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 ~5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回顾前面学习知识的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整理与复习的活动,培养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前三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将所学内容整理出来吗?

同学们开始归纳整理,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展示,集体评价。

师:刚才同学们各自进行了归纳整理,你们归纳的是否完整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归纳整理一下。

二、回顾整理

1.我学到了什么?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

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的转化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及读写法

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图形的分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三角形(稳定性)--按角分、按边分

四边形(不稳定性)--平行四边形、梯形

2.我的成长足迹

师:通过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你印象最深的活动是什么?说一说你有什么进步或不足?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

3.我提出的问题

师:通过学习,你有哪些问题还需要解决?说出来,同学和老师共同帮你解决。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0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学们互相汇报交流,并谈谈你的想法。

2.教材第50页第2题。

学生独立找出规律再填数,指名学生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教材第50页第3题。

同学们先讨论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想法,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4.教材第50页第4题。

先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如大于7且小于8的小数的整数部分是几?可以是哪些数?

5.教材第52页第11题。

指导学生读题,明确游戏规则;

小组内同学可以轮流画图形做游戏。

四、课堂小结

通过整理和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练习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M.jab88.coM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小编推荐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优化》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优化》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沏茶”“烙饼”等简单的事例,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2、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科学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难点: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增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最应该要珍惜的是时间,要珍惜时间,就要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运用优化的思想去学习怎样合理的安排时间。(板书课题:优化)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情境一:沏茶问题

1、问题导入:你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

你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估一估,做这些事情你需要多长时间?

2、课件出示情境图,从画面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怎样安排可以节省时间?

3、先让学生同桌交流,再引导,合理安排时间,要考虑好各项事情的先后顺序。想一想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

4、同桌合作,设计方案。

5、互相交流,展示方案。

课件出示流程图:

方案A:一件一件的做:

方案B:几件事同时做:

6、对这些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合理,又省时间?

小结:看来,合理安排时间,不仅要考虑先后顺序,而且还要考虑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安排同时进行,这样就能节省时间。像这种使用最短时间沏好茶的方案,我们把它称为“最优方案”,这种思想就是“优化”思想。

情境二:烙饼问题

1、出示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

2、组织活动:接下来进行一次烙饼比赛,看看谁是最聪明的烙饼师?

引导学生用硬币或纸片摆一摆,再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过程,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上台展示烙饼的过程,说一说用了多少时间。

课件出示烙饼示意图:

3、小结:这样的安排,用时最少,也就是最优化的方法。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探索烙4张饼,5张饼……所用时间的规律。

知道了烙3张饼最优化的方法,那么烙4张饼、5张饼的最优化方案又是怎样的呢?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讨论操作寻找最优化方法,并记录过程。

全班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四、联系生活,当堂训练

这样安排时间合理吗?为什么?

A、小东边吃饭边看电视。

B、边打电话边骑车。

C、一边走路一边看书。

D、在马路上踢球。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

总结全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方程》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方程》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方程(教材66~6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

2.技能目标: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情感目标: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难点: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

图片,纸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

出示66页的天平图:

师:你从图中看到 了什么?

天平的左边有一个10克砝码,右边有一个2克砝码和一个樱桃,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

师: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

生:天 平两边的质量相等。

师:如果用x表示樱桃质量,你能根据天平平衡写出 一个等式吗?每人在纸上写一写,试一试。

学生汇报:x+2=10。

师:x+2表示什么意思?10表示什么意思?

二、自主探 究。

出示课本上的 种子图。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师:你能不能写一个等式吗?

同 桌讨论,一生汇报。

生:每盒种子的质量是x,4盒种子的质量是2000克,那么,4x=2000。

师:如果用y表示种子的质量,你能写一个等式吗?每人在纸上写一写。

学生汇报:4y=2000。

出示课本上水壶图。

师:你从图中看 到了什么?根据这幅图,你能不能说出一个等式呢?

(同桌互相说)一生汇报。

师:如果每个热水瓶能装z毫升的水,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等式吗?每人在纸上写一写。

学生生汇报:2z+200=2000;或者2z=2000-200。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列的几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与同学交流。

师:像上面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谁能说一说方程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

四、拓展应 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 识了方程,那么怎么列方程?

