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数学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数学教案

第7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2课时 周 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83页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2.学会测量图形的周长,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 点:周长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课题

1.出示没有包边的小镜子。

教师:大家看,镜子的边很锋利,一不小心就会把手划破。这样的镜子你们敢用吗?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我们安全地使用小镜子呢?

2.师生交流。

引导学生明确要安全地使用小镜子可以给小镜子包上边。沿着镜子的边包上一周的长度就是小镜子的周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周长。

(板书课题:周长)

二、教学例3

1.看一看。

课件出示例3图形。

2.说一说。

你能说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吗?

学生可能得出: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3.摸一摸。

(1)摸一摸课桌桌面的周长。(注意:怎样才是“一周的长度”)

(2)找一找身边的事物,摸一摸它们面的周长。

4.(出示角)谁来指指它的周长?

教师:它有没有周长?为什么?

(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教师让说“有周长”的同学指出“角”的周长,使其在认知冲突中感悟“封闭”)

教师追问: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有周长呢?

通过讨论得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三、合作交流,探索求周长的策略

1.出示三角板、黑板擦、树叶、圆形纸片等物品。

2.小组合作探索图形的周长。

议一议,量一量,填一填。

测量对象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结果三角板黑板擦树叶圆形纸片

3.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出周长的?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汇报。

学生可能有多种方法:

①用绳子绕一圈,量一量绳子的长度;

②用在尺子上滚的方法测量出来;

③量出各边的长度是多少,再计算等。

四、拓展练习

1.教材第83页做一做。(量一量,算一算。)jAB88.COm

2.练习十八第1题。(理解什么是封闭图形。)

3.练习十八第2题。

(1)画出路径。

(2)就是求这个图形的什么?

(3)怎么求?

4.练习十八第3题。

(演示平移法,比较左右图形是否相等)

五、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想一想都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能和大家交流吗?

【教学反思】

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使学生对周长的意义从初步的感知一步一步变为深刻的理解。让学生明白“边”“线”,明白“从哪里起就到哪里结束”才是一周的长度。

延伸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是多少》数学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是多少》数学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是多少》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46~47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认识和对图形周长含义的理解,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在操作实践、交流讨论和解决总量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课前你们每个小组都分得一个学具篓,请大家看一看这个学具篓里都有些什么物体,能告诉老师吗?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运用这些学具进一步探索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出示课题:周长是多少

二、操作实践,解决问题

1.拼一拼

(1)请同学们取出6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动手拼一拼,看看可以拼哪些形状的图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互动交流。

想一想你拼成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操作,汇报交流。

2.比一比

(1)谈话:同学们都自己动手求出了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老师这里有两个图形(多媒体出示课本上的后两个图形)

同学们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先估计下:哪一个图形的周长长一些?请同学们验证下自己的猜测。

学生尝试测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2)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它的周长和刚才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比较一下三个图形,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3.画一画

谈话: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你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吗?在小组交流下,看看有几种情况?你能画出这些长方形吗?

如果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你画出这个正方形吗?

4.量一量

出示课本上两幅图。这两幅图是什么?你能指出它们的周长吗?和你的同桌交流下。(第二幅图注意让学生明确周长就是圆的周长,和里面的图案无关。)

你能估计出这两幅图形的周长吗?你能验证下吗?你打算如何验证?同桌合作测量出两幅图形的周长。(第二幅图让学生通过软线来测量,注意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方法。)

三、课堂总结。

通过刚才的四个活动,你对周长又有哪些认识?

教学反思:

突出“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从而拓展“空间与图形”学习的背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过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以真正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堂课上学生通过用小正方形拼一拼、比一比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周长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等实践活动中,既培养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促进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周长》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周长》数学教案

P59--61

教学目标:

1、 知道平面图形周长的概念。

2、 会描绘平面图形的周长。

3、 能推导并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 培养学生归纳和推导公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周长的理解,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自己买过衣服或裤子吗?

生:没有。

生:和爸爸妈妈一起买的。

师:我们的好伙伴小胖约了小丁丁陪他去买裤子,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

(媒体演示:裤子太大了)

师:如果你是小丁丁,会和小胖说什么?

生:再换一条小点的试试。

生:这样太麻烦了,先要量一量自己的腰围。

师:你能向小朋友解释一下什么是腰围吗?

生:腰围就是腰这里的周长。

师:谁想来量一量自己的腰围呢?

