和指点。
⑵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如:为什么桑娜心情忐忑不安又要把小孩抱回来?为什么夫妻双方那么勤劳,那么善良,却这么穷呢?让学生尽情提出见解。同时,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并产生对穷人美好心灵、高尚情操的赞扬,对穷人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俄国沙皇黑暗、专制统治的憎恨之情。
⑶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
⑷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运用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在第三组课文学习中,教师将合理运用读、讲、议、练的方法实施课堂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在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中获取语文知识,在感情朗读中陶冶情操,在合理想象中,活跃思维,在查阅资料中拓宽视野,在续编故事或写感想中升华情感。
⑴仿写:
如:《唯一的听众》一课,有一个自然段里的几句话都是按照“在什么情况下,人物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的顺序写的。指导仿写时,请学生设计一个情境,模仿这一写作顺序写一写。
⑵续写:
如:《穷人》、《唯一的听众》两课,结尾含蓄,意义深刻,就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给故事续写一个结尾吧!当“桑娜拉开了帐子”后,故事又会怎么发展呢?在《唯一的听众》的结尾处,当“我”知道了那个老人原来时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时,我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学生可以把这些地方作为训练的载体。如:《穷人》一课,桑娜收养两个孤儿,在以后的生活中,桑娜一家又会发生哪些事呢?学生可能会说:生活越来越艰难,可他们对西蒙的孩子特别关心,总是先让他俩吃饱,自己仅喝一点汤;第二天,庄严地安葬了西蒙;西蒙的孩子病了,桑娜日夜守候,精心照顾。当孩子退烧时,桑娜──一位贤妻,一位慈母终于倒下了;桑娜的五个孩子也非常关心西蒙的两个孩子他们一起快乐地玩耍;西蒙的大儿子捡到一颗大珍珠,卖了好价钱,渔夫开了一间小鱼铺,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⑶填空式:
如:《穷人》一课,桑娜第一次沉思时,“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针对这句话,我们可以用填空式的方法,让学生发挥想象,把省略号部分填上恰当的心理描写。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我们不仅要注意从理解课文内容到学习写作方法的过程,还要注意从学习写作方法到理解课文内容的回归,也就是不仅让学生明白内容需要方法帮助表达,还要让学生懂得方法为内容服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我们的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当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我们将第三组课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维度的目标确定为: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在阅读教学方面,就情感态度而言,首先强调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课程目标除了强调阅读兴趣和习惯这些主观方面的因素外,更致力于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应结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将其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这正好体现出在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时的“过程与方法”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强化朗读,理解词句,感受人文: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朗读正好能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作用,也便于学生从个体角度深切体会文章的情感因素,正所谓“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
桑娜复杂的心理活动与她和丈夫的对话是朗读的重点。教师可先让学生根据标点符号的提示,自己试试怎么读才能读好,再把自己的体会和大家交流,然后反复朗读,读出人物的真情,最后让学生汇报朗读。朗读的形式力求多样,必要时教师要发挥范读的作用。务求让学生多读、读熟、读进去,形成感悟性的阅读,使他们读有所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个人思想的升华,也就达了到本组单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加强对话,品味语言,内化人文: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因此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我们阅读的言语文本,其中蕴涵着作者的体验,学生借助言语文本对作者的体验进行还原,以作者的言语体验唤醒自己的言语体验,以自己的言语体验诠释作者的言语体验。这种互动就是体验阅读的对话状态。
“夫缀文情动而辞发”,从阅读角度来讲则是“披文入情,缘情入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和领会本单元的人文点,以获得心灵上的陶冶,以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我们采用了深层研读和深入品味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单元的内容,理解单元内容的重点句段和关键词来体会感悟文中主人翁的思想内涵及其高尚的思想品质,以求取思想上的升华。
如《穷人》这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句子,体会穷人的高尚品质。教学时要注意抓住桑娜抱孤儿回家后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桑娜与渔夫的对话这些内容组织学生深入研读。桑娜抱孤儿回家部分,重点理解“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了解“这样做”的意义,从这种矛盾的心理中,体会桑娜的善良品质。理解桑娜复杂的心理活动,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朗读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然后组织交流: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为什么会想到这些?通过讨论明确: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同时明确: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
3、重视体验,张扬个性,升华人文:
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相同,那么阅读同一文本就应该有丰富多彩的个性情感反应。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去感受、体验文本中的情感,并说出、写出读后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受到文本情感因素的熏陶、感染,而不应以对文本繁琐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丰富的阅读实践。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文章都包含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感受体验文本蕴含的感情,逐步形成一定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体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⑴生活中体验: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桑娜一家人的生活处境与自己的生活进行比较,从而体验到在俄国沙皇黑暗专制下,穷苦人的生活是多么困苦,命运是多么悲惨。通过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找到生活体验的支点,领悟文本情感、价值因素。
⑵情景中体验:
在教学中设计某种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作出态度、价值选择。在桑娜面对西蒙的两个孩子,到底是抱还是不抱呢?抱了后会增加家庭负担,本来家里就穷困得很了,没有与丈夫商量过,丈夫会同意吗?会骂自己或是打自己吗?不抱,那两个小孩子将面临的是死亡。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体验桑娜那种虽然很贫困,但乐于助人的品质。
⑶想象中体验: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建立一种想象的情景,进而让学生进入想象的情景产生联想和某种体验。比如:在《穷人》一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这两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
①如果桑娜基于考虑自己家的穷苦现状,不将两个小孩抱回来,那么,两个小孩的命运将如何?
