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期末复习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期末复习知识点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拽(zhuài)无垠yín()癫狂(diānkuáng)凛冽(lǐnliè)吞噬(shì)销蚀(shí)羸弱(léi)步履(lǚ)告罄(qìng)遗孀(shuāng)坚持不懈(xiè)风餐露宿(sù)夜不成眠(mián)精疲力竭(jié)毛骨悚然(sǒng)耀武扬威(yào)怏怏不乐(yàng)姗姗来迟(shān)

忧心忡忡(chōng)疲惫不堪(píbèikān)畏缩不前(suō)鲁莽大胆(lǔmǎng)毋宁(wú)语无伦次(lún)巧妙绝伦(jué)美轮美奂(huàn)

2.给形近字、多音字注音组词

(1)形近字

①粟:(shù)粟米栗:(lì)战栗②羸:(léi)羸弱赢:(yíng)输赢

③诓:(kuǎng)诓骗框:(kuāng)框架眶:(kuàng)眼眶

④论:(lùn)论文囵:(lún)囫囵沦:(lún)沦落抡:(lūn)抡拳伦:(lún)伦理

轮:(lún)车轮

⑤跚:(shān)蹒跚珊:(shān)珊瑚删:(shān)删除姗:(shān)姗姗

栅:(zhà)栅栏

⑥秧:(yāng)秧歌殃:(yāng)殃及池鱼泱:(yāng)泱泱大国怏:(yàng)怏怏不乐

(2)多音字

①角:jiǎo(直角)júe(角逐)②尽:jìn(尽力) jǐn(尽管)

③秘:mì(秘密) bì(秘鲁)④号:hào(暗号) háo(怒号)

⑤扎:zhā(扎实)zā(扎裤脚)⑥量:liáng(度量)liàng(估量)

3.解释下列词语

【毋宁】不如。【吞噬】吞食。【羸弱】瘦弱。【告罄】指财物用完。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忧心忡忡】忧愁的心情不能安静。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姗姗来迟】慢腾腾地来晚了。姗姗,行走缓慢的样子。

【念念有词】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4.文学常识及中心归纳

(1)文学常识: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其代表作有小说《三位大师》、《罗曼罗兰》、《精神疗法》、《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混乱的感觉》、《人的命运转折点》

(2)中心归纳: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勇为事业而牺牲满怀激情,执着追求,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不畏牺牲。

扩展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使用说明】
通过知识链接积累材料并了解作者及文章;熟读文章,整体感知内容;精读文章,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自主完成课堂检测及拓展训练,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点评】使用了“拓展”“积累”“感知”“探究”“自主”这些关键词,体现了课标中所体现的新的教学理念。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概括内容要点。
2.能抓取文章典型事件和人物,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南极考察队震撼人心的悲壮美,增强追逐梦想的信念,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点评】在确定目标方面,注重落实“三维目标”,内容上具有“快速默读,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等要点,设计者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明业的体现了这些要素,可见设计者具有“研读课标、吃透教材”的良好的教学习惯。另外,此文篇幅较长,阅读障碍较少,设计者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法较为可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方面的目标把握也很准确,因为它的拟定能咬准文章主旨,并且紧扣住作者在行文中的思想及情感。
重点与难点:
1.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体会斯科特五人在失败和死亡面前所表现出坦然和勇敢的高贵品质和伟大精神。
2.通过品读,体会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点评】重点、难点的确定,能锁定导学的核心,符合课标要求。只是表述上要注意其严密性,如第1点中,应表述为“感受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体会斯科特等五人”;第2点中应表述为“通过品读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因为“品读”的思维过程已含有“体会”这一思维过程。
【知识链接】
链接一:走近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年)奥地利作家。一战前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战争爆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但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等,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还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
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他一生追求的理想是人道主义和精神自由。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和宽恕,厌恶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虚伪和冷酷。
链接二:认识南极
南极地区是地球是最冷的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南极地区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科学家曾测得南极平均最低气温是-88.3℃的,属酷寒地带。南极是世上风力最大风暴最多的地方,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烈风最大风速达100米/秒。
链接三:探险家阿蒙森
阿蒙森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个到达南极。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开挪威,前往南极。1911年10月20日,他赶在他的英国竞争对手斯科特船长前,从罗斯冰架东端的基地出发,于1911年12月14抵达南极。
【点评】“知识链接”可理解为教学前的准备阶段,通过知识链接的方式向学生提供助读资料,所选的两则资料与文本内容紧密联系,对作者的深入了解,对南极的的基本认识,对文中主要人物阿蒙森的大致了解,这些都能促使学生与文本更深入地进行对话,此设计体现了教师教学中善于通过资源素材,帮助学生解读文本的教学策略。
【课前预习】——夯实基础知识
自读课文,熟悉作者,并掌握文中生字的正确读音、词语的释义,还有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不会的可查阅工具书或组内成员帮助解决)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给根据拼音写汉字。
拽()毛骨sǒng然怏怏()不乐
毋()宁吞shì羸()弱
告罄()diān狂凛冽()步lǚ姗姗()来迟忧心忡忡()
二、填空。
1.本文作者,(国籍)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和方面。传记作品有《》、《》、《三位大师》等。
2.课文写的事件发生在年,国人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到达时间为,但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他们仅仅比人迟了,于是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这五个人是斯科特、、、奥茨、威尔逊博士。
三、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
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2.刻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3.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
【点评】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的关键环节,而预习训练题又是引导学生有效自学文本的一种手段。此份预习题设计包括“根据拼音写汉字和根据汉字注音、作家作品常识、文本内容了解,结合语境释词”这些内容,设计做到了遵循学情,注重双基,结构优化,形式多样,设题中也没有随意增设难度,这样的设计对提高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自主学习】——初读课文内容探究
速读课文,标出文中的人物,至能复述文出文章的内容,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并自主完成以下任务:
(1)斯科特探险队返程之行面临哪些困难?
(2)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探险队之行的那几个方面?悲中展示了一种什么力量?
(3)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七年级语文下册《猫》期末复习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猫》期末复习知识点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污秽(huì)红绫(líng)怂恿(sǒngyǒng)怅然(chàng)蜷伏(quánfú)悲楚(chǔ)

