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中和反应》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中和反应》教学反思
前两天有幸参加了县里面举行的实验优质课评选,回来以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做了以下反思:
一、教学设计
1、刚开始音乐循环播放,幻灯片展示了我们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以及今年我们化学组开展分组实验时的照片,目的是对我们学校做一个正面的宣传,增强我校的知名度。
2、目标制定,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酸的性质以后,对酸的性质进一步验证,所以目标认定为验证酸的化学性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小组合作的团队意识。
3、教学流程的设计
①演示实验(一个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装置做了改进;一个是演示浓硫酸的脱水性,把浓硫酸加入到白糖中,制作黑面包)的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其中第一个实验远距离观察不很清楚,不算很成功,但是考虑到弄成分组的话虽然装置经过了改进,但也存在危险性。第二个实验现象很明显,但可能是浓硫酸浓度的问题,现象好像迟了一点。
②分组实验设计,让学生稀盐酸和稀硫酸同时做实验,然后让学生对比实验现象,从而得出二者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进而给学生从化学式分子构成的角度进一步讲明不完全相同的原因。
③达标拓展的设计,一道关于醋酸的中考题,目的是让学生从盐酸和硫酸的性质拓展到醋酸,更清楚的认识到酸的性质就是H+的性质。
④课件的设计,一共有五张幻灯片,没有一味的重复导学案上的东西,最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旨在提示学生亲手实践的重要性,在音乐中结束本节课。
二、一点反思
成功之处:1、顺利完成了本节课酸的性质的教学,并通过分组实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2、学生实验做的都很成功,能从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为以后的化学学习做了铺垫。
不足之处:1、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酸的性质,对酸的知识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所以在实验时放手让学生去做。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采用抢答的形式,成了学习好的同学表演的舞台,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这种现象导致了课堂生成太少,好不容易回答一个错误,也随即被改过来了,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和掌握。
2、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在实验时兴高采烈,但回答时却成为个别学生的表演,从这点来说,看似热闹的课堂,实则没有调动起所有孩子的积极性,如何利用实验这个平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显然没有做好。
3、所作的两个演示实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第一个不够明显,学生距离较远;第二个反应慢了点,一点没有想象的学生的惊诧和惊呼的表情。
4、学生操作不够规范,老师只是做到了巡回指导,没有集中强调,仅仅在课件上要求学生要规范。
5、在课堂上酸的性质的实验时一个一个的做,还是一块放手让学生去做,课前也进行了思考。前者教师指导学生方便,学生实验可能更规范,但浪费时间,40分钟内能不能完成是问题。后者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也注重了学生实验的连贯性,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这是在以后课堂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6、课堂设计过于传统,没有多少亮点,而三中史老师的课无论是设计还是对学生的评价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深入的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和教法,力争打造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

精选阅读

酸碱中和反应教案(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中和反应,知道中和反应的实质。
(2)了解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3)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中和反应及其实质。
【难点】
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中和反应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8~1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可表示为酸+碱→盐+水。
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解离出的H+和碱解离出的OH-结合生成H2O。
【合作探究】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如何判断它们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答: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pH会大幅改变,因此有两种方法进行判断。一种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变化,如果pH的变化跨越了7这个数值,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多次测pH,操作繁琐。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酸碱指示剂,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再加入盐酸,如果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它们发生了反应。
【教师点拨】
1.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是中和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跟进训练】
1.一定有水生成的反应是(B)
A.化合反应B.中和反应
C.复分解反应D.分解反应
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C)
A.CaCl2+Na2CO3,CaCO3↓+2NaCl
B.CuO+2HCl,CuCl2+H2O
C.Cu(OH)2+H2SO4,CuSO4+2H2O
D.H2SO4+BaCl2,BaSO4↓+2HCl
知识点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20~2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广泛应用。
(1)应用于医药卫生。若胃酸过多导致胃部不适,可服用碱性药物,来中和多余的胃酸。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3)处理工业废水。如污水含酸量超标时,可利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当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太强或太弱,都可以用适当的碱或酸来调节溶液的pH。
【合作探究】
中和反应可以用来调节溶液的酸碱性,那么在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是如何变化的呢?
答:以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为例,当滴入盐酸量较少时,溶液中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呈碱性,pH>7;当滴入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pH=7;当滴入的盐酸过量时,溶液中盐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pH<7。
【跟进训练】
1.某溶液的pH=5,要将溶液的pH调到8,应加入适量的(C)
A.紫色石蕊试液B.酸溶液
C.碱溶液D.蒸馏水
2.下列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D)
A.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在蚊虫叮咬处涂上肥皂水以减轻痛痒
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中和反应》知识点复习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中和反应》知识点复习鲁教版