②如果桑娜跟渔夫说明情况后,渔夫不同意,桑娜会怎样说?又会怎样做?
结束语
在本单元阅读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人物的高尚品质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掌握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并自觉地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那么,如何处理好读和写的关系呢?我们级组几位老师在集体备课中都感到困惑,希望能与在座的各位老师共同研讨。
设计理念
创设一种情境、氛围,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更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学生在快乐中,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教师通过猜谜、朗读儿歌、动手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兴奋起来,达到巩固拼音,掌握词语的目的。
学习目标
1、比较形近韵母,熟练拼读音节
2、正确熟练地认读词语,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训练
3、正确朗读儿歌,动手拼各种图案,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学习重难点
1、形近韵母的认读,能熟练拼读音节。
2、认读词语时有初步的逻辑思维。
学习准备
一则谜语、铁丝做的三个圆圈三根直线。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形近韵母
1、卡片认读单韵母aoeiu和r。
2、你能把这些字母组成复韵母吗?说一说,读一读:
生:a和i组成aiaiai。
3、谈话激趣: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动物们正在举行一场生动的运动会呢!瞧,运动员们举着牌子雄赳赳地起来了!
出示:兔子企鹅,小熊,举着牌子ie-eiiu-uiei-er。
⑴你认识它们手中的牌子吗?自己试着读一读,再读给同桌听
⑵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4、四声练习:
说说声调该标在哪?复习标调歌小组读
5、这些复韵母马上就要和声母交朋友了,大家认得它们吗?一起来试试。出示音节。
6、beibiemeimiediudui。
7、小结:
这些复韵母长得可像了,不仔细辨让很容易出差错,如果你仔细看,认真学,就一定能读准它,记牢它,不信我们来试试
出示:ai-aoou-iuei-ie-er。
不出声读:同桌相互读,指名,全班读。
8、读音节练习:
说说两拼法和三拼方法。
练读:
jjn
qqm
xiexebi─ao
dnp
tlt
nd
二、我会连
运动员们个个你争我夺,它们的啦啦队也不甘示弱,看看,他们都是谁?实物投影书中图片。
1、看图说说它们的名字。
2、出示音节,同桌合作快速拼读,比一比,哪一组最快。
3、检查,同桌读,全班读。
4、请你把它与图片连起来。
5、交流检查,全班齐读。
6、你能用其中的一个音节或几个音节说一句话吗?
三、巩固
猜谜语:
身上背着锅
锅上花纹多
你若欺负它
头儿往里缩(标有音节)
1、喜欢猜谜吗?老师这里有一则。
试着拼一拼,你能猜出来吗?
2、圈出儿歌中会拼的音节,读给同桌听。
3、指名读。评议。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猜谜:
师不出声读复韵母,学生猜。
2、拼拼读读,看谁读得又准又快:
cweidishytjicidujioqizi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回家的路上,它们要分成两队走,你认为谁和谁在一队呢?为什么?
二、认读词语
1、自己试着认一认,不会的请教同学。
2、这些词语中有几个要读成轻声,请找出来,在这个字下加上。
3、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全班读。
4、请你一排一排地读,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说,出示卡片,人物,运动,动作。
5、你也照着样子来说一说吧?
6、能用其中的两三个词来说一句语吗?
三、读读拼拼
1、下面就要进行谁的手最巧的比赛一在这之前,请你先读读儿歌,不会读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检查交流:
个人读,评议,小组读,全班读。
说说你读得了什么?
3、比赛开始,各小组动手拼一拼,看谁的脑袋最聪明,小手最灵巧,
4、成果展示,
5、再读儿歌。
四、课堂作业
9、指名答:
(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的小草()的柳树,
远处()的树林()的高山。
学生口述。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手指课题“船”字)(生答: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
(生答:绿色),让作者那么明显地感受到──(生答:春天到了、来了)。
12、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哦,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
(感受到春天就单单是个“绿”也各有各的美;这个“绿”有着层次美,远近各不相同;”绿”也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4、同学们理解的多准确呀!把你感受到的“绿”再读出来吧。分男女生赛读。
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7、小结:
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更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
我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过渡:
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引导从课题的船停靠在“瓜洲”“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3、你能到这个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明:
(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
简介钟山:
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他是在那儿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是他的第二个故乡。
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6、指名答:
引导从“一水间”“只隔几重山”“又”“何时找我还”这些词句理解。
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五、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呀!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块再来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吧。
2、有感情地读。
3、学到这,我们再来想想为什么人们对这首诗如此偏爱?
