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年级数学综合练习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综合练习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6、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
课本第9页的练一练第4题,课本第11页的练一练。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地数数量是6、7、8、9、10的物体,明确它们的含义。
2、比较熟练正确地写6—10数字。
3、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重点:
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摆圆片)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数出相应的圆片摆好。(师可以给予不同的数法的学生表扬肯定。)
二、练一练
1、看数画线。(课本第11页练一练第一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弄清图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数一数,画0,再写数。(课本第11页练一练第2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弄懂图意。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间的联系。.
3、填数。(课本第11页第3题)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所看到的。最后,让学生独立地从10写到1.
4、怎么数得快。(课本第9页第4题)
师:今天小猴子想考考小朋友,这里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柱,你能不能很快数出它们各有几个呢?比比,看谁快?
(学生独立数,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方法,最后集体交流反馈。)
师小结:数数的方法可真多,可以1个1个数,也可以2个2个数,3个3个数,5个5个数。下面小朋友再用这些方法数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同桌交流)
三、总结
我们已经认识了0—10这几个数,学会了它们的写法,还了解数字可以表示的含义。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的本领。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课练练习题。

扩展阅读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五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

2、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

3、通过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观察比较,归纳整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集中注意

1、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做动作。如:举起右手,指指眼睛,点点嘴巴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2、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学习,好吗?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身体各部分器官,用动手、动眼、动口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二、运动感官,学习新课

1、动动你的眼睛,找一找(第1题)

(1)、把差是6鈥︹€Φ厮闶揭蛔橐蛔榈厮党隼础?/p>

小组合作完成。

(2)、找一找,这些算式的非列有什么规律?根据规律,你能很快找到差是7、8、9的算式吗?说一说。

2、动动你的嘴巴,说说写写(第2题)

(1)看图,明确题意:一图四式。

(2)学生同位两个互相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3)根据图意和问题列算式解答,写在书上。

(4)订正答案。

3、动动你的手,算算写写(第2题)

(1)明确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学生独立完成。

(3)订正答案(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

5、动动你的脑子,想想算算

A:第4题

(1)明确题意:根据图写算式。

(2)学生自己尝试读题,并提出数学问题。

(3)列算式解答,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B:第5题:

(1)明确要求:先算出得数,再仔细观察竖着每一组的三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2)学生书写得数。

(3)订正答案。

(4)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C:第6题:小松鼠采松果。

(1)故事形式引出:有一天,松鼠妈妈对松鼠哥哥和松鼠弟弟说:鈥満⒆樱忝且丫ご罅耍锫杪枳鍪铝恕=裉欤忝蔷腿ド掷锊尚┧晒窗桑♀€澬∷墒笥淇斓卮鹩α恕9艘换岫街恍∷墒蠡乩戳耍墒舐杪杩吹胶⒆诱饷茨芨桑咝思恕R桓鼍⒍浣彼牵担衡€溎忝钦婺芨桑还膊闪?2个松果。鈥澦墒蟮艿芩担衡€湼绺绮碌枚啵抑徊闪?个。鈥澢装男∨笥眩阒浪墒蟾绺绮闪硕嗌俑雎穑库€?/p>

(2)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说答案,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口头列算式解答。

(4)写在书上。

D:第7题:旅游公司汽车出租情况。

(1)看统计表,明确要求的是还剩多少辆?

(2)学生根据题意自己解答。

(3)订正答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各感觉的主动参与,将所学知识有效的融合在活动中。)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四教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四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

1、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弄懂算理,并提高联系的速度。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重点

能快速地计算出20以内的退位减法。

难点

能根据已知的一个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一、归纳整理,形成系统。

1、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了20以内不退位减法,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的计算能力。出示练习四第3题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向学生提问。

(学生高兴紧张地回答老师所出示意的计算题。)

师:同学门刚才表现得很好,现在老师和你们做一个游戏。

2、出示练习四第5题:请两队同学上台分别拿着算式卡片和得数卡片。然后请同学们把算式卡片与正确的得数排在一起。

(学生高兴的做游戏。)

二、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四第4题挂图:师:大家看这幅图,你们知道了什么?哪位同学能把这道题的题意说一下呢?

