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六课: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第六课: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六课: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关于”9.11”事件的相关资料.

学生:搜集写亲情的名言或名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朗读中感受爱德华对母亲的无限依恋,并能联想到自己,去感受亲情,感受生命.

难点:感知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激发兴趣

1.电脑情景导入(2001年”9.11”事件),教师向学生讲述关于”9.11”事件的大致情况.并询问学生:看了图片,报道,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四人小组交流)

(恐怖分子可恶,亲情重要,世间充满爱……)

2.揭题.

在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的那一刹那,一段母子亲情的故事在这危难时刻演绎,这便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齐读课题)

3.看题质疑,导入课文: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遇难者打了三个电话……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遇难者打了哪三个电话遇到难读的字,词勾画下来,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

(1)交流识字,学词情况,重点指导”废墟”“婚姻”“悲恸”等词语,并让学生分辨”悲痛”与”悲恸”的异同.(悲痛:伤心.悲恸:极其悲哀伤心.)

(2)分小组分部分读课文.Jab88.com

三,细读课文,感悟深情

1.学生反馈思考情况:遇难者给助手,律师,母亲各打了一个电话.

2.课文里,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个电话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把握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感受那份人性中至纯至真的感情.

(1)情况危急.

①什么是”生死关头”(指关系到生存还是死亡的关键时刻.)哪些词句让你看到爱德华处于生死关头抓住”第五十六层”“熊熊的大火”“爆裂声”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危急的气氛.

②小组讨论:生死关头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在生死关头你会想到什么

③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生死关头的危急.

(2)情感对比.

①你觉得爱德华打电话给他的助手,律师是为了什么(财产,事业)并相机板书:助手,律师(事业,财产)

②然而在这生死关头,他却没等电话接通,又拨打了第三个电话,因为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这是拨给谁的电话呢(母亲)(相机板书:母亲)

③想象一下,他可能会在电话里给他的母亲说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并作答)

④爱德华的助手与律师也推断,第三个电话很可能与他的遗产归属有关.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推断.(因为一个腰缠万贯的银行家,在生死攸关的时候,肯定有很多的话要说,特别是遗产的问题.在只可能打出一个电话而且说的话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推断这个电话应该与遗产归属有关.)

⑤然而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报纸”在醒目的位置”刊登这句话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人的”生命留言”

师总结:对于一位拥有巨额遗产的人,临终不是忙着处理自己的财产,也不是向下属交代工作,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母亲.电话传去的那一声”妈妈,我爱您”道尽了母亲的辛劳,也道尽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眷恋,道尽了儿子对母亲的牵挂……短短的五个字,蕴含其中的爱的力量没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儿女对母亲的深情不也是伟大的吗这种超出一切世俗与金钱的纯真的感情怎能不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呢!”妈妈,我爱你!”简短的五个字,是爱德华最后一次向母亲袒露心声,最后一次向母亲表达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爱(板书:爱),这一句看似平凡的话是儿子用生命来书写的.相机板书:妈妈,我爱你!(生命留言)

⑥朗读使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通过情感朗读,将学生的情绪引向高潮.

3.反馈说说你还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4.学生质疑:为什么文章一开始不揭示电话留言的内容而是放到最后作用是什么(设出悬念,增添了”第三个电话”的神秘色彩,使文章的可读性更强,突出重点.)

文章出现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留给读者猜想的空间.)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适当渗透本课在表达上的特点.(本课围绕”第三个电话”的内容是什么而展开,并层层设悬念.)

四,学习生字及词语

抄写令你感动的句子(表达作者论点的句子).

五,小结本课

1.在这篇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说出你们关于生命的看法吗小组交流.

六,拓展阅读,交流资料

1.人最需要的是爱,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爱是需要建立在相互付出的条件下的,特别是亲情之爱.)

2.学习小组交流汇报,阅读课外资料.

你做过孝顺父母的事情吗交流一下.

3.说说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编辑推荐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课外拓展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课外拓展”,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911事件

概况

9.11事件(又称911、美国911事件等)指的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2001年9月11日,四架民航客机在美国的上空飞翔,然而这四架飞机却被劫机犯无声无息地劫持。当美国人刚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之时,纽约世贸中心,连续发生撞机事件,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造成了3000多人丧生。

过程

8:45,Boeing(波音)767-B-223ER在飞离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不久后就被劫持,撞毁在世贸中心北楼,大楼随后坍塌。机上人员:92,遇难:92。

9:03,BoeingB-767-222同样地在飞离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不久后就被劫持,撞毁在世贸中心南楼,大楼随后坍塌。机上人员:65,遇难:65。

9:45,Boeing757-223飞离杜勒斯国际机场后不久被劫持,随后撞向五角大楼一角。机上人员:64,遇难:64。

10:20,BoeingB-757-222飞离纽华克国际机场后不久被劫持,直向华盛顿飞去。随后高速坠毁在宾夕法尼亚乡间,据猜测是乘客与劫机者搏斗阻止了这架飞机撞向目标。机上人员:45,遇难:45。

整个美国都为之震惊,人们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这是美国历史上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

疑问为何选择这一天?

