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课件范文: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范文: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说课的课题是:《词语输入速度快》。我将从学习需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流程四个方面来阐述。m.JaB88.coM

本课是浙江摄影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计算机小作家》中的第3课,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明白用词语输入比单字输入快,了解词语输入的三种方法有简拼、混拼、全拼,并能根据词语的实质,选择不同的词语输入方法。文字的输入是今后学习工作中必备的一项技能。

学生在前两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多种输入法,并能用搜狗拼音输入法输入单字。对词语输入的方式较为陌生,想成为打字小高手是每个学生的梦想,有学习的期望。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通过学生操作、经验交流、教师引导,了解词语输入速度快及词语输入的三种方法。通过“看拼音写词语”,掌握简拼输入方法。通过“看图填合适的词语”掌握混拼和全拼输入方法的综合运用。通过“词语接龙”游戏,灵活运用词语输入方式,体验词语输入与单字输入的优势。本课的重难点是:在输入文字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是词语就用词语输入习惯;并能根据词的字数,选择合适的输入方法。为了使词语输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初步印象,通过输入四个成语输入后的经验交流,总结得出词语输入速度快;通过两关的词语输入练习,比较三种词语输入方法,在练习、交流、再练习、再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了重点,攻破了难点。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提醒学生使用正确的指法。

围绕上述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通过打字前的准备,回顾了前两课的内容,并以“试一试”输入四个词语后,由输入速度最快的三位同学进行交流,得出他们都是利用词语来输入而不是单字输入,加上教师引导归纳,引出本课重点词语输入速度快,为词语输入教学做好了准备。

接着,通过学生演示,得出三种不同的词语输入的方法。简拼是最简单的一种输入方法,刚学会用词语输入的学生最喜欢用这种方法,但它并不适合所有的词语,所以通过“看拼音写词语”这一关的练习,学生发现教师出示的词语是多字词,用简拼输入的方法比较快;通过“看图填合适的词语”这一关练习,学生发现用简拼输入词语方法出现的词语太多,选择很麻烦,会影响输入的速度,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混拼和全拼的方法。最后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简拼适合多字词语的输入,混拼和全拼适合两字词语输入。在两关的最后都有一道拓展题,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为更好的巩固新知,进行了“词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词语输入的高速和便捷,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给学生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最后通过板书整理归纳了本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总结了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词语输入的优势。

纵观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能,在对比中感悟词语输入的技巧。

扩展阅读

[热搜课件]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搜课件]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打字练习,培养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指法训练的困难,提高打字速度。

2.掌握正确的打字姿势和键盘指法。

重点:通过边游戏边练习的形式,加强指法训练,提高打字速度。

难点:学生在利用游戏进行指法练习时,容易忽略标准指法和指法分区,教师要加以控制、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想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打字游戏,它不仅可以让你边玩游戏边练习,还可以帮助你我进行比较系统的指法训练,当做完某个练习后,它可以帮你评分,看看你打得多快,到底进步了没有,妙极了!

二、新授

1.打开“金山打字”

示范启动〈金山打字20xx〉。步骤:A、启动〈金山打字20xx〉后出现软件主界面;

2.选择打字游戏(介绍游戏规则)

3.学生玩打字游戏。(教师下堂指导)

4.在规定的要求内打完的同学可以进入到更高级的打字游戏!

5.(大部分学生打完第一次而且时间和正确率都能达到要求的时候控制学生机)刚才我们班有好多的小朋友打得又快正确率又高,而且都符合老师的要求,老师想请他们来说说她是怎么做到的?小朋友要虚心的听!然后自己再努力!

1、手指击键轻而快,击键完成后应迅速返回基本键。

2、遇有两个以上可由同一手指连续输入完成的,可不返回基本键。

3、每个手指应负责好自己的“领地”,不可图快而越位。

三、小结

今天有许多小朋友都参加了这个高难度的打字游戏,但是有的小朋友的打字的速度还是比较慢没有得玩这个打字游戏,你们要把时间记下来,到下一次课的时候争取打得更快!

教后录:通过前段时间的课堂练习,学生对于指法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课堂上练习时也能按照指法来输入文字,但有部分同学不能坚持,打了一会就发生指法的变形,有的学生指法不对发生了移位,有的学生又恢复原来的一指神功。在游戏中,学生的兴趣很高,但有点手忙脚乱。

小学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范文3篇


【导语】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教案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演示文稿巧妙播

教学目标:

1.了解演示文稿,认识PowerPoint软件。

2.掌握放映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3.了解演示文稿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放映演示文稿

教学难点:使用放映笔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一个演示文稿一般由多张幻灯片组成,放映时,常常还伴有各种动画展示效果。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吧!(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一)放映演示文稿。

教师演示、讲解:放映演示文稿一般是指按照演示文稿事先设定的顺序和效果,展示其中一系列幻灯片的过程。

(二)使用放映笔。

1.放映演示文稿时,如有需要,可以使用放映笔在幻灯片上圈画重点,以辅助讲解。

2.使用放映笔时,如果对留下的墨迹不满意,可以清除它们。此外,还可以改变墨迹的颜色。

(三)练一练:

谈一谈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人们使用演示文稿,你喜欢这些演示文稿吗?

(四)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四课 演示文稿巧妙播

一、认识“PowerPoint”。

二、放映演示文稿。

随心所欲展图画

教学目标:

1.掌握制作简单演示文稿的操作方法。

2.掌握调整图片的初步操作。

3.体会用演示文稿展示图片的优势。

教学重点:制作演示文稿

教学难点:调整图片的样式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由图像组成,可以用来展示拍摄的照片、下载的图片、绘制的图画的演示文稿,就是一个电子相册呀!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吧!(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一)制作演示文稿。

把一组图片依次插入演示文稿的幻灯片中,就可以制作成一个简单的电子相册。

(二)调整图片的样式。

1.要使展示的图片富有变化,可以通过调整图片的样式来实现。

2.教师演示、讲解:图片的边框、旋转图片的角度等。

3.图片样式都相同,展示效果会比较单调;图片样式过多又可能会让人感觉凌乱。青稞地,选用的图片样式一定要适度。

(三)调整图片的位置和大小。

教师演示讲解:图片在幻灯片中的位置和大小直接影响展示效果,只得地,调整图片的位置和大小是很常用的操作。

(四)练一练:

以“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花”“长城”“家乡风景”等为主题或自选主题,收集相关的图片,然后制作成演示文稿并展示。

(五)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五课 随心所欲展图画

一、制作演示文稿。

二、调整图片的样式。

演示文稿仔细做

教学目标:

1.了解演示文稿的基本结构。

2.熟悉添加幻灯片的操作方法。

3.体验用计算机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制作标题页

教学难点:添加幻灯片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标题页、目录页、展示页和封底页。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吧!(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一)制作标题页。

教师演示、讲解:启动PowerPoint后,软件会自动创建一个演示文稿并插入一张标题幻灯片,页面中有两个用于输入文字的虚线框,也叫文本框。

(二)添加幻灯片。

1.教师演示、讲解: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一般都会提供多种幻灯片版式,以方便制作者快速添加和使用。

2.学生实际操作。

(三)修饰文本框。

修饰文本框,包括调整文本框中文字的对齐方式,调整文本框的样式和开关效果等。适当地修饰文本框,可以增强表达效果。

(四)练一练:

谈一谈演示文稿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五)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六课 演示文稿仔细做

一、制作标题页。

二、添加幻灯片。

信息技术与汉语教学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术与汉语教学”,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言教学之中,是当前汉语言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21世纪是知识爆炸和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化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作为今后学习、工作及生活的一种必备技能,各级各类学校已经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因此,在汉语言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言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言教学之中,是当前汉语言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正在飞速地融入国际社会,加入WTO后的中国成人汉语言教学将走向何方?这是摆在摆在每一个汉语言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一、提出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言教学的背景