4、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生答: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立志于国家改革。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让“万千宠爱于一身”,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不要放过这么优秀的诗篇,赶快背下来吧。
第二课时
一、乐调情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他们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
二、读入情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首读一读,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读,正音:
(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3、自由选择其中一首齐读,再交换朗读一次。
4、看看诗题,你发现什么了?指名答。
5、那么,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6、这么多遍的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
三、品悟情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课件出示两首古诗。默读,划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哦,原来诗人来到了──(生答:洛阳城)
行色匆匆的他看见──(生自由回答)
而拂面而来的是阵阵──(生答:秋风)
这秋风是那么的(生答:凉爽、舒服、惬意)
让他禁不住地提笔──(生答:写家书)
提起笔来才发现要写的──(生答:要写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这真是──(生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6、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7、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8、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
9、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0、这一次又一次的开封、密封的过程中,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生答: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这真是说也──(生答:说不完)道也──(生答:道不尽)。
11、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理还乱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
12、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这都是──(生答:借景抒情)。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3、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4、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四、议深情
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
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
3、总结: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达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的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生答: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么感人的诗吧。
五、记生字
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正音:
注意读准“畔”声母是p,“帐”的翘舌音zh。
3、说说: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
4、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5、学生练写。
教师的情感和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设计和实现目标,由于教师本人的知识水平,经验特长的差别,所以在教案上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你知道教案怎样写才合适吗?感谢阅读88教案网的编辑为你整理的《棉花姑娘》教学设计及反思,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知道不同动物它们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准备
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的头饰、智慧花。
自制七星瓢虫图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交流导入
1、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很喜欢童话故事,你们最近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生:略)
2、同学们读的童话故事可真多,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精彩童话。
(板书:棉花姑娘)
二、自定目标,初读课文
1、在读课文之前,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制定读书目标。
2、教师出示目标:
⑴读准字音。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你有哪些收获?(可以是认识的字词等)
三、再次朗读,读中生思,读中感悟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学生诵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
(其他学生当好评价官,对其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教师作补充评价。)
3、课中活动:“我是小小朗诵家”。(对活动提出要求)
小组思考讨论:
⑴在读不同小节时,应用怎样的语气?
(教师指导学生说出:第一节:棉花姑娘急切盼望语气;读与燕子、啄木鸟、青蛙对话应用请求的语气;读与七星瓢虫对话时应用惊奇的语气。)
⑵学生再次练读。
⑶进行朗诵家活动的评选。
(师生共同做好评价,奖励朗诵家智慧花)
四、课内升华,分角色表演
1、师生共同参与,教师饰棉花姑娘,找三名学生分别饰:燕子、啄木鸟、青蛙。
(选好人员,分发头饰,上台表演)
2、其它学生饰七星瓢虫。
(学生拿出自制的七星瓢虫图片,当棉花姑娘求救时,学生们纷纷将七星瓢虫图片贴到教师戴的棉花姑娘的头饰上。)
3、“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高兴的向“七星瓢虫”道谢。此时的“七星瓢虫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助人为乐是件快乐的事,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五、巧设置疑,课外延伸
同学们燕子、青蛙、啄木鸟、七星瓢虫是人类的好朋友。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人类的好朋友(益鸟、益虫)?请用图片或文字记录好。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他们?答案就在大自然中,请同学们课后到大自然中寻找答案,下节课继续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几位人类的“好朋友”,这节课谁还能介绍一些人类的“朋友”让大家认识。
二、交流、汇报
1、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2、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保护我们身边的益虫、益鸟)
三、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勾画出所需认识生字。
2、小组合作分析生字,交流已认识字词。(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记。)
3、游戏活动,巩固认字。
⑴我是“识字大王”。(看谁认字最快、最多)
⑵词语接龙比赛,看哪组火车开得快?
⑶看谁说的多:
碧绿碧绿的叶子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棉花雪白雪白的()
四、写字指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说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评价。
3、教师范写,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方法。
4、学生以正确的姿势描红和临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读好请求的语气。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用挂图或课文插图的动画。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你们看过棉花吗?棉花有何用处?根据自己对棉花的了解,主动向同学介绍。
2、出示课题。认识生字“姑、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记一记。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自由识字。
2、组织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例:合一合:目──分──盼,换部件:班──斑。
3、同学间评价谁的方法好。
4、多种形式巩固识字、开火车读,你指我猜、摘苹果等。
5、组织朗读课文,交流自己初读课文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三、朗读感悟、学习课文
1、组织学生轻声读课文。
思考:棉花娘娘得病后,都请了哪些医生为她看病?谁治好了她的病?为什么?
学生认真读课文后回答。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七星瓢虫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而燕子、啄木鸟、青蛙却不能?
3、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惊奇”,“斑点”。
4、练习读好请求的语气。
总结:组织学生辨别谁是益鸟、益虫?谁是害虫?
