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课件]大班数学教学设计600字

常言道,优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一位幼儿园教师,我们希望能让小朋友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老师会在授课前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关于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课件]大班数学教学设计600字》,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活动目标

1、通过钓鱼、分鱼的活动,练习将三个数按组成关系排四道题,发展心算能力。

2、培养积极思维及创造能力。M.Jab88.coM

活动准备

教具:鱼若干(鱼上面数字1~8)、猫头饰若干。

学具:每组若干只盆子及鱼(也有数字)。

活动过程

一、钓鱼出示池塘,你们看有什么?(鱼)今天老师做猫妈妈,你们做小猫,一起来玩游戏好吗?(好)今天猫妈妈要带小猫去钓鱼,这些鱼上都有1个数字宝宝,请小猫钓三条鱼,要求三条鱼上的三个数能排出四个算式。

1、老师先钓数字为1和8的两条鱼,请幼儿再钓一条(数字为7),可排出四个算式。

引导幼儿说出四道算式:1+7=8,7+1=8,8-1=7,8-7=1

2、刚才那么多小猫只吃这么点鱼,太少了,我们再来钓两条,多吃一点。

老师再钓数字为6和2的两条鱼,请他们补钓一条鱼(数字为8),三个数也能排四个算式。

引导幼儿说出四道算式:2+6=8,6+2=8,8-2=6,8-6=2

3、请幼儿独自钓三条鱼(鱼的数字分别为3.5.8或4.4.8),分别请幼儿进行三个数排四个算式的口算练习。

二、分鱼每组桌上有若干只盆子,若干条鱼

1、要求各组的幼儿协作分鱼,每只盆里放三条鱼,这三条鱼上的数能排四个算式

2、幼儿动手分鱼鼓励幼儿很好地配合,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如在分鱼过程中,有一只盆里的鱼不成功,就应想办法将不同盆里的鱼进行调换,使五只盆里的三个数都能排四道题。

三、奖鱼(活动延伸)

今天小猫真能干,钓了许多小鱼,猫妈妈也钓了许多大鱼,这些鱼要奖励给猫宝宝,猫妈妈有要求,要求把鱼后面的题目做对,才奖给你。(到区域角去练习)

扩展阅读

[课件分享]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1000字


88教案网栏目推荐你阅读“大班数学教案”等专题内容。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离不开教案。教案有助于新手教师对于教材和知识点的把握更有力度,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经过整理,88教案网的编辑为你呈上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够进行空间位置的辩识和对应。

2、引导幼儿理解生活中的特殊序数。

活动准备:

1、情境挂图

2、磁性教具:小动物的磁卡,1-3的数字磁贴,红、黄、蓝颜色磁贴。

3、教师自己绘制的四栋单门楼房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情境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1、引导幼儿进入情境。

又到了数学王国的时间了,今天国王特别高兴,他要带小朋友们到小动物居住的小区去看一看。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并回答问题。

1)出示1号楼。提问:这栋楼是什么颜色的?

师:这栋楼有几层?我们一起数一数。(提醒幼儿楼层是从下往上数的)

师:种花的老爷爷住在这栋楼的第几层?睡觉的小宝宝住在第几层?这栋楼的第三层住着谁?

2)同上方法引导幼儿观察2、3、4、5号楼,提醒幼儿注意每栋楼都有号牌。

3)教师小结:这个小区有5栋楼,它们分别是1号楼、2号楼、3号楼、4号楼、5号楼。号牌上的数字不表示数量的多少,而是表示每栋楼排列的顺序。

二、师生互动:

1、教师在磁板上展示一栋单门楼房。

(请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小动物摆放在不同的楼层里。)

2、教师把相同的小动物和数字卡摆在楼房的旁边。

3、请不同的幼儿把对应的数字卡放在每只小动物的旁边。请其他幼儿共同数一数楼层数字摆放的对错。

4、教师再展示红、黄、蓝三栋单门楼房。

1)请小朋友按老师的要求把小动物摆放到不同的楼层里。(如:请让胖胖猪住到红楼的第二层)

2)再请不同的幼儿给小动物居住的屋顶贴上颜色标记和相对应的数字卡,或者按老师给的标记找出小动物。

三、结束部分:

指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

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篇2】

大班数学计算活动教案《找邻居》

活动目标:

1.能发现比一个数多一少一的数初步理解相邻数的含义

2.知道5以内1除外的任何一个数与前后两数之间的关系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1-5的数字卡片,点卡。

2、新房图一字排开五间连在一起,

3、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数字宝宝。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又到了数学王国的时间。我从王国里请来了几位小客人。你们想看看是谁吗、

2、认识数字宝宝,并拍手欢迎。

二、住新房从小到大排列。

1、数字住新房。

教师:这些可爱的数字宝宝看到别人都住上了新房,他们也想住新房。于是,老师昨晚连夜设计了一张新房图。

(1)你们看房子漂亮了吗。那一共有几间房你们怎么知道的,从那边数的.

(2)要从左往右数,那么第一间给哪个数字宝宝呢?

(3)幼儿操作教师表扬。

2、点卡住新房,

(1)我也要住新房,我也要住新房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她吗?

(2)为什么要这样放呢?

(3)教师小结

三、找邻居

1、给小2找邻居。

教师;数字宝宝和点卡妹妹住在新房里可开心了,可过了一段时间。数字宝宝2觉得太无聊了,于是他带着点卡妹妹去找离它最近的邻居玩玩,谁离2最近。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2的邻居

(2)观察1和3与2的关系。

(3)教师小结;1比2小,就是它的小邻居。3比2大,是2的大邻居。在数学王国里它们叫相邻数。

2、数字四找邻居。

(1)教师;小4也要找邻居那我们来看看他的邻居是谁、教师事先把4的左右两边遮起来,让幼儿猜。

(2)幼儿说结果教师肯定。

3、找中间数

(1)出示2和4找它们的中间数,

(2)教师引导幼儿

(3)教师小结:三个数之间,中间的一个数比前面的数多一,比后面的数少一。

四、幼儿操作

1、给小动物找门牌号。(相邻数)

2、画苹果。(找中间数)

3、幼儿集体操作,

教师;刚才国王送来了进入城堡的入场卷,但是,你们必须把上面得题目了,才有效哟。

五、活动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得到了入场卷,下次我们可以随时去王国玩。今天,我没得数字宝宝也累了,它们想回家了。它们说今天有许多数字宝宝没来,下次还要带更多的数字来。再玩找邻居的游戏,你们欢迎吗?跟数字宝宝再见!

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篇3】

活动名称:数字邻居

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感知6以内数字的相邻数,初步了解前后数字多1或少1的关系。2: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1:16数字卡片各一张。2:动物胸饰人手一份,积木房6间.

活动过程:

一:坐火车.感知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1、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票子上的号子坐不同的车厢.

2、数数自己的车厢里有几个人?前面车厢有几个乘客?哪个车厢乘客多?后面车厢有几个人?哪个车厢人少?3、教师小结

二:按指令下车。进一步感知相邻数。

三:找房间,进一步感知相邻数的关系

1、老虎的房间号码是4的小邻居

2.小鸟是6的小邻居

3.鸭子是2的小邻居

4.熊猫是1的大邻居

5.蝴蝶是5的小邻居

6、小猫是5的大邻居。

四、游戏:数字找邻居

1:老师出示数字,分别找大邻居或小邻居。

2:幼儿根据自己的数字去找大邻居或小邻居。

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我们应"引导幼儿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感受科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对科学的兴趣"。 在本节活动中,我通过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了解"邻居",通过邻居引出相邻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用数学的思维理解10以内数的相邻数,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并鼓励幼儿参与活动,用游戏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探索结果,通过活动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相邻数,知道找10以内数的相邻数的方法。

2.通过游戏活动能够找出10以内数的相邻数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1-10的数字卡片、PPT课件。

2.学具准备:装有1-10的数字卡片的纸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美丽的森林王国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城里里有一座漂亮的城堡,住着三个动物好朋友,你们猜一猜,它们会是谁呢?

2.(播放PPT)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到底是谁呢?

3.小朋友都知道它们是谁(小狗、小兔子和小猴子)也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找出你们自己的邻居是谁?

二、认识相邻数。

1.通过找小动物、小朋友的邻居,潜移默化尝试找"数字宝宝"的邻居。(出示PPT数字宝宝)2.举例:找3、7的"邻居"。

通过举例让幼儿知道一个数的相邻数就是比它小1和大1的数。

3、唱《找朋友》儿歌,让幼儿找相邻数。

三、做游戏找"邻居"

1.游戏一:摸彩票找"邻居"其中一名幼儿在一个装有2-9的数字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卡片,并大声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用不同方式继续找相邻数。

2.游戏二:填表格找"邻居"发给每位幼儿一张表册,请写出中间数字的"邻居"。

四、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帮数字宝宝找到了邻居,知道了什么是相邻数(就是比它大1和比它小1的数就是它的相邻数)。数字宝宝们非常开心,小朋友们开心吗?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回家后考考自己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知道相邻数吗?小朋友们再见!

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篇5】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字宝宝找邻居

1、让幼儿知道每一个数字都有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数学。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1、1-10的数字卡片。

2、动物房子图片,小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兔子、猴子、狐狸)

3、空纸箱。

1、教师谈话导入:

(1)在风景优美的树林里,一条小河缓缓地流着,小树林旁边有一栋漂亮的楼房,里面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来看一看里面都住着谁,好不好?

教师出示有小动物楼房的图片,分别是:小狗(一楼)、小猫(二楼)、兔子(三楼)、猴子(四楼)、狐狸(五楼),谁能说出这些小动物的邻居是谁?

(2)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看看你们的左右邻居是谁?幼儿互动,教师观察。

(3)师:我们小朋友都有邻居,数字宝宝它也想找邻居,你们想不想去帮帮他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邻居吧!

(4)教师出示1-----10数字卡片,让幼儿知道任意数都有相邻的关系(多1和少1)

(5)老师拿出10以内任意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为三个数字排队,引导幼儿按顺序排。

2、游戏开始

游戏一:找朋友

幼儿身上带好1--10的数字卡片按顺序排好队后,老师带着幼儿说儿歌:

宝宝宝宝转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对方,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游戏二:摸彩票

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奖励一个笑脸娃娃)大家一起玩。

游戏三:找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1到10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任意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把它的相邻数找出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小球,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幼儿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观察幼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来源:教案网)

[2023课件] 大班数学教学设计(一篇)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每一位任课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小朋友们能在幼儿园学到知识,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教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有了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幼儿园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3课件] 大班数学教学设计(一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活动目标

1、复习6—10各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并将重复的记录去掉。

2、会看一组分和记录读出两组分合记录。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主动地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6-10的组成

2、物质准备:记录纸和笔、操作用书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各数的组成

1、师:我们已经学会那些数字的组成?它们各有几种分法?是哪集种呢?

2、请2-3名幼儿自主选择一个总数,介绍它的分合方法,教师进行记录,师幼共同检查。引导幼儿说说这些分合记录是有序还是无序的?按什么顺序记录的?

二、找相同

1、师:看看谁的眼睛象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发现9的分法中有相同的吗?

引导幼儿找出相同的分法,如9和 9

∧ ∧

4 5 5 4

2、师:9有8种分法,其中许多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些相同的分法去掉一个

3、引导幼儿去掉相同的方法,然后观察发现记录结果少了,更方便看了。

4、引导幼儿看一种记录读出两种分合方法,使幼儿感受到,虽然记录少了,但分法没少,可以看一种记录就想到两种分法。

5、再出示一组幼儿的组成记录单,请幼儿比赛找到相同的,并去掉相同的。

三、幼儿操作活动

1、找相同

观察数字组成记录单,圈出相同的分合式,读一读其他分合式的两种分法。

2、组成填空

请幼儿先读一读总数,在看一边的部分数是几,想一想缺少的部分是几,在方格上填上该数字。

四、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找相同”记录单,请大家看一组记录说出两种分法。

[教案参考] 大班大象和蚊子教案600字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优质课堂,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为了加强学习效率,我们一般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幼儿园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参考] 大班大象和蚊子教案600字,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受3/4拍和6/8拍节奏的不同特点,创编水牛走、小蚊子叮咬等动作。

2、通过故事内容以及体态律动,助幼儿感受乐曲ABABA曲式的变化特点,以及音乐力度和强度的变化。

3、体验乐曲带来的恢的气氛。

活动准备:

音乐:《铁匠的徒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在森林的一个池塘里住着一只动物,它是谁?看图片。

二、配乐讲述段落一

1、描述水牛的体质特征,并画出图谱,同时,让幼儿创编水牛的动作。(感受3/4拍节奏特点)

水牛长着一对弯弯角,弯弯角,弯弯角,弯弯角,还有一张嘴巴,嘴巴,嘴巴,还有一个屁股,屁股,屁股,屁股,走路怎么走?慢慢走,慢慢走,慢慢走,慢慢走。

2、请幼儿复述并表演。

谁来说说水牛的样子?