(出示课件进行列方程练习。)

第67页第1题:

看图列方程。

让学生看懂图意,再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等量关系,最后列出方程。

指名回答是在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学生回答)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生日》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生日》数学教案

教学主题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教学目标

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统计在数学中的意义,理解条 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掌握条形统计图中横、纵坐标及单位的意义,能看懂统计图中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统计 的结果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统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细心运算,学习数学研究的一般性方法,体会由数字规律得到相关结论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判断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数字的分布规律,体现数学 的美感和对于实际问题的探 究型研究方法,体会数学的魅力和奥妙,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的研究方法。

教具

坐标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小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开始学习,进入到学习状态。

二、导入新课。

1.师生互动:请每一位小同学把自己的生日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在黑板上列出春、夏、秋、冬的图表,请每一位小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与黑板上一样的图表,请班干部在讲台前统计各个季节生日的同学人数,老师在黑板上、同学们在坐标纸上同时完成生日的条形统计图。

2.教师讲解:做统计图时的注意事项,第一步,认真纪录每一个数据;第二步,统计每一个范围内的数据个数;第三步,在方格纸上认真画出条形图;第四步,由统计图对数据进 行分析。明确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代表的数学涵义及单位量的大小。

重点:细心、准确、无误、美观。

难点:对于数据的分析,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理解最大值与最小值。

三、例题讲解。

本例题通过师生互动完成班级内同学们的生日分布条形统计图,旨在要同学们在缜密的数学思维背景下理解统计的涵义,基于一组相关 数据的数理分析过程,了解通过统计的方法掌握某一数据的变化规律和内涵, 进行科学的分析。 掌握条形统计图当中横坐标、纵坐标的数学意义与单位量与数据量的大小关系及单位。

四、习题巩固。

习题一: 四年级举行的特色运动会,调查并统计同学们最喜欢哪些特色体育项目。

习题二:班级要设立图书角,调查并统计同学们最喜欢哪类图书。

习题三:调查并统计班级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

五、拓展及小结。

1.基于某一类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进 行数据的表示,本节课仅利用条形统计图作例,说明对于数据的合理表示可以得到对于数据的更有效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采 取相应措施,体现数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结合性。

2.有关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体现 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3.统计图有很多种,后续课堂还会学习到: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先有一个印象。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买菜》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买菜》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买菜教材P11~1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 混合计算,并会选择简便的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 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会选择简便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帮助妈妈做过些什 么?去超市里买过菜吗?笑笑今天去超市帮妈妈买菜了,买了一把油菜和一把芹菜。一把油菜是1.25元,一把芹菜是2.41元。谁来帮笑笑估计一下,大约得多少钱?

学生回答。

二、自主探究。

师:收 银员收了她3. 66元,对吗?谁来帮她算一算?

学生用 自己的方式计算并汇报结果。

师:你用什么方法算的呢?

学生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教师:在我们学过的整数加减法中,计算法则是什么?

学生:相同数位要对齐。

教师:学生们说的真对。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计算方法。

1元+2 元=3元;

0.25元+0.41元=0.66元;

1.25元+2.41元=3.66元。

画图表示:

3元-2元=1元

0.66元-0.25元=0.41元

3.66元-1.25元=2.41元

画图表示:

三、随堂练习。

1.(1)1.25+0.72。

(2)2.76-2.01。

2.同学们进行跳远比赛。冬冬跳了3.16米,亮亮比冬冬多跳0.23米,强强比亮亮少跳0.12米,强强跳了多少米?请把下图补充完整再计算。

3.照样子填一填。

4.计算题。

4.8-2.8 =

1.3 +2.5=

3.11+2.22=

26.2-13.1 =

12.3+ 11.2 =

35.8-13.3=

5.亮 亮身高1.45米。他站在0.4 米高的凳子上时,比爸爸高0.05米。爸爸身高多少米?

