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分数乘法,具备计算整数乘以分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以及变式初步理解分数乘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举实例,逐步深入讲解 分数乘法 ,有利于理解运用新知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举例以及变式初步理解分数乘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
2、
3、
二、新课引入
1、举例
1个占整张纸条的1/5,3个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两 种计算方法:
加法计算:
乘法计算:
2个3/7的和是多少?
2、观察上述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3、对比下列两种算法。
4、总结归纳
分数和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计算结果可以写成最简分数,能约分的,可以先 约分。
5、练习
计算下列题目,并将结果填入表格中。
4211/21/4x12
48241263观察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三、例与练
例1:4个2/15是多少?
例2:
练习:2/3x4
2/3x4=(2x4)/3=8/3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淘气吃了这个蛋糕的1/8,爸爸吃的是淘气的2倍,爸爸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1x1/8x2=1/4
答:爸爸吃了蛋糕的1/4。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2、通过涂一涂、算一算、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意义。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
师出示口算乘法
师(阅读课本第55页的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一读:本节主要讲了( )除以( )的小数除法。(各自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互相帮助)
二读:这一节以4/7÷2=为例,它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求每份是多少。(自己完成后同桌之间交流)
三读:动手画一画,想一想,4/7÷2=和4/7÷3=分别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思考:通过刚才的学习过程,你对分数除以整数有了怎样的的收获?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乘法,通过刚才的口算练习,发现大家对分数乘法掌握的非常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除法。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三、大组汇报,质疑问难
我发现了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五、课堂检测
1、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 )这个整数的( )。
2、8/9÷4=8/9×( )=( )
3、5/6÷2=5/6×( )=( )
4、教材56页“练一练”的第一题
(巩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5、教材56页“练一练”第二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进一步加深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6、教材56页“练一练”第三题
(设计这道题的主要目的是渗透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的联系,也是为后面用到列方程解决问题作铺垫)
拓展提高:
如果a是一个不为零的自然数,那么
1/3÷a等于多少?
1/ a÷3等于多少?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一
分数除以整数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情景遗入
1、揭题导入
小朋友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有一位小朋友正在为墙报剪花边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2、出示主题图---
一个占整张纸的1/5,3个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3、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4、你是怎样得出这个3/5的呢?你能用算式来表示你的思考过程吗?
1/5+1/5+1/5
1/5x3
5、这里的1/5表示什么?3呢?
6、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那么,1/5x4表示什么意义呢?1/5x2呢?1/5x4呢?1/5x5呢?
你能迅速地说出1/5+1/5+1/5的计算结果吗?你是怎样计算的?
7、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这节课我们我们一起来探索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8、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问题呈现:
你能根据1/5x3的意义,写出1/5x3的计算过程吗?
4、试算,选出有代表性的做法交流-----
5、那么,你能计算出3 x 1/5 =?吗?为什么?
三、巩固 练习
1、完成涂一涂,算一算和练一练1
2、交流
3、完成试一试12
4、交流
四、全课总结
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总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
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4探究算法的合理性
下面我们就根据小朋友们总结的计算方法来做一道题目
出示6x5/9
独立完成,选择有代表性的做法板演。
黑板上的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能根据它们计算的特点给它们命名吗?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请你选择你喜欢的计算方法完成练一练3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倒数》数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倒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并掌握倒数的概念,以及熟记0没有倒数。
2、过程 与方法
通过乘积为“1”导入倒数概念,并借助长方形面积加强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倒数的 研究和理解,有利于对分数和分数乘法的进一步理解。
教学重难点
掌握倒数的概念,以及熟记0没有倒数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
2、
3、
二、新课引入
1、计算
(1)
(2)
(3)
(4)
(5)
(6)
长154/39/7宽11/53/47/9面积11112、上述算式有 什么特征?
3、0有倒数吗?
4、总结归纳
乘 积为1的两个数 互为倒数。
0没有倒数。
5、练习:
(1)1/2
(2)1/3
(3)5/2
三、例与练
例1:下面长方形的面积都是1,填一填。
① 3
② 9/10
例2 :直接写出得数
练习:在( )里填上“〈 ”“〉 ”或“=”
〈〈=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看一看,想一想“1=?”,你还能写出不同的算式吗?