生边演示,边说明:从一端绕腰部一周的长度,就是腰围。

师:刚才同学还提到一个词,就是周长。我们平时说不说腰这里的周长呢?那什么时候才用到周长,周长的概念到底如何?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

二、主体探究

1、 周长的概念

媒体演示

师:你知道小青虫爬的一周是桑叶的什么吗?

生:桑叶的边长

生:桑叶的周长

师:对了,从桑叶的一端开始沿着它的叶边一周的长度,就是桑叶的周长。

那你说说我们在描叶子的周长时要注意什么?

生:要把叶柄也描进去,它也是叶子的一部分。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叶子,描描它们的周长。

生操作。

师:除了树叶以外,看看我们的教室里,你想知道哪些物体的周长吗?

生:桌子、黑板、椅子……

生:周长是指平面图形的,应该说桌子桌面的周长。

小结:围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师:你知道周长的单位是什么?

生:是长度单位。

师:刚才同学们举例的黑板、桌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长方形和正方形公式推导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单

(1)计算以上两个图形的周长

图A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图B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

(2)猜测

长方形的周长和_____________有关,正方形的周长和_____________有关。

(3)证明你的猜测

(4)结论

长方形周长=_____________,正方形周长=_____________。

三、练习阶段

1、测量有关数据,并计算。

讨论:需要测量哪些边长?

可以通过平移的方法,转换成长方形,测量出其长和宽。

比较:(2)、(3)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周长相同但是面积不同,面积指的是图形的大小,而周长指的是图形一周的长度。

2、请你自己设计两个图形,面积相同,但是周长不同。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

一、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周长

1、 剪一剪,初识一周边线

秋天的树叶色彩缤纷,形状各异,每一片叶子都是秋姑娘写给我们的信。老师也收到了秋姑娘送给我的一片树叶。

师:你能帮我剪下来吗?可以怎么剪?(师引导突出一周边线)

师:一定要从他指的这个点开始剪吗?

小结:从哪里开始剪都可以,只要沿着树叶一周的边线,最后回到起点就行了。

(请学生剪下树叶)

2、 描一描,再识一周边线

老师这儿还有一片树叶,你能一笔描出它一周的边线吗?[板书:一周边线]

3、 比一比,初步认识周长

师:这两片树叶一周的边线一样长吗?

对呀,边线是有长度的,有的边线长一些,有的短一些。树叶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完成板书]

二、 结合身边实例,认识物体表面的周长

1、摸一摸,围一围,说一说

(1)用掌心摸一摸我们坐的课桌的表面。这个课桌面也是有周长的,用手指围一围课桌面的周长在哪里。谁能说说什么叫课桌面的周长?(课桌面一周边线的长度是课桌面的周长)

(2) 拿出数学书,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在哪里?比划给同

桌看。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数学书封面一周边线的长度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2、辩一辩,找一找,深化理解

(1)出示一个苹果,这个苹果的周长在哪里?

师:苹果是个立体物体,不好表示周长。但是如果我们把苹果切开,就露出了一个切面,像这样的平面就有周长。

谁来指一指苹果切面的周长?

(2) 找一找你身边,哪里还能找到周长?

生:黑板面的周长,门表面的周长等

(3)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的这些都是物体表面的周长。其实很多平面图形上也有周长。

(设计意图:对“周长”概念的建立,我设计首先是认识物体表面的周长,进而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其中通过一个立体苹果实物,让学生理解,周长是指物体“表面”一周边线的长度,潜移默化中,起到了物体表面与平面图形这两方面的纽带作用。)

三、 注重操作辨析,探索平面图形的周长

1、 操作交流中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

师: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并说一说什么是它的周长

(几人板演,其它学生完成在书本62页)

2、变式析辨中加深平面图形周长的认识

师:你们看,房子图上开了一扇门,现在这个图形的周长和原来一样吗?变得怎样了?

学生辩论后明确,周长变了,变长了。

师:呀,房子图上又开了窗,现在这个图形的周长和开了门的房子图相比,变了吗?

学生辩论后明确:周长没变。

明确:图形的周长只和外面一周边线的长度有关,与图形里面的线段无关。

师:这也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认识吗?它有周长吗?为什么?

学生辩论后明确:没有周长,因为从起点围,围不到一周。

师:添上什么它就也有周长了?