(学生思考做题)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会做吗?

2、A:出示练习四第7题:师:大家从这幅图中知道什么?

(学生说意图)

B:分组讨论: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说想法)

C:你们能提出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

D:你们能根据刚才所提的问题算出得数吗?

(学生算得数)

三、拓展思维。

出示练习四第6题,师:谁能把这道题的题意说一下呢?

(学生说题意)

师:你们说得很好,现在我们来比赛一下,看谁做得又快又正确。

(学生比赛做题)

四、练习小结

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们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综合练习》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综合练习》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综合练习》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3—84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要求:

使学生巩固和熟练地掌握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教师把83页第3题制成口算卡片。

2、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准备两组数字卡片,一组是2—9的,一组是11—18。

教学过程:

一、卡片游戏

同学们,现在我们同桌合作来做游戏,看看哪个同桌做得好。

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同桌每人一组卡片,各自抽取一张,根据两个数列出算式,一人说一道,直至老师说停,谁说对的多就算赢,赢的一方保管卡片。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看图,自己编一个数学小故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自主练习第2题

根据计算器上的数据,写出一道算式。有条件,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用计算器计算几道题,初步接触计算器。

3、自主练习第5题

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应该去套什么?其中一个小朋友没有合适的物体去套,可以启发学生想,再添上一个生命数,第一位小朋友就可以找到朋友?或小朋友拿一个什么样的圈可以去套小马、小帽子?

4、自主练习第6题

自己看图,看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随笔:

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练习教案及练习题


1.7.3认识时间的练习课
课型练习课学校使用教师:
时间
教学内容:
认识时间的练习课。
练习十五第5—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钟表的读法和时刻的写法,能比较熟练地说出钟表上的时间,并能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刻,正确、熟练的记录时刻。
2.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通过关注升国旗,培养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
1.能正确读出整时和几时几分的时刻。
2.读准钟面所表示的各个时刻。
教学准备:
视频仪,教学挂图,教具,学具钟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1.投影出示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及升旗时间和降旗时间。
提问:你知道我们中国国旗的知识吗?
仔细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
(照片是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拍摄的,照片有国旗班的叔叔们正在准备升旗。升旗时间:4:48;还有降旗时间:7:37)
我们都要热爱我们的国旗。
2.我们已经学会了读时刻和写时刻,谁来说说怎样读时刻和写时刻?
这节课,我们来进行有关认识时间的练习。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
1.读时间。
师:刚才我们是8:10上第一节课,现在已经过了5分钟,现在是几时几分?(8:15)
你是怎么想的?看谁能想到和别人不同的办法?
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不同的想法:
(1)5分5分的数。(2)1分1分的数。
(3)通过钟面判断分针的位置,再读出时间。
(4)用加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2.拨一拨。
老师说出一个时间,让学生在钟面拨出来,再说方法.
9时5分
(先把时针拨过刻度9,指向刻度9和刻度10之间,再拨分针指向刻度1,表示5分。
2时35分
(先把时针拨过刻度2,指向刻度2和刻度3之间,表示2时多,再拨分针指向刻度7,表示35分、
7时43分
(先把时针拨过刻度7,指向刻度7和刻度8之间,,再拨分针指表示示40分,将分针向前拨3小格,麦示43分)
师小结:几时,时针就刚走过几时;几分,分针就从12走过几个小格。
(二)综合练习。
1.找朋友。(课本练习十五第6题,)
把时间和相应的钟表连起来。
(让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几生答案,全班交流。)
2.拨一拨,填一填。(练习十七第7题。)
投影出示钟表图。学生拨一拨学具。
(1)现在是几叫几分?(3时)
想一想过5分是几时几分?(过5分,分针再向前转过5小格,指向刻度1,过5分是3时5分)板书:过5分是:3时5分,3:05。
(2)现在是几时几分?(9时33分。)
想—想过2分址几时几分?(过2分,分针再向前转过2小格,正好指向刻度7,过2分是9时35分。)板书:过2分是:9时35分,9:35。
(3)现在是几时几分?(5时45分。)
想-想过6分是几时几分?(过6分,分针再向前转过6小格,正好指向刻度lO前面1小格,过6分5时51分。)板书:过6分是:5时51分,5:51。
(4)现在是几时几分?(7时22分。)
想一想过10分是几时几分?(过10分,分针再向前转过10小格,正好指向刻度6前面2小格,过10分是7时32分)板书:过10分是:7时32分,7:32。
(三)提高练习。
1.出示“快乐的星期天”图。(练习十五第8题。)
(1)先让学生按图中的四个事件顺序讲一下这个小朋友干了什么事?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讲一个小故事。
(2)看上面的4个时间,哪个最早,对应哪个事件?
(3)把四个时间利四个事件一对应,进行连线,看是不符合实际,
起床—8:07
出门--9:15
踢球—10:35
回家—12:05
(4)让学生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再讲一遍这个小故事。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一)自主检测。
1.小小填空知识多,可要认真做一做!
(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两个数字中间有()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钟面上长针是(),短针是()。
(2)时针走一大格是()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分钟,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钟,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小时,时针走一圈是()小时。
(3)早上,哥哥和妹妹同时从家去学校,哥哥7:30到校,妹妹7:35到校,()走个快,()走得慢。
(4)我们现在所学的时间单位是()、()。1时=()分。
(5)时针和分针重合在一起是()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线是()时整。
2.我会认时间,我是守时好孩子。
3.挑战对与错。(选一选)
(1)吃一顿饭用了()。
A、30分B、5小时C、50秒
(2)我们的课间休息时间是()。
A、25小时B、15小时C、10分钟。
(3)上一节课是()。
A、45小时B、45分C、45秒
(4)1小时可以写成()。
A、1:0B、1C、1:00
(二)评价完善。
一生汇报答案,其余自我核对,矫正错误。
四、归纳小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感觉自己表现的怎么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基础:1.找朋友。
拓展提升:
(生活体验题)家里的报时钟真有趣,几点钟就响几下,每半点钟也要响一下。有一次,丁丁听到钟响了一下,没过多久又响了一下,过了一会又响了一下。你知道这三响各是什么时间吗?请写下来。
第一下:___,第二下:___,第三下:___。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学练习课》教案2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学练习课》教案2”,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内容:练习课
完成第21页的第3题―――第22页的第7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及能力;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第4题和第7题的课件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4-516-913-412-8
11-615-712-516-8
(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6-8=?你是怎样想的?
(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二、基本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P21:3)
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在全班给予鼓励
(集体订正)
2、找朋友(P22:5)
将第5题制成卡片,然后再将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找朋友(或者请8个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找朋友的比赛,看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对又快)
3、比较大小(P22:6)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用数学
1、电脑出示第P22:4题的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2、电脑出示P22:7题的图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板书:9+4=134+9=13
13-9=413-4=9
一、全课总结
(略)
二、完成课外作业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课》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课题十一练习
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五1~7题。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二、练习:
1、第1题:把差是6……地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小组合作完成。
2、第2题:
(1)看图,明确题意:一图四式。
(2)学生同位两个互相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3)根据图意和问题列算式解答,写在书上。
(4)订正答案。
3、第3题:
(1)明确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学生独立完成。
(3)订正答案(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
4、第4题:
(1)明确题意:根据图写算式。
(2)学生自己尝试读题,并提出数学问题。
(3)列算式解答,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5、第5题:
(1)明确要求:先算出得数,再仔细观察竖着每一组的三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2)学生书写得数。
(3)订正答案。
(4)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6、第6题:小松鼠采松果。
(1)故事形式引出:有一天,松鼠妈妈对松鼠哥哥和松鼠弟弟说:“孩子,你们已经长大了,要帮妈妈做事了。今天,你们就去森林里采些松果来吧!”小松鼠愉快地答应了。过了一会儿,两只小松鼠回来了,松鼠妈妈看到孩子这么能干,高兴极了。一个劲儿夸奖他们,说:“你们真能干,一共采了12个松果。”松鼠弟弟说:“哥哥猜得多,我只采了5个。”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松鼠哥哥采了多少个吗?”
(2)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说答案,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口头列算式解答。
(4)写在书上。
7、第7题:旅游公司汽车出租情况。
(1)看统计表,明确要求的是还剩多少辆?
(2)学生根据题意自己解答。
(3)订正答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4、16-9=7(只)
6、12-5=7(个)
课后小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教案

第二课时:练习六

教学内容:教科书40、41页练习六1~6

教学目标:1.能按某一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儿童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而不是由教师提出分类依据。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图片、学具盒、纸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

1.小朋友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还记得吗?