6.一箱苹果连箱的质量是46.6千克,倒出一半后,连箱的质量是24.3千克,苹果的质量是多少千克?箱子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四、课堂小结。

计算 小数加减时,首先小数点要对齐,其它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一样,都是相同数位相加减。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5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回顾前四个单元的知识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交流学习中的体会。

2.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所学知识内容,并进行交流,通过巩固应用,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回顾、整理、巩固应用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整理知识、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归纳和反思。

难点: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完了第1~4单元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这四个单元进行整理与复习。(板书:整理与复习)

一、我学到了什么

1.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前四个单元,你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汇报,师板书:分数加减法,长方体(一),分数乘法,长方体(二)。

2.师:请同学们翻阅教材,回顾前个四单元的知识点。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看书复习。

3.学生汇报。

(1)师: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生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生3:分数和小数互化:分数化成小数,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小数化成分数,利用的是小数的意义。

(2)师: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1:长方体的特点:有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棱分3组,每组棱长相等;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生2:正方体的12条棱长都相等,6个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生3: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生4: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3)师:第三单元我们又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生2: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生3:计算分数乘法时,将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结果化成最简分数。也可以将能约分的先约分,再相乘。

生4: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4)师:第四单元呢?

生1: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生2: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它们之间的进率也是1000。

生3:单位换算时,由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时要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时要除以进率。

生4: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或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生5: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有三种方法。

设计意图:围绕前四个单元的知识,呈现了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的情境,意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回顾所学的相关知识,在回顾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交流活动。

4.师:看来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得非常好,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知识,你打算怎样来整理这些知识呢?

生1:第一单元我打算用列表的方式,比较清楚明了。

生2:我打算用文字描述第一单元的内容。

生3:我准备制作思维导图。

师:嗯,方法很多,那其他单元呢?

生4:我打算把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知识整理在一起,因为都是与长方体相关的内容。

生5:第三单元我打算用图例来整理。

5.师:请同学们赶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一下吧。

(1)生独立整理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补充。

(2)全班汇报。

二、我的成长足迹

师: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三、我提出的问题

师:回顾本阶段的学习,你有哪些疑惑?教材第51页中提出的问题你能尝试解决吗?

1.学生小组内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全班交流没有解决的问题。

巩固应用

1.教材第52页巩固应用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2.教材第52页巩固应用第2题。

让学生尝试独立解题,交流时,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复习小数、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教材第52页巩固应用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最后指名汇报。

4.教材第52页巩固应用第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并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涂色的,再全班交流。

5.教材第52页巩固应用第5题。

先回顾体积、容积单位,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升、1毫升有多大,找到参照物,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指名汇报,并简单说明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加强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

6.教材第53页巩固应用第6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进行计算。

7.教材第53页巩固应用第7题。

设计意图:复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相关知识,巩固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8.教材第53页巩固应用第8~10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9.教材第54页巩固应用第11~16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整理与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分数加减法 长方体(一)

分数乘法 长方体(二)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回顾到整理,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空间是比较宽阔的,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同伴间相互说说或在组内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有效地引导学生,教师起到了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的时间和交流机会的同时,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使学生个人的成功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及能力发展,也更激发他们去主动学数学。

整节课,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全身心投入学习,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轻松的氛围、积极的态度以及成功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效果较好。经过反思,也找到了一些不足,本节课中我侧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师生之间的互动,欠缺的是生生之间的交流碰撞,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学会表示等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况,了解什 么是等量关 系。会用线段、列式这两 种方法来表示等量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等量关系的学习培养数学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学会找到等量关系,锻炼协作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跷跷板图: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有三幅图,第一幅图是一只鹅和两个鸭子在玩跷跷板,结果鹅的质量比较大。(教师说明质量就是物体的重量)第二幅图是1只鹅和3只鸭子玩跷跷板,结果3只鹅的 质量 比较大。第三幅图1只鹅和2只鸭子1只鸡比较,结果跷跷板平衡。

师:跷跷板平衡说明了什么?

跷跷板两边的质量相等,也就是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

师:嗯,说的非常棒,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的等量关系。那如果用等式表示两边的关系,你可以吗?写一写,试一试。

1只鹅=2只鸭子+1 只鸡。

师 :做的很棒,既然大家初步认识了等量关系,那么咱们就继续挑战。

2.出示妹妹的身高与姚明、笑笑关系图: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姚明身高是妹妹的2倍,笑笑比妹妹高20厘米、姚明身高226厘米。

师:你能不能表示 出妹妹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之间的关系?