生:

总结:看来,只有怎样的平面图形才有周长?(起点和终点手拉手,封闭起来的图形只有周长)

(设计意图: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在描周长、剪周长的具体活动中并不能完全建立“周长”的概念,它还需要一定的观察、比较、思辨等思维活动的参与。怎样帮助学生建立较为丰富而深刻的“周长”概念呢?我设计了一个逐步递进的冲突情境——开门的房子、开窗的房子、以前学过的角,让学生在经历冲突的过程中深化对“周长”含义的理解。)

四、 自主动手操作、测量计算周长

学到这儿,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有周长,封闭的平面图形也有周长。

1、探索规则图形的周长测量计算的方法

我想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有什么好办法?同桌论讨商量。

(用尺量,再计算)

请两位同学合作到黑板上测量,其它同学在本子上算一算

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可以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用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知道黑板上哪些图形的周长?为什么?

小结:用线段围起来的图形,都可以用尺直接量一量,再计算的方法得到周长。

2、 探索不规则图形周长测量的方法

要是我想知道这片树叶的周长,可怎么办呢?同桌再商量商量(用线围一围,再量出线的长度)

两位学生上台操作,得出这片树叶的周长大约57厘米。

3、在图形的变化中体验周长的变化

这是一个方格图,每个方格的边长是多少?

(1)求一个方格的周长

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在这个方格图中来求正方形的周长,我们既可以数,也可以算,都是求这个正方形所有边线的总和。

(2) 求3个方格的周长

这个图形是由3个方格拼成的,你觉得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预设:12厘米、8厘米、10厘米

师:答案不一样了,你支持哪种答案的说说你的理由。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观点可以举手提问或反驳。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辩论,我们进一步明白了图形的周长就是它一周边线的长度,要求周长,关键是找准图形的一周边线。

(3)求4个方格的周长

这个图形是由4个方格拼成的,你认为它的周长又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有不同的答案吗?

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周长都是8厘米,但是你看看它们形状一样吗?

那你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由3个方格拼成的图形并不是3个方格周长的总和。我利用这个“认识易错点”显现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争辩中深入思考,从而强化学生对“周长”的正确认识,有效地避免了错误。)

五、 实践应用周长,积累测量经验

今天,我们和周长交上了朋友,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周长呢?那就让我们来执行几项任务吧。

1、先请4人小组的组长来抽取任务

2、在做任务时可能需要一些工具(软尺,米尺等)可以由组长到工具角借,请工具管理员介绍工具的用法

3、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1号任务:测量一元硬币的周长

2号任务:测量课桌面的周长。

3号任务:小组内选一位同学,测量它的腰围

4号任务:沿中间曲线剪开,想办法弄清楚剪开后两个图形的周长

①周长>②周长( )

①周长

①周长=②周长( ) (提示:可以直接比,也可以把图形剪开来比。)

4、汇报交流

5、教师评价,评选出“智慧小组”、“团结小组”、“文明小组”

(设计意图:采用分小组来抽取任务的形式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小组间产生竞争意识,能更有效地完成任务。学生在自主测量物体和图形周长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测量、计算和交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实际中去认识和理解,让孩子们在操作中经历,在经历中应用数学知识。)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单元试题、各科教案、奥数练习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数学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数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数学教案

第7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4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页例5。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所学知识将若干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周长最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学会拼周长最短图形的策略,并计算出最短周长。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拼成周长最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计算出这时的周长。

难点:掌握拼周长最短图形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我们上节课研究了什么知识?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要怎么求?

板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为什么乘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为什么乘4?

2.计算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今天就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5。

1.阅读理解。

(1)默读例5,收集数学信息。

(2)反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何理解“最短”?(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2.分析与解答。

(1)拼一拼:将准备好的学具(16张正方形纸)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形状?(小组活动)

(2)拼法反馈正方形:(一种)16=4×4

长方形:(二种)16=1×16=2×8

(3)画一画:怎样拼使周长最短?画图试一试。

(4)画法反馈:共有几种拼法?(三种)周长各是多少?

(5)拼法、画法对比:共有三种拼法,结论是否一致?哪个图形周长最短?

(6)你有什么体会与同学交流。

拼成正方形的周长最短。

3.回顾与反思:只有这三种拼法吗?只有拼成正方形周长才最短吗?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6页做一做。

(1)求怎样最节省胶带,也就是要使捆的胶带最少?

