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第一课时
【自学指导】
1.了解文章的文学性:用文学语言和文学手法描写社会生活中富有典型特征的片断,及时再现生活中真实的人物、场景、气氛,学习本文对写作素材的选用与布局。
2.理解气氛渲染的艺术效果,学习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3.学习作者理直气壮维护国格的大无畏精神,明白只有树立自尊的人格,才能赢得他人敬重的道理,增强个人自信心,增强民族自尊心。
【课文提示】
1.本文是一篇政论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报告文学,不仅真实性强,而且文学色彩浓厚。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作者留学法国,在一堂对话课上,与一位大胡子教授唇枪舌剑较量的场面,还通过神态、行动及大量的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引人入胜,并有助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2.文章表现了海峡两岸的中国留学生,团结协作,自觉地维护祖国的尊严。也反映了外国友人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反映了外国友人真诚希望中国不断富强的愿望。
【正音正字】
谨jǐn堪kān倏shū
【积累词语】
千般百样无奇不有刁钻古怪总而言之鬼鬼祟祟
一人做事一人当 顺理成章感慨万千不约而同
【朗读课文】
【分析课文】
本文是一篇结构紧凑的特写,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读来情味盎然。本文没有一点悲凉感,同是在维护国格,赤子们腰板硬朗,理直气壮,具有逼人的威势。以高度文明的中国人高雅的气质、敏捷的思维、机变的语言令洋人叹服,展示了九十年代中国人的高等素质。
文章主题是:通过“大胡子”教授的提问和中国留法学生“我”的回答,表现了中国留法学生不卑不亢的自尊自爱,理直气壮的爱国精神,不畏“刁难”的自强自信,反映了外国友人真诚希望中国富强、中国能自强的良好愿望,展现了中国正在逐步上升的国际地位。
题目是个偏正短语,它隐含的语义是“向中国人致敬”,但题目采用形象性说法,既写出了“中国人”的国际地位,又显现了教授的真诚。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侧面铺叙大胡子教授“刁钻古怪”总使人“难堪”的形象。要回答“两个半钟头”、“无奇不有”的问题,已经很难熬了,更何况是一位“刁钻古怪”的教授在提问。“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这句话写出了教授的“教学严谨”,也使读者为“我”捏一把汗。这些侧面铺垫为对话课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也为后文教授的真诚态度和严谨教风作了反衬。“大胡子”暗示教授的直爽、豪放。
第二部分(第4-31段),写教授“刁难”“我”的经过及“我”机变而理直气壮的回答“制服”了教授。对话课从剑拔弩张的气氛转为友善轻松的气氛,“我”付出的不单是机变的对话,敏捷的思维,更为重要的是一种为国争光的责任感。整个问答过程分四个回合。
第一回合(第4-9段),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的问答。教授的提问切入自然,既注意到了学生身份,又不经意中提问,但却有看似平实、实奇崛的开挖话题的功夫。一个国家的记者如何工作、记者的首长如何工作,尤其在提问时加上一个修饰限制性状语“在中国”,一下子把国家的荣辱郑重地放在了学生面前,要回答得得体,需要有非同寻常的应变能力。“概括地讲”,“我”巧妙地接过提问中的“概括”要求,回答了两句高度概括的话,针锋相对,沉着应答,俏皮幽默而又不失风度。第二次“概括地讲”,句式重复,写出“我”的执著、坚定,不入“圈套”,不作无谓的解释,用两个“愿意”接连回答,把我们国家宽松的政治气氛和人民的舒畅心情介绍给了各国留学生,为国家争了气。“窃笑”:“窃”是怕教授,“笑”是赞赏我。“‘哄’地一下笑起来”,情不自禁地爆发了对我赏识。这两句,渲染出活跃的气氛,冲淡了原先的紧张气氛,再加上有些留学生“偷偷朝我竖大拇指”的动作,巧妙地烘托了“我”的成功。
第二回合(第10-16段),关于国籍的问答。教授顺着学生的国籍切入第二个敏感的政治问题:来自中国的哪一方.教授不可能不知道“只有一个中国”的常识,但依旧按两个中国的思路来提问,这是因为国际上有“两个中国”的暗流,更为重要的是教授要了解一般中国人是否都有敏感的政治素质,是不是把中国的国家命运都看成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不容半点疏忽的大是大非问题。“教授两只手都插入裤袋,挺直了胸膛”的动作和神态,显然为自己的狡黠而得意,甚而有些傲慢。“班上当即冷场”,写出问题的严峻、气氛的紧张。“我慢慢地”,写出“我”胸有成竹,冷静沉着,与其他学生形成对比。先“没听清楚”,婉转表示反对,给教授纠正错误、重新提问的机会,写出“我”以退为进,寸步不让;接着以“不明白‘哪个中国’一说可以有什么样的解释”,由退为攻,由被动变主动,公开反抗。最后以纠正教授的常识错误告结束。“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含蓄写出“我”还不识其真面目。应该说教授的提问是带挑衅性的,给“我”造成狼烟四起气氛,激起了“我”迎战的斗志。同学们为“我”与台湾同学捏一把汗。“雪花在窗外默默地飘”照应开头。“那种冻结的沉寂”,照应“当即冷场”。“教授先生,这是常识”,郑重其事地将他一军。“正视”,写出对“我”的尊重;“不眨一眨”,写出不假思索,肯定无疑的神态。“冷冷地”,对这个问题的冷静,不屑一顾。“慢慢道来”,胸有成竹、沉着不慌。台湾同学重复“我”的话,说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认识完全一致,毫无差异。这时发出“松动椅子的咔咔声”既反衬了“我”的成功,也写出了各国学生的友善,紧张解除了。
第三回合(第17-26段),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问答。教授“盯牢”“我”的不仅是眼光,更重要是交战中一方执著地缠绕。教授的思路极有逻辑推理性,他既理明了台湾省与中国其它省阻隔的现实,又探究原因。“除台湾省外”写出“我”反应灵敏,信念坚定,无隙可击。教授“搓搓手看着我”,说明“我”很棘手,难以应付。“在台湾问题上,该谁负主要责任呢?”这个问题,显然有分化“我”与台湾学生的意图。“我们的父辈”巧妙地避开了正面交锋,还加上“他们还年纪轻轻哩!”说出一个不可置辩的道理:谁都不可能把国家问题处理得十全十美。“依您之见,台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如今?”这又是咄咄逼人、难度极大的问题。“我们没权力去剥夺父辈们解决他们自己酿就的难题的资格”“我”再避正面交锋,显示出政治机智,同时照应前面“那会儿他们还年纪轻轻哩!”暗示了“父辈们”已经成熟,定能解决好这个问题。这里三句话,十分严密,环环相扣,表达了对父辈的信任,表现了中国政局的稳定。教授紧追不放,又挺过第三剑,要“我”回答邓小平“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依我之见……”,照应上文,针锋相对。又一次避开正面交锋,把问题推向一边,使教授在台湾问题上的三斧头全功尽弃。
