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学案
△课标要求: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重大作用
一、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1、目的:反对,打破
第一颗试爆成功:1964、10
2、进程第一颗试爆成功:1967、6
第一颗(“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0、4
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与
增强了我国的,提高了我国的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于
促进了其它领域的发展
二、“东方魔稻”——杂交水稻
1、诞生与发展:“南优二号”(1973年)—→“超级杂交稻”
2、效益:20C70年代中期——2001年:增产粮食40多亿吨
“银河—Ⅰ”型(1983年):亿次/秒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银河—Ⅱ”型(1992年):10亿次/秒
“银河—Ⅲ”型(1997年):130亿次/秒
四、“神舟”号飞船:神舟五号——神舟七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
是继“”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影响在未来5—10年里,将为中国带来元的经济效益
成为带动和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增强了
五、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影响提高了
振奋了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的时间分别是()
A1964年、1967年B1964年、1966年C1964年、1970年D1967年、1970年
2、中国第一颗被送入太空的人造卫星是()
A“东方一号”B“东方红—1”号C“长征—1”号D“银河—Ⅰ”号
3、“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4、下列各项属于原子能的和平开发利用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D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相继建成投产
5、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B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C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
D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6、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稻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A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B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D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7、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成就是()
A核武器研制成功B杂交水稻研制成功
C“银河-1”型机问世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8、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
A仿制近程导弹成功B成功的爆炸了原子弹
C“第二次绿色革命”D“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材料二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我们认为中国不仅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材料三“神舟”五号的研制从一开始就处于航天技术前沿,使用了大量现代高科技成果,实现了技术大跨越,飞船性能可与美俄现代飞船相媲美。
问答: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国际形势怎样?
2、以上材料体现的我国科技成就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影响?
成就影响
参考答案
△课标要求: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重大作用
一、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1、目的: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4、10
2、进程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7、6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0、4
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环境,有利于世界和平
促进了其它领域的发展
二、“东方魔稻”——杂交水稻
1、诞生与发展:“南优二号”(1973年)—→“超级杂交稻”
2、效益:20C70年代中期——2001年:增产粮食40多亿吨
“银河—Ⅰ”型(1983年):亿次/秒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银河—Ⅱ”型(1992年):10亿次/秒
“银河—Ⅲ”型(1997年):130亿次/秒
四、“神舟”号飞船:神舟五号——神舟七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
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影响在未来5—10年里,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
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和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增强了综合国力
五、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影响提高了国际地位
振奋了民族精神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的时间分别是(A)
A1964年、1967年B1964年、1966年C1964年、1970年D1967年、1970年
2、中国第一颗被送入太空的人造卫星是(B)
A“东方一号”B“东方红—1”号C“长征—1”号D“银河—Ⅰ”号
3、“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B)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4、下列各项属于原子能的和平开发利用的是(D)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D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相继建成投产
5、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最重要的影响是(C)
A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B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C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
D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6、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稻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C)
A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B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D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7、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成就是(A)
A核武器研制成功B杂交水稻研制成功
C“银河-1”型机问世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8、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C)
A仿制近程导弹成功B成功的爆炸了原子弹
C“第二次绿色革命”D“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材料二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我们认为中国不仅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材料三“神舟”五号的研制从一开始就处于航天技术前沿,使用了大量现代高科技成果,实现了技术大跨越,飞船性能可与美俄现代飞船相媲美。
问答: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国际形势怎样?
美苏对抗,中苏关系破裂,中美敌对。
2、以上材料体现的我国科技成就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影响?