(2)有几种捆法?先画一画,也可以捆一捆,再算一算。(引导出:只要画出12个边长是5的正方形的周长的捆法就行)

(3)反馈画法或捆法:12=1×12=2×6=3×4,三种。通过计算三种捆法的周长,发现12=3×4周长最短。

(4)将本题与例5比较。得出:

要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那么拼成正方形最短;不能拼成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越接近正方形,周长就越短。

2.练习十九第4题。

(1)独立完成。

(2)反馈:说说为什么这时贴的花边最少。

3.练习十九第5题。

(口答:(1)有几条路可以走?(2)哪条近?哪条远?为什么?)

4.练习十九第6题。

(1)尝试完成;(2)反馈演示,说理由。

5.练习十九第7题。

(1)独立完成;(2)板演齐练。

6.练习十九第8题。

(1)尝试完成;(2)反馈:第1问求什么?第2问如何理解“至少”,这时哪边靠墙?

7.练习十九第9*、10*题。

通过比较、演示或计算得出结论。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同学们分享?

【教学反思】

大胆让学生拼一拼,通过小组协作探索出各种拼法,并计算出周长。通过对比各种拼法的周长,得出哪种图形的周长最短。拼一拼,算一算是基础,比一比后发现规律是提升,是关键。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数学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数学教案

第7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页例4。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悟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理解并掌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难 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探究与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通过学习,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

二、探究新知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4图。

①分别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哪条边和哪条边相等?

②尝试列式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你喜欢怎么求就怎么求。

(2)展示学生求法:可能的几种(每一种说一说算理)。

(3)对照比较。

在肯定以上算法都是正确的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对照比较,看哪种算法比较简便。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长方形周长后两种运用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计算比较简便,其中第3种算法只用两步计算,尤其简便。正方形周长第2种解法体现正方形特点,尤其简便。

(4)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①根据以上的讨论,你喜欢哪种方法?

②你能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分别怎么求吗?(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③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填在例4下面空缺处。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5页“做一做”第1、2题。

独立列式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对于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教师给予表扬。

2.练习十九第1题。(量一量,算一算)

3.练习十九第2、3题。(独立完成,板演齐练,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时,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教学中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从而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通过本节课的实践,可以发现学生的思路是活跃的,有时可以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放手让他们去研究、去探索,不仅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研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数学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数学教案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口算乘法

第1课时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5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探究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规律。2.掌握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3.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 点:能正确地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难 点: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理解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教材第56页情景图。

教师: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们到儿童游乐园游玩,有的玩旋转木马,有的玩碰碰车,玩得很开心。

教师:同学们,你能根据这幅情景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全班同学讨论交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坐碰碰车的图片及数学问题。

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钱?

(1)你会解决这一问题吗?

(2)怎样解决?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0×3=

(3)你是怎样算的?小组交流反馈:

①算法一:20+20+20=60;

②算法二: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算法二先老师引导学生一起说,学生再在下面自由说)

(4)想一想:200×3=

①怎么计算;

②你是怎么想的?

(注意引导例1的思路迁移到这里)

2.在迁移类推中学习新知识。

出示玩过山车的图片及问题。

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

(1)你会解决这一问题吗?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2×3=

(3)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4)汇报交流:

①学生汇报:

10×3=30

2×3=6

30+6=36

②老师出示小棒图(见教材),证明上面算法的正确性。

③想一想:12×4=

怎么算?怎么想?全班交流思路。

(5)想一想,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认识到这类题目可以转化为表内乘法来计算,这样为后面学习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打下基础)

3.总结归纳。

(1)谁能根据情境图,再提出几个与一位数相乘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①坐激流勇进每人10元,8人要多少钱?

②坐登月火箭每人15元,3人要多少钱?

③做旋转木马每人5元,13人要多少钱?

(2)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出算式:10×8、15×3、5×13。

探究计算方法,全班交流、汇报。

思考:

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归纳】在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可以把整十、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和一位数相乘;也可以把它们转化为表内乘法计算,即先用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用表内乘法),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一个两位数乘一位数又该怎么计算?

【教师归纳】把两位数分成整十加几,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结果加起来。

三、拓展与应用

1.完成教材第57页做一做。

口算结果,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1题。

先填写,后说说“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怎样计算简便?