本来在美国911是作为报警电话号码的。恐怖分子选择9月11号是对美国的挑衅。

美国911报警电话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1967年,美国总统法律实施与司法管理委员会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一个统一的电话号码,以便于人们及时报告紧急事件。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很快宣布选择911作为报警电话号码。1968年2月,全国第一个911报警台在亚拉巴马州的哈利维尔设立。上世纪70年代后,911报警电话开始大量增加。1976年,17%的美国人可拨打该号码,1979年上升到26%,1987年为50%,而今已达到85%。美国大约50%的国土面积已接通911号码,其中95%是加强版系统,可提供每个呼叫者的姓名与位置信息。

正是这样恐怖分子才会选择9.11这一天对它进行袭击。

影响

1、〖对美国〗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对一些产业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地处纽约曼哈顿岛的世界贸易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起来的摩天大楼,造价高达11亿美元,是世界商业力量的会聚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共计1200家之多,平时有5万人上班,每天来往办事的业务人员和游客约有15万人。两座直冲云霄的大楼一下子化为乌有,五角大楼的修复工作至少在几亿美元之上,人才损失难以用数字估量。

无论对美国总统布什,对美国民众或者对美国政坛人士来说,9月11日所遭遇的恐怖分子攻击事件都是一次历史性的震撼。在两小时之内,造成美国本土遭遇数以千计的伤亡,连白宫、总统的空军一号座机、国防部大楼、金融财务中心的世界贸易大楼,都成了恐怖分子攻击的目标。

这次事件使美国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较重。地处纽约曼哈顿岛的世界贸易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起来的摩天大楼,造价高达11亿美元,是世界商业力量的会聚之地。五角大楼的修复工作至少在几亿美元之上,人才损失难以用数字估量。而且交通运输和旅游业造成严重损失。美国国内航班一天被劫持了四架,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实是历史罕见。

事件发生后,布什立即采取适当行动,恢复政府、社会正常活动,为了显示他不受恐怖威胁,9月11日晚上,虽然白宫仍有受到攻击的威胁,他仍决定返回白宫,并在白宫向全国民众发表谈话,借此显示:恐怖分子并不能阻断美国行政中心的运作。

美国911事件的经济影响不仅局限于事件本身的直接损失。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人们的投资和消费信心,使美元相对主流货币贬值、股市下跌、石油等战略物资价格一度上涨,并实时从地域上波及欧洲及亚洲等主流金融市场,引起市场的过激反应,从而导致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减慢。

2、〖对中国〗

可以看到的是,911事件前的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和911事件后的情况已经明显不同,美国反对恐怖活动的战争将引起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新变化,引发大国关系的互动。国际政治、军事、外交形势的变化肯定会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选择,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应根据事态的发展及时进行跟踪研究,相应调整经济政策。

所以,对于我国而言,为了尽量减少美国911事件对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有所准备,未雨绸缪。不仅要关注美国911事件本身对我国的经济影响,更要研究美国和国际社会为对付恐怖活动所采取战略取向、策略取向和政策取向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影响。及时跟踪研究911事件后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

作为一个大国,我国可以主要依靠国内的巨大市场把经济搞好,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措施稳定人们的心理预期,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刺激民间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利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加快利用外资的步伐,通过制度创新和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及蓬勃发展的经济来吸引外资。

3、〖对世界〗

对于全世界的人民而言,反恐怖活动将是人类社会一项长期、艰苦和复杂的斗争。这次事件沉重地告诉我们,在今天的文明世界里,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恐怖主义,它是现代的魔鬼撒旦,它那阴冷的利爪,随时会夺取我们身边亲人的宝贵生命。恐怖分子可能随时随地用各种办法制造事端,打击世界金融和商品市场,瓦解人们的信心。国际投机基金也会兴风作浪,利浪,利用恐怖活动提供的机会进行投机活动,通过制造恐怖事件牟取暴利,增加金融风险。

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和国际社会的合作,严厉打击恐怖活动;另一方面,应研究增加对国际战略商品的储备特别是石油储备的问题,尽量减少恐怖活动引发的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打击恐怖主义,保护公民生命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起码在这点上中美的利益是一致的。

公元2007年9月12日《武汉晚报》的第32版国际观察版指出,在9.11事件中有2749人丧生。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说课设计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说课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说教材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文中刻画了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在911事件中,爱德华在知道自己没有生还机会的危急关头拨通了最重要的第三个电话,对母亲说了生命留言妈妈,我爱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观察插图图文对照,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性认识。

(2)体会母子之间的亲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品味作者优美的词句过程中,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朗读中感受爱德华对母亲的无限依恋,并能联想到自己,去感受亲情,感受生命。

三、说教法

品读悟情

四、说学法

合作探究、感情朗读

五、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激发兴趣

1.电脑情景导入(2001年9.11事件),教师向学生讲述关于9.11事件的大致情况。并询问学生:看了图片、报道,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四人小组交流)

(恐怖分子可恶、亲情重要、世间充满爱)

2.揭题。

在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的那一刹那,一段母子亲情的故事在这危难时刻演绎,这便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齐读课题)

3.看题质疑,导入课文: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遇难者打了三个电话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遇难者打了哪三个电话?遇到难读的字、词勾画下来,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

(1)交流识字、学词情况,重点指导废墟婚姻悲恸等词语,并让学生分辨悲痛与悲恸的异同。(悲痛:伤心。悲恸:极其悲哀伤心。)

(2)分小组分部分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悟深情

1.学生反馈思考情况:遇难者给助手、律师、母亲各打了一个电话。

2.课文里,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个电话?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把握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感受那份人性中至纯至真的感情。

(1)情况危急。

①什么是生死关头?(指关系到生存还是死亡的关键时刻。)哪些词句让你看到爱德华处于生死关头?抓住第五十六层熊熊的大火爆裂声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危急的气氛。

②小组讨论:生死关头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在生死关头你会想到什么?

