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身为一位优秀的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教孩子们学到一些知识,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教案有助于老师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你知道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会飞的火箭”,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想办法使火箭飞起来。
2、通过玩会飞的火箭,知道拍瓶的力度影响火箭的高度。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已有玩瓶的经验。
2、材料准备瓶子做的火箭、火箭底座
活动过程:
1、导入过程教师扮演水木娃娃
师:小朋友们好,我是水木娃娃,今天水木娃娃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是什么?出示火箭师:这是火箭,这是火箭的底座,今天啊!小火箭要发射了,小朋友,你们想一想怎样不用手去碰小火箭,也能让火箭飞起来呢?
(幼儿猜想回答)师:哦!你是这样想的啊!今天水木娃娃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火箭,你们去试一试吧!
(幼儿第一次操作)
2、幼儿尝试用各种方式让火箭飞起来,师观察、指导,重点看成功的小朋友,以便后面的幼儿师范。
师:小朋友们的火箭都飞起来了,赶快回来告诉水木娃娃你们的好办法吧!
幼儿回座位师问:谁来说一说?你来说,你的火箭头飞起来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幼儿:我是用吹的方法,让小火箭飞起来的。(分别让幼儿说出其他倒、抛、摇、挤,敲等方法)师:哇!你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啊!水木娃娃也准备了一些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视频)师总结:原来我们可以用倒、抛、摇、挤,敲,吹等这么多方法来让我们的火箭飞起来。小朋友你们用刚才没试过的方法再去试一试好不好!
(幼儿第二次操作)
3、幼儿明白拍瓶身是使火箭头飞得最高的方法师:小朋友你们的火箭都飞起来了吗?(都飞起来了)刚刚水木娃娃发现有一个小朋友的方法很特别,我们请她来比表演一下吧!
(幼儿示范)师:哇!他的火箭飞的高不高啊?(高)你是怎样做的?
幼:我是用手拍的师:啊!是用手拍的,我们把手伸出来跟他学一学好不好?(师教授拍的动作)2遍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用这种拍的方法让自己的小火箭拍的高高的啊?(想)再去试试吧!
4、(幼儿第三次操作)(这次师主要是注意哪个幼儿的力气小,哪个幼儿的力气大)让幼儿明白拍的力量大小与火箭飞的高度有关)师:小朋友,水木娃娃看见你们的火箭都飞得很高,我们请两位小朋友来比一比,看谁的火箭飞的高?(幼儿上来表演,请一男一女)师:啊!飞起来啦!谁的高?为什么他的火箭飞的高啊?
幼:因为她拍的力气大。(这里让其他小朋友多说说)说:有小朋友认为是拍的力气大,我来试试,我用重重的力拍(啪!啊!好高啊!),这次我轻轻地拍(啪!哦!有点低)师总结:原来我们拍瓶子,重重的拍,火箭头飞得高,轻轻地拍,火箭头飞得低。
5、结束语
师:小朋友你们每人拿一个火箭跟着老师到外面去玩一玩,比一比谁的火箭飞的最高吧!
活动目标:
1. 尝试用双侧同重平衡杆的方法帮助铅笔站立,掌握简单的平衡原理。
2 .乐意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1.秃头铅笔、铅丝、记录纸人手一份。
2 .辅助用具;夹子、木珠、橡皮泥、螺帽、雪花片、木头积木等。
3 .西游记人物图片(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两倍)。
4. 西游记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铅笔,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T: 铅笔放在手指上不用手扶会怎样?
