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教案:《祝福》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祥林嫂悲剧的根源。
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通读全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全文。
一、导入
在中国的现代作家中,没有哪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有鲁迅这们深刻而又具体,没有哪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有鲁迅这样执着而又犀利,那么是谁让祥林嫂落到了那么悲惨的境地?让我们走进《祝福》,走进我们民族的昨天,也走进鲁迅先生伟大的心灵。
学生介绍鲁迅,教师补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等专集;
中篇小说《阿Q正传》(1921年12月)
二、解题
1.背景介绍
《祝福》写于1924.2.7.,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2.关于“祝福”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三、检查预习
1.字词。
钝dùn响寒暄xuān瓦楞wǎléng悚sǒng然
踌蹰chóuchú谬miù种俨yǎn雪褥rù
瑟sè瑟有声尘芥jiè堆形骸hái颊jiá
贺家墺ào荸荠bíqí呜咽yè驯xùn熟
敛liǎn怔怔zhēng咀嚼jǔjué渣滓zhāzǐ
瞥piē门槛kǎn惴惴zhuìzhuì蹒跚pánshān
2.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各种具有典型性格
的人物,广泛地、多角度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
明确: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小说思路,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一、整体感知
1、理清小说思路
四人一小组研究并为“祥林嫂”梳理一生的主要经历。
祥林嫂年一生经历:
与样林结婚。
春上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中,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
后被抓回,春上被逼改嫁,年底生阿毛。
丈夫患伤寒死去。
四岁的阿毛春上被狼衔去。小屋被收,秋天经卫老婆子介绍,回到鲁镇做工。祭祀时很闲,只烧火。年底柳妈建议她去土地庙捐门槛。
近秋到土地庙捐门槛。冬季祭祖时节,仍不让她拿酒杯和筷子。
可能被赶出鲁四老爷家。
沦落为乞丐。
凌晨离开人世。
2、情节梳理(板书)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祥林嫂外逃初到鲁镇
发展——被劫被迫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捐献门槛,未能赎罪,被逐,沦
为乞丐)
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二、文本研读
1、提问: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还是另有安排?
明确: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了倒叙的手法。
2、提问: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设置悬念,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中死去,造成了浓重的悲剧气氛,而且死后引起了鲁四老爷的震怒,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的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三、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重点分析祥林嫂形象。
一、回顾小说的三要素
故事情节、人物、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二、分析祥林嫂形象
1、小说中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
明确: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
2、试找出文中对祥林嫂的肖像、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A.肖像描写:(共三次)
脸色——1青黄,2青黄,3黄中带黑。
两颊——1红的,2消失了血色,3消尽了悲
眼睛——1顺着眼;2顺着眼,有泪痕,无精神;3眼珠间或一轮。悲哀的颜色。
衣饰——1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2同上;3破竹篮,空的破碗,破竹竿。
作用:展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礼法对妇女的摧残与迫害。
第一次虽贫困,但对生活抱有希望
第二次已经走投无路,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第三次对生活已经彻底绝望
B.语言描写“我真傻,真的……”
作用:失子对祥林嫂是致命一击,反复述说是为了减轻内心痛苦;而人们对祥林嫂悲惨遭遇却厌恶和唾弃,说明人际关系的冷漠,预示着祥林嫂悲剧的必然。
C.神态、动作描写——两次祭祀
第一次,讪讪地缩了手,疑惑地走开。
第二次,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变作灰黑,失神的站着。
作用:说明精神为之崩溃
3、归纳祥林嫂人物形象。
明确: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对生活要求低,却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她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以至于被社会所吞噬。
三、作业布置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鲁四老爷和“我”的形象。
一、复习回顾
二、分析鲁四老爷
1、文中的鲁四老爷是个怎样的人呢?你是从哪里看出的?