③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生死关头的危急。

(2)情感对比。

①你觉得爱德华打电话给他的助手、律师是为了什么?(财产、事业)并相机板书:助手、律师(事业、财产)

②然而在这生死关头,他却没等电话接通,又拨打了第三个电话,因为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这是拨给谁的电话呢?(母亲)(相机板书:母亲)

③想象一下,他可能会在电话里给他的母亲说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并作答)

④爱德华的助手与律师也推断,第三个电话很可能与他的遗产归属有关。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推断。(因为一个腰缠万贯的银行家,在生死攸关的时候,肯定有很多的话要说,特别是遗产的问题。在只可能打出一个电话而且说的话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推断这个电话应该与遗产归属有关。)

⑤然而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报纸在醒目的位置刊登这句话?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人的生命留言?

师总结:对于一位拥有巨额遗产的人,临终不是忙着处理自己的财产,也不是向下属交代工作,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母亲。电话传去的那一声妈妈,我爱您道尽了母亲的辛劳,也道尽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眷恋,道尽了儿子对母亲的牵挂短短的五个字,蕴含其中的爱的力量没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儿女对母亲的深情不也是伟大的吗?这种超出一切世俗与金钱的纯真的感情怎能不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呢!妈妈,我爱你!简短的五个字,是爱德华最后一次向母亲袒露心声,最后一次向母亲表达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爱(板书:爱),这一句看似平凡的话是儿子用生命来书写的。相机板书:妈妈,我爱你!(生命留言)

⑥朗读使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通过情感朗读,将学生的情绪引向高潮。

3.反馈说说你还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4.学生质疑:为什么文章一开始不揭示电话留言的内容而是放到最后?作用是什么?(设出悬念,增添了第三个电话的神秘色彩,使文章的可读性更强,突出重点。)

文章出现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留给读者猜想的空间。)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适当渗透本课在表达上的特点。(本课围绕第三个电话的内容是什么而展开,并层层设悬念。)

四、拓展阅读,交流资料

1.人最需要的是爱,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爱是需要建立在相互付出的条件下的,特别是亲情之爱。)

2.学习小组交流汇报,阅读课外资料。

你做过孝顺父母的事情吗?交流一下。

3.说说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妈妈,我爱您!这简短的五个字,蕴含其中爱的力量没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儿女对母亲的深情不也是伟大的吗?这种超出一切世俗与金钱的纯真感情怎能不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呢!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教学指南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教学指南》,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初知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9.11事件的相关材料。搜集写亲情的名言或名篇。

教学建议

第1部分是第1、2段,在9.11事件中,银行家爱德华意识到自己没有生还的可能,在生命即将结束时,什么是最重要的呢?财产、名声,还是其他?爱德华拿起手机,开始拨打电话。第三个电话,是他最后的遗言,也是最重要的电话。电话内容是什么?课文偏偏用上留给读者猜想的空间。文似看山不喜平,因为这样的悬念,增加了第三个电话的神秘色彩,使得文章可读性更强。

第2部分是第3、4段,课文透露了前两个电话的通话对象,但是,他们都没有听到爱德华的声音。显然,爱德华在生命最后的短暂时刻,已经没有与他们讲话的时间了。他想起的是第三个电话,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3部分是第5~7段。这是文章的高潮部分。作者在最后关头依然卖了一个关子:只对我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作者再次用将它掩藏起来。不仅使悬念进一步深化,也将这句话推到更为显要的位置。第三个电话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全文就是围绕它来展开。谜底终于揭晓,悬念终于解开。当那句话被放到报纸的醒目位置时,每一个读到的人都被它深深震撼。妈妈,我爱您!这一句留言是用生命来书写的!

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记录了一个真实的事件,但在平凡中那不平凡的母子之爱却那样打动人心。掩卷沉思,足以令人回味,使人久久难忘。本文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从读中感受爱德华对母亲的无限依恋,引导学生去感受亲情,感受生命,通过本文的学习在他们成长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教材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初知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9.11事件的相关材料。搜集写亲情的名言或名篇。

教学建议

第1部分是第1、2段,在9.11事件中,银行家爱德华意识到自己没有生还的可能,在生命即将结束时,什么是最重要的呢?财产、名声,还是其他?爱德华拿起手机,开始拨打电话。第三个电话,是他最后的遗言,也是最重要的电话。电话内容是什么?课文偏偏用上留给读者猜想的空间。文似看山不喜平,因为这样的悬念,增加了第三个电话的神秘色彩,使得文章可读性更强。

第2部分是第3、4段,课文透露了前两个电话的通话对象,但是,他们都没有听到爱德华的声音。显然,爱德华在生命最后的短暂时刻,已经没有与他们讲话的时间了。他想起的是第三个电话,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3部分是第5~7段。这是文章的高潮部分。作者在最后关头依然卖了一个关子:只对我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作者再次用将它掩藏起来。不仅使悬念进一步深化,也将这句话推到更为显要的位置。第三个电话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全文就是围绕它来展开。谜底终于揭晓,悬念终于解开。当那句话被放到报纸的醒目位置时,每一个读到的人都被它深深震撼。妈妈,我爱您!这一句留言是用生命来书写的!

