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八、人口和聚落

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人口再生产的类型、特征、分布及成因

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原因

对生育率的影响

人口数量与环境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环境因素

对死亡率的影响

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影响

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分布

概念

人影响因素

口环境人口容量特点

与地球环境人口容量

环中国环境人口容量

境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

人口素质与环境

人口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分类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与环境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中国的人口迁移

乡村的形成

聚落的形成

城市的起源

自然因素城市的位置分布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城市的职能分类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特点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城市的地域结构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

城市的合理规划

扩展阅读

3.3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3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人类地域联系

一.本周教学内容:

人类地域联系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铁路选线的主要区位因素

2.港口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

3.商业中心的区位选择

4.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

(二)难点

信息高速公路

三.复习要点

(一)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

1.交通运输:

(1)作用: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

(2)主要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

(3)合适的方式:合理运输(过远、重复、对流、运量不当);综合运输

(4)发展:联合运输;提高效率(大型化、高速化、专业化)。

(5)世界性运输:"亚欧大陆桥"两条(Ⅱ重要:连云港--鹿特丹);四条航海线(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巴拿马、北太平洋);世界航空港

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教学设计


1.了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及服务业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2.结合实例了解交通运输、通信、商业及服务业的作用。3.掌握交通运输中各种方式的判断方法。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判断方法

投影仪

谈话法 读图指导法 图示分析法

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和信息,要通过某种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互补,这样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整体。

伴随着现代社会人们交往的愈加频繁,人类活动的地域范围也将大大扩展。那么,人类活动联系的形式有哪些呢?从这一单元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

第7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观看照片]先请大家观看一组照片 人类地域联系的方式(照片)

1.山西能源基地煤炭外运 山西省有中国的“煤海”之称。大同的煤通过大同至秦皇岛的铁路,运往秦皇岛煤码头,然后装船运往缺煤的南方。

2.电子信箱 到1991年,互联网已经把世界各地成千上万台计算机联结在一起,许多跨国公司都利用电子信箱来开展业务。

3.香港的商业街

[提问]人类联系的方式有哪些呢?各有什么特点?人类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

人类地域联系的特点有:

1.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由此而出现的人类社会的多次分工,交通运输的方式从手提肩扛、利用牲畜驮运发展到现代化的铁路、公路、水上、航空和管道五种主要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铁路运输具有运载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小、连接性好等优点。但是,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指导读图]图7.2:欧亚大陆桥示意

欧亚大陆桥是世界上具有国际贸易意义的铁路线,包括两条铁路线:一条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东起符拉迪沃斯托克,西至莫斯科,是亚欧大陆铁路运输的重要干线;另一条是连云港—鹿特丹铁路,是目前亚欧大陆东西最为便捷的一条通道。

[提问]利用图上的比例尺,量算一下这两条铁路大约有多长。

公路运输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现代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对各种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具有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等优点,可以深入到农村、厂矿甚至车间,实现“从门到门”的运输。但是,公路运输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贵。

水路运输是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投资少(海运价格只有铁路的1/8)等优点。但是,水运的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的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运输活动在社会生产中可以分为生产过程的运输(企业内部如矿山、工厂、油田、林区、农场等内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运输)和流通过程的运输(流通领域的专业化运输)。本课所讲的是流通过程中的运输。

水路运输包括内河(湖)运输和海洋运输。海洋运输又可分为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内河运输和沿海运输主要在本国范围内进行,远洋运输在大洋上进行。

[指导读图]图7.3:世界主要航海线和主要海港

[提问]世界上运输量较大的航线有哪几条(起点、经过大洋、终点)?试分析原因。航空运输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飞机飞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但是,航空运输的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是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管道运输输送的主要是油品(原油和成品油)、天然气、煤浆以及其他矿浆等。用管道运输货物,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但是,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需求,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指导读图]图7.1 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层次

(1)交通运输网的形式:①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如铁路运输网、公路运输网、内河水路运输网等。②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如铁路──公路运输网、铁路──公路──内河水路运输网。

(2)交通运输网的层次:包括国家级、地区级、省级等。国家级的运输网的骨干是现代化运输工具,主要是铁路、公路、水运干线、高线公路和航空线。省级运输网除了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外,一般公路和地方航道也占一定的比例。

(3)交通运输的发展程度用运网密度来衡量。运网密度是地区各类交通运输线路的总长同地区总面积的比值。运网密度越大,地区交通的通达性越强。

[提问]如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呢?

在交通运输生产布局中,无论是交通运输线网的布局,还是运输任务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间的合理分配,都必须全面考察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及其功能。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是综合的、全面的。首先,要求运载量大、成本低、投资少,以便节省用于运输方面的开支;其次,要求货物到达快,以便缩短运输时间,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再次,要求尽可能保证持续不断地、安全地运输。不同运输方式对经济指标的满足程度不同。因此,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好,取决于你要运什么和怎么运。

[出示表格]