明确:A.通过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点明了鲁四老爷的身分(地主阶级、封建理学的卫道士)。(间接描写)
B.当婆婆一边抢人一边来领工钱时,鲁四老爷把祥林嫂一文还没有的工钱全交给了婆婆。说明他对被压迫的寡妇祥林嫂的冷酷无情。
祥林嫂曾那样辛勤地为鲁家劳动过,可当她遭到恶运时,鲁家却无动于衷,连祥林嫂走没走、怎么走的,都毫不过问,只是到了正午,四婶肚子饿了,这才想起了祥林嫂淘米时拿走米和淘箩,于是倾巢出动“分头寻淘箩”;连平时摆派头、端架子的鲁四老爷都“踱出门外”,“直到河边”,等看见米和淘箩“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旁边还有一株菜”时,这才放心。这场虚惊,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在封建统治者的眼里,一个劳动妇女的命运都不如一个淘箩、一点米、一株菜,鲁四老爷冷酷残忍的嘴脸跃然纸上。(直接描写:行动描写)
C.鲁四老爷一共开过六次口,说了百十来个字,a祥林嫂被抢前的描写。
b.祥林嫂被抢时的描写。c.当他为寻淘箩,“踱”到河边时的描写。
d.紧接着,午饭之后,卫婆子又来时的描写。e.对四婶的暗暗告诫的描写。
f.祥林嫂死后的描写。
他的语言把他反动、顽固虚伪自私、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把他杀害祥林嫂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语言描写)
归纳:鲁四老爷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地维护旧有的封建制度,反对一切改革与革命。他思想上反动,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三、分析“我”这一形象
问:说说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在文中起何作用?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对祥林嫂提出的“魂灵的有无”的问题,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和无能。
在小说的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四、归纳小说主旨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深切地表达了对底层劳动妇女的同情和关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五、小结以《祝福》为题的深刻意义
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次,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第二次,描写鲁四老爷家祝福。(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人物的真实性与感染力)
第三次,结尾。与祥林嫂的死形成鲜明对比,更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深化主题,首尾呼应,小说结构更加严谨。
六、分析、讨论写作特点
1.精当的环境描写。
2.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
①肖像描写:三次变化。
②画眼睛(眼神)。
3.倒叙的独特结构。
七、拓展延伸
电影《祝福》的结尾对小说作了这样的改编:祥林嫂捐了门槛“赎罪”后却仍被鲁镇的人鄙夷,她愤然举起菜刀,砍向自己曾寄予无限希望的门槛。你认为这种改编是否符合小说中祥林嫂的思想性格?从文中找依据说说理由。
答:电影拍摄的时代比较特殊,加入这个情节是为了体现劳动人民的抗争,但是现在很多人认为这个情节的加入有悖鲁迅原作初衷,祥林嫂是封建思想、封建秩序的牺牲品,她是遵守封建道德的,她为了守节不惜以死抗争,再嫁后心里一直有极强的罪恶感,鲁家不让她参加祭祀,她没有一点不平和抗争,而是认为自己不干不净,捐了门槛以求获得宽恕,直到临死前也只是对鬼神的有无有了一点点儿动摇,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忽然爆发出那么大的反抗精神,用刀去砍门槛呢?这不符合祥林嫂思想性格发展的轨迹。受尽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迫害最终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所吞噬,这是祥林嫂悲剧的根源,也是鲁迅小说的立意之所在,而改编后的这一情节显然有悖于这一主题。
高二语文教案:《祝福》优秀教学设计(二)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学重点1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2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教学用具1、课本
设计理念《祝福》是短篇小说的精品,提供了丰富的小说鉴赏资源。但鉴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有如面面俱到,不如有所侧重,力求有一定的深度。首先,小说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结构有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其次,小说刻画的形象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方法丰富多彩,值得体味;再次,小说的主题特别深刻,但学生对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又比较陌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计划用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
鲁迅先生曾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封建社会概括为两个时代“……”,在《狂人日记》中他说:“中国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环境当中生活着的中国百姓,不敢对生活有什么奢求,他们只求生能存命,死后安魂。可就是如此可怜的要求,也被社会冷漠的拒绝。这即所谓先生所说“想做奴隶而不得”。在天地圣众歆享牲醴的爆竹声中,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女人,躺在了写着“吃人“二字的历史上!今天,我们一起来看鲁迅先生的《祝福》。
教师提问:(1)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呢,还是另有特点?
明确:在序幕后写出了故事结局,属倒叙手法。
(2)这种叙述方式有何特点及作用?
明确:从情节安排看,把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对读者有较强的吸引力;从小说的矛盾关系看,小说开头写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死去,而且引起了鲁四老爷的震怒,突出了人物的矛盾关系。一、自读思考
1、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编写出结构提纲。
2、简单概括小说的叙事特点。
3、仔细阅读小说中关于“祝福”场景的描写,体会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二、研读讨论
1、讨论小说标题的含义。
小说以“祝福”为题,很巧妙。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发展与祝福有密切关系。同时,小说主人公又死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祝福声中。通过这个标题,就把“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到了读者的面前,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惨性,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2、概括结构提纲(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见板书)
3、学生思考、讨论。
板书设计祝福鲁迅
故事情节提纲:
情节内容时间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三个半月
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两年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约两年
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分析探讨主人公的命运。
祥林嫂的悲剧是一场发人深思的社会悲剧,是一出令人同情的人生命运悲剧,值得我们细细地体味、深思。
探讨:(1)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都发生在什么时间?