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记录了一个真实的事件,但在平凡中那不平凡的母子之爱却那样打动人心。掩卷沉思,足以令人回味,使人久久难忘。本文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从读中感受爱德华对母亲的无限依恋,引导学生去感受亲情,感受生命,通过本文的学习在他们成长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相关知识


概况

9.11事件(又称911、美国911事件等)指的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2001年9月11日,四架民航客机在美国的上空飞翔,然而这四架飞机却被劫机犯无声无息地劫持。当美国人刚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之时,纽约世贸中心,连续发生撞机事件,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造成了3000多人丧生。

过程

8:45,Boeing(波音)767-B-223ER在飞离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不久后就被劫持,撞毁在世贸中心北楼,大楼随后坍塌。机上人员:92,遇难:92。

9:03,BoeingB-767-222同样地在飞离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不久后就被劫持,撞毁在世贸中心南楼,大楼随后坍塌。机上人员:65,遇难:65。

9:45,Boeing757-223飞离杜勒斯国际机场后不久被劫持,随后撞向五角大楼一角。机上人员:64,遇难:64。

10:20,BoeingB-757-222飞离纽华克国际机场后不久被劫持,直向华盛顿飞去。随后高速坠毁在宾夕法尼亚乡间,据猜测是乘客与劫机者搏斗阻止了这架飞机撞向目标。机上人员:45,遇难:45。

整个美国都为之震惊,人们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这是美国历史上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

疑问为何选择这一天?

本来在美国911是作为报警电话号码的。恐怖分子选择9月11号是对美国的挑衅。

美国911报警电话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1967年,美国总统法律实施与司法管理委员会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一个统一的电话号码,以便于人们及时报告紧急事件。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很快宣布选择911作为报警电话号码。1968年2月,全国第一个911报警台在亚拉巴马州的哈利维尔设立。上世纪70年代后,911报警电话开始大量增加。1976年,17%的美国人可拨打该号码,1979年上升到26%,1987年为50%,而今已达到85%。美国大约50%的国土面积已接通911号码,其中95%是加强版系统,可提供每个呼叫者的姓名与位置信息。

正是这样恐怖分子才会选择9.11这一天对它进行袭击。

影响

1、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对一些产业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地处纽约曼哈顿岛的世界贸易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起来的摩天大楼,造价高达11亿美元,是世界商业力量的会聚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共计1200家之多,平时有5万人上班,每天来往办事的业务人员和游客约有15万人。两座直冲云霄的大楼一下子化为乌有,五角大楼的修复工作至少在几亿美元之上,人才损失难以用数字估量。

无论对美国总统布什,对美国民众或者对美国政坛人士来说,9月11日所遭遇的恐怖分子攻击事件都是一次历史性的震撼。在两小时之内,造成美国本土遭遇数以千计的伤亡,连白宫、总统的空军一号座机、国防部大楼、金融财务中心的世界贸易大楼,都成了恐怖分子攻击的目标。

这次事件使美国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较重。地处纽约曼哈顿岛的世界贸易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起来的摩天大楼,造价高达11亿美元,是世界商业力量的会聚之地。五角大楼的修复工作至少在几亿美元之上,人才损失难以用数字估量。而且交通运输和旅游业造成严重损失。美国国内航班一天被劫持了四架,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实是历史罕见。

事件发生后,布什立即采取适当行动,恢复政府、社会正常活动,为了显示他不受恐怖威胁,9月11日晚上,虽然白宫仍有受到攻击的威胁,他仍决定返回白宫,并在白宫向全国民众发表谈话,借此显示:恐怖分子并不能阻断美国行政中心的运作。

美国911事件的经济影响不仅局限于事件本身的直接损失。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人们的投资和消费信心,使美元相对主流货币贬值、股市下跌、石油等战略物资价格一度上涨,并实时从地域上波及欧洲及亚洲等主流金融市场,引起市场的过激反应,从而导致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减慢。

2、可以看到的是,911事件前的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和911事件后的情况已经明显不同,美国反对恐怖活动的战争将引起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新变化,引发大国关系的互动。国际政治、军事、外交形势的变化肯定会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选择,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应根据事态的发展及时进行跟踪研究,相应调整经济政策。

所以,对于我国而言,为了尽量减少美国911事件对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有所准备,未雨绸缪。不仅要关注美国911事件本身对我国的经济影响,更要研究美国和国际社会为对付恐怖活动所采取战略取向、策略取向和政策取向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影响。及时跟踪研究911事件后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

作为一个大国,我国可以主要依靠国内的巨大市场把经济搞好,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措施稳定人们的心理预期,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刺激民间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利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加快利用外资的步伐,通过制度创新和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及蓬勃发展的经济来吸引外资。

3、对于全世界的人民而言,反恐怖活动将是人类社会一项长期、艰苦和复杂的斗争。这次事件沉重地告诉我们,在今天的文明世界里,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恐怖主义,它是现代的魔鬼撒旦,它那阴冷的利爪,随时会夺取我们身边亲人的宝贵生命。恐怖分子可能随时随地用各种办法制造事端,打击世界金融和商品市场,瓦解人们的信心。国际投机基金也会兴风作浪,利浪,利用恐怖活动提供的机会进行投机活动,通过制造恐怖事件牟取暴利,增加金融风险。

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和国际社会的合作,严厉打击恐怖活动;另一方面,应研究增加对国际战略商品的储备特别是石油储备的问题,尽量减少恐怖活动引发的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打击恐怖主义,保护公民生命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起码在这点上中美的利益是一致的。