成就影响
原子弹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和平
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而且对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也有很大帮助
载人航天技术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必修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学案北师大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历史必修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学案北师大版
第16课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学习目标: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1.重点: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观点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难点:探究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阐述的影响。
教材整理1 “人是万物的尺度”1.历史背景(1)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度发展。(2)平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个人主义情绪不断高涨。(3)一些学者把研究方向由“神”转移到“人”。2.智者学派(1)研究内容用人的眼光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法律等问题。关注人际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与伦理道德。特别强调人的价值。(2)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3)主人是万物的尺度”。(4)历史意义:否定了传统观念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率先吹响人类精神觉醒的号角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源泉。(5)局限性在自然世界里使人产生对自然的优越感造成人类为自身的发展而肆意破坏自然最终危及自身生存。在文明世界里忽视道德对人的影响不利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教材整理2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1.背景(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忽视道德对人的影响。(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2.目的重建道德价值观挽救城邦制度。3.代表苏格拉底。4.主要思想(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2)提出“美德即知识”。(3)强调人们应当“认识你自己”。(4)强调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5.评价(1)进步性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种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一门学问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的道路。(2)局限性
①对知识的内涵认识片面、狭窄,美德与知识之间不能画等号。
②美德与知识的关系并不成正比。
③片面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对苏格拉底思想的认识苏格拉底并不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他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其目的在于要求人们在重视道德的修养中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他不仅没有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而且对这一观点进行完善和发展进一步体教材整理3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1)认为雅典民主制度下的公民没有超越自己的个人利益达到认知真理的能力。(2)批判雅典民主制度是一种不合理的制度。2.亚里士多德(1)地位:古希腊最后一位哲学大师当时最博学的人。(2)贡献关注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强调在整个世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在社会政治观上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主张由“中等阶级”来治理国家。采取科学调查的方逻辑论证体系。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中人文主义的本质。苏格拉底关注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其对人性本身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亚里士多德强调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他们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探究点 比较苏格拉底和孔子史料解读史料一 仁者爱人。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抓住关键词“仁”“爱人”“立人”“达人”提炼孔子的主张。史料二 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苏格拉底抓住开头关键句理解材料的中心思想。1.根据史料一指出孔子的思想主张。 “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待人宽容立人达人。2.根据史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 美德即知识。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孔子苏格拉底不同点目的为奴隶制度服务维护周礼挽救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政治不同点主张核心为“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为政以德”的民本思想;强调“礼”压抑人性;注重人的社会性;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提出“美德即知识”;崇尚人性自由;强调人反对神主张个性解放和个人价值;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影响开创了儒家学说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基础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相同点都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都主张追求个人的善和个人品性的修养
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苏格拉底则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两者都()注重强调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能力否定了人在民主政治中的主体作用意图为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强调知识与美德对自我认知的提升抓关键题干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相同点排易误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都是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时期的代表项不符合人文精神错误;C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观点的局限性错误;D项属于苏格拉底的主张不符合普罗塔哥拉的主张错误验结论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的观点都突出人的作用强调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能力 A
1.智者运动是西方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伴随着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究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故选D项。 D2.(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普罗塔哥拉D.梭伦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项符合题意。 C3.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D4.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的思想家是()
A.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 苏格拉底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B5.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由材料信息“善系于智慧”可知该思想家是苏格拉底。A项是普罗塔哥拉的主张;C项是柏拉图的思想主张;D项是亚里士多德的主张;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B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俄国寓言文学家克霍洛夫的寓言故事《熊与隐士》中讲道:有一位隐士同一头熊成为要好的朋友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想狠狠惩罚这只苍蝇。当这只苍蝇再一次落在隐士的头上的时候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下去。苍蝇被砸死了隐士的脑袋也裂成了两半(1)《熊与隐士》所反映出的观点与苏格拉底的哪一观点一致?请结合上述材料予以说明。(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格拉底提出这一观点的原因。 第(1)问由材料中故事内容可知熊出于好意帮助朋友但由于无知却害了对方这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一致。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格拉底提出这一观点的背景即可。 (1)观点:“美德即知识”。说明:克霍洛夫的这个寓言故事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邪恶2)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导致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苏格拉底提出上述思想主张是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必修三《破解生命起源谜团的进化论》学案北师大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高二历史必修三《破解生命起源谜团的进化论》学案北师大版