第四回合(第27-31段),关于中国富强的标准的问答。教授把剑换了个方向挺来,追问“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回教授似乎得“人心”之优势,抬出二十多个国家的学生一起来“讨教”,企图孤立“我”,让“我”难堪。教授自以为中国物质文明不如外国,此题目可以压倒“我”。“我站了起来”,写出“我”激动不已,忍无可忍,情不自禁。“狠狠地用眼盯着”几次责难使“我”义愤,决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狠狠还击。“我”的“狠狠”的眼神细节和“一字一字”吐词,写出了义愤感,受辱时的奋争和理直气壮,颇具气壮山河之势。这时对教授的眉毛细节和坐姿细节的描写,写出了教授的一种内心激动:他对这些问题实在太感兴趣了,希望受到教益。“倏地离了讲台笑着向我走来”写出教授的满意、真诚、友善。“笑容很灿烂”,写出教授的真面目,并无阴谋和恶意。“我只是想知道”,强调别无用心,揭示提问的目的,释尽疑惑,表现了教授的坦然真诚。至此教授的面目才完全看清。他心迹的坦露,脱帽的举动,使“我”感到教授的友善可亲可敬,这种欲扬先抑手法,使教授的严谨和真诚正直得到充分渲染。“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是对“我”的致敬,更主要是对全体中国人包括台湾省的中国人的致敬,因为教授看到了中国的强大,中国人的自强,台湾海峡两岸中国人的为国争光的团结协作精神。
第三部分(第32段),写“我”与台湾学生结伴而行。作者有意选择这个素材做全文结尾,写出台湾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友好,共同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意识。“好一会儿”,说明双方还是有一些隔阂的。“不约而同”,写出双方为中国人的地位升高而感到欢悦,进一步点明题目中的“中国人”的范畴。
大胡子教授,是一位对中国人民友善的外国友人。他在课上提出的问题是他严谨的教风的体现。他提出的“两个中国”的问题并非是他在主张“两个中国”。这个敏感的问题在国际上往往经常碰到,教授的提问正是为了测验一般中国人对此问题的敏感度,反过来看,可能正是教授的提问练就了“我”往后工作上对这类问题的敏感。教授提出中国富强问题,可能是他对一国富强的一种兴趣。教授对“我”与台湾学生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致性极其赞赏。教授对中国人民的真诚从他最后的眼神,笑容和脱帽动作中可以看出。教授的脱帽致敬是他的正直为人的表现。当然“我”代表的中国人的自强和自尊,使教授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人,由此而产生敬意。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以及台湾问题的来龙去脉。
第二课时
【思维训练】
1.本文的文学体裁是什么?题目的隐义是什么?
本文的文学体裁是报告文学。
题目的隐义是“向中国人致敬”。
2.“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中,“几乎”不能删除的原因是什么?
①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难堪”,最后“我”也没有难堪。
②教授的目的也不是要学生难堪,而是治学严谨。
3.“我听见班里有人窃笑。”句中的“窃笑”有哪两层意思?
“窃”写出了学生对教授的惧怕,不敢公开笑。
“笑”写出了同学对“我”的赞赏。
4.第二回合是关于国籍的问答。教授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教授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了解一般中国人是否都有敏感的政治素质。
5.“雪花在窗外默默地飘”与“那种冻结的沉寂”,分别照应什么?
“雪花在窗外默默地飘”照应开头“12月”。
“那种冻结的沉寂”照应“当即冷场”。
6.第三回合是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问答。“除台湾省外”和教授“搓搓手看着我”,对于塑造“我”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除台湾省外”这句语言描写,突出“我”反应灵敏,思路周密,无隙可击。
教授“搓搓手看着我”,侧面描写“我”很棘手,使教授感到难以应付,手足无措。
7.“我看着他的脸。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我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这两次对教授的外貌描写,具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前一句说明“我”并未真正认识教授的真面目,未理解他的真实意图。
后一句说明“我”终于感到教授并无恶意,至此教授的面目才完全被看清,即了解了他的真实意图。
8.本文描写“大胡子”教授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其实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欲扬先抑。其实他是一位对中国人民友善的外国友人。
9.“我”与教授的问答围绕哪几个问题?这些问题的过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四个问题:中国人如何工作、”我“的国籍问题、如何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富强的标准。 过渡巧妙。 
写出教授思路极其敏捷。
10.本文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渲染了特定场合的气氛。直接的环境描写,烘托了气氛,比如写冬景、写人们盯着我们三个人的冷场等。通过人物的反应的侧面描写,如课堂上的笑、冻结的气氛、松动椅子的声音等,写出了剑拔弩张及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善气氛。
11.文章主题是什么?
①通过教授的提问和中国留法学生“我”的回答,表现了中国留法学生不卑不亢的自尊自爱的爱国精神;
②反映了外国友人真诚希望中国富强、中国能自强的良好愿望,展现了中国正在逐步上升的国际地位。
12.在对话课上,大胡子教授提出问题,如此“刁钻古怪”,后来,他为什么竟会对“我”“脱帽致敬”,前后态度是否矛盾?为什么?
①应把问题本身的性质和提问人的动机,区分开来。教授提出“两个中国”问题,并非是主张“两个中国”,提出“台湾问题”,说明他对中国情况的关切。
②一位编辑曾介绍,这位教授“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这一重要的伏笔,说明他的提问“刁钻古怪”,并非单是冲我而来,而正是表现了他“闻名于全校”的“教学严谨”。
③教授在对话课上,提出了一些有关国家荣辱、政治上十分敏感的问题,是要了解一般中国人是否都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能不能自觉地维护国家的尊严。
④教授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在提问题中,被我的爱国热情深深地感染了,因此最后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离开讲台,笑容满面,脱帽致敬,这是他的心迹坦露,也是他正直的表现。
13.“我”与教授对话完了,教授宣布:“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下课。”文章到此可以搁笔,为什么最后还要添写一节,交代“我”与台湾同胞准备去喝咖啡?此节能否省略?
本节对话课,“我”与教授构成了一对主要的矛盾体,对话进行了11次,其中有7次,集中讨论了所谓“两个中国”和“台湾问题”。回答教授第四次提问时,特别交代台湾同胞支持我的意见:“只有一个中国”、“这是常识”。我在回答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时,强调要有海峡两岸的“父辈”来解决。我和台湾同胞,都是“中国人”,都是教授致敬的对象,中国的统一富强,是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我”与台湾同胞,齐心协力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是画龙点睛之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所以最后一节,不能省略。
【课外作业】
1.整理学习笔记。
2.预习《王顾左右而言他》。