惩戒(jiè)妄下断语(wàng)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污涩:污:肮脏,涩:本义不光滑污涩指肮脏不光滑的事物,

②怂恿:从旁劝说鼓动③蜷伏:弯曲身体卧着

④悲楚:悲哀痛苦⑤逞能:争强好胜不量力而行

⑥恍惚:不清楚、不分明“恍惚”多形容记忆、听觉、视觉

⑦甜腻:形容情意厚,形容过分亲热的神情或语调,形容香气浓郁

⑧一尘不染:形容东西的洁净和行为的清净。

⑨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⑩秩序井然:,做事有序,不杂乱。井然,有条理的样子

3.文学常识及中心归纳

(1)文学常识:郑振铎,(1898.12.19-1958.10.17),生于浙江温州著名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猫》,《我们是少年》。

(2)中心归纳:作者通过对三次养猫过程不同感想的叙写,流露出一种热爱小生命,同情弱小者和敢于自责的感情。因误伤并不通人性的猫后那样严厉的自责,则反映他是一个善良、正义。严于自省、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二十六、斑羚飞渡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肌腱(jī)逞能(chěng)恍惚(huǎnghū)甜腻(nì)娴熟(xiánshú)进退维谷(wéi)

一尘不染(rǎn)略胜一筹(chòu)眼花缭乱(liáo)秩序井然(zhì)迥然不同(jiǒng)

对峙(zhì)湛蓝(zhàn)苍穹(qióng)蹿跃(cuān)山涧(jiàn)坠落(zhuì)

悲怆(chuàng) 磐石(pán)铸就(zhù)狩猎(shòu)剖开(pōu)戛洛山(jiá)

2.给形近字、多音字注音组词

(1)形近字

①蹿:(cuān)蹿跃窜:(cuàn)流窜②班:(bān)班级斑:(bān)斑斓

③峙:(zhì)对峙侍:(shì)侍从④堕:(duò)堕入坠:(zhuì)坠落

⑤眩:(xuàn)眩晕炫:(xuàn)炫耀

⑥澜:(lán)波澜斓:(lán)斑斓谰:(lán)谰言

⑦销:(xiāo)销售梢:(shāo)树梢稍:(shāo)稍微

⑧怆:(chuàng)悲怆沧:(cāng)沧海苍:(cāng)苍茫

(2)多音字

①间:jiān(中间)jiàn(间隔)②降:jiàng(降落)xiáng(投降)

③奇:qí(奇观)jī(奇数)④传:chuán(传说)zhuàn(传记)

⑤圈:quān(铁圈) juàn(猪圈)⑥应:yīng(应该)yìng(反应)

3.解释下列词语

①肌腱:连接肌肉和骨骼的结缔组织。②逞能: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

③恍惚:神智不清,精神不集中。④娴熟:熟练。

⑤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⑥一尘不染:形容环境和物体十分洁净。

⑦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⑧眼花缭乱:因看到繁杂的事物而感到迷乱。⑨秩序井然:有条理,不混乱的样子。

4.文学常识及中心归纳

(1)文学常识:沈石溪,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1980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被冠以“中国动物小说之王”。

(2)中心归纳:这篇文章通过斑羚飞渡悬崖保存种群壮举的记叙,歌颂了老斑羚为了拯救种群的无私奉献精神,赞扬了镰刀头羊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英雄精神。

七年级语文下册《马》期末复习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马》期末复习知识点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剽悍(piāohàn)窥伺(kuīsì)羁绊(jībàn)疮痍(chuāngyí)阔绰(chuò)观瞻(zhān)

项鬣(liè)庇荫(bìyìn)遒劲(qiú)妒忌(dùjì)相得益彰(zhāng)面面相觑(qù)驯良(xùn)妍丽(yán)犷野(guǎng)畸形(jī)颚骨(è)疆场(jiāng)迎合(he)枉然(wǎng)观瞻(zhān)慷慨以赴(kāngkǎi)

2.解释下列词语

①面面相觑觑: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②窥伺:暗中观望,等待时机。③疮痍:创伤。

④阔绰:豪华奢侈,排场大。⑤观瞻: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

⑥妍丽:美丽漂亮。⑦庇荫:遮挡阳光的树木等。

⑧遒劲:雄健有力。⑨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的前往。

⑩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彰,明显。

4.文学常识及中心归纳

(1)文学常识:布封(1707~1788),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士。

(2)中心归纳:本文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文章来源://m.jab88.com/j/1861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