今天偏要和铅笔做个游戏,让它立在手指上不用手扶也不掉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么?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
T:桌上有许多工具,用它们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让铅笔立在手指上不掉下来。
1. 幼儿尝试
2. 教师出示范例
T:看,我的铅笔会跳舞,它跳得多开心呀。你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吗?好,你也来试一试吧。
(三) 幼儿第二次尝试
1.探索学习平衡杆的制作
引导:它为什么站不稳?朝哪边倒?为什么/
帮助:铅丝需绕紧,两侧铅丝要一样长,悬挂物一样重。
2.进一步尝试新工具并记录
T:记下你成功的方法,比比谁用的工具种类多,谁成功的次数多。
3. 交流记录结果
问:为什么你的铅笔能站稳?(“平衡”的概念)
(四) 运用已有经验制作铅笔娃娃
1 .出示西游记人物图片,提出制作玩具
T:你们的铅笔都会跳舞了,我们帮它们打扮打扮,让它们变成有趣的玩具。
2 .听音乐庆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小蝌蚪的特征。
2、乐意和教师一起表演,感知体验自由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准备 课件:趣味练习--养蝌蚪
活动过程
1、出示趣味练习卡,幼儿观察小蝌蚪。
教师:画面上有什么?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
2、认识小蝌蚪的特征
小蝌蚪的头长得什么样?
有几个黑油油的眼睛?
小蝌蚪的后面有几条尾巴?
小蝌蚪在水里是怎么游的?
3、请幼儿模仿小蝌蚪在水里游的动作。
4、教师:我们看看小蝌蚪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观察图片
了解小蝌蚪长大后变成青蛙。
5、教师:你们喜欢小蝌蚪吗?我们来画很多的小蝌蚪,把它们放在池塘里好吗?
6、幼儿画蝌蚪,用线条画出大大的脑袋,小小的尾巴。
7、养蝌蚪,把幼儿的作品放在展板上(池塘)。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沙
设计思路
幼儿对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对好玩的沙子更是有着浓厚的兴趣,每次玩沙总是乐此不疲。于是我们便抓住这一幼儿感兴趣的课题设计并组织了此次科学活动。让幼儿在玩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感知、比较、交流获取对沙子基本特征的了解,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体验玩沙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探索并感知沙子的基本特性。
2、了解沙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沙土游戏的快乐。
3、通过了解沙尘暴的有关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沙漠和海滨的录像、几种颜色的沙子标本、水泥少许。
2、每桌一盘沙子、五个沙箱,每个幼儿一杯沙子、一罐土。
3、冰糕棍、抹布、盛清水的杯子(每组必备)、废旧物品制作的漏斗。
4、铲子、小水桶、印模、吸铁石、网眼大小不同的筛子、废旧纸杯、玩沙工具等。
5、沙尘暴录像带、一盘沙、用报纸卷好的纸简。
活动过程
一、细细的沙
(一)美丽的沙
1、录像画面一;广阔的沙漠
引导幼儿讨论:沙漠里的沙子是什么样的?(黄色,干燥,有许多)
2、录像画面二:美丽的海滨
引导幼儿讨论:海滨的沙子是什么样的?(非常细,柔软,湿的)