第二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棉花姑娘》。(教师板书)
一、分角色朗读,提高能力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
2、展示成果。
进行朗读比赛。
第二、三、四自然段,重点读好请求的语气。
3、选出优胜小组。
二、指导写字
1、出示“只、星、雪、帮、请、就”,引导学生找到上下结构的字。
2、认真观察“只、雪、星、帮”4个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范写“雪、只”两个字,“雪”字提醒学生注意雨字头的书写变化,“只”字注意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4、学生描红、临写。
5、展示写字成果、师生共同评议,写得不够好的字可以再多写几个。
教学案例(二)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导言引入新课,猜谜。
引出谜面:花椒树,耷拉枝,青马下个白马驹,
2、学生试猜,说出为什么这么猜?
对积极动脑思考的学生给予表扬。
3、揭开谜底。(棉花)问:你们见过棉花吗?
(出示挂图及实物学生感知棉花什么样)
4、学生用语言描述棉花。
问:你知道棉花有什么用处吗?知道的说给同学们听。
5、课件演示:一望无际的田野里一朵朵雪白的棉花绽开笑脸……播放课件,教师描述,学生感受画面中的美丽景色。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认识“姑娘”这两个字。)
二、自主学习,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小组内互相交流。
3、指名读课文,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自学生字,汇报交流
1、小黑板出示生字:姑、娘、蚜、盼、治、啄、斑。
这些字你认识吗?自己试读一下。
2、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指名领读。
3、认读这些字应注意什么?互相提示“治、啄”是翘舌音。
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呢?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形声字:姑、娘、蚜。啄:小鸟用嘴吃东西。班──斑(换部件)
5、巩固识记汉字。
⑴同桌互考。
⑵开火车读。
⑶游戏摘苹果。
四、细致观察,写好每个字
1、分析要求会写的生字的特点,区分上下结构、左右结构:“雪、帮”上大、下小,“星、只”上小下大。
2、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写好汉字的每一笔。
3、师范写、强调“雪、只”的笔画的书写变化。
4、学生练习、临写。
5、展示学生作品,将写得好的习作,展示给大家,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书写的自信心,也使其他学生受到鼓舞。
五、倾听、品读
1、师配乐读文,边听边想听懂了什么?
2、自读课文,自己喜欢哪段读哪段,读后把你读懂了什么,说给同学听。
3、引导学生回答:棉花姑娘病了,是谁把姑娘的病治好的?燕子、青蛙,啄木鸟为什么不能治棉花姑娘的病?
(学生畅所欲言,在轻松的环境中读懂了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卡片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
姑娘、燕子、蚜虫、惊奇、斑点、碧绿、七星瓢虫、啄木鸟、青蛙。
2、用惊奇、碧绿”口头说话。
3、我会写。
棉花姑娘的叶子上生了很多蚜虫,她请燕子、啄木鸟、青蛙()她捉害虫,可是他们都无能为力。()()身上有七个斑点的()()瓢虫,治好了她的病。学生填空,再读两遍。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1、指名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读到哪最着急,读到哪最高兴?
2、学生以组为单位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每小组派代表汇报读,哪最着急,为什么?
第一自然段,哪个词表现了棉花姑娘最着急?
着急的心情怎么读?指名读师范读,学生齐读(多么盼望)。
4、第二三四自然段重点训练读好请求的语气。
第二自然段:棉花姑娘说:“请你帮助我捉害虫吧!”假如你是心急如焚的棉花姑娘,你会怎么说这句话?学生试读,师范读,反复练读。
5、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三、四自然段,学生自己体会练习。
6、你读到哪感到最高兴呢?为什么高兴?
7、棉花姑娘为什么“惊奇”?惊奇是什么表情?谁愿意在同学们面前表演一下?怎么读?
8、棉花姑娘被蚜虫危害时叶子什么样,现在她长出了什么叶子?“碧绿”一词还能形容什么?
(青草、荷叶、柳树……)
9、我们再用高兴的心情读一读后两段。
10、感情朗读全文。
三、写字训练
1、细致观察“请、就”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名说一说怎么写好看。
3、指导学生写字。
4、描写、临写。
5、展示好的作品,师生评议。
四、拓展知识
1、你是怎样向父母请教,收集有关益鸟益虫资料的?
2、全班交流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益虫、益鸟的知识。
五、回读全文
1、指导朗读。
2、分角色朗读。
3、指导学生分组自编自演课本剧。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通过学文,让学生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
4、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学文,让学生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媒体
1、生字卡片。
2、棉花姑娘黑板贴图(笑、哭、笑),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黑板贴图。黑板条若干。
3、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猜谜语导入:“说它是花不是花,冷天人人需要它。白白胖胖真可爱,一堆一堆白花花。”──棉花
这是谁呀?(生说谜底)
1、出示课件棉花姑娘的图(笑)及名字。
师:你们瞧,大声地喊出它的名字吧!
生齐:棉花姑娘。(指出轻声字“花”、“娘”)
板书:“棉花姑娘”。
师:它可想和你们交朋友啦,你们愿意和它交朋友吗?
生齐:愿意!
师:谁先来和它打个招呼?