3、配乐练习

你们想再表演一次水牛吗?

配乐讲述段落二

1、根据音乐情节,创编蚊子动作。(飞叮,感受6/8拍乐曲节奏的特点)

水牛正在水里舒服的时候来了一个它讨厌的家伙,猜猜是谁呀?(小蚊子)小蚊子左边飞飞,右边飞飞,上边飞飞,下边飞飞,它看见水牛怎么想?

2、请幼儿复述并表演

小蚊子怎么飞?

3、配乐练习

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小蚊子。

三、重复第一、第二段,巩固表演。(感受乐曲中两种不同的节奏变化)

水牛又来了,它有……

四、配乐讲述段落三

1、用故事情节助幼儿感受音乐段落三的节奏特点。

2、幼儿表演

六猜一猜小蚊子怎么了?

讲述表演小蚊子

七、结局

表现水牛和小蚊子成为好朋友的快乐情景。

与幼儿一起提林曲结构:第一、第三、第五段是相同的,第二、第四段

是相同的(让幼儿感受乐曲ABABA的结构特点)。

八、幼儿自选角色打扮表演。

[课件参考] 大班数学6的加减教学设计反思1篇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因此,老师会在授课前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所以你在写幼儿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件参考] 大班数学6的加减教学设计反思1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2.复习6的组成,练习用数的组成、分解知识进行6的加减运算。

3.培养幼儿从小敢于尝试、敢于探索的精神。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投影机、投影片、算式卡片。

幼儿学具、娃娃电脑学习机、磁性学具。

活动过程

一、准备练习

复习6的组成。

1.游戏“拼6”。

(1)按键发音:(采用娃娃电脑学习机)

老师按键发音与幼儿按键发音次数合起来是6次。

(2)拍手对数:

老师拍手和幼儿拍手数合起来是6下。

2.填数活动。

(1)将6的组成填上合适的数。

(2)引导幼儿归纳6的组成。

二、尝试练习

1.出尝试问题。

启发幼儿根据组成6 可分成4和2 ,在磁性板上摆图、列出算式。

师:今天,我们根据6可分成4和2 这组分合,用盒子里的小图片在磁性板上摆图,然后根据所摆的图,列出算式来,能列出几个算式,越多越好。

2.幼儿操作练习,老师巡回了解幼儿的列式情况。最多列出以下4道算式:

2+4=6 6-2=4

4+2=6 6-4=2

全班约20%的幼儿能列出四道算式,70%的幼儿列出2~3道算式,10%的幼儿列出一道加法。

3.相互交流、讨论。

你是怎么摆的?又是怎样列出算式的?

三、教师讲解

加法以“小兔拔萝卜”应用题出现。(出现投影)

列出算式:4+2=6 2+4=6

比较:4+2=6和2+4=6有什么异同。

教师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加号前面和后面两数可以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减法以“小兔送萝卜”应用题出现。(出现投影)

列出算式:6—2=4 6—4=2

教师小结:我们知道6可以分成4和2,6减4等于2,6减2就等于4。

读算式两遍。

四、巩固练习(第二次尝试活动)

“娃娃游戏”(采用电脑学习机)

游戏规则:由两名幼儿合作进行,一名幼儿出题。另一名幼儿在学习机上插得数,题目都做完了,另换一张算式卡,两人交换角色再玩。(幼儿两人合作,你考我,我考你,兴趣浓厚,有的幼儿答错,同伴帮助纠正,尝试成功率较高)

五、游戏活动

1.看算式报得数:4+2=6;6—2=4等。

2.游戏“送苹果”。

小朋友每人有一只“苹果”,反面有算式,算出得数是几就送给几号运动员。

课后反思

本课通过熟悉的情景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游戏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感知了加减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和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减法来解决。

从中掌握了: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会根据直观图计算6的加法,减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得生动活泼,形体松,头脑紧的情况和游戏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设计上,本着突出教科书编写的原则:生活性,趣味性,过程性,科学性,开放性,着中注意了以下几点问题:把握课程目标: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教学和师生交流的过程:有开发的意识和责任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个性化的鼓励性语言:尽量创造性的组织教学。

[热搜课件] 大恐龙大班教学设计1000字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一位幼儿园教师,我们希望能让小朋友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优秀的教案能帮老师们更好的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教案有助于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怎么才能让幼儿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热搜课件] 大恐龙大班教学设计1000字”,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知道对人有用处才能受到大家的喜欢。

2.引导幼儿了解恐龙的形体特征,并从恐龙来到城市的遭遇中感受恐龙这个形象的性格特点。

3.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重点难点:

1、了解恐龙形体特征及性格特点;

2、鼓励孩子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恐龙的图片及有关知识、显示故事过程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认识恐龙)

1、谈话引入。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还有一种比大象、鲸鱼大得多的动物朋友,你知道是谁吗?

(观看恐龙的图片)它是什么动物?你见过吗?在哪儿见过?

说说你对这位恐龙朋友了解多少?

2、老师适时补充。

二、基本环节。(听故事、谈感受)

1、展示课件图片,引导幼儿看图,启发想象和说话。

(1)大恐龙来到城里,心情怎样?(高兴、急切)

(2)大恐龙走在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想象并演一演大恐龙走路的样子及它的“大”造成的麻烦。

(3)大恐龙走在铁路上:重点引导体会大恐龙的“重”造成的麻烦。

(4)大恐龙走在胡同里:重点引导体会大恐龙脖子“长”造成的危害。同时,体会恐龙的心情。

(5)许多小朋友在马路上干什么?大恐龙在做什么?“十字路口”是什么样的地方?

(6)马路被恐龙堵住了,怎么办呢?重点引导孩子了解“立交桥”的作用。大恐龙变成立交桥后,人们喜欢它吗?

(7)恐龙它愿意给城里的人们带来麻烦吗?如果你是大恐龙,你来到城里,你会怎么做?

2.配合课件,老师有感情地讲故事,提醒幼儿认真倾听。

三、结束部分(启发想象,寓教于故事)

1.老师和孩子一起复述有感情故事。表演故事。

2.你喜欢什么样的大恐龙?想学习它吗?你会为大家做些什么好事呢?(充分说说。知道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才会得到大家的喜欢。)

四、活动延伸。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想象大恐龙变成立交桥还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猜猜恐龙最后怎么样了?你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活动反思:

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形象,为了帮助幼儿正确理解这些形象,有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启发幼儿假想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验角色。

我在大阪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了解恐龙的心里活动,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恐龙它愿意给城里的人们带来麻烦吗?如果你是大恐龙,你来到城里,你会怎么做?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对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维的想象。这种问题没有正确的答案,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的想象,多角度的回答问题。另外,我在提问时还注意了提问的角度和幼儿的经验有关,提问的难度要适合幼儿的现有的知识水平。

[热搜课件] 大班数学比比谁最快教学设计 月度范文精选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自己讲的课学生们爱听,能学习的更好,大部分老师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好都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搜课件] 大班数学比比谁最快教学设计 月度范文精选,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读1-10的数字,学习用序数词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从不同方向辨别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画出楼房图,10种动物卡,1-10的数字卡、笔等。

活动过程:

1、动物排队。

——小动物们排好队伍准备去参加比赛,看看他们是怎样排队的'。

——将10种动物排成一行,指导幼儿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说出他们的位置(如排在第几的动物是谁,某某小动物排在第几位),然后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教师任意说出某种动物的名字,幼儿说出该动物在序列中的位置。

——变换排列方向(从右到左),重新摆放数字卡片。想一想,小兔刚才排在第几位?现在排在第几位?为什么不一样呢?(排队的方向变了,位置也变了)。

2、比比谁最快。

——翻开幼儿操作材料,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小动物先比赛跑步,看清楚谁在前面,谁在后面,把他们的名次用数字或是圆点记在奖杯上。

3、爬楼比赛。

——第二个比赛项目是爬楼,看谁爬得最高。

——将10种动物放入楼房图中,并贴上数字卡。幼儿说出每种动物的比赛名次(谁得了第几名)。

最新大班数学排序教案模板(1270字)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幼儿园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幼儿园教案课件,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你们知道适合幼儿园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大班数学排序教案模板(1270字)”,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大班数学排序教案【篇一】

设计思路:

中班小朋友特别喜欢帮雪花片积木排队、串珠、穿项链等结合中班科学领域的活动目标,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想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对有规律的排序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排序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整节课教学设计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用彩旗装饰活动室、“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动作和声音”、“拼一拼,摆一摆”等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保护幼儿的意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生活中常见事物上花纹排列的规律,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与方式表现排序。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规律排列的美。

活动重点:

发现排列规律。

活动难点:

用不同的材料表现排序。

活动准备:

PPT,各种幼儿常见的彩色插塑、进餐用的小碗,勺子等;绳子,红黄蓝三色彩旗。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漂亮的图片,请小朋友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播放太阳的图片:你们看这是谁呀?(太阳公公)今天的天气很好,太阳公公也出来了,太阳公公的光芒是怎么排列的?有什么规律?(一根长,一根短有规律的排列)

播放栅栏图片:这是什么?(栅栏)栅栏的排列有没有规律?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一根红色,一根白色)

这两幅图片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它们都是按2个一组,1个1个间隔排列的。

播放项链的图片:请你们看看这条项链上的珠子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一颗大珠子,两颗小珠子的规律排列的)

播放小花的图片:小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这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它们都是按3个一组,1个2个间隔排列的。

二、幼儿用生活中的活材料开展排序。

教师出示孩子们平时玩的积塑和进餐用的餐具,让幼儿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排序。

这些都是我们经常玩的玩具或餐具,今天我们要用它们来进行排序,看谁排的种类多还有规律。

老师提出要求:

第一次:无论选什么材料,都必须按2个一组1个1个(ABAB式)间隔排列的规律。

第二次:无论选什么材料,都必须3个一组,1个2(ABB式)个间隔排列的规律。

第三次:增加难度,只用一种材料,进行有规律的排序。这次我们只用一种材料来进行排序,看看你们怎样来排序。

老师检查孩子们排的是否对,并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排列的。

三、利用身体开展排序,能不能不用材料,用自己的身体来进行排序呢?现在我们什么材料也不用,就用我们的身体,来进行排序,你们准备怎样排呢?

幼儿尝试,现场互动。(有的幼儿是用动作:站立、蹲下、站立、蹲下;前边拍手,后边拍手;举手、放下;还有幼儿是用拍手的声音大小来排序、、、、、、)

四、快要到元旦节了,我们准备把我们的教室打扮漂亮点,今天老师制作了三条彩链,请小朋友们看看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然后我们接着排下去,元旦节时把这些彩链挂在我们的教室里。

五,幼儿有序排列队伍,出活动室到户外找一找幼儿园里哪些是有序排列的,活动结束。

大班数学排序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通过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让幼儿尝试按规律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装饰后的裙子一条、字卡(图形、物体、大小、颜色)、固体胶、粘贴小图片若干、各种玩具若干、串珠珠若干、排序图样4种

活动过程:

一、出示裙子,让幼儿观察,找到裙子上的秘密。

——红红小朋友的生日马上到了, 赵 老师为她做了一条漂亮的裙子,这条裙子上面藏着很多秘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幼儿说说自己找到的秘密。引导幼儿找到裙子中的四处秘密。(幼儿每说出一个地方,师将准备好的图案依次出示)

——:原来领子和袖口、腰带、裙摆都有秘密的,领子是按照物体的不同排队的,(出示字卡:物体);袖口是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排队的(图形);腰带是按大小的变化规律排队的(大小);下摆上的图案则是按颜色的变化规律排队的(颜色),这样的排队就叫做按规律排序!

二、展示已排好序的图样,让幼儿观察,分析出各种图样属于以哪种变化为规律排序的。

——我们来看看这些图样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序的呢?

三、幼儿尝试按规律排序。

——老师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让我们一起来把它们有规律的排一排吧。

——请小朋友来说说你是按什么规律排的?

教师:原来同一种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规律排出很多不同的排法。

四、有规律排序除了排出来,我们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来表示呢。

——我们用小猫小狗的叫声来有规律地表示出来。(分成两组喵汪汪,喵汪汪、喵汪汪)

——我们用动作来试试看(如:小鸡小狗小猫的动作,重复三次)

五、幼儿分组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装饰衣服、铺地砖、串彩链、围围墙),进行按规律排序。

——红红准备在她生日那天开个“生日PATY”,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让我们去帮忙,你们愿意吗?四个小朋友一组,在工作之前,每一组要商量好用什么规律来进行排序。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帮助。

——展示作品,师幼一起评析。

六、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请小朋友找找看,教室里有没有有规律排序的东西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会运用到有规律的排序呢?(观看电脑)

请小朋友回家找找,家里有那些地方也是有规律排序的呢?请你把它画来来,明天带到幼儿园来一起交流,好吗?