延伸阅读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2.掌握开国大典的过程。
3.掌握新中国成立的伟大的历史意义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
4.掌握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和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特别是对开国大典的了解,真正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特殊意义,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终于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完全解放。解放军进藏,有力地维护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教学重点
开国大典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
●教学方法
1.纵向联系法。通过对过去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帮助理解本课的内容。
2.影像辅助法。可以向学生放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制品,增强直观教学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3.分析法。对于本课中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采用教师分析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4.讲述法。
5.讲解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相关影像制品和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示例一]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刚结束,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答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说完,登上汽车向北平方向前进了。那么,毛泽东等说的考试是什么意思呢?他们的“考试”成绩如何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来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导入示例二]同学们先看一幅油画。
[投影显示]

同学们,这幅油画是董希文的代表作《开国大典》。董希文是浙江绍兴人,曾在苏州美专、杭州美专西画系就读,1939年去法国留学,后回国。1943年赴西北敦煌艺术研究院并投入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开国大典》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广场国庆典礼的盛况。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神采奕奕,气度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艺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还应该提到的是,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有评者认为是“富有装饰意味的纪念碑性的大型历史画”。那么,开国大典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开国大典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课本上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有关内容看一下,了解新政协第一次会议的内容。
[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想一下,新政协是针对什么来说的?
[学生回答]是针对旧政协来说的。
[教师引导]旧政协指的是哪一次政协?其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指的是1946年初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其内容是商讨抗战后和平建国问题。尽管也通过了一些决议,但由于蒋介石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协决议被撕毁,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教师讲解]我们来看一下周恩来是怎样阐述人民政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新旧政协的本质区别的,借此可以把前边学过的知识再回忆一次。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在《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指出:“政协是沿用了旧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名称,但以它的组织和性质来说,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会,决不是发源于旧的政协。”接着,他阐述了人民政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新旧政协的本质区别。周恩来指出:“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有了共产党,有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有了大革命运动,经过了四个革命阶段即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八年抗战和最近三年来的人民解放战争,才形成今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样的组织,可以说这是一百多年来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牺牲奋斗的果实,也可以说是三十年来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获得胜利的集中表现。假如没有一百多年来革命运动的历史积累,尤其是三十多年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便不可能有今天这样济济一堂的政治协商会议。所以,这个会议可以说是新民主主义运动的一次
总结……肯定地说,这一组织便是中国共产党过去所主张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的形式。它绝对不同于旧的政治协商会议,旧的政治协商会议已经让国民党反动派破坏了。可是大家都熟悉这一组织形式,所以我们沿用了这个名称,而增加了新的内容。”
[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看书的内容复述一遍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学生复述]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教师讲述]1949年9月21日下午7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出席会议的代表共662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45个单位和特邀代表。人民政协代表的广泛性,充分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要求。会议宣布,人民政协暂时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大会全体代表推选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等89人组成主席团负责主持会议。
大会第一天,人民政协筹备会主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开幕词,他庄严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毛泽东振奋人心的发言,令代表们激动不已,掌声经久不息。
会议历时10天,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以及决定定北京为国都,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尤其是《共同纲领》的制定,意义重大。它是一部人民民主的建国纲领,是新中国的临时大宪章,“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端重要的文献”。
9月30日晚,毛泽东主持会议闭幕仪式。大会在宣言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已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业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这个政府将遵照《共同纲领》在全中国境内实施人民民主专政。它将指挥人民解放军将革命战争进行到底,消灭残余敌军,解放全国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它将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它将保卫人民的利益,镇压一切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它将加强人民的陆海空军,巩固国防,保卫领土主权完整,反对任何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
至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完成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历史使命后胜利闭幕。
[教师引导]到此,我们可以把新政协的内容总结一下了。
[板书](1)《共同纲领》(国名、国家性质、施政方针)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
(3)确定国旗、国歌、国都、纪年方法
(4)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把在课前收集到的关于国旗、国歌、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知识讲一下。
[学生讲述]……