(一)、信息技术的成熟为汉语言教学提供了可能

当今是知识爆炸和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化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作为今后学习、工作及生活的一种必备技能,各级各类学校已经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因此,在汉语言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汉语言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很多内容极具抽象性,传统的单一模式教学已经很难适应。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可以将数据、文字、图象、声音有机的融为一体,制成课件后,还可以按教学的需要随时变换组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汉语言学科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选择已有CAI软件进行辅助教学。

现在市场上CAI软件很多,我们安装后,就可以指导学员去使用、学习,如《万事无忧》等软件。

2.搜集素材,制作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已有的CAI软件不是根据自己教学内容设计的,难免与我们实际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好已有素材,或者从其他软件及网上找到一些好的素材。然后我们可以利用Powerpoint、Authorware及方正奥思等软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合成信息技术媒体课件。

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所所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的创新能力、信息的利用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我们在汉语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与汉语教学进行整合,有利于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到为汉语言教学创造了条件。汉语言教学的改革不可能回避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以知识经济为时代背景的社会,人类在思想认识上和行为方式上对汉语言的教学改革又有了一种新的发现,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到来,使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开始认识到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具有了全新的意义,这种超越式的认识飞跃体现在知识就是力量上,体现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上,汉语言教学作为一个人的后天学习所得,它对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的发展为汉语教学创造了崭新的传播媒介与载体。科技创造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标志之一是信息技术,一切的知识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和媒介,以网络和技术为其支撑,使汉语言作为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的重要作用得以日益的彰显。我们在汉语言教学中为什么不可以告别陈旧的粉笔+黑板呢?

(三)、终身教育理论为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一,当代教育观出现新变化,呈现出视野更开阔的特点。它不是为教育对象的某一阶段设计教学内容,而是将之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社会生活巨大变革,任何人都不可能通过某一个时期的学习来满足其一生的职业需要,这样终身教育理论就在当今这个学习化的社会里应运而生了,终身教育理论其实也是追求人的持之以恒的全面发展,这个全面发展不是一个时期之内就得以完成的。

第二,汉语教学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汉语言由于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为终身教育理论提供必要的支持的可能。那么我们的汉语言教学就必须重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更由于人类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和信息的社会,科学技术将成为构成生产力要素之一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它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或延迟生产力的发展。

(四)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为汉语言教学创设了氛围

目前,中央电大正在全国电大系统进行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实验,我校作为试点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累计投入资金100万元,努力构建和改进适应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初步建立起一个依托校园网络、多媒体平台,集成了多项现代化技术的远程教学、管理服务的开放教育支持服务系统。

我校开通了带宽为10Mbps的校园网,并通过64Kbps的DDN数据专线接入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实现了学生的远程访问和在线学习。2004年学校将校园网络带宽提升到100Mbps,通过网络光纤联入中国教育发展网,实现了网络中心各节点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实现了每科室计算机联网,形成比较完善的校园网络,目前还在进一步规划校园网络的升级方案。

为了更好适应开放教育教学需要,我校在原来教学现代化设备的基础上,又建成了多功能教室、多媒体阅览室、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视听学习室、语音室。教学现代化建设已初具规模,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因此,硬件环境为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言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用信息技术来组织汉语言课堂教学关注的要素

(一)、汉语言课堂教学组织的要素

(1)正确认识传统的汉语言教学观

首先,传统的汉语言教学观认为,汉语言课堂教学组织的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是联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虽然也强调教学相长,但更多的采用以教师为教学组织的核心,它实施的是灌输式的或是填鸭式的教学。其次,学生学习汉语言知识仅仅是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文化,没有真正注重学生人格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提升。此外,有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汉语言课堂教学组织得好与否,首先要看这个教师是否有一桶水,只有教师具有了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这完全将学生这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个体作为了一个灌输知识的容器。

(2)汉语言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网络技术,突破时空限制,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实现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和终身化。我们的汉语言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讲授《咬文嚼字》一课时,通常学生会对文中作者提到的《史记》李广射虎的改写与推敲的故事这两个例子较难理解。如果让学生看了这两个故事的动画,激起了他们的兴趣,然后提问:《史记》原文好还是后人改写的文字好?为什么?贾岛诗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为什么?这时,犹如投石击水,迸溅起阵阵涟漪,学生的思维兴奋了起来,纷纷畅所欲言,发表了许多独到的看法。接着,再让他们认真阅读课文,看看作者的精辟见解。这样,课文的学习难点迎刃而解;同时,在研读的过程中,学生也不禁对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底及文学修养敬佩不已,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当今汉语言教学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前提下,更加依赖于当今的信息技术所构造的网络教育环境,也就是说汉语言教学的组织要素除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之外,还更加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应该说汉语言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汉语言教学改革自身发展的必然,因为任何一个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融洽、融化、融汇时代赋予它的新内容。

(二)、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言教学的属性、学习模式与特点

第一,关于属性。有人认为,中国的汉语教学的属性要定在三化上,即汉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和中国化上。我认为汉语言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都应当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倘若没有信息技术,汉语言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是无从谈起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网络是汉语言教学内容的新载体,这种载体对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媒介,它具有内容的无限丰富多彩性和空前的自由灵活性,极大地方便了人类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后对知识不断充电的需求。

第二,关于E-Learning学习模式。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言教学后,形成了新的汉语言网络教育形式。这样就使得汉语言学习变得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更重要的意义是它可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教育教学的模式、方法和手段的变革。说到底,它是对传统的汉语言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和手段一种提升。信息技术和汉语言教学整合所形成的网络教学环境,它更加有利于建立探索性学习模式、协作化学习模式和个性化学习模式。总而言之,网络教学有利于形成汉语言教学的E-Learning学习模式的形成。

第三,关于E-Learning学习模式的特点。汉语言教学的E-Learning学习模式应当是信息技术作用于汉语言教学的必然结果。汉语言教学的E-Learning学习模式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也具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结果的创造性。

三、对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言教学后的一些思考

(一)、信息技术和汉语言学科的共性特征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和汉语言学科有一些共性的特征:即应用性、工具性和创造性等。我们为什么要掌握信息技术,它与汉语教学目标有没有必然性的联系?因为人类正走向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里,要求学校教育必须从传统的信息灌输式教育转变为信息处理能力式的教育,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基础学力和情感能力的教育。

因此,汉语言教学必须反思、检讨自己过去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所作所为,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的一切有悖于时代、社会的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手段以及考试的评价制度等等,切实注重学生的能力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教育。

(二)关于进行信息化后的网络管理

在汉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学生游离教学目标,不仅要有技术上的措施如软件管理、目标锁定、物理隔断等,同时也要借助于班级建制的小班化。另外汉语言教学信息化后网络安全也是大问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加之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有限,使得汉语言教学信息化的进程变得十分缓慢,即使中国电化教育界的权威如西北师范大学的南国农、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华东师范大学的祝庭智等,他们也不敢说就没有人可以超越之,更何网络是人类虚拟起来的,对于网络教育和教育网络在某些网络黑客那儿有时真的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因此,加强信息化后的网络管理十分重要。

(三)、如何进行课件的设计

在汉语言教学实践中,如果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简单地利用电脑展示讲授的内容,那只是把板书变为电脑书、把满堂灌的口灌变为电脑灌,只能是新瓶装旧酒,和以前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式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在课件设计中,只有以学生为本的宗旨为指导,注意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开发,实现师生互动,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信息技术在汉语言教学实践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7

2、章剑卫姚灶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教案模板: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优秀教案范文


【导语】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教案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夏日的湖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让学会使用“曲线”“多边形”工具。(2)学会清除图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尝试,学会曲线工具在绘图中的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动手设计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美的教育,提高学生塑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同样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使用“曲线”“多边形”工具

难点:曲线工具的使用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曲线是优美的线条,画流淌的河流要用到它,美丽的树叶、花瓣要用到它,怎么画出这些呢?

二、新课

1、使用工具箱的曲线工具,绘制河流,树叶和花瓣,并填色。

(1)教师示范画出一条河流,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操作,交流。

2、画得不好,想重画,换张白纸,怎么办?

