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和喜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认识偏旁"子字旁(孑)"和"倒八(丷)";掌握多音字"只""种""乐";理解"从前、孤单"等词语的意思;积累AABB式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种方法学习和巩固生字、词语,奠定牢固的语文基础。
2.通过观察图画和小组交流,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大自然是动物的家,懂得保护环境的道理。养成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认识偏旁"子字旁(孑)"和"倒八(丷)";掌握多音字"只""种""乐";理解"从前、孤单"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大自然是动物的家,懂得保护环境的道理。养成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蓝天是白云的家,森林是鸟儿的家。"当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只喜鹊的时候,他们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当树变得越来越多,喜鹊也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们又是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树和喜鹊》,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翘舌音"招",前鼻音"邻"和后鼻音"静"的读音。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单"时,可以结合它的多种含义;学习"居、招、呼、快、乐"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多义字歌示例:
单枪匹马,势单力薄。单凭经验,简单通过。
形近字歌示例:
居:居者有其屋,不再受屈辱。棋局已备好,届时请光顾。
呼:北风呼呼,也不在乎。气喘吁吁,只为烀薯。
快:捡到一块布,决定等失主。口中唱歌诀,快乐说不出。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单"点撇下侧内收,横稍长。
"居"的"尸"撇要长,"古"不宜过大。
"呼"的"口"略偏上,竖钩要取弯势。
"快"左窄右宽,右部横折内收,捺舒展
"乐"的第二笔为竖折,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易错提示:
"招"右上是"刀",不要写成"力"。
"居"部首是"尸",不要多写一点,写成"户"。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召-招(招手)-诏(诏书)-绍(介绍)-迢(千里迢迢)
乐-砾(砾岩)-烁(闪烁)
(4)多音字辨析。
巧记:①好听的音乐(yuè),快乐(lè)地舞蹈。轻柔的音乐(yuè),放松你心情。②一只(zhī)小鸟儿,只(zhī)身去觅(mì)食。途中遇险情,只(zhǐ)好返回家。③种(zhǒng)子饱满,品种(zhǒng)齐全。播种(zhòng)仔细,科学种(zhòng)田。
(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课文先写树和喜鹊因为没有邻居而感到很孤单,后来写树和喜鹊都因为有了邻居而感到很快乐。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学习第1、2自然段。
(1)朗读指导:第1自然段语速要舒缓,突出孤单。重读"一棵""一个""一只",体现树和喜鹊的孤单。
第2自然段"树""喜鹊""也"重读,语速放慢,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
(2)齐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明确:"孤单"指单身无靠,感到寂寞。
因为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树没有伴,喜鹊也没有伴,所以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3)讨论: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周围没有朋友,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小组交流)
(4)看图体会树和喜鹊的心情,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这个部分。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树和喜鹊都很孤单。他们会一直这样孤单下去吗?如果牵挂他们的命运,同学们可以在课下自读一下剩余的部分。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单个居住招待呼吸愉快乐意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知道课文中描写了一棵孤单的树和一只孤单的喜鹊。这节课,我们会来看看,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3、4自然段。
(1)朗读指导:第3自然段中"好多好多树"重读,强调树非常多;"每棵""每个"重读,表现因为树多了,所以鸟窝多了、喜鹊多了,要读出他们的快乐。
第4自然段中"树""喜鹊""也有"重读,表达出他们因为有了邻居而十分高兴的心情。
(2)树和喜鹊后来有了什么变化?
明确:他们有了邻居。
(3)树和喜鹊有了邻居后,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树有了邻居,就不会孤单,可以相互说话,相互团结起来抵抗风暴;鸟儿有了邻居,也不会孤单,出门找食吃有了伴,晚上回家有了伴,还可以呼朋引伴一起聊天、做游戏呢!
