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质量守恒定律》学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
一、【是真是假】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人们经常用来赞美蜡烛“照亮别人,毁灭自已”高贵品质的诗句。这里所说的毁灭是指自然界的物质可以随意的消灭,这是真的吗?
2、废品收购站的经营之道是:先从零散的家庭当中以较低的价格收购钢铁之类的金属,然后又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给厂家,从中赚取差价。但废铁收购站往往把收购来的废铁放在潮湿的环境中,待长满铁锈后再出售给厂家,这样可以提高钢铁的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这是真的吗?
二、【合作探究】
请你根据幻灯片上的问题作出选择,
我的观点是。
请按照指导完成实验并将实验记录填入下表中:
实验名称反应前的质量实验现象反应后的质量我的结论
三、【快速抢答】
判断正误,并说出理由。
1、1g水完全汽化后质量仍是1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镁燃烧之后生成氧化镁,质量增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学法指导]①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②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认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③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四、【前失后鉴】
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将金属汞放在一敞口容器里煅烧,冷却后进行称量,得出的结论是固体物质的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致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擦肩而过。
(1)是什么原因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2)说说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五、【探微求知】
(1)你能用图片展示出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吗,那就试试吧!(请以两个水分子为例)

(2)说说你在贴图过程中的发现吧?

六、【知识运用】
1、[再回首]请你重新思考学案第一环节:“是真是假”。
2、工业上用氮气(N2)与氢气(H2)两种物质反应来制氨气(NH3)。某生产车间氨气的日产量是340吨,消耗掉氢气的质量为60吨,则理论上消耗掉氮气的质量为
吨。
3、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用下图表示为:水+二氧化碳→淀粉+氧气。由此可推断淀粉中一定含有元素。
七、【收获共享】
〖基础篇〗1、化学变化的过程是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不变;不变;不变,所以,参加反应的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2、比较下列物质的质量大小,用“”、“=”、“”填空。
(1)木材燃烧,余下的灰烬的质量原木材的质量。
(2)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原铜丝的质量。
〖拔高篇〗3、有人说他能使水变成油(含有大量的碳、氢元素),一本万利。现在,他要把这项发明权超低价卖给你,你会买吗?请你用化学知识揭开骗子的可恶面纱。

八、【走进生活】
减肥是当今社会上的一个时尚话题,但有许多人走进减肥误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专家指出:科学的做法是合理饮食、多运动。你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合理减肥的原理么?

精选阅读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学习重点】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独学任务】
【复习巩固】
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
(1)红磷燃烧;
(2)铁丝燃烧;
(3)木炭燃烧;
(4)硫燃烧;
(5)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
(6)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7)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8)水的电解;
以上反应都属于变化,其判断的依据是:
【学习新知】
2、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阅读课本92-94页)

3、写出(1)红磷与氧气反应;(2)铁与硫酸铜反应(3)镁与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网]

【对学任务】
1、观看“白磷燃烧实验视频”和“铁与硫酸铜反应实验视频”,回答以下问题:
▲注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且有剧毒,实验中要用镊子夹取,切不可用手直接取用。
【实验探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

实验白磷燃烧铁与硫酸铜反应
实验现象
文字表达式
天平是否平衡
结论
分析讨论:(1)锥形瓶底部为什么铺一层细沙?(2)玻璃管上端套气球的目的是什么?

2、观看实验5-1和实验5-2视频,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方案实验5-1实验5-2
实验现象
文字表达式
天平是否平衡
结论
分析讨论:
(1)上面两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从天平平衡角度回答)?

(1)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2)以上两个化学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群学任务】
通过上述的实验探究,思考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为什么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请从宏观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解释)

【展示任务】
展示群学中的疑问或成果。
【课堂反馈】
课本98页,第3题和第4题

7.1质量守恒定律(学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7.1质量守恒定律(学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7.1质量守恒定律(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的测定,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实际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一、自主学习
1.。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对有意义,而对无意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是否相等?为什么?

2.从宏观和微观看质量守恒定律,可将化学反应过程归纳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不变
宏观不变
不变
六个不变不变
微观不变
不变
化学反应过程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不变
可能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可能改变
二、自主体验
1.下面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
根据该图,你得到哪些信息:
①;
②;
③。
2.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三、自我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体、液体间的物质反应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加反应,就不遵守了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克碳和8克氧气恰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12克B.11克C.44克D.22克
3.R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3O2=2CO2+4H2O,则有关R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氢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D.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一样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是一样的
C.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是一样的
D.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的个数是一样的
5.在A+B==C+D的反应中,5gA物质跟4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物质和克D物质,这是根据定律进行上述计算的。
6.在化学反应2X2+3Y2=2R中,若用X、Y表示R的化学式为。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本节我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会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发生了质的改变的基础上而展开的。开始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的方向过度,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定量的研究化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从量的方向来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学好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同时也完善了化学用语的教学,更关键的是为以后学习化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和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学生有学好化学的愿望,对该课题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动手实验,有较强的参与意识。相信他们完全可以过探究,解决问题。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3、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五、教学重点: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七、教学策略
1.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设计并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入手,启发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利用Flash制作动画—电解水的微观分析,不但让学生突破难点,同时使学生又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及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从感性到理性上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今后学习《酸碱盐》奠定了基础。
2.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把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让学生发现原来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如此贴近生活,因而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会得到进一步激发。采用以实验为先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自主式教学法,根据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个体差异,从实际出发,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中分层要求、分层质疑、分层指导、分层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信造就一个人,自卑毁掉一个人,通过教学环节的设置,让每位学生都充满自信,形成对学习的持久兴趣和求知欲望。
八、教学准备: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锥形瓶、玻璃棒、酒精灯等。
药品:白磷、NaOH溶液、NaCl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Cl3溶液等。
多媒体课件:动画