学生思考并动手尝试后回答。(技术提示:单击菜单“图像”菜单,选择“清楚图像”命令。)

3、用多边形工具画帆船

(1)教师示范,学生仔细观察学习。

(2)学生小组合作用“多边形”工具画出帆船。

(3)教师课堂巡视指导,学生学习操作,交流展示,教师点评。

三、小结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来进行课堂小结,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板书。

热闹的湖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学会使用选定工具,复制、粘贴物体,(2)让学生学会使用翻转、旋转命令修改图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尝试,让学生学会复制、粘贴操作。学会翻转物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图软件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学会复制、粘贴、翻转物体

2、教学难点:不同工具模式的使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上的热带鱼,你找找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

(二)新课

师:“复制”“粘贴”时电脑里常用的命令,选择好需要复制的物体,单击“复制”命令,这是电脑就记住了这个物体,单击“粘贴”电脑就会复制出同样的物体,要多少有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把安静的湖面变成热闹的湖面!

1、复制、粘贴帆船

师:用什么方法能比较快的画出那么多的帆船呢?

学生:找办法,操作(学生单击“选定”工具,框选帆船,单击菜单栏“编辑”→“复制”命令,再单击菜单栏“编辑”→“粘贴”命令,这是画纸上出现了一模一样的帆船。)

2、翻转物体

师:大家做好了吗?一模一样的帆船显得很单调,我们可以通过旋转和翻转的方法将湖面变得生动起来。请同学们使用菜单栏“图像”→“旋转翻转”命令,选择旋转“水平”翻转。

使用“旋转翻转”命令可以让湖面上的帆船“来来往往”,我们还可以改变帆船的颜色,使画面更加丰富。下面请大家立即行动!

3、帆船能向不同的方向行驶吗?请同学们自己尝试操作。(技术提示:利用“旋转翻转”命令,选择旋转“按一定角度”翻转)

4、改变帆船的大小

师:我们看物体时都是“远小近大”,为了使画作更加逼真,在画画时,我们也要按“远小近大”的规律作画。我们可以用“选定”工具选中帆船,通过拖动四周的控制点来改变帆船的大小。请大家立即行动!

5、课堂小结

在我们生活中,不仅电脑绘画中有复制、粘贴,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它,有了复制、粘贴,我们所描绘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精彩、更加高效!

避暑在湖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及命令创作图画。(2)让学生学会使用文字工具。(3)让学生学会打开两个画图窗口的技法复合作图。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复合作图,提高绘图效率。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2)培养学生协助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各种工具绘图及打开多个窗口复合作图。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炎炎夏日,为了照顾好调皮的小蝌蚪,青蛙妈妈们蹲在湖面的荷叶上快热昏了,这时还好有莲蓬降温器帮了我们的忙。一起来画画吧。

(二)新课

1、使用刷子、曲线工具绘制半边青蛙,再使用复制、粘贴命令进行复制青蛙。将复制出来的半只青蛙用“翻转\旋转”命令水平翻转成另外半只,然后将它移动,直到和前面的半只拼成一只青蛙。参考课本23页

教师提示并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交流展示。

2、绘制太阳和太阳镜

教师示范:(1)使用“椭圆”工具,按住“shift”键画出正圆,并涂上红色。(2)使用“曲线”工具在太阳的正上方画出一根线条,中间向下弯曲,形成镜架。(3)在镜架的中心和边缘在画一根直线,拖出一个镜片。(4)画完两个镜片后填色,使用刷子工具在镜片上画出“高光”,师眼睛更加逼真。

3、在图画中输入文字

师:作品完成了,我们还可以为作品配上文字。请同学仔细阅读,自己尝试着去给作品配上自己的名字并设置字体、字号。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请一位学生展示,请不会的学生仔细观察。

4、打开多个窗口复合作图

使用“画图”作画时,有事会感觉“地方”太小,不太方便,这是我们可以打开两个“画图”窗口,一个用来集成作品,一个用来专门生产“零件”。“零件”生产后,在用“复制”、“粘贴”命令,复制到另外一个“画图”窗口里。

5、课堂小结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来进行课堂小结,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板书。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社会诸多方面的变革,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同样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的指引下在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甚至教学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要贯彻上述教育思想,仅仅靠传统教学中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几十平方米的教室空间,可怜的几十分钟,是难以完成使命的。教育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的特点,可以集其广博、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多样性与其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人与人,人与电脑互动的灵活性,加之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等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将最能为小学语文教学展现广阔和美好的前景。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为社会培养创造人才的需要,是目前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促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学生学习方式等的改革,实现双主教学。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那么怎样将信息技术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呢?下面我将谈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大家共勉。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小学的各科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为首要任务来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但一直只是停留在空洞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色彩单调,画面缺乏活力,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教学受不到好的效果。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特别是声音、图象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本提供的至多只是一幅彩色的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差,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阅读教学则不然,它可以利用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产生生动有趣的画面,再配上音乐,视听感觉新,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例如执教小语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使用信息技术设计课件,在学生面前播放周总理逝世,人们在长安街上目送总理灵车的悲痛场面的片段,有感情的朗诵,图文并茂,这样能给学生带来一种心灵的震撼,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这样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生动,让学生在兴趣中全身心投入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

在信息多元化的社会之中我们对于任何事物的了解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文所要求的层面之上。要充分利用好信息,使它们向深度和广度上去扩展。在学习任何一篇课文前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到网上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加深了解还可以对同类的情感在深度上有更多地认识,扩展语文课本资源。如唐代诗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一首诗《江雪》,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借助注释读懂诗句的意思没有什么大的困难,但要入意境、悟诗情、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清高而孤傲的情感和郁闷的心情,仅凭课文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了解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鉴赏诗句,与诗人对话,才能读出凛冽的寒气及渔翁的形象所折射的意境。所以课前可要求学生上网搜集诗人的生平资料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交流。这样,学生领悟诗情就深刻多了。又如在学习《一双手》这课时,学生在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人的故事。学生对此兴致很高,在语文课上针对自己查找的内容进行了讨论,交流。终于学生明白了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真实内涵。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对于教材的处理要源于教材还要高于教材。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查找需要的信息资源。师生共同达到高于教材的目标。这样一节下来,我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课文中所列举的一个事例,而是具有这样事例的一类事物。

三、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由于有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综合应用,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得到加强,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1、培养学生的品读能力

在读中学习规范的语言,积累语言材料,悟出表达方法,掌握表达技巧是阅读教学的精华所在,但是如果能加上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例如课文《桂林山水》中写水和山的部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画面,使学生充分领略出水静、绿的特点和山奇、秀、险的特点,,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2、培养学生理解内容,突破难点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而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重要部分,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必须通晓字词,理解句段。这一教学任务的完成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借助信息技术提供的具体形象的视听材料,可以提高读的效果,将抽象的语句和具体事物相联系,使学生耳闻其音,目观其形,心领其义。如在《春潮》这篇课文中。抓住重点词语冲开、山崩地裂、禁锢、撞击、击溃结合媒体资源体会春潮油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由此加深对课文及词语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对需要阅读的文字理解比较深刻,在信息技术的参与下,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时地迸出创新的火花。使用信息技术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借助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引起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现教懂、教难、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后,各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与实验。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综观这些观点,我们发现主要是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我们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

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黄甫全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分化反映了人们看待信息技术作用的不同视角。在研究与实践中,持大整合论的人一般都是专家学者,而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则比较认可小整合论。笔者认为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小整合论是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实践要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特别需要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1.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基于实践的反思

我国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观念与实践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例如所谓的课件很多还没有改变教学的方式,还是以讲授型为主。演播式的多媒体CAI只是把不形象的形象化,让不生动的生动起来,只不过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人性化。这种方式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所以只会成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完善和发展。国内研究人员对多年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学软件开发与推广进行了反思和探讨,并且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引入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

国内很多研究者都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局限,并且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论述。例如何克抗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他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解月光则提出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的观点。她提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

2.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异同

台湾学者王全世和惟存教育实验室柳栋都曾经系统地将二者进行比较,本人在借鉴了上述的研究成果后,提出下面的具体分析(参照下表)。

(1)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虑整个课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考虑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强调的是辅助,即考虑强化某一个知识点,它考虑的只是促进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