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旗的颜色为红色,象征革命;旗面左上方缀着五颗黄色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环拱于大五角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和全国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并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的大团结。”
国歌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它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作为代国歌。1978年集体填入新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定为正式国歌。1982年12月4日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撤消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定。
国徽:国徽呈圆形。国徽中心为红地上的金色天安门城楼,城楼正上方的4颗金色小五角星呈半弧形状,环拱一颗大五角星。国徽四周由金色麦稻穗组成正圆形环,麦稻秆的交叉处为圆形齿轮;齿轮中心交结着红色绶带,分向左右结住麦秆下垂,并把齿轮分成上下两部分。红色和金色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和庄严。国徽图案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的南部。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同日下午举行奠基典礼。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1958年4月建成,同年5月1日揭幕。纪念碑正面向着天安门。重60吨,高14.7米,上面雕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镏金大字。碑身背面是毛泽东撰、周恩来书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纪念碑用17000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碑身为紫灰色的花岗石,浮雕和栏杆为汉白玉,两层月台面铺着青色花岗石,周围的甬路为橙黄色花岗石。石料来自北京房山和山东泰安,其中碑心石出自青岛浮山。碑基占地3000平方米,高达37.94米,比天安门高4.24米。从地面开始有双重月台,底层是海棠形。承托碑身的是大小两层须弥座。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以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小碑座的四周,刻着以牡丹、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碑顶为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绿顶式碑帽,碑身成方形。有8幅汉白玉浮雕,镶嵌在大碑座四周。从东面起,浮雕的主题按着历史顺序排列,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在“胜利渡长江”两旁,另有两幅装饰性浮雕,主题为:“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浮雕每块高2米,十块合在一起长达40.68米,共有170个人物,概括地表现了中国100多年来的革命历史。
[教师引导]在明确了上面内容后,我们来看一下开国大典。
[板书]2.开国大典
(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有关开国大典的插图,或者放电影《开国大典》)
了解实况: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55分,毛泽东和一代开国元勋们经新华门来到天安门,从西头马道登上天安门城楼。在金水桥之南大约50米处的以华北军区军乐队为主组成的联合军乐队奏响了《东方红》乐曲,广场上人群欢声雷动。
3时整,盛大而隆重的开国大典开始。参加这次典礼的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首都各工厂、各大专院校、各机关的代表,有市民、近郊农民和城防部队等等,共约30万人。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就位。当林伯渠宣布“请毛主席升国旗”时,毛泽东神情庄重,用力按动了通往电动旗杆的电钮……第一面耀眼夺目的五星红旗顺着旗杆,冉冉升起。这时,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这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个春秋。参加大会的30万人肃立致敬,指挥员行举手礼,注视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庄严而美丽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在这庄严、热烈的时刻,毛泽东用响亮的声音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4.75亿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接着,阅兵式开始。阅兵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乘坐敞篷轿车,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军乐的奏鸣中,由聂荣臻陪同,出东三座门,沿着东长安街、东单广场,直到外国领使馆聚集的东交民巷,顺序检阅肃立严整的三军部队。朱德总司令检阅完部队驱车回到天安门城楼后,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坚决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及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
阅兵式共用了2个多小时,受阅部队的人员总计有1.6万多名。
接下来是群众游行。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的是工人,京郊农民紧随其后。后面是机关干部、青年学生的游行队伍。
晚上9时25分,无数彩色的礼花向广场四周发射出来。首都军民载歌载舞,尽情地欢度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夜晚。
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宣告了中华民族的新生。
[教师引导]现在请大家想一个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为什么?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生甲]它能鼓舞人们永远以昂扬的精神继续前进。
[生乙]这支歌唱出了民族自信心,唱出了为着理想不怕牺牲,敢于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生丙]用《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能起到居安思危的作用。
[教师明确]《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义勇军进行曲》是作者当时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征集选定国旗和国徽图稿的工作,进展顺利。唯有国歌,虽征集到数以千计的稿件,却没有一首尽如人意的,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在即,大家都为国歌无定稿而着急。
毛泽东同志关心着整个征选工作的进展。他亲自召集了二十多位有名望的同志一起商议,希望大家出出主意。就在这次会上,有位中年人提出了一项震惊四座的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代国歌。这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人是谁呢?他就是享誉中外的画家徐悲鸿,他的夫人廖静文对此有过这样一段回忆:
他去参加讨论国歌的会议以前,曾对廖静文说:“我准备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代国歌。”
廖静文说:“歌词里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不大好吧!”
“这有什么不好?”徐悲鸿微笑着说,“人民在胜利中不忘记过去的斗争,它能鼓舞人们永远以昂扬的精神继续前进,《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样,它歌唱了人民的意志。”
于是,在毛主席召集的座谈会上,徐悲鸿提出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代国歌的建议。徐悲鸿还认为这支歌唱出了民族自信心,唱出了为着理想不怕牺牲,敢于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徐悲鸿的建议,得到周恩来同志的支持,他认为这支歌曲很雄壮、豪迈,有革命气概,节奏鲜明。但也有人认为新中国已经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经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而这首歌当中还有“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歌词是不是有些过时了。周恩来同志当即指出,这首歌在历史上曾起过巨大的作用,尽管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但今后还可能有战争,要居安思危。这一席话,使大家对这首歌的深远意义理解得更深刻了。
大家对徐悲鸿的建议纷纷赞同。最后,毛主席也表示同意,他综合了大家的意见,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
不久,在第一届政协会议上,正式通过《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教师引导]我们在学习完开国大典的内容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意义?如何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大家可以分成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我们集体把课本上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两段描写读一遍。
[师生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教师引导]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讨论结果,回答“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
