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学案) 走近细胞 变式训练
1.世界上首例疯牛病是1996年在英国发现的,并由此蔓延。研究表明,人类的克罗伊茨菲尔特—雅各布病(VCJD)与疯牛病一样,病原体(朊病毒)是一种能致病的蛋白质,而不含有核酸。美国生物学家普鲁辛纳由于在研究朊病毒中作出的卓越贡献而获得1997年度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朊病毒有两种构象,正常型(PrPc)和致病型(PrPsc)。PrPsc可胁迫PrPc转化为PrPsc,实现自我复制,并产生病理效应。下列有关疯牛病及朊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禁止将哺乳动物的蛋白质(如骨粉)等作动物的饲料,可有效预防“疯牛病”的传播
B.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而朊病毒没有核酸,只有蛋白质
C.朊病毒不属于生物,因为它不具有细胞结构
D.要杀灭医疗器械上的朊病毒,可先用NaOH溶液浸泡
2.下列关于多细胞生物完成生命活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依赖于每个细胞无需分工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依赖于以细胞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C.依赖于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
D.依赖于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异为基础的遗传和变异
3.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一直把它作为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
A.蛋白质B.叶绿体C.核酸D.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
4.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草履虫、衣藻、香菇B.棉花、水螅、乳酸菌
C.水稻、番茄、白菜D.蝗虫、青霉、豌豆
5.细胞具有多样性,下面对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关系的理解有偏差的是()。
A.卵细胞富含营养、体积大与早期胚胎发育相适应
B.精子具有鞭毛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
C.神经元有长的突起与其神经传导功能相适应
D.红细胞无细胞核与其强大的再生功能相适应
6.右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字样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距离的组合为(用标号作答)。此时放大的倍数为。
(2)在观察时,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3)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在()。
A.物镜上B.目镜上C.装片上D.反光镜上
7.(1)教科书中细胞学说的内容是后人根据施莱登和施旺的研究成果提炼总结出来的。施莱登和施旺虽然正确地指出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最初却提出了一个错误的概念:“所有生物是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构成的;新细胞在老细胞的核中产生,由非细胞物质产生新细胞,并通过老细胞的崩解而完成。”由于这两位科学家的权威使得这种观点统治了许多年。请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他们为什么会提出上面的错误观点?
(2)从人类对细胞的发现和研究的科学进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相关阅读
第6章(学案) 细胞的生命历程 变式训练
1.下图中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2.已知水稻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在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及脱氧核苷酸链数依次是()。
A.24,24,24,24B.24,24,48,48C.24,48,48,96D.48,48,96,96
3.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细胞表面结构改变B.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D.细胞内遗传物质改变
4.下列各项中,不属癌细胞特征的组合是()。
①细胞无限分裂 ②水分减少,体积变小 ③畸形改变 ④酶活性降低
⑤色素沉着⑥易分散转移⑦呼吸速度减慢 ⑧膜透性改变
A.①③⑥B.①②⑤⑦C.②④⑤⑦⑧D.②④⑥⑧
5.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可能增加数量最多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B.内质网C.核糖体D.高尔基体
6.下图中,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顺序已打乱)。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图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 段,分别指出乙图中~5的名称:
[1],[2],[3],[4],[5];
(2)乙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消失于图;
(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
(4)乙图中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引起不同的原因是,此时有染色体条,DNA分子个,染色单体条;
(5)数染色体数目最好的是甲图中的段,乙图中的时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为;
(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乙图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图、图与图,具体表现为、和。
7.“化疗”是控制癌细胞生长的方法之一,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下图给出的一个典型的化疗过程,每3周给药1次(图中箭头所示),图中记录了化疗过程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数量变化。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化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分裂周期的期。化疗还可以采用其他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扰DNA复制以及的合成。
(2)据图回答化疗过程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数量变化的共同点是;
不同点是。
(3)为什么癌细胞最可能发生于高频率分裂的组织?
(4)化疗过程中的给药剂量加大或给药周期缩短,癌细胞都会得到更有效的控制。为什么临床上并不这样做?
(5)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
A.癌细胞最可能发生于高频率分裂的组织(如器官的上皮组织)
B.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比不受密度制约因素的限制而不断分裂和生长,无正常细胞的接触抑制现象
C.据图可知最初给药后两类细胞数量都明显减少,然后又回升,而每次给药后癌细胞回升少于正常细胞
D.据图可知为了使癌细胞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可以在化疗过程中加大给药剂量或缩短给药周期而不会引起较强副作用
8.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小肠黏膜层,0.5h后,洗去游离的3H-胸苷。连续48h检测小肠绒毛的被标记部位,结果如下图(黑点表示放射性部位)。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处理后开始的几小时,发现只有a处能够检测到放射性,这说明什么?
(2)处理后24h左右,在b处可以检测到放射性,48h左右,在c处检测到放射性,为什么?