(4)从第3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明确:我知道了要想鸟窝多,要想鸟儿多,就要有很多很多的树,不然鸟儿没有地方做窝,没有地方居住。
2.学习第5、6自然段。
(1)朗读指导:第5自然段中"叽叽喳喳"要重读,表现出现在这里很热闹。"一起飞出去""一起飞回"重读,表现他们是邻居,关系很友好。
第6自然段中"树很""喜鹊也很"重读,表达出他们的快乐心情。
(2)句子"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叽叽喳喳"是叠词,写出了喜鹊叫声的热闹。"打着招呼"是拟人的说法,是说他们相约一起飞出去找食物。
AABB式词语示例:
叽叽喳喳 安安静静 端端正正
干干净净 仔仔细细 开开心心
快快乐乐 认认真真 明明白白
马马虎虎 结结巴巴 慌慌张张
(3)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树和喜鹊都很快乐。
(4)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快乐?
明确:因为树有了邻居,喜鹊在他们身上做窝,他不孤单了;喜鹊也有了邻居,每天早晨一起飞出去,晚上一起飞回来,从此不孤单了,所以他们都觉得很快乐。
(5)讨论:同学们,你们快乐吗?能不能把你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事情给大家分享一下?(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快乐)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喜鹊和树后来感到快乐,是因为喜鹊经常给树唱歌。()
②喜鹊和树后来感到很快乐,是因为有了很多树,有了很多喜鹊。喜鹊们每天早晨一起飞出去,晚上一起飞回来。()
明确:①√②×
(2)为什么刚开始时,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明确:因为他们居住的地方,只有他们自己,没有任何同伴,所以他们感到很孤单。
2.总结。
有朋友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啊!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你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有朋友才有快乐!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及反思”,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树和喜鹊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
同玩耍,
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本
语言优美,因此教学重点应该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据此,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
前准备
1.(1)
文朗读动漫。(2)教学辅助
件。(教师)
2.学唱歌曲《找朋友》。(学生)
时安排
2
时。
教学过程
时
、故事导入,了解内容
1.播放
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篇
文《树和喜鹊》。
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4.板书
题,齐读
题。
设计意图:这
环节以听故事的形式引入,不仅满足了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还训练了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他们听故事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
二、自读
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
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2.反复读
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
只 种乐
(4)认识部首“孑”。
(5)出示
后“读
读,记
记”的词语。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⑤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设计意图:这
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
文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通顺、流畅地朗读
文。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互帮互学生字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
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
文的理解和感受。
设计意图:《语文
程
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
环节就是通过学会提问,来培养低年级学生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机会,并在合作交流中互帮互学,教师适时查缺补漏,指导方法。
二
时
、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
从前 喜鹊 孤单 叽叽喳喳
后来 邻居 快乐 安安静静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
设计意图:字词是低年段学生学习的重点。检查学生上
节
生字词的学习效果,夯实基础。在分类积累词汇的同时也指向文章核心。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1.轻声自由朗读
1、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
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有感情地朗读
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
4.出示句子: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再读
文,后来树和喜鹊又有了什么变化?(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7.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声朗读
文,画出相关句子。
8.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
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
(出示:远亲不如近邻。)
(2)他们和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
起做什么?
(喜鹊:每天天
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3)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
起交谈,讲故事,聊天……)
9.出示句子: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小结:“因为__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指名朗读句子。
10.教师小结:是呀,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我们同学之间每天
起学习、
起活动、
起玩耍,多么快乐呀!
11.有感情地朗读
5、6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细品,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内涵,还在无声中告诉学生“抓住关键句阅读”这种基本有效的读书方法。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教师范写“单、居、乐”三个字,学生观察。
2.学生练写,注意主笔的位置。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长帮助下搜集和“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相关的文章,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从
内延伸到
外,从小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知识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孤单没有朋友
快乐有了朋友
教学反思
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
同玩耍,
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在理解
文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进
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是孤独的。理解了“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与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树和喜鹊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
同玩耍,
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本
语言优美,因此教学重点应该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据此,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
前准备
1.(1)
文朗读动漫。(2)教学辅助
件。(教师)
2.学唱歌曲《找朋友》。(学生)
时安排
2
时。
教学过程
时
、故事导入,了解内容
1.播放
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篇
文《树和喜鹊》。
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4.板书
题,齐读
题。
设计意图:这
环节以听故事的形式引入,不仅满足了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还训练了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他们听故事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
二、自读
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
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2.反复读
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
只种乐
(4)认识部首孑。
(5)出示
后读
读,记
记的词语。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⑤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设计意图:这
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
文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通顺、流畅地朗读
文。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互帮互学生字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
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
文的理解和感受。
设计意图:《语文
程
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
环节就是通过学会提问,来培养低年级学生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机会,并在合作交流中互帮互学,教师适时查缺补漏,指导方法。
二
时
、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
从前喜鹊孤单叽叽喳喳
后来邻居快乐安安静静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
设计意图:字词是低年段学生学习的重点。检查学生上
节
生字词的学习效果,夯实基础。在分类积累词汇的同时也指向文章核心。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1.轻声自由朗读
1、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
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有感情地朗读
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
4.出示句子: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再读
文,后来树和喜鹊又有了什么变化?(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7.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声朗读
文,画出相关句子。
8.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
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
(出示:远亲不如近邻。)
(2)他们和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
起做什么?