知识点

溶液中酸碱度的表示——pH

(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显酸性、显碱性或中性,指示剂可以判断溶液显酸或碱性,却无法判断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为了能够表示溶液的酸碱强弱程度,常用pH表示。

(2)pH的范围通常是0-14之间

(3)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

PH7,溶液呈酸性,pH数字越小酸性越强。

PH7,溶液呈碱性,pH数字越大碱性越强。

注意:pH是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酸性越强,溶液中H+含量越多,pH值越小;碱性越强,溶液中OH-含量越多,pH值越大。

(4)pH的测定方法:测定溶液的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值。

注意:①不能直接将pH试纸侵入待测溶液中,这样会污染我们的溶液。

②润湿的pH试纸测得的结果不准确,因为相当于把溶液稀释了。检验气体的酸碱性时可将试纸润湿。

③pH测得的数字是正数。

④通常情况下把pH小于5.6的雨称为酸雨。数值越小,污染越大。

课后习题

1.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有大量NaOH,若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应怎样处理此工厂中的废水?写出你的想法,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人的胃酸过多会消化不良或胃痛,此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某些碱性物质,如()或(),以中和过多的胃酸,写出它们的反应方程式()、(),若胃穿孔,则不宜用()(选填“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

3.(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可以了解()。

(4)测定()或()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答案:

1.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有大量NaOH,若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应怎样处理此工厂中的废水?写出你的想法,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HCl+NaOH===NaCl+H2O。

2.人的胃酸过多会消化不良或胃痛,此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某些碱性物质,如Al(OH)3或NaHCO3,以中和过多的胃酸,写出它们的反应方程式3HCl+Al(OH)3==AlCl3+3H2O、NaHCO3+HCl===NaCl+H2O+CO2↑,若胃穿孔,则不宜用第二种(选填“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

3.(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等于7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可以了解空气质量。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一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一

学习目标:

1、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2、会举例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和农作物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运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候课

请同学们挺直脊背,端正坐姿,以饱满的精神迎接知识的挑战。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出示【投影01】)

二、引导实验教师演示实验10-8,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三、先学。

1.自学指导。(15分钟)【投影02】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P60-64的相关知识点,完成以下任务。

(1)实验10-8中,加入酚酞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什么叫盐,什么叫中和反应,熟记P60三个中和反应方程式。

(3)举例说明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4)怎样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5分钟后,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很好的完成检测题。四、检查复习效果

检测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b.热水瓶内胆的水垢,可用稀盐酸来洗涤。

c.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可加入适量的熟石灰。2.怎样用pH试纸测定盐酸溶液的酸碱度?五、后教

1.先交换课本后更正。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两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明优生更正)

2.讨论:(先让优生“兵教兵”,优生讲的不对或不全的,教师更正或补充)

评第一题:

拓展: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像这样的化合物叫盐。如:碳酸钠,硝酸银等都是盐,和酸、碱一样,盐也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拓展:酸和碱作用生成物都是盐和水,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评第二题:

能否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不能,那样会污染试剂。)

能否先用蒸馏水打湿pH试纸,再向试纸上滴加试液?(不能,试纸湿润,则溶液就被稀释了,所测得的pH就可能不准确了。测酸性溶液,pH偏大,测碱性溶液时,pH偏小,测中性溶液时,无影响。)

六、当堂训练(15分钟)出示【投影03】,导学案P67-68

必做题1-8选做题9-10

七、精讲、点拨,更正、小结.

教学反思:

文章来源://m.jab88.com/j/776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