1=5-4 1=1/3+2/3 1=2/3x3/2
比如:1=6x1/6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内容:
49~50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1~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鈥?鈥潱?/p>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梅9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1梅3=)
(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画出示意图。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 ,就是 个鈥?鈥潯?/p>
板书:1梅3= 1/3(个)
2.教学例2:出示题目
(1)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 ,即3个 块,把3个 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 ,即 块,因此,3梅4=3/4 (块)。
由此可见, 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鈥?鈥潱┢骄殖?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鈥?鈥潱┢骄殖?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 表示的意义。
3.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观察13= 34= 这两道算式,
想一想
①两个(非0)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②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
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2)总结三点
①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商。
②在表示除法的商时,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
③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强调相当于一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3)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板书:ab=a/b (b0)
(4)这里的b能为0吗?为什么?
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5)分数与除法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除法是一种运算)
4.教学例3: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710
(2)怎样计算?。710=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十二的第1、2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怎样计算。
第3、4题: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第5、6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作业:练习十二7----11题,选作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例1:13= 1/3(个)
例2:34=3/4 (个)
例3:710= 7/10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分数的大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的分析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材是安排在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最小公倍数之后学习的,并在比较过程中,引出“通分”的概念。教材创设了“校园面积”比较的情境,引出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材提供了三种思路:第一种是数形结合,根据分数的意义通过画图来比较大小;第二种是根据分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根据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大小,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概念。第三种思路是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体现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对学生的认识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主要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去比较,或者是把分子变成相同的,比分母。分母相同的分数和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已有了初步的理解,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比较大小的方法的两个重要成份都已学过,在这节课中,主要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并在此同时理解通分并学会通分的方法。
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定位的:
1.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通分的方法,会正确通分。
3.经历多种方法的研究,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大小 的比较方法并在比较中掌握通分这一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
一、引入,初步感知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1、今天我们来研究分数的大小(出示课题)
2、(1)先来看两个分数:和,谁大?你是怎么判断的?
(2)那这两个分数呢?和
3、再来看看这幅图(出示主题图)。
(1)仔细观察,你感觉谁的占地面积大呢?理由。
(2)究竟谁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要比谁的占地面积大就是在比什么?
能用我们刚才的方法快速判断出他们的大小吗?为什么?
(3)看来我们遇到了一种新的情况:分母不同,分子也不同
(4)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出和谁大?试着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二、探索判断的方法,引出通分
1、尝试比较,
学生在独立思考后,
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先来试一试,体验一下,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看书自学,理解通分这一概念
(1)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想出了不同的方法都比较出了大于, 也就判断出了操场的面积大。请翻到书53页,看看书上还给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
(引出通分的概念)
书上是怎么介绍通分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请仔细看黑板,上面的4种方法,哪一种是运用通分的方法来比较的?
同学们发现了关于通分重要的一点:要把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这样就统一了分数单位,就可以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比较大小了,在这里这个相同的分数叫作:公分母。
(3) 请看邹老师通分:
=
=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关于通分还要注意什么?
(4)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通分吗?
3、来大家对通分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了,那我们来试一试。出示:
将和通分
先独立尝试,由师收集各种做法,展示。引导学生集体讨论
(1) 先检查一下,这些做法对吗?
(2) 都对,那你有什么发现?
(3) 你喜欢哪一种?
4、小结:今天我们用多种方法来比较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还理解了其中一种方法叫通分。
第三个环节
巩固新知(练习题略)
教学反思:
思考一:是“创新使用”还是“照本宣科”?
有了上面的指导思想,我又认真研究教材,感觉教材上给出的两个分数和,空间太小,不利于学生用多种方法比较大小,于是想不用书上的主题图,改为和比大小,这样借“1”比这种方法也可以出来。在和我们数学组老师一起研讨时,一位老师问起我换掉主题图的理由,并建议我多思考一下这个主题图为什么放在这里。带着这个问题,我又认真地开始读起教材来,这才意识到,这幅主题图可以引导学生初步直观感知和的大小,而且教材选用和这两个数的目的就时要避免比较的方法过多,反而容易冲淡这节课的重点通分。于是决定还是尊重教材“照本宣科”上吧。这样这节课的三个板块就初步定了下来,一是初步感知和的大小,二是在探究和多种方法比较大小的基础上理解通分,三运用通分解决比较大小问题。
思考二:究竟一节课能有几个重点?
