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5-05-12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推荐10篇)。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1

初中化学必备化学反应方程式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6、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7、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8、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2

下面是对化学中离子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很好的掌握下面的知识。

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

离子里: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带电量

离子符号的写法: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

阳离子:Na+ Mg2+ Al3+ 、H+ NH4+、Fe2+ Fe3+ Ca2+

阴离子:O2- OH- S2- F2- Cl- SO4 2- CO32- NO3- MnO4- MnO42- ClO3-

上面对离子知识点的总结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的考试一定会没问题的。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同学们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还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通过上面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下面是对化学中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知识的讲解内容,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通过上面对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内容知识的讲解,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三大化石燃料

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知识。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以上对化学中三大化石燃料知识的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吧。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两种绿色能源

下面是对化学中两种绿色能源知识点的内容总结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两种绿色能源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上面对化学中两种绿色能源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最理想的燃料

关于化学的学习中,下面是我们对最理想的燃料知识的内容讲解哦。

最理想的燃料

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3

多媒体技术已经被逐渐引入到中学课堂,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是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一大难题。下面是带来的初中化学培训心得,欢迎欣赏。

在学习过程中,我细心做好学习笔记,用心记下随时获得的学习感受,及时交流、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新的教学形势下,如何正确把握教学知识体系,用什么新的教学策略,用什么教学素材,怎样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均得到详细的解答,学习中感受深刻。

1、正确树立化学课程理念。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

2、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设计与落实。感受最全面的是,重新认识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如何鉴定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三维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三维目标只有真正落实下来,才算真正完成二节课堂教学,在我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只落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基本略掉了。在学习中,学生实验技能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比如,学习氧气的知识,在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及实验室、工业制法后,学生对知识的形成只形成在理论表面上,认识不是很深刻,如果把氧气的抽取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下,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会进一步加强把氧气的相关知识比较系统地呈现在实际操作中,换句话说,在书本中学习知识,在实验操作中整合,强化知识体系,从而把能力和知识充分地体现出来。其次是情感、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情绪,以饱满地热情进入化学课堂教学,是学好化学的前提,而实际上把教学生学变成学生学会学习这种行为习惯的落实是很重要的,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利用作素材,让学生有效地去主动获取资源,获取素材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比如,在学习水一节中,对水的的净化的学习,教师布置学生去自有来水厂参观或组织学生去参观,学生会为参观主动获取素材外,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通过主动获取本地资源,把素材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比老师用语言生动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情绪要重要的。因此,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教学资源形成素材,是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3、构建师生的和谐教学关系,提高课堂效应及质量。教学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传统的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片面强调教师的传授功能,在教师与学生关系中,教师是知识是非的唯一裁判。教与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总是被动的。课堂上,总是教师为中心,学生为附庸,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师生关系停留在一种不平等的情感之中,完全忽略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没有考虑学生个人对知识理解的情感态度。严重制约着师生之间构建和谐平等、互相探讨式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对新课改理论的学习,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班级学生个体共性与差异的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其实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非常希望在各方面都能得到教师的认可与尊重,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如果仅是给出唯一标准,首先,不利于学生特点的发展;其次,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调整。因此,如能以一种平静对等的探讨方式,是非常有利的。我想师生和谐的教与学的关系的构建恰恰需要我们教师多一些思考,尤其对学生多一些考虑。教师应该始终站在成人的高度,尽量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

4、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改的实践中还特别注重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创设情境,讲故事、小品、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新鲜感和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所教之知识更加直接形象,扩大了知识的容量、深度,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情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会极感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专家的讲座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获益匪浅。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教学方式有了转变,通过对许多优秀案例的学习,与同行的网上研讨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能起到借鉴作用,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积极探索,提高信息获取,加工和传播水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今年暑假,我省进行了初中化学远程培训。在这炎热的夏天,老师们怀着满腔的热情积极的投入到了培训中,每一天,我们认真上网学习。每天都有收获,一天一个进步,过得很充实。我身边所有的老师都感觉受益匪浅,豁然开朗。作为一名化学一线教师,我这几天的培训生活,感受良多,感激满怀。

在这次学习中我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不断的更新自己教育观念和知识体系,及时补充新知识,并对原有知识进行整合,调整自己原有教学思路和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节奏适应新的教育形式。并要求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和方法,在教学时以三条内容线索来支撑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落实,体现知识的基础性、时代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从生活走向化学,再从化学回归社会,以高视点、大视野、多角度、多层次地传授知识和方法,将化学溶解于实际生产生活中,再结晶出来。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4

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2、铁生绣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绣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

3、防止铁制品生绣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具体操作是:①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③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④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cu---紫红色、金---黄色、汞----常温下液态

5、合金(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与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

生铁的含碳量在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0.03%-2%之间。

6、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空气和石灰石。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

(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熟石灰例外

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2、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1g,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分离: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3)

4、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盐酸中溶质是hcl气体,石灰水中溶质为ca(oh)2,食盐水中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硫酸锌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锌。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5

一、阳离子

1、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正一价的)

铵根离子:NH4+ 氢离子:H+ 钾离子: K+ 钠离子:Na+

银离子: Ag+ 亚铜离子:Cu+

2、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正二价的)