大班数学排序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2、培养观察力和思维推理能力。

3、轻松愉悦地参与操作活动,充分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重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难点:能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教具:图片蝴蝶、小狗各一张、苹果、草莓图片若干;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三个);磁带(欢快音乐);照片若干;火车胸饰一个。

学具:幼儿每人一份操作卡材料;

分组操作材料:A、卡片手套、泥娃娃若干;B、小圆卡片、雪花片(红、黄、蓝、三种颜色);C、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若干);D、小花片(大小不同若干)。

活动过程:

一、做游戏 ,感知规律。

师幼听音乐,做拍手、转手腕动作,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请你听音乐跟随陈老师来做拍手动作好吗?提醒幼儿记住自己做过的动作。

提问:刚才咱们做了什么动作?拍了几次手?手腕转动了几次?我们做的动作有什么规律?

小结:我们刚才做的动作规律是:拍两次手,转两次手腕,拍两次手,转两次手腕,如果记住了规律,就容易记住动作。再次放音乐,让幼儿根据规律记动手,体验规律对记忆的帮助。

二、情景导入 ,发现规律、表现规律。

1、出示苹果、草莓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规律。

师:我们用苹果和草莓把刚才的动作记录下来,两次拍手我们用2个苹果来记录,两次转腕用2个草莓来记录。

提问:

你发现了苹果和草莓排在一起有什么规律?(2个苹果2个草莓)

接下来排什么?(还是2个苹果2个草莓);

第一组排列和第二组排列一样吗?

小结:不同物体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规律来排,设计出第一组规律后,第二组与第一组完全一样,第三组与第二组完全一样,依次这样排下去就叫按规律排序。

2、出示小狗图片和图形卡片,引导幼儿掌握规律。

师:有一只小狗要回家,陈老师用几何图形为小狗铺了一条回家的路,我们来看有什么规律?(角圆方;角圆方)老师用笔将第一组划出,请幼儿来划出第二组和第三组,请幼儿读出规律。

3、出示蝴蝶卡片,引导幼儿补充规律。

师:有一只蝴蝶飞到花丛里,小花排序有什么规律?(红红、黄黄、蓝蓝)

请幼儿将第二组空缺的小花补充完整。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三种排序方法:第一种按不同的物体排序,第二种按不同的图形排序,第三种按不同的颜色排序。想一想还能按什么来排序?

4、游戏“开火车”。

师:“走我们一起来坐火车吧,按一个女孩一个男孩的规律上车”,老师戴上火车胸饰扮演司机,幼儿按规律有秩序上车,将火车开一圈。

5、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其实按规律排序还能美化、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

想一想,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按规律排序的物品?(婚礼上气球装饰等)。

6、出示各种生活中规律装扮生活的图片。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组图片,请小朋友观赏。

7、分组操作练习,鼓励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创造一定的规律排序。

教师介绍不同的操作材料,明确操作要求。

分四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A、按实物排序:手套、 泥娃娃卡片若干;

B、按颜色排序:小圆卡片、雪花片(红、黄、蓝、三种颜色);

C、按形状排序:几何图形若干(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D、按大小排序:小花片(大小不同若干)。

5、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将个别作品展示出来,先提问排序规律再评价、展览。

三、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回家中与爸爸、妈妈一起找家中和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

2、把操作材料投放在区域中,继续进行按规律排序。

大班数学排序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能够仔细观察,发展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3、乐于创编新规律。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abcd的排序方式

活动难点:能用替代物排列出aabc的规律

活动准备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熊开了一家超市,他批发了好多好多的蔬菜水果。有一些已经摆在了货架上,还有一些还没来得及摆。

(一)出示货架1,让幼儿明白一定的规律。

1、提问:货架上有哪些水果?剩下的水果谁愿意帮小熊来摆一摆?

2、你为什么这样摆?

3、这样摆的货架整齐吗?为什么?

(二)出示货架2,让幼儿明白整齐是因为有一定的规律。

提问:1、这个货架上有哪些水果?

2、剩下的水果谁愿意帮小熊来摆一摆。

3、为什么这样摆?

4、他们整齐吗?为什么?

二、学习aabc的排序方式。

师:昨天,小熊家的超市生意特别好,很多水果都被顾客买走了。所以货架需要重新补货。

(一)出示有规律的相同种类的水果货架

引导幼儿观察货架,提问:

1、这个货架上有哪些水果?

2、顾客有没有从这个货架上买水果呢?

3、买了什么水果?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第一层:顾客有没有从第一层买水果?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观察货架第二、三层,这一层的水果有没有人买?买了什么?为什么?

提问:1、这个货架的摆放规律和刚刚的货架一样吗?

2、那么这个货架是什么规律呢?

三、出示不同种类水果的货架,引导幼儿发现其规律。

那我们来看一看下面这个货架是不是也是这个规律呢?在发现规律之前,我们首先要将顾客买走的水果补到货架上,看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可以查出来缺了那些水果。

1、出示水果货架,引导幼儿观察货架第一层。

师:小熊在货架的第一层都摆了哪些水果?顾客有没有从这一层买水果呢?买了什么水果?你是怎么知道的?

2、引导幼儿观察货架的第二层。

提问:小熊在第二层摆了哪些水果?

顾客有没有买这一层的水果?

买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

3、观察货架第三层,你觉得第三层货架的水果有没有人买?为什么?

4、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规律和上面的水果一样吗?

小结:原来他们都是按照2个一样的和两个不一样的规律排列的。

四、用替代物替代aabc格式。

师:摆完了水果,现在我们来到了蔬菜区,小熊的要求是:必须按照刚刚摆水果的方法来摆,谁来试一试?

五、尝试创编新规律。

(一)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发现新的不同的规律。

师:老师在后面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图形宝宝,请你们按自己的想法给这些图形宝宝排一排规律,记住是跟我不一样的规律哦。

(二)分享:

挑出规律:例如aabb,aaac,aabcd等不同的规律进行分享。

活动延伸

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东西,请你们在平常生活中去找一找

活动总结

活动以故事的形式为串联,巧妙地融合和数学认知,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符合纲要和指南的精神,同时活动过程层层递进,充分的让孩子在循序渐进的自我建构和经验提升中获得认知帮助,在活动中重难点把握适宜,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完成了活动目标。

大班数学排序教案【篇五】

一、说活动教材

排序,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排序:服装花纹上的排序、皮包上图案的排序、饰品排列上的排序、环境装饰上的排序、物品包装上的排序、公园中花草种植的排序……这些有规律的排序带给我们生活中的美。孩子们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识地会发现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现象。如:吃饭的碗和盘子周边的漂亮的花边;裙子袖口和裙边的花边;卫生间瓷砖排列的图案……而我们教师正是孩子发现、运用和创造这种有规律的美的引导者。

幼儿学习排序可以为幼儿建立初浅的数学概念做好准备。幼儿学习排序,可以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也可以按物体的某一特征或者规律排列顺序。大班幼儿已经积累和建立了有关物体在颜色、形体和数量等特征差异排序的数学经验,可以更进一步地学习按照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性的关系。新《纲要》提出“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数学的学习”,让幼儿在生活中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和玩乐中初步接受和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并鼓励幼儿将之应用于生活。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并结合《纲要》精神,我为幼儿选择的教学活动为“按物体的特定规律排序”,并设定在大班第二学期进行。

二、说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增强幼儿对排序操作活动的兴趣,逐步发展幼儿的思维、观察、比较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2、重点: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3、难点:引导幼儿发现递增递减的排序规律,并学习排序。

分析:目标(1)为认知目标,重在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其中发现和学习物体递增递减的排序规律是本次活动的新知识点,也是难点部分。

目标(2)是能力和情感目标,通过各种形象有趣的排序活动的操作,对幼儿进行排序学习,重在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掌握排序操作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排序能力。

三、说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已经有按照物体某一特征规律进行排序的经验:如按照物体的颜色规律的排序、长短规律、宽窄规律、高矮规律的排序等等。

2、环境材料创设准备:新家蓝图,幼儿分组操作材料:铺地砖(蓝白泡沫毯)、串彩链(长短宽窄颜色不同的长条手工纸)、围围墙(四种颜色的炮弹玩具)、种树(高矮品种不同的树)递增递减排序示范卡片三张、雪花片、黑白序列的排序图样、黑白方块若干。

四、说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环节一:教师出示新家的蓝图,提出今天活动的要求。

(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此环节起到引题并激起幼儿学习兴趣的作用。)

环节二:教师介绍装修的材料,提出装修的要求。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进行分组操作。

铺地砖:按照蓝白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围围墙:按照炮弹颜色及节数规律排序。

做彩链:根据纸条长短、宽窄、颜色的不同有规律串彩链。

种树:按照树的形状、高矮不同规律排序。

(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不同层次的幼儿可以选择不同活动材料进行操作,便于分层指导、因材施教。在幼儿的自主操作、同伴间的探索交流和师生的共同小结的活动中,重点目标的第一层次得以解决。)

环节三:出示三张递增、递减规律排序的卡片,(卡片1: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增多;卡片2: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减少;卡片3:蝴蝶逐一减少,小花逐一增多)。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图形递增、递减排序的规律。然后幼儿用不同色彩的雪花片,学习按物体数量的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排序。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操作等方法解决了重难点目标,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

环节四:欣赏黑白序列,教师出示黑白序列,让幼儿观察寻找序列中黑白两色是以几个为一组进行排列,知道黑白两色也可组成许许多多有趣的序列。鼓励幼儿设计运用已有的排序知识设计一条“黑白配”小毛巾。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黑白配”小毛巾,说明排序规律。

解决问题、达成目标:这一环节通过欣赏、观察分析、和设计表述等方法,使活动的重难点目标得以突破提升。

活动延伸:

观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让幼儿互相交流。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生活,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情景之中并进行再运用,有利于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四、说活动特色

首先,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他们在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以布置新家引题,让孩子作为幼儿园的小主人布置新家,因为孩子都有参与装修自己的家的经验,所以孩子的兴趣很快被激发。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只有当儿童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才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

其次,教师注重在引发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新的知识点。在活动中,幼儿的第一次操作,就是引发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按照颜色、数量、长短、宽窄、高矮等特征进行排序,幼儿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

再次,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幼儿寻找操作材料的过程,并视之是数学思维的过程。让幼儿在排序操作中,从众多复杂多样的材料中筛选出可供排序的材料,正是体现了数学知识自身的严密性和关系变化的复杂性,并培养了幼儿思维的准确性与变通性。

最后,创设开展多种排序活动,帮助幼儿多角度理解排序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综合了颜色规律的排序、长短规律、宽窄规律、高矮规律、数量的递增递减规律的排序,帮助幼儿从多角度建立排序的概念,起到举一反三的教学作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通过让孩子看动作做的门帘和幻灯,引导幼儿观察两种物体进行按一种特征进行排序,教会幼儿分析特征并掌握其中的规律。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使幼儿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这一方面,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探索发现,使幼儿能正确区别,理解排序的实际意义,引起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好奇和探索兴趣。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模板2000字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案目标的制定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学生的素质、教学方法等实际情况,考虑可能性。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编辑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模板,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模板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每人两颗针。

2、幼儿人手一个钟。

3、幼儿睡觉时间和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活动。

师:在上课前我给大家讲个谜语,可要听好哦:“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答滴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幼:时钟。

(二)观察钟面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钟,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请你说说你看到这些钟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

幼:形状不同(圆形、方形),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红色,黄色)。

师:小朋友们都观察的仔细,它们大小不一样,形状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

师:那,哪些地方是相同的的呢?

幼:都有两颗针,钟面上都有数字。

师:出示一个大的钟,都有那些数字呢,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

师跟幼儿一起读出1、2、3、4、5、6、7、8、9、10、11、12.原来钟是由从1到12这些数字围成的。看看它们都是怎样排列的。

幼:按顺序排列的一个圆圈。

师:正上面的数字是多少?幼:12

师:这两颗针有什么不同?

幼:一根长、一根短。

师:其实啊他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长的针叫分针,短的针叫时针,今天我们先认识分针何时针。师指着长、短针分别教幼儿读出时针分针。重复几遍

师:请你们看看这两根针都是朝着那个方向前进的。(师拨动钟)

幼:1至12的方向。

师:对了,这样的方向就叫顺时针方向。针兄弟就是按顺时针方向一圈一圈的转动的。小朋友知不知道针兄弟跑起来有什么特点?

(三)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动规律。

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请你们猜猜谁会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教师操作钟表)

师:谁跑得快啊?

幼:分针

师:请小朋友好好看看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

师:原来!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就表示一个小时。

(四)认识整点,开展游戏。

师:那么分针和时针指的数字又表示几点呢?别急,老师来告诉你们。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分针有正指着12时,就表示(几点了)师一边操作一边说,如:时针指到3,分针正指到12,就是3点整。请张老师帮我们记录下来,时针指到6,分针正指到12,就是6点整。那么时针指到12,分针也正指到12,这时是几点啊?

幼:12点整。

师:原来分针都是指向12,时针指向数字几,就代表是几点整。如果分针不指向12,时针也不指向数字,

算不算整点?