由于要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我们第二个环节设计了一次四人小组活动,为了便于学生能在小组内拓宽自己的思路,学会在小组交流中学习。同时希望以小组汇报为平台引发全班的讨论与思考。但是试讲下来,我们数学组的老师又问了我两个问题,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一节课将近三十分钟都在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大小的方法,那学生们会感觉今天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呢?我哑然了。是啊,尽管这节课有我在组织学生汇报时时间上调控不当的问题,尽管我万分清楚这节课的重点是通分,但我对引导学生讨论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无法舍弃,反而会让学生弄不清这节课的重点。而一节课可能会有两个重点吗?这个问题引发了在我校数学组老师的讨论,在大家的讨论中,我清晰地认识到了这节课中比大小的多种方法只是情景,是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容易理解通分这一概念设立的。学生学会了通分,就自然能运用通分这种方法来比较分数的大小了。于是当前我要解决的问题就只是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数比较大小方法时如何作好时间的有效调控,我的策略是妙用评价,就是当需要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时,我请学生评价,当讨论快偏离主题时,由老师来评价。
思考三:关于“通分”这一概念是由老师讲还是学生自己读?
北师版的教材一向不主张学生的死记硬背,因而出现在数学书上的结语或概念是很少的,而书上在这节课中出现的关于通分的概念在我看来就十分珍贵了,于是一开始在设计教案时就安排学生在这里自学,期待学生能读懂些什么。但是在试讲中我发现这段在我看来很简单的很简单的话,学生读起来却十分绕口,难于理解。我不禁彷徨了,心想这个概念既然这么难,是不是该由我来直接讲?但我确实又不想让学生们失去一个直面书本的机会,于是就把心中的疑问拿到我校数学团队中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通分的概念一定得由学生们自己读,但我们老师得引,这里却不是引导他们如何读,而是引发他们的讨论,让他们自己需要从这里概念中读出理由。于是在这个读书的环节中我们设计了两个活动来引发学生的讨论:一、从多种方法中找出哪一种是用通分的方法来比较大小的。二、看老师错误的通分。果然学生的思维被我引爆了,围绕通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从这次对新教材深入的研读,我感受到要真正读懂新教材很难,需要我们前后联系,认真思考,最重要的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体积单 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物用学过的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能够有效的建立体积的空间观念;初步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
教学准备:
1立方 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实物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比比谁的体积大:
1、师:现在请你比一比,我和XX,谁的体积大?(老师的体积比XX的体积大)
2、现在请大家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物体,比比谁 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预设:我的体积比数学书的体积大,空调的体积比电脑的体积大……)
3、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和 手机,它们哪个体积大些?
师:刚才这些都很特殊,一眼就可以比较出来谁的体积大。现在来个难一点的。
二、例题讲解
(一)引出体积单位
1、师:(课件出示两个长方体)怎样比较这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大小呢?(教师同时拿着两个长方 体让学生看看)
(学生猜想:哪个长方体体积大。)
2、师:如果老师给大家数据,你能猜出哪个长方体的体积大吗?(在左边的长方体出现:45,在右边的长方体出现:40)
(预设:左的体积大些。还是不能知道它们哪个大些?)
3、师:为什么还不知道?(因为45和40都没有单位,无法比较。)
4、师:对了,你思考得真全面。所以,当要准确比较物体的大小时,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
5、回顾常用的长度单位及面 积单位
6、师:今天我们要测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我们应该用什么单位呢?(体积单位)
7、师: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生回答: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师板书: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介绍字母表示法)
(二)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1、师:那1 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方体究竟有多大呢?