(喜鹊:每天天
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3)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
起交谈,讲故事,聊天)
9.出示句子: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小结:因为__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指名朗读句子。
10.教师小结:是呀,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我们同学之间每天
起学习、
起活动、
起玩耍,多么快乐呀!
11.有感情地朗读
5、6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细品,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内涵,还在无声中告诉学生抓住关键句阅读这种基本有效的读书方法。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教师范写单、居、乐三个字,学生观察。
2.学生练写,注意主笔的位置。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长帮助下搜集和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相关的文章,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从
内延伸到
外,从小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知识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孤单没有朋友
快乐有了朋友
教学反思
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
同玩耍,
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在理解
文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进
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是孤独的。理解了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学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学案
教材分析:
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
同玩耍,
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本
语言优美,因此教学重点应该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据此,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
前准备
1.(1)
文朗读动漫。(2)教学辅助
件。(教师)
2.学唱歌曲《找朋友》。(学生)
时安排
2
时。
教学过程
时
、故事导入,了解内容
1.播放
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篇
文《树和喜鹊》。
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4.板书
题,齐读
题。
二、自读
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
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2.反复读
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
只 种乐
(4)认识部首“孑”。
(5)出示
后“读
读,记
记”的词语。
开火车读。
指名读。
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
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
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机会,并在合作交流中互帮互学,教师适时查缺补漏,指导方法。
二
时
、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
从前 喜鹊 孤单 叽叽喳喳后来 邻居 快乐 安安静静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1.轻声自由朗读
1、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
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有感情地朗读
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
4.出示句子: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5.读
文,后来树和喜鹊又有了什么变化?(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6.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声朗读
文,画出相关句子。
7.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
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
(出示:远亲不如近邻。)
(2)他们和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
起做什么?
(喜鹊:每天天
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3)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
起交谈,讲故事,聊天……)
8.出示句子: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小结:“因为__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指名朗读句子。
9.教师小结:是呀,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我们同学之间每天
起学习、
起活动、
起玩耍,多么快乐呀!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教师范写“单、居、乐”三个字,学生观察。
2.学生练写,注意主笔的位置。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长帮助下搜集和“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相关的文章,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快乐2个生字,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
文。
2、理解
文内容,明白树和喜鹊由孤单变快乐的原因。
3、体会朋友和邻居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规范书写快乐2个生字。
2、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
文,理解
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朋友和邻居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开火车认读生字。(生字卡片)
2、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
从前 喜鹊 孤单 叽叽喳喳
后来 邻居 快乐 安安静静
3.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
设计意图:字词是低年段学生学习的重点。检查学生上
节
生字词的学习效果,夯实基础。在分类积累词汇的同时也指向文章核心。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
)学习
1、2自然段
1.轻声自由朗读
1、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
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有感情地朗读
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
4.出示句子: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二)学习
3、4、5、6自然段
1、读
文36自然段,后来树和喜鹊又有了什么变化?(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声朗读
文,画出相关句子。
3.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
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出示:远亲不如近邻。)
(2)他们和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
起做什么?
(喜鹊:每天天
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3)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
起交谈,讲故事,聊天)
师:(有感情地读)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谁来想
下,当树和喜鹊有了邻居之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A师:阅读的时候,脑子要比文字走得远。你怎么想都可以,想好后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说
说。
B师:现在,树和喜鹊的心情怎样了?他们会说什么?
