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 我是苹果”,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5我是苹果
教学目标:
1.学会写本课2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
2.理解苹果为人类所做的一切,感受它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怀。
3.感受苹果的快乐,培养积极高尚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幸福观。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朗读、想象、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感受苹果博大的胸怀、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朗读、想象、感悟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
苹果头饰、一只苹果、苹果卡(生字词)、用于欣赏的诗歌投影片、配乐朗诵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读入境,转换角色。
1.师:今天,咱们请来了一位苹果诗人,咱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一个带着苹果头饰的学生走入)。
2.苹果诗人:我特别喜欢诗,常常用诗歌来说自己的心里话,你们想听听吗?“苹果诗人”范读,学生仔细听。
3.听了我的介绍,你们喜欢我吗?喜欢我什么?(漂亮、有用处等)
4.师:把你们对这位苹果诗人的感觉送入课题中,读读课题(此时,教师要有所评价,如“你真是只快乐的苹果”)。
(设置“苹果诗人”的环节,促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情境,带领学生听范读、表述对它的喜爱,以此来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学生读课题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转换角色。)
二、自主学习,掌握字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画记生字词。
2.不懂的字词,用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与同学讨论、联系上下文等)
3.请大家到“苹果识字乐园”摘“苹果”。
(1)学习“会写字”——“凝、康”。
①指读。读准字音:强调“凝”是鼻音、后鼻韵母“nng”。
②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书写时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指导学生分辨清楚“凝”第十画“横撇”和第十二画“横钩”的区别;“康”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里边的下半部分不是“水”)
③写字。要求边写边记,之后,请学生上台听写,大家评议。
④说字义:生活中,你知道什么东西怎么样时会凝固?进行“健康的()”词语搭配练习,让学生了解健康的词义范畴。
三、小组合作整体感知。
1.学生分组进行诗歌的阅读,看看发现了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不求全。如:一、三、五自然段完全一样——反复;有些句式相同,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优美;把苹果当做人来写——想象丰富等。)
2.如果请你给此诗配乐,是配优美舒缓的,还是高亢的,还是忧伤的呢?(让学生把握这首诗的基本格调)
3.配乐朗读。
四、多角度探究赏读诗文。
1.形象感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鼻、嘴进行摸、看、闻、尝,请学生说说“我是一只()的苹果”。
2.读文质疑:课文中哪一节是夸赞“我”的优点的?(第四节)读一读,看哪些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不懂的做上记号“?”。
3.交流讨论。(学生探讨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向纵深进行点拨、引导。)
第一句:孩子们在什么情况下得到苹果,会开心地笑起来?我们经常把孩子的笑脸比作什么?
第二句:在漫天黄沙中,一个人行走了几天几夜,一口水也没得喝,他会是副什么样?此时,如果有一个苹果出现在他的面前,会给他带来什么?
第三句:请学生演示病中的人,想想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哪位“爱心小苹果”去安慰安慰他?说说,当病人看着苹果那红红的颜色,闻着淡淡的清香,他会看到什么?
4.联系生活,仿写句子:平时,人们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也会用上苹果呢?能否把刚才所说的,仿造第5节的句式说说?(“我给……”“我使……”)
5.体会内心:现在,请大家说说“我”是一只怎样的苹果?当听着人们对你的赞美,你心里是种什么样的感受?(自豪)如果要你在第六小节“我是苹果,我是一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后面,再续说几句,你会说些什么?
6.朗读释情:心里已经产生自豪之情的小苹果,请站起来,用你们的朗读来释放你们的情感。(5、6节)
五、作业。
1.仿写诗句:
我给()
我给()
我使()
我使()
我是苹果,
我是一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
2.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苹果卡”上的生字词。
2.背诵诗歌。
3.说说,你觉得“我”是一只怎样的苹果?
二、学习第2、3小节。
1.与学习同伴一起读第2、3小节,思考:到底是谁造就了苹果呢?
2.学生汇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第一句:太阳给了“我”光明和温暖,大地给了“我”生长的土地和营养。“我”是在叶子和花儿的共同努力下才成长起来的。
第二句:“我”如月亮、星星、珍珠、贝壳一样美丽。
第三句:“我”是农民们晶莹的汗水的“凝固”,是清晨沾湿农民们衣衫的露珠的“结晶”。“我”是农民们的希望,“我”要为人们奉献自己,来感谢那些赋予“我”生命的“人”。
3.齐读第2、3小节,想想“我”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感激)如果要在第一小节后面,再续说几句话,你准备怎么说?
三、再读全诗。
1.分小组进行诗歌背诵比赛。
2.讨论,第1、3、5小节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感情一样吗?
第一节是苹果对孕育它的“人”的感激之情,第三节是表达乐于奉献的情感,第五节是为自己能奉献于人们而感到自豪。
3.这首诗给了你什么启发?
4.这首诗的作者是傅天琳,当代女诗人。1961年从重庆电力技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市郊缙云山农场种果树。现在重庆出版社少儿编辑室任编辑。她的诗风格细腻,构思新巧。喜欢她的诗的同学,课后可以再去读读她的诗《梦话》《母亲》等。
四、作业设计。
1.喜欢傅天琳的诗歌的同学,可以去读读她的诗《梦话》《母亲》等。
2.敢于大胆尝试的同学,不妨拿起笔来,也写写你心中的诗。

编辑推荐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生字新词,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品读诗歌,了解中国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感悟中国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激发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诗歌,了解中国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感悟中国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激发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你知道一些什么呢?

