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5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老师的职业生涯中离不开教案。教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我们整理了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并分享给您,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

教学方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投影仪、字词卡、图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登鹳雀楼》。读题

2、学习登的偏旁以及偏旁的笔顺;学习楼字

二、理解题意

1、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2、整理问题:

①谁登鹳雀楼?

②鹳雀楼在哪里?什么样子?

③《登鹳雀楼》是谁写的?

④鹳雀是什么?

⑤登是什么的意思?

3、师简介作者王之涣。

4、边介绍边板画鹳雀楼所处的位置。

5、理解登鹳雀楼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

1、师范读古诗。

2、生自读生字、课文。

3、抽读生字词。

4、指名读古诗。

四、学习第一句

1、板书第一句

2、看图:图上画了些什么?诗中哪个字是太阳的意思?

3、比较黑板上画的太阳和图片上的太阳有什么不同?白日的意思就是指傍晚的太阳。哪个字的意思是没了、完了?

4、理解依是什么意思?(做动作)

5、连起来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傍晚的太阳依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了。)

6、指导读第一句,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

2、看图片上的黄河,说说你在电视里看到的黄河是怎样的?(气势磅礴)黄河里的水滚滚流动到哪里?哪个字是到的意思?

3、说说第二句的诗意。

4、指导读出黄河奔流的气势。

5、齐读第一、第二句并连起来说这两句的意思。

六、学习第三、第四句

1、出示诗句。

2、看图理解:诗人站在哪层楼?他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怎么样?(移动诗人的位置。)

3、诗里哪个字的意思是想要(欲),穷什么意思?查字典理解。师解释千里目:很远很远的地方。更是什么意思?

5、学生讨论诗意: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6、指导朗读第三、第四句

七、巩固

1、齐读古诗

2、前两句所写的是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的想法。

3、欣赏歌曲《登鹳雀楼》。

4、师范背古诗。

5、游戏:才富小考场,赛题内容:题目意思,古诗意思,带点字意思,作者(略)

第二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看谁能最先猜出来。有时圆圆挂天空,有时弯弯挂树头。白天见不着,晚上才出来。(月亮)

2.出示朗月的画面。我们知道,弯弯的月亮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启发想象。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诗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板:古朗月行)

二、揭题,范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读通课文。

2.范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教师随机指导生字读音。

4.相机出示生字:古、行、时、识、作、台、朗、呼、疑、镜。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读古诗,谈认识。

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从哪句诗句知道的?

(1)古时候的小朋友把月亮当成白玉盘。又当作瑶台镜。

(2)呼的意思是叫。

(3)识的意思是认识。

(4)端的意思是云彩的上面。

(5)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呢?(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2.借图想象,感情朗读。

(1)出示幻灯片:图上画的都有什么?谁能把图意说一说?

(2)听描述,想象诗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蓝,一轮圆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在上面。月光如银,洒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宁静、美好的景象啊!

(3)边想象边诵读诗句。

(4)指名读诗文,大家评议。

3.背诵古诗。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诵,齐背。

四、识记生字字形。

1.自学生字。2.小组内交流。3.班内交流,指导作、台。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扩展:画一幅有关月亮的图画。

七、作业

1、朗读背诵诗歌

2、把诗的意思说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白日依山尽,小时不识月,

黄河入海流。呼作百玉盘。

欲穷千里目,又疑瑶台镜,

更上一层楼。飞在青云端。

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2)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真对待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并正确书写羊部,积累玩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知道凡事得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真对待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感悟其中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木瓜挂图、各种动物的头饰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朗读指导法

五、课型:讲读课

六、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2、设疑: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吗?

3、教师导言:东西掉进水里会发出咕咚的响声,可就是这种响声却把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吓得撒腿就跑,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跟着读。

2、学生自由读通课文。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

3、反馈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4、全班齐读课文。

三、读一读,理解课文内容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出示木瓜图,认识木瓜。

2、读2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想一想: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为什么跑?

(2)引导想象:在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

(3)小结:是呀,在他们的心中这咕咚一定是委可怕,所以它们才会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啦!咕咚来啦!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4、教师:其实,这些动物见过咕咚吗?

5、讨论: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都吓得大跑起来?

6、全班齐读512自然段。

(1)指名反馈:狮子为什么没跟着跑?

(2)教师:对,狮子想弄清这咕咚到底是什么?结果真相大白了,这咕咚是什么呀?