教师概括:立春之日,丈夫死亡孟春之日,被卖改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祥林嫂真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2)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让我们从祥林嫂的死因来探寻她的悲剧命运。教师概括:死于贫穷,祥林嫂是个乞丐;死于悲伤,祥林嫂失去了爱子;死于恐惧,她惮于死后的酷刑;死于绝望,她认识到虽然捐过门槛也无法赎回生前罪孽;死于孤独,她的周围没有同情,只有冷漠;……
那么,这些责任是不是应由祥林嫂来承担呢?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来具体分析。
教师总结归纳: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是封建礼教和吃人的宗法制度害死了祥林嫂,具体说来,是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害死了祥林嫂。她被迫改嫁是族权的唆使;她的再嫁被认为“败坏风俗”,是夫权的影响;而她这“耻辱”到“阴司”还洗不掉,是神权的控制;鲁四老爷对她的迫害和侮辱,依靠的又是封建政权。
二、归纳总结祥林嫂形象的社会意义:
1.是万恶的封建社会,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作者刻意把丧夫、再嫁、失子、归天几个最关键的情节都安排在春天发生,将生机盎然的春给祥林嫂悲惨命运作自然背景,有养深刻的用意,它能造成强烈的对比,更有力地提示出封建制度的罪恶。
2.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而具有深刻的社会性,不推翻吃人的封建制度,象祥林嫂这样的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是不可能改变的。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抢答。学生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来具体分析。祥沦为乞丐,是不是她不愿劳动所致?否。相反,她十分勤快能干,一个人做几个人的工,更重要的是她对能劳动的生活感到十分满足。她沦为乞丐的主要原因是被人剥夺了参与祭祀的资格,来自精神的重击使她丧失了以往的劳动能力。
祥林嫂因什么失去了儿子呢?狼。祥的不幸,有的来自人祸,有的来自天灾。第一个丈夫的亡故应属天灾,祥是无辜的。没有从一而终招致生前死后惩罚的原因在祥林嫂吗?回答也是否定的。改嫁是婆婆所逼,她曾做过拼死抵抗。……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祥的清白无辜,她对自己的死不承担任何责任。那么,谁应为她的死负责呢?首先,我们可能会找出许多在祥林嫂死亡事件中犯有过失的人物,如鲁四、四婶、婆婆、柳妈等,但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些人物中没有一个可以承担祥林嫂死亡的直接责任!但我们又明明知道,祥并非死于自杀,在久已走投无路的绝境中还苦苦挣扎到最后一息,那怎么会没有加害者呢?加害者就是封建礼教和封建的宗法制度。再度审视鲁四老爷等活动在祥林嫂周围的的人物,她们无一不是在这一观念的支配下行动的。例如鲁四老爷,他有三次“皱眉”。第一次是祥初到鲁镇时,他“讨厌她是一个寡妇”,所以皱了眉,他也许是嫌她没有立即自裁,随亡夫而去;第二次是在猜测祥可能是“逃”出来的时候,他非但没有同情,反而嫌弃,只能说明他恪守礼教的顽固;这位老爷第三次皱眉发生在祥二进鲁镇时,这次,他不只是和四婶嘀咕,而且暗中叮嘱不可让“败坏风俗”的祥林嫂参与祭祀,成为日后在精神上彻底击垮祥的直接原因。再如鲁镇的众人,竟一致把祥因抗拒被卖而撞伤的额头视为“耻辱的记号”,把她的悲哀“咀嚼鉴赏”成渣滓后,再行“唾弃”,他们所取的立场仍是礼教的立场。所以用丁玲的话来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地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板书设计
立春之日,丈夫死亡
孟春之日,被卖改嫁没有封建礼教
暮春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宗法制度
迎春之日,一命归天
课后记
第三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导学生研究环境(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全文典型的环境描写有三处,各有特点各有作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体悟,讨论归纳。