下面,同学们小组内学习课本38页内容,完成学习报告表(出示报告表)。
2、小组内学习并完成报告表。
3、学生汇报,并感受1cm3、1dm3、1m3的大小。
学生通过看,摸感觉1cm3、1dm3、1m3的大小,
师小结: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记作:cm3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dm3
棱长是1米的正方 体,体积是1立方米,记作:m3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这三种体积单位的大小相差很大,所以在生活中我们测量物体的体积时,要懂得选择正确的体积单位。
师:测量录音机应该用哪个 体积单位较合适?(游泳池、大货车、钢笔……)
师小结:一般情况下,表示体积小的物体时,使用立方厘米作单位,表示体积大的物体时,用立方米作单位。
2、课本39页“练一练”第1、2题,第40页第6题。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分数与除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数上册P39-40
(二)、本课的基本理念
在分饼具体活动中,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运用此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归纳、交流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从而得到两个关系式:1÷2=1/2,7÷3=7/3。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组关系式,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得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式。
(四)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和除法的意义,具有了一定的操作画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知道了除数不能为0。在此基础上学习《分数与除法》就显得比较轻松。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在以后的应用较少,因此要求不必过高,难度不要过大,只要学生会做就可以了。
(四)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六)、教法选择
教师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在归纳出关系式后,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关系式的意思,再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分母能不能是0?”。可以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理解,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最后再讨论探索出假分数的方法,并练习巩固。
(七)教学准备:圆片若干
(八)、教学过程
A、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在昨天的学习中,你认识了些什么?
2、能来试一试吗?(出示小黑板)
2个1/3是( )。 ( )个1/8是3/8。 14个1/9是 ( )。
4/5里有4个( )。 15/8里有 ( )个。 2里面有 ( )个1/4。
B、探索新知。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①解决问题1:
( 出示小黑板)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块蛋糕?
师:老师这儿有些数学问题,你能列出算式来解决吗?
(学生独立在草稿本上完成,教师巡视)。
抽生全班集体交流,同时集体订正。(要组织引导学生说清其算式的意义和商的由来等)。
②解决问题2: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块蛋糕?(方法同上)
③(师指板书上的算式与商)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和同学交流一下
(生独立在草稿纸上写,师巡视)。
④抽生交流,师适时板书
被被除数÷除数 = (除数不为0)
⑤并组织学生讨论:分数的分母能不能是0?为什么?
⑥师:除法与分数有什么区别?
⑦练习1:将下列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独立练习后订正,1小题和5小题说方法)
4/5= 19/8= 21/3= 13/5= 15÷= 4÷17= 24÷89= 1÷22=
2、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方法。
①师:你能运用除法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来试一试解决问题吗?翻开书P39,试一试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②师(指板书):这样把7/3化成带分数?小组讨论后汇报。8/4呢?
③师生小结: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要用分子去除以分母。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除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④练习2: 把21/3,19/8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⑤你能把二又三分之一化成假分数吗?小组讨论后汇报
⑥归纳小结: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做分母,用分母与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做分子。
⑦练习3: 把三又五分之二 ,四又九分之一化成假分数。同桌互说方法。
C、练习巩固
书P40 2—4 题。( 独立练习后集体订正等。)
D、全课总结
(九)、板书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数学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
1、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能够知道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PPT、可乐瓶,茶叶罐,水杯,纸箱、两个大小不同的装满水的水杯、量杯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
教师里哪些物品占的空间大?哪些物品占的空间小?
2、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出示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占的空间大呢?
(1)、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
(2)、指名说说看法。
(3)、观察实验,感知体积的意义。
演示:将土豆和红薯放入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杯子里。
A、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B、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呢?上升的高度一样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生理解:土豆和红薯放在量杯中都会占一定的空间。所占的空间大,水面上升的就高;所占空间小,水面上升的就少。 (揭示课题: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4)、观察实验,认识容积的意义。
A、认识容器。
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物品,都可以用来装东西。如:可乐瓶,茶叶罐,水杯,纸箱,这样能装其它东西的物体叫容器。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多,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少?
B、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装满水的水杯。哪个水杯装的水多?设计一个实验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认识: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是不同的。
揭示: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这个容器的容积。
师:杯子里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茶叶罐装满茶叶,茶叶的体积就是这罐子的容积。
三、解决问题,巩固应用。
四、总结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五、谈收获。
六、作业。
板书设计:
体积与容积
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是指容器所容纳物体的多少
一种物体体积一定大于它的容积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5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回顾前四个单元的知识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交流学习中的体会。
2.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所学知识内容,并进行交流,通过巩固应用,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回顾、整理、巩固应用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整理知识、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归纳和反思。
难点: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完了第1~4单元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这四个单元进行整理与复习。(板书:整理与复习)
一、我学到了什么
1.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前四个单元,你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汇报,师板书:分数加减法,长方体(一),分数乘法,长方体(二)。
2.师:请同学们翻阅教材,回顾前个四单元的知识点。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看书复习。
3.学生汇报。
(1)师: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生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生3:分数和小数互化:分数化成小数,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小数化成分数,利用的是小数的意义。
(2)师: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1:长方体的特点:有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棱分3组,每组棱长相等;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生2:正方体的12条棱长都相等,6个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生3: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生4: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3)师:第三单元我们又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生2: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生3:计算分数乘法时,将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结果化成最简分数。也可以将能约分的先约分,再相乘。
生4: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4)师:第四单元呢?