2.揭题:今天我们要进行比赛继续来给物品分分类,看看哪一组分得对,分得快?

二、基本练习:

1.同类的圈起来。

3顶草帽和一双袜子3种水果和一支笔

说说你是怎么圈的?依据是什么?

圈对的得一颗五角星。

2.这儿有许多交通工具,你能分分类吗?

分成汽车、飞机、轮船,你为什么这样分?(地上、天上、水上)请把汽车涂上颜色?

3.独立完成练习六第三题。

反馈,为什么?

对的得一颗五角星。

三、加深练习

1.想一想:怎么分?

练习六第4题

说说为什么怎么分,依据?

一束一束分、颜色分、种类分

小结:分类的依据不同,分得结果也不同。

2.练习六第5题

小组讨论交流――组内小结记录――派代表全班交流――小结方法

(大人小孩、男女、家人、爸妈孩子)

对得多的小组得一颗五角星。

3.练习六第6题

独立练习(可以同桌进行)

小组讨论(分类方法汇总)

全班交流(各组反馈)

小结(平面几何、滚动、各种形状等等)

4.请把教室内的物品分类。

蔬菜、水果、文具、餐具等物品的卡片放在纸带里请学生分一分。

说说你为什么怎么分?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应如何分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三》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三》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三》教案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P80-81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使学生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练习检查自己学习的情况。比比谁学的好!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第1题,排个队伍来学习,报数,小红排在第几个?

2、看图写出算式:出示课本练习十三第2题的鸽子图。师:从这副图中你可以知道什么?在草稿本上列式。

反馈:学生列出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3、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545?

?9

5+4=94+5=99-5=4

4、第3题,列式计算,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从图上我们可以知道…求的是…用算式…来计算。)

三、独立计算练习

1、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练习第4、5两题。

2、挑战聪明题:P81思考题,独立做,小组交流想法,再汇报。你先填哪个数,为什么?你是怎么计算的?

四、综合活动:

1、先独立观察,书上第6题的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观察小鸟在干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做什么游戏?我们也去参加。你如果知道就帮动物说出答案,写在书上。

2、小火车计算比赛:选出3名裁判,其余的5人一组,由老师给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听老师发令+1或+2或-2,往下开,比比那组同学最团结,最能干。

五、练习小结:宣布获得优胜的小组,发给红苹果。小结这节课表现进步的同学,并结合9+2=?8+3=?等题,延伸到下节课的教学。

六、课后小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练习三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0的意义及有关0的运算。

2.对学生渗透函数思想的教育。

教学重点:0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渗透函数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复习0的意义。

出示一盘放了5支比的盘子,问: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拿掉2支后,问: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拿完之后,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为什么用0来表示?

0除了表示没有之外,还有什么含义?

还能表示起点。

2.排序。

每人拿出0-5五张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1除了表示一个物体之外,还能表示什么?完成P31第7题。

4.P30第4题。你能介绍一下这两幅图的意思吗?

根据3+0=3和0+3=3你有什么发现?

5.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数字写得最漂亮,等一下拿上来展示给大家看。

6.P31第6题口算。

二.提高练习。

1.P30第5题。

独立完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可以小组内讨论一下。

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

2.P30第3题。独立完成,同桌互相说一说有什么规律。

3.P31第8题。

谁能介绍这幅图得意思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4.P31思考题。

谁来做聪明的小猴呢?

三.小结:你今天又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教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教科书40、41页练习六1~6

教学目标:1.能按某一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儿童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而不是由教师提出分类依据。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图片、学具盒、纸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

1.小朋友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还记得吗?