二、引导学生鉴赏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这篇小说在塑造祥林嫂时,运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手段刻画人物,其中肖像描写运用的特别成功。要求学生找出三处肖像描写,比较阅读,思考肖像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教师总结:三次肖像描写,相互对照,诉说了祥悲惨的一生。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肖像描写,塑造了一个被封建礼教束缚、被践踏、被遗弃的旧中国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有力地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三、拓展训练电影《祝福》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你觉得这个情节合不合情理?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归纳:第一处(第一、二自然段):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沉重”、“阴暗”、“乱成一团糟”等词透露出了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压抑和反感。其中有一句话“年年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后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言。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悲剧的社会基础。
第二处(第八页第二段):渲染了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我的心情。中间的议论是反语,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舒畅”是愤激和沉痛之语。
第三处(最后一段):这段景物描写是由回响到现实。第一句是过渡,与前面转入回忆的句子相照应,渲染了热闹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故意虚写,那些“醉醺醺”蹒跚着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穷的痛苦和悲哀。
学生归纳:祥第一次到鲁家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脸色青黄”是生活艰辛的烙印,红润的脸颊显示了她青春的活力,因为她毕竟才二十几岁。而她第二次来到鲁家时,“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顺着眼”,是她善良性格的体现,突出了她内心的悲哀和空虚,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无奈,从那“消失了血色两颊”、“眼角上的泪痕”、“没有精神的眼光”的描写,不难体会到祥在遭受夫死子亡的打击后极度痛苦的心情。作者第三次描写祥林嫂时和前两次就迥然不同了:“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形象,多么令人毛骨悚然!她也曾有过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而现在,她的精神已完全崩溃了。
第四课时
四、分析小说中的典型形象——祥林嫂。(26分钟)
要求:阅读时跳过有关祥林嫂结局的部分,并预测被赶出鲁四老爷家后,她会不会成为一名革命者。
提示:想预测得准确,首先要有丰富的“背景”知识(知人论世),还要懂得捕捉重要“线索”(紧扣文体特点)。
做法:分两个小组,一组讨论祥林嫂的生活环境,另一组讨论她的自身性格特征。各小组推举一位小组长,记录讨论结果,作小结发言。限时15分钟。
讨论归纳:
1、外因是影响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
⑴鲁镇
从四叔“大骂新党”和家家忙着准备“祝福”这两个细节可见,鲁镇是一个封闭式的社会,封建意识根深蒂固,虽处于辛亥革命前后,但并没有受到有多大影响。
⑵鲁四老爷
鲁镇的权威人物。他的书房摆设和与“我”的谈话,反映出他是顽固的封建遗老。他非常蔑视祥林嫂,坚信女人应该从一而终,不然就是“败坏风俗”,“不干不净”。之所以收留她,是因为她还有剥削价值。当祥林嫂失去这种价值时,他就毫不留情地把她赶了出去。对祥林嫂而言,这个残酷、虚伪、自私的鲁四老爷既是一个经济上的剥削者,又是一个精神上的迫害者。
⑶柳妈
柳妈与祥林嫂同属劳动者阶层,也是自觉维护着封建贞节观念。应强调一点,除了蔑视,她对祥林嫂还是有点同情的。可是她为祥林嫂寻找“赎罪”的办法(捐门槛),带着鲜明的迷信色彩,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⑷其它人
“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这句话让人真切感受到,鲁镇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常冷漠。特别强调,婆婆肆无忌惮地把祥林嫂卖掉,反映出当时的妇女没有独立的人身自由,只被当作家族的附属品。
小结:整个鲁镇顽固地为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观念所支配,妇女的社会地位低微。这样的地方,严重缺乏培育革命者的土壤和水份。
第五课时
2、内因是决定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
祥林嫂是一个善良、纯朴的农村妇女。她所要求的,只不过是一种起码的生存权利。理智分析“逃跑”和“撞香案”两种行为,虽然她有着勇于反抗的性格,但思想本质仍是封建的。所以后来才产生了“捐门槛”这一行为。
小结:人的行为是外、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的严峻与自身的不觉悟,注定了祥林嫂不可能成为一名革命者。
(揭示谜底——祥林嫂成了乞丐。预测成功)
3、如何理解祥林嫂问“我”有无灵魂这个情节?
质疑:有的教参说:“这表现了她对现存秩序的大胆怀疑,对天经地义的神权的一种叛逆。你是否同意?