(2)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媒体和工具。根据台湾学者的观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可分为五个等级,从等级0到等级4:

无(等级0):教学中没有使用任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未扮演任何角色。

分离(等级1):信息技术被用来教学生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内容没有连结,或连接性很低。

补充(等级2):师生偶尔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在既有的教学活动中被视为补充的角色。

支持(等级3):在大部分学习活动中需要用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着支持的角色。

整合(等级4):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很自然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被延伸地视为一项工具、一个方法或一种程序。

(3)范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包含的范畴很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不但理念提升,而且范畴扩大。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活动都可认为是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则较小,主要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也有较少的时候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比较,从计算机扩展为信息技术,从教学扩展到课程,从辅助扩展到整合。

(4)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习。在信息技术没有与课程整合之前,学生的学习仍然进行,并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结果是有限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5)实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需要将既有的课程与教材进行重新设计。教师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施上难度较大。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一般只需要教师使用固有的软件进行演示,对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能力要求不高,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施的难度较小。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技术。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我们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应该倡导一种观念。引用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其实最简单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唐文和刘向永徐万胥)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3]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

[4]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6)

[5]王全世.资讯科技融入教学之意义与内涵[J].资讯与教育,2000,(3)

2023最新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范文


【导语】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教案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文件的查找与创建快捷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学会文件的自动查找。

2、使学生了解快捷方式的含义,能够自己创建快捷方式,更改快捷方式的图标。

3、激发和增强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自己想要找的文件。

2、学会创建快捷方式。

教学难点:

1、综合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电子教室、更换一些漂亮(有趣)的图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副漂亮的图片(图片途径保密,文件名已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关闭图片,怎样才能找到刚才那副漂亮的图片。

3、由A数同学操作找图片。

4、反馈结果(找不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快速地查找文件。

二、文件的查找

1、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图片的文件名,那么我们就已经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了。

2、单击[开始]按钮,指向[查找],

选择[文件或文件夹]命令,就可以

得到如左图的窗口。(图1)

3、在名称一项中输入图片的名

称:东北虎。在搜索一栏中选择范

围为:(本地硬盘驱动器(C:,D:,E:)).(图1见上)

注意:点击“搜索”栏右边的下拉式按钮,就可以指定计算机查找的范围了。

4、单击[开始查找]按钮,电脑就会将查找的结果显示出来,找到了文件,双击就可以打开文件了。

知识点:如果你不知道文件的全名,输入一部分也能找到。

5、学生练习自己查找文件。

三、创建文件(程序)的快捷方式

1、如果我下次还想找[东北虎]文件,就还需要去查找,那么有没有一种方便的方法呢?(建立快捷方式)

2、先查找到所需建立快捷方式的文件,指向该文件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

3、单击[创快捷方式(s)].

4、将快捷方式的图标剪切、复制至桌面,

或有时出现左图的对话框。(图2)选择[是]。(图2)

5、学生练习将一个文件或程序在桌面上建立快捷方式。

四、更改“快捷方式”图标

1、如果你对建立的快捷方式图标不满意,也可以更改!

2、鼠标右键单击快捷方式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在对话框中选择[快捷方式]选项卡。

3、单击[更改图标]按钮。

4、找到自己喜欢的图标,按[确定]按钮就完成了,也可以按[浏览]按钮,去找另外的图标。

5、选择1——2个快捷方式的图标,更改它们的图标。(A、B同学各操作一次)

五、练一练:

将同桌的文件藏起来,让他自己找出来。

2、查找所有文件中带有“我”的文件,将其中一个创建快捷方式。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查找文件、创建快捷方式、更改快捷方式的图标三个内容,用电脑来查找文件好不好?为什么?

课后记:

本课是这个学期的第一节电脑课,应让学生稍将旧知识复习一下,本课的知识点较多,应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来实践。其中“文件的查找”是重中之重。

从这里启航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基本认识word的基本界面、启动方法和在编辑文字方面的作用。

3、熟悉word的编辑环境,能在word中录入文字及将所编辑的文字进行格式化。

教学重点:

启动word的方法和在word中对文字进行排版。

教学难点:

文字的格式化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多媒体教室、供学生欣赏的word文章、学生机上准备好范例word文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万里长城]范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这么漂亮的文章,你想不想来试一试?

3、引出word软件。介绍word。

Word是微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办公软件,它是功能十分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包括文章的编辑、排版和打印,可以方便地实现图文的混排,它和Excel、Powerpoint、outlook、Access合成为office。目前office有97和2000等版本。

二、Word的启动与主界面。

启动。

单击[开始]按钮,选择[程序],单击[MicrosoftWord],就进入Word程序了。(教师还可介绍从桌面快捷方式进入的方法)

2、Word的主界面。

主要由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栏、绘图工具栏和状态栏组成,如果其中的一项没有显示,可以在[试图]—[工具栏]中打开。

切换到中文输入法后,我们就可以在Word中输入文字了。

三、Word中文字的排版。

1、选中输入的文字(定义为“块”),在格式栏中选择[黑体]、[三号],点取状态栏上的颜色按钮,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2、如果你要对字体进行进一步的设置,可以将文字选中后,打开菜单栏中的[格式],单击[字体]。这里的设置要比我们上学期学的写字板丰富得多。

3、如果想使文字有动态效果,可以在[字体]对话框中单击[动态效果]选项卡,选择文字的动态效果方式,这是Word非常出色的一项功能。

4、学生练习进行文字的编辑和排版。(A、B同学交换操作)

5、因为我们打开的文件是只读的,所以要用[文件]—[另存为]的方法将文件另外保存成一个文件,文件名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和好记的,注意文件存放在D:盘自己的文件夹里。

这样,一篇文章的编辑和排版就完成了,你还可以试一试Word中还有哪些功能。

四、学生练习

输入一篇同桌俩自我介绍的文章,并排好版,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

Word和写字板哪一个软件能处理出更漂亮的文章来?

五、总结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Word这个功能强大的字处理软件,其实我们中国人也有许多属于自己的软件,比较出名的字处理软件就是金山公司出品的《WPS2000》,它有着许多自己的特色,同学们回去后可以自己去看下书上的阅读材料《WPS2000》。

课后记:

本课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Word,教师在课上可以给同学们多欣赏一些Word的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一个就是让学生总结出Word和写字板哪一个软件能处理出更漂亮的文章来。

给我们的文章加图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学会在word中插入剪贴画和来字文件的图片。

2、掌握图片的移动、缩放、叠放次序等设置。

3、了解word的页面边框。

教学重点:

在word中插入剪贴画和来自文件的图片。

教学难点:

对图片的格式进行设置。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多媒体教室、学生用图片若干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编辑好的文章,如果单单是文字的话,是不是太单调了?我们今天就来给文章加一些图片。

2、教师示范如何在文档内插入图片。

二、插入剪贴画。

1、打开原来保存的[万里长城]文件。

2、将光标移到要插入图片的地方,然后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图片],单击[剪贴画]。

3、在[剪贴画]对话框中选择合适的文件,(由于剪贴库有不同的版本,高版本的已将类别分好),再点击[插入]按钮。

步骤:定位—[插入][剪贴画]—选择—插入图片

4、对图片进行缩放、移动。

移动:将鼠标指针指向图片,单击鼠标选中图片,当指针变成十字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就可以移动图片。

缩放:当鼠标指针移到图片周围的八个小方点上,指针会变成双向箭头,这时按住左键拖动,就可以改变图片的大小了。

5、设置图片的格式。

(1)选中图片后,在图片上单击右键,

就会出现一个如图(1)的快捷菜单菜单。

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就会弹出“设置图

片格式”的对话框。

图(1)

在这里,可以选择不同的选项卡对图片的颜色和线条、大小、位置、环绕方式进行设置。

试一试:在“设置图片格式”中选择一种线条色和填充色,看看是怎样的效果,改变图片的环绕方式,不同的选项是怎样的效果。

6、设置文字的叠放次序。

在无环绕的情况下,希望图片放在文字的下面,只要在图片上单击右键,指向[叠放次序],单击[置于文字下方],图片就放在了文字的下面了。

三、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1、如果你觉得剪贴库里的画不好看,你还可以插入图片文件。