(3)教师小结:你看,兔子没弄清什么是咕咚就乱跑,猴子、小鹿、松鼠自己没看见,只是听见别人喊也跟着跑起来,结果呢?唉,虚惊一场。

四、总结全文,启发、教育学生

1、读课文。

2、讨论:如果你遇到了这几只小动物,你想对它们说什么呢?

3、谈收获: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4、教师小结:教育学生凡事要眼见为实,在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再下结论,不要盲目地跟从别人,道听途说。

第二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一演。

1、学生自由分角色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把故事演一演。

二、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

2、游戏:摘苹果

三、学习会写字

1、出示会写的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2、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生说话练习:选择文中或词语花篮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三、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2、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4咕咚

听看

吓得边跑边喊木瓜掉进水里。

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3)

本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任务。本届一年级学生人数多,底子薄,习惯差,从一开始,我便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要。所以,我对自己的这份工作丝毫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本学期已近结束,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迎接新学期的工作,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前、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分析和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增强上课技能——上好课

在上课中,我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我还特别注意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在课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同时加大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人说:“兴趣是的老师。”一年级孩子年龄小特别喜欢被表扬,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越表扬他就会越学越好,在提高兴趣的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认真细致的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在课堂上抓住机会提问他,鼓励他,表扬他,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进步得更快。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有人说:“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的吸光有积极的意义。”在做数学作业时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作业的书写以典型示范、表扬为主。

六、教学中的不足和反思

1、对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还不够到位。

2、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3、复习这段时间,我发现学生不看题目要求就开始做题,做完之后不会检查。

4、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4)

在教学《棉花姑娘》第五自然段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我让学生通过合作表演来理解了“很快”、“惊奇地问”等词语,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先在小组中分角色表演,又让学生对表演进行评议。把读、演、评融为一体,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其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学习效果更好。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唤起了学习的情感,既发展了语言,学会了倾听、评价、欣赏,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老师关注了学生的发展,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个教学片段中,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学中,学生指出“圆圆的”一词要读得圆一些,这是件好事,但我没有及时引导更为重要的词语“很快”和“惊奇”应该怎么读更好,使得此处的品读理解只停留在浅层次上。在鼓励学生方面,今后应该像赵志祥老师说的那样,对学生不要太吝啬要多看一看他们进步的地方,让他们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篇5)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寓言童话,全文只有四个自然段,语言非常简单,主要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的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风伯伯听了后,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课文还配有2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课文中的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样子。本课的难点是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效果较好。

一、听故事、看图,了解“高矮”

在教学课文前,我先让孩子们听故事、再看黑板上的简笔画,让他们了解一下,谁高谁矮。孩子一看便知是大松树高。在此基础上,提问:但是这棵小松树却说自己比大松树高,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呢?孩子们举手告诉我,那是小松树在山上,大松树在山下,所以小松树就以为自己很高,看得很远。我又问:通过预习,你觉得小松树是个怎样的人?孩子们有的说“骄傲”,有的说“不懂事”,有的说“没礼貌”,我没有急着裁定谁对谁错,谁说的最有道理,继续和孩子们学习下去。

二、感情朗读,表演对话。

课堂上我在指导学生朗读表演时,让学生想象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p语气,尽可能读出当时的情境。读小松树的话时体会出它居高临下p骄傲自大。重点句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抛出问题:该用怎样的表情来读风伯伯的话呢?提醒学生,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帮助你演好风伯伯。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摸着”一词。什么时候谁会摸着你的头?回答肯定是妈妈等爱我们的家人,告诉我们一些道理的时候等等,学生很容易就联想到了自己的平时生活,用以有的经验来获得对课文的理解,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风伯伯的慈祥与教导。也为接下来小松树内心世界又起波澜做好铺垫。

三、结合生活及语言环境,加深理解。

最后一段,我抓住“惭愧”p“低”等词,让学生想象出小松树后悔,不好意思的神态,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托起来”该是怎样的托,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课后中让学生思考,听了风伯伯的话后,小松树会怎么想?你代表小松说再向大松树说句话好吗?我想让学生从这两个问题中明白学习这课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知道些什么。事后了解,绝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够理解课文,也知道不能学习小松树的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在朗读方面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小松树的话语中充满着得意和骄傲,个别学生能够读好,但集体读效果不好,应该由老师范读会好点的`。

2、整堂课注重学生是否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是否能体会到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忽略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在体验小松树的内心世界的时候,更可以利用这良好的说话训练时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与说话能力同时训练的课,才是学生语文能力真正获得训练的课堂。

《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反思5篇》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35341.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