(3)如果继续跟踪检测,小肠黏膜层上的放射性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第2章(学案) 组成细胞的分子 变式训练
1.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A.Fe、Mn、Zn、MgB.Mn、Cu、Zn、Ca
C.Zn、Mn、Cu、B、D.Mg、Mn、Cu、Mo
2.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鉴别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采用的物质是()。
A.蛋白质B.DNA C.RNAD.核苷酸
3.合成下列物质一定需要供给氮源的是()。
A.糖原B.脂肪C.淀粉D.核酸
4.现有含水量①10%②12%③14%④16%的小麦分别储存于条件相同的四个粮仓中,在储存过程中,有机物损耗最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有机化合物中具有不同的化学基团,它们对水的亲和力不同。易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亲水基团(—NH2、—COOH、—OH),具有大量亲水基团的一些蛋白质、淀粉等分子易溶于水;难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疏水基团。如脂质分子中的碳氢链。脂质分子往往有很长的碳氢链,难溶于水而聚集在一起,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等量亲水性不同的两种物质分散在甲、乙两个含有等量水的容器中,如图所示。容器中自由水量甲比乙。
(2)相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含油脂多)和大豆种子(含蛋白质多),当它们含水量相同时,自由水含量较多的是种子。
(3)以占种子干重的百分比计算,种子萌发时干燥大豆种子的吸水量比干燥花生种子吸水量。
(4)种子入库前必须对其干燥处理,降低种子的含水量,这是因为:
①;
②。
(5)各地规定的入库粮食的含水量标准不尽相同,其原因是。
6.下图表示细胞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A是指;E在动物中是指,在植物中主要指。
(2)F是指;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和。
(3)C是指,通式是,C形成G过程的反应叫。
(4)D是指,D形成H,H是。
第4章(学案)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变式训练
1.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其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
A.细胞液的溶质透出细胞B.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进入
C.K+和NO3-离子进入了细胞D.水分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
2.下图表示将小白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成杂交细胞的过程,图中的小球和小三角表示各自膜表蛋白质,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膜()。
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具有选择透过性
C.基本骨架是蛋白质分子D.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
3.把新鲜马铃薯切成长度为5cm的长条(粗细相同)若干个,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测量每根薯条的长度,绘成下图。请判断下列(1)、(2)两点说法的正确性()。
(1)在40g/L的甘露醇溶液中的薯条仍有膨压(细胞膨胀对细胞壁产生的压力)
(2)在100g/L的甘露醇溶液中的薯条已发生了细胞质壁分离
A.都正确 B.(1)正确C.(2)正确 D.都不正确
4.用蔗糖淹渍萝卜条,能使萝卜条变甜,这是因为()。
A.蔗糖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B.蔗糖分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C.蔗糖分子进入细胞间隙D.细胞脱水死亡,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5.回答“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的有关问题。
(1)下图是几个同学绘制的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图。通常选用紫色洋葱的表皮细胞作为观察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便于清晰地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2)在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中,其细胞液的外围是层。这一层的外膜是,内膜是。
6.如右图所示,三只试管中各装入一小块长度与体积都相等的新鲜马铃薯,并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一小时后取出观察:
(1)甲管中马铃薯小块,由于,长度;
(2)乙管中的马铃薯小块,由于,长度;
(3)丙试管中的马铃薯小块的长度;
(4)丙试管中的马铃薯小块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
1.C2.A3.A4.D
5.(1)A 紫色液泡(2)原生质层 细胞膜 液泡膜
6.(1)细胞失水 缩小(2)细胞吸水 增大(3)基本不变(4)对照
第1章(学案) 走近细胞 能力拓展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1章(学案) 走近细胞 能力拓展”,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
1.艾滋病(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的传染性疾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由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
B.病原微生物(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C.患者将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D.艾滋病可通过唾液、握手等途径传染
2.人体发育的起点是()。
A.婴儿B.受精卵C.胎儿D.卵细胞
3.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会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的性质完全相同
4.生命系统的最宏观和最微观的层次分别是()。
A.生态系统、个体B.生物圈、细胞
C.个体、病毒D.生物圈、分子和原子
5.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器官的是()。
A.树皮B.导管C.形成层D.种子
6.下列有关对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活在不同地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
B.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C.湖泊中各种鱼类的总称
D.一个草原上相互之间有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7.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A.细菌和真菌B.所有植物C.所有动物D.落叶和土壤
8.下列名称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
A.大肠杆菌B.神经细胞C.精子D.水分子
9.下列有关对生命系统各种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个体水平以上层次和以下的层次之间没有关系
B.生命系统层次中不包括生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联系
C.各层次层层相依又各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D.生命系统各层次间是不能演变和进化的
10.构成人体的细胞,根据其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可以分为600多种不同的类型,其原因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B.细胞生长的结果
C.细胞分化的结果D.细胞内遗传物质不同
11.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D.是活的细胞
12.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左上方,转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做法是()。
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B.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C.移动载玻片上的样品D.调整准焦螺旋
13.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的视野比低倍镜的视野()。
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D.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A.细胞体积的大小不同B.有无细胞核
C.有无核膜D.有无遗传物质DNA
15.比较下列生物的结构,与其他三者显著不同的是()。
A.噬菌体B.颤藻C.大肠杆菌D.酵母菌