[学生回答]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政治、经济、外交都处于一种不独立的地位。新中国的成立,是建立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基础上的,中国人民真正地站起来了。
[教师明确]1949年,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的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谁都知道,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站起来了”的意思是指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了,在政治上真正有了地位了,从此不再受压迫与剥削了,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扬眉吐气了!总之,这句“站起来了”的话主要是讲政治上的意义。
1840年,当时的英国政府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毒害中国人民,大量掠夺白银,公然对中国进行武装入侵。在这次战争中,清王朝被打败了,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接着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接踵而至,先后发动了一系列入侵中国的战争,逼迫腐败无能的清王朝签署了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鸦片战争以及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发动的侵华战争,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民在列强林立的世界里求生存、求发展的民族意识,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毛泽东同志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为了反对侵略和奴役,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英勇顽强、可歌可泣的斗争。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五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战胜了各种困难和压力,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人民不仅站了起来、而且富了起来、强了起来。
[教师过渡]同学们,新中国成立时,祖国大陆还有一些领土没有解放,西藏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经过不努力,最终在1951年签署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
[板书]二、西藏和平解放
[投影显示]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图中所示内容,结合课本知识,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
[学生看书]……
[教师讲述]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向西北和西南推进。广大西藏人民和上层爱国人士拥护中央人民政府,渴望西藏早日解放,而帝国主义反华势力却指使和支持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亲帝势力抗拒解放,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考虑到西藏的特殊性,中央采取了和平谈判解决西藏问题的方针。通过广播、通信、派劝和团等方式,向西藏地方当局开展政治争取工作。然而以摄政达扎为首的亲帝国主义分裂势力拒不接受中央进行和平谈判的召唤和耐心教育,阻止、扣留甚至杀害劝和代表,并部署武力与解放军对抗。为此,人民解放军于1950年10月实施了昌都战役,消灭了藏军主力,同时在国际上加强外交斗争,揭露国际反华势力分裂中国的阴谋。西藏亲帝国主义分裂势力内外交困,受到沉重打击,达扎被迫下台,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亲政。
在西藏上层爱国人士和广大僧俗群众的强烈要求下,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团长的代表团赴北京进行和平谈判,于1951年5月21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西藏宣告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是西藏历史划时代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它反映了西藏人民与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西藏的和平解放把中国的民族团结事业推向了新阶段,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建设统一繁荣的新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藏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它标志着西藏作为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回到了祖国大家庭中,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祖国的阴谋。
[布置作业]
1.在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被选为主席的是
A.毛泽东B.刘少奇
C.宋庆龄D.张澜
答案:A
2.1954年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哪个机关的职权
A.党中央B.国务院
C.中央军委D.全国人大
答案:D
3.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D.采用公元纪年
答案:A
4.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是
A.周恩来B.陈毅
C.黄炎培D.李济深
答案:A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开国大典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共同纲领》(国名、国家性质、施政方针)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
(3)确定国旗、国歌、国都、纪年方法
(4)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
二、西藏和平解放
●活动与探究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五星红旗首次在天安门广场上徐徐升起,军乐队同时演奏《义勇军进行曲》,把开国大典的盛况推至高峰。一年后,国徽高悬于天安门广场前的城楼上。至此,国旗、国徽与国歌相继确定,三位一体,象征了中国的国体。
收集资料,看一看新中国的国旗、国徽、国歌是怎样诞生的?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诞生
1949年7月,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在《人民日报》登出了向全国征求国旗、国徽及国歌词谱的启事,明确提出对国徽设计的要求是:甲、要有中国特征;乙、要有政权特征;丙、形式要庄严富丽。
全国各界人士纷纷投身于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之中。同时,受中央之命,负责征集国徽图稿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和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改为中央美术学院)都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截止1949年8月20日,共收到国内及海外华侨寄来的国徽稿件一百一十二件,图案九百幅。这些稿件和图案虽各具特色,但都有不足之处,故都未被采纳。因此,在1949年9月下旬的政协全体会议上,只通过了国旗方案和国歌词谱,没有公布国徽方案。
后来,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决定邀请清华大学营建系和中央美术学院分别组织人力对国徽方案进行设计竞赛。
其中,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设计组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营建系主任梁思成教授担任组长,成员有梁思成先生的夫人、建筑学家林徽音、画家李宗津、中国建筑专家莫宗江、建筑设计教师朱畅中、汪国瑜、胡允敬、张昌龄以及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者罗哲文等。
中央美术学院国徽设计组由著名工艺美术家、教授张仃、张光宇、周令钊、钟灵等组成。
根据政协国旗、国徽审查小组提出的要求及各界人士提出的意见,并比较了所有设计方案,两个国徽图案设计组最后确定了国徽图案有如下内容:
用齿轮、麦稻穗、五星、绶带作为题材,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政权和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把天安门作为题材的一部分设计进去,用以代表“五四”民主运动发祥地、新中国的诞生地,以天安门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两个组的专家、学者们,经过将近半年辛勤努力,对数十个设计图案反复比较、精心研究,各完成了一幅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图案。
1950年6月20日晚,全国政协国徽审查组最后一次讨论了国徽方案,周恩来同志亲自主持了这次讨论。那天晚上,清华大学设计组和中央美院设计组的方案各挂在墙的左右两侧。中央美院设计的图案中,天安门为斜角透视图像,颜色是五彩的;清华组设计的图案中天安门则为正立面图,用的是金、红二色。
周恩来总理认真听取了审查小组全体成员的汇报,最后根据李四光、张奚若、邵力子等绝大多数委员的意见,指着清华组设计的方案说:“那么好吧,就这样定了吧!”周总理的结论得到会议的一致通过。
随后,根据周恩来总理对稻穗造型提出的意见,清华设计组又夜以继日地对细部作了修改,重新又绘制了整幅的完整图案,送交了国徽审查小组。6月21日,审查小组的马叙伦、沈雁冰向政协全体大会提出了审查报告。6月23日,政协全体大会一致通过了国徽方案。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政协关于国徽图案的建议。
最后,著名雕塑家高庄,担负了对国徽图案进一步修改、加工和塑造正式浮雕模型的工作。经过将近两个半月的精心劳作,到9月中旬,高庄及时地完成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任务。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国发布了公布国徽的命令。从此,我国庄严而美丽的国徽诞生了。