生:棉花姑娘,你好!(指名三、四人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打招呼。)
师出示笑脸图(棉花笑脸):小朋友们,你们好!大家一起和它打个招呼吧!(生齐:棉花姑娘,你好!)
2、师:棉花姑娘能认识这么多小朋友,它特别开心。可是现在它却高兴不起来了。
课件:(师出示棉花姑娘哭脸贴图)
师:作为它的朋友,你有什么想对它说的吗?(指名生问候棉花姑娘)
3、棉花姑娘到底怎么了?咱们一起去课文里找答案吧!
出示板书:棉花姑娘。(指名读题)
生:齐读课题。(指出轻声字:花娘)
二、初读识字
1、请小朋友翻开语文书第137页,自由地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们,读完了就请坐正。
2、认读生字。
出示生字课件:“谁先到终点”姑娘蚜盼治啄斑
指名生认读,说说你怎么记住它的?请全班齐读。
3、生字都没难住你们,好,咱们继续。
出示生字课件:姑娘蚜虫盼望治病啄木鸟斑点
谁愿意做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指名生齐读)
4、生词回到了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老师想听听你们读课文了。别急着举手,给你们两分钟时间准备一下,你可以把课文再读一读,选择一个自然段好好练练,待会读给大家听。记住,老师的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5、指名生读。其他同学仔细听,待会老师有问题要考考你们!读后评议。
三、细读解意
1、你们读得真不错,棉花姑娘真想和伙伴们一起读。可是棉花姑娘打不起精神,你知道为什么吗?(指名生说)
2、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生病时急切盼望医生治病的心情。)指名读,评读,分男、女生读,全班读。
3、大自然里医生可多了,棉花姑娘遇到了哪些医生?
(指名生答。师贴图: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
它们都会捉害虫。
4、咱们赶紧去看看医生们怎么为棉花姑娘治病吧!
四、出示课件,自读提示
1、自由读第二~第五段。
2、自己选择一位医生说说它能不能为棉花姑娘治病?为什么?
3、四人小组里分角色读一读第二~第五自然段。
4、四人小组自读课文。
5、汇报交流。
⑴棉花姑娘遇到的医生能为棉花姑娘治病吗?为什么?
⑵(指名生说,适时贴黑板卡片。)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
⑶朗读相关自然段,评读。重点体会棉花姑娘见到青蛙时高兴地说话的语气。
6、叶子上的蚜虫被七星瓢虫吃光了,棉花姑娘会对它们说些什么?(指名生说。)
7、棉花姑娘的病总算治好了,它可高兴了,它多想和伙伴们一起分享这份好心情,我们一起去读一读第6自然段吧!
贴棉花姑娘的笑脸。
⑴自由读。
⑵指名读。(视时间而定,可以直接让全班读。)
⑶生齐读。
说话: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五、拓展:大自然医生表彰大会
1、棉花姑娘的病治好后,它可感谢七星瓢虫啦!它决定召集小伙伴们召开一次表彰大会,通过表达自己对医生们的感激之情。
出示课件:大自然医生表彰大会。
哪些医生?说说它们为什么请它来?
指名生说:蜻蜓、青蛙……
2、表彰大会。(播放音乐)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表彰大会现场,小朋友们就是被医生治过病的植物,请你们尽情地向医生们表达你们的感激之情吧!
出示课件:我是──
我要感谢──
因为──
六、课后作业
今天,咱们认识了许多大自然的医生,你们的课外知识比老师还丰富,我可真佩服你们。七星瓢虫为棉花治好了病,青蛙能为庄稼治病。小朋友们,大自然里还有哪些医生,请你想办法去找找它们的资料,看看它们的医术有多高明,在班上开一个“医术交流会”。
1、揭题导入。
板书课题,(有条件的可以用课件或实物引入)学习生字“姑、娘”;学生自己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如,棉花姑娘在干什么呀?这一课讲了棉花姑娘的什么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2、指导正确流利地读。
首先让学生简单说说课文的意思,接着教师范读或领读,然后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时纠正错误,直到读正确、读顺畅。
3、读中理解字词。
本课字词比较简单,“蚜虫、惊奇、斑点、七星瓢虫、碧绿”几个词语可以随课文重点理解。“蚜虫、七星瓢虫”可先向学生直接讲述简单的概念,然后再指导学生联系课文分清谁是益虫,谁是害虫。“惊奇”可用动作、表情来引导学生感悟。“斑点、碧绿”可以用实物并结合课文解释。如,“碧绿”一词的理解可以这样进行:
⑴学生读过最后一段后,提问:棉花姑娘长出了什么样的叶子?(板书:碧绿碧绿的)
⑵出示绿叶、枯叶等实物,指导学生观察比较。
⑶“碧绿”一词还能形容什么?(青草、荷叶、柳树等)
⑷相机完成课后“读读说说”练习。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本课以对话为主,对话中多用叹号,感情色彩较浓,要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的语气上。指导时,要以范读和领读为主,尽量不作纯技术性的指导。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6、指导学生分组自编自演课本剧。
【教学思路】
《棉花姑娘》是一篇童话故事。本课讲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棉花姑娘请燕子、啄木鸟、青蛙帮她捉害虫,他们都帮不了她。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来了,把这些害虫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快乐地成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通过学文,要让学生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这是一年级新教材下学期的一篇语文课文,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出现,根据这一特点,我觉得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创造性,显得新颖、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其次,根据课文的结构特征,我认为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第2—5自然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来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当然,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分角色朗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设计】
一、体验揭题,导入新课
1、小朋友,有一个村庄里种了一种可爱的植物,你们想更老师一起去欣赏一下吗?仔细观察,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
出示棉花(课件),认识棉花。
(对于生长在南方的小朋友来说,很少见过棉花,通过课件的出示,让学生从视觉上认识棉花,从而提高兴趣。)
2、在我们生活中,什么东西是用棉花做成的?