3、小结:沙子的颜色很多,最常见的有白色、黄色,还有黑色、红色和紫色。(逐一出示红色、黑色、紫色沙子标本给幼儿看)
自评:幼儿仅仅对常见的黄沙比较熟悉,通过观看录像片,丰富了幼儿对沙子的认识。
(二)细细的沙
1、请幼儿随意玩沙,通过看、摸、吹、闻来感知沙子的基本特征。
(幼儿:点点的、小豆豆、粒粒的,经老师引导后说出是颗粒状的)。
2、两个幼儿为一组进行装沙游戏,用筛子、水桶、铲子、漏斗等工具,想办法使沙子流动起来,感知沙子流动的特性。
自评:幼儿对操作活动很感兴趣,每两人合作装沙,变换着不同的操作材料,他们一会儿把沙子放到漏斗里,一会儿把沙子放到小筛子上,观察沙子在不同物品上的变化。幼儿说:沙子像溪流,能像水一样流出来;这个漏斗孔太小,用手一捏就可以让沙子很快地流下来;从筛子上流下去的是碎沙子。
3、引导幼儿在盛水的杯子里放人沙子,然后用冰糕棒搅一搅并观察,有什么变化。(水变得有些浑浊,沙子沉到杯底、沙子变湿了,且不溶于水)
4、请幼儿分别用两个同样的矿泉水瓶(瓶底打孔)装等量的沙、土,再请幼儿分别向两个瓶子倒入同样的水,说说看到了什么现象(盛土的瓶只有少量的水流出,大部分水被上吸收;沙子中的大部分水较快地从瓶底流出,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吸收)。
自评:幼儿以往有过玩水的活动经验,知道盐、糖溶于水的道理,所以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简单操作就很快得出了结论:沙子不溶于水,但是有吸水性,其吸水性比土要差。但要注意提醒幼儿倒入沙子和土中的水要一样多,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5、为幼儿提供铲子、水桶、印模等,幼儿分组用沙子造型,其中一组幼儿的沙盘装有干沙子,另一组装有湿沙子,观察比较二者的不同:湿沙子能抱成团,干沙子不容易抱成团。提问:谁有办法使干沙子容易做造型?(幼儿自己动手加工湿沙子)
6、请幼儿将吸铁石放入沙盘中自由拖动,看一看有什么现象发生:沙土中含的一些铁屑能被吸铁石吸上来。
7、每人一盘沙,将适量颜料倒入盘中,请幼儿用手揉捏均匀,感知沙子有吸附性,能够着色。(将彩沙晾干后待用,可制作沙画)
自评:此环节幼儿的兴趣点最高,他们乐此不疲地反复用湿沙做各种自己喜欢的造型,如:坦克车、生日蛋糕、小花、大树等等,起初有的幼儿说两种沙子都可以做出造型,但是经过验证干沙做不成,而湿沙则很容易。幼儿对沙子中含有铁屑的事实百思不得其解,虽然经过反复的操作,也知道磁铁只吸铁制品,但仍然不太理解沙中含铁的现象,只停留在对吸铁过程的兴趣,因此应就沙子的来源、开采等方面再丰富幼儿的经验。
(三)坚硬的水泥沙
1、请幼儿讨论沙子的作用。
2、自制水泥沙:沙子是建筑材料的一种,必须和水泥混合使用才更坚固。
请每组幼儿取一杯沙子,半杯水泥,自制成水泥沙。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是软还是硬)
3、把糊状水泥沙晾干后再请幼儿观察。
(小结:沙子虽然是松散的,可是与水、水泥混合晾干后,就会变得非常坚硬。沙子是造房子不可缺少的材料。)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玩建构游戏一一把积木当砖块砌墙,分别用沙子、水泥、自制水泥沙、盖房子,感知水泥沙的粘和力强。
自评:幼儿知道沙子最大的用途是建筑装修,但对水泥沙的作用却不很了解,幼儿通过此环节的操作、比较,知道了水泥沙才是人们用于建筑的坚固结实的材料。
二、沙尘暴
(一)讨厌的沙尘暴:请幼儿观看沙尘暴的录像
请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出现沙尘天气?沙尘对人类有什么危害?(迷眼睛、把东西吹倒、路上的司机看不见车、刮脏衣服、引起感冒……)
(二)“防治”沙尘暴
1、出示一盘沙土,请幼儿想办法用报纸筒将沙土吹起来。
2、出示一盆种有植物的沙土,请幼儿试一试能不能把沙土吹起来。
请幼儿讨论:为什么沙盘中的沙土能吹起来,而种有植物的沙土却不能吹起来?(植物的根把沙土固定住了)
请幼儿讨论:
1、如何防治沙尘暴?
2、为什么种树种草能防治沙尘暴?