3.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3题。

投影出示第3题。

(1)让学生观察图,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4.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4题。

先用开火车的方式回答计算结果。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思路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乘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说算理,说想法,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

《教材分析(1)》《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练习课(1)》《归纳总结(1)》《教材分析(2)》《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整理和复习(1)》《总结归纳(2)》《教材分析(3)》《毫米的认识》《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练习课(2)》《吨的认识(1)》《吨的认识(2)》《归纳总结(3)》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三位数加三位数(1)》《三位数加三位数(2)》《三位数减三位数(1)》《三位数减三位数(1)》《解决问题(1)》《练习课(3)》《整理和复习(2)》《教材分析(4)》《教材分析(5)》《倍的认识(1)》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倍的认识(2)》《练习课(4)》《教材分析(6)》《口算乘法》《练习课(5)》《笔算乘法(不进位)》《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连续进位)》《练习课(6)》《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法的估算》《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2)》《整理和复习(3)》《归纳总结(4)》《数字编码》《教材分析(7)》《四边形》《周长》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练习课(7)》《归纳总结(5)》《教材分析(8)》《几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几分之几》《练习课(8)》《分数的简单计算》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分数的简单应用(1)》《分数的简单应用(2)》《归纳总结(6)》《教材分析(9)》《数学广角--集合》《综合与实践:数字编码》《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乘法 倍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分、秒和测量》《分数的初步认识和集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课(6)》数学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课(6)》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课(6)》数学教案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2.笔算乘法

第4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三第4~5、7~10,12~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知识的回顾,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能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熟练地解决问题。

2.进行观察、分析、判断、设计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 点:熟练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难 点:笔算进位乘法中进位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笔算乘法,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些练习继续来解决一些与笔算乘法有关的问题。

板书课题:练习课。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巩固练习。

课件展示小明的作业。

教师:这是小明的三道作业题,老师都给他打了“?”,可是他找不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请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帮助小明改正。

63×3=189 142×3=326 16×8=848

(1)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展示汇报。

(2)教师:在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知识应用。

(1)练习十三第4题。(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2)练习十三第5题。

教师:你能找出其中的问题吗?

3.解决问题。

(1)练习十三第7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十三第8题。

学生尝试列式,讲明算理。

(3)练习十三第9、10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4)练习十三第12~14题。

先独立完成,后反馈交流。

4.拓展练习。

练习十三第15题。

(1)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计算下面各题,猜一猜乘积和乘数有什么关系?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99×1=99 99×2=198 99×3=297 99×4=396

(2)组织集体交流。

(3)你能运用发现的规律很快填出下面的数吗?

99×6=( ) 99×7=( ) 99×( )=891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笔算乘法的格式和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表述能力,并有所拓展和提高,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会让学生学有所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5)》数学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5)》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5)》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与除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建立倍的概念;二是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在分类、观察、比较等活动中,获得“倍”的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2.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多次感知建立“倍”的概念

修订后的教材将原来分散在二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下册的关于“整数倍”的内容在本单元集中编排,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乘法和除法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先利用 “几个几”引出倍的含义后,再从除法的角度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倍”的概念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教材安排多个层次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多次感知,在不断比较和抽象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

2.注重方法指导,通过解决问题建构数学模型

首先,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比较量÷标准量=倍数”是关于倍的基本数学模型。

关于倍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三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简称“求倍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简称“求比较量”);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简称“求标准量”)。教材先讲“求倍数”,再讲“求比较量”,借助线段图,并运用除法和乘法解决问题来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

其次,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介绍线段图。例2呈现的是形象图,例3呈现的是线段图,但两种图示都展示了倍比关系的基本结构:两个量比较,比较量里包含几个标准量。

3.注重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例如,呈现实物及示意图、线段图等多种直观形式;对分析数量关系十分重要的线段图的教学则按实物图--色条图--线段图的层次不断递进。

例如,每两根为一组把萝卜圈出来,直观形象地展示出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比较量里包含几个标准量”,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模型。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注重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

四、具体编排

1.例1(倍的含义)

(1)教材提供了一个“小兔吃萝卜”的童话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比较胡萝卜(2根)和红萝卜(6根)的数量,根据3个2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3)通过“圈一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比较白萝卜与胡萝卜数量之间的关系,由旧知识“几个几”转化为新知识“倍”的含义。

练习题ppt

2.例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1)提供“画示意图”“列除法算式”解答两种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明确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同时意识到画图策略是帮助弄清题意、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2)画图策略

