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美术教案
2025-04-14 山水画美术教案山水画美术教案(汇总四篇)。
山水画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认识山水画空间、笔墨特点,掌握山水画的绘画步骤。
2.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并能够运用笔墨技巧表现简单的山水画。
3.增强对大自然、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和表现技巧
难点: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08年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这幅画是什么画?”“是谁画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教师总结:《千里江山图》以“咫尺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山河,那同学们想不想通过中国画的形式画一下自己的家乡呢?
(二)直观感知
1.简单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概括。
2.展示《白云深处有人家》,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作品都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总结:山石、树木、房屋;郁郁葱葱,巍峨雄伟。
(三)形式分析
1.继续引导学生欣赏《白云深处有人家》,并思考问题:作品中山有什么特点?
学:近山、远山
总结中国画的构图特点三远法,并结合作品进行讲解。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的放大图片,提出问题:近山与远山有什么区别?树木又有什么不同?
总结:干湿浓淡的变化、繁简的变化、虚实的变化等
3.多媒体展示古今中国画作品并总结中国山水画意在借景抒情。
(四)示范练习
1.教师示范
树的画法:点、横、个字形、介字形等
山的画法:近景-中景-远景
2.练习要求:构思一幅有近景、中景、远景的风景画,大胆的用中国山水画的画法画一幅山水画。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价
1.开展美术展览会,展示学生作品。
2.鼓励学生谈谈从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
(六)小结作业
1.总结中国画的画法。
2.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色,并尝试用中国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四、板书设计
山水画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画的概念及相关知识,感受画家在自然美中表达内心的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赏析、讨论和分析,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中国画的特点以及作品中所传达出的主观情感。
【难点】
体会中国画中的形神兼备和气韵生动之美。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图片展示,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山水画和一幅西方风景油画对比欣赏,体会不同。结合资料卡介绍相关中国画的特点,从而导入课题《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
环节二:新课讲授,探究新知
1.认识中国画
课件展示多幅国画作品,并提问:结合相关资料,谈谈对于中国画的理解?学生总结回答:中国画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精神文明创造结晶之一。画家有着自己特有的观察、感受、认识、体验和评价客观世界以及表现自己主观思想感情的.独特的方式和方法。他们使用中国特有的笔、墨、纸、绢、砚等工具材料,有着不同于西方绘画的艺术创作理念、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语言体系。
2.形神兼备
结合画面,理解一下“形、神”分别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形”是指表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神”是指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本质,这两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古籍中有“存形莫善于画”的说法,又有“形具而神生”之说,因此自东晋顾恺之以后,“以形写神”或者“形神兼备”便一直作为重要的指导理论应用于人物画领域,之后又逐渐扩大到山水画和花鸟画领域。
3.气韵生动
出示作品《韩熙载夜宴图》,以同桌俩人为一小组,讨论画家在作品中是如何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的,使画面具有生命力?师生共同讨论得出:遵循绘画的最高标准“气韵生动”的绘画理论。气韵,就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节奏。绘画有气韵,就能给欣赏者一种音乐感。六朝山水画家宗炳,对作品弹琴,欲令众山皆响,这说明画里有音乐的韵律。
环节三:总结归纳,体会气韵
提问:如何理解绘画中体现的气韵生动?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得出:南齐谢赫进一步发展了“形神兼备”理论,把“气韵生动”列为绘画“六法”之首。气韵原是品藻人物从姿态、表情中所显示出的精神气质、情味和韵致时的用语。
在绘画中“气韵生动”是指作品及其所刻画的形象要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到后来,气韵的概念渐渐涵容更多的主体表现的因素,气韵指的是作为主客体融合的艺术形式的总的内在特质,能够表现物我为一的生动气韵,至今也是绘画艺术的最高目标之一。
环节四:学生实践,自主欣赏
前后四人为一小组,5分钟时间,结合今天所学,赏析顾恺之《洛神赋》,教师巡视指导,给予意见。小组代表发言总结:
顾恺之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提出“以形写神”的人,对中国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画面以长卷的形式,非常出色地表现出一种现实世界所不可能有的综合审美意象和神话意境,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画面充满浪漫色彩,天上是风神屏翳在“收风”,水面是水神川后在“静波”水中文鱼戏水,空中水禽飞翔。洛神云髻高耸,衣袂飘飘,手执羽扇,凌波而行。而周围山峦重叠,流水潺潺,青松黄菊,垂柳芙蓉,构成一幅非常美丽的画面。
环节五:课堂总结,开放作业
1.总结重点知识,并升华情感,引导学生通过视听参照,闭眼联想,然后互相交谈,感悟中国画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评价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
2.课后了解本节课后续内容,搜集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探讨。
四、板书设计
山水画美术教案 篇3
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示范与练习相结合。中国画--山水画
教学目的
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 中国画--山水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
难点:树木的穿枝插叶。 中国画--山水画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
中国画山水画二至三幅。
树木结构图一幅。
树枝、树叶分类挂图各一幅。
学具:国画工具——笔、墨、纸、砚。
教学步骤
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
1、导言:
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并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
2、树木的结构:
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
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
3、树干、树枝的画法:
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山水画美术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这节课是继中国古代山水画之后的中国现代山水画。对中国画的介绍在上一节课已经完成了,这节课主要是欣赏名家的现代山水画,从中体会到画家“以大观小”的独特方式和山水画的意境,尤其是现代山水画的“与时俱进,革故图新”。
【学生分析】
学生对现代山水画眼见的为多,但真正意义上能够体会到画家的目的还很少。所以这节课事先让学生搜集现代山水画的资料,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带有场景),课堂上进行分析,这样结合实际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并提高学生欣赏兴趣。 【教法学法】
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之后欣赏现代山水画较容易些,在教法上,采取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作品自主讨论分析,并与古代的山水画比较,理解其创新的一面。
【重点难点】
重点是用比较的方法来了解现代山水画在题材内容、绘画样式、意境的追求、表现手法的明显变化。难点是理解现代山水画艺术形式与时代生活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山水画,并了解了中国画的特点,画家寄情于山水之中,热爱祖国的江山之情都融入的国画中。那么现代的山水画又是怎样寄情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中国现代山水画。(展示上节课的图片与这节课的比较,并复习了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
由上节课的基础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自己主动欣赏讨论,教师不做过多的讲解,把好正确的欣赏思路就可以了。
欣赏李可染的几幅山水画
李可染简介
《鲁迅故乡绍兴城》(图片展示)
《江山无尽图》(图片展示)
《麦森教堂》(图片展示)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图片展示)
黄宾虹简介
《万松烟霭》(图片展示)
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图片展示)(着重分析此画并介绍创作过程)
江山如此多娇,简述此画创作过程(参考教科书)
陆俨少
陆俨少,一位真正从传统绘画演变出来的而具有创意的山水画家。早年作品缜密娟秀,灵气外露;后期作品趋浑厚老辣,创造了“墨块”“留白”等技法,风格有所变化。他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及深厚的文化修养在中国近代画坛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峡江秋涛》(图片展示)
★讨论题:
(1)画家生活的背景与时代。
(2)画家的风格及著名作品有哪些?
(3)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景物?
(4)你能通过作品“读出”什么样的意境?
(5)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这是本节课的'主要部分)
欣赏名家作品后,再来欣赏我们身边的作品。学生展示作品自己拍摄的作品,同学集体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可分成功与失败来讨论。
三.小结:
这节课的欣赏中,体会到的中国山水画的博大精深以及现代山水画的创新。继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现代山水画形成了新时代的山水画风。
【作业要求】
不妨把你最喜欢的中国现代山水画临摹下来,亲身去感受画中的意境。下节课展出,有奖进行评选。
【教学后记】
本节课是在继古代山水画后的山水画,在比较的前提下来欣赏现代山水画的创新点,同学能够找出创新点,但对山水画的意境还欠缺。
- 我们精彩推荐山水画美术教案专题,静候访问专题:山水画美术教案
文章来源://m.jab88.com/j/226052.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