我国国徽鲜明地表明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它标志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胜利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到1949年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新中国成立时盛大集会的场所,用天安门图案作新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十分恰当的。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鲜明地表现了新中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徽是国家的标志,它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爱护国徽。
●备课资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共同建立的,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新政协”,以别于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旧政协”。1948年,中国共产党号召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以扩大、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今北京)召开。后来,周恩来提出:许多团体都冠以人民两字,政协何不采用?这个意见被采纳了。因为人民包括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分子,人民民主的性质鲜明。1949年9月17日筹备会的第二次会议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天,中国民主政治史上一个伟大创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建立。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找到了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主与自由的真谛。这就是毛泽东1939年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统一战线被放在三大法宝的首位。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历史考验——中国革命胜利后以什么样的形式建立国家政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照搬西方“多党制”“两院制”模式,没有照搬当时苏联实行“一党制”的做法,提出建立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并倡议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来承担建立新中国的任务。
1949年9月21日,这一倡议变成现实。600多位政协代表聚会北平中南海,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共商建国大计。他们代表除国民党反动派以外的一切拥护人民民主的力量,包括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民族、海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
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审议并通过了为新中国奠基的三个历史性文献,即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国歌、国旗和纪年等。
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的第二天,即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开国大典,在首都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篇章,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从此,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经过
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经过如下:
中央人民政府于命令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之际,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遣代表来中央举行谈判,以便订立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地方政府在中央人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和民族平等政策的影响下,于是年二月派阿沛阿旺晋美,凯墨索安旺堆,土丹旦达,土登列门和桑颇登增顿珠等五人为全权代表,并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来中央举行谈判。阿沛阿旺晋美,土登列门和桑颇登增顿珠等经昌都、康定、雅安、重庆、西安等地,于四月二十二日抵达北京;凯墨索安旺堆和土丹旦达则转道印度、香港等地,于四月二十六日到达北京。
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齐聚首都后,中央人民政府当即指派李维汉、张经武、张国华、孙志远为全权代表,并以李维汉为首席代表,于四月二十九日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友好的基础上,开始进行谈判。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民族政策和西藏地区的实际情况,曾主动地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同时尽量地听取和采纳了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的建设性的意见。因此,谈判的进展是顺利的,双方先后经过多次洽商,一致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双方的谈判于本月二十一日结束,二十三日举行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签字仪式。从此以后,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得以永远摆脱帝国主义的奴役,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里来,在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和各兄弟民族人民一样,共同享受着民族平等的权利,发展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为创造幸福美满的将来而奋斗。
——摘自1951年《人民日报》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悟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2.自主学习法。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答或同学帮忙解答,不懂才由老师解答。
4.多元探究法。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某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导语设计:
有一场战争使我们刻骨铭心,有一场有关民族精神大讨论在激烈地展开,中国人是失掉自信力还是没有失掉自信力,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板书课题),来感受一下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的民族精神。
(解说:从身边事说起,亲切。而且鲁迅的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建设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
三、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词的含义:
搽玄虚省悟自欺欺人渺茫脊梁诓骗怀古伤今
(解说:初读课文,须扫清障碍。可让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解说:这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学习议论文,整体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叫归谬法。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在论证方法上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和力量。
(解说: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等于雄辩。而对方罗列的事实却在为作者服务,这是极具讽刺效果的。通过思考,学生训练了推理判断能力,培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解说: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欺力”的表现和实质,并孓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解说:小结时须言简意赅、提取精要,勾画本节课的轮廓即可。)
四、布置作业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说说它和本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什么异同。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鲁迅《这个和那个》,收《华盖集》)
(解说:有助于巩固课文内容,并深入体会鲁迅关于“中国的脊梁”的论述。)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树靶子摆论据:夸地大物博只有“他信力”
求国联
摆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打靶子直接反驳:(驳论据)信“地”信“物”信“国联”是“他信力”
信“神”信“佛”是“自欺力”
间接反驳:提观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古代现在
得出结论:自信力有无,要看地底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掌握预习提示里的词,了解“课下注释”中词的含义。