生1: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生2: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它们之间的进率也是1000。
生3:单位换算时,由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时要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时要除以进率。
生4: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或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生5: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有三种方法。
设计意图:围绕前四个单元的知识,呈现了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的情境,意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回顾所学的相关知识,在回顾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交流活动。
4.师:看来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得非常好,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知识,你打算怎样来整理这些知识呢?
生1:第一单元我打算用列表的方式,比较清楚明了。
生2:我打算用文字描述第一单元的内容。
生3:我准备制作思维导图。
师:嗯,方法很多,那其他单元呢?
生4:我打算把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知识整理在一起,因为都是与长方体相关的内容。
生5:第三单元我打算用图例来整理。
5.师:请同学们赶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一下吧。
(1)生独立整理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补充。
(2)全班汇报。
二、我的成长足迹
师: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三、我提出的问题
师:回顾本阶段的学习,你有哪些疑惑?教材第51页中提出的问题你能尝试解决吗?
1.学生小组内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全班交流没有解决的问题。
巩固应用
1.教材第52页巩固应用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2.教材第52页巩固应用第2题。
让学生尝试独立解题,交流时,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复习小数、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教材第52页巩固应用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最后指名汇报。
4.教材第52页巩固应用第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并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涂色的,再全班交流。
5.教材第52页巩固应用第5题。
先回顾体积、容积单位,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升、1毫升有多大,找到参照物,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指名汇报,并简单说明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加强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
6.教材第53页巩固应用第6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进行计算。
7.教材第53页巩固应用第7题。
设计意图:复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相关知识,巩固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8.教材第53页巩固应用第8~10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9.教材第54页巩固应用第11~16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整理与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分数加减法 长方体(一)
分数乘法 长方体(二)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回顾到整理,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空间是比较宽阔的,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同伴间相互说说或在组内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有效地引导学生,教师起到了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的时间和交流机会的同时,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使学生个人的成功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及能力发展,也更激发他们去主动学数学。
整节课,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全身心投入学习,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轻松的氛围、积极的态度以及成功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效果较好。经过反思,也找到了一些不足,本节课中我侧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师生之间的互动,欠缺的是生生之间的交流碰撞,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测量》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有趣的测量》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活动情况,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验问题。
3、在观察、操作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量 杯,石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
2、同学们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3、出示石块
学生观察石块。
师问: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
生想一想,如 何测量石块的体积。(学生试、猜测量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先制定测量方案,再实际测量,能直接用公式吗?不能怎么办?
板书课题:有趣的测量
二、进行实验
(一)采用淘气的方法进行实验
1、出示一盛有不满水的长方体容器。师生讨论可以怎样测量出石块的体积。
2、按照讨论的结果师操作:将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长方体容器里。(或课件演示)
3、学生测量出容器的底面长、宽和高分别是多少。
4、放入石块前水高10cm,放入石块后水面高15cm。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师板书:15×10×(15- 10)=750(cm3)
=7.5(dm3)
5、小 结:放入石块后水面升高的 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二)实验二:溢出水的体积即石块体积的方法
1、除了刚才用 求升高水的体积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石块的体积呢?