公元2007年9月12日《武汉晚报》的第32版国际观察版指出,在9.11事件中有2749人丧生。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教案之一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教案之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初知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朗读中感受爱德华对母亲的无限依恋,并能联想到自己,去感受亲情,感受生命。

难点:感知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关于9.11事件的相关资料。

学生:搜集写亲情的名言或名篇。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激发兴趣

1.电脑情景导入(2001年9.11事件),教师向学生讲述关于9.11事件的大致情况。并询问学生:看了图片、报道,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四人小组交流)

(恐怖分子可恶、亲情重要、世间充满爱)

2.揭题。

在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的那一刹那,一段母子亲情的故事在这危难时刻演绎,这便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齐读课题)

3.看题质疑,导入课文: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遇难者打了三个电话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遇难者打了哪三个电话?遇到难读的字、词勾画下来,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

(1)交流识字、学词情况,重点指导废墟婚姻悲恸等词语,并让学生分辨悲痛与悲恸的异同。(悲痛:伤心。悲恸:极其悲哀伤心。)

(2)分小组分部分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悟深情

1.学生反馈思考情况:遇难者给助手、律师、母亲各打了一个电话。

2.课文里,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个电话?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把握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感受那份人性中至纯至真的感情。

(1)情况危急。

①什么是生死关头?(指关系到生存还是死亡的关键时刻。)哪些词句让你看到爱德华处于生死关头?抓住第

五十六层熊熊的大火爆裂声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危急的气氛。

②小组讨论:生死关头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在生死关头你会想到什么?

③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生死关头的危急。

(2)情感对比。

①你觉得爱德华打电话给他的助手、律师是为了什么?(财产、事业)并相机板书:助手、律师(事业、财产)

②然而在这生死关头,他却没等电话接通,又拨打了第三个电话,因为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这是拨给谁的电话呢?(母亲)(相机板书:母亲)

③想象一下,他可能会在电话里给他的母亲说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并作答)

④爱德华的助手与律师也推断,第三个电话很可能与他的遗产归属有关。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推断。(因为一个腰缠万贯的银行家,在生死攸关的时候,肯定有很多的话要说,特别是遗产的问题。在只可能打出一个电话而且说的话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推断这个电话应该与遗产归属有关。)

⑤然而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报纸在醒目的位置刊登这句话?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人的生命留言?

师总结:对于一位拥有巨额遗产的人,临终不是忙着处理自己的财产,也不是向下属交代工作,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母亲。电话传去的那一声妈妈,我爱您道尽了母亲的辛劳,也道尽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眷恋,道尽了儿子对母亲的牵挂短短的五个字,蕴含其中的爱的力量没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儿女对母亲的深情不也是伟大的吗?这种超出一切世俗与金钱的纯真的感情怎能不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呢!妈妈,我爱你!简短的五个字,是爱德华最后一次向母亲袒露心声,最后一次向母亲表达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爱(板书:爱),这一句看似平凡的话是儿子用生命来书写的。相机板书:妈妈,我爱你!(生命留言)

⑥朗读使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通过情感朗读,将学生的情绪引向高潮。

3.反馈说说你还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4.学生质疑:为什么文章一开始不揭示电话留言的内容而是放到最后?作用是什么?(设出悬念,增添了第三个电话的神秘色彩,使文章的可读性更强,突出重点。)

文章出现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留给读者猜想的空间。)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适当渗透本课在表达上的特点。(本课围绕第三个电话的内容是什么而展开,并层层设悬念。)

四、学习生字及词语

抄写令你感动的句子(表达作者论点的句子)。

五、小结本课

1.在这篇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说出你们关于生命的看法吗?小组交流。

六、拓展阅读,交流资料

1.人最需要的是爱,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爱是需要建立在相互付出的条件下的,特别是亲情之爱。)

2.学习小组交流汇报,阅读课外资料。

你做过孝顺父母的事情吗?交流一下。

3.说说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附:板书设计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优质课教案


教材简析:

在“9.11”事件中,银行家爱德华身受重伤,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给自己的母亲打了一个电话,说:“妈妈,我爱您!”向我们展示了不平常的母子之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初知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从朗读中感受爱德华对母亲的无限依恋,并能联想到自己,去感受亲情,感受生命。

教学难点:

感知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关于“9.11”事件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

1、导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看题质疑: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遇难者是谁?为什么打第三个电话?)

3、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若有错误,及时指正)。

(2)结合课文让学生分辨“悲痛”与“悲恸”的异同。

(悲痛:伤心。悲恸:极其悲哀伤心。)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3人)

4、自读探究: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归纳的问题,用横线画出与问题相关的句子,全出主要词语,在旁边批注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再把所找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二、解疑合探:(20)

A.遇难者是谁?

1、指名交流,并说出自己的依据。

(引导学生结合字词理解人物的身份:“银行家”、“这关系到您儿子庞大遗产的归属问题”、“他留在人世的财富”等。)

(课件出示:银行家、庞大遗产、财富)

2、体会人物情感:

你认为这样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银行家,临终时交代他人的最应该是什么?(遗产的归属问题)

B、爱德华为什么要打第三个电话?