(3)检验方法 把所求结果当作已知条件进行检验,对检验方法进行指导,同时培养学生形成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3.例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1)画图策略

(2)知道画图方法

(3)检验: 通过呈现学生主动思考解答结果是否正确的情况,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4)数学模型

增加ppt:开放型题目

五、教学建议

1.重视意义理解,多角度、循序渐进建立倍的概念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教学时要注意在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倍的认识,理解倍的本质。

一方面,注意循序渐进认识倍的概念。先让学生在“几个几”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再结合除法从比较关系的角度对倍的概念进行再认识。可以让学生思考:求红萝卜的个数(6个)是胡萝卜的(2个)几倍,就是以胡萝卜为标准量,看红萝卜里包几份白萝卜,包含了3份,所以红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3倍。在教学例2时,注意让学生充分经历用语言描述问题、画图表征数量关系、列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

另一方面,注意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认识。

4红花,2朵黄花.变化6红花、10红花、14红花,倍数变化(“比较量”与“倍数”成正比例关系);

18朵红花,2朵黄花。变化:3朵黄花、6朵、9朵,标准量变化,倍数也变化(“标准量”与“倍数”成反比例关系)

让学生在有趣的“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感受在比较倍数关系时标准的重要性。 (高老师课件)

2.重视多元表征及其之间的转化,建立倍的模型

{C}{C} {C}首先,可增加“连续量”的比较,丰富学生的图形表征。例如,涂出给定纸条的长度4倍等。

其次,在教学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时,注意让学生充分经历用语言描述问题、画图表征数量关系、列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其中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语言表征、图形表征(实物操作、画示意图等)、算式表征等多种表征之间进行转化,建立“倍”的模型。(详见“例2的教学建议(2)”。)

3.重视主体参与,形成几何直观

借助图形直观首先需要把研究“对象”抽象成为“图形”,再把“对象之间的关系”转化成为“图形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把研究的问题为“图形的数量或位置关系”的问题,进而进行思考分析,这一系列的转化显然不是天然而成的。

线段图对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来说却是抽象的,不是学生可以一蹴而就的。在教学中,可以画形象的实物图,也可以画抽象的线段图,并让学生慢慢过渡到画线段图。对于画线段图的方法需要加强指导,而且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课(1)》数学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课(1)》数学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课(1)》数学教案

第1单元 时、分、秒

第3课时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 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难 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 1分=()秒 4时=()分 9分○9秒 36分○2时

5分=()秒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

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的第10、11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间的计算》数学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间的计算》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间的计算》数学教案

第1单元 时、分、秒

第2课时 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 )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60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计算,用家到学生经过的时间来组织教学。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得出计算的时间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细致引导,通过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实际应用巩固所学。通过不断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数学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数学教案

第1单元 时、分、秒

第1课时 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分析】

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 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

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1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1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8)》数学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8)》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8)》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1.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几分之一分数、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2.分数的简单计算

3.分数的简单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能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数感;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三、编排特点

1.合理确定认识分数的起点,逐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分数意义的理解是多维度的。在分数概念的多个含义中,“部分-整体”概念处于基础地位。因此,教材编排既考虑到分数概念的发展基础,又兼顾学生建构概念的认识特点,在本单元第一次认识分数时,借助几何直观和操作,从“一个物体作整体”到“多个物体作整体”,循序渐进地加深对分数所表达的“部分-整体”关系的认识。

而且所有内容的安排全部围绕这一基本含义展开,无论是比较大小还是简单的分数计算,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加深对分数含义的认识。

2.加强用分数解决问题的教学

增加了第3小节“分数的简单应用”。安排了“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获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的教学内容(例1),加深了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接着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问题(例2),让学生利用刚刚掌握的“分数的含义”结合已有的整数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沟通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

3.结合生活经验,借助直观和操作认识分数

分数概念具有双重性,既有“数的特征”,也有“形的特征”。只有从两个方面认识分数,才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它的本质意义。教材借助不同的实物模型(月饼、苹果等)、面积模型(长方形、正方形、圆等)等,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分数形的特征。

教材还编排了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表征的联动中体会分数的含义。

四、具体编排

(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1.主题图

(1)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体现分数的产生源于生活实际的需要。引出对单元内容的学习,为例题教学提供现实情境。

(2)在分物品时,一般采取“平均分”的方式。

(3)平均分的结果有时能用整数表示,有时不能用整数表示。可以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分得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例1(认识几分之一)