2.揭题:今天我们要进行比赛继续来给物品分分类,看看哪一组分得对,分得快?

二、基本练习:

1.同类的圈起来。

3顶草帽和一双袜子3种水果和一支笔

说说你是怎么圈的?依据是什么?

圈对的得一颗五角星。

2.这儿有许多交通工具,你能分分类吗?

分成汽车、飞机、轮船,你为什么这样分?(地上、天上、水上)请把汽车涂上颜色?

3.独立完成练习六第三题。

反馈,为什么?

对的得一颗五角星。

三、加深练习

1.想一想:怎么分?

练习六第4题

说说为什么怎么分,依据?

一束一束分、颜色分、种类分

小结:分类的依据不同,分得结果也不同。

2.练习六第5题

小组讨论交流――组内小结记录――派代表全班交流――小结方法

(大人小孩、男女、家人、爸妈孩子)

对得多的小组得一颗五角星。

3.练习六第6题

独立练习(可以同桌进行)

小组讨论(分类方法汇总)

全班交流(各组反馈)

小结(平面几何、滚动、各种形状等等)

4.请把教室内的物品分类。

蔬菜、水果、文具、餐具等物品的卡片放在纸带里请学生分一分。

说说你为什么怎么分?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应如何分类?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学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学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练习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连续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确解答的方法。

3.培养学生自觉检验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学过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本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需要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上。

【教学重、难点】

分析两个问题的先后顺序,确定先解决哪个问题,然后检验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练习六,明确这一练习的专项训练连续两个问题。

用谈话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克服两个问题带来的困难。

二、探索交流

独立完成练习六第3、5、7题。小组合作完成第1、2题,读题看懂题意,小组交流解题思路,全班展示你是怎么想的。自主解决第4题。

三、加强训练

读题说题意,交流解题思路。

列算式进行解答,小组竞赛。

四、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训练,你对连续两个问题的解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吗?请你说一说。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课》教案2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课》教案2”,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课题十二练习
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五8~11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二、练习:
1、第8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明确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学生独立完成。
(3)订正答案。
(4)有错的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是怎样的,每一步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2、第9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看图,同位两个互相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2)根据问题列算式解答。
(3)订正答案。
3、第10题:比一比。
(1)明确要求,看谁先夺得红旗。
(2)各小组派代表参加比赛。
(3)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并奖励给一个小标志。
(4)再加入几组比赛题,尽量让学生多参与。
4、第11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看图,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
(2)列算式解答,指名板演订正。
(3)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5、思考题:小组讨论完成。
一共12人,每两人之间插入一个女生,一共能插入11人。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四、补充练习
1、在○里填上“〉”、“〈”或“=”。
5+6○813-6○612+2○15
15-7○616-8○811-2○7
12-6○15-410+5○13-717-9○18-10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1-5=613-4=9
课后小记:

一年级数学下册《用数练习课学》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用数练习课学》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课题九练习
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四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巩固用数学的有关知识及十几减几的内容。
教学重点:能用所学数学知识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二、练习四:
1、第1题:
(1)看图,读题,明确题意。
(2)指名说图意。
(3)列算式解答。
2、第2题:
(1)读题明确图意。
(2)根据问题列算式并解答。
(3)订正答案。
3、第3题:看谁都能算对。
(1)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独立算出得数。
(3)订正答案。(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
4、第4题:
(1)看图明确要求。
(2)读题,同位两个口头列算式解答。
(3)在书上填写。
5、第5题:
(1)明确要求:找朋友。
(2)口算得数并连线。
(3)订正答案。
6、第6题:在里填上“〉”、“〈”或“=”。
(1)明确要求。
(2)学生独立填写。
(3)订正答案。
7、第7题:
(1)看图,明确图意。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学生根据图意提问题。
(4)列算式解答。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用数学
1、15-7=8(只)15-6=9(只)
2、15-6=9(个)15-7=8(个)
4、13-6=7(人)
课后小记:

文章来源://m.jab88.com/j/98273.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