延伸活动:在沙土中种植草、小苗等绿色植物,观察沙土的变化。
自评:幼儿对跟自己的生活有关的沙尘暴的危害有较多的了解,但提供给幼儿观察的植物最好是种植在透明的容器中,这样才能使幼儿直观地了解到植物的根与沙土的关系。
三、玩沙游戏
(一)过生日
玩法:将纸杯装满沙子,拍紧,倒置后小心地将纸杯抽起,便做成一层“蛋糕”,用稍小的纸杯采取同样的方法在做好的“蛋糕”上再做一层,便成为双层“蛋糕”,把小木棍插在“蛋糕”上当“蜡烛”,玩过生日的游戏。
(二)抗洪抢险
目标:通过抬、背、扛等动作,锻炼幼儿的体能,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准备:沙袋若干,在10米外布置一条“河”。
玩法:幼儿当抗洪战士,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相等。教师发令后,每组幼儿迅速把沙袋搬运到河边,并叠放整齐。可以一人扛、背,也可以两人抬。搬运沙袋多的那一组为胜。
(三)运粮入仓
目标:练习挖的动作,培养幼儿集体合作精神。
材料:玩沙工具(小桶、小铲),两个相同的大桶。
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以“运粮食”为主题,沙子当“粮食”,大桶为“粮仓”,幼儿当“运粮人”。“运粮人”从沙地挖“粮食”,装满一小桶即可把“粮食”运入“粮仓”。比一比,看哪组最先把“粮仓”装满。
整体评价:
沙子是幼儿最常见,也最爱玩的廉价的游戏材料,但以往大都停留在一些无目的的自由活动,本次活动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教师精心准备而投放的游戏材料,有目的地引导环节的设计,让幼儿在玩沙活动中感知沙子的一些基本特征、沙子对人类的作用等。由于是幼儿自己操作得出结论,因此,他们的兴趣极高,不停地探索验证,干沙做不成,而湿沙则很容易造型。本活动较好地体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的教育思想。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糖果的特征(软硬、形状、颜色、味道),初步建立护牙意识,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愿意与教师、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各种糖果 糖果王国头饰一个
一、进入糖果王国。
1.进入糖果王国。
“小朋友好,我是糖果王国的国王。糖果王国里有许多糖宝宝,你们想不想和他们做朋友呀?”
2.找糖果。请每个小朋友在箩筐里找一个糖宝宝做朋友吧!T:
二、感知糖果的特征,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1.幼儿自由地感知、初步探索糖果的特征,并与同伴交流。
“你们都找到了糖宝宝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再跟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自己的糖宝宝朋友是怎么样的。”
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感知糖果的特征,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1)摸糖果、捏糖果、感知糖果的质地。
“请你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然后告诉老师或其它小朋友你的糖宝宝是怎么样的?
(2)看糖果,了解糖果的包装。
“你的糖宝宝穿了件什么样的衣服?
(3)剥糖果,了解糖果的外形、颜色。
“现在请你把糖宝宝的衣服脱掉,衣服放在桌子上,糖宝宝放在手心里面,看看糖宝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4)闻糖果,感知糖果的气味。
“我闻到了好多糖宝宝的味道,你们闻闻看糖宝宝是什么味的?那用小舌头轻轻地添一下,是什么味道啊?
(5)尝糖果,了解糖果的味道。T:“那把糖宝宝轻轻地送到你们的嘴巴里面,咦?这又是什么味道啊?
(6)尝试动手做糖果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糖果,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来动手做一些糖果啊?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糖果好吗?
3.小结。
“今天,我们在糖果王国认识了许多糖宝宝,每个糖宝宝都有自己的漂亮衣服。糖宝宝有的很软,有的很硬。糖宝宝的颜色、形状也不同,有的圆圆的,有的方方的,有的扁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等。闻一闻还有不同的气味,吃到嘴里甜甜的,有许多种味道。
三、体验吃糖的益处和害处,初步建立护牙意识
小结:糖好不好吃啊?张开嘴巴让我闻闻,恩…好香啊,啊呀,糖都跑到你们的牙齿里面去了,牙齿里面藏着糖会怎么样啊?那我们吃完糖以后应该怎么样啊?所以,我们吃完糖以后一定要刷牙漱口。
小班科学领域:我会变
【设计意图】
《我会变》选自山东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小班下册主题三中的《变大变小》。根据小班幼儿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教师通过出示孩子最喜欢的气球让孩子探索气球变大变小的变化,孩子的兴趣高、探索欲望极强。在孩子知道了物体有大有小的基础上,知道了世界上事物的大小是一种相对的概念。继而通过玩气球——变魔术——变小人等一系列游戏活动,在和孩子一起玩“变大变小”的游戏中让孩子了解了同一种物体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可变性,体验“变大”或“变小”带来的快乐。
2.体验想象的乐趣,大胆表达自己“变小”或“变大”的愿望。
【活动准备】
没吹气的气球(与幼儿人数相等)、气球、木耳、雨伞、胖大海、扇子,课件
【活动过程】
导入: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好玩的玩具了?(出示没吹的气球)
第一部分:让孩子体验气球变化带来的快乐。
1.你们想玩吗?你能让气球变大吗?(每人一个气球试一试)
2.小朋友使劲往气球里吹气,气球会变大。有的小朋友力气太小,没能让气球变大,怎么办呢?除了用嘴吹以外,谁还能想个别的办法让气球变大?(往气球里面充水、用打气筒往里面打气等)
3.小朋友能让气球变大,你能让大大的气球变小吗?用什么方法让大大的气球变小?幼:把手松开气球就变小了
第二部分:经验提升:什么东西会变大或变小?