2结合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文中一些句,段,进行深层理解。

3了解作者批驳的“突破口”及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

一字词

1字:慨(kǎi)叹省(xǐng)悟诳(kuāng)骗

诬(wū)蔑脂(zhī)粉脊(jǐ)梁

抹(mǒ)杀抹(mā)布拐弯抹(mò)角

前仆(pū)后继状元宰(zǎi)相搽(chá)

2词: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势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诳骗:说谎话骗人。

诬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名誉。

生路:文中指维持生活或生存的途径。

家谱: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事。

怀右伤今:怀念古代的社会,哀叹现实的社会,用以表示那种悲观厌世,到退还右的思想情绪。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说话。

埋头苦干:专心地下苦功夫做事。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应用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地大物博:文中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二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

2.作者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字豫力,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3.驳论文:以反驳为主的议论文。

4.驳论:正确的观点揭露或驳斥错误的观点,从而进一步阐明和确立正确的观点。

5.一般结构和形式:

(1)指出错误论点,论据货论证。(树靶子)

(2)批驳错误论点,论据货论证。

(3)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打倒靶子)

6.了解杂文:杂文就是用文艺性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的文艺性议论文。其写作特征是“大中取小”。立意则“因小见大”。他往往把各种表达方式溶为一体。

三主题

这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有心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心。

四思路:

┏不夸“地大物博”┓

(1)揭示缪误┃不信“国际联盟”┃失去自信力(错误论点)

(1─2)┗一味“求神拜佛”┛

┏不夸“地大物博”┓

(2)直接反驳┃不信“国际联盟”┃失去“他信力”

(3─5)┗一味“求神拜佛”┛─发展“自欺力

┏古代┏埋头苦干,拼命硬干┓

(3)间接反驳┃┗为民请命,舍身求法┛光照后人┓绝

┃现在┏有确信,不自欺┓┃大多

┗┗前仆后继,被抹杀┛不为人知┛数

正面立论:中国有并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对方错误:以偏概全。

五分析课文

第1段:解释对方谬误论据

▲“公开”一词的含义:暗示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或不敢公开见不得人的事。

第2段:揭示对方谬误论点

▲“有人”的“人”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

▲分析这句话:有上文三条敌论据引出敌论点,为本文树立了批驳的“靶子”

第3段:抓住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论点与论据脱节━━直接反驳。揭示其论证的错误,进而反驳对方论点。(即:中国人不信“地大物博”和“国联”是失去它信力而不是自信力。”

▲“他信力”的表达效果:运用仿词的修辞方法,将敌论的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本质充分揭露出来,也增强了文章逻辑力量。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这两句中两个“也”的含义。

(第一个“也”:姑且,承认。

第二个“也”:起强调,肯定作用。)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这两句中的“中国人”指谁?如何理解这句话?

