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2节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能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
4能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
5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的实验,学习用比较法归纳三种血管的区别。
6在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过程中,学习用辩证法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2.难点
(1)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心动周期与心脏功能的方法。
(3)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
(4)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第。
教学用具显微镜血管的横切片猪心脏水蚤鲫鱼
教学方法探究试验讨论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
(一)复习提问
1、常见的血型有几种?
2、输血时有什么原则
新课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
观察步骤(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的横切片,区别并比较动脉与静脉管壁结构的差异。(2)观察毛细管装片。
2.三种血管的比较学习
多媒体展示三种血管的模式图
讨论三种血管的特点。
小结师生共同得出:
(1)动脉:A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B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2)静脉:A概念: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B特点: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3)毛细血管:A概念: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B特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离心血管,静脉是回心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有很多特点有助于血液和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课堂练习

第2课时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用多媒体课件讲述世界上第一张心电图的故事:
今天课堂讨论的主题就是心脏。人只要活着,心脏就在不断地跳动。将你的右手按住胸部的左侧,感觉一下心脏的搏动。一般来说,一旦心脏停止跳动,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那么,心脏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心脏的结构
实验观察心脏
交流五分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
多媒体展示心脏的结构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出:
(1)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当它收缩时,血液被压出心脏,舒张时,血液流回心脏。就这样,心脏昼夜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2)心脏有四个腔:上面有左心房和右心房;下面有左心室和右心室。由于输送血液距离长短不同,心脏四个腔的壁厚薄出现不同;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厚,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更厚些。
(3)只有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可见,心室与动脉相连通;心房与静脉相连通。
(1)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
2.心脏的功能
讨论心脏与结构相对应的功能是什么?
小结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讨论水蚤心脏搏动有什么特点?
明确(1)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2)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平均心率为75次一分种。(3)心脏每次收缩时由心室向动脉输出的血量叫做每搏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做每分输出量,又称为心输出量。(4)心输出量的多少,是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
多媒体展示心脏工作具体过程
小结(1)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具体过程是两个心房先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接着心室收缩,心房舒张,然后心房心室同时舒张。
(2)一个心动周期所经历的时间是由心率决定的。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心脏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组成,有四个腔:,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心脏中血流方向是:
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四)课堂练习m.jab88.cOM

第3课时血液循环途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心脏的左右两部分是完全分开的,但这两部分又是协同工作的,那么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两部分泵出的血液有没有内在联系?不难看出,人们对血液循环的认识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道路,是许多科学家前赴后继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么,血液循环的过程到底如何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活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活动
讨论(1)如何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和血管的特点,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管?(2)红细胞是怎样在毛细管中运行的?
小结血液在心脏和全身的血管所组成的密闭的管道系统内循环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途径
多媒体展示血液循环模式图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出血液循环途径: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学习,知道了在我们的身体中,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血液循环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和氧、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四)课堂练习

第4课时血压与脉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测量血压与脉搏的方法、不同的人的不同血压与脉搏的数值。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血压
自主探究学生自学教材第44页的内容,并相互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1)血压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2)什么是收缩压?
(3)医生测量血压后如何表示血压值的?
(4)健康成年人收缩压、舒张压的正常值各是多少?(5)何为高血压?何为低血压?
小结(1)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2)收缩压和舒张压:
(3)血压的表示方式:
(4)血压的正常值及意义:
(5)血压异常:
2.脉搏
心脏收缩,左心室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壁先向外扩张,然后回缩,这种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动脉壁向远处传播,这就形成脉搏。
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不同的运动量对脉搏的影响相同吗?
然后让学生做假设设计实验。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血压,一般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表示方式是:收缩压/舒张压。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率相同。
(四)课堂练习

后记:血液循环是本节中学生最难掌握的知识,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复习血液性质的基础上,区分动脉和静脉;动脉血和静脉血。采用动态的课件演示,学生较容易掌握。

延伸阅读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启发,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解读血液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和伤口处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知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工具
5.了解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进行每个健康公民都有献血义务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人血永久涂片、显微镜;收集几份血常规化验单;
学生:查阅有关血液方面的资料,尝试提出相关的问题
四、教学手段:讲述、分组讨论、分组实验
五、教学工具:实验用具、挂图等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设计:(第1课时)