4.除了气球能够变大变小,你还知道哪些东西能够变大变小?下面我们一起来变个魔术吧!
出示:木耳、茶叶、胖大海(加入水)——变大;
雨伞、被子、纸(折叠)——变小。
教师小结:原来在我们周围有这么多的东西会变化,,只要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东西都是会变化的。
第三部分:利用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大胆表达自己“变大”或“变小”的愿望。
5.你们相变吗?当你变成很小很小的小人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发表意见。
6.有一个小朋友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个很小的小人,咱们看一看他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吗?(播放课件)
【延伸活动】
刚才咱们想象成小人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果我们变成大巨人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咱们回到活动室把自己的想法讲给你的好朋友听好吗?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昆虫的外形特点与生活方式,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2、通过猜谜语捕捉、观察各种昆虫,发现其中的奥秘。
3、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小容器、塑料袋若干个,也可以让幼儿从家里把捉到的昆虫带到幼儿园来。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语活动引出主题。
教师念谜语: 小小虫,嗡嗡嗡,
飞到西,飞到东,
传花粉,采花蜜,
人人夸它爱劳动。 (蜜蜂)
一对翅膀薄又明,
两只眼睛亮晶晶,
飞低飞高报阴晴,
飞来飞去捉害虫。 (蜻蜓)
幼儿猜谜底,引起幼儿对昆虫的关注。
二、捕捉昆虫。
幼儿到草地上捕捉昆虫。将捕捉的昆虫按会爬的、会跳的、会飞的……分类放在容器中。
三、将幼儿捕捉到的各种昆虫放在一起,准备举办昆虫运动会。
将会跳的虫子放在大盒子里,比一比谁跳得最高。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昆虫的前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跳得高,有的跳不高?
将会爬的虫子放在桌子上,比一比谁爬得快。用火柴盒做小火车套早昆虫身上,比比谁拉得动,谁的力气大。让幼儿观察这些昆虫的身体和腿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回2爬?
将会飞的虫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谁飞得远。注意观察它们身体与翅膀的特点,想一想为什么会飞。
将昆虫放在水中,看看谁会游泳,谁会怕水。
将昆虫肚皮朝上放置,让幼儿观察它们怎么翻身。
饲养昆虫。
将几种常见的昆虫放在容器中饲养。让幼儿观察它们如何活动,如何进食。
活动目标
1、宝宝感受雨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说说雨是什么样子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动感图片—下雨了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动感图片—下雨了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天气怎么样了?(下雨了)
2、提问:仔细看看,雨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说出,长长地、哗啦啦的、湿湿的。)
3、教师小结:雨是细细的,长长地,有哗啦啦的声音,是从天上落下来的,还是都透明的。
4、让幼儿思考:为什么说雨是透明的呢?
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感知,理解“透明” 的含义。
教师告诉幼儿,因为我们能看到远处的大树、大山还有小船。
5、教师拿一块小玻璃,加深对透明的理解。
嘢!我看到小朋友了,玻璃是不是透明的呢?
6、让宝宝回家找透明的东西。
水杯,塑料袋子等。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蚂蚁,了解蚂蚁触角的作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蚂蚁的特征
2、图片:蚂蚁4
活动过程
一、蚂蚁图片引起兴趣
1.教师: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是谁呀?(蚂蚁)
你们知道蚂蚁在干什么吗?
2.启发幼儿大胆想像,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二、课件演示:蚂蚁的特征
1、小朋友想知道蚂蚁是怎样长大的吗?