幼:不算。

(五)快乐时钟

师:刚才我们一起看了钟面,认识了时钟,下面我们来做一做快乐时钟游戏好不好?

幼:好

师:说明要求,这是什么针?

幼:时针。

师:这是什么针?

幼:分针。

师:请小朋友每人拿两颗针。

师:我们一起玩,左手拿时针,右手拿分针,开始了,滴答、、、、、滴答、、、、、滴答几点呐?

幼:1点呐。

师:滴答、、、滴答、、、滴答几点呐?

幼:2点呐。

师:师幼一起玩到12点整。

师:请个别小朋友上来玩,让其他小朋友猜几点。

师:好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师:今天我们轻松地认识了整点,

(六)、幼儿操作、巩固整点:

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请每个小朋友上来拿一个你喜欢的时钟,

我说时间,你来拨。6点整,我来看看你们拨对了没有,小朋友也可以相互看看他拨对了没有。

师:好,小朋友都对了,早晨6点我们该怎么样啊?

幼:起床。

师:下面8点整,8点我们该怎么样啊?

幼:上幼儿园。

师:再拨11点整,11点我们又该怎么样呢?

幼:洗手吃饭。

师:请小朋友把钟放上来,原来小朋友生活都是有规律的,都知道几点该干什么。可是前几天,有个幼儿园组织去春游,老师要求下朋友今天晚上9点钟睡觉,明天早上6点钟起床,8点钟到幼儿园。可是在出发时却发现少了聪聪小朋友,是什么原因呢?

幼:生病了,睡懒觉。

师:他没有生病,对了,原来聪聪昨晚10才睡觉,8点钟才起床。他能不能去春游啊?

幼:不能。

师:所以小朋友们要珍惜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师:小朋友都会认识整点,老师再拨一个时间,9点半,小朋友认识吗?

幼:不认识。

师:这是9点半钟,等下节课老师教小朋友认识半点好不好。

师:好请小朋友去休息。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模板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习辨认整点。

2、教育幼儿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3、感受时钟的用途,体验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探索、发现生活中时钟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时钟的经验,并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物质准备:亲子活动“自制一只可拨动时针、分针的时钟”、大钟模型一个、大灰狼头饰等

重点难点:

学习辨认整点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题,认识时钟

1、猜谜引题,激发兴趣

师:有一对好兄弟,总爱围着桌子转。弟弟要比哥哥长,哥哥倒比弟弟短。要是一个不留心,它就会悄悄溜走了。请你猜猜它是谁?(时钟)

2、交流经验,理解用途

你见过时钟吗?在哪里见过?它有什么作用吗? 幼儿相互交流,并积极发言。

3、师小结:时钟是我们的好朋友,可以提醒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了。它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我们的生活少不了它。

(通过猜谜的方式,引出本次活动的主角——时钟,帮助幼儿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知下时钟的用途,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基础。)

二、观察并认识钟面

钟面上有什么?(刻度、时针、分针、秒针、数字)钟面上有什么数字?(1~12)它们是怎样排列的?仔细看一看,钟面上两根针一样长吗?(长短、粗细不一样。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时针比较粗,分针比较细)

(重点介绍分针和时针,帮助幼儿加强记忆,更好开展下面的活动)

三、“时针分针来赛跑”游戏,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今天时针哥哥和分针弟弟要进行一场比赛,你们猜谁跑得快?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将时针拨到12点上,并为幼儿介绍这是比赛的起点和终点,教师操作钟面,让时钟走一小时,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

提问:

1、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

2、它们朝哪个方向跑?跑了多远?(朝一个方向,从数字1走到数字12)

3、你还发现了什么?(分钟走一圈,时针走一格)

师小结:分针跑得快,时针跑得慢,分针跑完一圈,时针走完一格,分针走一圈是一小时,时针走一格也是一小时。(丰富词汇:顺时针方向)

(该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通过指针来比赛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教师操作钟面,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分针转一圈,时针转一格,一格便是一小时。如果孩子们不能很好理解,可以再玩一次比赛游戏,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帮助幼儿加深认识。)

四、学习辨认整点。

1、重复上面的游戏“时针分针来赛跑”,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谁,就表示几点整。

师:现在时针指在数字1上,分针指在数字12上,现在就是一点整。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点钟了。(帮助幼儿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整点概念)

2、通过“放炮仗”游戏,进一步学习辨认整点。

(1)师来拨动时钟,请一名幼儿来回答钟面上的时间。如果回答正确,请其他幼儿通过放炮仗“嘭啪”以示鼓励,并大声说出来这是几点了;如果回答不正确,请其他幼儿通过“嘶~嘶~”的声音来提醒,并请别的幼儿尝试回答。

(2)请若干幼儿上台来拨动时钟,教师和其他幼儿一起做炮仗玩游戏。

(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整点的认识。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其中,体现出活动的趣味性和孩子的自主性)

五、结合幼儿自制时钟进行练习,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

1、师:小朋友们,快拿出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时钟,给大家欣赏一下吧!

(幼儿相互交流,促进彼此友谊,并体验到亲子活动——“自制时钟”的成就感。)

2、师帮助幼儿回忆一日生活,并请幼儿根据时间拨动时钟,巩固对整点的认识。

“六点钟,我起床了!”、“九点钟,我在上课!”、“十一点钟,要吃饭了!”、“下午两点,我们在睡觉!”、“下午五点钟,放学了!”

师小结: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而且你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会有更多的学习任务。我们可以请时钟帮忙,提醒我们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按时起床、准时睡觉。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守时的好宝宝吧!

六、游戏体验,复习巩固

1、“小羊小羊几点钟”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老师当老狼,小朋友们当小羊。老狼出示时钟时,“小羊小羊几点钟?”请小羊说出时间,“X点钟。”等到规定的几点钟时,老狼就开始抓小羊。

2、“老狼老狼几点钟”

老师当老狼,小朋友们当小羊。老狼说几点时,小羊就把手上的钟拨几点。小羊拨好了钟就停下来,请老狼看时间。如果拨错时间,可能会被老狼吃掉。

(最后的游戏活动是本次活动的**部分,游戏有两种方式,在活动时间允许的基础上,可以自行选择自由游戏。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尽量避免跌倒事件。)

活动延伸:

收集孩子们制作精美的时钟,放入区角中。待区角开放时,让孩子们继续玩“小羊小羊几点钟”或者“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

小百科:时钟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计时器,人们通过它来记录时间。至今为止,在中国历史上有留下记载的四代计时器分别为:日晷、沙漏、机械钟、石英钟。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模板 篇3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4.可以用来自制钟面的有关材料(如长短针、1~12的数字、各种形状和造型的硬板纸或吹塑纸若干)。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这些钟表?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来.源教.案网,(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

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教师操作演示:一只钟两根针都指在12上;一只钟时针拨到1上,分针拨到12上;另一只钟时针拨到12和l的中间,分针拨到6上。

2.提问:

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

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半点时,分针指在哪里?

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1点半时,时针指在哪里?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半点时,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分针指在6上。

4.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

①按老师的要求拨整点、半点;

②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五、教师总结时钟的有关知识内容

六、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片来说出钟的用途)

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七、出示时钟演变过程的图片,让幼儿简单了解从古到今计时器的变化,激发幼儿尝试探索知识的兴趣

师:古时候没有钟,人们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来计时。日晷在常州的天宁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随着科学的发展,聪明的叔叔阿姨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钟和表(闹钟、石英钟、音乐钟、工艺钟、手表、怀表),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小朋友,你们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也来发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钟和表,好吗?

延伸活动:

提供制作钟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时钟模型。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模板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3.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认识时钟ppt。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练习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了解时钟的用途,激起幼儿认识时钟的兴趣

1、请幼儿猜谜语:

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钟表)

师:你们见过钟表吗?在哪里见过?

2、钟表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这些钟表?(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出钟的用途)

小结:钟表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我们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二、观察活动

逛钟表店,观察钟表的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不同的,哪些地方是相同的?通过观察活动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秒针的不同。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2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3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3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探索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秒针、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

师:孔老师手里有一个时钟,小朋友仔细看,提问: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看把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看一看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从12到1上)时针和分针转动方向怎样?

3、得出结论:秒针、时针、分针朝着同一个方向(顺时针)走,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当分针走12个数字(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出示整点,问这是几时?分针和时针指向哪里?

提问: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哪个地方一样?分针和时针指向哪里?它们分别代表几时?小结:分针指在12上,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时。

2、出示半点,问这是几时?分针和时针指向哪里?

提问: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哪个地方一样?分针和时针指向哪里?它们分别代表几时?小结:分针指在6上,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半。

3.小朋友第二次探索活动,练习:按老师的要求拨整点、半点。

五、通过练习掌握整点和半点

六、通过视频总结时钟的有关知识内容

延伸: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资料,简单了解从古到今计时器的变化

师:古时候没有钟,人们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来计时。日晷在常州的天宁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随着科学的发展,聪明的叔叔阿姨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钟和表(闹钟、石英钟、音乐钟、工艺钟、手表、怀表),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小朋友,你们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也来发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钟和表,好吗?

活动反思:

《认识钟表》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我用参观钟表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

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

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钟表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

活动的难点是认识半点,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难点呢?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幼儿观察整点、半点两个时钟,孩子们大多说出了整点的时间,亦有个别幼儿说出了半点的时间,我就请他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最后我再来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半点时分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在2个数字的中间。对于究竟是几点半这个难点中的难点,我借助实物大钟边拨钟边解释:看现在时针在4和5的中间,那么时针已经走过的数字4,有没有走到数字5上,所以现在应该是4点半而不是5点半。当再出示课件请他们看看、说说几点半时,发现孩子们大多掌握了半点。接着又让幼儿看数字时间,自己拨一拨学具,帮助他们对于半点的巩固。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模板 篇5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培养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PPT(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空白的钟面每位幼儿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出课题

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

这是什么呀?请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

二、观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钟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

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教师课件操作)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这是几点你们知道吗

1.教师课件演示,让幼儿观察三只钟

2.提问:

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

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

五、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通过明明愉快的一天来理解钟的用途)

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延伸活动

1.认识半点

2.提供制作钟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时钟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游戏作引导,以掌握概念为目标,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动手和观察过程中认识时钟的结构,运行规律和整点,同时又渗透了时间观念教育,将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为趣味盎然的活动。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儿在学习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这个环节时刚开始时有点不理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还有的幼儿是理解之后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我相信下次再上这节课,我会更加注重一些小细节,让整个课程活动更加活跃,效果更好。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模板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2.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页练习十六的第1、2、3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钟面、小钟面、钟面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你知道它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时钟)

二、认识钟面

(一)观察钟面

1.组织小组玩钟,提出观察任务。

(1)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小钟?边玩边看边说,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说给同桌听,开始玩吧。

2.学生自主玩钟,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汇报玩钟时的观察结果。

(1)刚才小朋友观察了钟,你们发现了什么?

数字;格子;针;(学生可能回答:有针、有数字格子等)

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一短一长,一粗一细)

又短又粗的叫时针,又长又细的叫分针。请你指出钟面上的时针、分针。

(2)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上台介绍时针、分针。)

(3)请你试试拨动钟后面的齿轮看看,你会发现什么?(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

4.小结:通过小朋友玩钟,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时针又短又粗,分针又长又细,拨动钟面上的齿轮,还发现了钟面上的时针跑得慢,分针跑得快。都从1到12的顺序转的。

三、认识整时

1、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认识,请看钟面,你知道现在是几时吗?(3时)

你是怎么知道的?

3时,分针指到几?时针指到几?(师将3时的钟面贴在黑板上)

师出示5时、6时、9时、12时的钟面图,请学生说一说——分针指到几?时针指到几,是几时?然后将图贴在黑板上。

2、整时的特点和认整时、方法

这几个钟面上表示的都是整时,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分针都指到12)

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看整时的方法吗?

生: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表扬)

3、认整时

师快速拔出几个不同的整时,学生回答。

4、拔整时

在钟面上拔出老师或学生所说的整时。

四、整时的表示方法

(一)认识电子表

叮叮叮,闹钟响了,有个叫豆豆的小朋友该起床了,我们去叫醒她吧。打开书91页,看看豆豆的闹钟几时了。(7时)

在她的床头有什么?(电子表)是几时?(7时)

钟表上的时刻除了用文字来表示,还可以用电子表的方法来表示。

(二)电子表的写法

1、电子表中间有两个点,小点左边的数字表示时,右边的数字表示分,当小点的右边是两个0时,就表示整时。

2、书写的时候,写7,表示7时,再在右边竖着写两个小点,后边写两个0,就表示7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3、你会用这种方法表示出黑板上钟面的时间吗?

