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只有将教案课件写好,才能很好地达成要求的教学目标设计。你对于写教案课件有哪些疑问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精选课件]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篇一”,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和练习的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估量长度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正确使用厘米尺测量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生尺彩带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二、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买卖”彩带
(1)国庆节快到了,老师想买一些彩带回家做装饰品,我发现你们手上就有一些漂亮彩带,愿意卖给我吗?不过,我要按它的长度付钱。
(2)学生用学具袋里的物品量彩带的长
(3)激发矛盾:同样长的彩带卖的价钱不同,这样公平吗?
(4)小结:用相同的物品去量,就不会出现刚才不统一的现象了。
2、买贺卡
(1)老师在买节日贺卡时遇到一个难题,同学们愿意帮帮我吗?
(2)贺卡问题
(3)小结:用相同的物品去量,更容易比较出物体的长短。
3、练习(课件显示)
三、认识厘米
1、认识直尺
介绍直尺上的刻度、刻度线、长度单位厘米、大格、小格等。
2、认识1厘米
课件演示直尺上的1厘米
学生比一比1厘米的长
找一找生活中的1厘米
3、认识几厘米
指出尺子上的3厘米、5厘米、7厘米
四、用厘米量
1、例2:
课件演示不同量法
学生判断:谁的量法正确?为什么?
2、正确量法:电脑老师是怎么说的?
五、巩固实践
1、正确读出各物品的长度。
2、量彩带。
3、量数学书的短边。
4、估计奖品的长,再量一量。
六、资料介绍
七、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尝到了哪些知识?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充分准备好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识要求。好的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课件系列] dtnl教学设计精选一篇》,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教学要求】
1、学会 d t n l 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 d t n l 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及四声。
3、培养学生看图和读书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d t n l”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练习用“d t n 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看图读带调音节。
【教学难点】
1、区别“d”与“b”的形,“f”与“t”的形。
2、“n、l”的发音及“n 、l”与韵母的拼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昨天我们到拼音王国里认识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你们还记得都是谁吗?读卡片“b p m f”,这四个字母已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今天我们再认识四个新的声母朋友好吗?教师贴卡片“d t n l”。
二、学习“d t n l”的音形
(一)学习“d”的音形:
1、出示“d”的图:
⑴ 问:图上画了什么?你们亲眼看见过大马奔跑吗?大马奔跑时会发出什么声音?这个字母怎么读?
⑵ 讲:我们借助马奔跑时发出的“得得得”的声音学习“d”的音。读的时候要注意轻短些。
⑶ 教师范读“d”。
⑷ 学生随读“d”。
⑸ 教师强调发“d” 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流,舌尖突然放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音不颤动。用手掌放到嘴前感受不到气流冲出。
⑹ 学生再发音体会。
2、学习“d”的形:
⑴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d”的形呀?
⑵ 看图观察马奔跑时留下的脚印很像什么?
⑶ 编记忆“d”形的小儿歌:“反6 b,大马奔跑 d d d”。
(二)学习“t”的音形:
1、出示“t”的图:
⑴ 学生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⑵ 师讲:“t”的音在图中没有直接反映出来,我们给“t”编一个小儿歌记住“t”的音:“雨伞把 t t t”。
⑶ 学生在诵读儿歌时记住“t”的音。发音时把手掌放到嘴前,有较强的气流冲出。
⑷ 怎样记字母的形?引导学生在观图中去发现。
⑸ 师讲:声母“t”容易与“f”混淆,怎样分辨“t f”的形呢?老师给你们变个小魔术,想看吗?你们看,老师在白纸上用红色的粉笔写上一个“f”,写好“f”的白纸向上一翻,你们看变成了“t”。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说记忆小儿歌,“一根拐棍 f f f,小伞把儿 t t t。”你们觉得有意思吗?
⑹ 学生们在唱歌谣和教具演示中,准确地分辨了声母“t、f”的形。
(三)学习声母“n l”的音形:
1、学习“n”的音形:
⑴ 出示 n 的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⑵ 结合插图和字母“n”你发现了什么?
⑶ 教师范读“n”,边读边讲发音要领。
⑷ 学生随读时体会气流从鼻腔透出来。
⑸ 谁能编一个顺口溜帮助记忆“n”的形?
⑹ 出示卡片“m”与“n”进行比较?发现了什么?