2、教师: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3、板书课题:《*30、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学生读课题。)

4、作者简介:王怀让,当代诗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教师: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大意。

2、学生按要求预习。

3、检查指导。

(1)指名带读,读准下列词语。

耕耘后裔万古不朽粗犷梦魂萦绕翩翩欲飞

(2)指名分节读课文。(板书学生读错的字,纠正。)

(3)说说课文大意。

三、研读课文,领会中心。

1、教师:朗读诗歌。

(学生朗读诗歌。)

2、教师:完成填空。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因为。

四、课文小结。

诗歌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广阔的历史和现实的画卷。诗歌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了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我们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振兴中国。

五、课堂练习。

完成填空。

当的时候,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六、作业布置。

如果我是小雪花


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设计课例时,读成本堂课最大的特色,也是一大亮点。指导学生朗读贯穿本堂课的始终,成为了学生的精神需要。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主要以读为主,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我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三个借助,使学生在巧妙化的指导中读出兴趣,读出情感。

1.借助画面朗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在教学过程中插图绝不能忽视的。学生在欣赏插图的同时绘声绘色地读课文。而且插图还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读出自己的想法。如在初读时,我就紧紧抓住课文插图,引学生思考:小雪花飘到了什么地方?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边看边读,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而且读得也津津有味,好像自己也成了一朵小雪花,飞到这,飞到那,不管飞哪,都是快乐的。

2.借助表演朗读。

喜爱表演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针对这一特点,我设计角色扮演,自由表演这一环节,没想到这个环节收到了意外惊喜。学生通过角色置换很快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去经历。这样一来,语言文字在他们面前就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具体丰富的画面。师生同台更是让孩子们兴致盎然,读得津津有味,演得妙趣横生。在读第二自然段时,我要求学生读时想象自己正和水中的鱼虾嬉戏,就用那样的心情读出这段话。学生在演中领悟的很到位。尤其是最后一自然段的朗读,连我这个老师都自叹不如,我情不自禁的竖起了大拇指,小雪花飘在妈妈的脸上,那满满的幸福感孩子们表演得也读得淋漓尽致。

3.借助音乐朗读。

音乐,就是最好的选择。学生朗读时,教师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配上适当的音乐,这种听觉与随之而来的想象力的相互作用,增强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朗读情感,引起共鸣。 如果你是小雪花,你还会飘到什么地方去?学生伴随着轻松的音乐各抒己见,有飘到屋顶的玩滑滑梯的,有飘到森林为小树穿棉袄的,有飘到马路铺地毯的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此时,教师已把学生带入了情境,已激起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进行情感朗读已不是难事。

还有一点,我也感触很深,就是自己不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一紧张,脑袋就一片空白。在授课过程,课件出现一点小小的问题,我就不知所措了。

说实在的,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恰到好处的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信息技术的使用也对我们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会继续努力的。

我要的是葫芦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我要的是葫芦”,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1、 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 懂得吸取种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

1、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实物葫芦,让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葫芦可以作中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字音是l*,第二声。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6、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结合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二、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让学生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2、教师出示课文内容的插图,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读课文,图文对照,看哪段文字描述了哪幅图的内容。与同桌练习说一说。

三、改编课文

1、 把绘画作品分发给小组,请根据图画的内容改编课文的后两段。

2、 把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和改编的第三、四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和说一说。

四、寓意感悟

比较课文和改编课文,说说你明白了什么。提示:做事是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五、日积月累