(抽生板书,其他的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心书写。)订正

五、两种表示方法的练习

聪聪是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打开书92页,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安排一天的时间的?边看边说,然后照着书上的样子,用文字和电子表的表示方法将钟面上的时间写在横线上。

评讲,请一人上台介绍,聪聪几点钟做什么。(注意加上早上、下午或晚上)

六、过或是差几时的情况

出示六时的钟面,聪聪接到小明的电话:今天是我的生日,请你过一时到我家来玩,请问聪聪几时去小明家?你是怎样想的?(6+1=7)

吃过晚饭后聪聪回家了,回到家时还差一时到九时,请问是几时?(9-1=8)

七、总结

小朋友今天很能干,通过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师总结:认识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字,认识了时针、分针和它们的特点,学会了认整时,并能用文字和电子表的方法表示时间。希望你们能合理安排时间,做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八、游戏巩固

(一)看钟表说时间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礼品(拿出可爱的钟表图)喜欢吗?如果你正确说出上钟面

上的时间,老师就把它送给你。(师出示钟表图,生根据上面表示的时间说一说。)

(二)找朋友

1、接着第一个游戏,当学生说对后,教师再请学生为这些可爱的钟表找到与它时间相同的好朋友。

2、这时,拿钟表图的孩子说:谁是我的好朋友?另外,事先拿着两种写法卡片的孩子上台,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对全班鼓掌,好朋友握手回位。

九、综合应用

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还要学会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现在请你自己做主,当一次小小设计家,设计你星期天的安排。

上午()时做()

(:)做()

()时做()

下午(:)做()

()时做()

十、作业

请你回家将今天学到的东西说给家长听,边说边拔钟面,出题考考家长。

活动反思:

《认识钟表》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我用参观钟表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

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

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钟表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

活动的难点是认识半点,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难点呢?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幼儿观察整点、半点两个时钟,孩子们大多说出了整点的时间,亦有个别幼儿说出了半点的时间,我就请他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最后我再来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半点时分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在2个数字的中间。对于究竟是几点半这个难点中的难点,我借助实物大钟边拨钟边解释:看现在时针在4和5的中间,那么时针已经走过的数字4,有没有走到数字5上,所以现在应该是4点半而不是5点半。当再出示课件请他们看看、说说几点半时,发现孩子们大多掌握了半点。接着又让幼儿看数字时间,自己拨一拨学具,帮助他们对于半点的巩固。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模板 篇7

大班数学课教案《认识时钟》详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2.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页练习十六的第1、2、3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钟面、小钟面、钟面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你知道它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时钟)

二、认识钟面

(一)观察钟面

1.组织小组玩钟,提出观察任务。

(1)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小钟?边玩边看边说,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说给同桌听,开始玩吧。

2.学生自主玩钟,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汇报玩钟时的观察结果。

(1)刚才小朋友观察了钟,你们发现了什么?

数字;格子;针;(学生可能回答:有针、有数字格子等)

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一短一长,一粗一细)

又短又粗的叫时针,又长又细的叫分针。请你指出钟面上的时针、分针。

(2)你能指给大家看看吗?(上台介绍时针、分针。)

(3)请你试试拨动钟后面的齿轮看看,你会发现什么?(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

4.小结:通过小朋友玩钟,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时针又短又粗,分针又长又细,拨动钟面上的齿轮,还发现了钟面上的时针跑得慢,分针跑得快。都从1到12的顺序转的。

三、认识整时

1、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认识,请看钟面,你知道现在是几时吗?(3时)

你是怎么知道的?

3时,分针指到几?时针指到几?(师将3时的钟面贴在黑板上)

师出示5时、6时、9时、12时的钟面图,请学生说一说——分针指到几?时针指到几,是几时?然后将图贴在黑板上。

2、整时的特点和认整时、方法

这几个钟面上表示的都是整时,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分针都指到12)

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看整时的方法吗?

生: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表扬)

3、认整时

师快速拔出几个不同的整时,学生回答。

4、拔整时

在钟面上拔出老师或学生所说的整时。

四、整时的表示方法

(一)认识电子表

叮叮叮,闹钟响了,有个叫豆豆的小朋友该起床了,我们去叫醒她吧。打开书91页,看看豆豆的闹钟几时了。(7时)

在她的床头有什么?(电子表)是几时?(7时)

钟表上的时刻除了用文字来表示,还可以用电子表的方法来表示。

(二)电子表的写法

1、电子表中间有两个点,小点左边的数字表示时,右边的数字表示分,当小点的右边是两个0时,就表示整时。

2、书写的时候,写7,表示7时,再在右边竖着写两个小点,后边写两个0,就表示7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3、你会用这种方法表示出黑板上钟面的时间吗?

(抽生板书,其他的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心书写。)订正

五、两种表示方法的练习

聪聪是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打开书92页,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安排一天的时间的?边看边说,然后照着书上的样子,用文字和电子表的表示方法将钟面上的时间写在横线上。

评讲,请一人上台介绍,聪聪几点钟做什么。(注意加上早上、下午或晚上)

六、过或是差几时的情况

出示六时的钟面,聪聪接到小明的电话:今天是我的生日,请你过一时到我家来玩,请问聪聪几时去小明家?你是怎样想的?(6+1=7)

吃过晚饭后聪聪回家了,回到家时还差一时到九时,请问是几时?(9-1=8)

七、总结

小朋友今天很能干,通过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师总结:认识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字,认识了时针、分针和它们的特点,学会了认整时,并能用文字和电子表的方法表示时间。希望你们能合理安排时间,做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八、游戏巩固

(一)看钟表说时间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礼品(拿出可爱的钟表图)喜欢吗?如果你正确说出上钟面

上的时间,老师就把它送给你。(师出示钟表图,生根据上面表示的时间说一说。)

(二)找朋友

1、接着第一个游戏,当学生说对后,教师再请学生为这些可爱的钟表找到与它时间相同的好朋友。

2、这时,拿钟表图的孩子说:谁是我的好朋友?另外,事先拿着两种写法卡片的孩子上台,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对全班鼓掌,好朋友握手回位。

九、综合应用

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还要学会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现在请你自己做主,当一次小小设计家,设计你星期天的安排。

上午()时做()

(:)做()

()时做()

下午(:)做()

()时做()

十、作业

请你回家将今天学到的东西说给家长听,边说边拔钟面,出题考考家长。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模板 篇8

活动目标:

1.会认识半点,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

2.学习计划自己的片断活动内容,感受幼儿园生活的作息时间。

3.有初步的时间概念,知道要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时钟、自制的"半点作息表"。

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路时钟》、《科学路认识整点和半点》。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对整点的认识。

师:钟面上有几个数字?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多少?

游戏"拨钟报时",教师拨钟,幼儿报时。如教师拨8点,提问:现在是几点整?分针指在数字几?时针指在数字几?

2.出示"半点作息表",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半点。

师:小朋友在干什么?短针指向数字8和数字9的中间,长针指数字6,是8点半。

3.师幼梳理:半点时,分针指在数字6上,时针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如时针指向2和3的中间,就是2点半。

4.引导幼儿观察8点和8点半,比较整点与半点的不同。

5.玩游戏"报时拨钟",巩固对整点、半点的认识。

6.指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科学路认识整点烽半点》。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到区域继续游戏"报时拨钟"。

最新课件: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word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教师通常会准备好下节课的教案,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幼儿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最新课件: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word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

2.体验玩格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多媒体设备。

2.人手一张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图谱,人手6个棋子。

3.布置"寻找周围象格子形状的物体"之任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题,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呈格子形状。

1.看课件,猜一猜礼物(格子)。

师:今天天线宝宝给我们带来一件礼物,看看是什么呢?(放课件,至出现格子)

2.寻找和回忆生活中的格子师:你们平时有没有见过什么东西也是一格一格像格子形状的?(启发回忆在家里、幼儿园、马路上、野外等地方)

3.续看课件,了解生活周围有许多东西呈格子状。

二、感知8个格子的特征,和8个格子玩游戏。

1.那这个格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看看相同的小格有几个,横线有几条,竖线有几条呢?引导幼儿从上往下数横线,从左往右数竖线,并小结:原来8个格子由3条横线和5条竖线组成。

2.看课件中的一个棋子,说出位子。(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线上)

3.我们已经可以快快地在格子上找到棋子的位置了,棋子要叫出很多朋友跟你们玩追棋子的游戏,请小朋友拿出棋子摆在你的格子上,看谁放得又快又好!

4.和8个格子玩追逐游戏,感知方位及空间,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三、感知9个格子的特征,和9个格子玩追逐游戏。

1.师:8个格子,6个棋子,一点儿都难不住你们,想不想挑战更难一点的格子?画面出示九格,问有几格,它是什么样,由几条横线、几条竖线组成的?

小结:九个格子是由4条横线、4条竖线组成的。

师:格子想跟你做游戏,他跳到哪儿?你就追到哪儿?谁的棋子放对了,就捉到了。

2.请幼儿翻到9格的格子图,玩追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方法同上,速度加快。

3.玩格子转转转、棋子跳跳跳的游戏。

规则:幼儿的格子不能转,等画面中的格子停下来后,重新移动棋子。

四、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戏。

1.出示魔棒,介绍游戏规则:现在格子上所有的棋子都躲藏起来了,老师说出棋子躲藏的位置,请幼儿用魔棒在对应的格子上点出来,如果点对了,会显示出笑脸,点错了,会出现警报。

2.幼儿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戏,反复进行几次。

五、导入延伸活动:在12个格子上玩跳一跳的游戏。

1.画面出示12个格子,老师同时出示大KV板,介绍规则:请6个小朋友来当棋子,电脑上调皮的棋子跳一跳,上来的6个小朋友快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12个格子上站好。

2.邀请6个小朋友合作游戏一次。

3.提出游戏要求:要想玩好这个游戏,需要我们大家仔细观察,共同合作,你帮我、我帮你。下课以后我们到操场上一块儿玩好吗?

教学反思:

《有趣的格子》是一节数学活动课,本活动以幼儿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物体呈格子状为切入口,挖掘有关格子的教育意义。活动共创设了四个大环节,即“观察生活中的格子——认识八宫格,在八宫格上找棋子位置,举一反三幼儿和不断跳动的棋子来互动练习加大难度,出现九宫格,认识九宫格,举一反三幼儿和不断跳动的棋子来互动练习十二宫格,幼儿当棋子,团队配合,在地面大棋谱上抢位置”,从中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点,促进了幼儿的空间方位概念的发展。接下来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材料准备、教学效果、不足之处四方面作反思。

一、围绕主题,有序展开,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整个活动始终围绕棋子这个中心,通过“情境激趣、适时引导、自由探索、集体竞赛”这一主线进行展开教学,让幼儿在合作、探究中得到意志的锻炼。活动利用不同数量的棋子在不同格子上反复“跑来跑去”吸引了幼儿的'目光,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教学安排、活动实施简而有序,教学调控灵活,有足够的思索与探究空间与时间,并能及时获取课堂反馈信息,适时调节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达到了预设目标。

二、从身边选择游戏材料,简而易懂

我们用常见的瓶盖当棋子,取材简单且环保。八宫格、九宫格图片正反两面来使用,在简单练习中让幼儿掌握快速找到“棋子”具体位置的方法,培养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数学规律的愿望。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三、在竞赛游戏中,让幼儿加强练习

大班幼儿获胜心理较强,针对幼儿年龄特征,让孩子在比赛中快速找到棋子的具体位置,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活动最后我安排了一些能充份展示幼儿的机智、体现幼儿合作的游戏,尽量让幼儿在玩中学,大大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四、不足之处

1.在第四个环节(幼儿当棋子做游戏),这个环节需要团队配合,让孩子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进行讨论,再继续开展,剩下的时间不太充足,应注意调整。

2.让幼儿完整描述的时间不够多。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很好,但是完整描述的能力有些欠缺,幼儿喜欢实际操作,不善表达,在活动中应该引导孩子多说,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1000字系列


88教案网栏目精选:“大班教案”,欢迎阅读。

大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比较,能够发现物体的多种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2、幼儿尝试按颜色和数量的规律给物体排序和接着排序。

3、幼儿愿意与同伴相互合作共同游戏,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卡,不同规律的彩旗、树木、花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规律。

昨天,羊村村长给我打来一个电话,想邀请我们去羊村帮忙,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欢迎我们的。

我们一起说说,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欢迎我们的?

二、发现、观察、比较物体的多种排列顺序并进行排序。

1、在植树节那天,羊村种了很多树,可是还没有种完,我们去帮帮他们吧!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

2、提问:种树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发现的规律)

3、小结:原来它的规律是绿色不变,深褐色一个比一个多的规律排列的。

4、为了让羊村变得更美,还要种些花,我们去帮忙吧!喜羊羊说要按照绿色不变,深褐色一个比一个少的规律排列,我们试试看吧!

三、幼儿操作:修路。

1、羊村的路太陈旧了,小羊们都不喜欢,校长我们要重新进行路的设计,请你按照规律排列的顺序为羊村设计一条新的路吧!