同桌讨论:

一生汇报:我用画图的方法。

师:很好,请你在黑板上表示一下。除此之外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一生汇报 :我用列式的方法。

师:也请你在黑板上列式,给大家分享下你的方法。

成果展示:生1:画图法

妹妹身高

姚明身高

笑笑身高

生2: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 高

师:嗯,上面两位同学做的非常好,非常形象的表达了三人身高之间的关系,那你们做的和他相同吗?你还能说出其他的等式吗?(小组互相说。)

多生汇报:

生1: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生2: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生3: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此处教师予以引导,关系式1与关系式2最后都等于妹妹身高, 那么就说明这两个等式是相等的,渗透到等式转换。)

3.师: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列的几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同学交流。(等量转换)

二、拓展应用。

1. 练一练第1题,第2题。

看图说一说什么时候相等,说出等量关系。

你是怎么想的?

2.练一练第3题。

根据题意写出相应关系式,用字母表示。

第三题对于学生来说有 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做。

3.练一练第4题。

结合下列情景说一说数量间的等量关系。(教师适当引导)

三、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四、作业布置:找一找 说一说 生活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买文具》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买文具》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结合进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够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

教学重点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回顾整数乘法 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

2.3×4 表示什么意思?

0.2× 4表示什么意思?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3.创设情境,提 出问题。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钱?”展开讨论。

二、探究新知。

1. 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2.小组讨论算法。

3.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 。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结果。

4 个0.2元相加是0.8元。

0.2元=2角,2 ×4=8(角),8角= 0.8元,也就是 :0.2×4=0.8 (元)。

0.2是2个0.1,4个0.2是8个0.1,是0.8 (元)。

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察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参与指导解释疑难问题。)

5.买3把尺子需要多少元?

6.学生列出 算式,并说明意义。

0.4元=4角,

3×4=12(角),

12角=1.2元,

0.4×3=1.2(元),

0.4是4个0.1,3个0.4是12个0.1,是1.2 (元)。

三、点拨升华。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 一样,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 简便运算。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五、当堂训练。

1.买4把卷笔刀需要多少元 ?涂一涂,算一算,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2.买6支铅笔需要多少元?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3.完成课本34页第3、4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六、作业布置。

教材第34页“练一练”的第2、3题 。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密铺》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密铺》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之《密铺》。

教材分析:这是一节 根据有关平面图形特点进行观察、操作、思考和简单设计的实践活动。教材分三部分安排:第一部分,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用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初步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密铺。第二部分通过动手操作和思考,探索三角形和四边形能否进行密铺。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知道有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而有些则不能;从而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密铺的含义,更多地了解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第三部分,通过欣赏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 进一步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获得美的体验。并能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学情分析:

(1)知识水平: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旋转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知识;具有了相关的知识经验;

(2)能力和方法水平: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能初步运用“猜想--验证--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来探究问题;

(3)心理水平:该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但是还是有较强的好奇心,也有较强的表现欲;

(4)思维水平:学生的思维以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相对较少。在学习过简单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印象,并能准确的认识各种简单平面图形。对于密铺,学生已经有了较为直观的生活体验,只是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密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活动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是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提炼和再加工,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初步抽象的理论知识。在这个知识系统的帮助下 ,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头脑风暴,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基于以上认识,本课的设计重 点放在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长作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通过经历与组内同伴动手拼图以及设计密铺图形等活动过程,知道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密铺,并知道有些图形是不能密铺的。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参与到组内讨论,并指导。最后在学生活动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自我评价和反思,内化知识经验与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通过拼摆各种图形,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中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推理、验证和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转换,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享受由合作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密铺,了解有一些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可以密铺的。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密铺的原理

教学手段:

基于以上几点的认识,本节课采用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重点突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能够自主的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自学或者是进行各种探究实验,是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在课中担任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但,由于每个孩子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层次不尽相同,所以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渠道来探究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中有不同的体验。

课前准备:

1、 信息技术准备:广播教学的教学系统,可以用来广播教学,也可以用来展示学生的电脑上的操作。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基础,学生能在计算机上实现对基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同时学生能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对他人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同时也能对自己整个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反思。

2、 道具准备:剪刀、卡纸若干。

3、 素材准备:某客厅地面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与学生谈话,想了解学生家里的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

2、教师请学生用一个字或者是两个字来形容一下自己家里客厅的地面。学生单独汇报。(如:大/密/美丽/漂亮/宽敞/平整……)

3、教师出示从朋友家拍来的客厅的地面(两幅图),请学生欣赏。并问学生分别是由什么形状的地砖铺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4、教师问学生觉得这两家的客厅铺的怎么样。(如果学生说铺的好或者是铺的很平,就追问:好在哪里?平在哪里?并用手势提醒学生发现每块地砖之间是一块挨着一块的,也就是没有空隙的。如果没有说出没有重叠,就追问:有没有把两块地砖叠在一起?引导孩子发现没有重叠。)