(让幼儿互相议议)
2、观看课件演示,了解蚂蚁的生长过程。
卵-蛹-幼虫-蚂蚁
三、探究的问题: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1、幼儿讨论
(1)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
(2)蚂蚁没有触角可以吗?
2、教师讲解,蚂蚁触角的作用
(1)蚂蚁的触角比盲人的竹竿还灵。
(2)这对触角有两种功能:
一种是触觉作用,通过触角接触外界,就能探明前面物体的轮廓、形态和硬度,
以及前进道路的地形起伏等情况。
另一种是嗅觉作用,通过闻味进行识别。
原来,蚂蚁一边走路,一边从腹部末端的肛门和腿上的腺体里,
不断分泌出少量的、带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叫做标记物质,沾染在路上,留下痕迹。
远离蚁巢的同窝蚂蚁,回巢的时候,就用它的特殊鼻子——触角,
来闻着这条气味路标前进,这叫做“气味导航”。
3、帮助幼儿记忆
(1)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家了。
(2)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吃的。
四、游戏:蚂蚁找食物。
幼儿戴上触角的头饰扮演蚂蚁,从家中爬出去找吃的,找到后搬回家中,
用触角告知同伴去搬运粮食。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金鱼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学会由头至尾地观察金鱼。
3、懂得观赏金鱼,了解爱护和饲养金鱼的基本方法。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玻璃缸,鱼缸中至少有一条金鱼、鱼食若干、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金鱼,初步认识金鱼。提问:
(1) 鱼缸里有什么?金鱼是什么样的?
(2) 你喜欢它吗?为什么?小朋友怎样去看金鱼呢?
教师提醒幼儿不用手触碰鱼缸中的金鱼。
2、知道幼儿有序地观察金鱼,了解金鱼的主要特征。提问:
(1) 金鱼的头在哪里?头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
(2) 金鱼的所以身体上有什么?它身上一片一片的东西叫什么?
(3) 金鱼身体后面是什么?它的尾巴像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观察到的金鱼的外形特征,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
3、请幼儿给金鱼喂食,观察金鱼吃食,了解其甚或习性。提问:
(1) 金鱼爱吃什么?它是怎么吃事物的?
(2) 金鱼喜欢住在哪里?它是怎样游的?
教师告诉又有而在喂金鱼吃事物的时候,必须注意每天不能给鲸鱼喂许多事物,否则,金鱼吃得太多,会撑死的。接着,让幼儿模仿金鱼嘴一张一合地吃东西以及在水中摆动尾巴游来游去的样子。
4、教师带领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1) 让幼儿看图说说:画面上的金鱼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幼儿想一想,你还看见过什么样子的金鱼?
(2) 教师念儿歌《金鱼》,并带领幼儿看图念一念儿歌。
5、欣赏歌曲《小金鱼》,并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在教师里游来游去。在活动中,指导幼儿有序地观察金鱼,了解金鱼的主要特征。有步骤的指导幼儿探索过程。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操作。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班级的自然角里养了金鱼,幼儿已有了一些对金鱼的了解,但了解的较肤浅,不全面,较分散。活动中将采用比较丰富多样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学习内容。将根据幼儿自己的独特的认知特点,采用让幼儿看看、给金鱼喂食,观察金鱼吃食,模仿小金鱼在教师里游来游去等活动认识金鱼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淄博市张店区付家镇中心幼儿园 张华
【活动目标】
1、喜欢探索和动手操作。
2、在游戏中获得关于影子现象产生和变化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白色幕布、提线木偶、灯、音乐课件。
2、小玩具、手电筒若干个。
3、和幼儿一起做定位测量记录(量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在早、中、傍晚的长短和方向)。
【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大家一起来跳舞。
1、引起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教师操纵提线木偶在有灯光的白色幕布后面表演,幼儿观看木偶的影子跳舞。
2、幼儿分批尝试,观察自己和小朋友的影子,体验有影子的乐趣。
二、观察活动:为什么有影子?
1、小朋友站在幕布后,把灯关掉,看看幕布上有没有影子?为什么影子不见了?