2、提出要求:五个人一组,按颜色进行有规律的排列,设计前进行协商。

3、设计好的幼儿将设计图上交。

4、师幼共同检验操作结果,请说说是按照上面规律排列的。

小结:

今天我们到羊村帮忙真开心,我们在羊村学会了很多按照规律排列的方法,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规律,一起去找找看吧!

大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轻松愉悦地参与操作活动,充分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2、培养观察力和思维推理能力。

3、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重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难点:能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物质:

教具:课件幻灯片12张,图片蝴蝶、小狗各一张;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三个);磁带(欢快音乐);操作卡纸四张;火车胸饰一个。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操作卡纸(卡纸上粘好双面胶);

分组操作材料:A、卡片萝卜、蘑菇若干;B、小花卡片(红、黄、蓝、三种颜色);C、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若干)D、小瓶子盖(大小不同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幼听音乐,做拍手、转手腕动作,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请你听音乐跟随刘老师来做拍手动作好吗?提醒幼儿记住自己做过的动作。

提问:刚才咱们做了什么动作?拍了几次手?手腕转动了几次?我们做的动作有什么规律?

小结:我们刚才做的动作规律是:拍两次手,转两次手腕,拍两次手,转两次手腕,如果记住了规律,就容易记住动作。再次放音乐,让幼儿根据规律记动手,体验规律对记忆的帮助。

二、展开:

1、出示苹果、梨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规律。

师:我们用苹果和梨把刚才的动作记录下来,两次手我们用2个苹果来记录,两次转腕用2个梨来记录。提问:

①你发现了苹果和梨排在一起有什么规律?(2个苹果2个梨)

②接下来排什么?(还是2个苹果2个梨);

③第一组排列和第二组排列一样吗?

小结:不同物体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规律来排,设计出第一组规律后,第二组与第一组完全一样,第三组与第二组完全一样,依次这样拍下去就叫按规律排队。

2、出示小狗图片和图形卡片,引导幼儿掌握规律。

师:有一只小狗要回家,刘老师用几何图形为小狗铺了一条回家的路,我们来看有什么规律?(角圆方;角圆方)老师用笔将第一组划出,请幼儿来划出第二组和第三组,请幼儿读出规律。

3、出示蝴蝶卡片,引导幼儿补充规律。

师:有一只蝴蝶飞到花丛里,小花排队有什么规律?(红红、黄黄、蓝蓝)

请幼儿将第二组空缺的小花补充完整。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三种排队方法:第一种按不同的物体排队,第二种按不同的图形排队,第三种按不同的颜色排队。想一想还能按什么来排队?

4、分组操作练习,鼓励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创造一定的规律排序。

①教师利用课件介绍不同的操作材料,明确操作要求;

②分四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A、按实物排序:萝卜、蘑菇卡片若干;

B、按颜色排序:小花卡片若干(红、黄、蓝三种颜色);

C、按形状排序:几何图形若干(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D、按大小排序:小瓶子盖若干(大小不同)。

5、展示部分作品,引出拓展内容。

将个别作品展示出来,先提问排序规律再展览。问:你们看我们把作品展示出来,教室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漂亮了)小结:原来按规律排序还能美化、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

想一想,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按规律排队的物品?(婚礼上气球装饰等)。

6、课件播放各种生活中规律装扮生活的图片。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组图片,请小朋友观赏。如:美丽的拉花、彩旗、气球、装饰、彩帘等。

三、结束:课件播放火车开了, 游戏开火车,自然结束:

师:走我们一起坐火车到外面去参观吧,按一个女孩一个男孩的规律上车,老师戴上火车胸饰扮演司机,幼儿按规律有秩序上车,将火车开到寝室自然结束!

设计意图:

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物体根据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按有一定的规则排列程序。排序是建立在对事物比较的基础上,它需要有一定的判断推理能力。大班幼儿能够区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因此,本课题采取了分组操作形式,涉及了按实物、形状、颜色和大小排序,对培养大班幼儿观察力和思维推理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大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篇3】

一、教学设计:

此活动主要让幼儿掌握按简单规律排序,本次活动通过PPT创设情景、让幼儿简单了解两种颜色的交替排序。还能根据图片上的图案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这个环节是让幼儿仔细观察并积极参与,将排序活动融合在幼儿玩之中。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二、教学目标:

1、尝试按一定规律排序。

2、借助自身的特征来排序,进一步体验排序的规律和方法。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按一定规律排序。

难点:借助自身的特征来排序。

四、教学准备:

操作背景图,教师演示材料,幼儿操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设计小熊新房子。

1、小熊造了新房子,它的屋檐下挂了很多彩灯,小朋友看看这些彩灯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2、小熊要出门了,它想铺一条漂亮的小路,小朋友看看,小熊是怎么铺的?请小朋友帮助小熊把路铺完。

3、春天来了,小熊想让自己的院子漂亮一点,它有许多小树,请小朋友帮忙种树,你们觉得应该怎么种?

(二)去小熊家做客。

小熊家真漂亮,我们在小熊家合个影,请小朋友集体按一定的规律用身体动作摆造型。

(三)幼儿操作

去小熊家做客,我们给小熊带点礼物吧,送伞和做水果拼盘,小朋友按一定的规律,老师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能干?

六、活动反思:

排序指的是将两个以上物体,按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或一定的规律排列。它是一种连续的比较,建立在对两个物体比较的基础上。通过排序可以促进幼儿分析、比较能力的发展。在平时的游戏中孩子在操作摆弄物品时,已逐渐认识了一些事物的属性,如:大小、长短、颜色等,能了解不同物体的属性、发现其明显的差异性,也能感受到有关规律的经验。本次活动通过PPT创设情景、让幼儿简单了解两种颜色的交替排序。活动开始,我就用情景导入,小熊盖房子!,在背景图中让幼儿发现有序的排列,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他们很快发现灯笼是用红绿红绿来排列的,路是黄蓝黄蓝排列的,树是大小大小来排列的,接下来的环节是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示图片上的动作并学会集体在一起做动作按简单的规律排序,这个环节是让幼儿仔细观察并积极参与,将排序活动融合在幼儿玩之中。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这个环节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了,都能积极融入其中。从简单的ABAB排序,然后孩子在玩中探索排列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大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兴趣。

活动准备:准备何种几何图形,事先布置有规律的物品,示意图一张(电脑课件),雪花片若干,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坐好,集中注意力,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观察发现法。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讲述室内物品的排列规律,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如雪花片的排列规律为:红黄黄;积木的排列规律为:方圆方圆圆方圆圆圆方。

2.操作练习法。分组操作不同的材料,创造性地按各种规律排序。如图形排序,撕纸排序,颜色排序。

3.幼儿排列后,教师有重点地让幼儿描述自己的排列规律。

4.观察挂图。说一说气球遮住了几个白珠子,黑白珠子的排列规律是怎样的,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观察、推理能力。

三、结束部分

1.幼儿玩雪花片的积塑,要求幼儿按规律拼插。

2.教师奖评小节。

大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按规律排序是幼儿园数学活动的一项基本活动内容,有多种变化的规律。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常有不同的排列方式,如颜色、大小、形状的多种间隔。于是便设计了“找一找、排一排、说一说、摆一摆”这一系列数学活动,帮助孩子们整合日常活动经验,提升对规律排序的认识。

活动目标

1、 能通过观察、推理发现物品、图形或数字的排序规律。

2、 能按照已有规律继续排序。

3、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之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

4、 了解排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学习将排序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5、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1、 发现并按规律进行排序。

2、 自己创造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动物图片若干,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图形卡若干。

2、 经验准备:认识几种平面图形。

活动过程

一、 找一找

今天大森林里开联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我们也去看看吧!

问题: (1)大森林里真热闹,谁来参加联欢会?

(2)它们排队有规律吗?什么规律?

二、排一排

1、有些小动物来晚了,我们来按照规律给它们排好队吧。

2、引导幼儿排列出”ABCABCABC” “AABBAABB” “AABAABAAB”“ AABCAABC”等不同模式。

三、 说一说

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有规律的?(桌子、椅子、衣服的花纹)

四、 摆一摆

1、 操作材料练习

问题:(1)你能看出来这些图形(数字)是怎样排列的吗?

(2)你来试试接着往下排吧?

(3)说说你是怎样排的?

2、我们看了许多排列图案,你能不能用手中的材料排出一些图案,然后让自己的伙伴接着往下排?

五、分享自己的创造成果和经验。

六、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过程首先让幼儿找到小动物的排队规律,然后让孩子排一排,说一说身边什么是有规律的,最后让孩子们摆一摆,让孩子们在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是“摆一摆”,在此环节幼儿可以自己动手把想的规律摆出来,体现了手脑互动,然后说出自己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在说时注意要说完整话,用“我是按照……规律排序的”句式完成。最后请小伙伴接着自己的作品往下排,小朋友来做小老师检查是否正确。

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是缺少小组活动,下次设计时加小组活动,让小朋友们有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大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篇6】

【活动目的】

1. 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 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黑白序列的排序图样。

2.学具:① 幼儿分组操作材料:a 铺地砖b 串彩链c 围围墙d 排排队②花片③黑白方块若干。

3.环境创设 :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一)以小朋友为小动物布置新家引入课题。

(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

1.幼儿分组操作。

a 铺地砖:提供蓝、白两种颜色的泡沫地砖,让幼儿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b 围围墙:提供四种颜色炮弹玩具,让幼儿按颜色及节数按规律排序。

c 做彩链:提供不同长短、宽窄、颜色长条手工纸让幼儿根据纸条多种特征串成彩链条。

d 种树:提供高矮、品种不同的树木,让幼儿按其形状、高矮不同的规律排序。

2.自主探索活动内容的交流:

1. 取分组活动的内容若干,提问:你是怎么排的?

2. 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排法,请幼儿排一排,教师强调规律性。

3. 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

4.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排序的方法有多种,可按形状、颜色、数量等多种特征排序。

大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篇7】

一、什么是“说课”关于“说课”,网上有不少的资料,但对其内涵没有统一的界定。提供以下几种说法,帮助大家对说课建立初步的印象。

1、说课是教师通过对教育目标本身的分析,表述具体课题的活动设想及其理论依据。通俗的讲就是要说清: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说课”以说为主,是教师对教案本身的分析和说明,是一种口头叙述为主的教案分析。

2、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它要求教师以教育理论、教学大纲、教材为依据,针对某一课题的自身特点,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口头表述该课题教学的具体设想、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3、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于授课之前面对领导、同行或评委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题的活动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具体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也是督促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教育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还是评估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说课”与授课的异同说课与授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处。其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同一活动的教材。

不同处在于:

第一,目的不同。授课的目的是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幼儿的理解,进而培养能力,进行思品教育,即“使幼儿会学”;说课的目的则是向听者介绍一次活动的活动设想,“使听者听懂”。

第二,内容不同。授课的主要内容在于让幼儿理解哪些内容,怎么教。说课则不仅要讲清上述的主要内容,而且要讲清“为什么这样做”。

第三,对象不同。授课的对象是幼儿。说课的对象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第四,方法不同。授课是教师与幼儿的双边活动,说课则是以教师自己的解说为主。

三、“说课”的意义

1、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以往的教研活动一般都停留在组织几次活动,再请几个人评议,组织活动的老师处在一种完全被动的地位,听课的老师也不一定能理解授课教师的意图,导致了教研实效低下。通过说课,让授课教师说说自己组织活动的意图,说说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某一专题的说课,统一思想认识,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活动效率。

2、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很多教师的备课笔记从总体上讲都是很认真的,但是老师都只是简单地备活动的目的、准备、过程等,至于此活动的目的、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去探索的很少,导致备课缺乏理论依据,只流于形式,使备课质量不高。通过说课活动,可以让教师在活动中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就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3、说课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教师通过说课,可以进一步明确活动的重点、难点,理清活动的思路,这样可以克服活动中重点不突出、引导不到位等问题,提高活动的效率。

4、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地去学习学前教育的专业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用语言把自己的活动思路及设想表达出来,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四、“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l)说教材内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分析所选活动主题的内容特点,指明其在整体或主题网络教学中的地位。

(2)幼儿现状简要分析。主要包括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幼儿原有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情况、智力的发展情况;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幼儿的兴趣,动机,行为习惯,意志等发展状况。

(3)说目标。先说主题目标,再说本次活动目标,主要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综合地表达出来,并能体现主题的教育要求,最后说确立此目标的依据。

(4)说活动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二)说教法说教法主要说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幼儿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或手段的依据。说活动准备,包括活动前的准备(家长工作、社区协调、环境创设、资料收集、幼儿园活动等),活动中的准备(即有关玩具、教具等材料,包括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等)。

(三)说学法说学法就是说出要教给幼儿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哪些能力,并结合活动目标、教材特点、幼儿年龄特点具体地说出理论依据,主要说明幼儿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师是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积极探索的;还要讲出教师是怎样根据班级特点和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教育教学规律指导幼儿进行学习的。(根据活动内容和采取的方法及手段,教给幼儿一些学习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