第20课 破解生命起源谜团的进化论
学习目标: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1.重点: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及影响。难点:理解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原因。
教材整理1 人是从哪里来的1.人类的起源(1)神明造人生产力的低下和科学技术的落后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使他们无法对生命和人类的起源作出科学的解释。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和民族都有关于神明造人的神话和传说。(2)创世说:基督教宣扬的“创世说”。2.神学教义的束缚(1)在西欧封建社会上帝创世说作为亘古不变的教条束缚着人们的思想。(2)敢于探索而触犯神学教义的人往往会被指为“异端”而受到宗教法庭的审判。(3)人们只能在不触犯神学教义的范围内对各种生物进行考察、分类或具体研究进展十分缓慢。
生物学发展缓慢的原因欧洲生物学发展非常缓慢的教材整理2 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1.背景(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人类活动空间的急剧扩大人们的视野也迅速扩大。(2)人们的思想开始冲击封建神权的罗网形成一股强大的人文主义思潮。(3)17世纪以后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发现和成就。2.成就(1)拉马克的进化论思想:生物是从低级逐渐向高级发展进化的生存环境对物种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2)细胞学说的创立: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创立了细胞学说。教材整理3 达尔文和进化论1.提出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2.内容(1)物竞天择: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引起变异的原因是生活条件的改变。(2)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有利的变异得到保存有害的变异遭到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3)适者生存优胜劣汰。(4)人类是生物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不是3.意义(1)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2)从根本上改变了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以及人类在生物界的地位的传统观念彻底颠覆了封建神学的上帝创世说。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在生命早期进化论思想的出现对生物进化论的创立产生了积极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是进化论的基本观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探究点 生物进化论的影响史料解读史料一 达尔文否认了神的创造行为由于他说人类起源于猴子损害了人类的尊严、道德和宗教因而受到了不公正的谴责。本杰明·迪斯雷利曾庄严宣告:如果要在猴子和天使之间做出选择他将站在天使这一边。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抓住“受到了不史料二 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维新派积极宣传和介绍进化论思想高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以呼唤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指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汰之公理而亡国亡种让当时处于“知识饥荒”时代的中国知识界如获至宝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影响。关键句“以呼唤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说明了进化论对中国思想的促进作用。1.根据史料一分析生物进化论在当时的影响。 进化论推翻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引起天主教会和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2.根据史料二指出达尔文进化论的意义。 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历史影响(1)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打破了造物主造人的神话。(2)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命世界改变了人们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3)在欧洲科学界和宗教界引起轩然大波遭到教会和保守势力的反对达尔文被称为敢于向基督教神学挑战的“生物学领域的牛顿”。(4)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
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有力地冲击了神学创世说开辟了微观物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抓关键题干中“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适应现存环境”“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等关键信息可判断该理论是生物进化论排易误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19世纪中期故不可能为其提供思想武器;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故B、C、D三项错误验结论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A
1.下面各学科中受中世纪神学束缚最大的是()物理B.化学生物学D.电学 在中世纪生物学的发展十分缓慢主要是受到了封建神学的束缚。 C2.基督教会在欧洲封建社会禁锢社会发展的表现有()宣扬上帝创世说 ②烧死“异端” ③阻碍生物学发展 ④禁止一切科学研究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①②③是基督教会的禁锢表现。④表述过于绝对教会允许不触犯教会禁令和神学教义的科学研究。 B3.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发现了植物、动物结构的基本单位从而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基础的生物学研究成果是()
A.细胞学说B.早期进化论进化论D.血液循环理论 植物、动物结构的基 A4.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为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奠定了重要基础的是()拉马克B.基督教会伽利略D.开普勒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观点是拉马克提出的。 本题关键信息“1859年”“《物种起源》”“达尔文”由此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 B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华生给达尔文的信:一开始读《物种起源》我就爱不释手。您的主导思想就是“自然选择”的思想一定会被看作确定不移的科学真理它有一切伟大真理所有的特征变模糊为清晰化复杂为简单并且在旧有的知识上增加了很多新的东西您是本世纪的……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材料二 社会中的人无疑是受宇宙过程——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旧有的知识”指什么?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原理是什么?(2)当时的科学工作者是否都赞同达尔文是“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请进一步说明。(3)根据材料二回答赫胥黎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作出了什么发展? 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2)问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作答。第(3)问抓住关键信息“社会中的人”在理解材料二的基础上进行概括。 (1)指早期生物进化思想如法国拉马克提出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原则。主要原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2)并非都赞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生物界的看法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的上帝创世说遭到了神学家及坚信“神创论”的科学家的怀疑甚至攻击。他们是不会赞同华生的这种看法的。
文章来源://m.jab88.com/j/48212.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