“一门 n,二门 m”。
2、学习“l”的音形:
⑴ 出示“l”的图:图上的小孩在干什么?赶猪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⑵ 教师边范读“l”,边讲发音要领,捏鼻子发“l”音,体会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
⑶ 学生随读体会。
⑷ 小孩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像什么?
⑸ 编顺口溜:“小棍赶猪 l l l”。
(四)同桌同学互读“d t n l”的音,相互纠正。
三、正确书写“d t n l”
过渡语:这四个声母的音形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要能写好这4个字母,你们真棒!
1、学生自学:
请同学翻开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声母卡片“d t n l”。
2、抽读单韵母卡片“a o e i u ü”。
3、读带调的单韵母:“á ǎ ī í ǚ ù ú ǘ”。
二、用游戏的形声学习“d t n l”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1、学习“d t”与“i u”相拼音节:
⑴ 请两名同学带上“d、t”的头饰,另外再找两名同学带上“i、u”的头饰,做找朋友游戏。
⑵ 学生们边拍手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找啊!找啊!找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
⑶ 找到的好朋友站在一起,组成“di、tu”。
⑷ 学生用学过的拼读方法自己试着拼一拼。
⑸ 指名拼,教师纠正做示范,讲的拼音方法。
⑹ 同桌互拼,相互纠正。
⑺ 开火车拼读。
⑻ 四个字母朋友重新结识好朋友,再做找朋友游戏。学生边唱边找好朋友。重新组成音节: “du、ti”
⑼ 自己拼、指名拼,同桌拼、开火车拼读。
2、用同样的游戏方法学习“n l”与“ü u”相拼音节。
3、巩固练习:
dì dú tī tù nù nǚ lù lǘ
⑴ 自己试拼音节。
⑵ 学生可选择音节进行拼读。
⑶ 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
⑷ 同桌互读。
⑸ 选择音节进行组词。
三、看图拼读音节
1、课件出示P14页的图(不带音节)
提问:小明的家里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生:小明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小明。小明在拿玩具车。)
2、点击鼠标:电脑出现“n—á—ná”。
⑴ 自己试着读;
⑵ 指名读;
⑶ 教师纠正后进行范读;
⑷ 同学互读;
⑸ 指名读。
3、生:爸爸在打电脑。点击鼠标:电脑出示:“d—ǎ—dǎ”学生练习拼读。
4、生:妈妈提着篮子对小明说话。点击电脑:“t—í—tí”指名读音节。
5、看图:桌子上有什么?(梨)点击鼠标,电脑出示:“l—í—lí”学生练习拼读。
6、巩固练习:同桌同学互读四个音节,相互纠正,达到正确拼音。
四、读儿歌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儿歌:请同学读读红色的字母。
2、找出学过的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de”读一读。告诉学生:没有声调读轻声。教师范读学生随读,指名读。
3、结合图请认字多的同学读儿歌。
4、教师领读,学生随读,自由读。
五、指导学生读全文
1、教师范读,学生了解读书的顺序。
2、教师领读,学生随读。
3、自由读。
4、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5、指名读。
六、小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四个声母朋友“d t n l”,不仅读准字母的音,还学会了正确书写,而且还学会了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非常好!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做好了关于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参考】 《桂花雨》教学设计精选一篇,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内容结构意图:课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候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情,抒发了作者怀念故乡,怀念故乡的桂花树的事情。学习本文,主要应引导学生在抓住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发展点:学习从内容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创新点:结合课文想像补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入点:作者的“摇花乐”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像课文描述的情景,理解母亲的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出示桂花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说说你对桂花的了解吧。
2揭题:桂花对于本文的作者琦君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主要内容。
3文中的哪一段具体描写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呢?
三、自读自悟,体会“乐”
1学生自学第5自然段,找出体现作者“乐”的词句。
2交流:哪些词句体现了作者的“乐”?
3看画面,想像情境,带着“乐”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4桂花带给琦君的“乐”,又何止表现在“摇”呢?想想看,桂花还给作者带来了哪些乐趣?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体会桂花带来的其它乐趣。
5汇报交流:闻花乐、送花乐和品花乐,结合指导朗读。
四、 想像情境,感悟“思”
1琦君读中学后,搬到了杭州。杭州的桂花怎样呢?生找句子。
2可母亲却说―――(引读)
3母亲为什么这么说?你能想像出母亲当时的神情吗?指导朗读。
4在母亲的眼中,杭州还有什么比不上家乡?
5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像本文一样表达了思乡之情的诗词或文章?
以上就是《[精选课件]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精选一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823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