步骤: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图片],单击[来自文件],就会出现插入图片的对话框。在“查找范围”右边的下拉式按钮上单击,可以选择图片存放的文件夹,然后选择要插入的图片,单击[插入]按钮,就大功告成了。

2、学生练习查找一个图片文件插入文章中。

小技巧:在图片上单击右键,会显示[图片]工具栏,除了可以对图片进行调整,还有许多有趣的功能。

四、设置页面边框

选择[格式]菜单下的[边框和底纹],选择[页面边框]选项卡,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艺术型边框。

五、练一练

1、在[万里长城]文件中插入自己喜欢的图片1—2幅。

2、在该文件中设置一个自己喜欢的页面边框。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在word里插入剪贴画和来自文件的图片,以及对图片的格式进行设置。其实在word中还有许多的功能,书上的阅读材料上的[分栏]也是word中的一项功能,大家回家后可以去看一看。

课后记:

这节课主要是为了学生掌握如何在word中插入剪贴画和来自文件的图片,这是一节非常重要的课,应让学生弄清楚插入的步骤,及能对图片的格式进行修改。培养学生一种独立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

谈语文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谈语文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语文教学应用电子技术,比许多学科起步晚。五、六年前,有些学科的多媒体教学已相当出色,但语文的多媒体教学却水平一般,在语文教学界内没有产生多大影响。近两年来,各学科的电化教学无论在观念、技术还是方法上,都迅速发展,语文学科也不例外。语文老师所关注的不仅是怎样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而且关注怎样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进语文教学。许多教学实验也取得可喜的成绩。尽管目前全面评价这些实验还为时太早,但可以肯定,语文学科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全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取得大的突破。如果条件具备,加大实验力度,那么语文学科的电化教学,在推进语文学科全面教改的洪流中完全可以起到龙头作用。

就我所了解的现状而言,我以为应树立双翼齐飞的观念。一翼是网络,一翼是多媒体。

一、要充分重视网络这一崭新载体的作用。

网络的应用,极大拓展和丰富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和资源,语文教育工作者们过去许多梦寐以求的东西将因此而变成现实,语文教学活动也将因此而更符合学生学习母语的客观规律。因此可以断言,网络必将使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师生互动。但这种互动,长期以来基本上是通过教师在同步条件下对学生耳提面命来实现的。过多的耳提面命,对语文教学很不相宜。因为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并非一门自身有着严密知识体系的知识课。几十年来的实践早已证明,严格按照文体、语法、写作、文学史等知识体系进行语文教学,不仅不能保证语文教学的高效率,甚至适得其反。因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母语能力,它需要以能力立意,需要在读写听说等各方面切实从学生母语实际水平出发来着意培养训练。说它是能力课,更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倘若是传授知识,耳提面命自然有其优势。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么。而提高母语能力,显然不是单靠耳提面命所能奏效的,而要靠给学生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要靠高质量的读写听说等母语实践活动。所以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自读、自学、讨论、研究等做法,在语文教学中一再被提倡、被强调,但效果一直不显著。时至今日,讲风不息仍是语文教学中难以革除的一大弊端。

在一周几个45分钟的语文课上,师生交互的局限性也的确很大。既不充分,更难及时。学生有问题找老师解决,要提前预约。有时老师有空,学生没时间;有时学生得空,老师又要开会。两天前预约,两天后还谈不上话,这种情形极常见。即使是课上,师生面对面,也会因种种原因而影响师生间的充分交流。一位语文老师,一学期如果能够找班上每位同学谈心一次,就很不容易。

而凭借网络,这些问题会大为改观。师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及时沟通。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不仅师生之间如此,生生之间亦如此。这不仅极大拓展了教学活动空间,也可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极大限度得到满足。网络在实现互动上这种巨大优势,对语文教学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这两年很多老师积极探索凭借网络除弊兴利、改进语文教学的方法,各有心得,十分宝贵。

这里我想着重介绍一下北京师大附中邓红老师的网络作文实验。

邓老师负责高三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去年11月,她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应用信息技术研讨大会后,决意进行这方面的探索。12月,即专门开设了一个面对她这两班学生的作文网站,她取名为网上实验基地。这个实验,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借助网络优势,创设多条师生交互渠道,实现作文教学由情趣激发与启动到情趣传递与交流,最后到情感反馈与评价的完整过程。

她在这片基地上设置了9个栏目:参考模块及时点拨素材扩充自我提升T型展台评改快讯聊天室给邓老师写信公告栏。栏目功能各不相同,有的按不同文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范文资源,有的针对学生问题给以解答,有的广开思路、交流素材。实现交互的方式多种多样,或大家一起聊天,或个别谈话,或面向全班发表公告。作文的提交方式也有选择,可单交老师,也可公开展出。而评改则突出了一个快字。这9个栏目的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贯彻了情趣激发的思路,使这个实验基地确实成为具有及时交流、及时反馈功能的作文教学平台。

由于是高三毕业班,学生住校,学生只能在双休日回到家里才能访问这片实验基地。除去家里不具备上网条件者,实际上只有50%的学生成为每周网上作文的积极参与者。另外还有些学生通过其他途径参加。在5个多月时间里,学生自愿在网上提交的作文超过60万字,学生们在这片基地上燃起的作文激情,直到高考之后也未衰减。他们坚邀邓老师把他们访问的权利保留到大学阶段。在高考前负担很重的情况下,如此多的学生自觉自愿积极写作,而且热情如此高涨,仅此一点,就不能说不是作文教学的极大成功。

邓老师对这次实验的成功,总结了三点原因:

一是学生个性的充分展示。传统作文教学受课堂条件限制,作文指导或训练往往针对性不强,特别是方方面面都不突出(无论优点还是缺点)的学生很容易被忽略,课堂似乎只成了少数写作精英巡展的舞台。然而网络却打破了这种局限,给了每个人亮出自我、展示自我的空间。所有参加实验的学生,每人都有权发言,每人都有机会露脸,每人都能脱颖而出,每人都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欣赏、赞美、鼓励、鞭策!他们在这里深切感受到自己的独立存在,增强了在线写作的自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写作的积极性,特别是强烈激发了平时课堂作文中名不见经传者的创作热情。在实验基地常常看到写作新人浮出水面,看到网络快手闪亮登场,看到急于悔改者重返阵地,看到学生完成规定作业后的即兴表演,看到沉醉者一发不可收的激情大写意。

二是及时性强,及时燃起学生的创作热情。传统作文教学侧重于写前指导和写后分析。学生想随时提问、随时置疑、随时表达、随时修改,老师想随时解惑、随时点拨、随时评价、随时鼓励,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而网络环境却给它提供了实现的条件和场景。参加实验的学生普遍认为网上作文轻松愉快,特别是能很快看到自己和同学的作业,能很快得到老师的评价、同学的点击,非常激动,非常过瘾。经常有不少同学发送作业之后,马上点击老师信箱,追着老师评析,迟迟不愿下线。一旦老师发布最佳写手信息,为某些同学加星,大家立刻争相点击,先睹为快。写作情况除了能从老师那里得到及时反馈,聊天室也是最新消息的发布地。同学们随时可以从这里了解他人的写作动向、进程、结果等等,及时获得与自己相关的写作提示。