铜离子:Cu2+ 钙离子:Ca2+ 钡离子:Ba2+ 镁离子:Mg2+

锌离子:Zn2+ 亚铁离子:Fe2+ 汞离子:Hg2+

3、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正三价的)、

铝离子:Al3+ 铁离子:Fe3+

二、阴离子

1、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负一价的)

氟离子:F-氯离子:Cl-溴离子:Br-碘离子:I-

硝酸根离子:NO3-氢氧根离子:OH- 氯酸根离子: ClO3-

高锰酸根离子: MnO4-

2、 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负二价的)

氧离子 O2-硫离子 S2- 碳酸根离子: CO32-

硫酸根离子:SO42- 锰酸根离子: MnO42- 亚硫酸根离子:SO32-

3、带三个单位负电荷的(负三价的)

磷酸根离子:PO43-

三、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钠氯氢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鉄,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6

自燃:

由缓慢氧化积聚的热量引发的自发燃烧。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

希望上面对自燃知识点的总结内容,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很好的参加考试的。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同学们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还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通过上面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下面是对化学中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知识的讲解内容,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通过上面对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内容知识的讲解,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三大化石燃料

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知识。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以上对化学中三大化石燃料知识的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吧。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两种绿色能源

下面是对化学中两种绿色能源知识点的内容总结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两种绿色能源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7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化学学科无疑是新奇有趣的。但随着学习进度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到化学变难了。小编将初三化学的重难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吸热、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但是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p2o5的固体小颗粒)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水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1/5(21%)。

进水体积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成分的1/5(21%)的结论。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稀有气体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和汽车尾气。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只约占全球储水量的2.53%,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两点:(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或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8

本学期,学校安排我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我知道这是学校对我工作的信任与考验。九年级的教学工作历来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与责任的重大。作为新人的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为了让自己更快的适应九年级的教学工作,更有目的性,不盲目,特制定该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思想方面

本人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本学期会一如既往地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为人师表,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上班开会不迟到不早退,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各项工作。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

二、教学方面

1、第一年接手化学学科,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一定要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对每一课都要深入的研读,把握重点、考点,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力求在给学生一杯水的时候自己能够有一桶水,力求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爱听。

2、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虽然经验明显不足,但年轻的我有的是对工作的热忱。因此,我会抓住学校的集体听、评课活动,虚心学习优秀老师们好的教学方法。化学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更是能帮助我快速成长的特别好的途径,因此我更会积极参与,勤学多问。除此以外,学校的开放课堂活动也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会尽量多的去听老教师的课,虚心向老师们请教,提高自己对教材、对考点的把握能力。同时还应多学习老师们的课堂管理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3、提高课堂效率,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上课时,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实验,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尽量克服重复的毛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提高对教材的把握和驾驭能力。在教学上下狠功夫,努力使学生的成绩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和提高。

4、提高教学质量,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在课后,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对优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扩大知识面,让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对个别特别突出的学生也可以进行单独的辅导提高。在每一次的测验检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的解决。多和学生沟通,多鼓励,多关心。对学习上困难大的学生实行"低起点,低要求,补台阶,拖着走,多鼓励,树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面批,有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使他们迎头赶上,只要每天坚持,就一定会有进步。

5、加强自身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多看书,多学习,加强知识更新的速度,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

忙碌而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在三中工作的日子里,所有的一切都在充实着我的生活,让我感到工作的快乐,让我感受到三中人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态度。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和自己的努力下,虽然有些许进步,但是我仍然是一个各方面都比较欠缺的老师,很多东西还需要我继续努力,更加努力,我仍然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9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铜Cu银Ag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硫S磷P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m.289A.cOM 生日祝福语网)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氧气(O2)氢气(H2)二氧化碳(CO2)

药品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液]

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

或2H2O2====2H2O+O2↑Zn+H2SO4=ZnSO4+H2↑

[固(+固)]或[固+液]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2HCl=ZnCl2+H2↑

[固+液]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装置P36图2-17(如14的A)

或P111.图6-10(14的B或C)P111.图6-10

(如14的B或C)P111.图6-10

(如14的B或C)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①排水法(难溶于水)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验纯)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正放倒放正放

注意事项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化学性质用途

氧气

(O2)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供呼吸

2、炼钢

3、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5O2==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2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

(H2)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①可燃性:

2H2+O2====2H2O

H2+Cl2====2HCl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还原性:

H2+CuO===Cu+H2O

3H2+WO3===W+3H2O

3H2+Fe2O3==2Fe+3H2O

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CO2+H2O==H2CO3(酸性)

(H2CO3===H2O+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Ca(OH)2==CaCO3↓+H2O(鉴别CO2)

CO2+2NaOH==Na2CO3+H2O

*氧化性:CO2+C==2CO

CaCO3==CaO+CO2↑(工业制CO2)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1、作燃料

2、冶炼金属

①可燃性:2CO+O2==2CO2

②还原性:

CO+CuO===Cu+CO2

3CO+WO3===W+3CO2

3CO+Fe2O3==2Fe+3CO2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10

光阴荏苒,转眼又一个学年结束了。本学期的化学教学按计划顺利完成,从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向前提高及格率,为了下一学年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

1、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中考最关键的是要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好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进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3、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学校虽然还没有实验化学新课程标准,但老师们都已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5、加强实验教学,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这部分的力度。

6、理直气壮抓好学有余力,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竟赛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将来培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7、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收取教训。

文章来源://m.jab88.com/j/228973.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