(“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这句话,以假设句进一步说明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并没有“自信力”。“他信力”由“自信力”衍生而来,是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讽刺。由有“他信力”到失掉“他信力”,何谈有“他信力”呢?这也是对敌论的一个有力反驳。)

▲“倒是一条新生路”的含义:指下文“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的战斗的路。

▲简要阐述你对作者所说的求神拜佛“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的理解。

(信“国联”是切实的东西,对国联是否有益结果很快就会让人看到,不能长久的进行欺骗,“求神拜佛”“玄虚之至”,是益是害,找不出分明的结果。)

▲如何理解“以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他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点明用“求神拜佛”来祈祷国家太平,有益无害,于事无补,只会长久来麻醉自己的神经,永远不会觉醒起来,拿武器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斗争)。这句话也含蓄的批判了国民党一些官僚和“社会名流”以号召人民“求神拜佛”为幌子,蒙蔽群众,对日本的侵略实行妥协,不抵抗政策,所以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在鲁迅这篇文章发表前就把这句话给删去了。

第五段:点名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而是在国民党的错误引导下,正在发展“自信力”

▲“中国人”指的是: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如何理解这句话?(这句话是从以上对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失掉“他信力”而产生的恶果所得出的结论。“自欺力”一语道破了现实。)

第六段:过渡段,前一句承上,后一句启下。(后一句“我们又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是正面论点。)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句话的“中国人”指谁?如何理解这句话?

(“中国人”指广大人民。这句话用对比的方法,指出同失掉“自信力”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御用文人相反,还有具有“自信力”的革命人民在信心百倍的积极抗战。)

▲“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如毕生,李时珍。

▲“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陈涉,李自成,岳飞,文天祥。

▲“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杜甫,白居易。

▲“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法显,玄奘。

▲这几种人是对上文“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具体说明。这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赞颂,这些具有“自信力”的人是中国的支柱,民族的希望,由此而借楼了国名党反动派及御用文人,有的只是“他信力”“自欺力”,根本没有自信力。

▲“正史”家引号的作用:表否定。

▲“脊梁”:比喻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只发展的中国力量。

第8段:写现在具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也不少,但总被抹杀,消灭与黑暗中,不被人所知,但他们是客观存在的。

▲“这一类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这一类的人们”指谁?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一类人们”指上面所说的“埋头苦干的人”。这句话有古代写到现在,以反问句表示肯定,说明现在有“自信力”的人,即革命者;有如此之多的革命者,何患抗日不能胜利?鲁迅写此句在一次给悲观论者敲起警钟。)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用以指一部分人,倘若加予全体,拿简直是污蔑。”这句话中“中国人”指谁?“一部分人”指谁?这句话指出对方论证的什么错误?

(所有中国人;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以偏概全。)(这句话是对敌论的进一步驳斥)

▲把“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改为陈述句: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不少。

第9段:结论段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这句话中“中国人”指谁?这句话如何理解?

(“中国人”指除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广大中国人民,这句话告诫广大中国人民,不要被一小撮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反动宣传所迷惑,要看到革命的力量,要看到抗日战争的光明前途。)

▲“地底下”比喻处于地下斗争的各种革命力量。

“状元宰相”指的是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六本文写作特点:

1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又破有利。

(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这些事实论据只是一部分事实,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不能一概而论,加于全体,悲观论者从部分事实中概括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鲁迅从驳斥对方论证入手,又“驳”又立,二者紧密结合,直接批驳部分。就对方的事实论据加以剖析,从而揭露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是由“他信”走向“自欺”。正面立论也是间接批驳,摆出从古以来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批驳了对方的谬论,鼓舞了中华民族自信心。)

2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的语言风格。

七课后习题:

一揣摩课文开头两段话,回答问题。

1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误论点?什么论据?那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对方错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一)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地大物博”;

(二)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

(三)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位拜佛,怀右伤今了”

最富讽刺意味的语句:“总自夸”“只希望”“一味求神拜佛,怀右伤今了”“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

2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与后文批判有什么关系?

(反复承认“是事实”,后文就根据这些事实揭示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只有他信力,现在是在发展着自信力。进而指出这些事实是部分事实,历史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斥责了对方论点。)

二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论的薄弱环节,抓住了他,就能击中其要害。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突破口”?

(因为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在于论证,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抹煞、无视另一方面的事实,依据部分事实就一概而论。因此,本文以反驳论证为突破口。

三课文结构内容

部分号

段号

再议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所揭示的要旨

(一)1──2

揭示对方论点及其论据

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二)3──5

从驳斥对方的论证入手,分析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对方的论点。

指出悲观论者早就失掉自信力,只有“他信力”。

(三)6──8

摆出另一面的论据,证明正确的论点,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

指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一直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四)9

做出结论

指出要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四.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1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2强调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巨大作用。3说明只有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的中间,才能代表我们的民族。)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323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