第9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1节血液
资料分析:
观察书上血液分层的现象
阅读血液常规化验单
分析、归纳血液的组成
资料分析小结
一、血浆
1.主要成分
水、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2.主要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实验:
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引言]也许同学们感觉不到,在你的身体里有一条条繁忙的运输线,它们将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来自肺部的氧气,迅速运往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这些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的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流动着血液。血液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血液是那么熟悉,因为我们几乎都经历过流血和验血,经常从报纸、电视等渠道获得许多有关血液方面的信息。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血液到底含有哪些成分吗?每一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吗?课前我让同学们把所关注的问题记录下来,并搜寻一些相关的资料,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
[资料分析]
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成了几层?
2.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

[讲述]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它们的质量不一样,所以含有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称为血浆;最下层是深红色的液体,中间是一层很薄的白色物质。红细胞和所含有的血红蛋白在下层深红色的物质里,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间那层。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
[设问]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它里面溶有多种物质。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血浆成分示意图,看一看血浆中主要含有哪些物质?
[讲解]血浆中含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物质,此外,血浆中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可见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设问]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同学们,你们有过做血液常规化验的经历吗?有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描述一下,血液常规化验的过程吗?
[实验]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
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让我们亲眼看一下人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基本形态。现在就请同学们
预习课文中的实验,明确本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及方法步骤。
[讨论题]
1.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2.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3.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提出问题、展开联想
根据课前准备,自由发言,提出有关血液方面的问题,交流各自对血液的认识,互相补充
仔细观察血液各部分的颜色和各部分的比例
阅读血液常规化验单,理解RBC、WBC、HB、PLT的意思并关注各项的测定值

从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来分析,师生共同小结血液的成分
认真听讲、记录
观看课文图9-2血浆成分示意图,了解血浆成分;并结合血液的组成,思考血浆的功能
回顾并讨论医院的血液常规化验的过程
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镜下进行观察

思考、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评语:
本节公开课能把握课题的重点、难点,并能较合理地运用好教材;能根据课题运用自制教具及其他教学辅助材料,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教学过程能使用探究性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小组的作用,能较好地体现课改的精神。能有效地对课堂进行组织、管理、指导与调控,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参与活动积极认真,并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教学语言准确生动,教学演示与操作准确、熟练,自然得体,课堂教学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教学风格。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分析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分析

复习目标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自主归纳总结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4.概述人体的血量,列举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以及输血关系。

5.通过实际问题的考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通过描述血管、心脏、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2.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鱼尾鳍血液循环。

3.掌握出血的初步处理方法。

4.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脉搏、心率、血压的测定,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1.通过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共同探索,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2.联系实际,关爱他人。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3.鼓励学生勤思考,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学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4.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难点:1.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2.心脏各腔室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的结构特点,理解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了解血液循环途径,以及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4.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教学突破

教学中让学生事前看书,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画龙点睛,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加以突破,讲解相关的典型习题,来巩固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能力,达到复习的效果。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情景教学法、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引导学生课前复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相关知识,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复习课打好基础。

2.准备好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3.准备好相关的习题。

学生准备:在上课前做好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复习。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前些日子我们学习了“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等相关知识,这一节课我们回过头来回顾一下这些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更深刻的理解。

知识聚焦:

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血液、血管知识投到大屏幕上,让学生看书、交流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成分及功能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复习教案
复习重点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ABO血型的类型及模拟血型鉴定
3、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
4、血型和输血的关系。失血对人体的影响及输血的意义
5、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6、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7、血液循环的过程
8、呼吸系统的组成
9、呼吸运动的过程
10、肺活量的概念
1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2、人体内能量的供给
13、体温的概念及体温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总结、练习
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重点知识归纳
1、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的循环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取一些新鲜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溶液的试管里。(作用: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会分层。如下:

血浆:90%为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红色的
的血红蛋白,使血液为红色。血红蛋白是含铁的
血细胞蛋白质,易于氧气结合,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
气功能。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低,
导致贫血。
白细胞:体积最大,数量最少,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血小板:体积最小,止血,加速血液凝固。