讨论解答:联系上面的分析,可见这种说法不成立。祥林嫂希望有鬼魂,是因为想与儿子重聚;但又怕有地狱,因为会被阎罗王锯开。人们说她是“穷死”的,实际上她是被强大的精神痛苦折磨致死的。
五、归纳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布置作业
高二语文教案:《祝福》优秀教学设计(三)
《祝福》教学设想
1、学之难——长达万余字十几页的小说,放在新学期第一课,姑且不说难度大,就是让学生阅读全文一遍,估计也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耐心,因此设计几个问题,带着问题去预习,可以避免课堂上因为预习而出现空白的情形。
2、教之难——另外由于知识点多,要学的东西也多,教学时容易导致胡子眉毛一把抓。所以我认为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变成自主式学习是学习这课的关键。
第一课时
问题设计:
1、 人物——小说涉及的人物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既可以解决本问题,同时也对小说情节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a、祥林嫂 b、鲁四老爷 c、柳妈 d、卫老婆子 e四婶 f、祥林嫂的婆婆 g、我
2、环境描写——找出课文的环境描写段落并朗读
3、故事情节—— 给祥林嫂列年表
祥林嫂年表:
到鲁镇以前 二十六七岁,在卫家山和祥林结婚。
到鲁镇元年 春天死了丈夫,年底(冬初)逃到鲁镇做工。祝福时很忙。
到鲁镇二年 春天改嫁。年底生阿毛。
到鲁镇三年 卫婆子说她交了好运。阿毛两岁。
到鲁镇四年 贺老六死。
到鲁镇五年 春天阿毛被狼衔去。秋天到鲁镇。年底祭祀时很闲。
到鲁镇六年 祝福时柳妈建议她捐门槛。
到鲁镇七年 秋天捐门槛。冬天祭祀,仍不能拿酒杯和筷子。
到鲁镇八年 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
到鲁镇九年 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
…………
到鲁镇十三年 问我三个问题。死亡 。
作业:小作文——《祥林嫂个人简历》《祥林嫂的故事》
预习配合 :
1、注音:
监(jiàn)生 烟霭(ǎi) 朱拓(tà) 不更(gēng)事
贺家岙(ào) 荸荠(bíqí) 草窠 (kē) 渣滓(zǐ)
炮烙(páoluò) 惴惴(zhuì) 歆(xīn)享 牲醴 (lǐ)
2、解释词语:
寒暄 尘芥堆 淡然 俨然 咀嚼赏鉴 沸反盈天 不更事 《四书》(见教材注释)
第二课时——公开审理“祥林嫂被杀”一案(附:袁卫星的教学实录)
一个人死,无非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然死亡,二是意外死亡,三是自杀,四是他杀。这堂课我们讨论一下,祥林嫂属于哪一种死亡?
生1:肯定他杀?
师:是他杀?那么 “谁是凶手?”)
生2:鲁四老爷呗!
生3:还有四婶。
生4:柳妈也是的。
生5:卫老婆子多少也沾点儿边。
生6:别忘了祥林嫂的婆家人。
生7:我看“我”也脱不了干系。(众笑)我这个“我”可是带引号的,你们别瞎笑。(又笑)
生8:总之,鲁镇的一群鸟男女呗!
师:(笑)鲁镇人统统是凶手?我看你们得说说理由。
生9:鲁四老爷肯定是凶手。祥林嫂初到鲁镇的时候,他皱了皱眉,讨厌她是一个寡妇,祥林嫂被婆家抢回,他一句“可恶!然而……”多少带了点支持的味道。祥林嫂再到鲁镇,他说她“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祝福时不让她沾手;就是祥林嫂死了,他还骂她是个“谬种”。他在精神上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路。
生10:这个家伙自私伪善、冷酷无情。
生11:鲁四老爷还有一个帮凶,就是四婶。
生12:我赞成。“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一声喝令,把祥林嫂在死亡边缘挣扎的勇气和希望都给粉碎了。
师:我打断同学们一下。“你放着罢,祥林嫂!”是个怎样的句式?
生13:感叹句。
师:好。这是从语气上说。从语序上说呢?
生14:倒装句。
师:对了。这一倒装,就突出了四婶要祥林嫂赶快放手的迫切心情。这里要注意,感叹号要放到句子的最后,而不是中间。请大家继续发表高见。
生15:祥林嫂的婆家人也是杀人犯。他们强迫祥林嫂改嫁,改变了她的命运。
生16:柳妈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让她害怕,把她推向了恐怖的深渊。
生17:“我”没有正面回答祥林嫂关于“灵魂有无”的问题,也有一份罪责。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18:我觉得柳妈不是凶手。因为她自己也和祥林嫂一样,是鲁四老爷家的帮工,阶级出身决定她的阶级意识,她不会残害祥林嫂的。
生16:那她为什么要讲阴司的故事给祥林嫂听?还给祥林嫂出“捐门槛”的馊主意!
生18:讲故事是因为她自己也相信;出主意则完全出于善意。
师:我来说吧,从总体描写上看,柳妈还是同情祥林嫂的一个。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渊,更显示出悲剧之可悲。就算柳妈是凶手,也是无意识杀人。你们同意我的说法吗?
生:(点头)
生19:“我”不是凶手。他是同情祥林嫂,憎恶鲁四老爷的。他只是没有办法救祥林嫂于死地。
师:用你们历史书上的话来讲,这叫什么?
生20: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阶级局限性。
师:很好。现在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21:有。
师:你认为“我”也是凶手?
生21:不,我认为祥林嫂不是他杀。
师:(笑)杀出程咬金来了。好,你说说你的观点。
生21:我认为祥林嫂是自杀!
生:(一片哗然)
师:讲讲道理。
生21:(振振有词地)如果当初祥林嫂不从婆家逃出来,是不是也就不会改嫁?