C师追问:为什么?
生1:因为我有好朋友
起玩。
生2:他们会对邻居们说:谢谢你们,我们现在再也不孤单啦!
D师:现在你知道怎样可以不孤单吗?
4、师:是呀!有了朋友就会快乐,有了爱就会幸福。只要我们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那么我们就不孤单啦!我们
起来把
文三至五自然段有感情地读
读,体会这份快乐吧!(生有感情朗读。)
5、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三至五自然段。
(三)学习
6自然段
1、.出示句子: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为什么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小结:因为__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请学生读句子,说
说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也说话吗?
3、指导朗读
6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细品,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内涵,还在无声中告诉学生抓住关键句阅读这种基本有效的读书方法。
三、观察生字,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快、乐2个字,并读
读。学生观察。
2、仔细观察每个田字格中生字的位置和笔顺,说
说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学生自由发言。
3、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空。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特别注意提醒学生的书写习惯。
5、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价。
四、回顾知识,
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
我们学习了《树和喜鹊》,通过这节
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树和喜鹊只有自己的时候是孤单的,但是有了很多很多的树和很多很多的喜鹊之后,它们是快乐的,所以朋友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都要交好多好多好朋友。
五.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在家长帮助下搜集和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相关的文章,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从
内延伸到
外,从小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知识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孤单没有朋友
树和喜鹊有朋友才快乐
快乐有了朋友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第一课时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第一课时教案
树和喜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只、窝、孤"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单、居、招"等生字。认识部首"、丷"。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故事导入,了解课文内容
1.播放课文录音,加上适当的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记忆。
2.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里讲一讲刚才听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补充,比比谁讲得完整又准确。(教师指导表达困难的学生)
3.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板书课题,齐读课题)1.课文讲了和的故事。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4.指导书写,认清字形。2.选出正确的读音,打"√"。
一只(zhīzhǐ)
种树(zhǒngzhòng)
快乐(lèyuè)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课文。开火车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正音。
2.学生轻声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教师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甲:我读懂了一棵树上有一只喜鹊。
乙:我读懂了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丙:我读懂了后来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丁:我读懂了最后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3.给下面的词语注音。
孤单()
邻居()
招呼()
安静()
编辑推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第一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部编教材
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
时教案
树和喜鹊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和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会写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能借助拼音通顺流利地朗读
文,读准“
”的变调。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想象画面,感受语言的节奏,同时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
文,初步懂得有了朋友才会有快乐,与朋友友好相处才会感到更加快乐幸福!
【教学重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读书生字。
【教学准备】
1.教学
件、生字卡。(教师)
2.自学生字词,预习
文,熟读
文。(学生)
【教学
时】2
时
【教学过程】
时
、导入
1.板书
题:树和喜鹊
请
名同学拼读
题,齐读
题。
2.看到
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交流。大家也比较熟悉树和喜鹊,出示
组图片:让我们看看树和喜鹊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自读
文,学习生字
1.初读
文,自学生字
(1)师范读
文,生听准字音。
(2)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文,学习生字。
2.出示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从有前鹊几觉单安睡孤后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只种乐
4.出示
后“读
读,记
记”的词语,多中形式读。
三、再读
文,质疑问难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
文1、2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进行四人小组交流,说说自己对
文1、2自然段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
文的理解程度,以便具体指导。
4.重点理解词语:孤单。
5.引导学生看
幅插图,指名朗读
自然段,知道“孤单”的意思是:只有
个,孤独、寂寞,没有朋友。
6.再次指名读1、2自然段,体会“孤单”
词的含义。
7.联系生活实际想
想: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8.指名回答以上问题,全班讨论交流。
9.师过渡:树和喜鹊都没有朋友,它们都孤单,但是,后来呀,树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是为什么呢?