16.下列有关蓝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单个细胞直径虽然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
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
C.蓝藻的叶绿体含藻蓝素和叶绿素
D.蓝藻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
17.魏尔肖所说的“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其含义是()。
A.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继续发育而成B.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继续生长而成
C.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继续分裂产生D.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的产物构成
18.下列有关细胞的多样性的叙述中,不属实的是()。
A.鸵鸟的卵细胞直径达5cm,是最大的细胞
B.动物的神经细胞可伸出长达1m的神经纤维
C.独立生活的支原体直径约100nm
D.专营寄生生活的病毒需借助于电镜才能看到
19.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证明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B.自然界的生物都是细胞构成的
C.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创立的
D.恩格斯把细胞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0.生物界中,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μm之间。生物体的细胞体积趋向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②相对表面积小,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③受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制约④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二、非选择题
21.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完成此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它由个基本环节构成。
(2)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中,能接受外界刺激、产生兴奋的是〔〕;能表示效应器的结构是〔〕,它是由构成的。
(3)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刺激Ⅲ处,肌肉。
(4)参与此反射活动的细胞主要是。
22.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细小物体的()。
A.体积B.表面积C.物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
(2)在目镜为10×、物镜为8×的视野中,看到刚好穿过视野中心的一行连续排列的10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比原来少,看到的细胞比原来的大倍,所看到视野的亮度比原来。
(3)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转动,使高倍物镜到位后,若视野中图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至物像清晰。
(4)若显微镜下视野一片黑暗,调节光圈和反光镜都无用,则可能是由于。
23.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因而它是一类营生活的生物。
(4)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特点为。
(5)其他图示中与图B中〔4〕相似的结构是(填图序号及标号)。
文章来源://m.jab88.com/j/13930.html
更多猜你喜欢
更多-
第2章(学案) 组成细胞的分子 变式训练 1.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A.Fe、Mn、Zn、MgB.Mn、Cu、Zn、Ca C.Zn、Mn、Cu、B、D.Mg、Mn、Cu、Mo 2.对细胞中某些物... - 第6章(学案) 细胞的生命历程 变式训练 1.下图中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D.b和c为一个细... 高中挺身式跳远教案 09-19
- 第4章(学案)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变式训练 1.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其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 A.细胞液的溶质透出细胞B.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进入 C.K+和NO3-离子进... 高中挺身式跳远教案 08-18
- 第1章(学案) 走近细胞 能力拓展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1章 走近细胞 能力拓展”,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选择题1.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的... 小学拓展课教案 09-24
最新更新
更多-
第5节(学案) 细胞中的无机物 学习导航 1.学习目标 (1)说出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作用。水是细胞中的重要无机物,一般来说细胞内水的含量与细胞的代谢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即越是活动旺盛的细胞含水量越高,反之就越少。 (2)尝试设计实验,知道无... - 小班数学教案 逛苹果园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点卡匹配相应的实物。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铃儿响叮当》 2.红色和绿色苹果,苹果券,上面印有不同数... 小学数学数学教案 08-18
- 第5章(学案)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 高一生物必修1常考知识点: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高一生物必修1常考知识点: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理:发生了渗透作用,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半透膜。2、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08-18
- 第3节 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学习导航
1.学习目标
(1)说出遗传密码的阅读方式。
(2)说出遗传密码的破译过程。
2.学习建议
(1)“克里克的实验”是比较深奥的知识,可采用与英文句子类比的方法,使复杂的问题更容易理... 幼儿园母亲节的教案 08-18
- 小班数学活动 糖果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匹配的能力。 2、体验得到礼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糖若干、糖罐一个。 2、盘子三个。 3、小袋、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1、...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 08-18
-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郊游 活动目标: 1.学会手口一致、不遗漏、不重复地点数1个~4个物品,并说出总数。 2.在感知、操作中发现生活中有趣的数。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钻圈4个(可做山洞)。...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 08-18
-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可怕的火娃娃》附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看看、听听安全视频,理解故事内容,增强防火意识。 2.能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对火的认识和玩火可能导致的后果。 重点难点: 增强防火意识,说说对火的认识和玩火可能导致的后果。 活动准备...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 08-18
- 推荐:高中教案 细胞的物质输入输出 变式训练【精】
-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各种各样的洞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周围环境以及身体上的各种洞,并且初步了解一些洞的用处。 2.通过亲身的操作和同伴之间的讨论,对洞有好奇感。 教学准备: PPT,简笔画小人图,笔若干、各种有洞的物品和图片若干... 小学科学的教案 08-18
- 小班社会教案《品品尝尝》附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食物有各种各样的味道,能初步分辨甜酸苦辣。 2、愿意向大家说说自己品尝食物的体验和感受。 3、乐意与同伴交换食品,在游戏中分享与同伴一起品尝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第一桌:小... 幼儿园社会教案小班 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