生22:(自发起立反驳)我认为还是会被迫改嫁。——就是不改嫁,也会被虐待而死。
生21:那她再到鲁镇之后,鲁四老爷家还是收留她的,不让她沾手祝福,她不沾手就是了。——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生23:这不是心理承受能力差与不差的问题,这是精神打击,比肉体折磨更痛苦!
生21:捐门槛也是她自己要去捐的。
生24:不捐门槛她会更痛苦。
生21:那她沦为乞丐,也可以到鲁镇以外的地方去呀,幸许李镇、王镇什么的,还能让她谋到一份帮工呢!
生25:你以为。“天下乌鸦一般黑”,李镇会有李四老爷,王镇会有王四老爷。(众生笑)
[经过一番激烈辩论,21号同学开始处下风。
师:打住,请你们打住。这其实已经牵涉到小说的一个重要问题——当时的社会环境。你们说是不是?
生:(齐)是。
师:请大家把小说开头两小节齐读一遍,想一想当时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环境。
[生齐读。
生26:当时是辛亥革命以后。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26:因为鲁四老爷大骂新党。新党也叫“维新党”,辛亥革命前后,用它称呼革命党人和拥护革命的新派人物。
师:注意到了课文注释,很好。
生27:文中说“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我想是有深意的。
师:什么深意?
生27: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 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而制作“福社”的却是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她们“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劳动。
师:很好。女人除了劳动,当时还要受到“三权”的统治,这“三权”就是,神权、族权、夫权。女子有“七出”,也就是说七种被丈夫休弃的理由。无子当然是一条,生重病也是一条。你看,这是多么可怕的遭遇!这样看来,祥林嫂之死是被杀是毫无疑问的了,不知道刚才那位同学还有没有意见?
生21:(害羞地摇头)
师:可是,元凶——我是说元凶——到底是谁,却值得大家认真地思考一下。
生28:是封建礼教。
大傻补充:
1、为什么说元凶是封建礼教?封建礼教、封建思想、传统思想、孔子思想几个概念的区分,目的是为第2单元的《拿来主义》打下基础,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封建礼教是糟粕,传统思想则是糟粕精华互存,孔子思想则基本上是精华。
2、窝里斗——女人压迫女人,(媳妇、婆婆的角色转换)
柳妈、鲁四婶、祥林嫂婆婆
归纳总结:
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与人为善。但是她对待祥林嫂,却没有像对待其他生命那样有同情心。柳妈对祥林嫂的再嫁也不以为然,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对动物不杀生,却主张祥林嫂撞死,不是自相矛盾吗?然后又把和祥林嫂的谈话传播出去,供大家谈笑。也算是无聊冷漠的人中的一员吧。柳妈还一脸诡秘拿地狱来吓唬祥林嫂,看祥林嫂脸±显出恐怖的神色来,也许像那些老女人一样,心里很满足吧。
鲁四婶是大户人家的太太,头一次留祥林嫂是看她能干,祥林嫂被婆家绑架走以后,她害怕给自己家惹麻烦。以后惦念祥林嫂不是因为关心她的命运,而是自己的用人没有祥林嫂那样可心。以后祥林嫂再来,她起初还踌蹰,后来倒是真心怜悯祥林嫂,留下她。但是祥林嫂不像过去那样能干活了,四婶开始不满,进而警告,最后把祥林嫂赶出家门。可以说四婶只是把祥林嫂当成一件工具罢了,没有把她当人来看。
祥林嫂婆婆更是一个与流氓无异的老女人。
第三课时:细节探讨(从论坛摘录复制)
⒈“一个日子”
“祝福”的日子到底在那一天?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从“死的其所、死的其时”着手)
简析:“我”是在“送灶”的这一夜回到鲁镇的,在鲁四老爷家里呆了两天,“我”遇到祥林嫂是“昨天下午”,“又过了一夜”,所以我从短工那里知道祥林嫂死的消息是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晚饭前”。短工说祥林嫂是昨天夜里死的,即二十四或二十五夜里。 “我”给“极响的爆竹声惊醒”,当时在二十六或二十七日“五更将近的时候”,鲁四老爷祝福正是这个时候。
点拨:小说从鲁镇准备祝福写起到“我”听到祝福的爆竹声结束,都是围绕这个日子、紧扣题目展开情节的,所以用“祝福”为题。而又把祥林嫂的悲剧安排在这样的环境里,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有钱人在祝福中祈求幸福,穷苦人却在祝福中悲惨地死去。这对旧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讽刺,使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⒉“二次微笑”:
简析:这是指小说主人公祥林嫂露出的两次笑容。一次是祥林嫂从婆家逃出,在鲁四家做工的时候,“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一种真心实意地笑,心满意足的笑,透过这“笑影”,我们领略到的是祥林嫂在婆家非人生活的辛酸和她随遇而安的保守心理。祥林嫂的第二次笑,是在厨房里同柳妈闲聊的时候,柳妈取笑她改嫁反抗后的屈从,祥林嫂在无奈之中“笑了”,这是一种含羞的笑,是以“笑”来掩盖新婚之夜那些难以启齿的行动,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过去短暂而和美生活的甜蜜回忆。在写法上,这是伏笔,为鲁镇人嘲笑祥林嫂又提供新的资料,同时也是“以乐写哀倍增其哀”的反衬写法。
点拨:两次笑容突出地表现了祥林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贫困。由此引发出去可以进一步读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⒊“三样眼神”:
简析:第一次是在小说34自然段,写她“顺着眼”,突出的是祥林嫂安分守己的性格;第二次是在小说第66自然段,也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是她在又一次遭受夫死子亡打击后痛苦心灵的写照;第三次是小说开头,“我”看到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时的祥林嫂已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只在渴盼死后的安宁,精神已经完全麻木。
点拨:通过品读三次眼睛描写,我们可以勾画出祥林嫂一生悲苦命运的轨迹,从而更加清醒认识到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
⒋“四场飞雪”:
简析:是指小说中四处看似轻淡点染|、实际上却颇具意蕴的飞雪描写。第一处是为祥林嫂悲惨的死作环境烘托和气氛渲染: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又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第二处是在祥林嫂死后,表现“我”的雪样心情——无可奈何和无法言说的愤懑: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第三处写雪穿插在柳妈同祥林嫂谈话之前和之间,有两句,点到即止:“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和“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这里一方面将过去短暂生活的甜美与现实生活的冷酷形成强烈对比,另一方面又暗示柳妈讲的雪样故事将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第四处写雪在小说的结尾:远处的爆竹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这里借雪的猖狂,讽刺了封建势力暂时的得意,更为含蓄地展示出了下层劳动人民无法抗拒的雪样命运。
点拨:雪的阴冷之气,也是作品的情感基调。
⒌“五张账单”:
简析:是指小说中零星流露出的关于钱的表述。概括起来有如下五处:①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②初到鲁家的工钱:每月五百文;③婆婆从鲁家支走的工钱:一千七百五十文;④卖祥林嫂的钱:八十千;娶亲费用:五十千;剩余:十多千;⑤捐门槛的价钱:十二千(十二元鹰洋)。
点拨:分析这五张帐单能够以小见大剖析封建制度下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无情压榨:祥林嫂辛辛苦苦做工三个半月,还买不下两盘“价廉物美”的清炖鱼翅,可见封建卫道士代表鲁四老爷对她经济上的盘剥;婆婆能从鲁家支走钱并把祥林嫂一抓一捆一塞就把她给卖了八十元,花了五十元给小儿子娶媳妇,除其它花销外,还净赚十多元, 这是族权和夫权在替其婆婆撑腰;祥林嫂把自己两年做工挣得的工钱干干净净捐了门槛,还“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 这也是神权思想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深毒害。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高二语文教案:《祝福》教案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语文教案:《祝福》教案二
抛锚式教学的过程结构可用以下简式表示: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一)创设情境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抛锚式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创设一个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的情景,也就是设计一个宏观情境下的“锚”。
例如《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不要说初中学生,就是成人读者,也未必理解原文的主旨。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手段(如文字资料、电视录像等)先了解杭州雷峰塔的史实(把它作“锚”),并以此入手去理解“雷峰塔的倒掉”。
又如《记念刘和珍君》一课,该文以其情感的真挚性、思想的深刻性和高超的艺术价值被誉为纪念性文章的典范,但这篇文章艰涩难懂,在高中阶段显然是块硬骨头。我们可以从组织刘和珍的信息入手,对相关材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因为学生对于人物的故事总是感兴趣的,而主人公刘和珍的事迹在文中是一个重点,比较容易把握,我们就把“刘和珍的事迹”作为“真实的锚”。
(二)确定问题
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根据“抛锚”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刘和珍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纪念她?请在文中找出刘和珍不平凡的事迹来。
2.这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真切的感情。你能了解这种情感是怎样的吗?请在文中找出作者所寄予的深厚感情。
这两个问题相当于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的问题——一个“真实宏观情境”的“锚”。而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比较容易感兴趣的,并且也能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有了这些设计,学生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事件清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基调就一目了然,而文章的教学难点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三)自主学习
在抛锚式教学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鼓励学生围绕“锚”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收集信息、确定完成任务的子目标、利用并评价有关信息与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等。教师则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一定的“脚手架”,以使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
例如,《祝福》运用了鲁迅小说最常用的“归乡”模式,这种情节结构模式的特点是: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构成一个复调。作者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叙述者“我”是一个远离故乡社会环境,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社会精神和道德观念禁锢的知识分子,通过“我”远离故乡又回到故乡并最终离去的人生行程,展示“我”与故乡传统社会的不相容性,并通过“我”的眼光折射出现实故乡的闭塞、衰败和萧索。在这里,恰当的视角是作者展开故事与读者理解作品的关键。在《祝福》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我”这一个远离故乡的知识分子作为叙述人,而不用其他人,如鲁四老爷、四婶、冲茶的短工或是柳妈呢?在学习中,可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锚”去收集材料,从而获得对作品的理解。