1、一个腰缠万贯的银行家,临终时给自己的母亲打电话,而且只说:“妈妈,我爱您”,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因为银行家爱德华(处于生死关头),所以要打第三个电话。

2、体会灾难:

(1)读出自己找到的句子。

出示句子:

“当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南楼的第五十六层上。到处是熊熊的大火和门窗的爆裂声,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已没有生还的可能。在这生死关头,他掏出了手机。

爱德华迅速按下第一个电话。刚举起手机,楼顶忽然坍塌,一块水泥板重重地将他砸翻在地。他一阵眩晕,知道时间不多了,赶紧按下了第二个电话。可还没等对方应答,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于是拨通了第三个电话……”

(2)什么是“生死关头”?(指关系到生存还是死亡的关键时刻。)

(板书:生死关头)

(3)哪些词句让你看到爱德华处于生死关头?

(抓住“第五十六层”、“熊熊的大火”、“爆裂声”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危急的气氛。

(4)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生死关头的危急。

(谁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当时的危急?)

指名读,指名评价,再指名读。

(5)师小结:生死关头,银行家爱德华掏出手机打了电话。

3、体会亲情的地位:

(1)除此之外,还有原因,谁来回答?

因为银行家爱德华(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所以要打第三个电话。

(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我儿子临终前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来理解。)(7-8人)

4、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插图的下方。

5、学生颂读:“妈妈,我爱您!”

师:的确,当灾难来临,我们可以抛下金钱、地位、名誉,但惟独不能抛下亲情;同样,在生命的尽头,金钱、地位、名誉都可能远去,唯有亲情可以永恒!在银行家爱德华这里,永恒的亲情就浓缩在这看似简简单单的五个字里。同学们,读这句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呢?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反复读。

4、师总结:

同学们,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道尽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眷恋,道尽了儿子对母亲的无限牵挂……这一句看似平凡的话是儿子的生命留言。(相机板书:生命留言)

5、感受人间亲情:(课件出示图片)

自古“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孝敬父母的故事。在我们的家乡西峡,有一个广为传诵的孝女崔英丽。她是西峡县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子。2006年,她50多岁的父亲被查出身患尿毒症后期,唯一解救的办法就是换肾。在体检出她的肾最匹配时,她不顾儿子还不满周岁,毅然捐献出一个肾,挽救了父亲的生命,被社会广泛赞誉。2007年被西峡县妇联授予“感动西峡巾帼女杰”荣誉称号。

三、质疑再探:(5)

课文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遇难者是一个腰产万贯的银行家,知道了在他心中只有亲情最为重要。(擦去副板书)你还有那些不懂的地方吗?一定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互相解疑。

(预设:

(1)、为什么文章一开始不揭示电话留言的内容而是放到最后?作用是什么?

(设出悬念,增添了“第三个电话”的神秘色彩,使文章的可读性更强,突出重点。)

(2)、文章出现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留给读者猜想的空间。)

四、运用拓展:(5)

1、总结小收获。

2、设计小练习:

(1)自由设计;

(2)交流展示:

(如:抄写令你感动的句子,背诵、积累等。)

五、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这一颗颗孝心澎湃着我们的身心,激荡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再次放开声音,读一遍爱德华先生的生命留言!

三年级上《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初知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朗读中感受爱德华对母亲的无限依恋,并能联想到自己,去感受亲情,感受生命。

难点:感知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关于“9.11”事件的相关资料。

学生:搜集写亲情的名言或名篇。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激发兴趣

1.电脑情景导入(2001年“9.11”事件),教师向学生讲述关于“9.11”事件的大致情况。并询问学生:看了图片、报道,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四人小组交流)

(恐怖分子可恶、亲情重要、世间充满爱……)

2.揭题。

在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的那一刹那,一段母子亲情的故事在这危难时刻演绎,这便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齐读课题)

3.看题质疑,导入课文: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遇难者打了三个电话……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遇难者打了哪三个电话?遇到难读的字、词勾画下来,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

(1)交流识字、学词情况,重点指导“废墟”“婚姻”“悲恸”等词语,并让学生分辨“悲痛”与“悲恸”的异同。(悲痛:伤心。悲恸:极其悲哀伤心。)

(2)分小组分部分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悟深情

1.学生反馈思考情况:遇难者给助手、律师、母亲各打了一个电话。

2.课文里,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个电话?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把握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感受那份人性中至纯至真的感情。

(1)情况危急。

①什么是“生死关头”?(指关系到生存还是死亡的关键时刻。)哪些词句让你看到爱德华处于生死关头?抓住“第五十六层”“熊熊的大火”“爆裂声”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危急的气氛。

②小组讨论:生死关头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在生死关头你会想到什么?

③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生死关头的危急。

(2)情感对比。

①你觉得爱德华打电话给他的助手、律师是为了什么?(财产、事业)并相机板书:助手、律师(事业、财产)

②然而在这生死关头,他却没等电话接通,又拨打了第三个电话,因为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这是拨给谁的电话呢?(母亲)(相机板书:母亲)

③想象一下,他可能会在电话里给他的母亲说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并作答)

④爱德华的助手与律师也推断,第三个电话很可能与他的遗产归属有关。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推断。(因为一个腰缠万贯的银行家,在生死攸关的时候,肯定有很多的话要说,特别是遗产的问题。在只可能打出一个电话而且说的话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推断这个电话应该与遗产归属有关。)

⑤然而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报纸“在醒目的位置”刊登这句话?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人的“生命留言”?