学生讨论,交流。
2、小组内操作实验。
(放入石块前,容器里的水是满的,放入石块后,溢出的水在水槽中,倒入量杯里,有多少毫升,就是石块的体积。)
(三)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方法,谁能说一说有哪些方法?在测量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注意:在测量时水要没过物体)
三、巩固练习
课本47页“练一练”的1、2题。
板书设计
有趣的测量
15×10×(15-10) =750(cm3)
=7.5(dm3)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数学教案
猜想是人们以自己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归纳或将其与有类似关系的特例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判断、推理对问题结果作出的估测。探索在我们的教学中是指教师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本节课设计力求体现“猜想—探索”式教学——大胆猜想、主动探索,最大限度地张扬孩子的个性,挖掘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初步感知假分数能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2、经历猜测、观察、分类和归纳等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说理能力。
3、通过活动初步养成质疑、独立思考和善于聆听的好习惯,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数学是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初步感知假分数能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教学难点:如何在活动中理解假分数的意义。
学具准备:小圆片、小纸条
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上课之前先请个同学说说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看来大家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不错,其实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内容也比较简单,只要大家能理解这两个字就一定能学好,哪两个字呢?板书“大、小”
出示一件物品,*你觉得用哪个字比较合适?
生1:大。生2:小。生3:应该用其它物品比较下才能说。
看来你是一个非常谨慎、聪明的人,那我就满足你的要求------出示另一物品,(感受大小是相对的!)
二、小组合作 探索新知
板块一:以活动为平台,探索真、假分数的意义
1、通过猜测分子与分母的关系,生成研究活动所需的素材
生活中的物品有大小关系,我们数学中也有很多的大小关系。谁能大胆猜测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可能会有几种情况?
(板书):
(1)分子比分母小
(2)分子和分母相等
(3)分子比分母大
对于同学们刚才的猜测三种情况,谁能尝试举些例子吗?你能说出分母相同的吗?(引导一组数据尽量分母一样,可根据情况补上一组容易操作的分数,如分母是2、4)
2、在活动中感知真、假分数的意义
同学们,刚才我们只是通过猜测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尝试写出了这么多的数据,那这些分数是否都有它们的意义呢?接下来就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请你们以同桌为一小组,选择黑板上的一组数据,用画一画、涂一涂的方法把你所选的一组分数在学具上表示出来,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份学具(选择一种学具),你们能行吗!
(1)操作建议
1、操作中尽量要做到平均分。
2、尽量把你选择的一组分数都要表示出来
3、如遇到困难,可以向旁边的任何人(同学、老师、听课老师)请求帮助。
4、汇报时请说明你们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
活动过程中巡视指导,特别留意学生对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如何表示
学生汇报演示
(2)交流预设
第一组:我们都是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意义):把单位“1”平均。。。。。表示这样的。。。。。
(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意义):把单位“1”平均。。。。。表示这样的。。。。。
(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意义):把单位“1”平均。。。。。表示这样的。。。。。
可能有学生质疑:如3/2其实就是3/4。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把握关键------你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
请选择不同数据的小组汇报
(3)小结,再比较
刚才通过同学们的研究,原来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根据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确实有这三种分数存在,而且有各自的意义。那么我们再回顾下,刚才操作的时候同学们都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种分数跟单位“1”的大小关系又如何呢?
生汇报: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
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1 你觉得=1的分数还有哪些?
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 >1(板书)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生验证: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没有涂满
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刚好涂满
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满出来了
师:你们都同意他的发现吗?
(4)验证揭题
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大胆猜测、活动验证,根据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进行分类,我们的数学书上也是如此,还给他们取了名字。板书:真分数、假分数。(揭题)这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研究课题。
现在谁知道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适时加上2个“或”字)
板块二:以学生的求知欲为基点,探索假分数
3、过度:*同学们回想下我们在这节课之前接触到的分数都是属于那种分数,那你们接下想更多的了解哪种分数——假分数,那接下来就满足大家的要求,一起来研究下假分数
A、假分数化成整数
出示一组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4/2、8/4、9/3
(1)观察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发现?------分子是分母的倍数
(2)这样的分数谁能帮老师在线段图上标出来?
(3)在线段图上发现:4/2=2 8/4=2 9/3=3——能化成整数
(4)小结:谁能总结下怎样的假分数能化成整数(分子是分母的倍数)。
B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观察:黑板上的假分数能不能化成整数呢?
(1)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吗?那这个分数又可以化成什么呢
( 图片展示)
(2)借助学生操作的图片以说明如:3/2=1+1/2=1又1/2
得出: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可以看作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带分数。
写作: 读作:一又三分之一
(3)把黑板上其余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三、应用知识 互动练习
1、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对这节课的掌握情况,老师报分数,学生说是什么分数,看看谁的反应又快又准
2、四个小朋友正在讨论我们这节课的知识,快去看看他们都说了什么?