2、 把灯打开,看看幕布上有没有影子?想一想、说一说怎样幕布上才能有影子?
3、小结:物体挡住了光就有影子。老师刚才就是利用影子表演了木偶跳舞。
三、 实验活动:影子会变吗?
幼儿操作实验:每个幼儿拿一把手电筒和一个小玩具,玩找影子的游戏。引导幼儿观察,手电筒位置不同时,影子有没有变化,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四、讨论活动:有趣的影子。
1、讲一讲:刚才发现了什么?
2、 想一想:早上和傍晚人的影子是怎样的?为什么?中午影子又是怎样的?为什么?什么时候的影子最长?什么时候的影子最短?
3、 观看课件,小结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4、 想一想,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什么影子?
【活动延伸】
与幼儿一起到室外玩踩影子和藏影子(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影子藏起来)的游戏。
活动目标
1、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食物的快乐,感知水果的明显特征。
2、尝试自己动手剥果皮,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课件:水果类
2、竹签、果盆、水果刀等,水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
1、教师:我们班的小朋友身体都很棒的,老师想知道,你们的身体怎么会长的那么棒?
(幼儿自由回答:吃许多饭、菜的;多吃水果;多吃蔬菜;锻炼身体等等)
2、幻灯片:水果类
教师:原来小朋友都喜欢吃水果。
老师这里也有许多的水果,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喜欢它?
(幼儿介绍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3、教师:这些好吃的水果想和我们的宝宝做个游戏。
有意识的把同一类水果按大小摆放成一排,或不同的水果有规律的排列,
引导幼儿比较不同、大小、数数、间隔排列、一和许多等。
4、老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
这些水果,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从小到大等)
有几个桔子?我们一起来数数,好吗?
(点指数数)
看看谁来了?苹果生梨间隔排列
(间隔排序)
最后出示一个香蕉,许多小番茄
(1和许多)
二、游戏感知
1、老师这里有一直会变魔术的金盒子,它能变成出许多好吃的水果。
2、游戏:变戏法
老师摸水果,告知小朋友水果的主要特征。
(如:一个红红的,圆圆的,大大的是什么水果?两个黄黄的弯弯的,象小船一样的是什么水果?)
3、让小朋友猜猜是什么水果,当老师知道小朋友猜对时,小朋友一起说:
“变变变,变出一只红苹果”或“变变变,变出两只黄香蕉”等等。
三、品尝水果
1、教师:小朋友拿来了那么多好吃的水果,我们今天就来开一个水果品尝会吧,
尝一尝这些水果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老师帮小朋友把水果切好了,放在那里的小桌子上,
小朋友等下过去把好吃的水果做成一个个好吃的水果串好吗?
如果要请老师帮忙的,请你说句有礼貌的话(老师帮帮忙)。
水果品尝会开始喽!
2、引导幼儿先洗手再吃水果。
(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小手甩一甩,毛巾擦擦,小手变干净)
3、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分享。
活动目标
1、观察、认识西瓜的外形特征。
2、知道西瓜是夏季水果,并喜欢吃西瓜。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习惯
2、课件:图片-西瓜切面
3、西瓜(供幼儿品尝)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西瓜。
(1)教师:小朋友,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可以吃些什么来防暑降温呢?
(让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大胆讲述。)
(2)教师:西瓜就是一种很好的夏季水果,有哪些小朋友喜欢吃西瓜举起小手让老师看看。
2、观察、认识西瓜。
(1)西瓜是什么样的?
出示图片:西瓜
(2)请幼儿观察、讲述西瓜的外形。
小结:有的西瓜是圆圆的,有的西瓜是椭圆的,有的瓜皮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绿色的,
还有的是带花纹的。西瓜是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地响,推一推还会滚动。
(3)西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猜测后,出示图片。
3、引导幼儿了解无籽西瓜
(1)出示图片:有籽西瓜,无籽西瓜的切面。
请幼儿观察后说出,两个西瓜有什么不同。
(有籽,无籽)
(2)教师:无籽西瓜又沙又甜,吃的时候不需要吐籽,很方便。
4、品尝西瓜
(1)你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小结:西瓜水分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还能防止生痱子呢!
