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必修2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1)知识与能力: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夏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及瓦解的经过、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及发展、特点、封建社会时期的国有土地和私有土地的形式、土地兼并。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运用历史理论分析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
了解有关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借助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探讨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是如何演变的并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政策,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难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求学生能站在这一高度上去理解重农抑商实施的原因。
课文新授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请同学们查阅课本,然后归纳古代中国主要产生过哪些土地制度。
板书(教师归纳)
(一)氏族公社所有
(二)井田制
(三)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特点
3、明清时期,封建土地制度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
(一)──氏族公社所有
(二)──井田制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井田制特点?井田制是什么时候瓦解的呢?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因素是什么?
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权);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劳动产品。(使用权);(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田的开垦)井田制瓦解的标志是什么?
(三)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较为彻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2)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
①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②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③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二、重农抑商
让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和各子目内容,让学生明白古代中国采取了哪些经济政策,其中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让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各朝代实施的具体措施,师生共同探讨其历史影响,侧重于指出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分析原因时,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加深学生理解“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
(一)“重农抑商”政策
1、来历:由战国时期商鞅首先倡导,并为此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
2、内容:重视农业,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
3、目的:①直接目的: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②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
(二)明清两代执行“重农抑商”的具体表现
1、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
①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②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2、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压制民营商业,歧视商人。
官府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独占专利。民营商业,不断加增商税。有许多歧视商人的规定,商人社会地位底。如穿衣不能穿好的、家用器皿不许用银。阻碍了工商业发展。
3、限制、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①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占用的工匠人数很多。限制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空间。
②采取征收重税、压价收购等手段,压制民营工业的发展。
(三)后果
1、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
2、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在讲述明清“海禁”时,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加深学生对“海禁”政策的理解。使学生明白这种“海禁”政策使得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挫,加速了中国落后与西方。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对外开放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一)明代的海禁
1、官方贸易:一直没有中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是郑和下西洋。
2、民间贸易,明初实行海禁政策:
①原因: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的统治。
②内容:申禁人民不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府的主持下进行,禁止民间贸易。
③结果:倭寇之患消除后,重开海禁,允许民间贸易。
(二)清代的“海禁”与“闭关锁国”
1、闭关锁国政策的概念: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交往的政策。
2、原因:
①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②根本原因: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③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④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3、执行情况:
①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厉行禁海,迁界,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无许片帆入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正常的海外贸易,陷入停顿;
②康熙时,统一台湾后,开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四口通商,仅过了二十多年;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
③乾隆时只开广州一处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贸易机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明清实行闭关政策的共同点比较不正确的是
A、其主观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B、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C、都禁止一切对外交往D、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三)闭关锁国的后果
1、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发展生产力,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也因此由先进变为落后,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3、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抵制了西方殖民侵略。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发展情况。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的新生事物。但资本主义萌芽受到的封建王朝“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正是这种“闭关锁国”与“重农抑商”政策相结合,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并使中国与世隔绝,不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从而埋下了日后落后挨打的祸根。
课堂检测
材料题:
“……朕(雍正)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苦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摘自《大清会典事例》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材料反映统治者实行何种经济政策?其目的是什么?统治者是如何推行政策的?