1、 新词积累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出你最喜欢的新词。

(2)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和它交朋友。

2、 生字积累。

(1) 读一读,说一说句子。

(2) 指导书写。

3、 扩展阅读

请学生给这篇寓言故事续加结尾。

(1)自己先练习。

(2)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由各小组选出优胜者参与班级展示。

(3)进行展示。

他是我的朋友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他是我的朋友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他是我的朋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其中,前者还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朋友自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朋友间的故事。
2、揭示课题:20、她是我的朋友
二、检查预习效果,教学生字
1、检查朗读
课前老师要求大家读读课文,现在就请两个组的同学用开火车的形式读。一个同学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都读准了吗?(注意正音)
2、教学生字
这一课共有11个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它记住(重点指导读准“输”、“试”的读音)。
3、再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并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再看看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点:知道小女孩伤势严重,要马上输血。知道了小男孩为小女孩输血。)
2、小女孩伤势严重,输血迫在眉睫,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问题:小男孩在献血时,心里怎么想?)
(板:内心活动)
四、探究小男孩献血时的内心活动
1、要想知道小男孩献血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就要从小男孩献血过程中神态、动作入手。(板:神态、动作)预习时,同学们已经把有关描写小男孩动作、神态的句子画了出来,现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样。
2、我们要从小男孩的神态、动作去想象他的内心,思考练习2的句子可以帮我们的忙。
出示课件1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先指名读重点句,再问课文提了什么问题。
2、请同学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模仿阮恒的动作,想象阮恒的内心,他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让学生在读句和动作的模仿中体会到:阮恒心里很害怕,举手时才会发抖,才会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没有马上献血,小女孩就会死去,所以又把手举起来。联系《爬天都峰》理解犹豫的心情。
(板书:举放举犹豫)
3、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阮恒的心情。
(1)指名读。
(2)老师范读。
老师也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你们自己再把句子读一读,体会小男孩害怕、犹豫的心情。
(3)再指名读。
(4)从同学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的害怕、犹豫,却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这个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三)重点句2、3、4
1、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输血了,他就是阮恒,输血前,他害怕过、犹豫过,但是仍然数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为小女孩献血。在输血过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一组讨论一个重点句,先提问题,再想答案。等会儿,每组一个同学在班上汇报。
2、小组讨论。
3、重点句2
(1)课件2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
(2)哪个小组汇报一下,刚才你们提了什么问题?找到什么答案?
(问题:阮恒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发抖?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啜泣、捂)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发抖;他想掩饰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害怕、掩饰)
(3)小结。血就从阮恒的身上抽出来了,此时,他心里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痛苦,但是为了救那个小女孩,他却在掩饰自己的这种害怕和痛苦,多么可爱可敬的小男孩啊!
4、重点句3
(1)出示课件3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剌疼了他,他又摇了摇了头。
(2)哪个小组来说一说?
(问题:阮恒过了一会儿,为什么又哭了?为什么又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呜咽、掩盖)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响给小女孩输血,所以又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更害怕、又掩饰)
5、重点句4
(1)出示课件4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2)哪个组要汇报?
(问题:他那不时的啜泣为什么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为什么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总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饰自己的害怕。)
(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饰)
6、小结。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啜泣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到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饰自己的害怕,又说明什么?
7、感情朗读。
(1)出示课件5
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小男孩的神情、动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这几个重点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谁来读给大家听,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地方读出来。
五、人物评价
阮恒在献血的过程有过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认为他可爱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
回去把课文读熟,也可以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5我学写字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懂得学习写字要与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会写6个字。
2.懂得学习写字要和生活紧密结合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趣引欲。
1.同学们,你们已经会写许多汉字了,在你写字的时候,你想到过什么吗?
2.有一个比利时的小朋友,在学习写字的时候,会有许多联想,你们想知道他都想到了什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我学写字》。
(二)自主读文,认读生字。
1.请同学们小声读文,借助拼音朋友,把课文读正确,把生字圈画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伙伴合作:指读生字,读准字音。
3.反馈生字的读音。(①同伴共同汇报②小老师带读③找朋友读)
当——当(“当”可以组什么词?)花间——间
树叶呀,房子啊——房、呀蜜蜂——蜜蜂
一样——样最高——最(最高是多高?怎样读才是“最高”?你还会用“最”组个词吗?)
拿笔——笔做事——事
练习本——本干得——干
4.游戏中巩固识字。
(1)分小组识记:一人说字音,一人找朋友(汉字),反之再做。
(2)集体摘果子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比比哪组是冠军。
(三)自主记忆生字。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读准字音、读准“词语库”中词语的读音。
2.同桌互读、互助,全读对的同学奖励一个小贴士。
3.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4.把这些生字词语送回课文中你还认识它们吗?再次读文,读通句子。
(四)学习课文,读中感悟。
1.指导第1小节。
(1)小声读第一小节,想想小作者学习“小绵羊”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2)谁能用“读”来告诉大家?谁再读一遍?
(3)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话回答:
假如你就是小作者,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第一节。
(4)当你写小绵羊时,想到这么多和小绵羊有关系的事物,你该怎样读好这一节呢?自己练,然后指名读。
(5)读了这一小节,你想到什么?你写字时会怎样做,怎样想?
2.指导学习2、3、4小节。
(1)自己读2、3、4小节,这一回小作者又学写了几个词语?
(2)选一小节自由读,想想小作者又想到了哪些事?假如是你,会想到什么?
(3)同伴交流:①用读的方式汇报第1个问题;②用“互相说、补充”的方式交流第2个问题;③同伴合作选一小节最喜欢的内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小组全班汇报,教师顺学而导:
①哪组喜欢第2小节?水花多美呀,水底升起一座宫殿,该怎样读?
②哪组喜欢第3小节?“草地”使“我”看见美丽的彩蝶,忙碌的蜜蜂,还使你想到什么?该怎样读?
③你们的爸爸是家中顶梁柱,你爱爸爸吗?齐读最后1小节。
(5)拓展练习。
要是我写“花园”,我会看见。
要是我写上“我的妈妈”时,我立刻就想。
要是我写上时,我。
(五)回顾全文,总结收获。
1.自由读全文,说说自己有什么收获。
2.你再写字时,会怎样想,怎样做?
(六)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师生共同复习课文。
1.教师用引读的办法,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2.分小节指读课文。
3.评读诗歌。
(二)巩固生字词语。
1.出示词语卡,读词中巩固。
2.出示词语卡,你想到什么?读诗中巩固。
(三)自主识字。
1.请同学自己认读会写字,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比较,选择较好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识字效率。
(四)指导书写。
1.同学们,你们能按结构为这6个字找家吗?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分。
2.不同结构的字,在写字时有所不同,请你们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选一、二个不同结构的字观察,然后说一说。“本”“干”是独体字,要尽量写在田格中央,笔画要舒展,“房”是半包围结构。左上面的“户”字旁要能把“方”藏起来。
3.在田格中描红,再自己练习写一两个。
4.重点指导学生认为比较难写的字:
“事”字的笔画较多,要写紧凑。“”写在田字格二分之一处,“”要写丰满些,最后一笔写在竖中线上。
5.学生再练习,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请同学之间评议,然后再练习。
(五)作业:书写生字。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解析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解析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共有四个自然段,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眼睛只盯着葫芦,不听邻居的劝告,不去管理叶子上的蚜虫,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葫芦慢慢变黄,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学情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强,考虑到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识水平,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情景创设法,以“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等教学方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会书写难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悟,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读中感悟,看图与学文相结合。

4、懂得当自己做错事情时一定要听别人的劝告,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悟,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读中感悟,看图与学文相结合。

教学难点:

懂得当自己做错事情时一定要听别人的劝告。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通过读读、找找、想想、说说、编编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图片提问:大家见过这种植物么?它叫什么呢?谁知道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呢?教师对着葫芦图片口述葫芦生长过程:长出葫芦藤——长出绿叶——开出小花——结小葫芦。今天我就告诉你们:有一个人,他和我们一样很喜欢葫芦,可他种的小葫芦还没有长大,就全部掉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学习14课(师板书:我要的是葫芦)生读课题。

2、a自读课文,认读生字,不认识的字词在书中圈出。b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c找找课文描写了怎么样的葫芦?

二、认读字词:

教师引语:刚才你们都认得“葫芦”,看样子,大家一定预习得很好了,老师相信其它的生字,大家也一定会认会读了。

1、教师引导学生认读词语:葫芦藤、蚜虫、盯着、比赛、邻居、花谢花开,学生试读。

2、教师教读词语,并让学生正音跟读。

3、学生再读词语(齐读)。

4、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学生认读:自言自语、每天、一棵树、挂住、慢慢地、奇怪。

三、学法指导:

1、学生能熟读词语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记忆“挂”和区别形近字的方法,师生一起编成顺口溜:张口一声哇,用手往上挂。有水是水洼,女孩爱娃娃,捉虫小青蛙。

2、教师指导难字“挂”的书写方法,学生在书中练习写字,然后同桌评比书法,最后教师把写得好的学生的字展示。

3、指导学生生字的变化记忆方法:

a、加一加,变一变

胡+()=葫户+()=芦

滕+()=藤射+()=谢

牙+()=蚜丁+()=盯

令+()=邻台+()=治

b、说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组词语

忄____()氵____()

目____()阝____()

爪____()尸____()

四、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读课文指导阅读提示:这个人要葫芦,他得到葫芦了吗?请你在课文中划出有关语句。

2、学生读课文后自主交流。

3、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自主交流从阅读提示中读懂了什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生更能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情。)

4、学习第一自然段,图文结合,体会葫芦的可爱。

(1)引导学生看葫芦图片后熟读句子: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2)教师指导幻灯片中的葫芦引导学生再次注重红色字体的意思: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葫芦的(可爱),多么可爱的葫芦!