(1)通过两名学生平均分月饼的情境,引出分数的认识。小精灵话中的“平均分”和“它的”是关键词,明确指出了分数概念的基本要素。

(2)(3)在实物模型的基础上,借助面积模型--圆和长方形,认识 、 。

(3)通过上述活动积累一定具体认识后,说明“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4)以 为例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指导怎样正确地读、写分数。

3.例2(用不同的方式表示{C}{C} {C}{C},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

(1)要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明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分数1/4,虽然正方形纸的折法不同,每一份的形状不同,但都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分数的意义相同),所以可以用同一分数表示。

4.例3(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

(1)比较大小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提醒学生注意,这里的整体1是相同的。然后,通过小精灵的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也是为以后学习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作铺垫的。

5.例4(认识几分之几)

(1)例4,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通过折纸活动认识四分之几,加强了四分之几和 的联系。

6.例5(十分之几的认识)

(1)例5,通过把1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说明十分之几的含义。一方面,进一步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另一方面,为以后学习小数做初步的准备。

7.例6(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1)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目的也是为了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还不是抽象地比较两个分数大小,而是通过涂色,利用直观图形的大小比较来比较分数大小。然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的方法: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大。

(3)第2小题出现6/6,也是为后面学习1减去几分之几做准备的。

(二)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分数加减法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正式学习分数加减法作必要的准备。

1.例1(分数加法)

(1)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意义,答案让学生自行填出。

(2)通过直观和抽象两种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

2.例2(分数减法)编排特点同例1,只是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探索。

3.例3(1减去几分之几)

(1)例3,教学“1减几分之几”。直接出示算式后,小精灵提示思考方法:通过平均分,可以把1改写成分子与分母相同的分数。借助直观图、提示语及小女孩的动作等,再次形象直观地展示出算理,便于学生理解。

(三)分数的简单应用

1.例1

(1)例1,教学由多个同一事物组成的集合作为单位“1”,集合中部分元素与整个集合的关系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情况。

(2)例1的第(1)题,调用学生学习几分之一的经验,通过剪一剪的活动情境,实现了“1”由一个物体到一组物体的自然过渡。

第(2)题,指导学生借助分数的含义,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教学中,要通过剪一剪、涂一涂、摆一摆等多种操作活动,循序渐进让学生体会“1”是一些物体时,如何用分数表示整体与部分关系。

2.例2(问题解决)

(1)例2,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既能让学生学习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又可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2)理解题目中两个分数的含义,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

(3)给出了借助直观图进行分析的方法,分析时结合分数的含义,应用整数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4)通过小精灵的话,提示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五、教学建议

1.注意通过多元表征之间的转换,逐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C}{C} {C}{C}{C} {C}表征转换能力代表了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水平。通过多种外在的表征方式,如分割操作、画图、数学符号等之间的转化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在最初接触分数时,先是从“行为”(平均分物体)入手,再通过图形表征认识分数,最后抽象出分数的数学符号。教师教学时要充分考虑“行为”“图形”“符号”等表征方式的关系,努力做到“有来有回”。

2.借助多种直观模型和操作,理解分数的含义

学生对分数的抽象理解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一方面,在分数初步认识阶段,学生的活动要与直观模型紧密结合。一开始就要利用不同的实物模型(月饼、苹果等)面积模型(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对分数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并不抽象分数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材的呈现方式,除实物、面积模型外,可适当采用集合模型、“数线”模型,丰富学生的认识表象,为学生全面理解分数的含义提供多种直观支持,避免思维僵化。

让学生在不同的动手活动中体验、认识分数。如“分一分” “折一折”“涂一涂”“圈一圈”“数一数”等,完成这些动手操作。

尤其在认识在认识“1”是一些物体时如何用分数表示时,因为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被平均分以后,每份里的物体都可以用整数表示它的个数,学生对用分数表示“部分-整体”的关系感到不习惯。教学中,要通过剪一剪、涂一涂、摆一摆等多种操作活动,循序渐进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初步形成认识:与“1”是一个物体是相同的,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几,取几份就有几个1份那么多。

3.要把握好教学要求。

这儿只是初步认识分数,对于分数的定义,分数表示的确切含义,教材都不要求掌握。在学习分数的认识、大小比较和加减法时,都要借助于直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也不是为了学习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方法本身,而是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880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