(四)说活动过程说活动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活动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活动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活动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说活动过程就是说明整个活动的流程,即各个活动环节的实施过程。按照活动的先后顺序说明每一环节所用的大体时间,重点说明主要环节的双边活动,要致力于活动难点和重点的突破。

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者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组织幼儿活动那样讲。注意,在介绍活动过程时不仅要讲活动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纲要》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依据等)。

(五)展示自己参与设计的辅助课件。所制作的课件要起到突出本次活动重点,降低难度,以突破难点的作用。展示课件时还要简述自己设计、制作的思路和过程。说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应因材、因时、因地、因人(幼儿、教师)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说课方式和方法,提高说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五、“说课”的实施说课,不同于一般的发言稿和教育活动,它要求说者比较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活动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而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活动的浓缩,它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的重点在于活动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上。在说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使用普通话。目前,全社会都在大力推广使用普通话,作为教师要首当其冲。在说课过程中,使用普通话,有利于成功。

2、充满激情,慨慷自然。说课时不但要精神饱满,而且要充满激情,要使听者首先从表象上感到说课者对说课的决心与自信,从而感染听者,引起共鸣。

3、紧凑连贯,简练准确。说课的语言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语言表达要简练干脆,要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连贯紧凑,过渡流畅自然。

4、自然而有效地使用媒体。在说课时,要注意将现代化的电教器材组合在说课的主体里,来刺激听者,使说课更加生动,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六)“说课”中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说课活动的前提科学性原则是组织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原则对说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分析正确、透彻。说课中,教师不仅要从微观上弄清弄懂活动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做到准确无误,更重要的是要从宏观上正确把握本活动、本年段、本主题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活动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深刻理解之间的关系。

(2)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

说课中教师要从幼儿理解本内容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两个方面分层次的、客观、准确的分析情况,为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活动目的明确,符合《纲要》要求、教材内容和幼儿实际。

(4)教法设计紧扣活动目的、有利于发展幼儿智能,可行性强。说课中,教师既要说清本次活动的总体构想以及依据,又要说清具体的活动设计,尤其是关于重点、难点的教法设计的构想及其依据,使教法设计思路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活动的灵魂说课是说者向听者表达其对某次活动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不仅要说清其活动构想,还要说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的依据,将学前教育理论与活动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1)说课要有理论指导。在说课中对教材的分析应以专业基础理论为指导,对活动情况的分析和教法的设计一概以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力求所说内容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2)教法设计应上升到理论高度。教师在实践中,往往注意到对教法本身的探索、积累与运用,而忽略了将其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使之系统化、规律化,因而淡化、浅化了实践的功能。说课中,教师应尽量把自己的每一个教法设计上升到学前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并接受其检验。

(3)理论与实际要有机统一。在说课中,既要避免空谈理论,脱离实际,“放之四海而皆准”;又要避免只谈做法不谈依据;还要避免为增加理论色彩而张冠李戴,理论与实际不一致、不吻合。要做到理论切合实际,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

3、实效性原则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有其鲜明的目的。说课活动也不例外。说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说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了活动过程,提高活动效率。因此,“实效性”就成了说课活动的核心。

为保证每一次说课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可观实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目的明确。大体上,说课可用于检查、研究、评价、示范等多种目的。一般来说,检查性说课主要用于领导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研究性说课主要用于同行之间切磋教法;评价性说课主要用于教学评比、竞赛活动;示范性说课则是为了给教师树立说课的样板,供其学习、参考。在开展说课活动前,首先要明确目的,也就是将要开展的是哪一类型的说课活动,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针对性强。这主要是针对检查性、研究性两种说课活动而言。检查性说课一般来说主要针对以下问题:教师的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研究性说课应主要针对承上启下的活动、难度较大的活动、结构复杂的活动以及教师之间意见分歧较大的活动等。只有加强了说课的针对性,才便于说课人和评说的准备和对问题的集中研究与解决。

(3)准备充分。说课前说课人、评说人都围绕本次说课活动的目的进行系统的准备,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分析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说课人还要写出条理清楚、有理有据、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的说课稿。

(4)评说准确。评说要科学准确,指导性强。说课人说完之后,参加评说的人员要积极发言,抓住理论上的重大问题和活动中带有倾向性、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进行重点评说。主持人还应该将已达成的共识和仍存在分歧的问题分别予以归纳总结,以便在活动中贯彻执行或今后继续进行研究。

4、创新性原则——说课活动的生命线说课是深层次的.教研活动,是教师将活动构想转化为具体活动之前的一种预演,其本身也是集体备课,尤其是研究性说课,其实质就是集体备课。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一方面要立足自己的教学特长、教学风格,另一方面更要借助有同行、专家参与评说、众人共同研究的良好机会,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索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在说课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使说课活动永远“新鲜”、充满生机和活力。

大班数学按规律排序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让幼儿尝试按规律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装饰后的裙子一条、字卡(图形、物体、大小、颜色)、固体胶、粘贴小图片若干、各种玩具若干、串珠珠若干、排序图样4种

活动过程:

一、出示裙子,让幼儿观察,找到裙子上的秘密。

——红红小朋友的生日马上到了, 赵 老师为她做了一条漂亮的裙子,这条裙子上面藏着很多秘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幼儿说说自己找到的秘密。引导幼儿找到裙子中的四处秘密。(幼儿每说出一个地方,师将准备好的图案依次出示)

——:原来领子和袖口、腰带、裙摆都有秘密的,领子是按照物体的不同排队的,(出示字卡:物体);袖口是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排队的(图形);腰带是按大小的变化规律排队的(大小);下摆上的图案则是按颜色的变化规律排队的(颜色),这样的排队就叫做按规律排序!

二、展示已排好序的图样,让幼儿观察,分析出各种图样属于以哪种变化为规律排序的。

——我们来看看这些图样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序的呢?

三、幼儿尝试按规律排序。

——老师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让我们一起来把它们有规律的排一排吧。

——请小朋友来说说你是按什么规律排的?

教师:原来同一种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规律排出很多不同的排法。

四、有规律排序除了排出来,我们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来表示呢。

——我们用小猫小狗的叫声来有规律地表示出来。(分成两组喵汪汪,喵汪汪、喵汪汪)

——我们用动作来试试看(如:小鸡小狗小猫的动作,重复三次)

五、幼儿分组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装饰衣服、铺地砖、串彩链、围围墙),进行按规律排序。

——红红准备在她生日那天开个“生日PATY”,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让我们去帮忙,你们愿意吗?四个小朋友一组,在工作之前,每一组要商量好用什么规律来进行排序。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帮助。

——展示作品,师幼一起评析。

六、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请小朋友找找看,教室里有没有有规律排序的东西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会运用到有规律的排序呢?(观看电脑)

请小朋友回家找找,家里有那些地方也是有规律排序的呢?请你把它画来来,明天带到幼儿园来一起交流,好吗?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及反思1500字


跟随一名优秀的老师,是众多学子的幸福,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一般都会准备教案。教案有效地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如何写教案才能符合课程目的呢?经过收集,88教案网编辑为您献上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及反思,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及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辨认整点。

2、能结合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表拨整点,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实物大钟6个,小闹钟人手一个,自制时钟人手一个;时钟课件。

经验准备:事先把小闹钟投放到分区材料中,供幼儿自由观察;老师有目的结合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提醒幼儿看点钟进行各项活动。

活动过程:

一、老师以钟表店老板的身份出示各种实物闹钟,引出活动内容。

★以提问的方式,请幼儿说出点钟在生活中的作用。

“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点钟那会怎样?”(它会提醒我们几点了该干什么事了。)

二、认识钟面,了解钟的结构。

1、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给各种点钟找相同。

“第一个游戏就是“找相同”。“它们的形状不太一样,但是他们身上有相同的地方,小朋友你们能找出来吗?”

2、利用课件帮助幼儿梳理自己的发现。

课件重点:

①认识分针和时针:看点钟只要看这两个针就知道是几点了。

②每个钟上的12个数字排得是不是都一样?

三、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

1、幼儿操作实物时钟,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

★“时针和分针和小朋友一样都很爱运动,它们每天都要进行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会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

★“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秘密?”

2、老师利用课件帮助幼儿梳理和验证。

与幼儿一起小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数字),这就是一小时。 ”

四、出示“整点作息表”,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整点。

1、“现在是7点整(10点、11点),小朋友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发现这三个时间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分针都是指向数字12。

3、与幼儿一起小结:★整点时,分针都指向数字12上;

★当分针指向12上,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点整。

4、利用课件再次出示四个钟面,请幼儿辨认各是几点。

五、学习拨时钟。

依次演示三幅图片,请幼儿看图片说出画面的内容,(小朋友上幼儿园、午睡、放学离园)说出那应该是几点?你会拨出这个时间吗?(幼儿用自制小时钟拨)

六、以游戏的口吻结束活动。

今天太高兴了,因为我们小朋友学会自己看整点,还学会了拨整点,希望小朋友能够学会看点钟做事情,做到上学不迟到,做事不拖拉,做一个守时好孩子。

活动延伸:

1、继续投放实物点钟,供幼儿观察、探索。

2、游戏《抽牌拨钟》

两人6张图片牌,一人从中抽出一张牌,根据背面的时间在小钟面上拨出相应的时间。拨对了,牌就由他收起,换另一人继续抽牌。

活动反思:

《指南》明确提到:我们要观察孩子的需要,解读幼儿,才能真正帮助幼儿。对于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我们关注的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从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观察到幼儿做事拖拉,时间观念淡薄,同时,我们与家长沟通中也发现这些问题,我想这也是城里和乡下孩子共性的问题,所以,为了解决幼儿的时间和责任意识,我选择了这个活动下乡。

我发现《指南》在各领域的教育建议中,都非常强调幼儿的学习要渗透在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生活的同时实现学习和发展,本次活动除了对时钟结构及运转规律的充分感知后,我更注重目标2的制定与落实。

通过《指南》的学习,在准备过程中也有很大的改变,以往我们一般通过集中活动之后,再让幼儿在分区活动中继续玩、继续巩固。这种方式我们一线老师都会发现幼儿的兴趣不长久,甚至老师精心准备的材料得不到孩子们的喜欢。现在,我们是大胆在活动之前与幼儿一起收集自己的小闹钟并投放下去,这些形状各异又是自己喜欢和熟悉的闹钟能吸引幼儿充分去感知,自己去发现其中的特征或相互的关系,从中我们观察到幼儿已收集到哪些有益的经验或需要,我们就有针对性帮助幼儿梳理,渐渐地幼儿就学会怎么去观察和怎么去解决问题,突出他们的主动性。活动课件的图片,采用他们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活动环节照片,这些是他们生活的再现,是他们熟悉的画面,所以,幼儿互动得非常好,能准确表述时间与生活环节之间的联系,。

整个活动过程的设计思路,我是先让幼儿充分观察和感知后,幼儿发现问题,然后我们老师帮助梳理的这么一个理念。在活动引入的设计,我注意到自然、有效的方式进行。以一种很自然的生活对话,引出时钟在生活中的作用。如果抛给幼儿的是简单的“时钟有是什么用?”幼儿可能会出现一时的不解,引发不了幼儿的兴趣,换成通俗易懂的提问,不仅拉近了幼儿,也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他们就会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不要老师过多的语言解释。

感性经验和兴趣在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幼儿有了这些感性的经验后,我就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以游戏的方式认识时钟的结构和运转规律,如:找相同、比赛跑等等。紧紧抓住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联系时钟的整点,建立时间概念,突出活动的生活化,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促使幼儿获得数学的思维方式。

对时钟结构的认识幼儿还很兴趣,如:在“找相同”的环节中,每个时钟的分针、时针、秒针的运转规律是一样的等等,还需要他们继续观察、发现。时间的概念会在幼儿的不断操作和生活体验中得到理解,更希望幼儿通过这些活动能学会看点钟做事情,做到上学不迟到,做事不拖拉,做一个守时好孩子。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及反思【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挂钟一个,自制一个钟。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挂钟

1、提问:它叫什么?家里还有哪些钟(大座钟,催我们早早起的小闹钟,还有人们为了携带方便,将钟做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表)?