(3)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比较感叹句的语气。(赞美)

(4)教师指名朗读描写葫芦可爱的语句,抓住重点词语“细长的、满、雪白的、可爱”齐读。(教师出示第8张幻灯片)引导学生看图背诵段落:()的丝瓜藤上长满了(),开出了几朵()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小葫芦哇!

过渡:这么可爱的葫芦,同学们喜欢吗?种葫芦的人呢?

(5)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

a、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每天、几次”这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为什么种葫芦的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这说明了什么?

b、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从多次的朗读中深深感受到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朗读指导不需多讲术语,只要引导孩子入情入境,身临其境,感情自然会出来。)

5、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探究葫芦落地之谜。

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段,教师出示阅读温馨提示:请小朋友们当当侦察员,在课文的2—3自然段中找为什么小葫芦都落了的答案。a小组合作探究: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上长了一些蚜虫,那个人是怎么想的?知道那个人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b教师询问:有几个虫子不用怕。谁知道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指名)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一句更能说明不可怕呢?请大家把这两句读一读。

c、教师再次询问:那个人要的是什么?不要什么?(要葫芦不要叶子)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朗读指导: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d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盯着、自言自语”。

教师小结:是啊,他多希望葫芦长得快些,长得大些呀,根本不管叶子上长虫了。你听了他的话,想对他说什么呢?(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

6、学习第三段

a、种葫芦的人这样做,难怪他的邻居也实在看不下去了,来劝他。请大家读第三段。画出他不要叶子的句子: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如果你是那个邻居,接下去还会怎么劝告他呢?学生展开想象同座互说,教师指名说。

C、那个人听了别人的劝告吗?学生回答说没有,引导学生比较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学生知道正是那个人固执己见才会有葫芦落下来的结果。

d、学生再读语句后师生小结: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就是因为任何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每一个环节都会互相影响。要想得到好果实,就要细心呵护每部分叶子的生长。我们做事情也一样,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注重结果。

e、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议,读中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采用课后的反问句和陈述句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得到再认识,再创造,从而达到理解、积累、感悟文本之目的。教学中设紧紧围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效性得到了加强。)

7、学习第四自然段。

a、葫芦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b、教师引导学生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情。(伤心)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现种葫芦的人当时的心理活动。)

c、教师引导学生情景表演朗读课文2、3、4自然段后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人种下的葫芦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①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②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③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d、过渡:我们找出了这么多的不同,同学们真爱思考,请你想一想后质疑:指名交流。(“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看“葫芦落下来的原因“的示意图就知道了。

f、教师引导学生看“葫芦落下来的原因”示意图后说出明白的道理。

(设计意图:通过文中两幅图画的比较,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紧紧抓住“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进行展开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

五、拓展延伸:

我会续讲看图讲故事: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下了葫芦,过了一些日子,()的葫芦藤上又长满了()色的叶子,开出了几朵()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的小葫芦。有一天,他发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这时他想起,赶快,后来小葫芦慢慢,一个个都长得比。

六、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指导(教师出示第18张幻灯片)

a、我会选:

只个朵棵

一()邻居一()葫芦

一()小花一()蚜虫

b、我会连:

挂了小花雪白的小葫芦

开了蚜虫可爱的南瓜

生了绿叶细长的小花

长了小葫芦圆圆的葫芦藤

2、课外作业指导(教师出示第19张幻灯片):a、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说一说自己明白的道理。b、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

七、板书设计:

长出葫芦藤

长出绿叶

开出小花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应该

我要的是葫芦考虑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多

结小葫芦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叶子生蚜虫

葫芦全落了

苹果落地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苹果落地”,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好奇心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牛顿从非常普遍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还是接着学习《苹果落地》这篇课文,(板书:png果落地)。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苹果的苹怎么写,(出示苹字笔画)让学生边念笔画边手上写。(补上苹字板书)苹字我们是会写了,但是大家记住:苹字有三横,其中是,中间这一横是最短的,只有这样写整个字看起来才比较好看。

让我们齐读一遍题目,预备起!

2.接着我们来复习一下昨天学习过的生字,老师这里有一些生字卡片,如果你读对了,等下课了,老师就把生字卡片送给你(出示生字卡片)

①指名读。

②哇,我们同学读得还不错,现在趁着这些卡片都还在老师这里,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把每一个词语读一遍!

过渡:同学们,现在你们自己把课文读一遍,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开始吧!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现在让我们走进这篇课文,来看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吧。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小朋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指名答)生:牛顿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师:咦,你们知道著名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出名的意思。

师:来,老师这有一道题目,你们想想答案是哪个?(出示题目)

挑选出意思不一样的词语

出名姓名著名

师:答案是?

生:姓名。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同意)对了,这三个词语只有姓名是跟它们不一样的。著名就是出名的意思,从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呀:牛顿是一位非常出名,非常著名的科学家。(师可故意停顿,引学生读出下文)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师:接下来男生女生来比一比,我们请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女同学读第三自然段,看是男生读的好还是女生读的好?(男女赛读)

师:我们班的男生跟女生都读得很好呀,接下来请同学们动动手:牛顿看到了什么现象?用画出来;他又是怎么想的?用~~画出来,(出示幻灯片)(出示苹果图片)

师:哪位小朋友来回答,说说牛顿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看到了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师(板书:苹果落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人们态度是怎么样的?