(2)幼儿通过品尝,感受西瓜的味道。
5、画西瓜
(1)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西瓜,知道西瓜有有籽西瓜,无籽西瓜,
还品尝了甜甜的大西瓜,现在,我们来画一个大西瓜好不好?
(2)幼儿涂色:西瓜
要求:西瓜皮用深绿色或浅绿色,西瓜瓤用红色,瓜子用黑色或棕色。
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前评析】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幼儿的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对幼儿来说,科学教育是一个过程;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验证问题的过程。因此,结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不同的的声音》这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孩子们通过仔细的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用不同的材料、大小相同的长筒,放入相同数量的珠子,他们的声音是怎样的?为什么?而相同的材料、大小不同的长筒,放入相同数量的珠子,它们发出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如果放入不同数量的珠子呢?声音变化又是怎样的……等等,通过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欲望。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感知不同的容器放入相同量的珠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或相同的长筒放入不同量(或相同量)的珠子发出的声音变化,感受探索声音所带来的乐趣。
2、 幼儿通过 操作感受声音的不同,培养幼儿的听、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长塑料瓶、长铁筒、长纸筒、长木盒、珠子等若干
2、音乐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实录】
1、引导幼儿听一听各种声音,感受声音的不同,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师:我是魏老师,今天和你们交个好朋友,好吗?(好)那我提个要求,用你们的耳朵听听,好,请坐下,请听这些是什么声音?(汽车声、鸟叫声、流水声、雷雨声等)
(在最后听到救护车时,插入小结:救护车为什么叫得这么急呢?幼:救人…,所以,我们要锻炼好身体身体,把身体练得棒棒的,还要注意安全,这样就可以减少救护车的出现了。)
师:我们刚才都听到有哪些声音?(幼:有鸟叫…有…)这些声音是一样的吗?(幼:不一样)
2、引导幼儿说一说。
师:那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身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呢?好,都站起来试试。
幼:我会拍手…、我会跺脚…、我会用嘴发出出声音…。
(待孩子表现完后插入老师的“声音”:哇,小朋友们真棒,魏老师也想用自己的身体表现不同的声音,看我的。)
3、出示不同的长铁筒、长纸筒、长塑料瓶、长木筒子等,以其也想发出声音为题,引起幼儿探索、动手、寻求知识的欲望。
师:刚才我们用身体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今天老师带来了几种不同的长筒,想让这些长筒发出声音来,请小朋友们一起过来看看有什么长筒?
幼:这是铁的 、这是塑料的…这是木的…,这是纸的…。
师:桌面上除了有不同的长筒外,还有什么?
幼:珠子。
师:这些珠子能帮长筒发出声音吗?(幼:能)
师:那请你们数10粒珠子装进筒子里,听听筒子里发出的声音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
幼:不一样,因为有的是铁的… 、有的是塑料的…;有的是木的…;有的是纸的…。
师:小朋友真聪明,原来呀,不同的筒子虽然都是装了10粒珠子,但是它们发出来的声音却不一样。
4、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感知大小不同的容器放入相同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师:现在,老师又拿一个长筒,这是什么长筒?一样吗?为什么?
幼:一个大一个小。
师:刚才小朋友如果用的是小的塑料筒子,你就拿出一个大的塑料筒子,如果用的是小的铁筒子,你就拿出一个大的铁筒子,同样放进10粒珠子,听一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5、讨论:同是一种材料的筒子,同样是放进10粒珠子,为什么发出的声音却不同?
师:我们来听一听,它们同样是塑料的长筒,同样是装了10粒珠子,为什么发出的声音却不同呢?
幼:因为一个筒子大,一个小。 ……等等。
教师小结:哦,原来不同材料的筒子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大筒子和小筒子同样是装10粒珠子,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提示语:因为大筒子里面的…空间大,小筒子里的…空间小,所以它们发出的…声音就不同)
9、体验制作后的乐趣。
师:现在老师请你们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个长筒,跟着音乐奏起来吧。(作者: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机关第二幼儿园 小一班 魏莹)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189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