运输方式

基建投资

运载量

运价

速度

连续性

灵活性

劳动生产率

线路

运具

铁路

5

1

2

3

3

1

3

3

河运

3

3

3

2

5

5

4

2

海运

1

2

1

1

4

4

5

1

公路

4

4

4

4

2

2

1

5

航空

2

5

5

5

1

3

2

4

[练习]选择运输方式

货物种类

起止点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空

20万吨石油

伊拉克—日本

1万吨煤炭

大同—武汉

50头生猪

阳泉—太原

一批计算机芯片

美国—韩国

[总结]交通运输的作用。交通运输对人类一直是很重要的。有人说过:交通运输就是文明。交通运输就其本身可以看作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同时,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于改进社会的全貌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的文明史上,各个社会集团之间,各个地区之间,各个民族之间,各个文化圈之间,交通发达的程度标志着文明的进程。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交通运输从最初的人扛畜拉发展到现在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的过程,证明交通的进步同生产力的发展,同文明的演进呈现出同步的趋势。交通运输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人类交往、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而且更在于对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国防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难怪有一位知名学者这样指出:没有海上运输,哥伦布就不可能发现新大陆;没有铁路的大发展,美国开发西部有可能成为泡影。如果是这样的话,没有发达的交通运输业,美国甚至整个世界将呈现出另外一幅图画。交通运输的发达与便利,得以使经济繁荣,文化技术广泛交流,而且在对外交往、巩固国防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承转]运输运送的主要是物资,而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还包括信息的传递,这就是通信。

通信是把信息或消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通信是人类的社会交往形式,起着联络和协调社会发展的作用。通信可以分成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两大部分。

邮政通信是以传递信函为主的通信方式。邮政业务在不断地扩大和发展中,初期只是传递官方文书和个人信件,以后增加了寄递适于邮寄的物品的包裹业务和办理汇兑业务。邮政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许多国家的邮政利用这一特点进而兼营某些金融业务(如储蓄业务、保险业务),以及一些代理业务(如代收税款、代发养老金)等。

电信通信是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像或语言等信息的通信方式。电信的发展,把社会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缩短空间,节约时间,加速联系,促进了人类的交际活动。

[指导读图]图7.6 邮件的传递过程和7.7 电信网和电信设备

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广义的商业包括服务业。商业通过商品的买进和卖出活动,实现商品的交换和商品价值,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服务业通过租赁业务,使消费者得到方便和享受,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指导读图]图7.8 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

[承转]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不仅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流通领域中重要的特殊生产部门。与农业、工业相比,它们有自己的特点。

生产过程要通过一定的系统和网络来完成。

不为社会创造具有实物形态的物质产品。交通运输的产品是货物(或旅客)空间位置的变更,以货物的吨千米(或旅客的人千米)计量;邮电的产品是传递有关社会生产和流通的信息,以完成经济活动,以信息量和距离计量;商业的产品以销售量或销售额计量。这些生产部门的产品是非物质形态的,因而也是不能储存的。

有较强的综合性。流通领域生产部门的流通职能,决定了它与工农业等生产部门的联系非常密切。交通运输把工农业产品运到它们的消费地点,是产品生产过程在流通中的延续,没有这个环节,产品不能被消费,也就是生产活动没有最后完成。商业不仅与工农业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品种和数量上的密切联系,同时商品的购销又必须借助交通运输,故商业要与工、农、运等生产部门配合,才能形成产、供、销合理和完整的体系。

有较强的公共性和服务性。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点多面广,个人以及几乎所有企事业单位的活动都与这些行业有密切的联系。

[板书提纲]

3.3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1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考纲要求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服务业等)及作用。

(2)交通运输和通信

主要运输方式及特点。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

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

现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网络的作用。

(3)商业贸易

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商业网点的布局。

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

当代金融、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

3.3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4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高考趋势展望

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是在一定地域空间进行的,而各地域上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区域之间进行物质、信息的交流,实现互补。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和商贸活动。目前交通运输业是实现异地客货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日益向网络化、专业化、高速化发展。影响交通运输网中线和点的区位因素中,以社会经济为主导,科学技术为保证,自然条件也有一定影响。作为一项基础设施,我国一直在加强交通运输的建设,现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交通运输网,但运力不足仍很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加强这一薄弱环节已成当务之急。交通运输的建设现已纳入国土整治,成为国土整治的一项基本内容。

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这部分内容一直是考查内容,从未间断,尤其是交通运输和商业活动这两部分内容较为突出,考查内容既有双基知识,也有综合性能力知识。历年高考中本专题着重考查了如下内容:①重要交通线,特别是铁路运输和海洋运输所经过的线路名称、海域海峡名称和位置、著名运河的位置等,侧重于识记方面,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第40题,考查了第二座亚欧大陆桥。②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如1999年上海卷31题,考查了农产品采购方案。③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区位选择和沿线城市。如2002年天津卷4~7题,考查了青藏铁路。④世界主要农矿产品的贸易。如2001年广东河南卷第38题,考查了世界范围内的汽车和香水的贸易。此外,以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为背景的通信技术的应用和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空间区位变化等知识也初露端倪。并向我们揭示了由单纯的识记线路向实用性的运输方式选择变化;由重要交通线路和重大建设工程的沿线状况考查向选线的区位分析及意义方面变化;由主要农矿产品的贸易向贸易格局的演变方向变化;由立足现状考查向关注未来方向发展;由实例分析转向模拟现实命题等变化。在考查目标上,呈现出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突出创新能力的考查。在题型设计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

文章来源://m.jab88.com/j/7987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