三是交互性强,心灵之火越烧越旺。作文是一个情动于心而发之于文的过程。动情才能动笔,动情才能投入,动情才能动人。当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构成一个轻松和谐的场时,这个实验基地就成了一个富含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交流基地。当老师为充满才情的文章及时送上赞美,被赏识者常常一次交上多篇作品;当老师发现文章问题,提出建议,随即就可发现新提交的心悦诚服的修改稿;当老师披沙拣金,挖掘平凡文章的闪光之处,不少人会除去自卑,增强自信,力求篇篇作业有亮点。学生可以随时感受着老师的热情,他们对自己的写作就更充满期待。当一个人的作业引发多个人的灵感时,相关文章会接连飞来,有唱和之作,也有好胜心形成的文章擂台。有时,一篇无心之作虽未获得老师赞赏,但却得到同学中的知音,从此开始有意为文。特别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实验将作文教学活动延伸到了师生之外,不断有学生家长跟随学生一起浏览实验基地;有的家长与孩子一起选择有价值的文章或时事新闻,及时扩充版块内容;有的帮孩子保存作品,增强孩子的成就感;有的看到孩子文章获得高度赞赏,立刻下载,复印多份供全家欣赏。这些充分表明,网络作文不仅突破45分钟的课堂,不仅在师生之间形成一个引力强大的场,而且紧紧联系着学生周围的人群,包括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长。

对邓老师的经验,这里限于篇幅,只能做如上简述。本刊在今年第2期(2003年4月)详细介绍过邓老师的经验,《光明日报》今年8月6日以第三版的半个版面进一步作过评介。

邓老师经验的普遍意义在于它证明了网络确实能为语文教学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它启示我们要进一步充分认识并有效利用网络功能。网络平台的这种功能,对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革命性作用。这在邓老师的实验中已初见端倪。

邓老师经验另一可贵之处,是她把网络功能与作文教学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作文教学规律是什么?它不是僵化的条条,不是刻板的理论,而是准确把握学生写作中的常见问题予以及时、恰当、具体解决的活的法则。邓老师正是基于对这一点的深刻认识与对网络优势的不懈追求,才成功完成了这一轮实验。如果无视作文教学自身的规律,以为只要让学生上网就行了,那绝对不值得提倡。当然,网络功能与作文教学规律的整合,还需要不断深入探索。听说邓老师准备在暑假后从高一开始,进一步把实验进行下去。

网络可以与作文教学相整合,自然也可以与阅读教学相整合。但作文最终体现为信息的释放与输出,阅读则主要是信息的吸纳存储与综合分析,二者虽有紧密关联,但要解决的问题很不同,所需要完成的思维过程很不相同,各有各的规律。作文网站的设置方式和使用方法,很难直接挪用到阅读教学中去。

对网络与阅读教学的整合,目前有些老师采用创建阅读教学网站的方法。这种网站以课文为单位。围绕一篇课文,从资源类型、教学方式等方面分设若干栏目。有一级栏目、二级栏目,有的还有三级栏目。这些栏目,一般用网页方式分别汇集与课文学习有关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类素材资源,有的还提供一些网址,与因特网上一些作家的专门网站或其他教育网站相链接,此外还有给学生专设的论坛,或按专题设聊天室等等。这样,一篇课文或一组课文,就可设置一个微型网站。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为学生访问该网站设计导航条;如果是在计算机教室上课,可凭借总控台来组织课堂教学。

这类阅读教学网站的明显优势,是为学生创设了更利于自主学习的开放环境。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上,这类阅读网站与前面所说的作文网站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凭借这样的网站进行教学,可用大部分时间让学生沿导航条自主学习,或就某些问题展开探究。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不仅速度快慢、反复与否,全由自己决定,而且还有充分选择余地。学多学少,学什么,怎么学,有相当大的自由。比如,在一个音频资源丰富的课文网站,学生希望听别人范读还是愿意自行选择背景音乐朗读,或是希望听哪种风格的范读,各种需求都不难得到满足。学生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基础不同的学生各有所获,学习兴趣、学习效率都会提高。平时很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会与老师缩短距离。

创建阅读教学网站,难度较大。有的同志以为,互联网上的资源那么多,让学生直接上网不就行了么?我觉得放手让学生直接上网,虽也不失为一法,但我们不能忽略这样的教训:某老师以为互联网上资源已异常丰富,便大撒手,上语文课便让学生上网。结果不到半学期,便遭到学生和家长一致的强烈反对。显然,这样做,老师等于完全放弃了教育者组织、引导、管理的责任。而创建阅读教学网站的办法之所以可取,在于这样做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组织得更合理,引导得更得法,管理的更科学。当然,这要求创建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必须善于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去整合相关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处理。这就如同上一节好课之前,先要认真备课、写好教案一样,只不过写这份教案不是用几页纸,而是用电子技术。据我所知,目前这方面已经涌现出一些卓有建树的语文老师,但还不够多。由于语文是教师个性化倾向很强的一门学科,一位教师整合的资源,另一位未必适用。因此少数人的成就,一时还很难被大多数人共享。互联网上一些网站的共享资源库,或一些公司、单位研发的专业素材库,当然可以利用,但也必须经过教师个人的充分消化。

一个全方位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阅读教学网站,须由全方位达标的语文老师来主持。师德、阅读修养、对阅读教学规律的理解、技术能力,都需要达到一定水平,而且还须付出相当长时间的努力。因为资源的整合优化,绝非轻而易举的事。同时,阅读教学网站的经常化使用,在硬件环境与学校课程设置等方面也会遇到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这方面取得突出效果,需要的时间也许会更长一些。

对网络功能的利用,除了建作文网站、阅读网站外,也有根据某一专题教学需要创设专题网站的,例如古诗鉴赏网站,文言虚词网站等等。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语文素质毅育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语文素质毅育”,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时代。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年代。

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与传统教育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不同,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其理论根据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者要获得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和知识的被灌输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的追求者。而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由此可见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简而言之,就是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师生角色的变化,也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就是一种推动教育跨越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是以数字化为新动力的多种媒体组合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一般学校普遍使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四种方式为主:单一电子、多媒体、网络、多媒体网络。不管使用何种方式,只要与课堂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就能在突出学生自我建构意识和对信息进行自主加工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更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即变讲师为导师,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引导、诱导、辅导、指导、教导。恰当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加强教师的诱导作用。语文学习,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和鉴赏,总离不开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接受,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联想,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与作者发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而实现。但选入中学课本的古典文学作品,由于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教材本身又没有提供太多可理解的知识背景,学生无法进入到对文本的理解中去,这时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例如,教材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怡红院端阳嬉闹》两篇课文,可利用已拍成电视剧的优势,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剪接,做成视频文件,插入课件中,在学生初读课文时,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积累或生活积累思维呈散乱状态而不能深入理解课文时播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强于教师用大量的时间,大量的语言去转述时代背景、描述人物来得更直观、形象。带着在视频文件中获得的直观感受,学生再读课文,文中的语言、文字就能转化成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进入学生的思维中,参与到学生的理解、鉴赏和再创造活动中来。随后,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课后在网上搜寻与课文相关的素材,为课文分析做准备(教师提供网址)。

小学教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三篇


【导语】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可以称作信息技术。教案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小工程师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安全工作环境。

能力目标:让学生会整理,备份数据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电脑和养成及时备份,整理重要数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备份与整理重要数据。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数据备份与整理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准备一个含有多种类型文件并未整理的文件夹。

一、环境与计算机

师: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电脑呢,虽然有神通广大的本领,但它呢,也有天敌。

1、灰尘:会导致散热不畅,发生死机。(显示器屏幕上的灰尘有专门的东西擦,一般对电脑硬件比较熟悉的专业人士应每过半年)

2、怕水:机箱受潮会导致短路,天气潮湿时要多开开电脑(先讲一下电视机的使用原理)

3、怕热:温度太高会烧坏CPU(先问一下大家电脑的心脏是什么?)所以一般机房里都装有空调。

4、要尽量保持电脑附近的干净整洁,特别是键盘边上要干净,不要在电脑附近吸烟。不要在键盘附近吃东西,不要把喝水的杯子放在键盘附近。

二、整理我的资料:

师:请同学们帮我找出在以123命名的文件夹。

师:是不是找一个文件夹要花费我们很多时间。看来我们有必要整理一下这个文件夹了,有同学会整理吗?

小练习:发给大家一个含有多种类型文件的文件夹,让同学们整理好来。整理好的同学可以玩金山打字通或金山画王。

三、保护我的资料:

师:上节课我在C盘放了一个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文件夹,里面放了备课资料,可是现在找不到了,原来是上节课某个老师以为没用删掉了,那我怎么办啊。我打开F盘看一下,里面也有一个,原来上节课我在C,F盘都放了一个,这叫什么呢?