5、揭示课题:我们把像这样,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的铺法称为密铺。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谈话方式引入 ,从学生的身边去发现和感受密铺的存在,从而引出课题。

二、实验探究,领悟新知

(一)动手操作、感受密铺

1、教师请学生们观察“密铺”这一个词,问学生哪个字更重要。(学生回答“密”字更重要,教师及时追问:“密”怎么体现?引导学生发现“密”体现在没有空隙,不重叠。)

2、教师拿出几个长方形,请一个学生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做到密铺。(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操作,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3、学生操作完以后,教师请学生观察有没有做到密铺,并追问是如何判断的。(学生会说出,是密铺,因为没有空隙,也不重叠。)

4、教师对学生们的善于观察和一学就会的宝贵品质进行肯定。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再认“密铺”一词和请学生动手铺长方形,来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密铺。为后面的动手实验探究做铺垫。

(二)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初步判定

1、教师追问学生: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外,我们还学过什么图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

2、教师继续问学生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并先让学生猜测。

3、教师提示学生:要知道三角形到底能不能密铺,可以怎么做。

4、学生说一说要验证三角形能不能密铺需要做哪些事。

5、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来操作:

(学生猜能或者是不能,教师追问,要知道到底能不能,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会说试一试或者是铺一铺,师再追问:拿什么试?拿什么铺?学生应该会回答:要准备几个三角形,然后再铺一铺。师再追问,准备的三角形需要完全一样吗?师:那我们就来按照这两个步骤实验一下:第一、取出①号信封里面的卡纸(如下图),沿着上面的线剪开,得到几个三角形;第二、把剪下来的较大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放在一起铺一铺。(以上步骤由小组合作完成))

6、学生按照刚才所说的步骤小组合作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并用IPad拍一组已经完成好的图片。

7、先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追问学生是如何判断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讨论如何判断三角形能否密铺到初步实验发现三角形可以密铺,为学生建立初步的表现。

(三)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研究密铺原理

1、教师提出:如果把这些三角形随便的铺在一起,能密铺吗?如果不能,这到底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呢 ?(学生发现和三角形的角有关)教师接着追问和三角形哪个角有关(学生进一步发现和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有关系)。

2、师生共同提出:为了更好的区分这三个角,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标上∠1、∠2、 ∠3。然后再放在一起铺一铺,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所有三角形的角都标出来,并且相同的角标上相同的序号)

3、学生再次铺一铺。在铺的 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观察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分别是哪几个。

4、教师展示一组学生完成的密铺作品。并请学生认真观察一下,这个小组标完角以后,在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呢?

【(6个角),哪6个角??这个角1就是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1,这个角2就是老师黑板上的 三角形的角2,这个角3就是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3,而∠1 、∠2、∠3就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这个∠1、∠2、∠3也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师再问,在这个拼接点处有几个角1?几个角2?几个角3?】

教师小结:看来三角形真的可以实现密铺,而且和三角形的内角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讨论、探究,发现三角形能密铺是和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有关系的。让学生感知到三角形能够密铺并非偶然,这其中隐藏着一定的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就是密铺的原理 所在。

(四)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再次验证

1、教师问学生如果再用另外一种三角形来铺一铺,学生们想要怎么做。

2、学生思考,并提出可以先标出角,再铺一铺。

3、教师请学生把刚才剪下来的较小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放在一起标一标,铺一铺。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师用IPAd拍一组完成好的。

4、教师先请学生判断这种三角形能不能密铺。再展示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问学生这一次实验和之前的实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或者是有什么新发现。

5、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总结。

小结:这样看来这一种三角形和前面一种三角形一样,也可以密铺,而且也和它的三个内角有着密切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再一次的铺一铺的活动,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是可以密铺 的,而且再次领悟三角形能密铺是和它的三个角有关的。

(五)探究四边形能不能密铺

1、教师引导学生:既然三角形能够实现密铺,那如果是这样的四边形能实现密铺吗?(师拿出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贴到黑板上)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要知道能不能密铺,动手实验一下就行了。

3、教师请学生打开②号信封,取出里面的四边形动手铺一铺,并提醒学生思考动手铺之前可以先做什么。 (标角)