10.齐读
后最后
自然段。
(1)理解“快乐”。
(2)指名说原因。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优质课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语文
年级下册《树和喜鹊》优质
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只、窝、孤”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单、居、招”等生字。认识部首“、丷”。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
文,了解
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
文。
难点:了解
文内容,感悟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
时]
2
时
时
教学过程达
检测
、故事导入,了解
文内容
1.播放
文录音,加上适当的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记忆。
2.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里讲
讲刚才听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补充,比比谁讲得完整又准确。(教师指导表达困难的学生)
3.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篇
文《树和喜鹊》。(板书
题,齐读
题)
二、自读
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
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
上记号。
2.反复读
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4.指导书写,认清字形。2.选出正确的读音,打“√”。
只(zhzh)
种树(zhngzhòng)
快乐(lèyuè)
三、熟读
文,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
文。开火车朗读
文。教师指导正音。
2.学生轻声读
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教师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甲:我读懂了
棵树上有
只喜鹊。
乙:我读懂了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丙:我读懂了后来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丁:我读懂了最后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3.给下面的词语注音。
孤单()
邻居()
招呼()
安静()
二
时
教学过程达
检测
、复习导入
上节
我们读了
篇非常有爱的故事——树和喜鹊的故事。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够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
4.读
读,记
记。
从前喜鹊孤单
后来邻居快乐
安安静静叽叽喳喳
二、学习
1、2自然段,理解“孤单”的意思
1.指名读
文
1、2自然段,让学生说
说读懂了什么。
2.指
名学生发言,其他同学给予补充。(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3.重点引导理解“孤单”
词。(老师板书“孤单”)
(1)联系生活实际说
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当你周围既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导朗读
1、2自然段。
5.用“孤单”写
个句子。
三、学习
3~6自然段
1.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
文。
(1)后来树和喜鹊还孤单吗?为什么?
(2)为什么“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分段朗读
文。小组比赛读
文。
3.分小组自由讨论,全班师生交流。
(1)树和喜鹊后来不孤单了,因为有了好多树和好多喜鹊,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2)因为树和喜鹊都有邻居,他们也互相成为彼此的邻居,他们每天都快乐地生活在
起,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4.教师小结。
(1)结合生活实际,同学们说说在
间或者是
上该怎样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呢,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团结友爱。
(2)小结:正是因为树和喜鹊彼此成为了邻居,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所以后来他们都很快乐。
6.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例: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爷爷在河边钓鱼,我也
7.照样子,写词语。
安静——安安静静
快乐——开心——
四、拓展思维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展开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推荐诗歌《没有不好玩儿的时候》。
五、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1.书写
后生字。
(1)学生自己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2.通过编故事,复习、巩固生字。
学生随意挑选
些学过的生字、词语,用这些生字、词语编故事。
3.读拼音,写词语。
dny()jzhù()
zhohu()kuàilè()
[教学板书]
树和喜鹊
棵树
只喜鹊孤单→快乐好多树
好多喜鹊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第二课时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部编教材
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
二
时教案
二
时
、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
从前喜鹊孤单叽叽喳喳
后来邻居快乐安安静静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
二、继续学习
文,交流问题
1.指名朗读
文3、4、5自然段,继续思考:“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是为什么?
2.全班交流思考以上问题。
3.师总结:
(1)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
(2)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
(3)树和喜鹊各自都有了邻居。
(4)天亮了,喜鹊们
起飞出鸟窝;天黑了,又
起飞回窝里。
4.重点理解以下字、词。
(1)“种”,多音字,在这里读“zhònɡ”,结合
件理解“种”在这里的意思。
(2)“邻居”是什么意思,注意看
本
2幅插图。5.组织全班展示。
(3)结合
3幅插图,想象喜鹊们“叽叽喳喳地
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的情形。
5.多媒体
件出示“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的构词形式,说明这种叠词运用是为了表示强调。
6.分组朗读3、4、5、6自然段,指导朗读语气,感情,特别是要指导如何将长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三、朗读全文,总结拓展
1.学生齐读全文,交流学完故事后的感受:有了朋友,大家
同玩耍,
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2.教师提问: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卡:居招呼
2.学生认读生字卡,并观察
件中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件展示生字描红。
4.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书写作品展示交流。
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
1.把每个生字在拼写本上各写两个,并组词。
2.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四、板书设计
6.树和喜鹊
孤单没有朋友
快乐有了朋友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一篇非常有爱的故事--树和喜鹊的故事。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够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4.读一读,记一记。
从前喜鹊孤单
后来邻居快乐
安安静静叽叽喳喳二、学习第1、2自然段,理解"孤单"的意思
1.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让学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2.指一名学生发言,其他同学给予补充。(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3.重点引导理解"孤单"一词。(老师板书"孤单")
(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当你周围既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5.用"孤单"写一个句子。
三、学习第3~6自然段
1.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1)后来树和喜鹊还孤单吗?为什么?