师:数据备份,所以我们有重要的文件呢也要备份起来。

未来的计算机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状况

2、培养学生对电脑技巧的探索

3、提高学生对电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2、教学难点:畅想、设计未来的计算机。

3、教学课时: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这台计算机总共使用了18000多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重量达30多吨,占地18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其运算速度为每秒钟5000次。

虽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十分庞大,性能也不是很高,但是它却奠定了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在科学技术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二)计算机的发展

自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电子计算机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发展。电子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大致上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中央处理机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

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仍然以存储器为中心,机种多样化、系列化,外部设备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扩大,软件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除了用于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外,已经可以处理图像、文字等资料。

第四代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71年,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众多方面。因为有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可以集成在一块或几块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

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

虽然我国计算机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56年我国开始规划电子计算机研制工作;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和北京有线电厂着手进行;1958年8月1日成功地研制出了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即DJS-1型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共计用了4200个电子管、4000个晶体二极管,运算速度为1万次每秒。此后,在我国计算机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计算机事业发展迅速,1964年运算速度为5万次每秒的晶体管计算机正式投入运行;1973年以集成电路为主要元器件的150型和665型计算机相继研制成功;1983年2月,运算速度为1亿次每秒的银河-I巨型计算机由中国国防科学大学在长沙研制成功;1992年11月,运算速度为10亿次每秒的银河-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97年11月,运算速度为100亿次每秒的银河-I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已经快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三)未来的电脑

未来的电脑将向多功能、微型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甚至可以穿在身上、戴在手腕上,还可以随时与外界联络、通信……

电脑将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讨论:你想像中的未来电脑是什么样的?

(四)课外要求:

通过网络或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计算机发展史方面的资料

让电脑帮你学习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脑在学习中的用处。

2、学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重点:

了解电脑在学习中的用处。

教学建议:

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电脑在学习中的巨大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演示,来达到这个目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电脑以及用电脑进行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准备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2、电脑在学习或教学中的应用一般称作计算机辅助教学,即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以下一些特点:

(1)便于突破学习中的难点:通过计算机的演示,抽象事物可以形象化,宏观事物可以微观化,微观事物可以宏观化,使传统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比较容易理解。

(2)突出个别化,实现因材施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软件的交互性也越来越强,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难度,从而实现内容、进度和难度上的个别化,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时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3)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实现个别教学,每个学生在电脑中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内容,能够得到足够多的来自电脑的肯定,能够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加上现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制作上色彩明亮、画面精制、情节生动、创意独特、交互性强又富有动感,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可以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和介绍,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

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巨大作用。

小学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3篇


【导语】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教案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演示文稿巧编辑

教学目标:

1.了解常用的视图模式,认识幻灯片中的对象;

2.掌握移动、删除、复制及插入幻灯片的方法;

3.增强使用演示文稿表达思想观点的信心。

教学重点:了解常用的视图模式,认识幻灯片中的对象;

教学难点:掌握移动、删除、复制及插入幻灯片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直接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切换视图模式

1.教师讲解

2.三种主要的视图模式:普通模式;幻灯片浏览和幻灯片切换。

(二)移动和复制幻灯片

1.教师演示、讲解:

2.打开名为“色彩”的演示文稿,然后切换到幻灯片浏览模式。

3.把第9张幻灯片拖动到第3张和第4张之间,观察幻灯片排列顺序的变化。

4.把第9张幻灯片一会原位。

5.按住ctrl键,拖动第2张幻灯片到第5张的后面。观察变化。(第2张复制到第5张的后面了。)

学生实际操作。

6.继续按要求复制幻灯片。

(三)插入幻灯片

1.打开演示文稿“故事赏析”,把插入点移到演示文稿末尾。

2.打开“重用幻灯片”栏,接着打开演示文稿“古诗赏析-咏柳”。

3.单击“重用幻灯片”栏中显示的要插入的幻灯片,观察演示文稿幻灯片数量的变化。

4.把演示文稿“古诗赏析-独坐敬亭山”的幻灯片也插入进来,然后放映。

(四)编辑对象

1.改变对象的尺寸和位置

2.复制和删除对象

教师讲解,学生实践操作。

(五)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九课 演示文稿巧编辑

一、切换视图模式

二、移动和复制幻灯片

三、插入幻灯片

四、编辑对象

放映效果我设置

教学目标:

1.掌握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操作方法。

2.能够设置幻灯片中图文的动画演示效果。

3.感受演示文稿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掌握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设置幻灯片中图文的动画演示效果。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适当设置动画可以增加演示文稿的表现力,增强表达效果。

二、进行新课。

(一)教学设置切换效果

放映演示文稿时,可以使用多种幻灯片切换效果,如水平百叶窗、溶解、盒状展开等

1.打开演示文稿

2.打开切换效果栏,选定一种幻灯片切换方式。

3.预览切换幻灯片时的展示效果,然后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声音和切换速度。

4.给所有幻灯片设置同样的切换效果。

5.播放演示文稿。

(二)设置图文动画效果

1.教师演示、讲解:1.选定演示文稿中的图片,打开动画栏,设置一种动画效果。

2.选定文本框,设置一种动画效果;

3.放映幻灯片。

4.给其他幻灯片设置同样的演示效果。

5.播放演示文稿。

学生实际操作。

(三)调整图文动画。如动画类型、展示速度、运动方向等属性。

(四)练一练:

(五)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八课 放映效果我设置

一、教学设置切换效果

二、设置图文动画效果

三、调整图文动画。

图片文字排美观

教学目标:

1.了解图片文字编排的基本结构。

2.熟悉图片文字编排的操作方法。

3.体验用计算机制图片文字的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制作标题页

教学难点:图片文字编排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还可以插入图片,让文稿更美观,充实,今天学习图片文字排美观!(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一)插入图片

教师演示、讲解:打开上节课的PowerPoint文件,选定一张幻灯片,打开“插入图片”对话框,选定并插入适当的图片,并适当调整图片的位置和大小。也可以插入多张图片。

为目录页多配几张图

(二)插入剪贴画。

1.教师演示、讲解:插入剪贴画,选定幻灯片,打开“剪贴画”栏,单击其中的搜索按钮,浏览剪贴画选择并插入一幅剪贴画,调整样式、大小、位置。

2.学生实际操作。

(三)更换文档主题。

讲解文档的主题是背景、颜色、文字效果、框线样式等。

教师讲解如何更换。

(四)练一练:

(五)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七课 图片文字排美观

一、插入图片。

二、插入剪贴画。

三、更换文档主题

2023最新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范文3篇


【导语】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的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图像等)。教案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民俗风情网上找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百度图片”搜索。

2、了解什么是“百度知道”搜索。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使用“百度图片”进行搜索信息的方法。

2、让学生掌握利用“百度知道”进行搜索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能根据实际需要,提炼有效关键词,查找所需的图片及文字。

2、网页上图片的保存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提问:

引入新课: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饮食、传统节日等方面各不相同。请同学们观看所示图片,回答图片中表达的是哪个民族的哪个传统节日?

(学生回答:傣族泼水节。)

问题引入:同学们想不想利用因特网搜索更多表现傣族传统节日的图片?今天我们给同学们介绍“百度”这个搜索新“朋友”,让它帮我们搜索信息。

二、教学新课:

1、使用“百度图片”,搜索傣族传统节日图片。

请同学们打开“百度图片”网页,提炼所要搜索信息的关键词并输入关键词搜索图片资料。

提炼关键词“傣族传统节日”。

利用因特网搜索傣族传统节日图片资料。

2、自主实践学习新知

巡视学生,辅导学生,分析搜索方法。

完成的学生举手示意,展示搜索结果。

师:为方便以后学习、欣赏,需要将网页中的图片保存到电脑中。

师演示网页中图片的保存方法,保存网页中打开的图片到“图片收藏”文件夹中。

师生共同总结使用“百度图片”搜索、保存图片资料的方法。

3、实践交流巩固新知

问题展开:自古就有“南宣北合”的说法,宣城是个典型的江南名邑,人杰地灵,旅游风景名胜数不胜数,你了解宣城的旅游景点吗?