师总结:对于一位拥有巨额遗产的人,临终不是忙着处理自己的财产,也不是向下属交代工作,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母亲。电话传去的那一声“妈妈,我爱您”道尽了母亲的辛劳,也道尽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眷恋,道尽了儿子对母亲的牵挂……短短的五个字,蕴含其中的爱的力量没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儿女对母亲的深情不也是伟大的吗?这种超出一切世俗与金钱的纯真的感情怎能不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呢!“妈妈,我爱你!”简短的五个字,是爱德华最后一次向母亲袒露心声,最后一次向母亲表达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爱(板书:爱),这一句看似平凡的话是儿子用生命来书写的。相机板书:妈妈,我爱你!(生命留言)

⑥朗读使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通过情感朗读,将学生的情绪引向高潮。

3.反馈说说你还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4.学生质疑:为什么文章一开始不揭示电话留言的内容而是放到最后?作用是什么?(设出悬念,增添了“第三个电话”的神秘色彩,使文章的可读性更强,突出重点。)

文章出现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留给读者猜想的空间。)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适当渗透本课在表达上的特点。(本课围绕“第三个电话”的内容是什么而展开,并层层设悬念。)

四、学习生字及词语

抄写令你感动的句子(表达作者论点的句子)。

五、小结本课

1.在这篇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说出你们关于生命的看法吗?小组交流。

六、拓展阅读,交流资料

1.人最需要的是爱,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爱是需要建立在相互付出的条件下的,特别是亲情之爱。)

2.学习小组交流汇报,阅读课外资料。

你做过孝顺父母的事情吗?交流一下。

3.说说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五年级下册语文生字组词: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西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生字组词: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西南师大版)

【怖】

读音:bù

巧记:阴云密“布”身边绕,心(忄)中害怕真烦恼。

字义:惧怕

组词:恐怖阴森可怖情景可怖白色恐怖

造字:形声法

造句:这部电影场面血腥,让人感到非常恐怖。

笔顺:“忄”右点稍高;“布”撇宜长,竖为悬针竖。

2【贸】

读音:mào

巧记:财一半(贝),留一半(),合起来,做生意。

字义:①交换财物②冒冒失失活轻率的样子(叠)

组词:①贸易外贸抱布贸丝②贸然

造字:形声

造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对外贸易往来力度。

笔顺:上宽下窄。“”左右对称;“贝”撇、点协调。

字歌:

不可太贪婪

行动别贸然

为了解贫困

运货出乡关

3【砸】

读音:zá

巧记:开口(匚)藏个“巾”,“石”头来敲门。

字义:①打,捣②打坏,打破

组词:①砸核桃砸钉子砸地基②砸锅砸碎砸破砸锅卖铁

造字:形声法

造句:孩子们很喜欢砸核桃吃。

笔顺:左部略小而偏上;右部方正匀称。

字歌:绕树三匝锤把石砸左面加口可把嘴咂

4【眩】

读音:xuàn

巧记:弦不见弓(玄),因“目”不明。

字义:①眼睛昏花看不清②迷惑,迷乱

组词:①头昏眼眩②眩于名利

造字:形声

造句:他感到一阵眩晕,昏倒在地上。

笔顺:

5【废】

读音:fèi

巧记:“发”行“广”。

字义:①停止,放弃,引申为:失去效用的,没有用的②荒芜,衰败

组词:①废除半途而废废话废水②废墟

造字:形声

造句:我们要多干实事,少说废话。

笔顺:捺宜长些,使这个字保持平衡不歪斜。

6【墟】

读音:xū

巧记:“业”抱虎皮(虍),躲在土()后。

字义:①有人住过而现在已经荒废的地方②集市

组词:①废墟殷墟社稷为墟宗庙丘墟华屋丘墟

造字:形声

造句:战争使许多繁华的城市变成了废墟。

笔顺:“”小而偏上;“虍”的撇要伸展包住内部。

字歌:

见面相觑

虚字能变

尘土废墟

嘘寒问暖

7【姻】

读音:yīn

巧记:如前()烟后()有缘分,凑到一起更般配。

字义:①婚姻②姻亲,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

组词:①婚姻姻缘美满姻缘②姻亲

造字:形声

造句:美满的婚姻可以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笔顺:左窄右宽。“”末笔右面不出头。

字歌:

美满好姻缘

呜咽为哪般

如茵青草地

烟花飞满天

8【恸】

读音:tòng

巧记:

字义:极度悲伤;大哭

组词:哀恸恸哭

造字:形声

造句:她恸哭失声,整个身子都随着剧烈的抽泣发起抖来。

笔顺:

第六课《怀念母亲》


第六课《怀念母亲》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sāngsàng),只在母亲身边待(dāidài)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为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时,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选择正确读音,画上横线。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食不下咽,寝不安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频来入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沉默------[]朦胧------[]

4.为什么说“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孩子’’?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文段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第三个小板登凳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三个小板登凳”,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三个小板凳》是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这个单元以努力为主题,。本篇课文是以侧面描写的方法交代爱因斯坦和第三个小板凳之间的故事,考虑到课文本身的这一特点,我把老师和同学前后态度的变化作为教学的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老师和同学态度的变化来感受爱因斯坦的努力。围绕着老师和同学态度变化的这一条主线,我让学生分析三个小板凳的不同,感受爱因斯坦在做小板凳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课堂上,通过分析,孩子们观察到了板凳的变化,也顺理成章的体会出爱因斯坦的努力。二年级的学生识字任然非常重要,我在导入时复习了词语,并通过区分偏旁、查字典区别了同音、形近字像和象。孩子们通过区分,基本能分清这两个字,并且能在词语和句子中简单运用。由于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文书的教学,我在课文讲解结束后引入了爱因斯坦另一个努力的故事,让孩子在课外文本中去感受爱因斯坦的努力,进而明白爱因斯坦的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因为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写字指导上,我选择了品字,通过这个字的教学引入一种新的字形结构,品字结构。