2、人体的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3、血液凝固原理:在血小板的作用下,促使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从而促使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时,血块周围出现的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血清,不是血浆。血清是去除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
4、血常规检查:3.5~5.5×1012个5.0~10.0×109个110~160g/L1.5~3.5×1011个。如果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太低,可能为贫血,若白细胞数量太多,可能身体某部为有炎症。
5、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6、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第一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异型血。其中O型血是万能供血者,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若一次失血不超过10%(约400ml)对人体没太大影响,若一次失血超过30%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甚至威胁生命。
7、血型鉴定: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红细胞凝集成团的反应
A型B型O型AB型
A型标准血清无凝集有凝集无凝集有凝集
B型标准血清有凝集无凝集无凝集有凝集
8、1997年12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自愿献血。6月14日为“世界献血者日”。
9、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总结如下:
血管名称结构功能
管壁特点管内血流速度
动脉较厚快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
静脉较薄慢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回心脏
毛细血管非常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很慢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动脉出血呈喷射状,应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缓慢流出,应远心端止血。人体皮肤下的一条条“青筋”,就是分布较浅的静脉。毛细血管很细,管壁很薄,管内血流速度最慢,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10、心脏
(1)位置: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2)形状:倒置的梨
(3)作用: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4)结构:心脏有四个腔,同侧心房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
心室相隔。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最厚。在心房和心室、心室和
动脉之间有瓣膜,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
11、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瓣膜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12、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安静状态下成年人:75次/分)
脉搏:动脉随心脏收缩和舒张而搏动。
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样。
13、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14、体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15、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16、动脉血和静脉血比较:动脉血含氧丰富,呈鲜红色,静脉血含氧较少,呈暗红色。
17、血压: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收缩压:心室收缩,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12~18.7kPa);舒张压:心室舒张,血压下降到最低值(8~12kPa)。
18、高血压: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kPa。
19、预防高血压的方法:加强体育锻炼,控制糖类和脂肪的过量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不吸烟、不酗酒,限制食盐的摄入。
20、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空气进入鼻腔,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小颗粒,黏膜能使冷的空气变得温暖而湿润。咽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
21、气管内表面有黏膜,能分泌黏液,可粘住空气中的小颗粒,就是“痰”。
22、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外面缠绕许多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23、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过程,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
参与的器官吸气过程呼气过程
肋间肌收缩舒张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下降,向下向内运动
膈肌收缩,顶部下降舒张,顶部回升
胸廓扩张缩小
肺扩张收缩
24、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是最大呼气量,成年人大约是2500~4000mL。
肺活量=肺总容量—肺残气量
25、呼出的气体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吸进的气体78%21%0.03%
呼出的气体78%16%4%
26、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7、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转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使动脉血转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

二、重点习题讲解
1、汶川地震导致大批人员伤亡,抢救急需大量AB型的血液。下表为四名志愿者的血型鉴定结果,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分析: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第一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异型血。血型鉴定: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红细胞凝集成团的反应
A型B型O型AB型
A型标准血清无凝集有凝集无凝集有凝集
B型标准血清有凝集无凝集无凝集有凝集
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D正确。
2、下列关于肺的叙述中,不属于有利于气体交换的是()
A.肺的末端形成肺泡,总数约有7亿个
B.每个肺泡的壁很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
C.肺可分为左肺和右肺
D.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外面缠绕许多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C正确。
三、练习
1、当人体出现急性炎症时,血液里数量明显增多、并能吞噬病菌的血细胞是()
A.红细胞B.血小板C.白细胞D.血浆
2、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A.上腔静脉B.主动脉C.下腔静脉D.肺静脉
3、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
A.右心房、右心室
B.右心室、左心室
C.右心房、左心房
D.左心房、左心室
4、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A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B.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C.吞噬病菌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下列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通过体循环为全身各处供氧
B体循环将二氧化碳运回心脏
C体循环比肺循环的范围大
D体循环可以为人体器官运送养料,肺循环则不能
答案;1C、2B、3D、4A、5D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393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