组内学生互相交流搜索方法,分享搜索结果。

指导学生完成搜索任务,分析搜索方法。

自主完成搜索任务。

组内交流搜索方法,分享搜索结果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课文生字网上查

教学目标:

1、学会浏览网页。

2、学会在网上查找自己所需的材料。

3、学会用“在线新华字典”、“网上成语词典”等网上学习软件查课文、生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浏览网页,在网上查阅自己所需材料。

难点:学会用“在线新华字典”、“网上成语词典”等网上学习软件查课文、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生字以及不懂的成语,我们除了在字典中查阅这些信息外,还可以在网上查询,有时在网上查阅资料更方便、快捷,同学们想学习吗?

二、新课教学:

1、认识什么是浏览器。

2、介绍常用的几种浏览器。

3、教师示范在浏览器中查阅信息。

4、介绍“在线新华字典”、“网上成语词典”等学习软件的功能及操作方法。

(教师演示,指导学生操作)

5、介绍“搜索引擎”

百度、搜狗、谷歌、雅虎等

6、教学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所需的材料。

(教师演示,学生交流汇报想法)

三、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文件搬进新的家

教学目标

1、学会建立新文件夹。

2、学会移动、删除文件。

3、掌握回收站的操作方法。

4、通过组织文件管理活动,学会管理自己的文件夹。

5、建立自主探究回收站的相关操作,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

6、认识文件管理的作用,养成良好的计算机文件管理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移动、删除文件:根据需要按一定方式管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

2、难点:建立新文件夹、回收站的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电脑里面的文件类型很多,如果不分类会很麻烦,我们要学会如何整理文件。同学们想学习吗?

二、新授

1、文件排排队

文件这么多堆在一起很乱,我们如何给文件排队呢?

(学生交流后汇报)

师总结:要快速地将相同类型的文件排好队,我们可以单击“查看”菜单,指向“排列图标”后单击“类型”,文件夹中的文件就乖乖地排好了。我们也可以在文件夹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指向“排列图标”,再单击“类型”。(教师边讲解边操作,结束后出示操作步骤)

2、新建文件夹

师:我们要帮懒羊羊给不同类型的文件安上新家,将它们分类管理,该怎么办呢?需要建立哪些文件夹?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老师介绍新建“文字”文件夹的方法。)

新建“文字”、“图片”、“音乐”三个文件夹。

3、移动文件

师:电脑里面的文件被我们分成了三个“小家”,怎样才能将这些文件搬进它们各自的新家呢?(学生边演示,教师边指导。)

师:这样一个一个的拖,觉得麻烦吗?有没有一个更快的方法呢?(教师示范选中多个文件的方法)

4、删除垃圾文件

师:文件虽然变得整整齐齐,井然有序,但是有一个文件我们不想要,想请同学们删除掉,怎样才能删除没用的文件呢?(学生演示删除文件的方法)

5、还原文件

师:如果我们误删了刚才的文件,怎么办呢?(生探究操作还原文件和清空回收站的方法,师指导)

三、总结

我们不能随意删除别人或自己电脑中的文件,删除前要确认是无用的文件,否则有可能会危害计算机系统,影响计算机的正常操作。让我们一起做一个细心谨慎的好孩子。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 教案教学设计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 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正日益显现出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特征:信息化与全球化。信息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全球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群体或个人之间的交往空前加深与拓展。而这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正日益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人类生活中的一场深刻的变革,表现在思想观念、技术手段、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对教育而言,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在课改中承担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题研究,下面就自己的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点滴经验。一、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1、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动并茂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由于计算机具有储存、自动编排归档和随时检索的功能,教学材料不再是相对固定而无法增补改变的了,而是以最快的速度,为教材编入新的语文信息,并随时以不同的形式提取和积累。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还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真实地看到作者在文中所状之物,所写之景,如巍峨的泰山、壮丽的三峡、浩荡的长江、汹涌的泥石流、精美的景泰蓝等等,学生不仅得到欣赏的机会,获得审美的享受,而且还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揣摩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加以描绘的。这种对照学习,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形色共现,声情并茂,能取得比传统教学手段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北京》一课,一上课,我先让学生们观看一段从中央电视台剪录的有关北京的录像。你从片中看到了哪些有关北京的美景呢?随着我的提问,学生的眼里闪烁出兴奋的光彩,纷纷举手畅谈。我看到了万里长城。我看到了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我看到了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大厦和造型新颖的立交桥。声乐画同步的演示绘声绘色,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的首都北京。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描绘。2、利用计算机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介入,在阅读教学中改变了逐段讲解的段段清,以及以训练点为中心忽视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的特点,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如教学《我们成功了》一课,课文中有一些词句如不约而同、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等,学生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在课前,我组织学生观看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庆的录像。学生很快就被画面中人们的情绪感染了,有的学生跟着一起欢呼,有的学生竟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在接下来课文的学习中,学生不需老师的讲解就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了。再如教学古诗《赠刘景文》,诗中有一些字词较深奥,如荷尽、擎雨盖、菊残、傲霜枝等,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困难。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制作了课件,学生通过看夏天池塘里荷花、荷叶茂盛的景象和秋天池塘里荷花谢了,荷叶枯了的景象,及菊花在秋风中傲然挺立的画面,较好地理解了古诗的意思。

看图作文训练中,有不少图画展示的是一种瞬间的动势,尽管动感强烈,可毕竟无法展示过程。若学生对该内容缺乏直接经验,在表达时势必束手无策。我们设计了课件,将有些过程制成动画展示出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育效果。如《小白兔搬南瓜》是一个由三幅图组成的童话故事,小白兔看到小黑熊骑自行车,怎么就想到不用扛南瓜的办法而改用滚动的办法呢?小黑熊骑车的画面是静止的,对于大部分儿童来说,认识上述这一点是有困难的。我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便设计了小黑熊骑车时,车轮在转动的动画特写镜头以及车轮滚动与南瓜滚动的比较,使参与教学活动的儿童也和小白兔一样产生一个类似的思维过程脑子里想到的滚动这一形象。无论从学生的参与面或者表达的流畅性看,都说明动画的运用为突破教学难点起了关键性作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迈进作文门槛。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1、以计算机为学习工具,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又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感到写作文时无话可说。计算机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写作素材,这些丰富的写作素材,解决了学生无米下炊的难题。同时,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真实情境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利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象、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的静止画面,让学生看情境讲述或看情境写话(写一段话或写一篇短文)。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情境比课本更生动更真实,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更容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生还能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为了写好作文,通过查看资料(图片、文字等),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作文评议时,通过网络的传送,使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主劫性,来为别人的文章进行评改,如文章好在哪里,哪些地方需要添加或删除,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等,而且评改后计算机上不留任何痕迹。2、提高学生运用和处理语文信息的能力

语文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读写训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不单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对语言信息的查找、筛选、归纳、概括和删改、编辑等能力。因此,学生除了应该具有一般的语文能力外,还需要具有较高的对语文信息进行处理与应用的能力,比如利用图书馆、资料库进行学习的能力。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课文中只写了黄山一小部分较有名的奇石,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我便把他们带到计算机室,让他们通过网络查找与黄山有关的资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更深入地了解了黄山怪石的特点,还了解了黄山奇松、温泉、云海等特点,大大丰富了视野。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中学习语文,可以利用网络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学习,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瞬间传递给对方,也可瞬间得到对方的指导和帮助。如教学口语交际课《未来的桥》时,我把学生分为几组,要求每一组共同设计一座未来的桥。每组的学生通过讨论后,在计算机上利用画图工具,把设计的桥的一部分画出来,再设置为共享,其他学生就能很方便地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浏览,再通过交流、讨论,最后在计算机上进行组合。此外,还可以通过网上合作学习和小组协同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当同学在输入作文或计算机操作遇到难题时,同学们团结协作,互相帮助,能者为师,共同享受克服困难后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将继续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并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课件范文: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20159.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