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声音教案反思
2025-07-27 幼儿园声音教案反思幼儿园声音教案反思(摘录2篇)。
在日常的工作与事务中,教学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反思则是对自我的检讨。优秀的反思应当具备哪些特征呢?以下是我们整理的关于幼儿园声音教案的反思,希望能够激发与帮助大家。
幼儿园声音教案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理解文明说话的重要性。
2、感受歌曲滑稽、有趣的特色。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习惯。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力度的变化,学习演唱歌曲。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鸭子、青蛙、公鸡、乌鸦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谁在争着说
1、(分别展示四种动物的图片)它们是谁?谁来模仿一下它们的叫声?
2、有一天,鸭子、青蛙、公鸡和乌鸦聚在一起,它们争着说话,结果会如何呢?
3、请四位小朋友来模仿这些小动物,选择一张你想要扮演的动物卡片,然后听我说开始,你们就一起模仿动物的叫声,好吗?
4、刚才大家一起说话的声音,你能听清吗?听后感觉如何?
小结:是的,大家一起说话时声音就会交织在一起,让人听不清楚。
二、争着说话听不清(欣赏歌曲)
1、一位音乐家把小动物们争着说话的样子编成了一首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2、你听这首歌有什么感受?
3、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这首歌曲,这一次,请你说说这首歌有趣吗?有趣的是什么地方?
小结:这首歌有说有唱,一个人在唱,也有很多人一起唱,听这首歌仿佛看到了小动物们争着说话的样子,让人感觉有些滑稽。
4、小动物们争着说话好吗?为什么?谁来教教它们怎样说话?
小结:我们的小朋友都是讲文明的好孩子,现在你们应该知道,只有一个一个说,大家才能听清楚。
三、听听唱唱
1、现在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滑稽有趣的歌,请小朋友在听到唱的地方拍手,听到说的地方拍腿。
2、鸭子怎么叫?(教师弹奏节奏)我们来一起学学(同样的方法模仿青蛙、公鸡、乌鸦的叫声)。
3、四种小动物一起唱歌就变成了噪音,让人感到不舒服,那么我们有什么好办法使它们的声音变得动听呢?(一个一个唱)“我们一起来试试。”
4、接下来我们一起唱这首歌,注意不要让声音交织在一起。
5、你觉得我们的歌声好听吗?为什么好听?
四、我相信我们的小朋友今后说话再也不会争着说了。因为我们都学会了一个一个说话的本领,对吧?
活动反思:
这首歌曲形象生动,歌词幽默易懂。通过多种节奏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幼儿既感到新奇又熟悉,因此很容易理解与掌握。使幼儿在歌唱时感受到极大的乐趣,有助于培育他们乐观与开朗的个性。歌曲音域为6度(1=C),最高音为b,旋律设计主要在儿童最为舒适的音域内进行,适合小班幼儿演唱,曲速和谐,节拍为2/4,节奏平稳,幼儿易于掌握。
幼儿园声音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认真听辨并模仿声音。
2、体验声音带来的快乐。
3、学会积累和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了解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
4、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成功合作的体验。
活动准备:
四个不透明的瓶子,分别装有硬币、黄豆、纸屑、米粒;教师用笔、纸,自制的笑脸娃娃贴纸若干;录音机一台,录制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雷声、雨声)以及动物的叫声等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倾听瓶子里的声音,尝试辨别
1、教师晃动装有硬币的瓶子。
2、教师依次晃动装有黄豆、纸屑、米粒的瓶子,幼儿听听,猜猜。教师进行逐一确认。
3、将四个瓶子混放在一起,教师晃动,幼儿猜。
二、听辨自然界的声音和小动物的叫声
1、教师播放风声、雷声、雨声等自然界的声音。
2、教师播放小鸡、小鸟、小狗等动物的叫声。
活动延伸:
1、提供不同的物体和瓶子,请幼儿自己填装,并与同伴一起尝试听辨。
2、幼儿讨论: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如小铃声、喇叭声、歌声等……)小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反思声音是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然而正是它的存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感知与区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我设计了一节以声音为主题的小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这是一节以探索为主的小班科学活动,活动整体设计包含“猜一猜”、“玩一玩”、“说一说”、“做一做”、“学一学”五个部分。旨在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以及灵活的思维与动手能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学习与发展,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充分自主地发现声音、探究声音。
《奇妙的声音》整节教学活动围绕声音展开,由浅入深、衔接自然、紧凑且环环相扣,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活跃,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不同物品所发出的不同声音,符合纲要中所提到的“教师应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要求。这节课是小班科学领域的一次探索活动,教师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动手材料,通过分组实验、集体交流与谈话引导,再到动手探索发现等多种灵活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幼儿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得以顺畅展开。
在这五个环节中,我认为幼儿在“玩一玩”和“说一说”这两个环节中表现得尤为活跃。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去发现与观察声音的变化,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而在“做一做”和“学一学”这两个环节中,让幼儿寻找身边的声音,并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更加激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总体来看,整个活动结构严谨而又灵活,能够灵活调整,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但在“玩一玩”这个实验环节中,我觉得留给孩子们自由探索的时间依然太短,部分幼儿对于实验目的的理解不够清晰。作为一节科学活动,教师应给予幼儿更多自由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若能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不足,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兴趣设计了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整个活动内容新颖且富有创意,组织形式灵活,能够及时应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引导者与组织者,没有过多的示范讲解,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这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和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
- 想了解更多【幼儿园声音教案反思】网的资讯,请访问:幼儿园声音教案反思
文章来源:https://m.jab88.com/j/232624.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