生:人们都习以为常。

师(板书:习以为常):同学们,苹果落地是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是)是的,苹果成熟了,人们没来得及摘,苹果自己会往地下掉,这种事情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也不会去想它为什么会落地,感觉很平常。这就是习以为常的意思。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经常看到秋天叶子会掉会落,也是觉得很平常,我们一般也不会去想秋天叶子会掉,我们也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师:可是牛顿看到了苹果落地,他也是习以为常吗?

生:不是,他感到很好奇。

师(板书:好奇):他在好奇什么?

生: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

师:牛顿对这件事很好奇,你试一下,能不能把为什么三个字读重一点,把好奇的语气读出来。

(生再读)

师:这一次,我感受了你的好奇了。同学们,你们就是小牛顿,请你们用好奇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吧。(生读)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呢?牛顿十分好奇,瞧,他还坐在苹果树下认真地想问题呢。(让同学们看课本上的图片)

师: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猜得出来他正在认真地想问题。他是怎么想的?答案就在第三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三自然段,预备起。

(生读课文)

师:自言自语就是自己跟自己说话,声音可以小一点。小朋友,你们平时会自言自语吗?谁想用自言自语说一句话?(出示幻灯片)

(指名说)

师:我们的同学说得还是不错的!那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试一下,牛顿是怎么自言自语的?谁想来试下?

(指名读)

师:读得真好,我看到了你在自言自语了,还可以看得出来,你非常好奇,好像你就是那个牛顿。同学们,我们也轻声的,好奇的来问一问吧,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开始!

师:我们从牛顿的思考中,我们知道了他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生:好奇,喜欢想问题

师:你瞧,人们都觉得苹果落地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去想为什么会落地。只有牛顿提出为什么,可以看出牛顿是一个有好奇心,喜欢想问题的人。从我们同学回答中,我也可以看出你们跟牛顿一样,喜欢动脑筋想问题,真好!

4.第四自然段。

为了弄明白苹果为什么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左,向右跑,牛顿又是怎么做的?

师:面对苹果落地这件事,他进行了反复地观察,专心地研究。(板书:反复地观察,专心地研究)再读。

师:瞧,老师这有一个苹果,你们会怎么观察这个苹果?你们同桌讨论交流一下

(生谈论交流)

生:可以用手摸一摸。

师:嗯,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感觉。还有什么方法?

生:闻一闻。

师:嗯,还有闻一闻。还有什么方法?

生:咬一口。

师:是啊,你们真会观察,咬一口也是观察啊。孩子们,我们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巴咬,这些都是观察。你瞧,我们一会用眼睛看,一会用鼻子闻,一会又用嘴巴咬,做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验,这就叫做反复。

牛顿除了反复地观察,他还专心地研究呢!把其他一切都忘了。可能一只美丽的蝴蝶从他身边飞过,他也没注意到;可能鸟在树上唱歌,他也没听到,也可能都忘了吃饭睡觉呢!这都是因为他在专心地、在用心地研究呢!

不知道他花了多长时间,做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终于,他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我们把终于发现了这句话有感情的读一遍。(生读)

原来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的原因。正是地球有吸引力,苹果才会落地呀!(出示幻灯片)

5.师总结:正是因为牛顿拥有一颗好奇的心,使他发现了别人所不能发现的秘密,亲爱的小朋友,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在你生活中,肯定也有让你感到好奇的事,如果你和牛顿一样有一颗好奇的心,肯付出行动,也许你就是下一个牛顿哦!

三、作业

请你课后认真观察一种东西,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分苹果


一、说教材

《分苹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上)第40-41页的内容。从教学知识角度来叙述今天的内容是的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法本课的知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了9以内加减法的基础的进一步升入学习。原教材与新教材比较可以看出新教材的《分苹果》这课,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始终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全身投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本课的一条主线从游戏开始在从游戏结束。

二、说教学目的难重点

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得数是10的加减法和10减几的减法。

2、能力目标:正确计算10减几和的数是10的加法。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感知数10的组成生活处处都有数学,通过游戏使学生愉快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小组游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信息。

教学重点: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是本课的重点。任何方式的活动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的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

说教学难点:1、10减几的减法计算是本科的难点。说他是是难点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学前教育加法的力度大,减法的力度小、学生计算减法的基础薄弱。2学生年龄小做减法的思维过程难度比加法大。

三、说教法

(一)把问题情境化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教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化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化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激发求知欲,增强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为此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选择了贴近学生的材料分苹果吃苹果贴树叶。....把要学的知识与生活背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情景问题去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身心品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学习世界。

(二)、加大活动力度提高教学力度

六七岁的儿童好动,好奇心强、兴趣以调动。但他们注意力不能持久。意志力薄弱。让学生长时间计算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符号上,必然会感到单调和乏味。影响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全课学生有两分钟左右的时间不在动,其余时间手、脑、眼、口都在活动。例如分苹果考一考使学生身心多种器官协调并用。把学生真正推向学习的主人翁位置。极大激发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做到发展。

(三)、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1、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请轻学习结果。这也是新教材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是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是否乐于与同学进行合做交流,是否有学习兴趣,真诚,不受谎话。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注意评价方式多样化,课堂采取同桌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教师的权威作用淡化,同时也是一种巩固知识的方式。

3、评价起点不同,学生入学不仅各方面的能力、态度、习惯和数学知识基础不同,个性差异很大。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情况给学生恰当的评价。

四、说学法

1、动手操作

通过学生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获得数学知识,本节课让学生动手分10个苹果,使学生感知10的分解。再通过指名上分,使学生思维规律化、有序化。最后,通过对比观察完成10的分解合成。这些都是在操作中进行,操作中完成。

2、在游戏中学习

通过吃苹果、贴绿叶、等游戏,有意引导学生在小小游戏中操作,为学习时间而动起来,例如打靶等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种竞争意识是孩子们渐渐养成不服输,敢于向空难挑战的学习习惯。同时小组游戏中,又加强组织和纪律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起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游戏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使学生渐渐变成乐之者,一步步走向乐学大门。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拍手引出课堂内容,板书课题。

2、分苹果

学生拿出10个学具苹果把它分成两堆,学生任意放,看看有几种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这一组练习的目的,感知10的分解,活动贴近生活,学生操作一分钟左右,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做事有顺序、有规律。教师板书