4、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提示动手实验,教师观察每一组完成的情况,并用IPAd记录其中一组完成的情况。对于已经铺完的小组,请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看看有什么发现。

5、反馈:教师先请学生判断这样的四边形是否可以密铺。然后请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6、学生先判断是可以密铺的,因为这几个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并且发现拼接点处有4个角,而且这4个角分别是这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如果有学生能发现这四个角加起来就是360°就更好了。

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这种四边形也是可以密铺的,而且也与四边形的内角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前面几次实验的基础上,大胆让学生自己猜测、验证。通过实验发现四边形是可以密铺的,而且和三角形一样,也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有密切的关系。

三、小结及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研究了密铺,知道了长方形可以密铺,正方形可以密铺,三角形可以密铺,四边形可以密铺。并提问学生: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2、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如梯形能不能密铺?五边形能不能密铺?六边形能不能密铺?……

3、教师清学生借助计算机操作来验证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否能密铺。

4、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些指导和帮助。

5、学生操作完后,进行反馈,通过广播教学体系请其中的几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请其他学生帮助判断。通过实验、讨论发现,正五边形不可以密铺,而正六边形可以密铺。

小结:这样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可以密铺的,有的可以密铺,有的不可以密铺。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计算机实现人机交互操作,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在计算机上操作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可以密铺的,有的可以,有的是不可以的。

四:实践作业

用上今天所学的密铺的知识为你自己的家设计一款漂亮的地砖。

五:板书设计

密铺

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图形分类》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图形分类》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P20~2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折、剪、拼等方法,直观的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合作能力,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 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展示ppt第三张),请同学们看课本20页,说说他们都是什么图形? 是按什么方法分类的?

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生:这是正方形。

师:很正确,那么如果把它对折,变成什么了?

生 :长方形。

师 :很好,那你知道老师 是怎么办到的吗?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正方形试试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组织学生交流。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厉害,可老师还能折出其他的形状,你能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师:(展示ppt第四张)那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另一种折纸的方法,这种图 形叫什么?谁能告诉我?

生:三角形。

师:对,就是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并展示ppt第四张。)

师:那同学们谁能告诉我,这些图形都叫什么呢?

(展示ppt第五张。)

(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

①先在小组里交流。

②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要说别人没有说过的。学生回答。这里老师着重强调是物体的某一个“面 “ 是三角形,而不是某一物体是一个三角形。适当送礼物给举例多,说话完整的小组。

③老师带来了几个图形,请你认一认。

(3)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2.认识四边形

(1)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演示长方形纸)怎样折一下,把 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并与其它学生交流。教师巡视 。

(3)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

(4)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小朋友将拼好的图形贴到黑板上,一一讲评。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探讨。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5)(展示ppt第六张)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图形么?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它吗?是什么样的?

①请一位拼成三角形的同学到投影仪前展示所拼出的图形。

师:他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生答:三角形。

生:老师,我也拼出了三角形,但和刚刚这个同学的不一样!师:好,请你来 拼拼看。

②师:谁还拼出了其他的图形(请一位拼成长方形的同学到投影仪前展示)?

师:他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生答:长方形。

④还有别的同学愿意上来么?(请一位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同学到投影仪前展示)

师: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生: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师:老师,小朋友们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把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老师现在也变给小朋友们看看,把眼睛擦亮了!

(师 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师:刚刚在老师变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平行四边形是可以变的。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想一想?(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展示ppt第八张并让学生动手实践。)

三、巩固新知

让学生打开课本第21页,并展示ppt第七张,完成1、2两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两位 新朋友?你有哪些收获?(展示ppt第九张、第十张。)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数学教案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一单元第18-19页《歌手大赛》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引导学 生在独立尝试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索新知。

【教法】:启发谈话、引导法。

【学法】:自学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重点】: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习过程】:

一、激情引 入,预习测评

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喜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羊羊乐园参加一场歌手大赛,(出示课题)希望大家都能争当小 评委。要进入羊羊乐园,必须要勇闯下列几关的 ,大家有没有信心?

第一关:基本口算关,(加法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板书一角)

第二关:计算关

8.6+9.52= 20-15 . 05= 6.04-0.99= 3.65+7.56=

第三关:预习关

通过预习你知道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什么内容?你有什么发现?本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揭示课题 ,出示目标)

二、预设目标,创设情境,

1、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2、刚才同学们真棒,能勇闯三关,下面我们去看一看为了选拔羊羊国度的最佳歌手,都有谁参加比赛了?