(2)为什么"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分段朗读课文。小组比赛读课文。
3.分小组自由讨论,全班师生交流。
(1)树和喜鹊后来不孤单了,因为有了好多树和好多喜鹊,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2)因为树和喜鹊都有邻居,他们也互相成为彼此的邻居,他们每天都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4.教师小结。
(1)结合生活实际,同学们说说在课间或者是课上该怎样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呢,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团结友爱。
(2)小结:正是因为树和喜鹊彼此成为了邻居,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所以后来他们都很快乐。6.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例: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爷爷在河边钓鱼,我也。(2),
也。7.照样子,写词语。
安静--安安静静
快乐--开心--四、拓展思维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展开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推荐诗歌《没有不好玩儿的时候》。五、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1.书写课后生字。
(1)学生自己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2.通过编故事,复习、巩固生字。
学生随意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词语,用这些生字、词语编故事。8.读拼音,写词语。
dān yī()jū zhù()
zhāo hu()kuài lè()
[教学板书]
树和喜鹊
一棵树
一只喜鹊孤单→快乐好多树
好多喜鹊
[教学反思]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在理解课文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独,从而理解"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这样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要容易得多。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
编辑推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第一、第二课时教案整理》,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部编
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
、
二
时教案整理
1.(1)
文朗读动漫。(2)教学辅助
件。(教师)
2.学唱歌曲《找朋友》。(学生)
时安排
2
时。
教学过程
时
、故事导入,了解内容
1.播放
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篇
文《树和喜鹊》。
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4.板书
题,齐读
题。
设计意图:这
环节以听故事的形式引入,不仅满足了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还训练了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他们听故事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
二、自读
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
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2.反复读
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
只种乐
(4)认识部首“孑”。
(5)出示
后“读
读,记
记”的词语。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⑤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设计意图:这
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
文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通顺、流畅地朗读
文。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互帮互学生字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
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
文的理解和感受。
设计意图:《语文
程
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
环节就是通过学会提问,来培养低年级学生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机会,并在合作交流中互帮互学,教师适时查缺补漏,指导方法。
二
时
、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
从前喜鹊孤单叽叽喳喳
后来邻居快乐安安静静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
设计意图:字词是低年段学生学习的重点。检查学生上
节
生字词的学习效果,夯实基础。在分类积累词汇的同时也指向文章核心。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1.轻声自由朗读
1、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
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有感情地朗读
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
4.出示句子: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再读
文,后来树和喜鹊又有了什么变化?(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7.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声朗读
文,画出相关句子。
8.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和日积月累”,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人教版
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和日积月累
单元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二单元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三单元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四单元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五单元
歇后语:
小葱拌豆腐——
清(青)二白
竹篮子打水——
场空
芝麻开花——节节高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六单元
天气谚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七单元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荀子》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董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八单元
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叫千门万户开。
8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
道开。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11 彩虹
型:
文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1.学会认读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文。学习
文,培养、训练学生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
文,感悟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时:2
时
时
授
日期:
教学内容:初读
文,认识生字。
教学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法:示范,引导,启发,创设情景
学法:练习,朗读,书写
教具:多媒体
件
学具:预习生字,做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猜谜导入1.猜谜激趣。
件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
数,七种颜色真漂亮。”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彩虹)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
朋友就是彩虹。(板书:彩虹)
3.(
件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
题)
4.学习“虹”字。
(1)指生领读。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
预设:
加
加:虫+工=虹
换
换:江—氵+虫=虹
5.导入: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
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二、读文识字
1.朗读全文。
(1)导学:
遍读
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初读
文的方法:
①
边读
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②把
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
文,自学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你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4.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正音:“照”是翘舌音;“座、洒”是平舌音;“座、浇、千”是三拼音节。)
(2)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如:广+坐=座,合+手=拿,扌+是=提,扌+兆=挑,酒-
=洒。相机指导认识
偏旁“衤”。)
5.巩固识字:老师选
名学生读生字,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6.指导学生读通
文。
(1)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
文里,看你们能不能认识它们,请大家合作,互相帮助,把
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小组读
文,相机指导“兴”是多音字,在本
读xìnɡ。
三、感知
文
1.教师范读
文,引导学生思考“我”想怎么做,希望谁高兴呢?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生1:“我”想用浇花的水壶在彩虹上下雨,爸爸就不用再挑水浇田。“我”希望爸爸高兴。
生2:“我”想拿梳头用的镜子走到桥上,多
个月亮照着妈妈梳头。“我”希望妈妈高兴。
生3:“我”想把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上荡来荡去,花裙子变成彩云飘来飘去。“我”希望哥哥高兴。
…………
3.小结:文中的“我”充满童真童趣,想为爸爸减负担,想帮妈妈变漂亮,想让哥哥更开心,真是
个可爱的小姑娘。
四、书写生字
1.