10123456789109876543210

让学生观察后提问,哪一组与哪一组可以合起来,变多为少,这就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教学。

101234598765

教师和学生总结出得数是10的加法

2、吃苹果

我设计吃苹果即学习10的加减法,10个苹果吃了几个,还剩几个。怎样算式表示。教师板书减法算式

3、记忆10的加减法,

学完新知识给学生记忆的时间,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系统的记忆一下很有必要,为后面的整理复习做铺垫,有使知识系统化。

4、巩固新知识。

两个游戏巩固了10以内的加减法,重点练习,活跃课堂气氛,把整节课推向。......。

5、说板书

板书简明同时又是一图四式的教学埋伏。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如果我是

片雪花》教案

教材分析:
《如果我是

片雪花》是

首具有童真童趣的儿童诗,作者通过描写小雪花的飘飞,通过对雪花从西飘到东的无限遐想,道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

种和谐的、充满诗意的美好画面、美丽图景、美好心灵。
教学设想:
1、《语文

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

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际中学会学习。”为了激发孩子们通过朗读,进而学习仿写儿童诗的兴趣和热情设计了这

例。
2、对于

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在朗读上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孩子们大胆、大方、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读儿童诗非常重要。此外,通过学习诵读有助于加深孩子对儿童诗歌的理解、感悟。还可以激发孩子对诗歌的热爱,感受、领悟诗情与诗意。本

的前半节

设计用于指导学生能有感情、有表情地诵读《如果我是

片雪花》这首诗。
3、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深化。在孩子们的启蒙阶段,咿呀学诗之初,仿写就像

盏导航灯,指引着孩子们由不会写、怕写到感兴趣写、会写,进而爱写。后半节

设计用于在学习、诵读《如果我是

片雪花》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仿写儿童诗,达到激发学生学写儿童诗的兴趣和热情和初步学习仿写儿童诗。
教学目标


知识目

:指导学生能有感情、有表情地诵读《如果我是

片雪花》这首诗。
能力目

:初步学习仿写儿童诗。
情感目

:在学习、诵读《如果我是

片雪花》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写儿童诗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1、指导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读诗歌。
2、指导学生感悟诗歌声韵和谐、琅琅上口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歌的热情。
2、拓展学生思维,从“雪花”延伸到别的景物。
教学准备:
1、根据诗歌内容制作

件。
2、设计诗歌创作纸。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前诵读
二、欣赏歌曲《小雪花》
三、师范读激趣,初感朗读魅力。
孩子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朗读

首和雪花有关的诗歌,如果你们认为老师读得好,请想想好在哪里,你们也来夸夸老师好吗?如果老师读得不好,请说说老师朗读的缺点是什么,老师

定会虚心接受、认真改正。
1、师读

遍,声音小、快速度、乱节奏。
2、生提意见,评价老师。
3、师读

二遍,大方、有感情地读。
4、生找优点、夸老师。
5、师小结(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这

方式导入

题,让学生明白朗读好

文需要恒心、毅力,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进而提出诵读要求。)
二、指导深情诵读,体悟朗读情趣。
1.多媒体出示诗歌

节画面。
如果我是

片雪花,
我飘落到什么地方去呢?
在这

节诗中,用了

个什么动词,表现了雪化的动态美?你能表演吗?为什么要用“飘落”,而不用别的词呢
问: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轻柔、疑惑)
抽读,讲评指导。(问句,提示语气上扬。)
(设计意图:抓住动词“飘落”引导学生在表演中理解诗歌内容,为指导学生仿写儿童诗时如何使用动词打基础。)
2、多媒体出示

二节画面。
飘到小河里,
变成

滴水,
和小鱼小虾游戏。
问:飘到哪里?变成什么?你觉得小雪花淘气吗?可爱吗?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她的淘气和可爱呢?(引导生说出用欢快、轻松的语气)
试读、抽读,讲评、齐读。
3、多媒体出示

三节画面。
飘到广场上,
堆个胖雪人,
望着你笑眯眯。
问:小雪花又跑到哪里了?看看这回她又做了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生回答)师:多开心呀,我们也来堆个雪人吧!咱们边做动作边朗读好吗?(齐读)
4、多媒体出示

四节画面。
飘落到妈妈的脸上,
亲亲她,
快乐地融化在她的微笑里。
问:淘气的小雪人又跑了,孩子们,你们找到她了吗?现在老师来当妈妈,谁愿意当雪花来亲亲妈妈?(引导用快乐、幸福的语气来读这

节。)
5、孩子们,请你们再次回忆这首诗每

节不同的心情,自由的深情地朗读

遍吧,你也可以在自由读的时候,加上动作、表情。
6、四人小组合作诵读。抽四生依次上台表演朗读。(依次出现四幅动画画面)
7、全班配乐朗读。(依次出现四幅动画画面)
(设计意图:由画面引入诗歌内容,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注意朗读语气的指导;多方式、多层次的朗读训练)
三、想想编编,激发创作热情。
1、用实物启发学生想象。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语文书)现在老师就是这本书。(走到学生中间)看看书来到哪儿呀?给你们带来什么?让你们怎么了?
老师做诗:(投影出示)
如果我是

本书,
我将到哪儿去呢?
来到孩子们中间,
给他们带来丰富的知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由老师仿写到引导学生仿写,有层次地激发学生思维,调动积极性。注意引导动词的使用,以预防学生在仿写中用错动词。)
3、多媒体出示画面:落叶、花、小船。
师:下面我们就来个大变身游戏,如果让你变,你想变成什么呢?(学生举手回答)你想去哪儿呢?(学生举手回答)去干什么呢?(学生再次回答)师:孩子们你们说的真好!老师有礼物送给你们,请大家在自己的书桌里找

找吧!(学生打开稿纸)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当

次小诗人呢?(想!)聪明的孩子们,快把你们的奇妙想法写下来吧!开始吧!(设计意图:老师阶梯式的提问,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为学生创作诗歌做好铺垫)
4、全班学生作诗,师巡视指导。(音乐)
5、抽生朗读自己的诗作,