小明:分母比分子大的分数是真分数。
小方:假分数都大于1。
小王:所有的真分数都小于假分数。
小刚:假分数都能转化成整数。
3、看来上面这些都难不倒你们,接下来敢接受我的挑战吗?请准备好纸和笔,挑战之前有个要求:要注意听,问题要考虑周到!如果你有什么发现请马上举手!
(1)写出分母是2的真分数
真分数有( )个 分母是3、4能? 分母是6、10呢?
你发现了;
(2)写出分子是2的假分数
假分数有( )个 分子是3、4能? 分子是6、10呢?
你发现了;
剩下2分钟总结
四、回顾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数学知识)
2、你知道你是怎样学会今天的知识?(学习方法)
总结: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若能敢于猜测,敢于探索,适当时请求同学、老师、家长的支援,知识就会陪伴你一起成长!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小数》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小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应用这个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或把小数化成分数。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用小数和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中的阴影部分。
2、(1)0.3里面有3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2)0.12里面有12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3)0.016里面有16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3、把下面各个分数写成除法算式。
2/35/68/4
师:前面我们分别学习了分数和小数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把3/4,11/25,23/8化成小数。
师:怎样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呢?对照前面复习的内容,你觉得可以用前面学习的哪些知识来把分数化成小数呢? 引导学生分析出可以把分数写成除法算式来计算。
师:我们可以试着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把分数改写成除法,再求出它的小数商。 师:用这个方法,自己选一个分数试一试。
学生完成作业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3/4=3/4=0.7511/25=11÷25=0.442/38=23÷8=2.875
师:能说一说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吗?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先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再求商。
师: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在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哪些新的问题?
要求学生完成第28页课堂活动第2题,完成后抽学生回答。
师: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时你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
生:把这些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后,有些算式除不尽。
师:这些能除尽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不能除尽的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你能具体说一说哪些分数能除尽,哪些分数会出现除不尽这种现象吗?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能除尽(能化成有限小数)的:1/4,3/5,7/10。
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1/12,6/7,11/15。
师:把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你会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什么特征吗?
学生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以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
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
4=2×2510=2×5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
12=2×2×3715=3×5
师:根据上面的分析你能作出哪些猜测?
引导学生说出:我猜想分母只含质因数2和5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除了质因数2和5,还含有其他质因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师:这个猜想对不对?请同学们自己写几个分母只含质因数2和5的分数来试一试。
学生试后,肯定这个猜测是对的.
[简评:联系复习题来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突出原有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推动作用,用“分解质因数”作一个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数化小数时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深化学生对分数化小数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分数化小数方法的掌握水平。]
2、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把0.4,0.8,0.85,1.125化成分数。
师:怎样把这些小数化成分数呢?我们可以联系小数的意义来想:0.4是几分之几?0.85又是几分之几呢?
师:你能联系小数的意义在下面的直线上填上合适的分数吗? 学生填后,问学生是怎样填的,引导学生说出0.4就是十分之四,0.8就是十分之几,0.85就是百分之八十五,1.125就是千分之一千一百二十五。
师:现在大家知道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了吗?
生:0.4是十分之四,把它写成分数就是4/10,化简后是2/5。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4=4/10=2/5。)
师:这样想对不对?
生:对。
师:请同学们像他那样思考,把0.85,1.125化成分数。 学生思考解答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0.85=85/100=17/201.125=1125/1000=9/8
师: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我是这样想的,0.85表示百分之八十五,写成分数是85/100,把这个分数化简后是17/20。
师:(抽第二个学生回答)你又是怎样想的呢? 学生回答略。
师:你们赞成他们的想法吗?
生:赞成。
师:我也赞成他们的想法,谁来归纳一下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指导学生说出:把小数化成分数时,先想这个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再把这个小数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够化简的要化简。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对口令游戏:由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小数,另一个同学迅速地把这个小数化成分数,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简评:强调前面的“经验”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有效地运用原有经验来学习新知识;用对口令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三、课堂小结(略)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七第1,2,3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2692.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