3、但是在这次歌手大赛中只有有两位选手表现脱颖而出,喜羊羊和美羊羊

喜洋洋 美羊羊[来源:学§科§网]

专业得分 8.55分 8.65分

综合素质 得分 0.88分 0.40分

总分 9.43分

三、自主学习,合作生成

1、 小组讨论:

(1) 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总分是什意思?

(2)要比较两位选手谁表现最好,看什么?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总分)

(3) 估一估谁的总分高?

2、美羊羊比喜羊羊总分高多少呢?请同学们先在练习本上试一试看谁的算法多多?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

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 、展示汇报算法

方法一:我先算出美羊羊的总分,再用美羊羊的总分减去喜洋 洋的总 分。师:他的方法你们同意吗?还有别的方法吗?谁来介绍一下?

方法二:生:我是用综合算式来计算的,算式是9.43-(8.65+0.40)

方法三9.43-8.65-0.40

=9.43-9.05

=0.38(分)

2、小结:谁能来说一说刚才我们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它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比怎样?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3、练一练,分组练习。提示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出现连 加或连减时也可以应用加法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使计算简便。

五、达标测学,反馈强化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学到的计算小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大家有没有信心?

1完成书中19页练一练的1题

妈妈买了1块面包、1瓶酱油,她交给售货员8元,售货员应找回妈妈多少元?

2、、爸爸用两条长度分别是1.27米、1.35米的绳子接起来捆扎报纸,接口处共用去绳子0.25米,接好后的绳子有多长?

3、书19页4题

六、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比身高》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比身高》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教材P13~1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探索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知身边处处用到小数。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学会运用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运用课件导入:走进动物园看到了小鹿一家人,你看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它们身高不一样,小花身高2.4米,鹿爸爸身高6米。

学生:小黑比小花矮0.8米,鹿妈妈比小花高1.7米。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鹿妈妈有多高呢?

二、自主探究。

1.教师:我们先解答鹿 妈妈有多高这个问题?小组之间算一算。

2.学习进位 加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花高2.4米,鹿妈妈比小花高1.7米,求鹿妈妈有多高,这该怎么算?

教师出示:2.4+1.7=。

教师: 同学们看这道题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加法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出示: 2.4

+1.7

4.1

教师:用竖式计算2.4+1.7时,除了小数点对齐外还要注意什么?

学生:满十 向前为进一。

3.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

学生:小黑有多高?

教师 :那你是怎么解 决的?

教师引导:小花高2.4 米,小黑比小花矮0.8米,求小黑多高,这该怎么算?

教师出示:2.4-0.8=。

教师:同学们看这道题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减法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2.4是24个0.1,0.8是8个0.1,24个0.1减去0.8是8个0.1是16个0.1,也就是1.6。

教师:来让我们用竖式计算一下。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并引导:一定要注意,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

教师:你们算出来了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呢?

学生:鹿爸爸比小花高多少米?

教师:怎么算呢?

学生:6减去2.4就是60个0.1减去24个0.1,是36个0.1,也就是3.6。

教师:6是整数,当我们 去减小数时,要把他写成小数的形式6.0,。

教师演示:6. 0

-2.4

3.6

三、探究结果汇报。

教师:通过刚才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和整数进退位加减法有什么不同?

师生同归纳:

相同点不同点整数进退位加减法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是从低位算起,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末位对齐。小数进退位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 。

四、作业设计。

1.教材14页的练一练。

2.教材15页的3、5、7题。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街心广场》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街心广场》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三个长方形面积关系,促能学生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法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通过具体情境,发现数学信息。培养观察、收集信息的习惯。

3.能应用这一关系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法计算。

4.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应用小数点移动,原数扩大缩小的规律,解决小数乘以小数的问题 。

2.理解、掌握乘数共有 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一张测量表:这是小强学习测量以后,课外测量的几组数据。你能根据这些数据算 出它们的面积吗?

广场:长30米 、宽20米。

花坛:长3米、 宽2 米 。

地砖:长0.3米、 宽0.2米 。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汇报。

3.教师板书出3个算式:

广场:(1)30×20=600(平方米)

花坛:(2)3×2=6(平方米)

地砖: (3)0.3×0.2=?

