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教学案例
《实数》一节,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的范围。由于实数涉及的理论较深,数的概念又比较抽象,这些概念看似简单,学生要真正掌握还是有点困难。
教材一开始安排了一个探究:用计算器将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通过计算探究,发现这些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为了说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我随口又说出:请用计算器算算10/7是什么样的小数?
生:无限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意见明显不一致)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等于1.428571428,不循环。
噢,我明白了:计算器上最多只能显示出9位小数,是个近似值。
于是,我赶紧让学生将计算器的小数位数设定为5位,再看看结果是什么?
生:1.42857
师:可见,计算器上的值是10/7的真实值吗?
生:······
师:自己用除式笔算一下。
生:循环小数。(大家终于心服口服了)
接着,我让学生用计算器探究√2用小数形式表示为多少?
部分生:1.414213562,也为有限小数。(这是我预料之中的)
师:请将你的计算器的小数位数设为3位、5位,看结果如何?
生:1.414,1.41421
师:那么能否认为√2到底等于1.414213562,1.414,还是1.41421?
生:······
过了一会,有一生突然说:“都不等”。
师:为什么?
该生:将这些数平方后都不等于2,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可以得出。
我有点惊讶,连我也没有这样去想。
······
课堂仍在继续。
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说课设计
公刘中学苏治国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的第六节内容。在本节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认识了无理数,了解了无理数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将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使学生对数认识进一步深入。中学阶段有关数的问题多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讨论的,同时实数内容也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如下目标)。
知识技能:(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
(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数学思考:(1)经历对实数进行分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分类意识。
(2)经历从有理数逐步扩充到实数的过程,了解人类对数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解决问题:通过无理数的引入,使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
情感态度:(1)通过了解数系扩充体会数系扩充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2)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实数意义,能对实数进行分类,明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并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难点: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掌握对一个非负数开平方和对一个数开立方运算。课本对学生掌握实数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意义。但实数的知识却贯穿中学数学始终,所以我们只能逐步加深学生对实数的认识。本节主要引导学生熟知实数的概念和意义,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的是引导发现法、类比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1)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疑问,创设出思维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动脑、动手,使学生在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2)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3)教具:三角板、圆规、多媒体。
学法分析: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看、动脑想、多交流、勤练习”的学习,增强参与意识,让他们体验获取知识的历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逐渐培养他们“会观察”、“会类比”、“会分析”、“会归纳”的能力。
四、教程分析:针对本节教材的特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2.6实数》说课稿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出实数的概念
内容:问题:(1)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怎样分类?
(2)什么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吗?
意图: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引入无理数后数的范围的扩充作准备.
学生回答: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
3、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
,,,,,,,,,,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
意图:通过将以上各数填入有理数集合和无理数集合,建立实数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实数概述并板书: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realnumber)。教师点明:实数可分为有理数与无理数。最后多媒体展示具体分类,并对有理数和无理数从小数的角度进行说明。
二、议一议,
1、在实数概念基础上对实数进行不同分类。
无理数与有理数一样,也有正负之分,如是正的,是负的。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你能把,,,,,,,,,,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等各数填入下面相应的集合中?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2)0属于正数吗?0属于负数吗?
(3)实数除了可以分为有理数与无理数外,实数还可怎样分?
意图:在实数概念形成的基础上对实数进行不同的分类.上面的数中有0,0不能放入上面的任何一个集合中,学生容易遗漏,强调0也是实数,但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应单独作一类.提醒学生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要按同一标准不重不漏.
让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共识:实数也可以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
2、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
在有理数中,有理数a的的相反数是什么,不为0的数a的倒数是什么。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例如,和是互为相反数,和互为倒数。
,,,。
三、想一想
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a是一个实数,它的相反数为,绝对值为;
2、如果,那么它的倒数为。
意图:从复习入手,类比有理数中的相关概念,建立实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等概念,它们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是一致的
让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并板书:实数a的相反数为,绝对值为,若它的倒数为(教师指明:0没有倒数)
增加练习:(多媒体展示)第一组1.的绝对值是
2、a是一个实数,它的绝对值是
第二组:1、的相反数是,绝对值是
2、绝对值等于的数是,3、的绝对值是
4、正实数的绝对值是,0的绝对值是,负实数的绝对值是
例题: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
(1)(2)(3)学生上黑板完成,教师巡视学生如何书写,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最后与学生共同纠正。
明晰:实数和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而且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媒体展示两个举例)
四、议一议。探索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1、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那么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你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和这样的无理数的点吗?
2、多媒体展示的做法和和的做法
如图OA=OB,数轴上A点对应的数是多少?
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后,引导学生达成以下共识:
探讨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将数和图形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数轴也可以直观地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1)A点对应的数等于,它介于1与2之间。
(2)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4)每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4)和有理数一样,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五、随堂练习(多媒体展示)
第一组:判断题:
①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②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③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④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⑤无理数一定都带根号.⑥两个无理数之积不一定是无理数.⑦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⑧数轴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表示实数.
第二组: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2)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2、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
(1)(2)(3)
3、在数轴上作出对应的点。
意图:通过以上练习,检测学生对实数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小结
1、实数的概念
2、实数可以怎样分类
3、实数a的相反数为,绝对值,若,它的倒数为。
4、数轴上的点和实数一一对应。
七、作业
课本习题2.81、2、3题
结束语:多媒体展示: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八、板书设计:
实数
1、实数的概念4、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
2、实数的分类5、例题
3、实数a的相反数为,6、学生练习
绝对值,若,它的倒数为
九、教学反思: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实数学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13.1平方根(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经历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会求某些正数(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本节课需要的各种图表要提前画好)
三、合作探究
请看下面的例子.
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扎西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
(师演示一张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纸)
(一)谁来说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答:因为52=25(板书:因为52=25),所以这个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5分米(板书:所以边长=5分米).
(二)(完成下表)
正方形的面积916361
边长
这个实例中的问题、填表中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它们都是已知正方形面积求边长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有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正数3的平方等于9,我们把正数3叫做9的算术平方根.
正数4的平方等于16,我们把正数4叫做16的算术平方根.
说说6和36这两个数?
……(多让几位同学说,学生说得不正确的地方教师随即纠正)
说说1和1这两个数?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5和25这两个数.(同桌互相说)
说了这么多,同学们大概已经知道了算术平方根的意思.那么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呢?还是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呢?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请大家把算术平方根概念默读两遍.(生默读)
(师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这样的10张卡片,一面写1-10,另一面写1-10的平方.生任意抽一张卡片,让其他学生回答平方或算术平方根。
(按以上过程抽完所有卡片)
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为了书写方便,我们把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板书: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指准上图)看到没有?这根钓鱼杆似的符号叫做根号,a叫做被开方数,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
四、精讲精练
精讲
例: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2)0.0001.
(要注意解题格式,解题格式要与课本第68页上的相同)
精练
1.填空:
(1)因为_____2=64,所以6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即=______;
(2)因为_____2=0.25,所以0.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即=______;
(3)因为_____2=,所以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即=______.
2.求下列各式的值:
(1)=______;(2)=______;(3)=______;
(4)=______;(5)=______;(6)=______.
3.根据112=121,122=144,132=169,142=196,152=225,162=256,172=289,182=324,192=361,填空并记住下列各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记住没有,教师可以利用卡片进行检查,并要求学生课后记熟)
4.辨析题:卓玛认为,因为(-4)2=16,所以16的算术平方根是-4.你认为卓玛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像钓鱼杆似的东西叫做根号,a叫做被开方数.
六、作业P75习题1.
文章来源://m.jab88.com/j/52169.html
更多