九、教学流程:

总结
演示

十、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演示实验】展示一瓶变质的牛奶
提问:这是什么?
解释:但这瓶牛奶已变质,不能再饮用。
追问: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引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许多的化学变化,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路,是否会有同学从量的角度对这些化学反应提出问题呢?
【提出问题】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
学生观察并回答--牛奶

化学变化

同学经过思考后提出一些问题。
倾听
思考、产生学习兴趣
从学生生活实例入手,激发兴趣

停顿,期待。引导学生能把研究化学的思路从定性拓展到定量。
精心设疑,激发求知欲。

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学生讨论、分组交流1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活动
过渡: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下面用实验来探究。学生活动
[

聆听教学意图
程【演示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1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
【演示实验2】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2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称量记录:
反应前的总质量(锥形瓶+空气+白磷)是()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克。
称量记录:
反应前的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是()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克。
初步学习定量研究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的方法。
【问题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呢?思考激疑、探索
【分组实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反应名称实验现象反应后
质量和结论

BaCl2+Na2SO4
CuSO4+NaOH
NaOH+FeCl3
分组:把学生分成三组
1:设计方案
2:实验探究
3:汇报结果
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带着上述问题做实验,并记录本组实验测定的数据(操作方法同演示实验2)。
1: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料与实验用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2:能积极分工、协作、观察并记录。
3:代表汇报,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质疑。
4:描述实验现象,归纳实验事实,试着总结规律。1: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验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操作能力以及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3:体现合作精神
4: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5: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律内容(略)记忆定律内容初步记住定律。
教学过程【讲述】科学家也是沿着我们刚才所走过的研究路线,发现并一次次的验证了这条定律。该定律的最早发现要归功于罗蒙诺索夫和拉瓦锡。
【投影】史实资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阅读材料渗透化学史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重温历史,学习科学家敢于质疑、开拓创新的精神。
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引导学生体会没有经过科学理论的证明的经验归纳,不能称之为定律,只有经过科学理论证明的经验归纳才可以成为定律。
【提问】我们做了很多的实验都看到天平是平衡的,哪怕是一万次实验都是平衡的,但有没有‘万一’呢?
思考
【学生实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师生交流:实验记录:
反应前、后质量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教【问题讨论】(1)铁生锈后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蜡烛燃烧后无影无踪,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联系实际,讨论、体会定律中关键字的涵义,初步运用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定律中关键字的涵义。
【板书】2、几点说明:
(1)参加化学反应
(2)总质量(沉淀或气体)
(3)审题时要注意关键的字,如“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足量反应”等字所表示的意义。领会定律中关键字的意义。强化对定律的理解和认识。

【问题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呢?思考再次设疑,启发思考,将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过【多媒体课件】
电解水微观过程演示,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学生在观察基础上,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引导学生从化学的微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产生质的飞跃。

【板书】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改变。
(三个不变)学生归纳并记录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迁移与应用】投影思考并回答知识的运用
程【反思评价】通过本课题,你获得了哪些知识?认识有什么提高?能力有什么长进?学的快乐吗?把你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享。学生自由发言学习的反思是一个知识内化、认识提高、情感升华的过程。
布置作业:
(易)在反应A+BC+D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则生成D的质量为克
(中)在反应
3A+2O2点燃H2O+CO2中,A的化学式为。
(难)1克H2和9克O2混合后,点火爆炸后生成水的质量是克。记录分层作业,利于学生智力开发
课外提高: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请你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上网去查询自愿
开拓学生视野

板书设计:
第三节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十一、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本节的知识将贯穿学生学习化学的始终。因此学生的学习与教学显得犹为重要。学习这一定律应注意三点。
第一点要重视实验。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
第二点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强调“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第三点从本质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之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变,原子的质量没变。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它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现在回想起这节课,我觉得自己说的并不多,我把许多空间留给了学生,学生发挥的余地较广,从练习的情况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错。于是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可以把这节课的形式推广应用到其它章节的教学中呢?我还会努力尝试。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384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