边讲评表扬。(尽量让每位孩子都得以展示) 总结:孩子们,你们作的诗歌真美!希望你们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将来你们

定会写出更多更美的诗歌的。
(设计意图:引导仿写部分的设计由创设情境——师仿写——引导生仿写——出示画面指导个别学生仿写——启发全班同学仿写组成。用鼓励的语言、奖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达到激发学生学写儿童诗的兴趣和热情和初步学习仿写儿童诗的目的。)
四、再次诵读《如果我是

片雪花》,在诵读声中结束本节


板书设计:
大胆大方
有感情有表情

我是你的朋友_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写好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2、了解慌忙 真诚 偷盗 唾液 珍贵 生命垂危 仇敌 捕杀等词的意思。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蛇对人类的贡献。

4、关心自然和生命,热爱人类的朋友。

教学重点:

关心自然和生命,热爱人类的朋友。

教学难点:

关心自然和生命,热爱人类的朋友。

板书设计:

我是你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和哪些小动物是好朋友?今天,我们来人是一位新朋友,听听他的心里话《我是你的朋友》赶紧打开书,看看他对我们说点啥?

二、 自主识字,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自由识字。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认识的字。

3、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

4、开火车检查认字情况。

三、 读文感悟。

1、师引导学生质疑。

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读不懂?(学生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2、小组内交流读之后的收获和存在的疑问。

3、师生共同解疑。

第一自然段

A:我没有脚,却行走如风。

第二自然段

B:从哪儿看出我令人害怕?

慌忙逃跑、吱喳乱叫、惊恐不安、吓得哭起来

第三自然段

c:为什么说我是人类真诚的朋友?

抓住典型事例卫士、珍贵

第四自然段

d:蛇对人们的贡献可真不小,可是就是因为它长的丑又凶,人们就随意的谩骂它,捕杀它,这样对蛇,公平吗?

4、学了这篇文章,你最想说点啥?

(写在小本本上。)

四、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哪些不是?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识字

学生深入思考,明白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

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知识。

学生各抒己见,抒发自己的个性化的情感,激发学生兴趣,是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反问的语气,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深入思考,明白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

教 学 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调整策略

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巩固练习

五、 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认读生字。

看!我们的生字朋友们都来了,你都认识他们吗?说说你认识哪个字,不认识哪个字?谁来帮帮他?

2、指名读。(指名读──集体读)

3、当小老师考考大家。

4、给生字组词。并试着说一句话。

5、指导书写。

(1)分析字形,舌、丑是独体字,慌、忙、诚、珍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窄右宽,贵和杀是上下结构的字。

(2) 师板演,生书空。

(3) 练习书写,组词。

六、巩固练习。

1、今天,小朋友都学得很认真,这些生字都掌握了吗?我们开火车读字 ,读词。

2、游戏:用所给的词说一句话,或用给的几个词说一段话。

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形式中乐于识记生字。

依据低年级学生记忆特点,及时的巩固,复现是很必要的。同时,抓住机会进行说话联系,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案5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理解散发思想华彩的语句。

2、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著名比喻所体现的思想对人生的意义的认识。

教学设想:指导思想是“以学定教”。围绕本专题的人文话题,通过组织讨论,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与文本化为一体,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课时安排:1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走进思想,故事导入: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有一天告诉学生:“人是没有羽毛,能直立行走的动物。”他的一个学生于是乎拿着一只被拔光了毛的鸡竖立在桌上对他说:“老师,这就是你说的人”。这个小故事中,显然,柏拉图是没有认识到人是(有思想的)!(幻灯片)

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根本的标志是有思想。如果在座某个同学光坐着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消化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用句赵本山小品里的话就叫“一个崭新的植物人即将诞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老师相信在座的都是有思想的青年,不是顽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和思想有关的文章《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二、感悟思想

帕斯卡尔说过:“我很能想像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然而,我不能想像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牲了。”我们这么多有思想的青年,在认真读了《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篇课文以后能不能就文中你感兴趣的一句话或一段话,用三言两语进行点评,或者说说你的共鸣。(幻灯片)

三、研讨思想:

㈠发现问题

通过感悟课文,我们尽管获得了一些认识,可是本文是帕斯卡尔的关于思想的片断式的随感,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中的哪些句子或者段落不能理解?请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大家交流。

抛出指令,小组讨论。提醒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要就问题先进行思考。

巡视课堂,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㈡解决问题

具体步骤:

第一步,看黑板上的题目,教师要分类筛选。

第二步,给学生2分钟时间任意选择其中的两个问题写下答案(以保证待会有话说),写了的完善,没写的抓紧时间写。

第三步,师生交流,都可以找3位左右同学说,学生交流结束后教师总结。

学生回答时提醒学生学会思想的方法,注意回归文本。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认识,用实例化深奥为浅显),讨论借鉴。

1、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教师总结:帕斯卡尔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人在宇宙中的渺小,脆弱以致于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即使这样人还是伟大的。因为人能思想,而一只狗是不会每天坐在太阳底下思考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的。它们能够想象和回忆形象直观的东西,却不能用语言来进行抽象的思考。所以有了思想,人就与众不同了。

2、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教师总结: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

人在自然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但人相对于没有灵魂的自然,最可贵的就是人有思维,可以思考,有精神的存在,这是我们在自然面前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

(如屈原,当他的思想不容于世,“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时候,他便毅然选择了死亡,以维护思想的尊严、生命的尊严。司马迁在肉里上遭受了凌辱之后,以他的思想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一本思想的结晶---《史记》名传千古,这是依托他生命的全部尊严。)

3、怎样理解“人既不是天使,也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这里两个“天使”和“禽兽”的意思相同吗?