第一问:重农抑商
第二问: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第三问: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学生讨论完成表格:
近代前夜中西方历史差距比较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观念
中国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封建专制
统治腐败
装备落后
海防松弛
闭关锁国
顽固守旧
妄自尊大
西方
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船坚炮利
战斗力强
殖民扩张
开放进取
用于探索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的经济政策”,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以及土地制度的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古代农业和商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理解“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含义。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是本课的重点。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尤其是“井田制”的瓦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规律引导:演变的实质是的调整,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的发展
2、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所有。
(2)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土地国有制(井田制:以国有为名实为贵族所有)
土地归所有,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时代享用,不得,但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强迫耕作土地
(3)封建土地所有制:
①产生——春秋时期:由于的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了许多田,
井田制日趋公元前594年,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纳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改革,这就形成了新的所有制。
②法律确立——战国时期:新兴的经济势力越来越大。各诸候国先后开展了运动。
其中较为彻底的变法是秦国的。它以形式确立土地所有制。
③形式: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屯田制、均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主要形式)、小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屯田制”三国时,曹操为了筹措军粮,实行制。这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均田制”:北魏土地制度实行制,隋代和唐代前期,继续实行这种制度,其的规定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随着的严重与土地买卖的频繁,这种制度继续推行而逐渐瓦解。
④冲击:“均田免粮”:明代后期,土地,加上天灾,租税沉重等原因,明末农民大起
义爆发。李自成的农民军针对封建土地制度,提出了的口号,说明封建土地制度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
⑤彻底废除: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全国进行,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二、古代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1)内容:其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生产和经济,严格限制的发展。
(2)目的:直接目的是确保的征派和的征收
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
(3)演变:①战国:
②汉初:
③汉武帝时:
④中唐以来:
⑤明清时期:
(4)评价①积极作用(前期和中期):
②消极作用(明清时期):
2.“闭关锁国”政策(1)含义:
(2)具体表现:
①明代:
②清代:
(3)原因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经济
②客观原因:A明中期侵扰我国东南沿海
B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例如荷兰占领中国)
③C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思想原因:
(4)评价
①积极作用:
②消极作用: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原始积累,阻碍的发展;阻碍中外经济文化
交流,中国长期与世,逐渐于世界潮流
三、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产生及缓慢发展过程
(1)明朝中后期:产生
(2)清朝:缓慢发展
2、主要特征
(1)微弱、稀疏;
(2)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
(3)发展水平低;
(4)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发展缓慢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
①经济结构方面:
②政治结构方面
综合认识封建土地所有制
2、比较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点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思体恤。”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的实际上清朝的什么政策?材料二中乾隆皇帝所言是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2)基于以上根本原因,明清两代还采取过哪些相关政策?这些政策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3)80多年后,英国人是怎样来回应乾隆皇帝的后人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选择题
1.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2.下图是乾隆十五年清政府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请判断它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国人的海外活动B.鼓励国人出海贸易
C.限制国人的海外活动D.打击倭寇,保护海疆
3.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
4.康乾时期,苏州帐房"散放经丝,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机户织成绸缎,送归帐房批售,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持帐房为生"。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A.当时手工工场已普遍开设B.行会对丝织业生产进行垄断
C.帐房就是手工工场主D.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包买商
5.《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民贵君轻B.重农抑商C.施行仁政D.闭关锁国
6.从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其主要原因是
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D.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律》中……对地主官僚“占田过限”、“妄认盗卖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等不法行为,也定有惩治律条。州、县、里正地方官须依均田令进行土地还授,“若应受而不授,应还而不收”,也要依法治罪。地方官“诸差科赋役法及不均平,杖六十”,擅自加重赋敛的,以坐脏或枉法论罪。
材料二唐代均田令对贵族官僚业田的规定不仅全面,而且数额很高,对土地买卖的限制也比较松弛,……皇帝对贵族官僚无限制的赐田,……到玄宗时期,一方面因为商品经济空前发展,
从事兼并的富商大贾愈来愈多,另一方面,官僚集团也空前膨胀。……“兼并之弊,有愈于汉成(帝)、哀(帝)之间。”
材料三安史之乱以后,贫富分化更加悬殊,“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大地主的土地多阡陌相连,他们把相连在一块的土地组成一个生产单位,当时通称为田庄。……在唐后期,官府、皇室、官僚、豪富以至寺院,都拥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田庄。
——摘自《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律》为保证均田制的顺利实施作了哪些具体规定?
(2)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唐均田制不能长久维持的原因。
(3)《唐律》虽然对均田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最终均田制还是遭到了破坏,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从。......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戮力(努力)本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懒惰)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家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富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
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损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
务,而工贾皆其未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矣。
――清雍正帝语
材料四有人说,山西人天生有经商才能,“诚信”著称天下,崇信“管鲍遗风”。当地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民谚。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2006年上半年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讲述了乔家荣辱兴衰的过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经济思想主张?
(2)材料二体现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
(3)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的哪些政策反映了雍正帝的上述思想?这些政策有什么重大危害?
(4)试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简要分析乔家大院当今能闻名全国的原因。
1.(09年天津文综)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2.(09年浙江文综)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
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
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08上海)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①西周②北魏③唐朝④明朝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08天津39题部分)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封建土地所有制:
(1)基本类型:地主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①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②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变动趋势
①一方面:大地主、大官僚和贵族不断地兼并土地。其结果是:地主阶级控制了大量土地;农民无以为生;封建统治力量严重削弱;进而导致了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的爆发,旧王朝往往迅速溃灭。
②另一方面:新建立的封建政权中比较有远见的统治者往往利用政权力量,对土地占有状况进行调整,调整的基本点在于:确保国家控制一定数量的土地,以保证维护强大的国家机器所必需的赋税财政收入;安定农民,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以恢复生产,稳定统治。但封建政权不可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这样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封建王朝的不断更迭就难以避免。
(3)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
原因:封建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
危害: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
抑制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明朝: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结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2.