二、探究 合 作。

探索 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位数之间的关系。

1.讨论:广场面积和花坛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长与宽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2.总结:长与宽都扩大10倍,面积扩大100倍;长与宽都缩小10倍,它的面积就缩小100倍。缩小100倍也可以说是缩小到原数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

三、交流展评。

1.小组讨论:我们应用刚才发现的现象, 来比较屏幕和地板 砖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2. 地砖与花坛相比,长和宽都缩小了10倍,它的面积也就缩小了100倍。它的积也会缩小100倍,结果是0.06。

3.这种方法得出来的结果是否正确?你能用其它的方法验证吗?(可以引导学生从直观涂涂的方法来验证刚材的结论是否正确。)

4.引导学生总结:在小数乘法中,我们可以先把它们看成是整数来算,然后再确定积的大小。

四、应用强化,再探规律。

1.试一试:根据第 一算式求下面2个算式的积。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的。

2.填一填:将上一题的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然后观察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第一位小数的位数与第二个小数位数加起来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4.根据上面的规律,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第2题。

五、总结提升。

这节课学习了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了吗?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奥数试题、最全小学语文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十二册只有两个单元的新授知识,及时整理与复习已学的知识,应该成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面。在此安排整理与复习,主要是让学生从两个方面思考、整理已学的内容。一方面是将这两个单元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和公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梳理,另一方面是根据已学知识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这也是为后面的小学毕业总复习做好铺垫,是后继学习中需要经常反思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二、学习目的要求

1、 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对这两个单元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主地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反思。

2、 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能用已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点与难点

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学生对这两个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圆柱与圆锥、正比例与反比例两个单元,而且在以前的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整理与复习的方法,知道从那些方面对知识进行整理,即:梳理学过的知识和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五、教具: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系统的学完了整本书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对几个重点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 整理知识 形成网络

请同学们看书回忆一下,你都学会了什么?

(1) 学生独自看书回忆、思考、整理。

(2) 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 小组合作形成知识网络。

(4) 全班展示各小组的成果,师生进行评价,整理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5) 完善本小组的整理内容同时对所学知识要点进行理解记忆。

(6) 根据所学知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7) 把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解决。

(三)、 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

(1) 判断

1. 如果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 )

2. 圆锥体没有表面积。 ( )

3. 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 ( )

4. 一堆煤的总量不变,每天烧去的数量与烧的天数成正比例。 ( )

5. 在同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越大实际距离就越大。( )

6. 六⑴班今天的出勤率为98%,来的人数和没来的人数成反比例 ( )

7.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缩小2倍,它的侧面积不变。 ( )

8.圆柱的表面积可以用公式S=2πr×(r+h)来计算。( )

(2)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压路机前轮直径10分米,宽2.5米,前轮转一周,可以压路多少平方米?如果平均每分前进50米,这台压路机每时压路多少平方米?

2、一根6米长的圆柱形木料锯成相等的 3段,表面积增加了16平方厘米,每一小段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将两个体积是12立方米的圆柱体钢锭熔铸成一个底面积是36平方米的圆锥形钢锭,这个圆锥形钢锭的高是多少米?

4、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周长是31.4m,高是7.2m,每立方米沙重1.5吨,如果用一辆载重6吨的汽车来运,几次可以运完?

5、某小学四周建筑如图所示:

(1)小红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____厘米,已知实际距离是800米,此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

(2)学校到小东家的图上距离是_____厘米,实际距离是______米,如果小东1分钟走60米,他从学校回到家需要______分钟。

(3)小红放学后从学校出来先把书包拿回家,再去小东家玩,实际走了多少米?

(4)书店在小东家东偏南45度方向,距小东家的实际距离为600米,请你在图中标出书店的所在地。

(3) 拓展思维

1、一个装满稻谷的粮囤,上面是圆锥形,下面是圆柱形,量得圆柱底面的周长是62.8米,高是2米,圆锥的高是1.2米。这个粮囤能装稻谷多少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稻谷重500千克,这个粮囤能装稻谷多少吨?

2、一个圆柱体,已知高度每增加1厘米,它的侧面积就增加31.4平方厘米,如果高是16厘米,则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同伴听听。

查看更多: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师资讯、教师交流、教师学习

尽在小学教师帮!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132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