(棉衣、棉被、棉鞋、棉帽、棉纱发等)从刚才小朋友的回答可以知道棉花给我们带来温暖,我们是多么的感谢棉花姑娘啊!
3、板书课题 :棉花姑娘。(齐读)
认识生字“棉”,棉花是植物,所以用“木”。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棉花对人类的贡献,也为学生学习课文,培养感情打下铺垫。“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翁,轻声“姑、娘”是本课朗读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开头解决难点,对本文的朗读起了铺垫作用。)
二、课件出示童话故事,整体感知
引:有一天棉花姑娘病了,她得了什么病呢?她又是怎么办的呢?
1、看懂画,听录音,思考着两个问题。
2、学生简单交流。
(本文以童话的形式出现,让学生看动画课件,听录音,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片,边看边听边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读感悟,理解课文
1、体会感情,学习第1自然段。
⑴ 愿意读的小朋友起来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找出“可恶的”,体会棉花姑娘病情的严重以及棉花姑娘急切的心情。)
⑵ 出示课件学习生字:许、恶、盼望。(做动作)
⑶ 学生领悟感情朗读。
(抓住课文的情感因素,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可是学生朗读时,没有读出“蚜虫”的可恶以及棉花姑娘焦急的心情,由于怕时间不够,这一环节指导不够。)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2~5自然段。
⑴ 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读出恰当的语气。
自学任务单:
① 分角色朗读对话,感受棉花姑娘说话的语气?
② 小动物帮棉花姑娘治病了吗?为什么?(讨论)(完成表格)
③ 学习生字:啄、帮、稻、害。
(小组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把老师讲授的时间节省下来,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充分地感悟。班级分为五个小组,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第五小组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分配角色出现问题,时间也就不够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
⑵ 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① 比比哪个小组读得最好,相机指导读出请求的语气。
② 汇报小组学习收获。
(在这一环节中,出现一个生成性的问题,一个学生在交流中谈到: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不愿意帮助棉花姑娘治病。于是我便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朗读,重点指导了朗读语气,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不能帮棉花姑娘治病的真正原因。确立探究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很快突破其它动物不能帮棉花姑娘是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难点。)
3、紧扣上文,学习5~6自然段。
⑴ 棉花姑娘的病这么重,到底谁帮助她治好了病?(出示图片)哪段告诉我们的?自由读一读。
⑵ 课文是怎样介绍七星瓢虫的?假如你是七星瓢虫,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自己?
你还能向同学介绍七星瓢虫的其他知识吗吗?(七星瓢虫是蚜虫的天敌,每天吃100只左右的面呀,是棉蚜等农作物的装甲卫士)
学习生字:忽。
(这一环节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基础好的学生先说,再让学生不照搬前面同学的,自己换一种形式说话,最后同桌互相说说。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小资料,包括文字与图片。不但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和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让讲台成为学生的展示台,因此后一个问题的设计,就是这一用意了。)
4、演示课件后问:做完手术后的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怎样?(引读第七小节: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她咧开嘴笑了,吐出了──)瞧,她的叶子碧绿碧绿的,绿得就像──,棉花雪白雪白的,白得就像──。
棉花姑娘会怎样称赞七星瓢虫?
(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的必不可少的,让学生看着图画,展开想象,既让学生懂得了“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又能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理解课文的美。在特定情景里赞一赞,不但能让学生深入地体会课文思想内容,而且能发展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5、分角色感情朗读全文。(以小组为单位)
代表上台合作表演童话故事。
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小角色。
(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高潮,学生的表演,无论是动作、语言,还是表情惟妙惟肖,得到所有在场的人的一致好评理解课文后,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
6、拓展。
棉花姑娘还会找谁治病呢?他们又会怎么说呢?
根据课文内容,以小小组为单位,交流收集的资料。
(这一环节,学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活跃)
四、纳总结,拓展延伸
1、师:哇!七星瓢虫的本领真大,比燕子、啄木鸟、青蛙可强多了,小朋友,你们说是不是啊?
2、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它们,燕子、啄木鸟、青蛙不是不想帮棉花姑娘捉害虫,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小朋友,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益虫、益鸟呢,你们想知道吗?请你们搜集有关资料,放进小组的档案袋里,让大家一起共享,好吗?