件出示“着、那、到”,重点指导这三个字的书写。
(1)教师边范写边指导。重点指导“着”的
六笔是“丿”,下面是“目”;“那”的右耳刀是悬针竖,弯钩大;“到”的左下部是“”。
(2)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3)投影学生的字进行评议。
(4)学生仔细修改。
2.学生描红、书写其他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选择学生中写得好的字,投影出示。请该学生介绍
下他是怎么写这个字的。
作业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彩虹
二
时
授
日期:
教学内容:朗读
文,学会生字。
教学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法:示范,引导,启发,创设情景
学法:练习,朗读,书写
教具:多媒体
件
学具:预习生字,做生字卡片。
过程:
、复习导入
1.导言:通过上节
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彩虹交上了朋友。请看屏幕: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开火车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
个喜欢的词语造句。
2.音乐开始,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播放幻灯片。“浮云开合晚风轻,白鸟飞边落照明。
曲彩虹横界断,南山雷雨北山晴。”瞧,
场小雨过后,
个可爱的小女孩朝着彩虹笑盈盈地走来。
二、精读感悟
(
)学习
自然段。
1.导言:这节
我们就
起有滋有味地读读
文,自由读
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学
自然段。
3.汇报交流。
(1)指生读
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量词:座。
①看图出示:
座美丽的桥。指生读。
②你还知道“
座什么”?
(3)如果在你面前有这样
座美丽的桥,你最想上去干什么?
(二)学习
二自然段。
1.导学:多么美丽的桥啊!文中的“我”想做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
文的
二自然段,用“____”画出描写“我”想怎么做的句子,用“”画出“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句子。画完后,自己轻声读
读。画得快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之后我们
起来交流。
2.学生按要求自学
二自然段。
3.小组内交流。
4.汇报交流。
(1)指生读
二自然段并汇报。
(2)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相机指导:
①指导学生读好
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理解“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这句话的意思。(指导学生初步感知反问句。)
③如果你是小女孩的爸爸,你高兴吗?为什么?
④指导学生用“高兴”说话。
⑤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4)学法回顾。
导学:同学们回忆
下,我们刚才是怎么学习
二自然段的?
归纳:先带着问题读
二自然段,然后按要求勾画。画完后自己轻声读读,然后小组交流。请同学们按着这种学习方法学习
三、四自然段。比
比谁学得认真。
(三)学习
三、四自然段。
1.学生按要求自学。
2.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
交流
三自然段。
(1)指生读
三自然段并汇报。
(2)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相机指导:
①指导学生读好
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理解“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
个月亮吗”这句话的意思。(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
③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妈妈,你高兴吗?为什么?
④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交流
四自然段。
①指导学生读好
句话和
二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学习词语“荡来荡去”。
指生读词语并仿说这样的词语。
③理解“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
朵彩云吗”这个句子的意思。(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
④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哥哥,你高兴吗?为什么?
⑤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三、仿写练习
1.导言: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啊!让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篇小文章吧!
2.导学:仔细读读
文的
二至四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能仿照其中
个自然段,说
说如果有这样
座桥在你面前时你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3.自己想
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
说。
4.汇报交流。
5.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好反问句。
作业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彩虹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4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