2、钟的作用是什么?(时钟不停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钟上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休息)。

二、教师出示自制的钟

1、请幼儿看看这个钟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小朋友们还看见过什么样的钟(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请幼儿看看钟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数字,有二根针)教师讲解钟上的数字12总是在上面,6总是在下面,并教幼儿认识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三、教师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个数字)教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分针)每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四、教师继续拨长针。边拨边告诉幼儿当短针(时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长针(分针)正指向12时就表示点钟。;来源;教案网;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一点钟、二点钟、三点钟直到十二点(即两针再次重合)为止。

五、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片,要求全体幼儿按上面的方法在老师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餐,下午5点放学,晚上8点睡觉)。

教育幼儿从小做到按时间进行各种活动,珍惜时间,上学不能迟到,放学时不能在路上贪玩。

六、教师再将长、短针都拨到12上。请幼儿注意老师拨针,教师边拨边说分针从12开始走起,经过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半圈(多远了?)。这时,时针走在12和1的中间,这就是12点半告诉幼儿分针走半圈,指在6上面,时针就走半格,就是半点钟,然后教师依次拨1点半、2点半、3点半。

七、教师再请幼儿自己按上面的方法在纸钟面上拨出半点钟。请小动物检查是否拨对了(1点半小猴检查,6点半小老鼠检查,10点半奥特曼检查,最后老师说晚上6点了,出示大灰狼,请幼儿将钟反个面放在桌上,不让大灰狼看)。

八、玩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请幼儿拨钟。

1、讲游戏规则:小朋友们扮小羊拨钟,老师说几点,小羊就拨几点,请老狼看钟。小羊拨好了钟就定住,老狼看时间未到就不吃小羊,时间到了6点,就吃小羊。

2、请幼儿将钟当方向盘,开车出教室玩游戏。

活动反思:

对时钟结构的认识幼儿还很兴趣,每个时钟的分针、时针、秒针的运转规律是一样的等等,还需要他们继续观察、发现。时间的概念会在幼儿的不断操作和生活体验中得到理解,更希望幼儿通过这些活动能学会看点钟做事情,做到上学不迟到,做事不拖拉,做一个守时好孩子。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及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

2、动物手偶

3、实物钟

活动过程:

一、引入并简单认识钟及其作用。

1、引入并简单认识钟的种类及其作用。

教师调闹钟闹铃引入

提问:

⑴你们猜猜是什么声音?(闹钟的闹铃)

⑵家里还有哪些钟?是什么形状的?

(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座钟)

⑶钟有什么作用?

(钟不停的走,告诉人们几点了,人们就按照时钟上的时间进行学习休息)

2、简单认识钟面。

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圆形)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总结:有两根针和12个数字。

提问:⑴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长度不同)

教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我们在看看数字,

提问:⑵正上面的是数字多少?(12)

⑶正下面的是数字多少?(6)

二、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教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摘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回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教师操作钟表)

提问:⑴谁跑的快?(分针)

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

总结: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三、认识整点。

教师:那么分针和时针指的数字又表示几点呢?别急,老师来告诉你。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在看分针。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分针有正指着12时,就表示几点了边拨钟边和幼儿一起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六点钟

拨钟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拨,顺时针的方向就是钟面上的数字从小到大的方向。

四、请个别幼儿练习。

练习拨7点,8点,9点,10点12点

五、全体练习。

请幼儿按照一日生活时间表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饭,下午4点放学,晚上9点睡觉另外请小动物来检查。

六、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1、讲游戏规则:老师扮演老狼,请小朋友来当小羊。老狼在前面问小羊,小羊几点了?老狼呢就双手拿着一个钟,然后拨的时间,,小羊一起说几点了。如果老狼拨到6点,那就要吃小羊了。

2、请几名幼儿和老师先示范一次。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游戏作引导,以掌握概念为目标,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动手和观察过程中认识时钟的结构,运行规律和整点,同时又渗透了时间观念教育,将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为趣味盎然的活动。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儿在学习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这个环节时刚开始时有点不理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还有的幼儿是理解之后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我相信下次再上这节课,我会更加注重一些小细节,让整个课程活动更加活跃,效果更好。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及反思【篇4】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4.可以用来自制钟面的有关材料(如长短针、1~12的数字、各种形状和造型的硬板纸或吹塑纸若干)。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这些钟表?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来.源教.案网,(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

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教师操作演示:一只钟两根针都指在12上;一只钟时针拨到1上,分针拨到12上;另一只钟时针拨到12和l的中间,分针拨到6上。

2.提问:

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

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半点时,分针指在哪里?

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1点半时,时针指在哪里?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半点时,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分针指在6上。

4.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

①按老师的要求拨整点、半点;

②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五、教师总结时钟的有关知识内容

六、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片来说出钟的用途)

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七、出示时钟演变过程的图片,让幼儿简单了解从古到今计时器的变化,激发幼儿尝试探索知识的兴趣

师:古时候没有钟,人们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来计时。日晷在常州的天宁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随着科学的发展,聪明的叔叔阿姨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钟和表(闹钟、石英钟、音乐钟、工艺钟、手表、怀表),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小朋友,你们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也来发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钟和表,好吗?

延伸活动:

提供制作钟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时钟模型。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及反思【篇5】

目标:

1.认识时钟,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转规律。

2.通过辨一辨、说一说、拨一拨等形式,能正确辨认整点与半点。

重点:

能正确辨认整点和半点

难点:

在正确区分时针、分针的基础上准确拨出整点与半点

准备:

ppt、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老狼图片

过程:

1.认识时钟,知道时钟名称及用途。

(1)猜谜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滴答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你猜是什么?

(2)教师出示钟的图片。

师:谜底是什么呀?你们在哪里见到过时钟?它有什么用呢?

2.观察认识钟面。

师:你们想和时钟做朋友吗?一起看看钟面上有什么?(数字、刻度、时针、分针、秒针)师:钟面上的指针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师:最短的指针叫时针,粗粗长长的指针叫分针,又细又长指针叫秒针。

3.探索时针及分针的运转规律。

(1)播放课件《龟兔赛跑》

师:今天我们来看一场比赛,(放课件)兔子和乌龟要在这个圆形的跑道上赛跑,现在它们在最上面的一棵树的起跑线上,你们猜谁会赢?(幼儿猜)究竟谁会赢呢?好,比赛开始了,预备开始。

师:比赛的结果谁赢了?

(2)讨论:龟兔赛跑时,兔子跑了一圈又回到起跑线上,乌龟跑了多远?(一颗树远)(3)继续播放课件,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告诉你们哦!这个圆还会变魔法呢。瞧!每一棵树变成了一个数字,兔子变成了分针,乌龟变成了时针,时针和分针都是朝一个方向顺时针走的,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也就是说分针跑一圈,回到起点12上,时针才跑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4.认识整点。

(1)出示两个整点钟面,鼓励幼儿观察,了解整点时分针、时针的特点。

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师: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教师报时间,请个别幼儿演示拨指针,其余幼儿检查,初步理解整点的意义。

5.认识半点。

(1)出示两个半点钟面,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半点时分针、时针的特点。师:分针从12开始走起,经过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多远?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半圈)。分针走半圈,指在6上面,时针走半格,在2个数字中间时就是半点钟。

(2)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拨出半点钟。

6.通过实践操作和游戏,进一步巩固对钟点的认识。

(1)出示自制硬纸片钟,复习对时针、分针的认识。

师:瞧!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也准备了一个钟面,你们能告诉我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吗?

(2)放ppt,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

师:小朋友我们从小就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间进行各项活动,我们来看看小朋友的一日作息时间表,请你们在自己的钟面上拨一拨这些时间,记住边拨边说说这个时间你干什么。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师:咦,你们看我是谁?老狼今天要和大家玩个游戏,你们敢不敢?(讲游戏规则:老师扮演老狼,请小朋友来当小羊。老狼在前面手拿钟面边拨时间边问小羊,小羊几点了?小羊一起说几点了,如果认错,就要给老狼吃掉。

活动反思:

我的体会:我认为每一次活动结束,教师都应该针对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反思,提出调整、改进的方法。而且幼儿园的一课多研会出许多优秀的教育活动,活动中许多有经验的教师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如在目标的定位上怎么样就准确、活动的重难点把握等,这些意见都给了我很好的启发,也使我认识到反思确实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如果能把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相结合的话,那无疑会锦上添花。

[课件]铺路小班数学教学设计一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上课时幼儿园的老师都想让自己的课堂知识能够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所以,很多老师会准备好教案方便教学,教案有助于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幼儿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课件]铺路小班数学教学设计一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目标:

1、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2、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尝试拼合图形。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用硬纸板制成一条“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土坑”,镂刻下来的图形涂上颜色即成“石块”。(将个别圆形、正方形两等分)2、兔妈妈胸饰。

教学过程:

1、游戏“做夹心饼干”,复习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教师扮成兔妈妈,幼儿扮成小兔。

教师:“天气太冷了,兔奶奶生病了,我们去看望她好吗?”

教师:“我们带点什么去好呢?”

游戏“做夹心饼干”,要求将图形标记贴在胸口,找一个贴相同图形的幼儿做朋友,最后要说出做的是什么形状的夹心饼干。

2、引起幼儿玩“修路”游戏的兴趣。

教师:“做好了夹心饼干,我们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到兔奶奶家要经过一条小路,可是这条小路坏了,怎么办呢?”

3、幼儿“修路”,辨知图形。

教师先带领幼儿观察一下小路有哪些图形,然后请幼儿拿“石块”一一对应地嵌入小路的“土坑”中。

4、尝试组合图形。

启发幼儿想办法把两块半圆形的“石块”和两块长方形的“石块”嵌入“土坑”中。

5、游戏“踩石头”。

教师:“小路修好了,我们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不过在过小路的时候我们一起来玩个踩石头的游戏,我拿出什么形状的图形,你们就去踩什么形状的“石头”并说出这是什么形状。“

6、到兔奶奶家,结束活动。

今日课件: 大班数学8的加减运算教学设计反思(推荐一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希望小朋友们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提升效率,教案可以让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今日课件: 大班数学8的加减运算教学设计反思(推荐一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

3、积极地动脑思考,主动探索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7以内各数加减法及8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数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人手一支笔。

教学过程:

1、奇怪的门卡。

——教师:爸爸带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们住饭店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出示符号底板和8、3、5三个数字):服务员说,当他们用这三个数字在门卡上摆出四道力口减算式,才能顺利地拿到门卡进房间。你们愿意来试试吗?

——幼儿思考。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集体检查。鼓励幼儿用三个数摆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2、幼儿操作活动。(幼儿用书P14)——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观察8座小房子,根据房子的颜色,在加减符号旁边填写数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观察左边的数字,请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观察三组蔬菜,想一想:哪两组蔬菜力口起来和下面的数字相同,请画线连起来。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第15、16页引导幼儿练习8的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加减运算。(也可以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舌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曰常或区域中进行。)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减法算式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

——请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结果,看看有没有同样的发现。表扬正确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的幼儿。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指导学生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学生说三句话以及算式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加减法的算理。

不足之处:在第一个环节,让孩子说的还是不够,8,9的组成不够熟练,在教学中,引导得少。

改进措施:多正确引导,让孩子自己自主思考,并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

课件精选: 大班数学教案如何写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教师通常会准备好下节课的教案,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幼儿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课件精选: 大班数学教案如何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上册,学习内容:颜色配对、求同存异、归类、按规律排序、对应、认识长短、按长短排序、区别“1”和许多、比多少、3以内的点数、4以内的点数、5以内的点数、圆形、正方形、图形分类、区别上下。

小班下册,学习内容:配对、按一种特征分类、变得一样多、按大小排序、比较高矮、按高矮排序、对应、2的形成、3的形成、4的形成、5的形成、5以内数物结合、目测数群、认识长方形、感知三角形、认识前后里外。

中班上册(第三册):物体的对应、按粗细排序、10以内的点数、目测数群、6.7.8.9.10的形成、6.7.8.9.10的数物结合、数字标识、数字描红、序数1-10、10以内的倒数、认识半圆形、认识椭圆形、认识梯形、图形拼搭、区别上中下。中班下册(第四册):按特征分类,比较宽窄,按规律排序,认识时间,复习基数和序数,20以内点数,认读50以内的数,数物结合,20以内倒数,10以内数的守恒,认识单双数,2~9相邻数的关系,10以内数的等差关系,平行四边形,图形的分类和联想。

大班上册(第五册):多角度的分类和排序,测量,认识“0”,5~10的分解和组合,10以内的加减法,10以内数在生活

中的运用,多边形,面积守恒,正方体,长方体,球体,认识左右,认识货币,简单规律和推理。

大班下册(第六册):感知过去、现在和将来,认识日历,认识整点,认识半点,二等分,四等分,认读100以内的数,按数群计数,感知数位,数与量的对应,写数字,20以内加减法,加减法在生活当中的运用,整10加、整10减,分类计数,简单统计,连加、连减,相同数连加,平均分配,圆柱体,体积守恒,容积守恒,运用货币。

学前班上册(第七册):比较厚薄,认识快慢,按特定的规律排序,长度守恒,图形的传递,写数字,认识运算符号,20以内的加法在生活中的运用,“0”在生活中的运用,有关“0”的加法和减法,20以内的相邻数,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区别基数和序数,50以内的倒数,图形的拼摆,相同和不同,认识疏密,量的推理,对应关系,逻辑关系。

学前班下册(第八册):简单的统计图,量的传递,认识时间,工具测量,简单的组合,等量代换,感知数位,写数字,百以内的不进位加法,等量交换,百以内的进位加法,百以内不退位减法,百以内退位减法,相同数连加,初步认识乘

法和除法,等分图形,运用货币,观察力训练,推理能力训练,千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千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22619.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