(四)协作学习
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这是协作学习的要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该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特别是后者)的讨论或对话,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锚”中问题的可能办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故乡》一文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现实的“故乡”是什么样子呢?它与回忆中的和理想中的故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它是由哪些不同的人及其精神关系构成的呢?怎样概括自己对这个“故乡”的具体感受呢?“故乡”与鲁迅心目中的“祖国”有何关系呢?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才能达到对作品的充分的理解。
(五)效果评价
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检测,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抛锚式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解决“锚”中的问题,而且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地解决复杂背景中的真实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与大多数思想内容丰富的作品一样,鲁迅作品的阅读与理解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鲁迅作品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鲁迅的原作,与鲁迅直接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教师的讲解只是一座桥梁,目的是使学生认真地读鲁迅作品,懂得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得到感悟与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抛锚式教学,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学习的途径和空间。
参考文献:
1.郭晴云关于《祝福》里的“我”《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7期
2.王富仁《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3期
为祥林嫂告状
——记《祝福》的一次课堂教学活动
沈永廷
如何认识和体验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人物的思想活动,历来在是小说教学中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鲁迅的《祝福》所反映的时代与当今已相隔近一个世纪,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学生很难想象本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情况,时空差距构成了阅读障碍。为了让学生深入到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空间中去,独立地去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相互关系,发现他们的存在依据和活动逻辑,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一个模拟法庭,组织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道德法庭的审判活动。本教案计划用四个教时:第一课时播放录音,熟悉情节,理清结构;第二课时了解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和外貌描写;第三教时围绕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怎么造成的这一议题,寻找资料,准备道德法庭;第四教时组织法庭审判活动及师生共同评议。
控辩双方的陈词构成了两个阶级的对话
道德法庭中的人物由“四人小组”的方式饰演,以利于运用集体的智慧,发挥独立作战能力,深入了解人物的内涵,设计角色的语言。一次活动由一部分“四人小组”上场,另一部分充当各个角色的后援团。法庭上的角色用“招标”的方法选定,后援团与角色之间双方自愿结对。法庭人员的角色设计,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原告与被告均由律师代理,以缩小时空差距;法官、证人等都是实际人物,以增强真实效果,表明这是被压迫者的顽强抗争,是对封建卫道士的永久性的审判。
在道德法庭上,控方律师正在陈词:
我的当事人祥林嫂是个善良、本分、勤劳的年轻妇女。在丈夫不幸去世后,她因不堪婆母虐待,经人介绍来到鲁镇鲁四家中帮佣。鲁四夫妇见她忠厚老实、勤快能干,令其日夜劳作,无休无止,以至一个女人干两个男人的活。不久祥林嫂被其婆母强卖给贺老六为妻,产下一子。但不久夫死子亡,鲁四夫妇趁人之危,廉价雇佣,残酷剥削其劳动力;又嫌她二次丧夫,横加歧视,致使祥林嫂在精神上遭受巨大打击,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这时鲁四夫妇非但不表同情,反而无情地将其解雇,致使其流落街头,沦为乞丐。综上所述,鲁四夫妇已对我的当事人犯下了残酷的经济剥削与严重的精神伤害两大罪行。
控方律师的话音刚落,辩方律师立即起来反驳:
鲁四先生身为本地名流,从小饱读诗书。家中雇请女工帮佣,原在情理之中,难道能让鲁四太太去烧火做饭,干下等粗活?从法律观点看,我们应称呼其为“贺老六妻”,今姑从俗。必须指出的是,鲁四家并未拖欠半文工钱,怎么能说他是经济剥削呢?现在也不是作兴打工挣钱嘛。再说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有谁肯予收留呢?要不是鲁家念其可怜,她早已流落街头,不知所终。众所周知,鲁镇的年祭是传统的大典,祭祖时令其回避纯是出与好意,根本谈不上所谓身心摧残。而祥林嫂却对好意心怀不满,消极怠工。鲁四与她终止雇佣关系完全合法合理。祥林嫂在离开鲁家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与鲁四没有任何干系。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152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