(“以问题开始,又以问题结束”,通过质疑,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在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
【教学反思】
我们学校的读书活动已深入人心,重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的自我参与的过程中,了解自我,提高观察能力和主动探究的欲望。这次对一年级家长的展示课,就是我对学校读书活动与语文教学整合在家长面前的一个汇报。综观整节课,我觉得我在以下几方面比较好地落实了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
一、自主学习贯彻始终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二期课改的方向,自主学习是这一理念的主题,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让学生自始自终成为学习的主人,自觉主动地学习:
1、学生活动时间充分。
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一般应占每节课的三分之二,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节课,学生在听录音,看动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在朗读学文的环节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分角色朗读,再汇报评议。整节课,我充分地让学生自学、讨论、读书、评议、表演;动脑想,动口读、问、说,而且这些形式都落到实处,更主要的是有让学生参与的充分时间,讲求参与的效果。
2、学生的参与面广。
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应该体现在整个班集体,而不是几个学生,人人都自主,才是真正的自主。所以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面广,是体现自主学习的标志之一。在这节课中,我注意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如独立学习、同桌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等。特别是在学习课文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表演,由于在以往的课堂上有过多次的训练,每一个学生表演的积极性都很高。这个环节形式比较新颖,富有实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有事可做,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重视学习方法的迁移。
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才能更好地自学。《棉花姑娘》这一篇课文的二~五自然段结构相似,句式也一致。抓住这个特点,我花时间指导学生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然后小结学法──“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接着,我就让学生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同桌合作自学四、五自然段。自学以后再让学生进行汇报。这样设计,不但能节省课堂学习时间,而且还能让学生认识课文结构的特点,懂得自学的方法,达到我会学。事实证明,在后面拓展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4、学习积极性高。
这节课,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激励性的语言,形式多样的教学环节,以及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始终处于自觉、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有效地学习。《棉花姑娘》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一开始,我就为学生创设了“ 有一个村庄里种了一种可爱的植物,你们想更老师一起去欣赏一下吗?仔细观察,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这样的情境导入,在学习课文时,我就为学生创设了“棉花姑娘又是怎么办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等等的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学起来就更加起劲了。
二、体验教学贯穿课堂
重视学生的体验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这一教学是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朗读课题后,说说在生活中那些东西是用棉花做的;学习生字“许”,引导学生联系 17课中“言午许”,知道知识还要融会贯通;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根据生活经验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棉花姑娘会怎样称赞七星瓢虫?;小组表演时,根据自我体验,勇于创新;结课时,质疑:七星瓢虫的本领真大,比燕子、啄木鸟、青蛙可强多了,小朋友,你们说是不是啊?
2、体验教学的形式多样。
我的课堂体验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谈自己的亲身经验,有想像体验的,有表演体验的,也有学习经验的等。
3、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体验。
一年级学生生活阅历相对比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对话交流和表现,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体验感悟的时间和空间。
在这一节课上,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注重生活体验,是对某些特殊天赋发展的肯定,也是培养学生自信的一个前提条件。
作为一名教材编辑,上课的机会不多,因此,得到这次上公开课的机会,我既紧张又兴奋。短短40分钟下来,虽然不如真正的教师那样专业、娴熟,但也因此少了几分束缚。特别是把编者和教者两种身份结合起来,使我对语文课堂教学又有了几点新的思考。
首先,语文课堂应该是真实、朴实、扎实的。即使是上公开课,上课也不应该成为表演、成为作秀,它应该是朴素的、自然的,是对常态教学的提炼和升华。当然,对教学目标和重点的准确把握,对教学流程的精心设计,对教学手段的适当使用是大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师凭借自己真实的个人风格,把扎实有效的教学展示给大家,才能够对更多教师的教学具有示范意义。说到底,我们上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教师们希望看到的是达成学习目标的真实过程,从而受到启发,得到借鉴。
第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贯穿课堂始终。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该渗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经常提示他们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和读写习惯,如,读书不指读,写字防止倒差笔等;识字过程中,要温故知新,鼓励学生在说一个字时连着词语一起说,使更多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反复提示,不要第一次认写过后就搁置一旁。