教师总结: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存在状态中,才有了人性的不幸和悲哀、高尚和喜乐。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如前阵子一篇报道上写的:一个歹徒去抢银行,他拿刀对着一个孕妇,想以她当人质,威胁其他人员。可这时,孕妇正好临盆。或许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唤醒了那个歹徒内心的灵性之光,他不但放下了手中的刀具,还叫了车送孕妇去医院。可见,哪怕是邪恶的人,他的内心也想表现为天使。

4、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

教师总结:思想有缺点,但是人类的思想者还是前仆后继,冒着杀身之祸顽强地思考着像布鲁诺、哥白尼、康有为等,以及在坐的各位同学们。人是不能不要思想的。没有思想,人就真成了禽兽了。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这种尊严应该是布鲁诺遭受火刑式的苦难而又伟大的尊严。西方有一句谚语:“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是人并不因为自己的渺小而放弃思想,相反,却通过不断的思考把无思想的黑暗天空照亮为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在研究人的思想性的时候,帕斯卡尔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人往往对小事的感觉敏锐和对大事的麻木不仁。比如,一个人唯恐丧失一点金钱,一个职务或者一点名声,但就是这同个人,明明知道自己一死就丧失一切却无动于衷。所以看来有很多人有思想,却未必能真正认识自己啊!

5、第八、九两节反复强调了什么意思?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了位的国王”类比,又是强调了什么?难道是讲国王的可悲吗?

教师总结:帕斯卡尔深刻地洞察了人类心灵的辩证法。他不像愤世嫉俗的人那样,只看到人性的黑暗;也没有如那些肤浅的乐观主义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对着人的心灵,他敏锐地察觉到:人性之中最奇怪的东西莫过于我们在一切事物里都发现相反性。人的伟大与可悲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

四、尝试思想

学习了这样一篇在同学们看来是太深奥的文章以后,假如不看作者简介,你能不能猜想这应该是一位多大年龄的人写成的呢?我们看看作者——帕斯卡尔

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思想家、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文学家。

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16岁写成《圆锥曲线论》。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19岁时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23岁时,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人之一。

《帕斯卡尔思想录》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一生体弱多病,却能在三十九岁的短暂生涯中在众多领域取得杰出的成就,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这本身就是“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的一个明证啊!正因为他的思想和思想的结晶,后人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到许多跛脚的人,请同学们联系这一生活现象,开动脑筋,展开思辨,写一到两句富有思想性的话。

注意我们说这样一个问题,不是歧视跛脚的人,是因为帕斯卡尔也有一段关于跛脚的话,看看你能和帕斯卡尔PK一下吗?

六、传承思想

“思想”这一命题不是这一节课就能讲清楚的,老师希望大家以这节课为起点,用自己的一生去思想人生和人性的价值。

2019年新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我愿你是我女儿教案及作业题


一、出示课题,引导质疑

直接揭示课题---“我愿你是我女儿”,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这是谁对谁说的话呀?猜想一下这个“女儿”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有人愿意有这样的女儿呢?这八个字后面埋藏真怎样的故事呀?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交流,互相释疑。

3.师:读完课文后,你知道问题的答案了吗?

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4.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增长、厌恶、弯曲、肯定、疼爱、测验、任何、是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会生字)

5.认识生字

在小组内解决,教师巡视指导。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用多种形式记字,提高识字能力。

6.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7.读课文,正音、思考问题:“我愿你是我女儿”这是谁说的话?对什么人说的?

8.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2):“我”相貌丑陋,内心自卑。

第二部分(3—8):伦纳德老师在耳语测验时说的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三、学习课文,了解女孩。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与众不同”是什么意思?画出描写小女孩外貌的句子,读一读。看出“我”怎样的内心世界?

2.小组讨论

(5分钟后)我们先不着急说,请你们先把自己的想法带到小组里面去交流一下,你为什么画这些句子,一会在把你们小组的意见汇报给全班同学,现在开始吧。

3.学生汇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与众不同

用你自己的话说--丑陋、难看

用文中的句子具体说说--

4.课件出示:

一个小女孩儿,有着一副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5.师:人的五官是多么重要,单一样有缺陷就很可怕了,可是小女孩有着一副畸形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犹如雪上加霜。

6.请你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

7.大家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这个小女孩,在生活中的你会遇到哪些困难?别人会怎么对待你?课件出示:

当我来到校园中时,我怕___________

当我来到超市、公园时,我怕_______

当我想约同学一起玩耍时,我怕_____

当我……

8.思考、讨论、汇报

9.是呀,由于长相丑陋,先天残疾,肯定会受到许多的委屈和不公平的待遇,心灵也会受到伤害,可以说这是一个受伤的孩子,她有着一颗受伤的心。所以,课件出示:

我越来越肯定:除了家人以外,没人会喜欢我,更没人会疼我。

(反复指名读)

10.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用朗读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请你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11.小女孩越来越自卑,甚至连自己都不喜欢自己,多么希望、多么希望听到一句温暖的话啊!

过渡:就是这样一个难看的、自卑的、受伤的小女孩,是谁改变了她?(生:伦纳德老师)

12.学习多音字“恶”、“模”。

四、小结本节学习情况。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和词语,初步读懂了课文,还学习了课文的第1自然段。课下同学们还要抽时间巩固字词,读一读课文,对课文要有更深地理解。

分苹果导学案


一除法

课题

分苹果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级

二年级

教师

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页

1、知识目标:在具体操作中体会竖式各部分的含义。

2、能力目标:正确掌握竖式的写法。

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与自主讲解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

重点难点

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来计算除法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学案

导案

试点

1、请你找到这节课的数学问题,把它读熟,并把它写在括号里

()。

2、为了解答这个数学问题,课本用4幅图完成,请问:第1幅图用的方法是(),第2幅图用的方法是(),第3幅图用的方法是(),第4幅图用的方法是()。

3、第4幅图的方法是新方法,像这样,叫做除法竖式,它表示20÷5=4,请你看仔细除法竖式是怎样写的,再找个地方把它抄写一遍,再想想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4、请你想一想除法竖式里那些数字的意思,20表示(),5表示(),4表示()。

5、你知道这个除法竖式表示()÷()吗?请你填出来

6、请尝试计算下面2题:

布置课前预习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1、除法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2、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重点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3、反馈练习:

判断对错:

4970

02

()()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练习一、

81÷()=9()÷6=9

42÷7=()27÷3=()

练习二、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我的反思:

《5 我是苹果》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211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