这节课总体来说进展比较顺利,孩子与我之间的互动比较多,朗读课文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觉得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过渡语不够简洁,课堂上,由于担心学生不理解,反复解释,略显罗嗦,用语不够精致。

2.提问的有效性不够,对部分学生的关注不多够,应该思考一下如何关注不同程度的学生。

3.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有效,评价语略显单一。在评价学生方便还要加强学习。

经过这次公开课,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我要更加努力的研究教材,认真备课,争取能有更大的进步。

第六课 爸爸和书教案


第六课爸爸和书
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等工具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读懂《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对“我”产生的作用,教育学生要喜欢读书,热爱学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们喜欢看课外书吗?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同学是怎样喜欢上读书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理清课文的思路:
1)“我”把书看得最珍贵的原因。
2)买书的经过。
3)买书带来的欢乐。
4)爸爸的希望。
2.讨论重点、难点、疑点:
1)一本薄薄的破旧的童话故事书引来什么?“清晰”是什么意思?
2)《皇帝的悲哀》这本书是怎么买来的?这说明了什么?
3)买书的过程爸爸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这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4)“我”是怎样懂得了读书的乐趣的?
5)读书的乐趣是什么?
6)爸爸这样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给孩子买书的目的是什么?
7)看看书中的“我”,再想想自己,谈谈感受。
8)谈谈对爸爸和“我”的看法。
3.分段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等词语。
3谈自己得到的启发和以后的奋斗目标。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书,多读、多看、多想。

《第六课 我的老师》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和掌握写人记事文章的情感。

2

、理解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

、感受文中真挚的师生情感,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揣摩人

物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写人记事文章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有人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有人说:“老师像梯子,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

从幼儿园到初中,我们同学接触了不少老师。其中必然有一位是我们同学印象最深刻、最难忘的。那么魏巍笔下的老师是什么样的?让我们随着作者所写的回忆,一起去看看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吧。

二、整体感悟

理清思路

默读全文,你记得作者和蔡老师之间哪一件令人难忘的事?这些事在对象与详略上有区别吗?

(

引导学生概括事件: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

因,经过和结果。

)

老师假装发怒;老师教我们跳舞;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老师教我们读诗;我们看老师写字——前五件事略写,写的是蔡老师与我们发生的事情。老师排除我和同学小纠纷;我梦里寻师——后两件事详写,写的是蔡老师与我之间发生的事,详写是为了表现我与他的感情。

三、分析人物

假如让你们小组给蔡老师颁发荣誉证书,你们会在荣誉证书上写什么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最

的老师”的光荣称号授予蔡老师,并说明授予这个称号的理由。

预设:

1

、最温柔美丽的老师,从“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

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看出来。

师:哪些词语看得出来不是真打?

轻轻、笑、好像、石板边上。

师:这里的“迎”换成“挡”好不好,请对比读读,看看有什么区别?(如果是我送你糖,是礼物,你会用迎,但这里落下来的是教鞭,学生为什么还要“迎”呢?表现了师生之间融洽

和睦的感情。)

2

、最具教学特色的老师,从用唱歌的音调教我们读诗、学生效仿老师写字两件事看得出来。

3

、最爱学生的

老师。如教鞭落下的细节。

4

、最慈爱、公平的老师。从她排除我和同学纠纷这件事看得出来。

师:她是怎么排除纠纷的呢?

批评了

我的“反对派”,还写信劝慰我。

师:她为什么要批评“反对派”?

因为那些小“反对派”们在我耳边喊“哎呦呦…

…”

师:请同学们齐读“哎呦呦……”这

句话,听听看哪些词语会特别刺耳?

“哎哟哟”、“回不来”、“炮子儿”等

师:

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听了这句话会有什么感受?

伤心、难过。

师:所以,这时候蔡老师的援助,对我的安慰,支持,其作用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四、品味情感

五、

面对这么一位温柔慈祥

、热爱学生、具有独特教学风格、慈爱公平的老师,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词语。

喜欢(第

8

段)、依恋(第

10

段)

师:文中哪些行为具体体现了我对蔡老师的喜欢和依恋呢?

梦中寻找老师的行为;放假前,我站在她身边,看她收拾东西的行为。

师:我是怎么站她身边的呢?哪个词语最能体现我的依恋?

默默地

师:“默默”表示不出声,他心里是否也是默默无声的?他心里会怎样想呢?

预设:蔡老师,我是多么舍不得你走……

师: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句话,体会作者对蔡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除了用细节描写表达感情

师:那么,原句朗读时,我

们怎么读出这份深情呢?抓住重音,“怎么会”。好,请同学们再来读一次。除了这句话,还有直

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吗?

“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师:这三个“多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去读呢?

渐渐富含感激之情的语调。

师:“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这句话也直接点明了作者对蔡老师深深的思念之情。

五、小结

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儿童时代与老师之间发生的七件小事,同学们可不可以用抒情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蔡老师的感情呢?最后,请同学们回顾自己上学以来,哪位老师给你的印象

最深刻?用一两件事例,写写这位老师,注意用上我们这节课讲过的描写手法。不少于

200

字。下课。

好处。

《第六课: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六个矮儿子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732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