第三,注意利用教材资源。从编者的角度出发,薄薄的一本教材,没有任何可浪费的空间,因此,任何一处插图、泡泡、练习的设计,都是有意为之,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到语文知识的。因此,教师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搜集资料,不如先对手中的课本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第四,注意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教师进行充分的预设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学生的提问或回答与预设一致,自然可以有非常精彩的生成。但学生那些预设之外的问题,也不能不加理睬,因为那是学生真实程度的体现,是学生真实想法的表露。既然我们是以学生学到知识为目的,就不能对他们存在的问题置若罔闻。拿《棉花姑娘》这一课来说,学习盼字时,教师提问学生还认识哪些目字旁的字,有学生回答树林,这个地方教师绝不能一笔带过,要把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让所有同学都知道此目非彼木;还有同学说到晓字,教师也要及时让学生比较一下日字旁和目字旁这两个形近偏旁,以免混淆。又如,在教师提问学生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时,有学生回答心脏病,这时教师与其躲闪,不如就势告诉学生:蚜虫之于棉花,正如心脏病之于人类。把这些课堂生成的资源利用好,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几点,是我上完这节课后最大的感受。真实的课堂,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无论对于教师的成长,还是学生的成长,都将会是大有裨益的。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立足于学生发展,采用师与生评、生与生评的评价方式和多种激励性评价行为(手势、神情、语言),激励学生主动、自主、创造性地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地表演。
3、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态度。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
教学准备
1、燕子图、啄木鸟图、青蛙图、七星瓢虫图及棉花、燕子的头饰。
2、学生收集有关动物捕捉害虫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30课,右手举起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课题“棉花姑娘”,边写边提醒学生注意“棉花”和“姑娘”都是轻声词)齐读课题,然后抽生读,师评价。
2、棉花姑娘这篇课文到底讲的是什么呢?我们来认真地听一听,仔细地看一看。(演播课文内容,教师巡视,注意认真看的孩子,并给予鼓励。)
3、小朋友听得很认真,你知道了些什么呢?生回答,师完成部分板书。(学生说,教师倾听,紧扣“认真”二字评价矫正,对表达清楚、完整的学生大加鼓励)
4、还有你不知道的吗?你的脑袋里有什么小问号?(学生置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5、怎样才能弄懂这些问题呢?(生自由说)
二、初读识字
1、请小朋友自由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学生自读)
2、教学生字。
⑴(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带拼音)小朋友读得很认真!看看生字会读了吗?自己读一读。(学生自读)
⑵来吧,把生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⑶抽读。(关注中差生)
⑷你怎么记住这些字?
三、读中感悟
1、小朋友记字的办法可真多!生字会读了,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好,现在我们请六个小朋友,一人读一段课文好吗?注意读的时候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掉字,把课文读流利。听的小朋友要仔细听。
2、评评读得怎么样?(紧扣“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掉字,把课文读流利”进行评价)
3、(课件出示棉花生病图)棉花姑娘生病了,心情怎样?(学生说)哪个词语说了棉花姑娘很着急?
4、指名读第一段,评价。再齐读,引导学生体会“盼望”一词所表达的情感。
5、棉花姑娘盼望着有医生给她治病,她请了几个医生呢?(生答)可是它们都没有帮她,这是为什么呢?自己读读第二段,答案就在书中。(学生自读)
6、(课件出示课文第二段内容)指名分角色读(戴头饰),一生读棉花姑娘,一生读燕子,师读旁白。读完师生评。
7、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第二段。
8、接着,啄木鸟、青蛙也来了。读读3、4段吧!全班齐读,可以加上动作。师评。
9、是不是燕子、啄木鸟、青蛙都不想帮忙呀?(板书:只会)
10、忽然,七星瓢虫来了,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这时,棉花姑娘是怎样的心情?(惊奇)棉花姑娘为什么感到惊奇呢?(没见过这种小虫,很快就吃光)。惊奇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你就是棉花姑娘,请你把棉花姑娘的话读一读。
11、小虫是怎样回答的呢?齐读小虫回答的话。
12、真是太奇妙了!几只小小的七星瓢虫就把燕子、啄木鸟、青蛙治不了的病给治好了!从此,棉花姑娘变得怎么样了?(出示课件:棉花姑娘病好了图)怎样才能读出棉花姑娘的美呢?
13、李老师仿佛真的看到棉花姑娘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
14、还有哪些事物是碧绿碧绿和雪白雪白的呢?(出示课件)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15、小朋友,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只会捉?啄木鸟只会捉?青蛙只会说?(指板书说)真是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本领啊!
四、指导写字
1、小朋友,这篇课文要求我们要会写六个字。(课件)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咱们只写一个,想写哪个,你们来决定。
2、学生选一个字,师范写,学生跟随老师书空。
3、学生写,展示,师生评价。
4、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认真,下课。
板书设计
棉花姑娘
燕子只空中
啄木鸟会树干
青蛙捉田里
七星瓢虫蚜虫
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3、推进综合性学习,努力实现学科间的沟通,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7个生字,会写“只、星”两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
2、过程和方法:
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等一些科学知识。在资料的收集和展示交流中知道更多的益虫以及一些科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让学生通过认识“七星瓢虫”和“蚜虫”,了解益虫和害虫的概念,并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等。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
1、出示棉花实物,这是什么?
2、棉花有什么用?
3、揭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听范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3、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5、巩固识字。
三、再读课文
1、齐读。
3、及时评价。
四、朗读感悟
1、第一自然段:
⑴看图,你从图上了解到什么?
⑵朗读质疑。
⑶朗读指导。
2、第五自然段:
⑴自由朗读。
⑵出示事物或图片,认识七星瓢虫。
⑶指导朗读。
3、第六自然段:
⑴师配乐范读。生想象:你们看到了什么?
⑵指导朗读。
五、写字
(只、星)
以上就是《《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2500字合集》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掌声教学设计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27544.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