时代目的原因内容影响
相同点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采取的政策维护封建统治出于统治需要而采取的政策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不同点重农抑商最初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压制商人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封建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重视发展地主经济。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控制、对商人地位和势力进行压制。前期对古代农业发展有利,对农业文明的成就有一定的影响,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闭关锁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防止外来殖民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体制,以巩固封建经济。首先是由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所决定的,其次清政府害怕与外国人交往易“滋扰生事”;再次,为了防范和抵御西方侵略者。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限制了与西方先进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3.(1)反映的是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1分)不是。(1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2分)
(2)还沿用历代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并都实行过“海禁”政策。(2分)
重农抑商的后果是影响农产品和手工业的正常流通,加剧了土地兼并;(1分)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商业资本的积累,(1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1分)造成了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1分)
(3)回应: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2分)
原因:因为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急需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工业生产原料。(2分)
一、选择题
1.A2.C3.B4.D5.B6.B
二、非选择题
7.(1)限制地主兼并土地,严格实行土地还授的规定;严禁增加额外赋役。(2)贵族、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永业田);土地买卖频繁;皇帝无限制赐田;富商、官僚等大肆兼并土地,庄园遍布各地,政府无地可授。(3)《唐律》从根本上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和均田制的破坏都是不可避免的。
8.(1)重农抑商。(2)认为工商皆本,反对抑商。(3)“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位置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4)历史:乔家经济实力强,在清代就影响全国;乔家大院的建筑成就;乔氏“诚信”的商业道德等。现实:市场经济发展热;文化旅游热;电视等媒体宣传。
1.D
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逐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
2.C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①说法错误。我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到清朝,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④说法不符合史实。宋代随着商业外贸的发展,非农业税不断增长,②符合题意由表格中非农业税所占比例可知,非农业税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③符合题意。
3.B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结合教材即可解答。故选B。
4.(1)战国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郾),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确立(私田取代公田)。
本题结合时政热点切入,考查土地制度的演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材料和理解材料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主要说明了耕作土地由原来的十亩到治田百亩,岁收粟百五十石。说明农业生产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借助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探讨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教学课时:1课时。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71145
知识与能力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和“重农抑商”、“海禁”、禁奢侈相关的历史材料,学习提炼有效信息阐释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国家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体会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围绕国家“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重组或选取史料认识历代专制王朝采取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通过历代专制王朝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更深刻理解当今国家经济政策对现今国家发展的影响。
一、国家政策之一——重农抑商
1、含义: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
2、原因
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3、表现
重农: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
专卖制度,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
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4、后果
积极作用(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潮流。
二、工商业的管理
1、秦:统一度量衡、货币
2、汉(汉武帝):盐铁官营
3、唐:朝廷官员管理,交易时间受限
4、明清:海禁
三、国家政策之二——“海禁”与“闭关锁国”
1、含义
海禁政策: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闭关政策: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2、原因
根本: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免受威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这两种政策产生和存在的共同经济基础。
具体: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清初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为了割断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3、后果
海禁政策:严重限制了中外交往的发展。
闭关政策:虽起了一定自卫作用,但在客观上造成了阻滞中国社会发展的恶果,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所以闭关政策带来的恶果要比海禁大得多。
四、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1、时间:产生于明代中后期,清朝有了缓慢发展。
2、概况:产生于江南地区的纺织业部门
3、实质:雇佣关系
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
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
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
4、条件: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国家政策
5、缓慢发展的原因:
资金:土地买卖制和高额地租吸取商业资本买田置地,影响资本积累,另外重重关卡,征收重税。
技术:革新慢。
市场: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国内市场狭小;政府闭关锁国政策,国外市场无法开拓
劳动力:国家重农抑商,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无自由劳动力。
国家政策:推行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总之,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特征(以课后“自我测评”为例)
1、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2、古代王朝对经济生活的控制非常全面、具体和严密。
3、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实行禁奢侈的政策。
4、统治者推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有时会使经济发展出现畸轻畸重的偏差。
作业:随堂练习
教后记: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366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